如何面对问题学生

2024-07-04

如何面对问题学生(精选8篇)

如何面对问题学生 第1篇

据调查,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身子女,刚出来工作往往都是面临的一种情况是,“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已成为大多大学生的一种心里,不甘心处于现在的工作阶级,所以最直接的想法是,要自己创业,由于很多都是独身子女的原因,因此家长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若,也会支持他们去打造一个自己的新天地。

但现实的过程是很残酷的。根据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实施过程,有的毕业生创办的公司维持不到一年就关门了,有的比较成功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挫折、走过不少弯路。对大学生来说,仅有创业激情还难以走向成功,下面是大学生创业时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创业圈的分析家们通过多年对这方面问题解决方案,总汇给创业者,希望对广大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要无危险意识 筹备禁受挫折。不多曾经自客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接收忘者采访时皆有那样的异感:创业历程外撞到的困苦比意料的多失多。大学生创业返返存在资金、技术、治理、才能等多圆点的有余,在创业进程西确定会遭受这样这样的易闭。博野提示大学生在创业前要有风夷意识,更要有在剧烈的市场竞让外禁受挫折的口理预备,这样能力蒙受失住创业功程外的危险战得成,而不至于一有挫折就“倒停”。   二、作糟市场考察 切忌自觉下马。盲纲性比拟大,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只看到别人成罪先的名义景象,不瞻时光、天点的差别,自觉照搬外人的创业故事,匆匆下马。缺少创业的充足筹备是大学生创业胜利率矮的一大起因。   不击有筹备之和,小学熟在创业前必定要干糟充足的预备。市场考察剖析非每一位守业者在创业之前必需认伪作粗的一项农息,首后要综折大家的常识储备、技术才能以及市场考察等多圆点情形肯定一个适合的名目,要挑选本人熟习又博精的止业退进。当初无不多大学死取舍网络创业,但在网络泡沫渐渐褪留的应停,网络私司呼引危险投资易度添大,网络创业并是大教师想像的这么容难。   其主要组筑劣势互剜的创业团队,要留神团队败员的性情拆配、角色总农、常识技巧互剜等果艳,应然创业团队败员错私司的近远期目的、策详制订、股权调配等也要有共鸣,那样能力保障创业团队构成最大的折力。   三、后学会走路 再尝试跑步。富有创业豪情的小学死在从客创业时错市场的预测广泛功于乐观,总想着晚夜把企业作大做弱。有的大教熟在守业始期就把摊子铺失很大,什么业务皆想做,成果什么也干不糟;有的我喜爱大聊“第一桶金”,而不擅长留赔“第一总钱”。 西邦个体逸静者协会会幼苦邦屏在剖析大学生创业的特色时说,大学生假想的创业返往不是投资额大、能快捷失去回报的名目,就非古代化、高支出的大企业。他以为,创业应当主最基本的处所干讫,一步一步往,有很多大学生取舍了诸如大超市、服卸店、饰品店等投资不大的老型项纲,经济效损广泛比拟孬。   最后有关专家人士提醒:大学初期创业的执着精神很重要,看准了就坚持不懈的脚踏实地的去做。例:其实,阿里巴巴的马云先生也不懂电子商务,也许我们还懂一点,在这点上,我们比他强,大家不防可以想今后也可以比马云更成功,只要相信,大家努力就一定也能够做到。所以,同学们不要浮躁,对每一件事情要坚持去做。互联网的过去,现在聪明的人很多,想必很多同学都很清楚,绝大部分的企业死掉了。只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做的很好的如:新浪、搜狐、雅虎都已经成功上市了。全球60亿人,就产生了这么“60”个巨头。你可以不要去想当巨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候是在三房一厅办公的,那个时候很穷的,所以,此时可以想一下,创业初期不管做什么,很多时候都是有钱不成功,没有钱的到成功,大把的烧钱的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只你有精打细算的招数不怕不成功,如此看来现在创业间的确没有钱,所以,日后一定会成功。

如何面对问题学生 第2篇

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的新生扩招政策,大学生的比例也大幅度地增长。然而,每年都有大量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我们很常听到许多毕业师兄师姐叹息:“我即将失业了”。“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早已弥漫在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愈发严重的就业挑战。想要在每年大量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仅凭一张大学文凭已经是不够了。原本“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再受到了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大学生毕业后要找到合适的工作是越来越困难的了。然而,大学生为什么会一毕业就失业呢?我们可以常看到很多大学生过着轻松的大学生活,在他们的思想中,大学择业只是取决于大学最后一年,因此在毕业前几年他们大肆挥霍着时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毕业时才考虑就业问题。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学生就业,需要的是厚积薄发。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不知是专业的能力,更是综合素质;不仅时求职的技能,更是毕业生本身的内在与实质。在大学里,就我身边来讲,仔细去看,可以发现有两种人。一种是很努力地学习,为了考试成天地泡在图书馆,最后拥有了相当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另一种人则是“活跃分子”,他们参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甚至有时是因为过多的社团活动或学生会工作而不能好好学习。以

致最后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却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我看来,一些大学生难以就业,除了社会的客观因素外,还有本身的主观因素。他们缺乏了一些必要的就业素质。比如,较强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逆境及走出困境的综合素质。社会的客观因素,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但是,自身的主观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也就是说,大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最需要也最有效的是提高自身素质,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工作适应能力。那么,如何去使自己拥有这些能力呢?

