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课改反思

2024-07-23

八年级语文课改反思(精选11篇)

八年级语文课改反思 第1篇

八年级语文课改工作总结

康宁中学朱斌林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2)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以创新为动力,以教研为手段,尽自己所能稳步推进初中语文课 改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为了以后更好地推进语文课改 实验工作,现将我一学期以来语文课改实验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语文课改实验基本措施及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一学期来,我积极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包括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语文新课程的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新课程常见 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使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一学期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最大限度的改变过去“老师满 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多 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乐学、学乐、学好,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虚心学习,勤奋钻研。新的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交流包围。在 本学期,结合学校组织的全校教师公开教学,我积极听课,学习他人 优秀的教学方法,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自己的不足。在教研活 动中,虚心听取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长处,改进自 己的不足。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更是积极参与说课,参与设计,向李昭君,蔡仲平两位老师虚心学习,从得益匪浅。

4、以研促教,加强教研教改活动。把课程改革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 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发展。

5、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⑴语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语文教师把对学生的评价定位于 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 来,并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⑵注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语文课改教学中,更能体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自觉性增强了;学生喜 欢上语文课了;上课发言的同学增多了;学生的胆量大了;以往沉闷 的课堂出现了欢声笑语。新课改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成长。

二、语文课改实验存在的问题

1、虽然对新课程的理念、教法、内容和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 认识,但总体来说对新课改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理解不够透彻,教 学观念还显陈旧,仍没有完全走出过去传统教法的模式。

2、教学理念虽然得到更新,在教学中也正如专家所说: “摸着石 头过河”。但毕竟经验不足,难免在课改中出现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有时课堂气氛看似浓厚,但却偏离了教学重点,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 目标。

3、在教学内容上,初中语文是“北师大”的教材。教材的内容 看似简单,但考试的内容却较深奥。教材留给我们的利用空间过大,学生和教师都有些不适应,建议上级批准我们使用初中“人教版”教 材。

三、语文课改实验工作的努力方向。

1、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工作,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实验进程。

3、总结经验,提升课改水平。

八年级语文课改反思 第2篇

教师 :高俊

迎着课程改革的浪潮,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今天,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诞生了。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既为此感到光荣与自豪,同时也觉得使命的神圣与责任的重大,能参加试验工作,不仅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又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课程改革实验给九年级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扎实的培训、考察学习,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优秀观摩课展示、论文评比、专题研讨,为我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们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

一、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做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做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同行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八年级语文课改反思 第3篇

《剃头匠》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当代视线”中的一篇拓展阅读篇目。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如果导读不当,就可能导致学生对文章理解不到位,并损失一次极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如果耗时太多,又会导致教学进程拖沓,影响到教学进度计划的落实。备课时,我没有简单地把教材处理成一篇今昔对比的、怀念昔日剃头师傅的文章,而是从整个单元角度出发,把它作为单元话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回味单元话题着手,为有深度地挖掘文本的主题选择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为完成教学任务打好了基础。

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既然单元话题是“当代视线”,那么阅读中我们应当能够看到当代社会的种种生活现象:《细菌的启示》中,小小细菌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保修》中过分细致的售后服务,反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烦恼;《剃头匠》又叫我们看到了随着新型理发店的诞生,人们反倒越来越不方便了,剃头匠时代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日益被金钱冲淡了。就是说,透过“当代视线”,我们看到社会进步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请同学细读《剃头匠》一文,看你能否找到原因。

思考:1、作者笔下的剃头匠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和今天的美发师傅有什么不同?2、如果把文章分为四层,具体内容是什么?参照老师的处理,初读课文。

从一至八段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地位卑微的剃头匠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在技艺高超、待人和善的能人群体中成长的条件,这些剃头师傅,他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大人们的信赖,用善良朴实陪伴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办法是:用剃头服务让大人们感受到做人的尊严,通过剃头服务,叫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最聪明的人。这一点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是何等可贵啊!

九至十二段,作者动情地叙述了剃头师傅们的生活情形——身为平民,互相尊重,身怀绝技,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地为人群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自己年老的时候留下了值得回忆的怀旧内容。透过这些平静的叙述,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作为一个文化人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对这些剃头师傅们无限的同情和由衷的敬佩。

十三至十五段中,我们看到的是:剃头匠叶天士,给大家剃头时,不但态度好手艺精,还时不时地用自己的智慧义务地为乡邻们解除病痛。从叶天士遇到的两件麻烦事:做完医生的活反复洗手,害怕影响剃头服务;因剃头服务太周到,剃义务头还要挨打,我们感受到:剃头匠叶天士,是平民中的能人、好人,一个一心一意追求美的剃头师傅!

