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联合开展范文

2024-06-27

社区联合开展范文(精选8篇)

社区联合开展 第1篇

城关街道黄海社区联合辖区重点企业开展消防演练

为增强辖区重点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员工对消防器材的使用及火灾应急疏散逃生技能,6月29日上午,黄海社区微型消防站联合辖区“网娱网吧”开展了实地消防演练活动。

演练现场,假设网吧起火,火势迅速向四周蔓延。社区微型消防站值班人员在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按要求启动灭火疏散紧急预案,在拨打119报警电话的同时,立即调动微型站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利用消防设施进行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顺利解救被困人员到安全地带,整个过程紧张有序,顺利完成演练。演练最后,并要求员工轮流进行灭火演习,确保能够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此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企业自防自救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和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为今后高效、有序开展应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邵迪)

社区联合开展 第2篇

庆安社区联合城中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为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能力,近日,鼓楼街道庆安社区联合城中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此次消防安全演练,社区邀请了区公安分局消防科有关同志,组织老师和幼儿简要学习了防火常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在老师和家长们的配合下,现场引导孩子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行走,有序撤离,顺利完成消防安全演练活动。通过消防安全演练,提高了老师、家长和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防火自救逃生能力。

社区康复的开展 第3篇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均寿命的延长, 残疾人、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等康复对象在社会人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也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所以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自从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1976年提倡社区康复 (简称CBR) ,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中对社区康复做了新的定义:“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 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康复事业, 尤其是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更加明确了到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

1 社区康复的现状

1.1 概念

(1) 内容:在我国, 社区康复又称为基层康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社区康复的任务繁重。然而仅仅依靠我们现有的康复专业队伍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医保政策“低水平, 广覆盖”原则下, 应卫生系统、民政系统、社会保障三家体系并驾齐驱, 方能顺利开展社区康复的任务[1]。 (2) 性质: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战略性计划, 应纳入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范畴之列。 (3) 目标:残疾人身心获得康复, 在社区内使残疾人改善身体和精神、心理的功能, 尽可能生活自理, 在家庭和社区活动能与人沟通;残疾人享有入学和就业机会;残疾人重返社会。 (4) 鉴别概念:社区医疗是医疗服务社会化的结果, 发达国家的全科医师制度就是医疗服务社会化, 两者在内涵上不一致。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区域性的特点。把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服务工作中, 是我国社区康复管理和实施的模式之一。实践证明社区康复较专业康复机构式康复 (IBR) 具有更多的优点, 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适合[2]。

1.2 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

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 (1) 普查:普查社区内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残疾种类、原因、人数及分布等需求) , 作为制定康复预防和计划的资料。 (2) 预防:开展预防接种、营养卫生、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等卫生宣传教育, 例如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等工作。 (3) 训练:采取康复训练, 改善残疾患者的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 (4) 培训残疾人的教育、就业辅导, 并协助解决有关就业问题。 (5) 社会康复:积极组织残疾人参与群众性文化生活或残疾人自己的文体活动, 进行广泛的正确对待残疾人的宣传教育, 清除歧视心理, 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

1.3 我国社区康复模式

社区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事业, 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目前国内外社区康复工作仍无统一的固定模式。借鉴国外模式, 结合我国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我国社区康复模式的基本内涵[3]: (1) 社区康复与保健保障系统结合。按WHO精神, 社区康复应纳入各国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中, 与基层社会保险密切结合起来。 (2) 工作机构协调统一利用城乡基层的卫生和民政的工作网点, 实行一网多用, 一员多能, 实行福利康复相结合, 卫生康复相结合的格局。 (3) 社区康复训练。以家庭康复训练为主, 并与社区康复站训练相结合, 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 (4) 社区康复的技术方法。在全面使用现代康复技术的同时, 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医学和中医药学的优势。 (5) 社区康复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康复的专项经费的投入, 应将社区康复服务纳入医保的有关政策, 积极探索双向转诊及社区康复合理费用补偿机制。动员全社会、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区康复事业当中, 开展助残、募捐等公益活动。只有保证一定的财力支持才能促使社区康复稳定持续地发展。 (6) 社区康复组织管理。由各级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下设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工作管理系统, 即各级残联的康复工作部门;技术支持系统, 即各级技术资源中心和专家指导组, 三系统共同作用, 其特点以行政辖区为规划, 组织管理单位, 各级政府牵头, 有关部门参与, 各级残疾人组织负责协调, 履行日常工作的管理[4]。

