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2024-05-22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精选4篇)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第1篇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提出要想让人有德行的话,就必须在少年时期加以教育,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是语文学科的学科内涵所决定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实际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将各种德育内容渗透进去,促使学生点燃生命激情,珍惜生命,热爱自然;提升人文品格,养成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等优良品德;提高探究能力,养成不畏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养成热爱科学、严谨治学的好习惯。

一、析词品句,激活生命热情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作品都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生命热情。教师在教授此类文章的时候可以摘取其中体现生命活力的关键句子,让学生加以品味分析,感受隐藏在文字深处的生命活力。在感受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命力的过程中,学生能养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品德。

《石缝间的生命》一文通过描写石头缝里的植物歌颂了逆境中拼搏的精神,歌颂了生命的伟大。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笔者抓住其中的某些字句让学生重点赏析,感受其中的生命激情。如“分析一下作者如何描写小草的形貌,通过这些描写你能感知到什么?”学生回答:“文章中的小草叶子细瘦、长長的,叶脉很细微,少许根须寻找石缝。从这些描写中能看出这小草十分弱小,说明它的生存状态十分恶劣,然而即使如此它还是顽强地生存着,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笔者再让学生用相同的方法分析蒲公英、松柏等其他的植物,学生发现作者同样描写了它们生存状态的艰难和顽强的生命力,如形容蒲公英的茎叶时用“坚韧苍老、枯萎无光泽”等词语来形容,形容松柏的时候用“盘根错节、扭曲、旋转”等词语来形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词句分析中点燃了对于顽强生命的崇敬之情。

教师不能孤立地指导学生品味文章词句,而应该将词句理解和文本整体阅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诵读,升华人文品格

荀子提出“美善相乐”的观点,由此可见美和善是相辅相成的两种价值观念,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文本都体现了表现形式之美,它们的语言富有特色,结构具有特点,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形式美,不仅如此,它们往往还兼职了“善”的思想,展现了主人公高尚的品格。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将美的诵读和善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充实道德体验。

在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时候,笔者从指导学生诵读入手,让他们深入体会主人公想要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烈胸怀。笔者用指名读或齐声读的方法检验学生的诵读情况,并纠正他们在诵读中产生的问题。如“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字正腔圆,要读出节奏感,如可以将‘八百里’和‘分’之间的停顿拉得更长一点,这样能体现雄壮感。”此外还让学生尝试在诵读的同时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情感,如“‘梦里吹角连营’,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大家的眼前能看到怎样的场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里要怎样诵读才能体现出作者内心的豪壮之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主人公将天下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事,他有着远大的理想,有着雄心壮志。

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的形式之美,并以此激发审美感受,深入下去,体会其以美扬善的特点,进而对高尚的人文品格产生认同感。

三、知识迁移,启迪探究意识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这是进行语文德育教育的特点之一。为了促使学生因文释道,教师可以围绕文本提出探究性问题,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囚绿记》的过程中,笔者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鼓励学生们进行探究,如:“作者既然写的是‘囚绿’,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要将它释放呢,既然已经放‘绿’,为何后来又要怀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探索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发现作者之所以“囚绿”是为了和“绿”更为接近,而释放了“绿”则是因为不忍心它枯死,由于他和“绿”之间存在感情,所以才会怀念。笔者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在阅读其他文本的时候也尝试感悟并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探究能力有所提升之后,学生不仅能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更对其中“绿”所暗含的精神有所感悟,体会到“绿”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教学的德育效果更好。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学习文本的内容,更能促使他们不断向难题发起挑战,而这也是德育的体现。

四、小组讨论,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鼓励他们尝试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树立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素养,更好地投入到德育学习之中。

