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2024-05-13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精选8篇)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第1篇

中国旅游地理公选课论文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后来的雍正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游圆明园有感

一直对圆明园有种道不清的情结,这种情结可能源于年幼时看过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也可能来自初中老师讲述的圆明园那悲屈的历史命运,也可能发自艺术图片展中圆明园那宏大瑰丽、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虽然完整的圆明园已随那段逝去的历史而化为灰烬,但历经沧桑,饱受洗礼的遗址仍然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

我游览圆明园的时节并不是最佳的游览时节,我是在六月份的时候去的,天很热,游人也相对很少,最重要的是在夏季,万物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的姿态,那种历史的沧桑感不是特别的严重。据说圆明园的最佳游览季节在金秋十月,一方面天气舒适,另一方面万物凋零,能真正是体会到那种经久巨变的荒凉感,然而即使如今的季节,它的浓重的历史感仍然熠熠生辉,让人肃然起敬。

走进圆明园,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心忽然变得好静,仿佛这诺大的游园之中只有我一个人,路不宽,两侧是高嵩参天的大树,那粗壮的树干仿佛是在向我炫耀着它经历过的沧桑,不过这树也该是后栽的吧,当年的大树恐怕多已被烧成炭灰深埋在地下了。我按照路口的指路牌,先去看了这园中稀有的活物——黑天鹅,它们有的悠然自得的展开的双臂,有的在湖中自由的嬉戏等等,吸引了大量的游人竞相拍照留念。

走在路边,除了肆意疯涨的杂草,偶然在路边还能发现一些历史的痕迹。有大小各异的石头在路边横竖的躺着,那明显是经人精心加工过的断石,百余年前,它们有都是那座庭院中耀眼的梁柱呢?而如今却以这般残破的躯体横卧在杂草丛中。这公园貌似是没有工作人员修整过的,除了扫扫游客留下的旅行垃圾,树、草、桥,都按照它们喜欢的方式躺着、长着,给了人们一个最自然最真实的圆明园,这种萧条反而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无限的追思。

如果单单走在路上,好像路边的景色都一个样,我跟着另一队有导游的旅游团一起找到了复原的圆明园全景沙盘展厅,走进黑漆漆的一间平房,一个好似古代战时军用地形图似的沙盘全景几乎覆盖了整间屋子,我不禁为之所折服,因为这里所呈现的圆明园,与我刚刚亲眼所见的圆明园遗址,判若两地。我像是发掘了一处埋在地下千年的古物,感觉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就在这模型室外面的世界,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一段无比骄傲的岁月,至高无上的皇权,让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瑰宝,值得所有世人追思、想象的峥嵘岁月,就这样,变成了我眼前的这般荒芜„我试图触摸这些灵物,这些我的先辈们的智慧的仿物,看着西洋石狮子、石翻尾鱼、青铜十二生肖、大水法喷水就在我的掌间,然而实际上它们已经不复存在。这历时三年耗资300万的真材实料的盛时全景,以一比一百五的比例用250多平方米精缩了史书中记诉的圆明园,可又能怎样呢?山林流水,亭台楼阁,毁灭的是我们的建筑,流失的是我们的财产,留下的,是中华儿女对历史的反思,和永远不变的尊严。

当年,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虐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虐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勿忘国耻!历史,虽然都已远去,写进史书里的东西,我们都已无法改变,落后,必然挨打,圆明园的毁灭,我不得不承认这某种程度上讲,的确是一种必然,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式的确过于残忍,但也许,这般残忍的痛,才更能留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血的教训,教我们勿忘耻辱,奋发图强。如今,尽管中国政府公开反对,尽管中国律师团、海外华人的律师团尽了自己的努力,然而,仍然无法改变记录着中国耻辱的宝贵文物被拍卖,从而演绎了“百年前的耻辱,百年后的再度伤害”一幕。该做的努力中国人一定会去做,去挽回,但中国人不会报复,中国人不会纠结历史,中国人只会把痛记在心里,然后昂首挺胸,向着未来,更长更远的地方,坚定的走下去!

