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2024-07-11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精选10篇)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1篇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最新点校本《史记》终于在2013年8月的上海书展上亮相了,这套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巨著,是备受关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首批成果,其校勘之细致、考订之详尽,受到了学界的高度赞誉。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史记》的修订工作,持续了整整8年时间。耗时如此之久,不仅仅是由于《史记》的版本众多而复杂、史料纷繁而博大、研究成果丰富细腻,更是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整个修订工作小组的主要成员除了牵头的赵生群先生外,只有5位教授和3位副教授,他们无奈地把修订过程称为八年抗战。如此大部头的史书修订工作,其主要小组成员居然只有9位学者,不禁让人感叹这项工程过程之艰辛,同时也暴露了目前我国古典文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储备供不应求的现状。实际上,不仅是古典文学专业,所有人文类的专业人才,近年来都呈现出逐渐缺失的下滑趋势,这不仅成为一个令人扼腕的学科生存问题,而且更成为一个让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后的薪资达到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6%,2000元以下的却占到了40%,应届就业率也只有67%。这项调查还指出,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发展前景、全球化指数、职业匹配度、创业指数等,与其他专业相比,均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以上海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为例,近年来其硕士研究生新生数量均稳定在4至6人左右,并且只设有硕士和博士点,在本科的专业大类中寻不见踪影。在毕业生中,选择继续学术深造,或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几乎屈指可数,大部分都会选择另谋职业。选择从事中国古典文化研究的专业人才如此之少,学成后更是不用所学,人文类学科的生存状况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如果深入追问其中缘由,恐怕造成这样一种学科发展或人才流失现象的原因,不能单单归结于大学的学术环境,其源头更系于当下整个社会对文化尤其是对古典文化的冷处理。也就是说,文化成为了仅仅是标榜身份的一种装饰[1 ]。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文人在本雅明的眼中或可被看作是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的人[2 ],只是个论手艺好坏、是否熟练程序的匠人而已。而更糟糕的现状是,文人连同他的生产品本身就是这个资本市场中出售的商品之一,在无奈地被拖入经济关系的范畴时,自身的价值只能靠收益来衡量,这便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化。个人需要更多的教育,不是为了有助于获得智慧,而是为了谋生&&因此,教育一方面和技术的效率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和社会上向上爬的努力相联系。教育于是变成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的东西,甚至于不论受教育者有没有能力接受教育&&一旦教育失去了向上爬的有效动机,人们也就对教育不抱多大的热心了。如果教育不再意味着比别人更有钱,或更有权势,或社会地位更高,或至少意味着一个更牢靠和更体面的职业,那么很少有人会费事去获得教育。[3 ]这些年的出国留学热就是很好的一例。在就业市场上,海归们优越地握紧了一张更有价值的海外文凭,这似乎已经成为获得高档职业和衣食无忧的成功法门,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出国镀金学习有用知识。因此,在关于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上,有用和无用的对立使得求学者迅速地分开了阵营。从人文大类学科毕业,尤其是从百无一用的古典文学专业毕业后,在短期内绝无创造任何经济价值的可能性,因此在招生时势必门庭冷落。相反,金融类、机械类、理工类、人力资源类等专业则年年爆满,大多考试落榜的学生只能被调剂在人文社科类专业而郁郁不得志,因而也实在不敢奢望这类朝秦暮楚的学生能既来之则安之地潜心苦读了。一旦有机会,人文类专业的学子们会毫不犹豫地跟文科分手而解脱,奔着大好前程而去。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文社科专业的失落呢?如果仅仅将其归结于教育和教育制度之下的学生的功利,用简单的有用无用论来衡量,那么显然是没有抓到上述问题的实质所在。笔者以为,导致出现以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人文社科专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的原因,从更广泛的现代化背景下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现代化进程中资本所塑造的凡物皆可等价的价值误导。在反思当前诸如哲学、文学、古典文献学等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现状时,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那就是:学科贡献的社会价值被简单地量化为经济效益,这种社会评判的价值导向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即,是什么样的时代神话召唤了上文所论述的主体,并使这些主体相信:个人创造和占有经济财富才是人生的终极价值。王晓明先生在21世纪伊始,便已开始总结了这样的时代偶像成功人士。他很有钱,开着簇新的宝马去自己的办公室&&养成了西式的习惯&&他还很讲究生活的情趣,周末打几杆高尔夫球,晚上还要去听交响音乐会&&[4 ]虽然如今这种形象又添上了新的元素,诸如定期的海外旅行、身边美女如云等,但即使形式再多样,这种形象都始终维系于一个隐含的基础之上,即优渥的经济条件和个人化的生活方式。不难看出,在表面丰裕富足下,充分暴露的恰恰是想象的匮乏和思想资源的单一,因为要立志朝成功人士看齐,不再需要十几年书香的熏陶,也不需要依靠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不需要历史积淀,也不在乎理论创新,只消经济条件允许,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至于高尔夫也好,交响乐也罢,不需要成功人士努力培养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鉴赏能力去适应贴在身上的标签,即使这些人身上的文化特性具有装饰的成分,也会有专门机构从西方高档生活方式里选择最轻松、最适当的模式来塑造他们。也就是说,一旦个人在经济上占得优势,那么在文化上、修养上,甚至是道德上也必然不落人后,形成一个赢家通吃的全胜局面,以至于随便问一个小学生未来的志向,十有八九都会回答想当大老板、想赚大钱。因为西方国家消费至上的意识形态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西方国家通过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向所在国国民推广消费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念,使这些国家的消费者陷入到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5 ]当自由变得可以靠金钱买卖,美可以靠奢侈品包装,内心的充实与银行存款挂起钩来,那么衡量价值的标准只能单一化为是否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财富。所以,文化是否有利可图自然成了文化价值的同义词,所学专业是否可以更好地挖掘出经济效益,也势必左右学生和学校的选择。正因为这样,2012年河南省图书馆古籍库因专业人才缺失而导致近50万册古籍严重损坏[6 ]才不那么费解,而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投放至兴建历史名城、名人故里以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更是势在必然。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2篇

数学学院10级基地班 刘玲玲 20100509006

5罗曼罗兰说:一个民族的改头换面需要一百年。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已经不知道改头换面过多少次,每次巨大的政治变革都有其核心的内容,可能每个朝代每段历史都不一样,但是其精髓却深入到中国历史的骨髓里,生生不息,当我们今天回头去看的时候,依然会赞叹历史,赞叹为历史前进所创造这些政治思想的人们。

我想提起政治思想变革,提起传统思想文化,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人是孔子,他被誉为圣人,是中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创始人的代表。他一生中,作为教育家,兴办私学,作为思想家,整理典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创立学派。他主张:变无道为有道,提出身份等级原则和礼的规范,主张德治天下。正名以治官,教化以治民,修习以治身。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做暂时或局部的变通、调节,甚而一度背离原则。孔子的文化理念,在好多朝代被采用,以致成为后来传统思想文化的表率。