教授《孔乙己》一文的时候,笔者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设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他们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例如让学生尝试分析《孔乙己》一文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学生发现作者鲁迅总是擅长使用那些最真实、最朴素的方法来描写,他所采用的白描手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能具有传神的效果。例如作者描写了孔乙己站着喝酒、穿着长衫的场景,说明他十分贫穷,但是却依然想要维护自己读书人的状态;作者描写了孔乙己反复说“窃书不能算偷”,并试图教孩子茴香豆的“茴”字写法,同样体现了他迂腐的性格。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发挥了创新精神,尝试将自己代入文本之中,假设自己是一名看客,说出自己眼中的孔乙己形象,这样的活动既新颖又有趣,在讨论后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以德育为教育之根本的教学模式能有助于解决现如今初中学生的道德危机问题,然而用传统德育思想指导学生并非要遏制学生的创新精神。正相反,创新精神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拥有创新精神能促使学生收集整理更具有创意的方式阅读文本,也就能更好地促使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德育内容,所以对德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促使他们提高学习能力,更要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情感方面的引导和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致使人们之间的情感变得淡漠,人们对于传统美德和精神情操的重视度越来越低。要促使初中学生提高道德修养,避免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教师还要强化德育教育,要将语文学习和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第2篇

关键词:语文学科,德育因素,学科德育

语文是基础学科,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具有强烈的思想性, 语文学科教学在实施德育方面有许多优越条件, 当然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考虑和实施德育。

语文学科实施德育, 是语文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下面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6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谈谈语文学科教学在实施德育中, 具有的几个特殊性。

一、德育内容的分散与集中

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相当丰富, 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有思想 (情感) 教育的因素。然而, 语文学科教材, 必然是按照语文学科体系来安排训练序列的, 其中德育的内容、思想教育的因素也必然是分散在各册及各篇课文之中的, 上下几篇课文之间, 上下单元之间的德育内容很难做到高度的相关性的组合。同一德育内容, 可能体现在不同年级的若干篇课文之中。比如新教材引进热爱生命的话题, 就分散在八年级下册第5课《再塑生命》, 九年级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 紧接着在九年级下册第9课和第10课安排了《谈生命》和《人生》, 在分散中尽量地做到了集中, 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但是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进行新的组合, 才能把这样一些断断续续的德育的“线索”连贯起来。新教材编写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对一些重要的思想教育主题, 在确保语文学科训练的前提下, 进行了一些单元的集中组合, 比如爱国主义教育, 除了分散在各册中的一些篇目外, 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安排了光未然的《黄河颂》、《木兰诗》、都德的《最后一课》等5篇课文, 在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安排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和莱蒙托夫的《祖国》等6篇文章。这样集中的安排, 对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大有好处, 但是, 通观初中三个年级, 这样的组合, 毕竟很少, 所以,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师要宏观掌握全套教材, 有意识地去发现各册中各篇课文的德育内容, 从考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连续性实效性来制订实施德育的计划, 宏观上系统把握, 微观上有效实施, 使语文学科德育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德育内容的显性与隐性

语文学科实施德育具有显性与隐性并存的特点。有的文章的主题明显, 思想教育的内容, 学生可直接从中感受到。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直接介绍马克思生前的革命实践和贡献, 洋溢着作者对马克思的爱戴和崇敬之情;又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直接论证了革命队伍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意义。这些内容都能直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影响, 教学这类文章, 德育的目标较易达到。

但是, 相当多的课文, 它的教育因素, 德育内容不是明显地表露, 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尤其是文学性的作品, 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 是蕴含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之中的。如《七根火柴》就没有直白地写那位无名战士崇高的思想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而是通过对他进行动作描写来表现的。又如《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已便成了路。”这几句话蕴含的思想内容是很深刻的, 如果照字面解释则直白无味, 产生不了思想教育的作用。

由于语文教材的组成大部分是文学类作品, 文学作品是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生活,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含蕴是文学作品共同的显著的特点, 语文学科德育因素“隐性”的特征, 才是最为主要和常见的特征。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下功夫挖掘课文的深意, 才能震撼学生, 才能感染学生, 把思想教育寓于阅读赏析、写作交谈等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才能发挥语文学科文道结合的特点和优势, 全面完成语文的教育教学目标,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情感与理性并重

语文教材文学成分较多, 提供形象可感的丰富的教育材料, 这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 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情”, 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 只是其中的一面, 语文学科的理性教育也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的作用不可忽视。