一、大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给自己找一盏人生的启明灯。很多时候,做事光有激情是不够的。兵法里有句话说:“兵贵神速。”先机往往是对最后的成败有着莫大的影响的,所以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大学是我们成长的标志,在短短几年后,我们将面临生存的压力。俗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快人一步,当机立断找对目标。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我有一个同学,在大学读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刚开始他信心满满说要做个工程师,接下来又说自己其实是喜欢物流,想去考物流师资格证,没有两个月,他又觉得还是学习网络知识好,于是又转移了目标。现在他的目标却是要考精算师资格证了。如此下来,一年

多过去了,他是什么证都没去考,什么证也没有考到。很多大学生,刚进大学时都是豪情壮志,万丈雄心,却对人生规划这课题知之甚少,更不知如何去确立人生目标,就像迷失方向的小舟,没有引航的灯塔,总有一天会“触礁”。所以,找到并确立大学目标,对我们的未来来定是被生活压迫。好工说,是至关重要的。常听大人说一句话:“现在混日子,将来就是日子混你”。我们现在若是奢侈地“花”日子,将来必作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就像是结在树上的果实一样,想得到就必须向上爬去摘,而且不仅要努力,还要掌握方法。想摘还不够,还要懂得怎样去摘,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自己相关的能力了。其实,社会对大学生从业的要求,大多是能够在校园里养成的,只是许多大学生都模模糊糊,懵懵懂懂地过日子,不懂得去确立目标。一个遥远的目标,或许是难以达成,甚至会让人迷茫,但只要把它分成几个小目标,便不会是遥不可及了。奥里森曾说过:“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的人生目标”。对我们来说,大学毕业时何去何从,取决于现在确定的人生目标。

二、学会做自己。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另一个你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要学会做自己。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不一样,那么在面对同一件事时,每个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进入大学的我们,总会面对不同的诱惑,面对各种不一样的选择。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今天的生活,是我们之前的选择决定的,而我们现在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四年后的生活,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未来做铺垫。除了学会选择自我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坚持自我。常听很多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有着五彩缤纷的生活。也就是因为这样,大学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陷入那五光十色是沼泽,然后在荒废时间的黑洞中度过大学的生活。有一位不同校的朋友,他的生活过得无比颓废,逃课不说,整天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和相交的女朋友也常闹矛盾。一年多过去了,他该挂的科目挂了,不该挂的科目也挂了,女朋友又因为忍受不了他的颓废而离他而去,他只剩下一片狼籍了。其实,有挺多的大学生,尤其是男生都和我这位朋友有着相似的经历,或说过着同样的生活,他们往往只有在失去了才知道懂得珍惜。成功,往往不在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也不在于一个人的财富与贫穷,关键是他是否有坚持到底的决心,身处逆境时是否有敢于面对的信念和勇气。在人才市场中,企业无不要求应聘者要懂得表现自己,推荐自己。所以,在大学中,我们也要下意识地珍惜表达自我的机会。大学时一座亮丽的大舞台,未来舞得更漂亮,更夺目,我们就要学会适当地表现自己,绽放自身光彩及展示人格魅力。

三、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意是要我们抱着谦虚的心,善于发

现他人的长处,随时准备向他人学习。日本的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过:“我有三个缺点,也是我的优点:第一是家里穷,第二是没学历,第三是身体不好”。这时有人奇 怪了,这怎么会是优点呢?松下幸之助 解释说:“贫穷让我知道只有奋斗才能成功;没有学历,我才懂得要自学;身体不好,才懂得要依靠别人。”老一辈人常说:“黑白两道都是兄弟”,这句话是否正确我们不管,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从小贩到名流,每个人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个人生态度,不仅念书需要它,待人处世需要它,随时抱着这种态度能让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做得更好。

四、把学业当事业。有一句话说:“创造一份优秀的成绩与创造一份完美的事业是同样重要。”是的,素质固然重要,但成绩仍是许多公司招人时的一大重点。曾看过一份杂志,里面提到了某公司的人事主管说的话:“我曾经遇到一名学生,他担任过各种职务,参加过无数活动。履历几乎完美,注意,只是几乎!差不多每一科都在几个边缘的成绩,让我打消了录取他的念头,一个连自己本分都做不好的学生,还能要求他做什么呢?”有的学生唱抱怨大学教授不好,甚至嘲笑其落伍和无知,殊不知,教授再差也比我们强。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花费大量时间打工,荒废学业。大学生,终究还是学生,学习才

是其根本。创造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与创造一份完美的事业同等重要,把学习当成事业的一部分。我们要用知识为以后的事业打基础,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开创成功事业做好准备。

如何面对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第3篇

一、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早恋

爱情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 但是, 人的一生并不只是爱情, 它涉及到人生的理想与抱负。因此,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爱别人及被人爱, 都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 只不过,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 由于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 正处于求学时期, 还不具备恋爱和婚姻的各方面条件。所以, 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

1.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 正是学习的有利时期, 应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 为将来工作和恋爱打下基础;如果这时早恋, 必然要挤占学习的时间, 使学习受到影响。更何况没有诸方面基础的恋爱质量也是不高的。

2.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 在生理上, 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些变化可能接近成年人, 但心理的变化, 还远远跟不上生理的变化;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还是很脆弱的, 根本承受不起由恋爱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所引起的刺激和打击, 一旦失恋, 必然会对双方的学习以及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

