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帆《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简介

2024-08-20

白帆《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简介(精选5篇)

白帆《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简介 第1篇

白帆《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简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思想、认识、理念的转变,更应该是课堂课程内容、结构、进程的升级转型。《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就是研究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学实践改革中的课堂课程现象和问题,探寻其共性和特征,揭示其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对旧的课堂课程模式进行了全面性的结构改革,对新的课堂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设计,对当前推崇的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只解决、实现一个课程目标的现状进行了整合优化,为课堂课程设置了一条双向十车道的现代化教学高速路,即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体系范型。

素质教育的质量应该主要来源于课堂素质目标教学活动的质量,来自课堂三要素(教材、教师、学生)的基础课程在课堂课程教学中的有机构成与高效整合。《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全书涵盖了素质教育课堂课程中教与学的全部系统内容、过程、结构、方式、方法、评价、原则和策略,作为新的课堂课程系统理论体系,用于指导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实现新课程设计的愿景性整体教育目标。

《新五环课程大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商洛市“十一五”至“十二五”重点连续教育科研主攻课题目标,也是陕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带动战略性课题。课题组在教育科研机构进行理论设计与论证时,全面借鉴和吸收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的课改经验和先进做法。并获得了比较系统、成功的教学案例,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际应用验证。

一、项目简介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填写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内容、科学价值及同行引用评价情况。

基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战略地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求。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批转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进入学校中之后的课堂课程改革、升级和转型,缺乏顶层的系统理论设计与引导。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推进和实现素质教育,实施新的课堂课程总体目标为背景,研究在实际的学校课堂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现象和问题,探寻其课堂要素中教与学的活动共性特征,揭示其客观规律的系统理论。

我国是人口大国,学生数居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师资队伍庞大,专业基础又相对比较薄弱。如果没有系统、可供操作的理论设计与引导,仅凭一些零碎的思想理念,全面个性化势必造成全面盲目化与低效化。新的课堂课程论对旧的课堂课程模式进行了全面性的结构改革,对新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设计,对推崇的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只解决、实现一个课程目标的现状进行了整合优化,为课堂课程设置了一条双向十车道的现代化教学“高速路”,即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体系范型。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正在准备进行课堂结构改革、升级转型、修炼和提升课堂教学实践创新艺术,寻求系统理论支持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带去了启迪、借鉴、帮助和引领。

课题完成理论设计和实践论证之后,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成专家组,对课题课题进行了认真审查,给于高度评价,认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研究方向正确,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学校课堂课程升级转型,创新课堂教学艺术从理论到实践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研究成果水平较高,观点新颖,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实效性,基本达到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完成了研究任务。通过鉴定验收,准予结题。目前,洛南中学、柞水中学、商州区大荆中学、腰市中学、白杨店初中、张村中学、白杨店小学、金陵寺刘村小学、镇安城关小学正在进行基础教育全学段多学科课程操作试验验证和应用研究,已经并获得了比较系统、成功的教学案例,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际验证。

二、立项背景

面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人才优势的压力和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民族复兴梦的挑战,我国教育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的,几亿人口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彻底释放,沉重的人口负担尚未真正地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为此,教育必须尽快从规模发展迅速转移到质量提高上来,从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转移到课堂课程结构、内涵的创新上来,以实现中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性跨越。尤其是在“双基双高”攻坚完成之后,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认知、记忆、考试型高效课堂课程向自主、思考、创新型高效课堂课程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课改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思想、认识、理念的转变,更应该是课堂课程内容、结构、进程的升级转型。在课程系统中,基础教育课程计划设计出了中小学课堂教育理想的新的远景培养目标,即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依照课标设计出了课堂上学科教学的培养内容,即有了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或文本课程(多年来已反复多次更改);教案则要按照学科教材课程设计出课堂具体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即为实际课堂准备的教案课程或理解课程(多年来也只提出一个课案个性化的理念);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课程运作的过程,才直接影响和作用学生,即课堂课程或课程实施,这是课程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却普遍地只提出改善课堂中师生的关系,提出一个以学定教或教无定法的思想理念,实践探索中推荐出几个单一模式实现单一目标的课型,因而学生普遍实际获得的经验课程(知识技能)、心理组织结构图式与新设计的理想课程总体目标自然相差甚远。