滔滔黄河水,滚滚长江流,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我们只有用我们的双手去构建强大的家园,才能不让“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悲剧重演!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第2篇

关键词:洛阳 龙门石窟环境污染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南临伊厥,背靠邙山,东有虎牢关,谷关, 四周为群山环绕。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巨龙般的黄河穿过山陕峡谷,奔腾 咆哮,经洛阳之北滚滚东流,而洛阳恰似一颗珍珠系在这条巨龙的腰间。自古以 来,洛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帝王争相建都之地。近几年,洛阳的旅游业蒸 蒸日上。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 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着,资源的 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一、旅游区概况

1.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中,洛阳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文化胜迹和历史文化名城类型中地位突出,以此为依托,洛阳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洛阳市结合邻近的西安、郑州、开封及北京、南京、杭州等旅游城市,形成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宗教旅游、古都旅游的旅游网络,这一网络是洛阳市未来旅游发展的基础。

2、处于全国区域旅游网络中的三级节点,洛阳市旅游业规模与经济实力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从海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构成了我国旅游城市等级体系的第一层次,珠海、西安、厦门、杭州、天津、大连等旅游城市处于第二级,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开封等三个旅游城市均居于第三级。

3.洛阳旅游的空间联系与交通联系

a、空间联系

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游客量的大小,反映旅游城市(区域)间的空间联系强度,下面我们从河南省与洛阳市游客构成分析洛阳市与其它旅游城市间的空间联系。

(1)海外游客

根据海外旅游者抽样统计资料,河南省的海外旅游者主要来自北京、陕西(主要是西安)上海三个地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7.4%、26.6%和24.1%,三者总计达77.7%;海外游客从河南省前往省外旅游目的地分别是西安、北京和上海,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8.3%、20.8%和20.8%,三项合计占69.9%。在河南省内部,郑州海外游客占全省海外游客的93%,而洛阳则仅为26%。说明目前洛阳市与我国重要旅游城市的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2)国内游客

洛阳国内旅游市场调查表明:第一,洛阳市国内旅游空间联系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强度的城市为北京、西安、郑州、开封、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二级强度的城市为太原、武汉、合肥、济南、杭州、南京。第二,洛阳市入境游客中有39.2%来自郑州、开封或于郑州中转来洛阳,19.5%来自西安,离境游客中有26.4%去西安,25.1%前往郑州、开封或途经郑州。第三,在洛阳游客结构中,省内游客约占35.3%之多,居于第一,这些游客又以周边城市如郑州、三门峡、汝州、南阳等居多;邻近陕西省占10.0%,主要来自渭南地区;山西省占9.5%,主要来自山西南部运城、晋城等地。

b、旅游交通联系

旅游交通线路是旅游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在全国旅游交通网络中,北京、郑州、西安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城市的旅游交通区位和集散功能明显强于洛阳市。交通网络及其便捷性决定旅游客流方向,由于陇海铁路、西(安)开(封)高速、301国道在洛阳市域东西一字排开,故而形成的区际旅游联系与客流方向主要沿此交通干道东西拓展。目前,洛阳对外旅游交通联系已形成向东联系郑州、开封,向西通过豫西联系西安的网络雏形。相对而言,南北流向如与山西太原、湖北武汉等旅游城市的交通联系还比较弱。

值得指出的是,从空间距离上分析,相对郑州和西安而言,洛阳进入嵩山少林寺、仰韶村遗址和巩义宋陵景区更为便利。

c、河南省旅游空间格局

洛阳旅游空间定位必须结合河南旅游发展的布局规划,与周边地区、城市及旅游景区结成联动网络。河南省旅游业在区域布局上将形成“一心五区”的空间格局。核心区由郑、汴、洛构成,围绕核心区分布着豫北、豫西、豫南、豫东和豫西南五个外围旅游区。其中,洛阳市在旅游核心区中处于显要的位置,旅游资源在品质和结构上具有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根据洛阳城市总体规划,洛阳市城市实际直接吸引范围已超出市域范围,还应包括豫西三门峡、汝州等地。

综上所述,洛阳在全国历史文化旅游尤其是古都旅游网络中地位显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旅游潜力末充分发挥,旅游业规模相对较小,仍以过境旅游为主要特征,这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品质极不相称。从地缘上讲,洛阳与北京、西安、郑州、开封及周边规模较小的旅游城市如三门峡、汝州、山西晋城等构成竞争合作态势,洛阳区域旅游网络组织规划将根据这一竞争合作态势,提出规划目标,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竞争战略和策略。

二、存在问题

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去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达不到旅游的目的;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分为三方面: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构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影响经济发展。