3.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 具有很强烈的心理开放性。这时, 是交朋友的大好时机。但是, 恋爱却具有较强封闭性。这时要是早恋的话, 一定会使双方都失去了广交朋友的机会。以致于影响当前和将来的社会交往。

4.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 不仅自身的身心发生变化, 而且周围情况也在随时变化, 今天还是两心相印, 明天就有可能已形同陌路人;今天是近在咫尺的同学, 明天也许就各奔东西了。因为缺少恋爱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 因而早恋往往失败。

5.早恋还会带来诸多的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心理失常、怀孕、堕胎, 甚至染上不治之症。对于已经早恋的学生, 要采用较为稳妥的教育方式。

二、设立心理卫生教育课, 顺利度过青春期

因受传统思想影响, 再加上相关师资的严重不足, 应试教育的影响, 性教育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全面普及, 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卫生教育课, 相关老师也是就事论事地说一点, 更谈不上性心理方面的指导了, 而当前有些初高中生对性的好奇以及错误的性观念, 使开展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指导, 已成刻不容缓了。对于初中女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方面的知识讲座, 以后每年都要对升读高一的女生举行这方面讲座, 从心理和生理多角度, 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 用科学知识来帮助他们, 解读青春期的疑惑和问题, 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三、帮家长正确对待子女早恋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认识到, 早恋是目前中学生中一个客观存在, 而且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应该认识到, 这是每个学生青春期的必经阶段。学校和家庭都要指导中学生,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 学会把握和升华自己的情感, 为学生们的成长, 创造宽容和和谐的氛围, 这也许比简单的打骂与禁止, 对学生更有意义,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促进和帮助学生心理的成熟。如大禹治水, 要因势利导, 要以导为主。因此, 学校和家庭不要压抑学生们对异性交往的欲望, 应该帮助学生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需要明确的是, 家长在听到自己的子女早恋后, 千万不能以打骂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样, 反而会适得其反的, 常常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反而会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家门, 对自己的孩子很不利。

因此, 老师和家长要以广博与深沉的爱, 对于早恋的学生们要进行积极的疏导, 正面教育为主, 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逐渐感化。此外, 对待有些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 老师和家长就更要用老师的引导和家庭的温暖, 把学生的心拉回来, 使得学生进入正常的轨道上来。

如何面对问题学生 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1-0078-03

招生难、就业难、收费难、管理难是中职学校的四大难题。而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当下许多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问题学生比例的不断上升,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教育教学的开展日益艰难的困境,这直接影响着中职教育及其人才的正常培养,也必将影响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首先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招生就业,最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更重要的是把没有得到转化的问题学生推向社会,影响就业质量,影响学生发展,给社会造成影响。

一般意义的“问题学生”,主要是指那些在学业、行为、心理、生理或情绪上存在着某种偏差与不足并需要他人帮助的学生。那些厌学、学业不良、行为退缩的学生,尽管自身有学习问题,但不影响其他同学,不违反校规校纪和法律,这类学生可能是一些学校“问题学生”中的大多数。对这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应轻易带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打入另册,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学上,对他们应当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更具体的帮助。

只有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勇敢面对而不是互相推诿,进而找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进一步扩大漫延,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所谓“问题学生”并不是今天才出现而是从来就有的,并随时发生变化的普遍问题。孔子的弟子宰予巧言令色,说得多做得少,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见到大发雷霆,无论是按照三千年前的标准还是三千年后的标准,宰予都是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可见问题学生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我们也大可不必痛心疾首哀叹连连。我们不防借鉴一下孔子是如何对待宰予这样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在“学生问题”得不到密切关注,得不到真正及时解决时在学生个体上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实际问题,我们的管理工作就会出大“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无异于病毒,不但会传染而且会恶变。

(一)当下的新学生新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群体的壮大,今天相当一些学生由独生子女,升华为“上帝”、“小皇帝”、“圣女”、“皇后”。他们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有的不够刻苦却终日胡思乱想、幻想不劳而获、荒废了学业,却非要说都是升学压力太大在作祟。有的不能独立完成或不想完成作业,有的上课要么睡觉,要么根本坐不住;有的对家长老师两头撒谎,逃学去网吧;有的只能表扬丝毫听不进去批评的话,老师批评说老师找茬,父母批评说父母是更年期,这类学生普遍表现为孤僻自私,缺乏爱心。

(二)产生的原因

上述出现的这些问题,并不完全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而是有其社会、学校、家庭根源的。

1.社会层面的原因。一年两个长达近三个月的漫长的假期中间,学生可去的切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公益性文体场馆开放得还远远不够,而偏远贫困地区这种缺失则更为严重。而一些网吧、酒吧、舞厅等营业场所的老板为牟取暴利则容忍、放纵、容留未成年人涉入其中。一些影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我们的影视剧不分级别,鱼目混珠,我们的媒体疏忽青少年的未成年性,忽略了对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必要引导。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监管松散,监督不力。社会就业指导的缺失和社会评价的片面性,社会舆论对所谓成功人士的定位过于单一、过于功利,致使普通劳动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严日益沦落,这无疑对整个教育的人才观有冲击,导致学生、家长、教师不能面对现实全面育人,不可避免的,迫使学生畸形发展。