在此背景下,商洛市教育学会、教研室,03年以来就把真实的课堂课程作为商洛市的重点课题立项,进行探索研究,并申请到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带动战略课题,课题编号:SGH11361。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研究,历经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现已完成省级课题结题验收及理论研究专著。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课堂课程论》基础绪论部分

《课堂课程论》的详细科学技术部分:全书全书30万字,共设置十二章六十五节,一至七章是学校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八至十章是课堂要素中教师的素质、教案设计、教学艺术的修炼成长课程,即教师的育人基础经验课程。十一章至十二章是课堂要素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基础课程和学生心理基础课程。涵盖了素质教育课堂课程中教与学的全部系统内容、过程、结构、方式、方法、评价、原则和策略,作为新的课堂课程系统理论体系,用于引领和指导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实现新课程设计的愿景性整体教育目标。

三、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课题研究的新开拓性,是把课堂课程单独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生成一个系统的课堂课程理论在目前教育界的教育科学领域尚属创新。其中有许多概念、原理、观点都具有独创性:象课程的新概念及原理内涵与外延的拓展、新的课堂课程设计及原理创新、课堂课程的实践操作模式创建、新课堂大教学原则的确立、学生成熟度的六级化分与教育转化,学生心理动机成长规律与教育促进,休闲思维的概念与养成,新的课堂课程评价与管理模式转型,教师育人艺术的成长修炼课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基础动力课程,学业考试成绩归因与引导,科学调适铺设学生心理基础健康课程,特殊窥镜儿童学生的心里及教育等都填补和繁荣了教育科学,破解了教育实践的难题,富有有哲理性;吸收、借鉴、蕴涵着哲学、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科学原理。属教育科学领域的基础交叉学科。

四、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关于课程、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多见,像马云鹏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电大学出版社;(美)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钟启泉,作译,《课程与教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华编,《经验课程论》等研究都反映这个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但单独把课堂课程、操作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并形成基础理论尚属首次,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应该说《课堂课程论》是教育界第一部关于课堂课程的教育科学系统理论专著。

把延伸了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作了新的解释和定论,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使课程理论更加系统化;通过实践探索改造、设计出了新的课堂课程,其内容、结构、进程更加优化高效,使旧的课堂课程转型升级,把认知、记忆、考试型课程转型升级为自主、思考、实践型课堂课程,把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分解到课堂课程的各个环节去落实,原理更加科学,课程更具操作化、形成了新的课堂课程实践操作模式文化范型;对课堂教法学法进行优化与组合,创建了一条现代化的双向十车道教和学的高速路,改变了以往的双向一条路课堂教学模式;吸收借鉴了优秀的教育教学科学,对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形成了系统的评价与管理模式与文化;给教师设置了成长修炼课程:教师素质、教学设计、教学艺术;给学生设置铺设了学习基础动力课程和心理基础健康课程。这些研究成果与同类基础教育教学技术相比都有了新的生长和新的拓展,填补教育科学领域内的一点空白,为课堂课程改革奠定了理论引领基础。

白帆《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简介 第2篇

有鉴于此, 海曼主张:“系统地考察学校教学的人与物的前提, 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作用, 授课计划与教材问题, 教学过程的控制问题, 教学效果的检查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反思批判借鉴吸收各类教学流派的基础上, 他们建立了“柏林教学论模式”。

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近10个年头, 国外教学论的介绍、引进大多集中于英美国家的理论, 实践证明, 对英语国家教学思想的依赖会使我们的思维视野变窄。为此, 本文重溯柏林教学论模式 (以下简称柏林模式) 的来龙去脉, 以期对如今的教学实践有所启迪。