(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

(3)在经济结果、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的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污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墩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蹬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植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的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相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及其所蕴含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是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陈忠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第3篇

一、让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 论 文,可 以 更 好 地 实 现课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要求紧密围绕家乡的地理 环境和人口、资源、社会经 济活动等 问题,突出实践 探究性、地方性、创新性,协调人地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很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它能启发学生把在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发现的地理问题联系起来,提出探究思路,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说、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如,《百崎回族乡的土地利用及建议》一文,就把课本中土地资源的知识活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地理现象的能力。通过“做”科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真正体验地理科学之魅力。

二、让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 论 文,可 以 锻 炼 学 生 的多种地理技能

1.培养敏锐的地理观察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思维最重要的能源。”思维无论是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推断和解决问题,都需要有一个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周密的、系统的、正确的观察,就不可能收集到大量有价值的事实材料,并从中发现新的规律。如《华侨大学校园及周边交通现象分析及思考》一文作者,长期生活于该地,考察对象就存在于周围环境之中,“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因此必须深入其中,细心地寻 找其“香”————学会观 察,才能获得周围环境中真实且不一般的、有别于他处的地理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收集可用资料。

2.培养收集和积累资料的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研究和写作。网上搜索研究资料是目前最便捷的方式,搜索时要有明确的目标,该目标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所选择的课题而确定。在收集的基础上,加工、提炼、筛选出对自己课题研究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文献或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整理归类。在这个知识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新的研究构思,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创造灵感。

3.培养调查访问的能力。为了使小 论文内容 更丰富、更具说服力,还要经常 进行现场 观察,到现场看 一看、听一听、摸一摸,获得直接经验,这是收集第 一手资料的好方式。之前要做好调查计划方案,如查阅资 料、外出调查、资料整理 的具体分 工等。然后到 实践点实施,如到交通部门了解公交情况,到劳动局了解当地就业情况,同时还要尽可能预计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多种预案。整个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昔日的避风港呢?———对“子良”港消失的思考》一文的作者,不仅发现了问题,还亲自调研现状,访谈一些当地人,进行今昔对比,到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能发现、学到课堂中接触不到的东西。

三、让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 论 文,可 以 让 学 生 参 与家乡的经济建设,为家乡经济建设提建议

在小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发现家乡的建设成就和不足,并结合自己课堂所学为家乡的建设出谋献策,这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爱乡情怀。如《给家乡鞋业发展提对策》《盘活新门街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关于崇武旅游开 发和建设 的改良建 议》《浅谈“城市看海”现象的发生———关于大雨过后市区内涝问题的思考》《关于马甲镇梅岭村经济发展的思考及建议》《解放热锅上的蚂蚁———关于解决 泉州市行 人闯红灯 的建议》等都为家乡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

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第二课堂的一项活动或地理作业的新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对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的需要。

摘要: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项活动或地理作业新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课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锻炼学生的多种地理技能,让学生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为家乡经济建设提建议。

地理小论文的编写 第4篇

一、中学生怎样写好地理小作品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环保、资源规划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

二、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作品

1,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考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辅导学生及时整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地理标本进行整修、分类、制作卡片;对野外拍摄地典型地质构造、植物外貌以及风景照片进行冲洗放大,并加上文字注释;对素描和野外填图加以精绘。最后将整理收集来的文字、数据资料保存,以备写作时用。

2,积极启发,充分讨论。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有学生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开好讨论会。首先应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即使是学生自己不能解答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让他们想想,在提高求知的欲望后,教师再讲,甚至可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提出更多的问题。启发思考应是写出有创造性的调查报告或论文的关键,而讨论也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拟好题目讲解示范。在考察活动开始前,根据考察地区的情况,教师应提出一些调查的题目,让学生在活动时,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这为以后撰写地理作品打下牢固的基础。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题目、写作提纲和内容,逐一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也可讲讲范文作品,要求注意文笔流畅、说理明白。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第5篇

学院: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10工业工程一班

姓名:

雷利明

学号:

1001040122

摘要: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修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

此外,我们也知道,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旅游地理 矛盾 开发 保护 突出特色

正文: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资源,我们首先得知道:

一、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既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是可行的,随着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即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目前,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尽管他们是互相矛盾的,相互制约的,但我们应该尽量合理开发并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流失。我们应该知道,并且我们政府应该做到:

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因此也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开发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