继孔子之后,儒家的第二个代表孟子,同样为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注重民生,仁政治国。首先,他提出性善论,从仁心到仁政;然后,提出制民以恒产;其次,重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最后,道高于君,体现出他较强的政治理性。

后来,有荀子,有庄子,有老子,有黄老学派,有申韩,有商鞅,有李斯等等。中国历史发展的稳固离不开一大批强有力的政治理论家,他们继承精华,推陈出新,总会为当时的社会制定出一系列的有利于时代进步的政治理论体系,被君王采纳,被世人传颂。

当然,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一套政治理论体系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瑕疵,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出发,我们会觉得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弊端,但是我深信对于当时,统治者采用他们的政治理论并奉为治国根本,一定是比较合理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3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专业自我,失落,回归

一、专业自我的解读

( 一) 专业自我内涵

“自我”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是指对自己所有方面的认识。而教师的“自我”研究开展得较晚,20 世纪60 年代,库姆斯在其《教师的专业教育》一书中提出: “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具有独特的人格,并知道以‘自我’为有效工具来进行教学。”库姆斯还指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价值感。在此基础上,凯尔科特曼进一步界定了教师“专业自我”的内涵。他认为,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 二) 专业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践者,没有教师的认同与参与,再好的教育改革计划也只是空谈。因此,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件大事。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如果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强调的是教师会不会、能不能,那么,专业态度就是愿不愿的问题,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和意义深刻理解基础上而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教师的专业自我就是一种专业态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有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责任感,提高教师的专业自律性。

二、课程改革中专业自我的失落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整个社会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把课程改革的成败归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社会的高期待与教师现实自我的落差,造成了中小学教师专业自我的失落。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自我的失落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 一) 自我形象迷失

教师的自我形象是个体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是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角色的认识。课改前,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形象较为单一,即忠实的“执行者”,这种确定的职业形象给教师一种安全感。而“外来的”的课程改革却扰乱了教师一直以来的“安稳生活”。与以往单一确定的“执行者”形象不同,课改后,社会所期待教师形象是多元且不确定的,甚至是冲突的。这使得教师不禁发出了“我到底是谁”的质疑,原有的专业自我发生断裂,职业危机感和焦虑感随之而来,自我形象迷失,教师在一夜之间无所适从。

( 二) 自尊受到挑战

教师自尊是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或素质进行的个人评价,也可看作自我价值感,即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接纳和肯定、赞许的心理倾向。自我价值感高的教师往往更为自信,这种倾向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课程改革的推行对于中小学教师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很多教师感慨: “自己好像教了一辈子书,却突然不会教书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层面的理想变革与教师层面理解的变革、变革的期望与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可能并不一致。若在重构自我的过程中受到冷落,教师将在原有自我的丧失和新建自我的疏离中,感受到自我价值感的丧失。由于无法继续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重而感到伤心和羞愧,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

( 三) 工作满意度下降

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职业情况的满意程度。课程改革的推行,使中小学教师肩负了太多的期望,他们不敢辜负,但又无力承受。他们一边不敢放松学生的分数,一边又要分身来搞课程开发与研究。而多数一线教师现有的水平与能力,做课程开发与研究并非易事,所以不得不挪出课余时间来学习和深造。中小学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但效果往往又不尽如人意,教师在无力感中逐渐滋生职业厌倦心理,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工作士气,甚至想要放弃教职,工作满意度下降。

( 四) 任务知觉不清

教师的任务知觉是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是对“作为教师必须做什么”问题的回答。课改前,中小学教师的任务知觉较为清晰,他们对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他们的工作生活与他们预期获得的身份是相契合的。很多教师从入职之初就努力追寻的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的标准在课程改革中得到更新,现代意义上的“好教师”不仅要会教学,还要会搞理论研究; 不仅是师长,还要成为学生的好伙伴。而合理地把握这些关系有一定难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不然就会在角色转换时发生矛盾和冲突。中小学教师的任务知觉不再清晰,职业发展的方向感仅凭外界的指令,而自己心中已无定论。

三、教师专业自我回归的契机

( 一) 重塑教师信念

课改中,之所以会出现教师专业自我的失落,是因为教师在信念上不愿接受或没有完全接受这种改变。只有当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改革信念达到一致,教师才能找到真正的动力,再度拥有丰沛的生命力。

面对课改带来的变化,持不同教育信念的教师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坚守着以教师为中心教育信念的“局外人”型教师,旁观变革,势必被淘汰;认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信念,但还是以传统方式教学的“挣扎接受”型教师,要么艰难完成蜕变,要么在无力感中步入职业倦怠; 而在教学中一直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改革家”型教师,在变革中丰富自己,往往成为教师领袖。

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和他们本身所接受的教育体验有很大关系,并大多形成于进入教师行业的最初几年。因此,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应采取不同的信念教育塑造策略。首先,对师范院校学生应特别给予关注,源头上的灌溉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学校不仅要教给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应该在实际教学中践行这些先进理念,让师范生奠定积极先进的教育信念。其次,初入教坛的青年教师往往充满职业热情,他们更容易接受先进理念并勇于付诸实践,学校应多组织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并鼓励他们创新与改变,支持他们的教育信念得以实现。最后,更应该将从教数十年的老教师争取为课程改革的战士,因为他们不仅有专业知识技能,更有累积多年宝贵的教学经验。虽然较前两种教师而言,难度较大,耗时较长,但一旦成功蜕变,老教师们必将成为课程改革关键的带头人与倡导者。

( 二) 统一教育价值观

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近十年,而教育价值观仍不统一,改革倡导的新教育价值与传统的教育价值是同时存在的。教师们经历着两种政策话语: 一种是优势话语,即改革的话语,代表着改革所倡导的教育价值; 另一种是隐蔽话语,是传统的考试话语,代表着传统的以分数为评价依据的教育价值。教师就在这两种不相融的教育价值观的夹缝中寻求平衡。

新课程要求教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感、价值感,而在实际运作时,社会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又主要来自学生的成绩。教师虽然明白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但却不敢放松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不间断。这使教师成为“双面人”,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4篇

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背景

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不仅刺激着国内现代设计市场,同时也冲击着国内传统工艺品市场,在此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品发展的道路与经营模式需要我们重新的定位与思考。首先,制约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最大原因是其题材选择的问题;其次,便是其材料选择的局限性,这两点主要原因影响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前进方向。

同时,由于国内艺术院校的急剧增加和大众消费力的提升,工艺品的销售有所抬头。以景德镇陶瓷来说,景德镇自古以来都是生产瓷器的重要供货源,时至今日,景德镇传统的工艺作坊依旧保存完好,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其他的工艺品在此等方面可能就较为逊色,例如牙雕,漆雕等,其选材内容陈旧,主题毫无新意等原因,并不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同时也不便于批量化生产。即使工艺再精美,但是所表达的主题依然是几千年来千篇一律的陈腐题材。目前,传统工艺呈现极端化,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可是国内却又对其认识不够,故而如何对待传统工艺的地位显得很重要。如何能够让中国传统的工艺在现代设计的浪潮中得以立足这是当代美术教育最为迫切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抛砖引玉进行以下思考。