一、柏林模式的理论要点

1. 影响教学过程的两个条件和四个因素。

柏林模式最突出的一点就在于提出: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地, 而是和人类学以及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社会现象。它以学习者为中心, 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生群的特点。它提出的影响教学过程的两个条件和四个因素不仅使教师对教学有个总体印象, 也便于深入探讨每个子因素的具体问题。

(1) 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在柏林模式中, 学习者被置入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考虑。教师在设计教学前, 必须充分了解与学生相关的人类心理学条件, 如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结构等。

(2) 社会—文化条件。柏林模式指出, 人类学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即学生的个人状况, 如家庭条件;班级状况, 如班风;学校状况, 如学校的类型、级别;时代状况, 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面。这些因素本身是教师所无法改变的, 但是如果他能认识、利用这些条件, 对教学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从而对教学过程产生正面影响。

(3) 教学意向, 指课堂教学设置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兼顾三类教学目标:认知型教学目标, 意在促进学生反思批判能力的提升;情感型教学目标, 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参与体验;实践型教学目标, 指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当然,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突出某类目标, 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整。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的发展, 这三类教学目标还可细化为不同程度的质量级:

借助上表, 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处于何种质量阶段, 从而结合课程需要、学习进度需要、学生学习目标等各种因素, 提出更明确的教学要求。

(4) 教学课题。指对教学内容、对象的选择, 柏林学派提出“面向未来的生活实践必须同时根植于现实, 所以任何面向未来的教育行为都必须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人”, 同时也应具有范例性。柏林模式把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领域: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提出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选择相应的思辨性、体验性或技能性教学内容。

(5)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受教学目的制约, 是对整个课堂实践活动的有目的地计划。在仔细分析各教学因素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 它把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分为整体分析法、成分综合法、设计法和学科分组法四类。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柏林学派着重分析了教室座位的安排问题, 他们认为传统直线式适合教师对全班进行讲授式教学, 圆圈式则适合小组间的讨论以及师生间的动态交往。

(6) 教学媒介 (工具) 。即学与教的材料, 包括语言文字和学习工具, 指的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当今时代科技高速发展, 柏林模式却认为各种课堂教学媒体的使用应考虑到具体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 切忌滥用高科技教学辅助工具。

2. 对教学各影响因素的条件检验和综合权衡。

在柏林学派看来,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研究者, 在教学中承担着分析教学和计划教学的双重职能。

(1) 教师作为规范批判者。任何社会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党政法规章程都在潜移默化中制约甚至压制着教学进程。教师仅认识或顺应规范的要求是不行的, 还必须深入剖析规范是否科学合理, 对谁有利, 如何实施, 以及实施后的结果如何, 在这种批判性分析中调整它, 尽量控制其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2) 教师作为教育研究者。局限于教学工作者自身经验去判断教学事实是片面的, 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应该被用来提升教师的判断力, 值得教师深思的其实是教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 一个孩子成绩不好, 单纯责备其不用功是没有用的, 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不好的原因。

(3) 教师作为教学反思者。明确教学结构, 结合对规范和事实的检验, 教师自然可以对各类教学形式做出选择。柏林学派要求教师在使用各类教学形式时, 不是单纯拿来用, 而应追溯这些教学形式的历史本源, 要多想想前人是在什么条件下采用此方法的, 现今能否应用, 是否要结合现状加以改造。这其实是不希望将教师思维禁锢化, 也是对传统教学的理性反思、批判。

二、对柏林模式的简要评析

柏林模式只是指出影响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 而不是试图穷尽所有因素。它的意图不在为教学提供现成的特效良方, 而仅指出了教师应怎么做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以及如何从整体出发思考影响教学过程的种种因素。柏林学派对教师的期望已不再是执行者, 而是研究者、实践反思者。此外, 它还提供了一个全面分析教学过程的视角, 使我们能够辩证地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复杂关系, 以便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各种措施推动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它更多地从教师角度出发, 描绘的是“教师”眼中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 它局限于分析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和条件, 却没有建立一种关于教学过程的理论体系, 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 而仅仅分析了教学结构, 希望教师能够据此制定授课计划。与同时代的布鲁姆和巴班斯基相比, 柏林模式的实践性不强, 也许这正是它知名度不高、传播范围不广的原因。