特别的,自然保护区应如下开展旅游,因为自然保护区怎样开展旅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应对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开发策略,最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1.我们应充分认识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前提。作为经营旅游业务的保护区,既不是原始的禁区,更不是热闹的娱乐场所,而是能够显示自然和历史风貌的为人们提供适当旅游项目的自然环境。这是与一般的保护区、普通的旅游区的根本区别。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员、厂矿企业及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保护与仟展旅游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如前所述,自然保护区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能,因而必须保护好各类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同时资源与环境又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毁掉资源、环境就是毁掉旅游。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保护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以保护为主,旅游服从保护,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果真如此,那么自然保护工作开展得越好,保护区的地位就越高、对游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越高。继而再将经济收益反馈到保护区的建设方面,即可使保护区走上一条保护——开发——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2.摸清旅游资源特色,制定正确的开发策略。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大政方针。特色是旅游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饰装束,民风习俗,节日喜庆。每个民族都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因此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兄弟民族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尤以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有特色的保护区才有生命力与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例如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概括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即:①世界级自然保护区;②神奇的火山山水游览胜地;③满族的发祥地,朝鲜人民心目中的圣山。针对长白山旅游资源的特色,笔者认为长白山旅游开发的策略应是:以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效益为主,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发旅游资源,重点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圣之山的特点,其战略目标是将长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风光保留地。

3.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有效途径。

①进行功能分工。应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 尤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区工作,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核心区是整个保护区的绝对保护地段,除进行巡护和定期资源普查外,不准进行任何其他活动,以保持自然状态和储存物种,缓冲区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带,主要作用是保护核心区,使其免遭破。试验区是保护区内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试验区内可以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和试验以及教学实习,亦可结合自然风景划定区域,开展不影响自然保护的参观旅游活动。

②健全环保机制。保护区开展旅游,应尽快建立健全三种环保机制:行政立法机制。包括对到保护区旅游的单位、个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如人员定额、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国是个发展自然保护事业较早、经验较成熟的国家,在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入口,常常立着一块很醒目的标语牌:“进去,只许留下脚印;出来,只许带走照片。”很值得我国借鉴。经济计划机制。按时间尺度划分,包括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它补充行政立法机制,以经济计划为手段,对保护区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进行宏观调控。旅游开发的经济核算和有偿使用机制。即补偿因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内大多数保护区采取发售门票的办法,而且价格偏高,游人意见大。解决的办法是, 保护区经营、管理人员应以劳力、知识和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可为一定数量的游人配备一位导游兼环保工作人员,可谓一举数得。

③慎重对待土木建设。如果说架桥、筑路、修宾馆、建索道等工程项目在一般的旅游区是可行的话,那么在自然保护区应另当别论,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动辄在保护区核心地段大建楼堂馆所,然后公路、小径密如蜘蛛网,于是保护区成了现代化闹市,等到该风景城一建成,风景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关于建造索道的问题,更应引起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建造索道,必须先修路,修路必先伐树、炸山,因此建索道通缆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国外像美国的黄石公园、大峡谷都是绝不允许建造索道的。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第6篇

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是民族地区的重要社会财富,也是我国旅游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民族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曲折的发展历史,其旅游资源自成一体,形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些特点。

(1)水景旅游资源

水景旅游资源包括:一,江河旅游资源: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钱塘江,二,湖泊旅游资源:杭州西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三;泉水旅游资源:华清池、中泠泉、安宁温泉、趵突泉。四,瀑布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五,海滨旅游资源: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三亚海滨、大连—旅顺口海滨。

(2)动植物旅游资源

动植物资源经开发成为游人的一个观赏游乐项目,即成为生物景观。生物景观是旅游资源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要素。动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主体,也是自然景观的主要樗,因其具有地带性和区域性特点,常形成某一区域独特的景观。生物可以美化,净化和水活化环境。

植物具有装饰山水,分割窨,塑造意境,美化环境的功能。植物是大自然的毛发,风景区的容貌,古有“山无林则不秀,不生,不幽“之说。风景区内幽明,疏密,藏露,虚实,开合和动静对比的效果,一般有赖于林木花草的配置。植物的美感,表现在千变万化的形态,滨纷的色彩,馥郁诱人的芳香,以及古老稀有,奇特,光彩等诸多方面。