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思考

西方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曾倡导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非为少数人,但莫里斯的主张却又难以符合批量化,价格低廉的要求,这样的尴尬局面同时也困扰着中国传统工艺品市场。在这样窘迫的局面下,就要求设计者和手工艺人重新去定位自我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地位,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种类极多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工艺雕塑,刺绣染织类,织毯类,抽抄花边和编结类,艺术陶瓷类,编织工艺类,漆器类,工艺家具类以及金属工艺和首饰类;而在这几类中刺绣染织类、织毯类、抽抄花边和编结类因易运输和易机器化生产等原因较为畅销。机器化的批量生产虽然满足了市场对数量的要求,但其质量与材质上却较差强人意。随着现代设计的日渐蓬勃发展,国内在此方面较为薄弱,这与国内的艺术教育体制等有关,故而面临很尴尬的局面,但在国内一流美术院校的引领下,其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国内陆续有许多地方成为知名的艺术园区,例如北京798、宋庄、上海田子坊等。同时,美术教育院校所培养的师生成了中国现代设计的中流砥柱,对提升中国现代设计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现代设计发展的主要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的设计步伐也紧随时代发展的大步调,在人性化与使用功能的考量上多加斟酌,让设计更加符合多方面的需求。同时现代设计要想得到更好的发挥在那前景就不能完全抛弃过去的传统工艺美术,需要在两者之间找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趋势及策略

现代设计虽然对传统工艺美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同时也为中国的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同时通过一些尝试或是措施为其提供基本的发展方向和参考意见。

首先,在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包豪斯学院的简历开启了现代设计的道路,包豪斯所创立的三大构成课程至今仍被各国的美术教育院校所沿用。包豪斯过去所提倡的双轨制教学在当代依旧适用,教育理论与工厂手工实践的结合。目前我国各大美术教育院校积极开展相关的传统手工艺课程,增加和推广传统工艺的认识和了解。三大构成课程的引入也为加深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做到了很好的奠定作用,为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进行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在学习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深入的了解传统的工艺美术。在此类方面做得较好的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不仅学习和接触现代设计,而且还同时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了传统工艺美术,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手工实践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景德镇陶瓷走出了新的风格,不仅在形式上和主题上有了极大的创新,而且还保留了传统的工艺技术,扩大了陶瓷设计的发展空间。

其次,在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方面应做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以庐山手绘特训营来说,余静赣在当地创立了设计院校,使得武宁成为全国出名的装饰之乡,直接拉动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以此为参考,可以在国内建立类似的教学体系,为手工技术的传承找到一条可延续的道路。在安徽宏村,随处可见到竹艺雕刻,其雕刻技艺及其精美,但在内容上依旧是落后题材,同时在工艺上也并没有改进。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大多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却缺少最为重要的使用价值。

就目前的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趋势,总体较好,在798等地,往往最后消费者青睐的就是传统的工艺品且价格极高,因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相对于玉雕和木雕的题材陈旧,兔爷,脸谱等依旧还是为人喜爱。因此,中国传统的工艺需要在自主创新上,传统文化精髓的保留与发掘上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简介:张丽娜(1990—),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现为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与理论;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5篇

关键词:中国画,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一、现代中国画困境出现的历史背景

中国画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直都面临着两种困境,一是时间上古与今的承变;二是空间上求中与外的容纳。而困境本身是由社会环境的波动造成的。1918年新文化运动之时,以蔡元培和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刊发檄文、指点时政并掀起20世纪初中国画革新的浪潮,其基本判断为:第一,宋元文人画伴随中国文化社会的整体弱化而衰落,采用西方写实造型的方法来改造中国画已势在必行。第二,中西艺术可以并存或调和,因为在艺术中西方的科学与东方的人文本无优劣之分。然而,1948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艺术为人民服务”要求中国画必然丧失一部分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其解构传统,深入生活,传递思想,这些需要引发了有关中国画改造的新思考,如,传统中国画的审美体系与笔墨表现怎样进行解构从而来描绘新的入画体裁;山水、花鸟、人物在现实主义叙述中怎样保持中国画特有的语言体系与人文性传统。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过理论的完善与实践的磨砺,中国画开始进行全面的反思并重新建构,当时,出现了几支探索方向,有艺术自身本体的形式主义实验;有着眼于笔墨形式规范与深度的理解;有后现代“身份问题”的追问。也就是说,在国际环境下,一批激进艺术家视水墨为一种含有特殊文化身份的观念形态,通过在一定问题框架中构造语境的办法,实现对其社会和身份差异的批判,从而给中国画的“身份问题”带来世界性的注解。

二、现代中国画困境出现的问题关键

面对西方文化的介入,我们只有面对,从而被迫在两种大文化背景下进行身份摆位。那么,我们怎么看待传统?就现代中国画现状的问题而言,我们可以从传统的摆位认识、中西绘画本体元素的联系与建构、新的语言谱系的审美系统以及材料技法的文化内涵与物理局限等这些方面,去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

首先,中国画是一个庞大而深厚的文化领域,单就笔墨语汇与图像形式而言,笔墨是建立在具有书法认识修养和书写能力的双重建制下的内在之美,而传统中国画的图像形态实际上是一种善和中正的自我平衡与人格完善的应和,它体现着佛道哲学观念与美学渗透的视觉气脉,脱离开这些来对待传统,其图式呈现的探索与创新也将失去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内涵与内在感染力。其次,从绘画本体元素着手,它将是一种学科联制的整体,绘画元素的深入探解,涉及到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心理学(格式塔)与美学等方面,而具体到一幅画面能让其有机而生动,同时又能够统一在一种文化审美机制内,立碑作传,那将是一种视觉文化上的贡献与超越。另外,在传统绘画语言谱系的审美系统中,一方面它保持着基本的形式语言与图式体系;另一方面它又有着主体的审美趣味、人文境界、与视觉气脉,其成熟与规范是在长久时间内的消长中积累呈现的,然而,一旦我们试图从传统主体语言谱系的审美中剥离出来,就极其需要一批为之实践的绘画先行者与理论建构者去探索、发展与完善,从而逐渐形成。

至于中国画材料媒介,就其本质而言,它在主客观之中有着接近精神的、抽象的、或触发灵性的特质,这种特质以中国艺术精神为根本,而又以物质化的形式从艺术中呈现出来,中国艺术精神是不断丰富与拓新的,材料在此背景下的物性特质也以理论上的无限可能性体现出来。

三、现代中国画的前景展望

在当前广泛而多元的艺术环境下,中国画步入嬗变而迷失的时期,艺术家有着希冀的空间,却荷载着超重的文化追问,优秀传统流承的空缺,汇贯中西自成一体的深入,回归自然而面对社会的观照,如此这些,中国画在与时代同步并悄然发生着变化,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家自身因世界喧嚣而相应的浮躁;众多主体画家缺乏文化脉系,而客体艺术环境日趋浮浅与功利;艺术批评机制的主观强势与艺术品在某种势压下的扭曲;艺术教育与市场的滞后;中国画对于西方艺术的自卑与趋炎。