三、柏林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1. 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

柏林模式在教学目标中提出有认知、情感、实践三类, 教学内容中也相应地包含有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三部分。柏林模式强调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主张对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分级教学。新课改同样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因此, 教师应加强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2. 对教学相关条件进行分析。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对新知识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建构的。因此, 有必要在正式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前测, 从测验中了解他们的现有知识水平, 并据此确定教学重难点应放在哪些方面。同时, 教师还应充分估计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关注不同班级中, 学生间相互作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的潜在影响。

3. 合理利用教学媒体。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教师常有一个认识误区:高科技教学媒体使用得越多越好。德国教学设计专家弗莱克西格批评说:“从20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 一个强烈的倾向是让教学设计适应媒体, 而不是反过来让媒体适应教学设计。”因此, 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使用合适的教学媒体, 让多媒体服务于教学。

4. 对教学效果进行查漏补缺。

柏林模式在教学原则中提到了“可检查性原则”, 意在强调教学计划实施后的及时反馈。笔者认为, 在实际教学结束后, 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后测, 将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和优化。后测结果可以和前测结果进行比较, 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对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找出在哪些问题的理解上还存在难度, 然后, 在此基础上再安排下一轮的教学计划。

5. 系统开放的观点。

教学过程中各因素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不仅要考虑各个因素对一节课的影响, 也要系统地考虑整个教学单元的设置、安排。同时, 柏林模式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借鉴, 其自身理论也处在不断的丰富发展中, 这就提醒教师在发展本国教学论时, 必须开放和包容, 还要有批判性借鉴的态度, 对待外来理论要注意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无论如何, 随着人们认识的日趋深入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改革, 对教学论模式基本问题的研究会进一步加强, 从而使教学论模式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61-67.

[2]施莱玛赫.教育书简[M].1957.

[3]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226.

[4] (美) 罗伯特.D坦尼森, (德) 弗兰肖特.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理论研究模型 (第一册) [M].任友群, 裴新宁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40-41.

课堂新课程五环教学法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新五环;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40-2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内容教材的变化,只能解决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信息问题,解决不了学生怎么接收的问题。“教无定法”只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個性化问题,解决不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课堂教学是有其基本规律可遵循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变,即使有再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也只能永远是一个课堂之外的理想,改变不了学生获取学习认知的途径、方法、情感体验和能力创新。只有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有可能培养学生从根本上生成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认为教学模式的转变才是课堂教学最根本性的改革。

解放后,我们一刀切学习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影响最为持久、深远,确实提高了课堂知识的传授效率。在之后的多少年间,包括传统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理论,特别是一些现代学习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无不受其影响和改窜。传统的“五环”教学模式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改造的客体、灌输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难以促使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只教书、教知识,重在教学、教学生学,以生成、扩大和提高学生认知的途径、方法、情感体验和能力创新为重点。经过近十年的新课程实践与探索,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总结出了教学新模式:第一环节设问(即设计课堂情境问题);第二环节导学(即引导学生阅读自学);第三环节探究(即探究採纳归结内容);第四环节修练(即修正误解练就能力);第五环节布习(即布设作业练习巩固)。形成了每节课环环相扣,无限开放,滚动发展的课堂新五环教学模式。就某一节课来讲,也要从具体的教学实情任务出发,可以是其中的一环,也可以是相邻的两环、三环、四环、五环,可以是修炼课,可以是导学课,也可以是设问、探究课。五环是整体教学循环链条中的一个完整循环节,用于一个知识点、一个技能、一个课题、一种方法全过程教与学的任务完成。要求教师课前谋(重谋划),课中导(细引导),课后思(多反思)。