2 社区康复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医学的新模式与健康的新概念未覆盖

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概念模式。健康新定义是指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在仍有许多社区居民习惯于有病打针、吃药的传统模式, 不知道怎样预防残疾和有了残疾怎样去康复, 以至延误了功能的恢复。WHO希望在1998年, 全世界半数国家开展社区康复;我国预计1996年全国各省基本上都开展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这2个指标在当时还都未达到, 现已经过去近20年, 社区康复工作仍需不断促进, 目前无论是政府人员、医护工作者, 残疾人及家属等对康复的重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或偏差.甚至存在是否开展社区康复都无所谓的局面。

2.2 技术队伍问题

由于我国的社区康复大部分人员由其他专业医务人员兼职, 普遍存在康复概念模糊, 专业水平有限, 因此目前康复的主要工作是以各级康复资源中心为核心, 特别利用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的技术优势, 对社区康复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 强化社区康复管理, 形成一支社区康复队伍。否则由于社区康复技术人员短缺和层次低, 其技术梯队无法形成。所以有人提出[5]让全科医生成为社区康复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与资源的核心人物和协调者。

2.3 康复技术社区化问题

康复技术多为IBR (机构康复) 移植性技术, 技术成份高, 费用较昂贵, 有些难于移动等, 对社区适应性欠缺, 与社区康复专家强调的分散化和大众化存在差距。要尽量使现代康复技术简单和实用化, 能够使社区的康复人员、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容易理解和掌握。

2.4 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加上残疾人家庭困难, 从而制约了社区康复的发展。社区康复发展过程中缺乏经费支持。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解决社区康复经费, 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2.5 残疾人自身康复观念淡薄, 对社区信任度不够

残疾人由于受到经济、个人意识、社会观念等种种因素的制约, 对自身康复的积极性不高, 有的认为是社会责任, 把责任推给社会, 有的是消极绝望, 自暴自弃, 不接受社区康复, 也有一部分人受多年传统医疗观念的影响, 对社区康复不信任, 认为只有医疗部门才有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使社会康复的影响面受到限制。

3 社区康复医疗的效益

社区康复医疗的效益即用货币来表现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的有用效果。有用效果是由各种使用价值构成, 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属性。例如治愈率、好转率、发病率、死亡率、期望寿命等。在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评价中, 要更多的注重社区康复医疗服务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3.1 社会效益

社区康复医疗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1) 社区康复把医学康复与社会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紧密结合起来, 帮助残疾人接触社会, 重返社会。为残疾人能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创造必要条件, 是社会进步及生产力彻底解放的重要标志。 (2) 社区康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领导负责, 卫生、民政、教育等多部门参加;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要宣传和动员社会团体、慈善机构、民间组织、志愿者, 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3) 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一部分。社区政府应当把社区康复纳入本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 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 实现资源利用一体化。 (4) 社区康复医疗遵循“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社区康复医疗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保障康复对象的基本康复需求, 使大多数康复对象享有可及的康复服务。

3.2 经济效益

社区康复医疗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开展康复医疗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康复医疗投资少, 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是非药物性和低医疗成本的适宜技术, 非常符合当前的医改理念[6]。 (2) 大量患者需要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为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获取明显的经济效益。 (3) 社区康复医疗有利于控制康复医疗服务成本。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远低于大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因此, 社区康复医疗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疗效好的特点[7]。 (4) 社区康复医疗的收入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补偿渠道, 在政府拨款和社会募集的补偿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 社区医疗和社区康复的收入就成了重要的补偿渠道[8]。