目前,中国画走向世界当然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而当我们的艺术家真正带着一种自信将其艺术推向世界时,不经意中却发现这些艺术流贯着西方文艺精神的血脉,这不能不使我们反思中国艺术在近当代的本土文化建构的缺失。当然,中国画的未来,尚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其融合性、边际性、折中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等方面的探索必需是深入而彻底的,这需要一批心智强大的艺术家,由他们带领着中国画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无疑,这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与人文科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经验的失落与艺术的突围 第6篇

“看上去像艺术的东西”与“看上去不像的东西”,西方现代艺术向传统的艺术提出了诘问。如果我们追求的是看上去像艺术的东西,我们所创造的艺术品只是满足和回应了我们内心的那种惯性的话,这难道就是对艺术本质的把握吗?可是如果不是,我们又该以何种眼光来审视现代艺术的“离经叛道”呢?本文借助本雅明“灵晕”的失落以及他的“经验观”,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生原因进行初探。并就西方现代艺术的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走下神坛的艺术

传统艺术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神坛之上,具有经典化、理想化、崇高化的特点。在欣赏这些艺术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艺术超出生活的凝练与升华下,内心获得启发和洗礼。但是现代艺术却将这种审美的传统打破。波普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在艺术中加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对于传统艺术的崇高性造成了消解。艺术家们从现实生活中的快餐文化、商业广告等取材创造出的艺术品泛滥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开篇提及的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更是突破了人们对于艺术的传统认识。

就像德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本雅明以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为例区别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一样。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不同于传统的戏剧。布莱希特借助“陌生化”的手段,改变了观众在艺术欣赏时的地位。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戏剧欣赏者、局外人,而是通过戏剧家的手段被参与到戏剧中来。观众的主观意志在戏剧中得以发挥,不再是“他哭我也哭,他笑我也笑”而是“我对苦者笑,对笑者哭”.史诗剧引发了观众“震惊”的体验从而取代了传统的“膜拜”心理。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也在努力消解传统艺术所设下的条条框框。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灵晕”的概念。艺术品所具有的“灵晕”,强调艺术的此时此刻性、唯一性和膜拜价值。然而在机械复制时代,此时此刻性、唯一性和距离所带来的膜拜价值被展示性所取代。西方现代艺术都主动地表现出对于“灵晕”的摆脱,努力洗清传统艺术的痕迹。或者走向大众化比如波普艺术,或者走向让人难辨其中意义的行为艺术。无论哪一种都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颠覆。

二、经验荒原

在《经验与贫乏》一文中,本雅明指出:“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显而易见,在1914~1918年间经历了世界历史上最重大事件的这一代人身上,经验贬值了。”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的世界观和传统的经验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战争让人们看到了经验世界以外的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的发生,使他们传统的经验受到质疑,因为经验从来不曾被摧毁的如此彻底:“战略经验被战術性的战斗摧毁,经济经验被通货膨胀摧毁,身体经验被饥饿摧毁,道德经验被当权者摧毁。当前乘坐马拉街车上学的一代人如今伫立在旷野的天穹之下,除了白云依旧,一切都已是沧海桑田;白云之下,天崩地摧的原野之上,是渺小、羸弱的人的身影。”经验不再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在任何想法面前都保持着沉默。这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思想重新洗牌。旧有的体系对人来说已经不可信了。并且“经验的贫乏已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而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类的经验的贫乏。也就是说,是一种新的野蛮状态。” 在这样一种经验荒原状态下,人类被迫做出新的思考,寻找新的出口。审美经验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审美愉悦,获得生命富足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人们作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什么,爱些什么,相信和坚持些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简言之,能经验的过程。” 随着经验的匮乏与危机,艺术作为受到人们经验影响的创造活动也将不得不面临着原来经验的垮塌和再建造。

战争、经济危机这些人类灾难而外的另一个造成经验匮乏的原因则是技术的巨大进步。度过危机,人们转而进入生产力空前发达的时期。“随着技术的巨大进步,一种全新的贫乏降临到了人类头上。在这种贫乏的另外一面,则是令人窒息的思想财富。这些思想财富已深入人心,或者说已经将人吞噬。” 机械生产时代为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思想的进步提供了充足和便利的物质基础。铺天盖地的各种新闻信息、各种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的生活越发地便利。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到自己被淹没到技术所提供的种种便利中。物质世界正在绑架我们。到处都是物质宣告着它们对世界的占领。不是我们控制科技,而是我们被科技掌控在手。艺术品可以被无止境地复制、复现。蒙娜丽莎的画像随着印刷品遍布了整个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对其欣赏评价。传统意义上艺术品被膜拜的价值消失了,也就是本雅明所说的“灵晕”被展示性所取代。这种由于无从把握所导致的经验缺乏与之前的经验缺乏是不一样的。战争导致我们原有经验的崩溃,而这种新情况则完全让我们来不及去建立新的经验。

正是在这样一种传统经验失落的土壤下,现代艺术开始萌生、发展。

三、艺术的突围

现代艺术在经验荒原和精神惶恐的环境下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艺术的反叛,这种反叛也常让人觉得不适应而难以接受。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很难再用惯有的经验对其加以解读,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亲民性”让人觉得艺术不再是高雅的。而如果艺术丧失了其高雅性会更容易让人对其本质感到怀疑。但是这种反叛却是在新的时代环境要求下,艺术自身所做的积极的适应与探索。艺术产生的这种变化恰恰表明了艺术并非是僵化的。所谓的“艺术死亡”也是不存在的。现代艺术只是为艺术开掘了另外一种可能,为艺术开拓了又一片生存空间。

不同于阿多诺等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批判,本雅明更重在“立”。他理性地看待艺术在新形势下做出的种种“行为”。对于传统艺术他虽然持以肯定和留恋的态度,但是又不会因此而影响到对于现代艺术做出客观的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正在呼吁新经验。恰恰相反,他们希望从经验中解放出来;他们在呼吁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可以通过对其贫困——不仅是外在的贫困,同时也包括内在的贫困——纯粹而坚决地利用,以便其中能够产生出体面之物……他们‘吞噬’了一切——既吞噬了‘文化’,也吞噬了‘人’。”本雅明的这一设想对人类新困境下的突围抱有乐观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对现代艺术持以悲观和单纯批判态度的人仍然以旧有的经验作为参照。而在新的情况下对于旧有经验的坚持和留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过于执着却也失却了发现新契机的机会。在这种新困境下我们所做的突围有很多可能性,而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对经验本身的超越。本雅明观点的意义在于直面人类面临的新困境。本雅明对于如何在“灵晕”失落的艺术中对传统艺术进行“复魅”还有独到的论点,此处不再进行探讨。

重新审视西方现代艺术,尽管艺术的膜拜价值消失,不可否认现代艺术也的确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关于艺术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艺术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一期,第14页

[2]瓦尔特·本雅明,《写作与救赎》,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9月,第32页

[3]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36页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7篇