一、理论基础

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或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论依据是构成教学模式的灵魂。凯洛夫的教学论倡导(“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为指导,强调教学以“教”为主,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学生成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新五环模式体现的是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书,而在教学,在于教学生学。”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的设计制定总是要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课堂教学目标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即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能力为核心,新的教学模式就要以此为指导,重新建构适应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实践条件

一是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我们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均做了大量调整和改革,新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流程、步骤要符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统一;二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环境与物质条件,即硬件与软件的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演示、交互实验,上网学习等途径也基本普及;三是广大教师也普遍熟悉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四是学生接受新课程的学习方法、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也都有了多年积累。这些,都为新五环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四、操作流程

第1步,设计课堂情境问题(设问)。(包含上节的布习内容和新课题内容两部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围绕课题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铺设目标问题悬念,引发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要求教师重在精心谋划,将教学内容提炼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锁定学习的目标问题,明确核心内容,从而使学有方向,有的放矢,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心理需要。实践证明:精彩的设问产生兴趣和需要,需要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学习需要学生就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文科教学设问主要从教材(书本)中挖潜,然后在历史社会生活中寻找答案,实现举三返一的教学目标;理科教学设问主要从自然、社会生活中挖潜,然后在教材(书本)中寻找答案和科学结论,实现举一返三的教学目标。

第2步,引导学生阅读自学(导学)。这一环节教师重在引导,引导要细,要有艺术性,主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教材中关键的一些基础知识障碍,演示说明一些自然社会规律现象,引导学生始终沿着问题目标进行思索和发现。同时,要指导学生思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第3步,探究内容概括归纳(探归)。这一环节教师要以引导探究出新的方法和思路为线索,以点拨为核心,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采用探究提问的方法,以引发和激励学生创新,通过回答问题,概括归纳,形成课题目标内容线索和知识框架,形成板书线路结构。本环节是问题的升华,要归纳出课题科学的结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扮演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

①一般性疑点问题,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让优生释疑,教师归纳;

②比较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解答;

③综合性极强、易惑、易错的难点问题,采用精讲的方式,运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道理具体化,生活化,通俗化。借助具体、生动的事例讲清问题。

④对学生提出的随机问题:可由教师提供相关信息,学生自主设计解决方案;可组织学生争辩、讨论,互动交流,自主探索,辨明原因,找到答案;也可留给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自主研究性学习解决。

第4步,修正解误练就能力(修炼)。这一环节主要是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提高记忆和应用的水平,夯实双基。教师要以修为主,修练结合,诊断和修正各层次学生存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问题。练,不能盲目地追求练习的数量和练习的次数,也不能以题海战术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练得恰当,讲求效率,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①目的性。练习是为教学服务的。设计的练习要从学生应掌握什么知识、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突出什么重点、攻破哪个难点等方面通盘考虑。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必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②针对性。设计的练习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既不能拔高,又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脱离学生认识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因此,设计练习的难度、广度、题量的多少要适中。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也不能超出实际水平,使学生无从下手。

③层次性。以人为本,就是要承认人的差异性。练习题的设计宜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功感。安排问题的顺序要与学生思维发展相一致,问题应层层深入,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能创造性的领悟和解决问题。

④多样性。要以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练习的形式可采用口答、笔试、讨论、演板、竞赛抢答等等形式。

第5步,布设作业系统巩固(布习)。在课堂上设计布置作业(包含下节课预习准备的内容,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中),通过课后的练习巩固形成完整的课题知识链和能力结构。作业要求知识设计层次化,有难易梯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求形式多样化,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兴趣。

五、模式评价

课堂新五环教学模式围绕设计的问题组织教学,启疑引思,增添了教学动力与活力。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解惑和及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自主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新五环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课堂互动教学,撞思击疑。改变了课堂要素结构,使教师和学生能同时站在一条主体线上,面对同一客体教材展开思索与研究。要求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用该模式即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改变旧五环习惯模式过渡容易,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刘清法《高效课堂-五环高效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

[2] 王涛《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模的研究与实践》扬州大学出版社

[3] 李建国《发掘儿童潜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白帆《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简介 第4篇