2.家庭层面的原因。“90后”初中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比例大为提高,小学阶段更是出现第二代独生子女现象,而我们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法策略至今依然滞后。独生子女的现实造成了四个大人一对小孩儿,或六个家长对一个小孩儿的局面,学生在家中的地位已达金字塔塔顶。随之而来的诸如溺爱、放纵、娇惯、过分依赖等一系列问题似乎就那么顺理成章。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的纷繁变化致使一些家长们的世界观发生,他们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离婚率的攀升,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大了孩子的情感缺失。

3.学校层面的原因。不容置疑,一些学校轻德育重学业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学校德育教育只是口号。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策略存在问题,这当然也取决于他们不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家长作风、师道尊严导致教育者(包括家长)通过讽刺挖苦、非打即骂、攀比惩罚等不尊重学生,或拿甲学生缺点比乙学生优点,或用物质刺激等方法策略来对学生进行一些无效教育。

而更具有深刻意义的原因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片面追求升学,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对高学历近乎狂热变本加厉的追求,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学习生活过于单调、学生个体各方面潜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比例的不断上升的原因

近期一份关于上海中职教学现状的调查显示:有八成教师认可社会上流传的“中职学生是‘差生’”的观点,但多数校长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是一些评价标准出了问题,“如用多元评价标准,‘差生’并不差。”一批教育专家发出呼吁:不要误识“中职生”,他们也一样能够成才。

调查显示,教师中认可“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中职学校'差生多'”的占80.70%,只有19.30%的教师表示“不同意”。教师认为学生“差”的理由,排在第1位的是“学习习惯差”,第2位是“行为习惯差”,第3位是“学习基础差”。有66%的校长认为,所谓“差生”,只是目前“选拔性升学制度下”形成的一个“客观事实”,19.6%的校长将“差生”的说法归结为“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的必然评价”。

调查分析了“差生”观点形成的原因:随着高校扩招,中学生更多选择上普通高中然后报考大学,报考中职相对减少,致使中职录取分数总体上走低,生源质量下降;从中职毕业生的大部分就业岗位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看,属于相对低收入行列。对此,不少专家指出,我国传统的选拔性知识考试,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标准。用这样的考试为依据,来判断“好生”或“差生”,显然以偏概全。另外,人才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政府对高技能人才的积极评价导向,必将逐渐改变轻视技能型工作的传统观念,中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收入报酬和社会地位上也在向上提升。

中职学校招不到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换言之,中考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不愿意选择到中职学校就读,一方面是普通高中(也包括五年制高职校)近年来不断扩招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中职校部分专业设置过于陈旧,适应不了优秀企业的人才需求有关,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余年来普通劳动者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断下降的严酷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应当承认,应试教育一朝一夕还难以改变,而升学还不得不通过选拔考试,学生在考试面前,可能取得好成绩,也可能取得差一些的成绩,人人都获得好成绩,只是一种理想,并不现实。

在社会、家庭对职业教育对普通劳动者的认识误区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之前,中职学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还必将面对数量不菲、问题多多的“问题学生”。山不会自己移走,路却在自己脚下。

面对这样一种现实,中职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敢于查找自身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乃至于失误,改进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尽力使自己手下的“问题学生”能够减少一些问题,使他们身上散发出青春应有的阳光,脸上洋溢着劳动者自豪的笑容,当他们迈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能满怀信心地说:我骄傲,我是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排斥现象。对一些问题学生不是备加关怀,而是直接将其排斥。

2.歧视现象。用歧视的语言和动作对待学习或表现不好的学生,使他们不能得到相应的理解和认同。

3.分类现象。给学生贴标签,而且是永久性的标签。在给学生分类的同时,学生背上就有了标明各自类别的标签。

那么,如何解决目前中职学校较为普遍的问题学生比例不断上升的困境呢?

1.要让学生从“失败者”的阴影中走出来。

谁又心甘情愿成为一名失败者呢?中考失败往往会给中职生带来无形的压力,他们感到自卑,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因此,改变他们的心态尤为重要。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文化成绩差,绝大多数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习惯问题。他们学习成绩差,或许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由于这些学生长期处在教师的视线之外,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少有成功的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展示才华搭建舞台,带给他们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不论是在哪一个起点,也不论是哪一个方面,都要给予表扬、肯定。与此同时,还要告诉他们存在的差距及缩小差距的方法,让他们找到人生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

2.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爱是教育的本源,离开爱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甚至是反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爱的基础是尊重、信任,是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对待学生,对待“问题学生”更应如此。这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就已经被学校忽视,由于成绩不如学习优秀生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打击、嘲讽、乃至于棍棒捶打,在家里又严重“营养不良”,可以说他们的童年和少年几乎没有从学校教育中获得过快乐。对问题学生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某个学生因为学习不太好,对老师的提问常常不能回答;在课堂上他不敢举手,但又怕同学们说他笨,往往举了手却回答不出问题,他为此压抑和自卑。班主任和他秘密约定:“以后回答问题,要是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能回答就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怎么样?”学生信心大增,慢慢地,他举起左手的时候越来越多,学习也赶了上来。最后就是他的左手,指引着他走向了成功。