4 发展社区康复的建议

社区康复工作应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开展。 (1) 加强宣教工作:利用现代宣传手段, 强化对现代医学模式及健康新概念、康复医学、社区康复等内容的宣教, 增强各级部门及患者的认识, 主动参与、组织、支持、配合社区康复工作[9,10]。 (2) 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以社区为基础, 家庭为依托, 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现有机构的设施及人员的作用, 形成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 (3) 认真探索康复技术社区化:关键是医学人员与工程人员加强沟通与合作, 多开发、多研究出更适合社区康复的治疗及评估康复器材, 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方向。 (4) 广开思路保证社区康复的经济性:争取政府财政性补助;发动辖区群众机构支持;社会知名人士组织资助;适当维持性的有偿康复服务;尽可能发挥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参与作用。 (5) 政策性意见:建立政府性的社区康复的示范点。另外扩大社保在康复治疗及评价项目的范围, 适当可考虑倾斜, 从政策上支持弱势群体, 促进社区康复事业发展。

5 社区康复的展望

社区康复是一个新生事物, 人们对它的认识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它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依靠政府行为推开, 通过政府和康复工作者的努力, 使之逐步正规、完善。各地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给社区康复的全面推开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应把全民健身运动和社区康复紧密结合起来, 让群众参与康复、认识康复。国家政策已明确, 通过各级政府及康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社区康复必然会满足各层次的康复需求, 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王颖, 等.发展适合我国城市社区情况的社区康复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 18 (2) :112-113.

[2]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146-2157.

[3]胡学强.社区康复医学 (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5.

[4]何镜清.社区康复的理论与实践 (J) .中国康复, 2003, 18 (3) :199-200.

[5]吴春容, 等.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康复模式 (J) .中国社区医学, 2001, 7 (3) :30-31.

[6]凌成勇.康复医学与我国医改中的社会需求 (J) .中国康复, 2002, 17 (1) :56.

[7]陈启鸿, 姚岚, 刘华, 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 2002, 5 (4) :295-296.

[8]黄宁, 闵子卿, 刘荣, 等.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是卫生改革的必然趋势 (J) .中国卫生经济, 2002, 21:36-37.

[9]叶志宜, 郑洁姣.上海市社区残疾人康复现状调研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 15 (6) :338-340.

“联合国社区”和谐曲 第4篇

这情景就像一家人

“爷爷、奶奶早上好!今天天气好,我上你们楼顶晒被子。”上午,租住在浙江义乌鸡鸣山社区江东四区22幢1单元二楼的约旦人依麦德·那什万与妻子抱着一床云丝被上楼晾晒时,正好碰见房东贾永顺与老伴楼珠球下来倒垃圾。依麦德随手接过贾永顺手中的垃圾袋说:“爷爷,你们就别下去了,这垃圾等我晒好被子带下去好了。”“好,好!”房东贾永顺楼珠球夫妇,转身就到客厅拿来一块抹布,陪依麦德夫妇上到楼顶平台,把晾衣的镀锌管擦干净,帮助他们晾好被子。这情景,俨然像一家人。

说起租住在自己家里的约旦人依麦德,贾永顺夫妇打心里感到高兴。他的老伴楼珠球说:“自从依麦德住进来后,我们这幢楼就多了一份温馨。他们夫妇俩不但有礼貌,而且很勤快,每次碰到,他们都亲切地管我们叫爷爷、奶奶,工作之余常到家里来陪我们聊聊,别看他俩是外国人,汉语都说得很棒,我们聚在一起工作、生活、家庭、风土人情无所不谈,相互间非常信任,大家平日连房门都不关。依麦德夫妇素质很好,不但自己从不乱丢垃圾,而且见到垃圾就随手捡干净。他们待人处事非常和善,邻里没有一个不夸他们的。”