笔者仅以所执教的《影视广告编导》课程为例, 在学习其他同行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对影视广告课程教学提出以下浅见, 敬请方家指正。

一、革新教学内容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影视广告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电影广告、网络剧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等新媒体影视广告大量涌现并广泛流传。无论是从影视广告发展的现状出发还是从新媒体影视广告的影响力出发, 当前的影视广告教学中都不能忽视这些新生力量。首先要重新审视影视广告的概念, 将微电影广告、植入式广告、广告定制剧、网络视频广告、病毒视频、微视频广告等纳入教学范畴。结合现实中影视广告的发展变化总结当前影视广告的概念, 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归纳新媒体时代影视广告的特点。其次, 从教学章节的安排到教学环节设计等, 根据新型影视广告的特点和制作传播规律精心编排。如专门设置章节学习微电影广告, 结合案例深入分析微电影广告的深度植入深层传播特点, 剖析微电影广告的创意特点和摄制手段等。实践中指导学生自主创意创作微电影广告、短视频广告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影视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可能还会不断变化和丰富, 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动态教学的理念, 不断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改革教学内容。

二、变革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每节课有50分钟, 教师讲、学生听是常规模式, 但教师的“独角戏”很难让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保持如此长时间的注意力, 必须让他们动起来、忙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近年来幕课、翻转课堂、微课、spoc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为影视广告的教学提供了许多新思路。笔者根据课程特点和现有教学情况提出引入翻转课堂, 改革现有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将教学分为了三个环节, 课前的视频学习、课堂互动教学和课后反馈教学。每一环节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等各有侧重。如何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是新媒体时代《影视广告编导》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课前视频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讲解, 以及针对难点、重点提出相应的讨论问题或课前练习作业。课堂教学则是对课前学习的巩固深入和消化吸收, 教师围绕理论知识精心设计各种练习, 师生及学生之间展开研讨, 解答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惑, 使得学生将知识内化。课后反馈则是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课堂讨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认识或者对作业进行修改, 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如在影视广告概念部分, 可以在介绍影视广告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影视广告的发展引导同学关注“影视广告概念的变化”这一现象, 预设“大数据时代影视广告的未来去向”这一论题请同学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深化认识。影视广告摄制技术部分, 可以提供网络上较好的学习视频给学生学习, 并预留一定的小练习, 课堂上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展开具体软件的学习,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和个别辅导。

翻转课堂在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 是教学视频的制作。翻转课堂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强调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视频自学。它需要教师把原本传统课堂里50分钟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精简, 分割为若干个小知识点, 浓缩为10分钟左右的专题视频, 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通过下载观看教学视频, 了解基本知识点, 并根据视频中预设的问题展开深入自主学习。网络视频可以随时暂停、重播, 便于学生的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场地。网络视频学习是翻转教学的出发点, 视频内容及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该堂课的学习兴趣。可以说, 教学视频的设计制作是翻转教学的第一道难关, 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视频的内容要简约而不简单, 这就要求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提炼, 删繁就简与时俱进, 每一个视频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 带着问题展开教学, 内容集中便于查找;视频的长度一般以10分钟左右为宜, 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视频形式要丰富多样, 真人出镜、画外配音, 板书手写或是动画制作等, 根据内容要求学生特点灵活变化。

其次, 要注意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结合。翻转教学强调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优势互补。一方面网络教学便于学生自主安排进行个性化学习,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面对面互动即时交流有其独特魅力。如何有效衔接两个阶段的教学是改革的重点内容。视频学习阶段学生自行完成最基本的知识点预习, 并根据相关预设进行深入学习。知识的具体运用则由教师根据视频的知识点, 精心设计针对性的讨论或训练,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完成。在讨论、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要点, 并进一步提供案例, 加深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影视广告的创意阶段, 通过视频掌握创意的基本技巧方法, 并通过网络搜集选题资料进行脚本设计, 课堂上分组讨论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课后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修改, 形成最终成果参加提案。