2007年人教版语文教材, 在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就安排了流沙河的《理想》、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以及周国平所作《人生寓言》等诗文,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课本中还有议论文, 如鲁迅名作《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丁肇中所作《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以及有关思想修养方面的, 如梁启超所作《敬业与乐业》、苏霍姆林斯基所作《致女儿的信》等, 都有理性教育内容, 而且年级越高, 这方面的内容就越多。从语文教材来考察, 其中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有形象的、艺术的内容, 也有抽象的、理性的内容。无论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还是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来看, 都是必须的。这是根据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逐渐发达这一心理规律来决定的, 也是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角度来考虑的。

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中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既有感性的, 也有理性的, 都是客观的存在与需要, 不可忽视。根据这个特点, 我们应该使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有的课文二者兼而有之, 如《弈喻》, 借下棋的故事来讲道理, 警戒主观臆断、骄傲自大的人。这既有艺术形象性的情感教育, 又有理性的教育, 使学生既受到情感的熏陶, 又得到人生哲理的武装。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第3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教育价值;价值特点;价值内涵

中图分类号:G423.04;K9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2.0024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明确提出了将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发掘学科的教育价值是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前提。30多年来,我国学者在地理学科教育价值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出现了价值研究泛化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内涵和特点缺乏理性分析,使很多地理学科价值的研究停留于经验总结。

什么是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简单说就是地理作为一个教学科目有什么用?地理学科对于学生的作用,是由地理学科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所决定的,但是地理学科的属性和功能并不是其价值,而只有当它被传递给学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时候才表现出价值。因此,所谓地理学科教育价值是地理学科的属性和功能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效用。

一、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特点

(一)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客观性

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其教育价值是对学生需要的效用,而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因此地理学科价值是主观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是受学科的属性和功能制约的,而学科的属性和功能是客观的,因此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是客观的。如果我们认同地理学科价值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那么就无法把握其内容;如果我们认同地理学科价值是客观的,它才具有可测性和稳定性,才能用它来指导地理学科教学。

价值本身并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只是“关系”性的存在,离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客体本身的属性并不具有价值意义[2]176。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也是只在“教学关系”中存在,离开教学关系谈地理教育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价值不是“实体”,这就好比我们说“牛奶有营养价值”,并不是牛奶有“营养”这一属性,而是因为它具有“富含蛋白质”这一属性,但“富含蛋白质”并非价值,只有在牛奶被人饮用的时候才表现出“富有营养”这一价值。由于牛奶具有“富含蛋白质”这一客观属性,牛奶与人之间的饮用“关系”中才表现出营养价值。在理解地理的学科价值的时候既要区分地理的学科属性与其对学生的作用,也要区别这种作用与产生这种作用的基础和原因。客体的一定属性是形成一定价值的客观前提、必要条件和要素[3]72。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正是其客观存在的独特学科属性、思维方式等决定的。例如地理学科以空间的视角看世界是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其不仅仅关注地表事物的空间分布,更关心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通过空间分析的方法去发现地表事物的规律。地理学科的空间视角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价值。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需求同样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人、主体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决定的。所谓主体的客观性,是指人、主体所具有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存在、本质、本性、能力、条件和活动方式等客观规定性[2]73。地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其区别就是人的发展还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且社会的需求又需要通过人的自身发展才能体现出来[4]422。学生的发展不是学生个人纯主观的东西,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都是受到社会的客观需求制约的。学生个人需求的客观性是由人的本性——社会性决定的,个人的需求总是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的。如学生未来的就业需要都是与社会客观存在的职业类型紧密联系的;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需求都是与其适应地理环境的客观要求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需求不是纯主观的东西,而是与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