教师没有理由歧视他们,而应格外地尊重他们。长期得不到关注的人,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会让他们感到弥足珍贵,只有用爱心才能让他们重拾自信和自尊。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引导、引导、再引导,耐心、耐心、再耐心。对他们不能求全责备,要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要为他们想得多一点,讲得多一点,做得多一点,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3.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目标

上面提到的宰予大白天睡懒觉,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了,但后来做了临淄大夫。原因何在?就在于孔子能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宰予昼寝,被孔子骂作“朽木”和“粪土之墙”。他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在言语方面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孔子后来意识到对宰予有失公允,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而相反如果是一味的责骂他,结果又会如何呢?我们身边的例子还少吗?陶行知就曾这样告诫过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接纳、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而自信、自尊、自强地健康成长。无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教育和不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努力为他们寻找最近、最佳的发展区。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教师要充分了解中职这个特定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职业的成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到安身立命的职业技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就业和发展。教师应尽力消除“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身上散发出青春应有的阳光,当他们迈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能满怀信心地说:我骄傲,我是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大学生该如何正确面对失恋问题 第5篇

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的发展完善,大学生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已十分普遍,一定程度上讲,恋爱是把双刃剑,能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也可能会带来极大伤害。失恋对于任何感情坚强和成熟的人都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更何况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脆弱”的问题,对这类学生而言,失恋则有可能成为致命的打击。所以该如何处理大学生恋爱失恋问题,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从众心里影响下急着谈恋爱,可是由于之前缺乏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更缺少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能力,所以在恋爱时很容易出现问题,细节打败爱情,所以一定要学会处理恋爱中的各类问题,而失恋问题却是众多人难以处理的问题,不少大学生自杀都是由于无法承受失恋问题而引起的,所以,该如何对待失恋呢? 首先,要了解失恋会对大学生的心里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恋爱是对于每个人都是难忘的,恋爱中的关心体贴、互帮互助和激励安慰会让每个人都体会恋爱的美好。然而,越是美好的东西,失去之后的伤害越大,失恋正是如此,当你全身心的放入到一个身上之后,那个人又转身离开,所有的依靠一下都没了,就好像全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一般。

失恋往往给大学生造成一系列消极心理,如羞辱、愤恨、悲伤、失落、孤独、虚无、绝望等,导致了大学生难以解排,偏激轻生,无法忍受,反施报复,自甘沉沦着,大好青春,擦肩而过。

其次,树立正确的大学恋爱观,积极面对爱情。绝大多数大学生因

为不能正确面对恋爱观,盲目恋爱,导致失恋后无法正确处理。不要由于从众才去恋爱,不要只为了恋爱而去谈恋爱,也不要只为了简单的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就去盲目的恋爱,两个人在一起就要一起努力,共同向上。所以要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正确处理爱情和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恋爱过程中要相互理解、信任和宽容,相互尊重,共同进步。要追求高尚的爱情,摒弃庸俗的爱情。所谓高尚的爱情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大学阶段,属于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阶段,在体验美好爱情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充实自我,才能在今后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发展。

最后,大学生失恋后应当学会自我调节。失恋学生要能够明白,爱情固然重要,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爱情只是生活中点缀的一部分,有爱情生活可以更完美,但没有了爱情并不代表生活就没有了色彩。要学会思维转移,把失恋的痛苦升华为学习中奋发向上的一种动力。反思失恋原因,也许有时候的你会发现,这样的爱情并不值得留恋。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莫愁前路无知己。

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失恋虽说是一次失败的恋爱,但同样有其独特的积极意义,比如:失恋能避免以后的婚姻失败,失恋能增长阅历和耐挫能力,失恋能认识自我的爱情观,失恋能让人学会珍惜、尊重和宽容等等。

如今多数失恋者能逐渐正确对待失恋,然而有些失恋者出现失控和反常的心理反应,尤其是一些青年人。笔者分析失恋者心理表现,常见有三种不良的心理问题。

一是自卑心理。

感到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心灰意冷之中,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其实,失恋是恋爱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并不是一种错误。因此,不存在什么失面子的问题。在银行工作的小陈曾诉说:“我与女友从相识到相爱已三年,可是最近为了一些小事而争吵,之后女友提出分手。我无地自容,怎么向亲戚、朋友、同事交代?”

二是报复心理。

有的失恋者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结果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局。特别是由于一方不道德而导致失恋,更容易出现报复心理。其实如果对方人格低下,你应该为相别而庆幸,切不可降低自己的人格,以图一时的泄愤。在某酒店工作的小马因对方有第三者介入而失恋。他不甘愿,天天去女友家门口大吵大闹,声言让女友不得好过。

三是渺茫心理。

有的人把恋爱看得至高无上,一旦失恋了,事业、前途也不顾了。失恋的石小姐伤感地说:“我俩计划一起上夜大进修英语,之后一起考研究生,可是现在一点兴趣也没有了,今后也不知怎么办。”渺茫、焦虑,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你们在恋爱问题上更草率。

失恋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要尽快摆脱精神痛苦而达到心理平衡,必须克服上述心理障碍。

首先冷静分析失恋的原因。冷静分析一下失恋原因,可以帮助摆脱“恋”的苦恼。其次及时疏导心中的郁闷。人的理智可以战胜感情,失恋者可以采用疏放法,即找亲人或知心好友倾诉你心中的烦恼;也可振笔疾书;甚至可以关门痛哭一场,这样有助于消除失恋带来的心理压力,及时恢复心理平衡。也可以采用转移法,主动臵身于欢乐、开阔的环境。再次努力把精力投入到事业、工作和学习中去。很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历过失恋的痛苦,他们可以作为积极转移失恋痛苦的楷模。