最后, 教学过程中注意不要为翻转而翻转, 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等不断调整灵活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网络反馈、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检测预构建的正确性, 检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能做到及时调整。最后找出学生评价比较高、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微视频和相关案例或问题, 总结其规律, 不断积累, 完善课程改革建设。

三、拓展教学平台

影视广告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 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课堂教学的比重远远无法满足实践需求, 应该将教学场地从教室扩展到社会领域, 如街头受众调查、住宅区商业区的环境调查、具体地点的选景设计、演员选取等。新媒体时代, 我们更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 开拓更广阔的教学平台。构建课堂+社会+网络的学习平台, 由课堂到社会, 由网络到手机。

首先, 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如观摩经典作品、建立更新作品库、学习摄录技术、学习制作软件等, 开展翻转教学。通过论坛、社区、博客等与同行及影视广告爱好者等多多交流增长见闻丰富知识。利用威客等平台寻找项目资源, 更好地开展项目教学。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网上, 聆听更多人的意见, 接受社会的检验, 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 重视手机媒体的运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体使用习惯已发生了很大改变, 运用手机媒体进行QQ、微信和微博交流也成为一种日常的媒体使用习惯。我们必须重视这些现象, 积极将这些媒体扩展为教学平台。一方面, 可以利用手机的便携和普及, 随时随地地摄制发布等。如新浪微博、腾讯、美图秀秀等提供的秒拍、微视、美拍等颇受当下年轻人的欢迎。而利用手机上传发布自己的影视广告作品也极为便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每日长时间在线的手机QQ和微信、微博等作为师生互动平台, 及时进行师生交流、同学交流, 形成一种开放式的解决方案平台与意见共享平台, 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 教学互动也从师生之间拓展到学生之间。

四、加强教学管理

网络教学中备受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具体表现为网络教学自主学习性难以保证、线上学习监督有难度和学习平台缺乏即时学习分析功能。新媒体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首先可以建立微信群, 发文字、语音、视频等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其次注重网络评价体系的开发。把作品上传数量、网络点击率、网友评价等作为得分的量化指标, 根据学习平台的发帖与交流记录以及学生在项目组中的团队评价作为考核依据, 结合平时学习过程与最终成果, 形成丰富立体的考核管理体系。

正如有人所言:“影视广告行业目前学生同质化很严重,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发现低端的制作人才并不缺乏, 缺乏创意、后期制作方面的高端人才。”[4]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播格局, 尤其是微媒体的兴起, 对于广告学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影视广告作为当前最有生命力的广告形式, 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新闻与写作[J].2012 (07) :24-27.

[2]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8.

[3]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白帆《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简介 第5篇

近年来,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种新技术与新概念层出不穷,包括MIMO、OFDM、认知无线电、中继、自适应调制等等[1]。这些技术将共存形成一个多无线电环境来为用户的各种应用提供不同的服务能力,“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均可以任何方式进行任何内容的通信”成为了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发展的理想目标。在这种形式下,各大院校纷纷在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开设无线通信与网络课程;在上述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中,也有很多和无线通信与网络相关的课题。

无线通信与网络课程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简介、无线信道、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和无线通信系统标准等几部分[2]。在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教学和研究中,无线信道的建模、无线通信技术的设计和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具有理论性强和覆盖面广的特点[3],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面,同时无线网络和无线通信系统标准又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使得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这一课程的内容。因此,本文提出利用五环教学方法,包括课前主动预习、课中互动讨论、课后仿真验证、期中实践强化和期末理论升华,层层推进学生对无线通信与网络的理解,并最终掌握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 无线通信与网络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教学,以及在指导与无线通信与网络相关的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教学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深入掌握课程内容。

现有的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教学环节,以教师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做传播的知识与理论。由于无线通信与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进行无线信道的建模、无线通信技术的设计和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时,涉及很多的数学理论和分析,往往使得学生觉得这一课程枯燥无趣,产生厌倦心思。并且由于这一课程是逐层推进的,一旦有一个环节没有掌握好,就很难理解之后的内容。这些都会降低学生学习无线通信与网络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2)学生的知识往往局限于某一具体技术,难以对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整体把握。