(二)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多样性

讨论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对谁的价值”。显然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的价值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普遍存在着彼此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因此不同学生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需求也存在差异性或多样性。具体而言,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多样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多样性,仅从旅游活动这一角度看,有的学生喜欢自然风光,有的学生偏爱人文景观,有的喜欢美食,有的渴望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旅游偏好导致了多样性的求知趋向。有的学生对探索世界奥秘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地理作为科学知识的一部分能够满足这些学生的求知欲,他们不满足于对地理现象的了解,更希望通过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来获得好奇心的满足。二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地理学习需求不同,地理作为考试科目能够满足学生升学或毕业的需求,但是当学生通过相关考试后,地理作为考试科目的学习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三是学生家庭的背景的差异性,家庭环境的差异会对学生的性格、学习动机、意志力、兴趣爱好、学科倾向等产生影响。在家庭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在地理学习的目的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仅仅关注地理学科的应试价值;有的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时事,也很关注地理学习在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文化理解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价值。

从价值的目的性角度看,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包括满足学生生活的需求、科学探索的需求、文化的需求等[5]34。首先,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需要认识、评价和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的特征,合理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正确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与地理环境和谐相处;利用地理知识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选择合适的休闲方式,并能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6]289。其次,部分学生具有未来从事与地理研究相关工作的需要。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具有强烈的兴趣,关注地理研究和地理学科发展。地理教育本身也承担着为地理学科培养后备科研人才的责任。第三,地理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满足学生地理文化素养提高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多样性需求,就必须构建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地理课程,并且给学生一定的课程选择权,才能满足学生对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各方面的学习需求[7]。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课程理念正是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多样性的回应。

(三)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发展性

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地理学本身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发展研究方法,完善学科思维。早期的地理学科是一门描述世界的学科,描述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展,其描述的世界范围也不断扩大。“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也拓展了地理学科所描述的世界。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和李特尔对地理学的重大贡献就是让地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地理学从描述世界走向解释世界,地理不再仅仅只关注“是什么”和“在哪里”的问题,更关注“为什么在这里”。随后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被引入到地理科学研究中,地理学在解释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空间视角,通过空间分析去发现地表事物的空间规律和空间联系。地理不再仅仅是描述世界、解释现在,也能预测未来。二战后的计量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理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为代表的3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地理科学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最终拓展了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

地理学科如其他学科一样除了科学研究的价值外,还具有实用价值。地理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往往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而实用价值是在满足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中不断变化的。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变化就体现了社会需求对地理学科教育要求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国内多方面的压力,祖国统一、国防安全、国情教育和意识形态等受到普遍重视,中学地理教育也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家国情怀等教育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后,我国面临经济建设、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方面的挑战,这一时期的地理教育也突出了工农业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人口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进入新世纪,城镇化、经济全球化、产业调整和转移、互联网时代、数字地球等问题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中学地理教育也相应加强了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中学地理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学科教育需要的变化,也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发展。

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只有认同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客观性,它才具有稳定性和可测性,才能依此来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由于地理学科教育价值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必须构建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地理课程;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发展性特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地理教育。

二、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内涵

要正确把握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内涵,避免陷入地理学科价值研究的泛化或陷入“价值不可知论”,有必要厘清三个关系: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一般价值与独特价值、个人价值与价值导向。

(一)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

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的区别本质上是二者在主体与客体上的区别。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的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作为知识分类的地理学科;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的主体是学习者(学生),客体是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学科。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科学价值需要通过育人价值来得到延续与传播。一方面,地理科学的发展需要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地理教学固然是为了绝大多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培养一部分学生从事地理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为高等院校和专业学校输送人才,也是它面临的历史重任[4]422。地理学科在解决世界和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提高整个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地理教育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基本地理素养的功能。另一方面,地理科学研究成果需要通过地理教育来传播。任何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而不仅仅是束之高阁的学术著作和文献。地理教育是传播地理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存环境,理解人地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价值是育人价值的源泉与基础。中小學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8]。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一部分的地理科学,为地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地理育人价值的源泉 和基础。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拓展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新知识的生产和建构的过程,其内在规律可能同样适用于学习者的学习[9],地理科学史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它们不仅仅是地理学家的生平简介,更是地理学科探索地理规律,发现地理原理的逻辑。地理学科发展的逻辑,也可以成为学习者学习地理的逻辑。地理学科的发展史不仅仅蕴涵丰富的认知价值,还具有科学精神价值和人文精神价值。