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工作方向定位

(一)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意识形态属性

图书馆事业是国家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图书馆工作应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长期以来, 我们在现实中往往从具体的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看待图书馆工作, 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少有人问津。这样一来, 造成我们多局限于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而忽略了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属性。

《意见》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 作为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为公共文化服务赋予了实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政治意涵。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公共文化服务, 看待图书馆工作, 才会科学认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意义。因此, 省级图书馆必须认真领悟自身在巩固文化阵地, 弘扬先进文化, 增强公众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 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服务重心。

(二)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方向定位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由省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坚持正确意识形态的前提下, 省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兼顾向上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局, 向下服务广大社会公众两个工作方向, 不可偏颇。我国目前实行的依然是一级政府建设与管理一级公共图书馆的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 省级公众图书馆一方面必须坚持正确导向, 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 宣传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必须发挥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智库功能, 围绕全省中心工作, 为省委、省政府、省直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与信息服务。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公众方面倾注了更大力量, 而在服务党政机关方面的意识和努力是不够的。继续做好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此同时, 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工作中的大局意识, 加大为党政部门服务的力度。国家图书馆在这方面为全国各省公共图书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近年来也带动了各省公共图书馆对党政部门的服务工作。

二、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担当与使命

按照1974年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共识, 图书馆具备四项社会职能: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 进一步将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扩充为十二项, 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与信息、扫盲、教育和文化密切相关的活动, 其具体内容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与要求。距今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 图书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省级公共图书馆影响范围仅次于国家图书馆, 其使命与职能也要求与其在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地位相适应, 也需要增强担当意识, 并且与时俱进, 通过适时适度地调整完善来满足政府与社会公众不断演进的文化需求。具体而言, 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担负起的担当与使命为:

(一) 政治担当

仅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声称, 馆藏资料和图书馆服务不应受到任何意识形态、政治或宗教审查制度的影响。但是,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文化从来都不是超然于意识形态之外的, 从来都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决定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履行其社会职能时必须把政治担当放在首位。

作为公共图书馆, 省级馆的服务对象是包括党政部门在内的全社会所有单位和公众, 尤其是面对社会公众, 要提供均等化、标准化, 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政治担当体现在: (1) 机构设立的政治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 受到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 这使其具有了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 (2) 服务宗旨的政治性。省级图书馆的一切活动, 无论是为党政部门提供的服务还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 都必须遵循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把握正确导向, 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 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3) 服务产品的政治性。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有着严格的方向性要求, 不管是外采文献, 还是自建资源, 其向社会提供或发布的服务内容都必须是健康向上的, 不允许出现政治方向的错误。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的规划与开展也要围绕当下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

(二) 文化担当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支柱, 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国家在十三五期间, 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主旨在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在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于发展先进文化, 引领社会风尚, 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省级公共图书馆要着眼于自身, 挖掘图书馆的文化场所的价值, 深度投身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致力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第一, 作为一省范围内业界的龙头, 省级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要进一步强化对文献信息的组织和揭示, 通过与现代科技融合, 使蕴含在文献中的知识信息活起来, 有效利用省馆的服务空间, 增强图书馆的文化展示功能。第二, 省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效能, 为公众提供参与文化活动、分享和交流文化发展成果、开展文化创造活动的空间, 在全省图书馆业界中凸显省馆的引领示范作用, 促进市、县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三, 省级公共图书馆还要加强省内公共图书馆的共建共享, 打造各种业务协作平台, 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资源, 引领区域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第四,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加强与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的互联互通, 构建全省公共数字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三) 社会担当

公共图书馆的设立、发展、运行保障主要依赖于同级政府, 同时也担负着政府的部分职能, 这是公共图书馆与其它以非政府组织为供给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不同之处。也正因为如此, 省级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负有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第一, 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同于市级、县级图书馆, 省馆不能仅满足于自身建设与发展, 而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建设方面要扶助基层图书馆, 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薄弱的基层图书馆。另外也要总结先进馆的经验, 通过业务培训、辅导、研讨等形式, 推广到全省。第二, 组织全省公共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 推广全民阅读。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学习型社会、书香社会, 已经连续两次写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全民阅读的立法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显示了党和政府推进全民阅读的决心。省级公共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 充分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的作用, 追踪并研判读者阅读需求、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的变化, 提升科技水平, 引领全社会阅读文化建设。第三, 大力开展讲座、展览等文化教育活动。图书馆是仅将于学校的文化教育机构, 社会教育职能一直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第四, 继续做好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的服务, 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 历史担当

图书馆通过文献收藏实现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省的文献收藏与保障中心, 在经费保障、人才队伍、馆舍空间、文献资源等诸多方面具有市县馆无法比拟的优势, 做好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工作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另一项重要使命。由于历史的原因, 河北省省会数度搬迁, 原省图书馆的珍贵文献散落多处, 是河北省馆无法言说的痛, 以致于今天省馆的文献总藏量、古籍藏量在全国同级馆中处于很低的水平。历史无法追溯, 我们应把握好当前的大好机遇, 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收藏与保护。第一, 继续做好纸本文献的入藏。尽管读者对数字阅读的需求已经逐渐超越了对纸本文献的需求,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 更需强化对纸本文献的收藏保存。第二, 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省级公共图书馆毕竟还是区域性图书馆, 本省地方文献资源是确立本馆特色的有力支撑, 也是一个省馆的优势所在。第三, 加强对口述文献的收集。口述文献依赖的载体是人, 一些重要的文化传承将随着口述人的逝去而湮灭, 一旦灭失将再无保存的可能, 因此, 对某些高龄传承人的抢救性口述记录时不我待。第四, 加强专题文献馆、主题馆中馆建设, 做好对文献的开发利用, 将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与使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丰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 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省级图书馆必须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本馆的使命内涵, 及时校正发展方向, 调整工作重心, 以使各项工作契合党和政府的要求, 满足并引领广大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

摘要:本文通阐述了当前在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 省级公共图书馆新的定位, 进而提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担负的政治担当、文化担当、社会担当、历史担当四项使命, 并分析了每项使命各自的内涵。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8篇

关键词:中国梦高职教育校企文化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阐述,激起了全民追梦的豪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唯一途径。校、企要走向无缝对接,必须以校企知识、技能合作为基础,搭筑校企文化对接的桥梁,充分发挥文化的辐射源、助推器作用,推进实现“技术技能强国”之职业教育梦,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一、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通过培育教育的环境,用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达到育人目的。高职校园文化是植根于高职校园区域内,以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为主体,在教育教学、学习管理、生活服务等活动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总和。高职教育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在人才培养、教学运行及学校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有较大差异,高职校园文化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其核心功能是“培育人才”,达到学校发展的终极追求即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是“管理人才”,达到企业发展的终极追求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校企文化对接有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企结合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只有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相融合,才能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使高职院校具有吸引社会、企业的职教魅力,使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竞争力。

(二)校企文化对接有利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

校园文化的核心功能是育人,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是管人。校企文化对接,将优良品质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锤炼贯穿于“培养优秀人才”这一过程的始终,顺应社会、时代的特征要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一) 校企文化对接的着力点——价值认同