1,植物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总数达到4.3万种,其中种子植物就有25000种以上,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我国也是世界上经济植物最多的国家,许多植物不仅原产我国,现已引种到国外。例如,全世界现有裸子植物12科,约800种,而我国就有11科,约240种,它们多是经济用材树种。我国的银杏、水杉、水松素有三大活化石之誉,1956年发现的银衫是又一种活化石。此外还有很多特产树种,如金钱松、油杉、白豆杉等。

在被子植物方面,就经济植物来说,稻、小米,早在数千年前已有栽培。豆类中的大豆原产于我国。果树中的桃、梅、梨、板栗、枇杷、荔枝、杨梅、桔、金柑皆原产于我国。

蔬菜作物方面,我国是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在特产经济作物方面,原产我国的有茶、桑、油桐、大麻、香樟等。药用植物方面,人参及数千种中草药更是宝贵的财富。在蕨类、藻类、苔藓及真菌中,也有许多特产的属种。

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几乎可以看到北半球各种植被类型。最北部的大兴安岭、长白山一带分布有落叶松、云杉、红松,林下还分布我国闻名中外的药材---人参。

华北山地和辽东、山东半岛一带,是全国小麦、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还盛产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板栗等。

广阔的亚热带地区,是水稻主要产区;还有银杏、水杉、银杉、毛竹、油茶、油桐、乌柏、漆树、杉木、马尾松等。

粤、桂、闽、台和滇南部的热带地区,有菠萝、甘蔗、剑麻、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还有橡胶、椰子、咖啡、可可、胡椒、油棕、槟椰等经济作物;特别是花卉更是闻名于世。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禾本科、豆科牧草,营养价值高,是畜牧业主要基础。

青藏高原有青稞、冬小麦、荞麦和萝卜,新疆、甘肃、青海有我国最优质的长绒棉,还有葡萄、西瓜和哈密瓜;戈壁滩上有沙拐枣和麻黄。

2,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园林旅游资源

苏州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5℃,1月均温2.5℃。7月均温28℃。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4)长城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的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世界中古八大奇迹之一。

(5)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华、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而代表皇权的莫过于宝玺。

明朝二十四国宝,清朝二十五国宝。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彩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

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珍奇瑰丽的文物古迹,又有光辉灿烂的革命圣地和雄伟堂皇的现代建筑。

中国地理论文 第7篇

上海市地面沉降

[摘要]地面沉降是上海最主要的地质灾害,近年来有加速趋势,对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安全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地面沉降也通过洪涝、潮汛等显性灾害的成灾风险与致灾频率的增加,而体现出缓变型灾害的本质。本文对上海地面沉降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上海市地面沉降现状的概况,以及地面沉降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防治上海地面沉降的对策,并对进一步加强地面沉降管理与法制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城市安全;沉降防治

上海是我国发生地面沉降最早、影响最大的城市,对地面沉降的研究与监测控制在国内也是最为系统和最具成效的。近几年随着上海市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地下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在地下水开采、城市建设双重因素作用下,上海地面沉降所率开始不断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行、防汛等方面的影响明显,已引起了管理层、学术界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上海地面沉降概述

1.1上海地面沉降历史回顾

地面沉降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固结产生的,多见于大城市,沿海城市沉降尤为严重。上海地面沉降是在重复的水准测量中发现的。上海地面沉降始于1921年,已得到公认和广泛采用。上海市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1922年12月,北洋政府工部局通过测量就发现地面存在明显下沉,一年的沉降量达0.46英尺(0.14m)。1921年一1948年,市区平均沉降639mm,最大累积沉降量达1136mm,沉降量超过500mm的面积达19.3km2。1965年,调查表明以市区为中心的300 km2地区,已沉降形成蝶形洼地,在45年内平均下沉了1.6m,最严重处下沉2.63m(北京路、西藏路),地面标高已低于黄浦江高潮位2m左右。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现象,如:潮水上岸,马路积水,桥下净空减少,沿江仓库、码头被破坏等。上海地面沉降是伴随工业化兴起,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日益普遍而引起的。1860年上海开凿了第一口深井,至1921年有深井22口,其中在用井8口,年开采量30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万m2左右。至1949年,深井数量增至708口,年开采量达8750万m2。自6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实施限制地下水开采、调整开采层次和开展人工回灌等措施,市区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城市发展大规模城市建设、地下水资源需求的增加,90年代以来上海地面出现明显加速下沉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地面沉降已使上海区域地貌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目前中心城区高程普遍小于3.5m;同时使市区河床相对抬高,部分地区高潮位时已形成了“地上河”。1.2上海地面沉降划分阶段