物业管理有求必应

义乌江东街道近年开发了一批居民新区。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雅,许多外国人都在这里租房安家。据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街道的鸡鸣山等社区,居住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70多个国家的1950名外国人,真个成了义乌的“联合国社区”。

在鸡鸣山社区时代广场公寓楼,一幢楼里就租住着来自美国、韩国、印度、埃及、叙利亚、约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利比亚等10多个国家的52名外国人。我们在采访中,该楼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楼士杰介绍说,这幢楼里住了这么多外国人,物业管理的责任是很重的。为此,我们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有130多个监控点的全天候公共场所跟踪监视系统,同时聘请了18名退伍军人负责保安,并招聘了能说多国外语的大学生值班,还开通了24小时的服务热线,保证租住楼内的外国人打出求援电话后救援人员5分钟到达居所。对此,住在该楼A座606室的埃及客商穆罕默德·艾得尼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很有安全感。这里的服务也很周到,上个月20日晚上凌晨1点钟,我家厨房的水龙头三角阀突然坏掉了,自来水漫出厨房,流进客厅。情急之下,我连忙拨打了物业管理热线电话,结果还没过2分钟,修理工就上门了,义务给我修好了阀门。”

本地居民与外国人和谐相处

说起本地居民和外国人和谐相处的故事,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书记苗琴跃就滔滔不绝,他翻开社区值班记事本说:“瞧,就在昨天中午,叙利亚的穆罕默德·瑞沙来我们社区求援,说他带了两个孩子,要求社区帮助找名家教,我们立马就与工商学院志愿者服务队联系,当天就满足了他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加强管理,更重要的是要选好载体。”苗琴跃越说越带劲:“随着社区居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从去年初开始,我们与辖区的义乌工商学院、环保局等单位共同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扶贫帮助小组,经常与外国人开展外语节、足球赛、环保行等联谊活动。义乌工商学院还开办了外国人汉语培训班,经常组织学生与韩国商人一起登山捡垃圾。”

这片热土改变了我的命运

说起在义乌的亲身感受,同是住在江东街道的巴基斯坦商人米尔也是神采飞扬:“我是1996年就来义乌的,这些年我与房东、邻居以及市场经营户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串门吃饭、相邀出游、同室娱乐是常有的事。不是吹牛,我每月发往世界各地的30多个集装箱货物,组货时只要打个电话,经营户就送货上门。”“可不,在义乌真是同在家一样方便。”米尔接着道:“语不通,不碍事,市场、出入境管理、社区都有多语种翻译队伍;宗教信仰也是一样,基督教堂、清真寺一应俱全;电视节目,韩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电视信号都有;要是买车,政府给你发临时驾驶证;子女入学,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不成问题;饮食就更丰富了,清真食品、韩国料理、日本料理应有尽有。”“是这里的

市场赐给我发展的机会,是义乌这片热土改变了我的命运。说实话,我已深深地爱上了义乌。所以把哥哥、大外甥、小外甥都带到义乌,准备在这里扎根,与义乌人一起,为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尽自己的一份力。”

A Community of Foreign Merchants in Yiwu

By Zhang Jiancheng, Chen Xiguang

Yiwu, in central Zhejiang, is a maj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ing center of commodities in the country. Over 6,000 merchants from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now work in Yiwu. Some have bought houses and cars there. Some live in rented apartments. Local people call communities where foreigners live together UN commun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appeared a number of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in Yiwu where foreign merchants live. For example, over 1,950 foreigners from more than 70 countries and regions live in various communities in the Jiangdong Neighborhood.

One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an apartment building in the Time Plaza in Jimingshan community. Fifty-two foreigners live in that building. Lou Shijie, manager of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says that service is excellent and security is tight. With an investment of 2 million, an around-the-clock surveillance system with some 130 cameras was set up to monitor the public area around the building. Eighteen ex-servicemen guard it. A 24-hour service hotline is manned by college graduates who speak a few foreign languages to guarantee that emergency aids can arrive on the spot within five minutes of a call.