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巨大影响,而高职毕业生多数服务于企业基层,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学生进入企业首要面临的问题。高职院校历来秉持“为时养器,器为时用”的办学宗旨,以培养的人才是否适用于企业、被企业所接纳与认可,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将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培养、企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为企业服务”的价值认同,在工作中重视团队协作,严守企业纪律,规范业务操守,迅速平稳地实现角色转换。

(二)校企文化对接的切入点———技术氛围

高职教育是传递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经济社会建设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我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对接,应注重凸显企业技术氛围,形成充分体现“职业性”,区别于本科院校的职教文化标识。

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开发等平台,营造学技术、重技术的职教氛围,践行“技术自尊,技术自强,技术创业,技术人生”的教育思想,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同专业将各自的素质要求贯彻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文体活动中,立足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还可以在校园醒目处展示专利成果、创业成功的校友典型等,时时处处彰显“技术技能强国”的职业教育梦,使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

(三)校企文化对接的落脚点———制度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要借鉴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重视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现在,许多高职学院已开办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班。可以尝试在这种班级中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班主任,将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领悟到企业严格的管理模式,为实现“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

总之,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发展”,其在培养人才素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企业文化的主旨是“尊重员工的劳动,关注员工的价值”,其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校、企文化的对接是要把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两个过程紧密衔接起来,构建“合而不同”的校企文化,使“校园人”与“企业人”有效统一,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学生筑梦的同时,推进职业教育梦的实现,更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 年第 1 期.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18 日.

[3] 陈锋 , 吴明晖 . 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11,(8).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9篇

一、现代科技背景下传统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同时, 也取得了技术进步, 同世界科技步伐同步。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目前, 有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被应用到音乐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 为音乐艺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 如,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现代科技。现代科技的应用, 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当代先进的音乐科技, 而且丰富了学生现代科技知识、拓宽了视野, 提升了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凭借现代科技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在音乐艺术教学课程中, 教师将传统音乐艺术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更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艺术课程的学习。

二、现代科技背景下音乐艺术重构的策略

(一) 注重场景教学模式的应用

现代科技背景下音乐艺术课程的重构, 要注重场景教学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了学生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能更好的理解音乐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科技, 以多媒体、数字科技、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强音乐艺术课程的直观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并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得所学习的音乐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借助现代科技辅助音乐艺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具体实际, 切合实际的在音乐艺术教学当中运用现代科技, 不能脱离教学只强调科技效果。相对于音乐艺术课堂教学来说, 现代科技可以实现音乐作品同场景的结合, 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解决现代音乐艺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求知欲。

(二) 注重学生艺术能力培育

现代正规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成为音乐艺术教学的主要阵地。因此, 现代科技背景下音乐艺术课程的重构不能脱离原有教学主渠道, 要充分利用原有教学渠道, 使现代科技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 才能促进现代音乐艺术教育的更好开展。现代科技对现代音乐艺术教育的渗透, 有利于强化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感悟能力、体验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评价等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丰富情感, 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联想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法强化学生艺术能力的培育, 只有学生艺术能力得到增强, 才能更好的将现代科技与音乐艺术课程重构整合起来, 才能在现代科技背景下, 更好的学习音乐艺术。教师要将抽象音乐与具体的声音、视频、画面相结合起来, 以培育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学校要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灵活的运用现代科技, 以最大程度培育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艺术感知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 完善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教学体系

学校必须对音乐艺术课程设置充分重视, 完善音乐艺术课程设置。因此, 学校在强化音乐理论的基础上, 要引入音乐艺术的实践环节, 以避免音乐理论和艺术实践的脱离。学校除了进行大班的集体授课外, 还要充分视小班教学对学生的作用。通过大班的理论学习, 提高学生理论知识。通过小班教学, 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 要完善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教材建设, 加入现代音乐科技相关的教学内容。这就可以克服原有教材不能跟随时代步伐的问题, 满足不同不同年级学生对于音乐艺术学习的迫切要求。

四、结语

传统的音乐艺术教学, 在感官上, 体验上的不足, 使得传统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学习要求。而借助现代科技能够使学生直观感受力。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 我国音乐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已经有大量的现代科技应用, 在为音乐艺术教学的深化提供了技术基础的同时, 也为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需要在现代科技背景下重构音乐艺术课程。本文在对现代科技背景下传统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现代科技背景下音乐艺术重构的策略, 包括注重场景教学模式的应用、注重学生艺术能力培育以及完善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教学体系, 希望为现代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金玉玲.现代科技发展对音乐艺术的影响[J].视听纵横, 2006, 01:91-92.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 第10篇

摘要:关系是一个典型的本土社会心理概念。它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的流向,并因此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组织行为。文章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了关系的内涵、特征与分类,剖析了关系作用的机理,探讨了关系对华人组织管理的影响,并对未来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个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关系;关系基础;员工归类;关系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046-07

“关系”(Guanxi)是个典型的本土社会心理学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个体行为,是华人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关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已长达2000年之久,即便当代社会环境快速变化,传统的“关系导向”仍然没有丝毫改变。近年来,围绕关系展开的研究文献频繁出现在西方主流学科的期刊中,如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关系究竟是什么?其作用机理如何?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与组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管理者应该如何处理应对?这些问题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

当前,对关系问题研究得最多最为透彻的,主要还是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大多理论研究者对“关系”一词仍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从整体来看。有关关系的经验研究远远落后于理论探讨,该概念的抽象性直接限制了对它的精确测量。笔者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由大量文献阅读与梳理,较为完整地呈现关系概念的全貌,深入挖掘关系作用的机理,并借此探讨关系对华人组织管理的影响,进而对未来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一个简单的展望。

一、关系的渊源与概念界定

关系概念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已达2000年之久。构建在儒家学说基础上的各种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权力结构,皆旨在通过强大有序的层级结构来规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保障社会的和谐统一。但一直以来,儒家经典里都不存在“关系”一词,而是强调“伦常”,所谓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关系。“伦”渗透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代表了一种社会秩序。各种伦常关系交织构成“氏族网络”(clan-like network)——它以个体为核心,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等依次按照关系的亲疏和彼此的信任度分布在各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上,形成一种“差序格局”(differentiated order)(图1)。其中的伦即为“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垂直的差异表现为权力,水平的差异表现为亲疏,实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其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这也是对“关系”概念的实质性概括。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既可以表示一种状态,也可以表示一个实体或网络。它存在于不同的领域,如家庭关系、政治关系、业务关系等等。与其相关的活动可以用不同的动词搭配来表示,如拉关系、巩固关系、破坏关系等。

《新华字典》里,“关”作为名词的原始意思是“起转折或关联作用的部分”;作为动词有“闭、合拢”的意思,中国俗语中就有“关起门来,就都是自家人”的形象说法。“关”和其他词连用,常含有“帮忙”的意味,如关照、关怀等。“系”表示“捆绑”,可以延伸为“联系、关联”。“系”和其他词搭配使用,常表示某种长期的行为,如维系。单从字面上看,“关系”连在一起,可以表示一种个体之间基于“自己人”的认同的、相互帮助的长期关系。