上海地面沉降的发展历程,可以1965年为界分为两大时期,1921一1965年为沉降发展时期,1966至今为沉降控制时期。期间根据沉降速率的变化,为8个阶段。(l)沉降发展时期

1921一1965年是上海市区地面沉降发展时期,45年内市区地面平均下沉1.76m,年均沉降量约为39mm,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63m。初始沉降阶段(1921一1948年):1948年之前的工业并不算发达,但是在当时地下水开采规模不大的状况下就已经出现相对较大的地面沉降,说明地面沉降很容易会被诱发的。加速沉降阶段(1949一1956年):1949年以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伴随工业生产的加速发展,工厂区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也迅速增加,市区地面沉降范围随之也不断扩大,沉降速率也明显加大。严重沉降阶段(1957一1961年)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迅猛增长,市区地面沉降日趋严重。缓和沉降阶段(1962一1965年):在市区,由于采取了限制和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这阶段地面沉降逐年有所缓和。(2)沉降控制时期

由于市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对经济活动以及城市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防止地面沉降现象愈演愈烈。自1966年初起全面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并对主要开采含水层进行人工回灌,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与布局,最终使上海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微量回弹阶段(1966一1971年):上海三项控制地面沉降措施全面实施后,除郊区工业区外,市区地面转入微量回升状态。微量沉降阶段(1972一1989年):属于市区地面相对稳定阶段,是自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以来地面下沉最少的年份。沉降增长阶段(1990一2002):20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上海进入改革开放发展时期,城市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建设,地下水资源需求也逐年增长。从1990年开始,地面沉降速率较前期明显增长。沉降减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弱阶段(2003一2013):随着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特别是地面沉降控制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沉降速率得到抑制并逐年持续减缓。

2上海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1地面沉降特征

上海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城市地质灾害,其发生发展过程不易察觉,并常被忽视;长期积累最终会诱发或加剧其它城市灾害,对城市的安全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威胁。由于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地面沉降影响范围和发展速率在不同空间、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随着上海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地面沉降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海地面沉降动态经历了发生—不断加速—回弹—微量下沉—再次增速的演变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变化的规律。另外一个特征是地面沉降发展呈现不断累积和空间上扩展的趋势,中心城及近郊区地面沉降不均匀现象显著,在空间上也不断扩展,已从中心城区为主演变成区域性的地面沉降。2.2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

虽然有多种自然原因可以导致地面沉降,但是引起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还是人文因素。上海地面沉降主要与超量抽取地下水有关。上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基本属于消耗型,除人工回灌外,主要靠消耗本区和周边地区含水层储存资源获得。由于周边江浙地区也在大量开采地下水,使上海地下水得不到充分地补充,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进而引起含水砂层的释水压密而产生的。另外,随着近年来上海市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导致了局部地区产生较明显的地面沉降现象。上海长期的监测研究表明,开采地下水、城市建设工程活动是地面沉降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建筑荷载、工程建设活动对地面沉降具有长期影响。在地表不断增大的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上海地区浅部广泛分布的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强度的软土层,其变形速率逐渐增大,并处于持续流变的状态。即建筑密度越大,沉降量越大。城市建设,尤其是基坑工程建设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浅部含水层降排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产生土层固结沉降。地面沉降对城市安全的影响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具有易发性、缓变性、累进性及不可逆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交互性及对洪涝潮汛等自然灾害的叠加性。,其所造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成的破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地面沉降造成的地面高程永久性损失,加剧洪涝灾害,使自身潜伏性和隐性的灾害特点通过其它显性灾害的成灾风险与致灾频率的加大而体现,故具有催化及增效性。地面沉降速率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对穿越不同地面沉降速率空间的线性城市基础设施影响也日益显现。不均匀地面沉降对工程安全运营影响是严重的、长期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面沉降对城市防汛设施以及防汛能力的影响