One night at 1 am, an Egyptian business man living on the sixth floor, unit A of the building found a triangle valve broken and water was overflowing from the kitchen into the sitting room. He dialed the service hotline. Within 2 minutes a plumber arrived. The leaking problem was soon solved and not a cent was charged.

Jimingshan Community has teamed up with Yiwu Business College and Yiwu Environment Bureau to form a volunteer team and other teams to help residents including foreigners. The college students offer Chinese language training courses to foreign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 Other activities are frequently organized to provide residents with a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life.

社区联合开展 第5篇

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提高居民的文明道德素质,让大家共同营造并维护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次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之----“情系雷锋月,青春志愿行”环境清洁志愿服务活动

二、活动目的

引导居民群众、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增强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个人的文明道德修养。

三、活动时间

3月5日(周一)早上

四、活动地点

xx小区

五、参加人员

社区、xx社区团总支部、xx小学、社区志愿者、保洁员约数百人

六、活动内容

1、清扫xx小区街道和对小区公共设施进行保洁。

2、“维护绿化,从我做起”清理小区部分绿化带及小公园内的杂草落叶和各类垃圾。

3、志愿者派发文明倡议书、卫生宣传资料。

七、活动前准备:

1、活动以班为单位,清洁工具由每班的同学准备,根据任务的分配确定所需携带的工具(扫把、垃圾斗)。

2、社区负责安排准备扫把30把,垃圾斗20个,垃圾袋300个,6名保洁员,6辆垃圾车。

3、电子屏(滚动显示):xx社区、xx小学联合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之----“情系雷锋月,青春志愿行”环境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共建清洁家园,共享健康春节”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八、具体安排

1、人员集合时间地点:3月5日早上9:30在xx小学门口集合。

2、任务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分成5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带领相应班级到安排区域进行清洁,并对活动过程进行拍照记录,保洁员按地域分成四组协助学生清洁。

3、工作人员分工:

(1)物资运送分配:xxx(负责人)、xxx(公车)(2)现场拍摄:xxxxxxxxxxxx(3)第一组:组长xxx,xxx、xxx老师带一班学生到xxx清扫。

第二组:组长xxx,xxx、xxx老师带二班到xxx清扫。第三组:组长李xxx,xxx、xxx老师带三班到xxx清扫。第四组:组长xxx,xxx、xxx老师带四班到xxx清扫。第五组:组长xxx,xxx、xxx老师带五班、六班到xx小公园清扫。

机动:xxx,协调x名保洁员和x辆垃圾车及时收集清扫出的垃圾等。

社区开展创建三无社区实施方案 第6篇

我社区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倡导科学文化,创建平安社区,促进邻里和谐,加强防范和处理邪教”等活动,坚持依法治理社区,按照上级领导指示,在开展社区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上下功夫,现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健全信息网络

1、成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社区民警和社区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三无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回头看分析会,不定期安排上门走访,对重点人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对重点人头实行“三包一”制度。

2、成立一支居民积极分子、楼幢长为主的“反邪教”信息员队伍,密切注意散发反动宣传册和制造谣言的可疑人员,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反馈信息,遇到节假日和敏感日来临,对重点人头、进行严密布控,以增强广大群众防邪拒邪反邪的意识。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居民抵御邪教能力

1、在居民小区以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出黑板报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用展板宣传的形式到辖区单位、学校进行宣传,努力营造“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群众防邪拒邪反邪的意识。社区还将反邪教警示教育纳入党员教育的内容,利用居民代表会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利用寒暑假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是社区反邪教警示教育率达到95%以上。使居民群众防范邪教意识和识别能力明显增强。