纵观各类文献,大多数学者在给关系下定义时都用到了“非正式”、“特殊联系”、“相互作用”、“义务”等词汇。总体来看,“关系”指的是“受隐含的心理契约制约的两个个体之间,特殊的非正式私人关系。关联的双方必须遵循各种相关的社会准则。例如保持长期的联系、相互之间的承诺、忠诚和义务等”。

如此界定的关系概念包含了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与西方研究关系的网络理论存在极大差异。网络理论或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侧重研究网络的结构以及个人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又或从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角度出发,将网络理解为商业性的组织关系。它研究的是反映网络运作机理的普世通用模型,有别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关系所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二元交往和互动。根据Yeung和、Tung的总结,中西方对关系界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主体参与社会交往的动机、交换的互惠性、时间导向、权力差异、权力的实质和惩罚机制等。

二、关系的基础

关系基础(guanxi base)指的是个体之间关系建立的基础,它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血缘基础(bloodbases)和社会基础(social bases)。前者是先天注定的,只包括家人和亲戚;后者则涵盖了所有其他由社会交往产生的基础。

Jacobs提出,具备关系基础的两个人,社会身份中总存在某个方面的共性。中国人相信宿命,往往将这些共性归之为“缘”,例如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其中当数血缘和地缘最为重要。这种关系常常建立在某个特定的空间基础上,甚至存在明显的物理边界,如同乡、同学、同事;但却不受时间的限制,双方无需在同一时间获得同一身份;除此之外,共同的第三方、共同的意愿(anticipatory bases)也可以作为关系建立的基础。

关系基础的存在与关系的建立,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成语“一见如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样,即便存在关系基础,也并不意味着关系能自动建立。关系的构建可以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如“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时,关系基础所起的是增强或改善关系的作用。

三、关系的特性

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将关系界定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性往往表现在若干方面,如:所有权、静态/动态性、主导准则、时间导向等。总的说来,关系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五点:(1)私人性。人与人之间的二元关系是关系网络的基本单位,权利与义务关系皆在两个人之间发生。(2)无形性。关系建立在隐含的心理契约和承诺基础之上,利用关系进行的利益交换都是通过暗示、旁敲侧击的方式完成的。(3)动态传递性。关系牵涉到一个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可以通过第三方转移、传递。这种由外而内的网络渗透是选择性的,取决于关系的本质、该种关系之于中间人的重要程度、中间人的身份以及中间人对两组关系的满意程度。(4)互惠性。华人的关系带有明显的工具(instrumental)色彩。在资源由上而下配置的过程中,关系是从掌权人那里求得稀缺资源的常用方法。个体轮流扮演资源配置者和请托者的角色,从而实现互利互惠。基于关系的交换并不总是完全等价的,它往往有利于弱势的一方。(5)长期性。关系具有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它的性质类似于保险,是基于未来某个时点的需要而进行的持续投

资,目的是为了降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关系账户的借贷双方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均衡,否则就意味着关系的结束,即所谓的“两不相欠”。

四、关系的分类

中国人习惯于将社会主体划分为“有关系的人”和“没有关系的人”两类。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表1)。

根据建立的基础不同,可以先将关系简单地分为两类:预先注定型(predetermined)和自愿建立型(voluntary)。前者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个体的身份决定其义务和行为;后者建立在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个体可以自主决定交换的性质和基调及其在该项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此时,个体的自主性会使整个关系演变得相当复杂。

根据人机互动的实质性差异,可以从情感性和工具性两个维度对关系进行分类(图2)。单纯以情感交换为目的的关系主要指家庭或密友关系,其为满足个体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而存在,相对持久和稳定;在资源配置和交往过程中,双方遵循的是“按需分配”原则。而单纯以物质利益交换为目的的关系维系时间短,且极不稳定。中国文化中的“关系”是一个连续变化的概念,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关系,同时包含了情感和物质两种要素,遵循礼尚往来的“人情原则”。不同类型的关系可以沿着情感和物质利益两个方向互相转化。情感因素所占的比重越大,需要付出的投入也就越大。郑伯埙和周丽芳在情感性/工具性二维分类法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义务规范性”维度,用以解释混合型关系互动的主导机制,进一步厘清了关系的内涵。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将关系分为个人关系和组织关系两种,后者专指基于个人的人际关系建立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取稀缺资源或特殊待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组织关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企业之间(B2B)的关系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B2G)的关系两种。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多元人际关系、订立契约等方式将个体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固化为组织之间的正式关系。

五、关系的作用机理

黄光国的关系、人情与面子模型(图3)以资源支配者和请托者这一二元对为分析单位,探讨了华人社会潜在的“权力游戏”规则。他指出,在请托者请求资源支配者将他掌握的资源做有利于请托者的分配时,资源配置者会首先进行“关系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分别参考需求法则、人情法则和公平法则做出决策。此外,各种类型的关系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般说来工具性关系和混合型关系之间的转移较为容易,向情感型关系渗透较为困难,这种动态“关系转移”思想的提出代表了长期以来关系研究的重大突破。该模型聚焦于华人的人情交换及其可能导致的两难情境,巧妙地将关系、人情、面子、权力等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资源请托关系中互动双方的心理历程,可以用于解释多种社会现象。但其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对“人情法则”概念的界定亦不甚清晰,多年来依然缺乏经验研究证据的支持。

随着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仅仅依靠关系类型的差异依然无法清晰地解释关系作用的机理。为什么针对不同的关系类型个体会遵循不同的行为准则,这其中应该还存在其他中介因子。于是,关系研究中出现了“关系质量(品质)”的概念。西方的网络理论研究者通常采用互动的频率和稳定性、持久性来测量社会关系的强弱;而华人社会心理学家则喜欢借用信任、喜好、承诺、偏私、忠诚、亲密等态度指标来测量关系的质量。关系质量是描述双方关系在某个时点的状态的概念,代表双方对当前关系状况的主观评价,可以用于描述关系的深浅。由此,关系研究者们总结出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图4)。他们将关系质量(品质)视作关系的结果变量,认为关系质量的高低受个体感知的关系基础、关系成分、关系互动等要素的影响;个体通过对周遭互动对象的归类,区分出自己人或外人,进而予以差异性的对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逻辑链条上各个环节彼此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很稳定,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由关系基础到关系成分的推论尚不够清晰。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关系分类亦无法体现费孝通“差序格局”之界限随情境变化的特性,这只是一个静态的理论框架,无法体现关系的演化特征。

另有部分学者虽然承袭了“关系一关系品质”的研究思路,却没有选择关系分类、成分、互动作为研究重点,而是尝试从关系中抽象出独立的维度,搭建关系测量模型,进而考察其对关系质量(品质)指标的影响。例如,Lee和Dawes就选择了从市场营销学的视角考察组织外部人际关系、互动与销售人员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人际信任(销售人员信任)向组织信任(供应商信任)、人际关系向组织关系的转移(图5)。他们从关系中剔出了感情、人情和面子三个因素构成关系测量的三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关系的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的三个维度之间并非完全相互独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感情因素,面子保全和人情互惠作为关系的两个工具性要素,对买方企业之于供方销售人员的信任没有显著影响。