地面沉降严重降低上海市区地面标高,使黄浦江潮位大幅相对抬升, 持续损失的 地面标高,对防汛墙等防汛设施有明显影响, 直接降低了黄浦江防御设施的设防标准并增加工程的建设投入,降低了防汛墙等防汛设施的防御能力,加重了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危险。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了上海原始地貌形态,也改变了中心城自然的径、排流状况以及自然的泄洪条件,加剧了遭受洪涝灾害的频率。地面沉降使中心城地面高程大幅降低,中心城区已形成了地面沉降的洼地。甚至部分地区处于黄浦江平均潮位之下,大大加剧了上海遭受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受灾程度。上海所处的太湖流域,在每年春夏之际的梅雨与台风季节,雨势猛、雨量大,暴雨积水成灾现象普遍。由于区内持续的地面沉降,造成地面高程永久性损失,使洪涝灾害频发,灾情也日渐突出和严峻。而区内除城区有一定防汛设施以 外,大部分城镇与农村地区防汛标准偏低,受淹几率与影响范围日增。对于滨海 地区,因受风暴潮汛的影响,潮水倒灌与上岸也易形成涝灾,并加剧防汛压力。(2)地面沉降对城市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地面沉降导致桥下净空减少,影响通航与水上运输,使原本便利优越的水运条件面临挑战。一旦水上运输的出现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陆路上道路交通的流量与拥堵。

地面沉降导致码头下沉、仓库进水,使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物流中转与集散 中心的功能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

地面沉降影响重大工程正常营运,例如对地铁的影响。地铁一、二号线隧道总体处于沉降状态,并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变形的特点,隧道不均匀沉降将严重威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地面沉降同时导致建筑物基础受损,各种市政管线与设施遭受破坏,增加检修、维护费用,缩短使用寿命。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3)地面沉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面沉降形成的沉降洼地,使受渍害威胁的农田大面积扩展,原有渍害田治理难度加大,农作物产量下降,从而造成对环境和农业的影响。地面沉降的防治对策

对于地面沉降等缓变型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即是增效。上海地面沉降的防治管理,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1)针对地下水开采仍然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海市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地下水开采管理,同时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根据地面沉降控制目标,确定全市地下水采灌总量,进行平面上及层次上的合理分配。地下水人工回灌能迅速恢复地下水位,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2)加强城市建设和工程施工的地面沉降监督管理。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工程施工还将持续一段较长时间。1991~1996年,工程施工导致的沉降约占地面总沉降量的12%左右,但各工程施工引起的局部地面沉降却十分惊人,累计沉降可达100mm之多。因此应增强规划、设计、施工部门自行职责,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加强城市用水计划管理、科学管理和法制化管理,实行长江三角洲地下水统一管理。制定全市每年用水计划,在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基础上压缩工业用水;研究地下水抽取和回灌的优化方案,实现用水科学管理;制定地下水管理和地面沉降控制的法规条例,实施城市用水法制化管理。长江三角洲的地下水属同一系统,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也急骤增加,年沉降量110~120mm,加剧了上海地面下沉。为此应实行长江三角洲地下水统一管理,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利用。

(4)应用高新技术,做好地面沉降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现有GPS地面沉降监测网,发挥GPS的快速监测功能。进一步强化地面沉降信息管理工作,建设好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

(5)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地面沉降综合研究,为今后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拓展服务领域。深入开展浅部软土层和深部硬土层的变形特征与规律的研究。加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研究,开展地面沉降与重大工程、城市规划的关系及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凸显地面沉降防治在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上海地面沉降是一种潜伏性的城市地质灾害,因而贯彻的基本原则应是以监控、预防为主,对于已形成的灾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遏制其发展并采取对策减缓或减弱其负面影响。发挥和加大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程度。地面沉降的防治要立足于防灾与减灾,对于已发生的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应强化监控与减灾对策措施的落实。

(7)通过立法来保证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供更为全面、明确的法制保障。结语

上海地面沉降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地面沉降的防治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积极协调水土资源利用与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地面沉降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需要多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地面沉降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加强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协调统一的重要举措。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创新刍议 第8篇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根据《中国旅游年鉴》, 1978年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正式设立了旅游教育机构, 同年我国第一所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诞生, 第二年我国大陆的第一所旅游高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 旅游教育开始步入正轨。旅游地理教育是伴随着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作为研究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与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学一直被列为旅游学科体系中的五大基础分支学科。