2、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创建社区品牌文化,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并吸引居民广泛参与。如;组织文体队伍、成立志愿者队伍等,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使社区形成健康向上和相互关爱的氛围,并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培养社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树立起居民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养成高尚的社区风尚,使居民自觉站在反邪教的前沿,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利用党员学习日这个平台,对居民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培训教育,为建设和谐社区打基础。由于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因此,针对广泛的教育群体,社区在抵御和防范邪教侵害方面。在反邪教过程中,我们明确教育目标,重点选择教育内容——科普教育和家庭教育,并结合其他社区教育的内容,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如图书阅览室、文化休闲广场,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知识培训、展览、专题讲座、影视播放、居民议事会等,加大对反邪教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区居民,不断提高人们明辨善恶、认知美丑,以及抵御各种异端邪说危害的能力。

我们社区坚持以“社区之家”为平台,深入开展各类活动,不放松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警惕,并充分利用文化阵地,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做好,把工作落到实处。

社区联合党委 第7篇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344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9日

2009年之前,北宁社区党委书记农业定要开展辖区单位的气排球赛,需要协调万达广场管理公司用场地,几经周折没有协调下来。无奈之下找到街道党工委,在街道的帮助下,北宁社区成功举办了球赛。

针对社区内存在的各单位党组织少有往来、社区党员不能充分发挥先进性、社区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社区建设参与率低等状况,兴宁区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为单位之间的往来搭建了“社区联合党委”新平台,破解了社区发展难题,整合了社区党组织资源。2010年1月11日,在没有街道的帮助下,自己协调解决了场地和资金问题,在万达广场成功举办了2010年迎春文艺晚会活动,给辖区居民带来了一份娱乐大餐。

一、成立“社区联合党委”的必要性

(一)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与全方位的多向组织领导不适应。随着社区工作的不断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社区党组织原来的地位、作用、职能以及工作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在党建方面,由于辖区中来自各个单位、各种身份和不同层次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社区党组织要更好地组织发动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辖区党员参与社区各项工作,已感到缺乏有效管理和制约手段,原有的“以条为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

(二)大量“社区人”的出现,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大批的企业改制分流党员或下岗职工党员流向了社区,大量的离退休党员生活在社区,许多毕业生、复员军人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相当数量的外来务工经商党员活动于社区,社区党员人数急剧增多,不仅增加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量,同时加大了社区党员管理的难度。

(三)党建工作力量不足与社区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社区工作更加繁重、日显重要,社区的工作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工作疲于应付,难于提高工作层次,这就对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社区联合党委”的主要做法

(一)构筑组织构架,夯实社区党建基础。一是及时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基层组织设置,设置形式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确定设立社区党支部、党总支和党委。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就近就便原则,灵活设置社区党组织。二是理顺社区内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本着“谁组建、谁负责”和便于管理的原则,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切实为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创造条件、解决困难、提供服务,确保及时接转到位。三是积极开展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工作。社区内各种经济组织、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正式党员3个以上的应建立独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通过“建、联、挂、靠”形式,实现每个党员都编入组织、参加活动。

(二)创新实践特色,搭建党建工作载体。一是培育社区共建意识。通过“社区联合党委”,引导党员群众牢固树立“驻在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意识,积极开展“五齐”活动(公益事业齐参与,社区卫生齐治理,社区治安齐维护,弱势群体齐帮扶,社区发展齐谋划),使驻社区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主动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形成各成员单位有困难大家帮、有资源共同享、有问题大家解、有活动大家办的新型社区氛围,不断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二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满足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普遍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机制,推进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三是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整合社区内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组织资源等各项服务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满足社区居民共同需求,是社区党组织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如自治区民政厅内的图书馆、球场等单位的硬件设施免费向社区群众开放,为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同时,根据社区党团员的特长和专长,建立志愿者档案,组建法律维权党员服务队、社会治安党员服务队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开展义诊、修理、咨询等多项服务。