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关系一关系质量(品质)一差异性行为”的分析逻辑主导了近年来的关系研究。这一思路与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刺激一知觉一反应”分析线路相吻合,能够用以解释很多关系现象。然而,关系与关系质量(品质)若干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就如图5中的箭头方向所示。还有待商榷。Chen Xiao-Ping和Chen Chao提出的关系质量度量模型就将“信”(trust)和“情”(feeling)作为决定关系质量高低的前因变量加以处理。究竟关系质量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变量?信任、亲密、忠诚是其表现还是决定因素?此间逻辑关系的梳理当成为日后关系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另一方面,从本土研究视角来看,该分析线路忽视了情境因素之于个体关系判断的重要性,也没有考虑关系的动态演变,这些都构成了值得后续研究关注的重点。

六、关系与华人组织管理

在中国,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往往比正式的从属关系更为重要,关系在华人的商业活动、企业管理及组织行为中扮演着不可言喻的重要角色。目前,有关华人组织管理的关系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其着重探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即员工归类、关系历程和关系的经济价值。

(一)员工归类

近年来,有关组织内部的关系研究大多着眼于主管一部属之间的垂直级关系连带。依照郑伯埙在“员工归类模型”(employee categorizationmodel)中提出的观点,组织的管理者通常会按照员工与自己关系的亲疏及其忠诚高低和才能大小,对他们进行归类,将其划分为自己人或外人,并给予差别对待。这一观点已得到经验研究证据的支持,学者们将这一团体间的差别待遇或差别反应现象归之为“内团体偏差”。这种偏差是个人将

自己与他人归为不同类别之后所做出的一种后续反应——对自己人团体做较佳的评价或反应,而对他人团体做较负面的评价或反应。这一心理现象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会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如情感依附、领导作风、组织结构、工作设计、雇佣关系、资源分配、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离职与缺勤等。

郑伯埙的研究提出:对与自己有良好关系的员工,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倾向于Y理论,相信他们会无条件地接受工作指派,能自我约束,愿意承担责任;管理者往往更愿意与所谓的自己人沟通,乐于授权,让其参与决策,并在工作设计方面予以较大的弹性;他们对待自己人较为宽大、体谅及人际取向,会对自己人的反对意见和违抗行为做不同于外人的理解;从组织结构方面来看,自己人通常占据了重要的职位和部门,扮演核心角色,有更多的机会优先获取、使用各种稀缺资源,甚至获得升迁,而外人则多处于操作层面,随时可能被替换。另一方面,被主管视为自己人的员工对上级的认知也有所不同,这种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上级,乃至组织的忠诚,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公平感知,进而决定其工作态度和绩效。

(二)关系历程

关系历程探讨的是关系从形成到断裂的整个动态演变过程。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构建在人际互动基础上的组织关系,都会经历由生到熟的若干阶段。Chen Xiao-Ping和Chao Chen以个体之间自愿建立的二元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关系构建和应用的三阶段模型:关系的发起、建立和利用;处于不同阶段,进行关系活动的目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以及潜在的主导规则都不尽相同(表2)。该研究发现,关系进展的阶段相对于关系建立的基础而言,对关系的现实状态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对关系基础之于关系质量的影响起着中介或调节作用。

以上的三阶段模型从动态视角出发,把关系基础、关系质量、关系阶段三个概念结合起来,形象地再现了关系构建的过程,可以用于解释组织环境中众多与关系有关的现象。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关系的发展演化并非是单向的,任一阶段的关系都会因为各种危机而停滞,甚至退回到前一个阶段,因此,关系的构建需要循序渐进,而关系的维持则需要长期的投资。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系更多表现为一种“成本”。而由关系包含的义务和责任所导致的“人情困境”,也会成为束缚组织管理者的沉重包袱。

(三)关系的经济价值

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现行的经济模式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基于网络资本的“关系经济”模式。在儒家文化背景下,组织之间的交往依据的是社会默认的交易法则而非正规的法律契约;关系资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信任因素成为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进而演变出一种更具柔性、更迅捷的交易模式。Lovett,Simmons和Kali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当环境不确定性比较高而技术相对稳定,存在显著学习效应,且订立合约的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关系经济模式,甚至表现出比市场经济机制更高的效率。

由此。在当前关系经济环境下,以人隋、信任为基础的关系网络仍然是企业家拓展业务的一种主要的柔性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华人组织管理者常常通过关系来处理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减轻制度上的不确定性,弥补结构性缺陷,降低交易费用,获取可靠信息和政府的支持,保障运营的稳定,最终提高组织经营绩效。有研究证明,关系对于那些处于第三产业、进出口部门或是高增长行业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在“市场进人”阶段,关系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在此基础上,Tsang提出:从资源观角度来看,关系作为组织成员的私人资产,可以划归为人力资源;组织与政府高层之间的关系尤其稀缺;关系的建立和培育牵涉到情感因素,具有时间压缩不经济性和因果模糊性特征,难以模仿和替代,因而可以构成组织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无法限制雇员的自由流动,所以关系作为一种企业资源无法满足资源观理论的基础假设,企业必须设法将个人的关系资产转化为组织的关系资产,才能保证这种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七、未来的研究趋势

笔者认为,未来有关关系理论的研究焦点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文化、法律体系、经济准则的潜在变化对关系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取向是针对自身所在网络的狭隘的集体主义,对于外人表现出的是明显的个人主义取向。在这种看似矛盾的双重思维主导之下,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往往表现得十分复杂。随着西方“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准则影响的不断深入,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关系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将是未来关系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关系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除了关系可能导致的腐败及其成本问题以外,大多数理论文献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关系构建、关系应用对组织绩效的正面作用上,而对关系的负面影响只是一笔带过。关系现象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员工的公平感知?这种不公平感知是否会影响员工对主管或组织的信任?加强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互动是否真的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忠诚,进而改进工作绩效,降低离职率与缺勤率?关系是否可以成为缓解团队内部冲突的润滑剂?关系是消除不确定的主要手段,还是给组织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关系度量方法的规范化

从整体的研究现状来看,关系理论的经验研究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现有的经验研究实例多数集中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且样本规模都比较小,研究方法和测量维度的选取还没有统一的科学标准,因而得出的结论还存在不少自相矛盾之处。笔者认为,现有的关系度量模型和度量方法还存在下述几个问题:(1)测量维度不够完备:科学的测量,要求测量模型所涵盖的测量维度尽可能接近于一个完备集,能够充分反映影响关系构建、应用的各种因素;(2)测量指标难以精确度量:现有关系模型的测量指标多为信任、情感等态度指标,而大多数中国人都将关系视作一种潜规则,不愿详谈,因而无法对关系进行准确、客观的测量;(3)时间跨度的选择困难: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构建、维持、应用过程,聚焦于不同的阶段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在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开发更多高效度和高信度的量表,尽量全面、科学地反应关系各个方面的特性。

上一篇:招工证明12下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