虽然地理的科学价值和育人价值紧密联系,但是二者却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厘清二者在主客体上的区别,那么就很容易将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混为一谈。地理的科学价值是地理作为知识分类的学科的价值,它是人类在认识自身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不断扩展,为了更好地存储、研究和传播知识,于是导致了学科的产生。地理学科也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的,其科学价值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因地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而体现出其科学价值。按其应用领域或目的,地理科学价值可以包括农业价值、工业价值、环境价值、国防价值等等。而地理的教育价值是地理作为教学科目的学科的价值,它是地理学科在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厘定地理课程目标,选择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地理教学。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包括认知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等。

(二)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

一般价值是地理学科作为学校教学科目之一所具有的和其他学科共有的价值,特殊价值是由地理学科独有的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所决定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在研究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过程中如果不区别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就容易导致地理教育价值研究的泛化,就不能把握地理教育价值的独特性。

学校教育中的任何学科都有育人价值,都在向学生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正如日本学者细谷恒夫在谈到教育的价值时所指出的,理论领域中的真、道德领域中的善、艺术领域中的美等等这样一些价值,对教育来说必须予以考虑和采纳[10]。地理学科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地理规律,认识地理原理,选择合适方法的过程就显现了求真的价值;地理学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学会与地理环境和谐共处,了解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差异,促进文化理解的过程就体现了道德领域的善;地理学科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世界的美。这些都体现了学校教育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但这些价值追求不是地理学科独有的,而是学校教育的所有学科共同追求的。

地理学科还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是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也是学科独特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地理学科以地球表面存在区域差异的环境要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致力于发现地表要素的空间规律和空间关系。地理学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研究世界,《重新发现地理》一书中将地理视角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地方、空间和尺度的透镜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二是地理学的综合领域——环境—社会动态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三是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学的、数字的和认知的方法的空间表述[11]。这体现了地理从空间的视角来观察世界、研究世界和表达世界。地理在发展过程中借用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是也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比如地图就是地理学科最具地理特点的学科语言,它作为地理研究方法历史悠久,甚至有人认为最早的地理知识是以绘制地图而开始的,文字评述形式的描述后来才有,以作为地图的补充[12]。地理学通过地图来呈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通过空间比较和空间分析,发现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地理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其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地理学科作为教学科目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二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分别对应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是回答地理学科“对我有什么用?”的问题,社会价值是回答地理学科“对我们有什么用?”的问题,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由于作为主体的个人的兴趣、爱好、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于是有人认为个人价值具有不可预测性,也就无法去研究地理学科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导向和社会价值理想,具有稳定性和可测性。如果不厘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就可能陷入“价值不可知论”。

社会价值导向对个人价值起决定性作用。虽然作为主体的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但是其需求并不是纯主观的东西,而是趋向一定的社会需求。透过个人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的价值选择,我们会看到,个人的价值目标总是取决于社会所指向的价值理想,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取向”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认同总是“认同”某种社会的价值规范 [5]177。例如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立志成为一个地理学家的需求,与地理教育要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输送地理科研人才这一目标相一致;学生满足自身对地理环境的好奇心和满足其生活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与《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6]289这一目标是一致的;即使学生仅仅将地理学科当作一个考试科目,满足其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的需要,也是与“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的社会价值导向一致,因为将其作为学业考试科目本身就是这一社会价值导向的体现。由此可见,个人价值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总是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导向相一致的。

社会价值导向的实现,有赖于个人价值的认同。社会对地理学科的教育需求是通过国家课程标准来实现的,国家通过组织有关专家通过研究确定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设定地理课程的目标,规定地理课程的内容,提出地理课程的实施建议,这一过程就是社会价值导向在地理学科中的体现。如何将符合历史进步要求的社会价值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价值,又把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和成果外化为社会价值,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教育的中心任务 [3]422。如果地理课程的设计所提出的社会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个人价值追求相去甚远,就必然会导致地理课程目标实现的障碍。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目标,就是对过去课程设计过程中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反思。

只有厘清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区别与联系,才能准确把握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的内涵。在研究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过程中,既要避免陷入“价值不可知论”,也要避免价值研究的泛化。只有通过价值引领,才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正确理解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特点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才能促进地理教学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014-03-30)[2015-05-12].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2]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黄 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5]陈 澄,樊 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6]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馮以浤,译.地理学报,1993(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

[9]郑太年.学校学习的反思与重构:知识意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3.