(三)突出分类指导,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建立“三定”(定时学习、定点活动、定期反馈)制度,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常住人口登记、查暂住证等工作,对于社区外流的党员,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并通过定期进行联系、听取流入单位情况反馈等形式,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对外地流入党员,认真做好接转工作,通过直管、代管、协管、联络等方法和多种组织形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对个别外来流动党员的社区,要将其就近或按照行业相近原则编入支部。在外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社区党组织要建立定时学习、定点活动、定期向其原来党组织反馈的“三定”制度,保证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到位。二是建立“三卡”(联系卡、活动卡、反馈卡)为主的双向反馈制度,全面落实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建立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制度,对在职党员进行普查,按照就近原则,编成党小组,建立党员活动室或联系点,定期开展活动。成立以党团员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发挥职业特点和个人专特长,带头参加社区建设。从制度上明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的职责、任务以及参与渠道,特别是建立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如建立在职党员评优评先、晋升考核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三是把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加强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居民党员,通过实行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联系户和推行党员目标管理等方式,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奉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离退休党员,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关心下一代协会、文明劝导队等,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通过建立党组织或将其编入党组织的形式,加强他们的教育管理;对企业下岗职工党员等一些困难群体中的党员,社区党组织要从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入手,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

三、取得的成效

(一)破解了社区发展瓶颈难题。以“社区联合党委”为平台和纽带,加强联合党委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在服务企业、解决居民生活难题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实现了“三个进一步”(进一步优化社区领导班子、进一步活化党员管理、进一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自治区民政厅的活动室等有关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或向成员单位开放,实现社会资源有效组合和利用,促进了社区建设的良性发展;如北宁社区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南宁市环保监测站为辖区失业人员积极安排就业岗位,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好评。

(二)破解了社区管理难题。社区联合党委积极引导驻社区组织和全体党员群众“大家的事情大家管”,把社区建设的主体从少数人扩大到多数人,积极开展“五齐”活动。如北宁“社区联合党委”联合南宁万达广场,发挥商家联动机制的积极效应,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共同破解了在“五乱”治理的难题。邀请了成员单位市第七人民医院,组织辖区30多个单位的计生专干及部分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三)破解了社区服务方式单一落后难题。社区联合党委把“服务为民,发展为民”作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最大的实践,全力提高为群众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如北宁社区联合党委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的优势位置,将群众需要办、经常办的计生、民政、社保等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采取向辖区单位和居民发放“便民服务卡”、设立社区便民QQ群等措施,社区工作人员主动送服务上门,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延伸。如驻社区单位市交警四大队利用“社区联合党委”便利的资源优势,在北宁社区内开展驾驶员信息采集试点工作,主动上门为居民办理行驶证,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让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便利的服务,极大方便广大群众咨询、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双赢”。

四、下一步打算

为扎实推进“党组织建设年”活动,扩大党在基层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各党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兴宁区从今年开始,计划用3年的时间,分别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开展社区联合党委集中组建年、创新活动年、总结提升年活动,分步骤、分阶段对社区联合党委进行铺开、总结提升。

(一)开展“集中组建年”活动。按照辖区单位党组织较多(5个以上)、组建条件成熟的社区成立社区联合党委的原则,2010年7月前,在4个社区成立联合党委;到2010年12月底前,继续在11个社区成立联合党委,包括2个试点单位,总数达到17个。到2011年7月前,实现符合组建条件的社区组建率100%。

(二)开展“创新活动年”活动。在2011年,以“发挥共建优势,构建和谐社区”为活动总主题,组建法律维权、社会治安、社区文化、帮困救助、市容环境、健康惠民等6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心系社区•共创和谐”和“联帮互带•共谋发展”等形式多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形成有困难大家帮、有资源大家享、有问题大家解、有活动大家办的新型社区氛围,进一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康复护理开展现状的研究 第8篇