天涯何处无芳草,莫愁前路无知己。一扇幸福之门对你关闭的同时,另一扇幸福之门会在你面前洞开。

如何面对偏题问题呢 第6篇

面试如高考,精心准备了好长一段时间,各种面试问题反复练习,通读熟背。最后,充满自信去考试,结果,出了考场,垂头丧气、顿足捶胸。原来,考题中有偏门题,要丢一个大分。多少准备付之东流、这次机会又无缘与公司握手。

路x是xx年毕业的大学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学校里学习很好,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半时间,业务上一直是公司的骨干。可是,由于人太老实,不善于人际交往与沟通,所以,没有什么提升与加薪的好事,他感到委屈,今年春节采取了跳槽的办法。没想到是就业高峰年,职场人流闹海啸,竞争十分激烈。凭着简历上工作经验,还拿到了三次面试机会,可是由于没有面试经验,又不善于言辞表达,不会推销自己,结果都面试失败,居然在家待业半年。

第一环节:面试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过程和处理,包括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面试礼仪等。

第二环节:各类场景面试过关,特别是压力面试,另外还有普遍性问题、专业性问题、英语问题等。

第三环节:偏题处理技巧:偏题是路健前段面试中的主要失败原因,所以,是辅导重点。

面试遇到偏题,必然心中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回答,想来想去,最后答错。其实,偏题的出现,是面试官在压力面试时,根据每个人情况不同,临时提出的问题,只不过是事先没有准备而已。回答这类问题时,就一个原则:站在公司的角度、站在老板的角度去回答问题,也就是说,让你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只要你的立场是站在公司的角度,一般就问题不大,起码正确百分之八十了。

如何面对当下中国的信访问题 第7篇

(该文曾发表于2005年10月09日 《法制日报》)

这里要提出讨论的是,在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中,制度建设的内在合理性问题。我想围绕一组概念来进行,即制度的常规运作和制度的非常救济。首先就公安、司法机关最近开 展的“停访息诉”活动中两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事例,作一点分析和评论。

事例一:为了减少缠诉缠访现象,避免诉讼资源的浪费,山东高院不久前出台了《信访案件终结评审小组工作程序》,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建立起信访案件终结制度,努力解决“上访老户”缠诉缠访问题。山东高院成立信访案件终结评审领导小组,由主管立案信访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协管领导和立案庭庭长任副组长,各业务庭骨干法官为成员。评审领导小组下设刑事、民事、执行和行政三个评审小组,每个评审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案件的分配、组织审查、主持研究等项工作。

事例二:今年5月18日-9月6日,公安机关开展了全国公安局长“开门大接访”活动,以集中处理日趋严峻的群众信访问题。此项活动的工作目标是“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截至8月28日,全国公安机关累计接待群众上访约20万起,依法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约18万件,群众停访息诉约18万起,比率高达90%多。

“涉法上访”居高不下、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困扰政府治理。回顾说来,我们不是没有相关的制度,这些年各级政府系统为解决问题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事态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良好预期。上述两个事例,是公安、司法机关在求解“涉法上访”难题、摆脱困局方面所付出的崭新努力,是按照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总体要求,在制度设计和运作方面推出的具体举措。

上述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们内含了对“涉法上访”现象的同情和理解,顺应了现阶段、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上访问题及其解决的认识和期待,因而其良好的实际效果是可预可求的。具体说来,这种实效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它们对“涉法上访”现象采取了认真对待的积极态度,回应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包含了可获外界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官方调研数据表明,大多数“涉法上访”都是“有道理的”,真正无理取闹、缠访缠诉的属于少数,因而在体现民间疾苦方面,“涉法上访”具有表征意义。在上层决策者和社会大众皆同情“涉法上访”的氛围和舆情中,公安、司法方面也不能不采取内省的立场,在道义上予以同情,在法律上予以救济,在经济上予以关照。

其二,在具体操作上,它们体现了对症下药、注重实效的特点。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它们为“涉法上访”提供了“特别优遇”,即在常规处理之外的非常救济,这对上访者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安慰,所以才有当事人“一见局长,一听温暖的话,气已消了一多半”,才会有在接访效果上“从哭诉到感谢”的典型样式。同时,这样做对上级领导和社会大众也是一个交待,因为在外界看来,“涉法上访”的牛头摁不下去,说明公安、司法机关常规的运作方式存在问题,只有引入新的非常救济措施,才足以说明对问题解决的重视和决心。

再一个表现是,它们都借重领导人权威,包含了“领导重视”的成分,从而顺从了社会上关于“领导重视或干预是最有效的救济”的想象。至少迄今为止,在我们的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理念中,“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其中的坚核则是“领导是决定的因素”)仍然占支配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领导过问或干预”被用来注解制度救济的力度,甚至“穷尽救济”的概念自觉、不自觉地被等同于“最高领导的过问或干预”的概念。与此同时,如果一个上访者在受到特别关照、在被“领导重视”之后仍不能“停访息讼”,那就很可能导致社会同情的逆转,被认为不尽人情、胡搅蛮缠。