[10]大河内一男,海后宗臣.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曲程,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6.

[11]美国国家研究院.重新发现地理学[M].黄润华,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12]保罗·佩迪什.古代希腊人的地理学[M].蔡宗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

基于英语学科特点的德育路径探寻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是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使命和内容之一, 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二期课改要求, 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既要落实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又要凸显学科的德育功能, 体现学科德育价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 学科德育的路径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如何探寻适合英语学科特点的德育途径和方式, 成为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英语学科德育的特征分析

英语在形式上是一门语言学科, 但有别于汉语, 它是中国了解外国、外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如果说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是激发和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产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那么,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有一项重要任务有别于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 要使学生在拥有民族自尊心的同时, 学会接受并尊重异国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成为“会语言、懂文化、能交际“的世界公民。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之一, 但并不仅仅如此。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涉及以下几个维度: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情感态度 (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 ;文化意识 (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英语学科的德育渗透是指, 在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自身的修养和示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规范, 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语言学习和积累的同时, 强化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拓展国际视野, 逐步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当前英语学科德育存在的问题

1.英语学科中德育目标的虚化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于英语学科所承担的德育渗透的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部分教师只关注了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 而没有德育目标;部分教师虽然关注到了德育目标, 但在制定德育目标时非常随愿意, 如“热爱国家, 热爱生命, 保护自然”等, 这样一些大而空泛的德育目标经常会出现在英语教师的教案中, 试问通过这样一节40分钟的课, 怎么落实这些大而空的目标呢?如果英语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在需求, 只是为了设目标而设目标, 那么, 过高过空的德育目标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出现名义上的“加强”而实际上的“淡化”和名义上的“落实”而实际上的“落虚”现象, 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2.英语教学中德育内容的弱化

上海的二期课改教材中有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 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满足于掌握新单词、新句型、理解文章或者掌握某种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很多教师认为认为英语教材就是为了这些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服务的, 学生掌握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了。所以, 教师没有对英语教材背后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 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功能也就完全弱化。比如, 在英语阅读课中, 很多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新单词和词组;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种阅读技能等”, 只要完成这些知识和技能目标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很多教师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 或者即使教材的德育意义很明显, 因为和考试无关, 教师不愿讲或者要么一笔带过。这些情况导致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被弱化, 无法将知识传授与德育熏陶和身心发展融为一体。

3.单一标准评价导致学科德育渗透窄化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于学生的评价仍然停留在纸笔考试的形式为主, 评价形式非常单一, 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只盯着最后那个成绩, 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中学阶段考试题型以中考、高考题型为主,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也使得部分学生较早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 在我们学生中, 有善于表演的小演员、有心灵手巧的小达人, 有小组合作中的领头羊, 也有善于观察的小画家……, 如果运用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方式的话, 那么在校园里早早就会出现很多“失败者”。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元评价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积极加以引导和利用, 便可使之成为助推英语学科学习的积极动力。