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 规定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等并列为主干专业课程, 是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本文从教学方法创新的角度, 谈谈如何在具体教学中, 更新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兴趣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 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地理在初中作为副科, 更加不受学生重视, 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地图识图能力都不具备, 而本门课程是建构旅游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 所以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教改理念, 落实理实一体化思想, 结合学生年龄、知识掌握程度及本专业的特点, 积极采取多种手段,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加强学科渗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旅游地理》是介于地理学、旅游学之间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与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园林学、文学等学科也关系密切。我们在讲授课程知识的同时应该把相关联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多学科地渗透教学, 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我们在讲述苏州寒山寺之前, 如果首先带着大家回忆起唐代大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在学习南京中山陵的时候, 首先介绍孙中山先生的事迹, 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 积极推进项目课程体系建设, 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打破旅游地理学科化的知识体系, 积极推进项目课程模式, 从导游的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 依据岗位工作任务, 把《中国旅游地理》教材重新整合为三大项目课程, 即旅游地理学科的发展与研究方法、中国的旅游资源概述、各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我们在制定学习项目的过程中, 注意吸收来自学生的声音, 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手段的应用中来, 充分遵循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 充分考虑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需求,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分类和归纳能力、比较和鉴别能力、图像与判读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 最终养成良好的旅游地理思维品质。

3. 突出乡土内容, 提高学生积极性。

我校位于江苏, 学生基本来自当地, 毕业后主要在徐州当地工作, 而徐州当地的旅行社的主要业务也集中在华东地区, 根据我校办学层次和学生实际情况, 在讲授我地所属的华东旅游区时, 对本区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讲授得特别详细, 也大量扩充了教材的内容, 特别是有关徐州当地的旅游资源。由于这些内容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学生相对熟悉, 加上既是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 又是学生参加工作后经常能用到的东西,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4. 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 凸显学生主体性。

知识只是基础, 能力才是归宿, 中职学生虽然基础比较薄弱, 但同样自尊自强, 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 渴望收获学业的成功。不过他们有学习热情, 但缺乏学习的方法。所以我在教学中, 注意“授之以渔”, 把繁杂的教学内容具体模块化, 在每节课上课前, 都布置给学生具体而实际的准备任务,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做好课前预习;上课时, 加强师生互动, 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到上台讲述个别知识点, 再到讲述知识片段, 最后师生联手制作课件, 共同完成教学, 这样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 也使学生有了成就感, 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必须积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新的教育理念, 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只有占领知识与科技的高地, 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 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课程的展示手段和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地理教学中的时空变化等教学难点, 创新教学手段,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 充分利用地图等传统教具服务教学。

中职阶段的《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是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旅游地理是地理学和旅游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地理学当然是学习旅游地理的基础。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地图等地理教学的传统教具, 利用它们来服务《旅游地理》的教学。特别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的地图,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必须在对地图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我在实际教学中较多地利用了地图, 比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插图;在课堂上悬挂地图;在黑板上画出城市、景区的略图;在教学中展示自己、同事或者同学们在外出参观时拍摄的相关景点图片, 等等。通过地图教学, 学生在“看”中学, 在“图”中做, 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效果。

2.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 扩大信息来源。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各种传媒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我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看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走遍中国》、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等节目, 扩大同学们的视野;翻阅本地《都市晨报》、《彭城晚报》中的《旅游周刊》, 了解本地旅游界的新动向;课前根据教学内容, 布置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上网搜寻有关教学资料, 等等, 通过这些手段, 进一步丰富了教学途径。

3. 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 (PPT) 辅助教学。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 但是由于诸多原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到全国各地都走一走、看一看。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 播放各地旅游景点的风光影片, 同时积极制作PPT, 辅助教学,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突破时空的限制。近几年来, 我们的外地景点教学都是利用PPT完成的,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走出校门, 深入景点实地教学。

徐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景点众多, 尤以“汉代三绝”闻名全国, 所以我们在本地景点教学中, 带领同学们深入景点, 使学生身临其境,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与其他专业教师配合,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讲解训练, 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5. 利用网络, 开辟第二课堂。

网络的发展, 改变着社会, 也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 我在网络上通过开设博客和QQ空间, 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 既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 又和学生即时互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效利用了网络这一平台, 向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避免了由于受到授课时间的限制, 无法向学生全面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的遗憾, 又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 促进了教学相长。

中国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也必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继续发展, 愿我们共同努力, 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3]徐州市教科所.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资料汇编.

[4]龚春燕与创新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雁.实用、完善、创新——评高教版《中国旅游地理》.西北职教, 2007, (4) .

上一篇:简约风格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玩跳棋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