在承认和解析上述举措的实际效用的同时,也要对其因现实针对性而产生的局限性有所警觉。实效性的获得经常以急功近利为前提。从长远一点的眼光看,在社会法治化治理所涉及的制度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制度的常规运作和非常救济之间的关系。

法治不同于人治,它是在社会治理中以法律权威为重心的规则之治。法治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所在,是注重制度的常规运作。而常规运作一般均排斥超越于制度常态的人(尤其是领导人)的权威和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公事公办”、“依法办事”,是制度的非人格化运作。忽视制度的常规运作,以“特别优遇”和“领导重视”的非常救济手段来处理常态发生的事件,必然导致制度品质和治理品质的恶化:当事人将一味地“剑走偏锋”,职司部门和人员将丧失自尊感、责任心,领导人将穷于应付、不堪其重。这既不正当,也缺乏效率。

从长远看,从实现社会法治化治理的要求看,对于“涉法上访”等各种法律问题的解决,还是应该立足于制度的常规运作。要在权威的配置和树立上,实现从领导人到具体制度、程序规则、职司部门和人员的重心转移,赋予制度的常规运作及其结果以足够的权威性。要随时注意在推行法治的过程中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人治思维进行检讨,并逐渐地、不失时机地加以克服。同时,对于“上访”等各种不满于制度常规运作结果的现象,在营造宽松的社会交流空间、建立合理的补救渠道之外,还要更多地待之以平常心,尤其不能在制度建设上、在社会治理中因循传统思维惯性,消减、无视制度常规运作的权威和效率。一句话,法治的常态是制度的常规运作。

(该文曾发表于2006年第2期《人民司法》)

在当前严峻的信访形势下,加之信访工作承载着政府和社会极其重要的价值期许,可能我们一时还难以冷静地就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行系统深入的思考。但是,如何在法律上对信访活动的性质进行定位,以便在信访“浪潮”扑面而来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应对态度,已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法律上定位信访的性质,要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信访是不是一种权利,或者说是不是一种独特的权利形态。按照“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的法理,如果信访是一种权利,那么在法律上就必须有相应的保障和救济机制;如果是一种与其他权利不同的独特的权利形态,那么还应该有专门的保障和救济机制。实践中各政府机关制定专门的信访条例,以及力求建立专门的“信访工作机制”的做法,从权利形态和权利救济的角度看,显然凸现的是信访作为一种独特权利的思路。信访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这一点无可置疑,但信访是不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呢?按照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第2条的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从此规定看,“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是“信”或“访”的信访方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是“信”或“访”的信访内容。从权利形态的角度分析,信访能不能构成一种单独的权利,取决于其内容,单纯的、无内容的“信”或“访”的行为,不构成权利,或者说没有成为法律权利的必要。有关机关对信访的“依法处理”,处理的应该是信访的内容,是信访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而非“信”或“访”的行为。应该说,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无论是信访者还是接访者,都存在注意处理信访行为胜过甚至遮蔽处理信访内容或问题的不足,只是表面的“人回事了停访息诉”。

信访不是一种空洞的行为方式,信访是有内容的,但是,信访的内容是否能够使它当然地成为一种独特的权利形态、从而在权利分类上非重复地被称之为“信访权”呢?答案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把信访条例中设定的信访内容与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做一个比照,那么会发现信访行为所行使的“信访权”,并不是一种新的、独特的权利形态。例如,宪法第35条规定了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民事诉讼法第二编关于审判程序的条文中具体规定了当事人的起诉权、上诉权、申请再审权、申诉再审权等各种诉权。如此种种,足以使我们得出结论:信访是一种行为,是行使权利的方式,行使的是宪法和法律上已经确立的各种权利,如言论自由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检举权、申请再审权,等等;信访本身并不构成一种独特的权利形态,如果说有什么“信访权”,那也不过是对上述宪法和法律上的既定权利的一种概括或笼统的表述。

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对其进行明确的法律定位,对于“做好信访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意义重大。

首先,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有助于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识别信访活动的意义。由于信访活动包含了公民或组织的多项权利,而且这些权利在种类性质上还有质的区别,有的属于立足公共利益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有的属于立足自身合法利益的控告、申诉、请求的权利,因而对于信访活动的意义应该结合具体的信访行为作出有针对性的客观评价。尽管任何法律权利都有其合法正当性(不一定是正当合法性),都需要认真地予以尊重和切实地加以保障,但是不加区分、笼而统之地说信访具有体现和保障公民或组织政治参与、民主监督和权利救济的意义,则可能使我们在具体的信访工作中不堪其重,使相关的制度建设、规范化操作难以合理有效地展开。统计数据表明,现阶段信访活动的主要成分或显性表现是个人或组织的权利救济问题,而这样一类问题之所以使信访工作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在认识上不加区分地赋予信访工作重大的政治使命,把信访工作与尊重和保障公民或组织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简单对接有关。