学生在初学无线与网络时,对这一课程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某一些具体技术,比如MIMO技术、OFDM技术等,但是他们往往对整个无线通信系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系统这些通信技术在系统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以至于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3)课堂知识陈旧,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前沿。

当前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很成熟但是又很陈旧的知识,这些知识只能让学生对这一学科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学生缺少对无线通信与网络的发展前沿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就难以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3 五环教学方法

针对第2节中提出的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本节在分析这一课程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五环教学方法。

3.1 课前主动预习

无线通信和网络具有理论性强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课程知识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师往往会将通信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利用数学分析的手段讲解无线通信的内在原理和思想,但这也会提高学生掌握这一课程的难点。因此,为了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跟上教师讲解的进度,需要学生进行课前主动预习。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需要有针对和有重点,不然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将无从下手,以至于很难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在课前预习时,还可以布置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理论,这样也可以减少课堂讲解的时间,专注于无线通信理论本身的数学分析。

3.2 课中互动讨论

无线通信和网络的课程的重点是通信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的艰深和其中穿插大量的数学分析和推导,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思。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一味被动的接受填鸭式教育。首先,在每节课的开始阶段,可以让学生讲解一下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回忆起前面的教学内容,也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上课过程中,需要避免连续不断的讲解,需要掌握讲课的节奏,并且要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使得他们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并且也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在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讲解结束以后,需要安排一趟相关内容的讨论课。这一讨论课以学生为主角,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这一章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这一章所涉及的通信技术的提出背景、实现方法、实现难点和性能效果等进行深入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

3.3 课后仿真验证

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的讨论,学生对无线通信和网络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这一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本身,学生对这些理论和技术的设计与实现仍然很模糊,这种模糊的认识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退,并不能转化为自身的认识。实践表明,只有通过更加直观的比较和认识,学生才能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无线通信与网络课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仿真。目前,关于通信系统的仿真软件很多,例如Matlab可以对具体的通信技术进行仿真[4],OPNET可以对网络协议进行有效的仿真[5]。图1是利用matlab对不同的通信技术进行仿真,所得到的效果图。通过这一效果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不同通信技术的性能差异,有利于学生对这些技术的理论,也便于他们在系统设计时进行通信技术的选择。

3.4 期中实践强化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对各种通信理论和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都是局限于特定的技术上,对整个无线通信

系统仍然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学生们不知道一个通信系统需要包含哪些部分,具体的通信技术如何应用到通信系统中,如果将具体的通信技术组成一个符合设计需求的通信系统。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践强化,使得学生对通信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进而自主的设计一个通信系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要求设计一个系统框图,如图2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框图。基于这一系统框图,对其中每一个模块包含的通信技术进行论证和设计,最后在FPGA和DSP中实现这一通信系统。经过一个完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

3.5 期末理论升华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无线通信与网络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但是,由于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很难跟上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为了使得学生了解无线通信发展的前沿,在学期末时,可以指导学生撰写课程报告。首先,指导学生搜集最新的相关资料,了解前沿理论。然后对这些资料总结归纳,进行合理综述,最后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他们钻写学术论文,采取创新式教学。

4 总结

本文针对无线通信与网络教学及相关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五环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上述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无线通信与网络的理解,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分析了无线通信与网络课程的特点以及无线通信与网络教学实践存在的难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五环教学方法。该方法包括课前主动预习、课中互动讨论、课后仿真验证、期中实践强化和期末理论升华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无线通信与网络,五环教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军.数字通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Tse D,Viswanath P.Fundamental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Rappaport T.Wireless Communicatio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M].2nded.Prentice Hall,2002.

[4]西瑞克斯(北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无线通信的Matlab和FPGA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上一篇:官埠桥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汇报下一篇:给冰心奶奶的一封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