三、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探法

1.英语教学中德育目标的落实

为了避免德育目标太大太空泛, 在一节40分钟英语教学课中能切切实实地落实德育目标, 教师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注意把德育目标具体化和实践化, 在教学内容、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考虑, 重点突出本节课的德育目标, 而不求面面俱到。例如, 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Moudle 4 Unit3 Rules in school (学校规则) 中, 确定的德育目标是: (1) 使学生能分辨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 并且能保持良好的习惯; (2) 使学生了解作为学校的一个小主人, 遵守行为规范和使环境变得更加和谐优美是他们的责任。首先, 学生们通过观看他们熟悉的校园生活为背景的VCR短片, 找出了片中小主人公违反校规和遵守校规的镜头, 由此学生们互相提醒对方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 这就落实了本课的第一条德育规则。其次, 教师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为契机, 鼓励学生们为自己的班级做一块宣传展板。学生们通过讨论、书写和汇报, 充分参与其中, 利用所学句型和词汇, 将学校各个不同场所应遵守的校园规范做了一个总结, 在此基础上, 学生们明白了作为校园的小主人, 遵守学校规则和使校园更加和谐美丽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就落实了本课的第二条德育规则。

2.英语教材中德育内涵的挖掘

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 (上海版) 中有大量的德育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单元主题、讨论话题、阅读文本等显性的教学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和内涵。同时, 也应该具有敏锐目光, 善于发现教材中蕴含的隐性的德育内涵,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牛津英语》 (上海版) 八年级上册Unit2“A dayin the life of…Whizz-kid Wendy”, 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个天才少年Wendy的一天日常生活, 她既是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优异学生, 又成功地通过编写游戏软件, 拥有一家电脑公司。每当上这一课的时候, 我总是会让学生们思考一个关键问题:Why is Wendy so successful? (为什么Wendy如此成功?) 乍一看这篇文章的标题时, 学生们的回答往往是:“Because she is a whizz-kid”。 (因为她是一个神童呀) 受到目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我们的学生是很羡慕和崇拜天才 (神童) 的, 因为他们认为天才不需要努力和付出, 轻轻松松地就可以获得一切。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们不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 那么可能在上完这一课后留给学生的就是这样的思想:“Wendy能成功, 因为她是天才。”

在上课时, 我请学生们找一找每一段中带有频度副词和短语的句子, 看看从这些句子当中能看出Wendy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们找出了如下的句子:

(1) I continue working on my computer games and seldom go to bed before 11.30 p.m.

(2) I often assist other students.

(3) After school I usually attend a club.

(4) I sometimes make phone calls to our clients on theway to school.

(5) I always 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 and discussthe business.

(6) I usually achieve A grades in all my subjects.

通过这些带有频度副词和短语的句子, 我引导学生来认识、了解Wendy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通过这些细节特征语言的描写, 学生们逐渐理解和认识到Wendy身上的各种美好品质和美德。在回答Why is Wendy so successful? 学生们说:She is successful not just because she is a whizz-kid, she is also responsible, helpful, hard -working, active andclever.学生在掌握文章的主题大意和了解文章细节后, 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 实际上渗透了我们的德育目标, 天才并不仅仅是Wendy能获得成功的唯一原因, 而她的责任感、乐于助人, 勤奋、仔细、认真, 开朗活跃、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和善于利用时间等, 这些美好的品质品德才是她获得成功的基石。

3.建立多元评价模式体现德育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多元评价模式,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体现德育价值。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 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注重集体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集体成功的基础上, 从而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注重真实性评价可以避免盲目、无原则的“为了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现象。注重激励性评价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牛津七年级下册Unit5中有一篇关于快乐的农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在学生们完成阅读任务, 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后, 我设计小组合作写剧本和表演等语言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获得阅读体验, 演绎文本。在这次英语课本剧中, 我设置了最佳语言奖、最佳表演奖、最佳主角、配角奖、最佳创意和道具奖、最佳编剧奖。这些奖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首先, 我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能够进行表演的对话, 其中包含有4个角色 (the LuckFairy, the farmer, his wife, Narrator) 。学生4人一组, 合作创意、排练和表演。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明确各自的责任分工、互助学习。在多元评价的引导下, 学生们发现一场好的课本剧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表演者的丰富的情感、语音语调、身体语言、道具和剧本的创意编写等。在此过程中, 学生们将眼光投向各个衡量标准, 不仅进一步认识了自我, 更发现了同伴们所具有的特点。

四、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成效和反思

上一篇:初三综合素质怎么从维度来自我评价下一篇:廉政文化进校园班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