其次,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有助于我们合理有效地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信访工作对于构建良好政制、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具有复合而重大的价值,但这样说并不一定意味着实现这些政治和社会价值必须在制度上建立独特或专门的“信访工作机制”。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信访权”确指的是宪法和法律上一些既定的权利,而在这些权利的保障和救济上并不是没有相关的组织制度和程序机制,因而“加强信访工作”并不是要在制度建设上“平地起高楼”,不是“要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加强信访工作,切实保障信访行为所关涉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当然需要制度机制的设计和完善,只是不必一定要另辟蹊径、另起炉灶地在规则、机构、程序等方面创制出一套所谓的“信访工作机制”。比如,在公民或组织的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和程序,其中包括政府保障机制、人大保障机制、司法保障机制、社会舆论保障机制等,且各自具有特点和不同的分工要求。加强信访工作关键在于使既成的、常规的权利保障机制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要把信访工作、“停访息诉”工作“纳入人大监督”,“纳入司法程序”,不加辨析、望文生义地追求建立独特的“信访工作机制”,必然造成制度设计和运作上的混乱和不和谐。

第三,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目前围绕加强信访工作所进行的制度实践的合理有效性。例如,目前一些地方的法院在追求“停访息诉”的过程中,推出了“信访案件终结制度”——设计建立专门的组织和程序,解决“上访老户”缠诉缠访问题。这种做法固然有其理由,但从司法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显然有刻意追求“信访机制”独特性的弊端。因为我们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对当事人起诉、上诉、申请再审、申诉再审等有完整的制度设计,如能切实贯彻,完全能够满足信访工作中权利救济的要求。在此情形下另设所谓的“信访案件终结制度”,必然是出自制度合理构建之外的原因或压力,从而必然造成制度建设的紊乱。另外,信访行为以相关的宪法和法律权利为基础,是权利的体现,任何制度或程序都无法在一般意义上终止或消灭权利,但是,对于“接访者”来说,当面对具体的信访行为或权利诉求时,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依法给出终结性的答案,甚至说“不”。

如何面对问题学生 第8篇

一、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与就业率的分析

我们艺术类的大学生与同一时期的普通学生有着很多的共性, 但艺术类的学生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纪律性差、文化课基础薄弱等因素造就了他们与普通大学生的个性不同。艺术类的大学生从小受艺术的熏陶, 在长期的训练中, 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特长, 有时他们的思想会有偏差。他们认为追求个性、放荡不羁才能激发灵感, 才能创造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他们认为应该足够地尊重自身的个性, 因为就是这种个性才会让他们创造出来独特的艺术;他们的团队意识很淡薄, 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个人会走的很快, 但是一个团队才会走得很远的道理。

高考录取制度的规定, 数学成绩不计入总分, 让本来就思维逻辑欠缺的艺术类考生卸下了心理的包袱。思维逻辑差紧接着就是思维深度不够, 思维深度不够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辨能力差, 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是让学生在高考中作文理不出头绪、文综理不清顺序, 更影响到学生接受东、西方的文化的能力。

艺术类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 学生往往过于强调自身的技能, 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方面, 对人文类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极其忽视, 这样一种弊端到毕业求职时才能全面的表现出来。忽视了全面的学习, 让艺术类的毕业生就业面变得很窄, 一些专业很好的学生, 不愿放弃自己的所谓的追求, 去选择一些没有达到心理底线的工作, 毕竟多年来对于专业的执着没有换来所谓的满足;还有一些专业特长不突出的学生, 他们也是经过了多年的“闭门修炼”, 人与人的共同能力、步入社会的实战能力都很差, 主要是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差, 除了专业上的一点知识以外, 别的工作很难应对, 在人才市场就很难有立足之地, 这就是艺术类学生所处的囧境。

二、如何去应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

应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教育方式、高校的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入手。1、学校从学生入学起就要开设怎样做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 让学生有紧迫感, 让学生知道工作后不是社会来适应你, 而是你必须要去适应社会。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并不是只会一样专业特长就可以了, 以此来提升学生落实职业规划、提升就业能力。2、教师应定期开设职业规划的讲座、培训与教育训练, 让教师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并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加深教师对职业规划实施的理解和认知, 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辅导创造条件。3、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现在的学习相结合, 一定要在专业知识技能提升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不是单单的为了以后的就业而放弃自己的特长, 去选择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程。4、学校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 开展面试模拟、求职训练, 必要时还可以请用人单位中人事部门的同志来传授面试的要点等等。利用这些具体细节来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

求职是我们学生步入社会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创业。我们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加上我们多年的教育模式, 构成了我们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魄力。知识学生在自主创业中, 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麻烦, 我们可以设立一些自主创业的教育课程, 配备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来讲解;还可以请来一些成功的民办企业家来作报告, 使学生在借鉴经验的同时, 找到心目中的偶像, 并为之奋斗;学生们还可以成立创业社团, 让有意自己创业的学生聚在一起, 谈谈自己的创作方向及人生规划。学生们更可以在校期间成立家教联盟, 它会提供给学生创业中实战演习的机会, 营造创业氛围。

艺术高校的教育与创业、就业实战的融合, 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拓和完善, 进行互助和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难处, 激发在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激情, 营造积极和充满活力的创业氛围, 有力地促进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我们坚信在高校的教育中,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 本着创新、务实的原则, 不断加入他们所需要的营养, 形成我们积极向上、不断完善地教育模式, 使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有力地保障艺术类院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能为社会接纳的艺术人才, 让他们在为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等于失业”等众多问题不断的浮出水面。我们艺术类的学生和社会所关注的普通大学生一样, 面对着艰难的就业问题。对于就业难这个大趋势, 我们不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处处为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着想, 为高等艺术教育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着想。本文在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就业难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上一篇:论文:让学生快乐的学英语范文下一篇:劳教所矫治大队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