1 社区目前康复护理现状

1.1 人员及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学历普遍较低, 康复护理知识较少, 关于康复方面的培训很少, 一年中仅有25%的人员参加过康复培训[4], 社区医疗中心医护工作大多还处于静脉注射、换药等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初级阶段, 人才严重不足;投入资金不足, 据一份社区康复调查报告显示, 被调查机构中不足30%的机构建立了专门的康复健康档案, 被调查机构中仅有22%的机构有康复转介机制, 仅3.3%的机构进行过社区康复的研究[5]。

1.2 社区拥有康复设备现状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康复设备种类不全、数量少, 大部分社区拥有较多是轮椅、中频治疗仪、远红外治疗仪、颈腰牵引床等, 极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组合阶梯、矫姿镜和巴斯球[6]。

1.3 残疾患者康复护理需求现状及原因

在我国, 残疾患者接受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不足30%, 而在旱期接受康复治疗的人更少。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尚不知道康复治疗, 次要原因是所在医院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原因之三是无法承担高额的康复治疗费用。因此导致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无法实现[7]。

大多数社区残疾患者未接受康复护理, 与康复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密切关系, 导致众多患者及家属康复知识缺乏, 因此, 对康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再加之社区医护人员大多数缺乏康复专业知识, 对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而专业的康复机构及医院康复科费用高, 而且资源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8]。

2 社区康复护理的有利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 社区康复是解决广大残疾人康复的根本途径[9], 国外成功社区经验显示, 70%以上的残疾人均可得到社区康复护理, 遇到疑难闻题时, 患者才经社区转介到专业康复机构去解决。在社区进行康复护理治疗, 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社区康复护理具有连续性, 由于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时期的工作, 长达数年, 连续治疗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增加患者的社会接触面,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10], 通过全方位的护理, 达到使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同时, 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提高。其次, 社区康复护理费用低, 较之医院康复科及康复机构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三, 社区康复护理可以加强沟通, 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护理, 充分发挥社区医疗中心的优势, 建立以家庭、医务人员组织结构, 开展“六位一体”服务, 既要讲究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突出“以人为本”[11], 对社区居民实施人文化关怀, 提高患者满意度,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3 国外成功社区经验

在许多发达国家, 由于社区护理起步早, 起点高, 已成为残疾患者康复的主要力量, 以美国为例, 其社区护理具有以下特征:首先, 护士具有独立性强、专业素质高、护理内容丰富的特点, 据相关文献报道, 在2000年, 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学历的护士占社区护士的11.6%, 而在同期医院护士中, 具有硕士学历的护士仅占7.6%。其次, 社区康复护理的内容更多, 不但包括社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 还包括患者保护、协助和实施转介服务、管理与合作及科研等多项内容。第三, 社区康复护士要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衡量, 同时适应和理解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方式。第四, 社区护理具有团队合作与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第五, 社区的康复护理具有延续性, 即在患者准备出院时即开始提供连续的康复护理。第六, 政府支持和资金的大量投入。

4 讨论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各大城市建立社区医疗中心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现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已初具规模。社区医疗中心为社区居民除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外, 还起着健康宣传以及对重点人群 (老年人、慢性病人、妇女儿童等) 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社区医疗中心建设的重点是医疗、康复、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等, 对康复护理的开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患者的需要, 通过对社区康复护理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社区康复发展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社区康复护理尚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硬件与软件均处于落后状态, 其发展远远滞后于医疗、保健、预防及其他卫生服务,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问题是康复设备种类不全、数量少, 大部分社区拥有较多是轮椅、中频治疗仪、远红外治疗仪、颈腰牵引床等, 而且康复人才匮乏, 缺乏专业的康复护理人员, 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学历低, 大多数的康复工作均由全科医生或社区护士兼任。在软件方面, 没有制定专门的社区康复护理岗位职责、技术规范、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大多数社区无康复健康档案, 康复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甚至无记录。以上种种现状显示, 现有的社区康复护理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康复护理需求[12]。

上一篇:中考的百日冲刺寄语下一篇: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