第十六至二十五段中,作者写下了对新型理发店的诸多不满:服务不热情、让人不轻松、服务不到位。既不经济又不安全。正是现代美发师唯利是图的冷淡,才叫人越发怀念昔日剃头师傅们热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怀念他们温和的态度、精湛的技术、讲究职业道德的操行。

从对文章内容的回顾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剃头匠们确实是和今天的理发师不能够相提并论的手艺人。作为劳动者,他们智慧超人、手艺超人、胸怀容人、懂得爱人,是平民阶层中真正的能人。

昔日的剃头匠,是平民阶层的代表,是善的启蒙者、美的维护者、纯朴敦厚的传统民风的传播者!

《剃头匠》一文,作者用朴实鲜活的语言,再现了昔日中国大地上的工匠们精湛的手艺、热情周全的服务、宽厚待人的品质,以及脚踏实地、勤劳朴素的生活情形。而这些,恰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最为优良民风的积淀,也正是当代社会显而易见的缺憾。

作者在叙述剃头师傅们的故事时,那委婉含蓄的文风中所流露的对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也恰恰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崇尚的做人风格。

纵观全文,从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在剃头师傅们生活的时代,物质生活虽然简朴,生活条件尽管简陋,但是昔日的剃头师傅却能把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大家。他们在一、两毛钱的收费状况下,不仅能给孩子们细致周到的剃头服务,还叫孩子们从朴素的生活中懂是非、明善恶,为生活在平民阶层清贫生活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天地和丰厚的成长土壤。叶天士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他身上却有着很多令人永远怀念的优秀品质。今天,尽管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挣钱渠道多了,但人们心中的遗憾也越来越多了,原因大概是生活中遭遇“美利坚”的概率太高,离剃头匠时代的淳朴民风渐远!

八年级语文课改探索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八年级,语文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22-01

近年,新课堂改革浪潮全面袭来,在汹涌的大潮面前,每位教师都在寻找新的教育生机。看着同校的老师们也以极快的速度调整了心态,投入到课改中,我也陷入了沉思:我的课改之路该怎样走?通过课改通识培训,通过学校领导、教师的指导帮助,通过我不断的阅读报刊杂志,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之后,我认真地对自己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一番冷静思考,于是,踏上了我的八年级语文课改之路。

一、班级情况

我上期所教的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检测皆逊色于同年级其他班级,而且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参与性尤其差,课堂交流的质量低,基础知识不扎实,再加上我是接班上课,学生刚开始不太接受我,从而导致了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唱独角戏,教与学走入了困境,师生关系陷入了僵局。我通过召开学生代表会,查看周记,调查问卷等形式,归纳出根本症结在于:绝大多数学生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这包袱主要源于学生胆量太小,说错怕人笑,怕人说“爱出风头”的心理。针对此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二、课改足迹

足迹一:搭建平台,让学生“动起来”

胆量小,思想顾虑就多,学生就放不开手脚,与课改下学生应扮演的角色就沾不上边。鉴于此,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动”是关键,因此,我尝试了以下两种做法。

1、名人名言故事,引导思想行动

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故事。既是那些名人做人的经验总结与行为写照,也是他们对后人的告诫。通过长时间的收集,一次次生动传神的讲述,再加上名言警句的张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社会知识,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促进敢说敢做的开朗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形成,这样,由于知识视野的拓宽,人生意识的增强,学生胆量就逐步提高,课堂上“动”起来的表现也多了。

2、口语交际的训练,增强表达能力

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回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百家讲壇”、“对话”,或大学生辩论赛等栏目,结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开展课前3分钟活动(说故事、成语、背古诗词、演讲等),在锻炼学生胆量的同时,也着力练好学生口才,使得学生不必再为胆量不足而有思想斗争,从而敢“动”、好“动”起来。

俗话说:“活动、活动”,除了让学生“动”,还得让学生在动中“活”起来。

足迹二:转变方式,让学生“活起来”

要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就必须努力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中来的情景与氛围,对此,我又进行了以下两点的尝试:

1、课堂上,改进师生问好和对话交流环节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师生问好环节上增加同桌问好,在小组代表发言时鼓励同组成员补充;在举手环节上取消举手,鼓励直接发言。发言时,要求转身面向绝大多数同学,以便面对面交流,通过交流者、倾听者的亲近对话,自主合作意识增强了,显然,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满了课改生机。

2、课堂外,开展作文接力赛

为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困境,充分调动集体的合作意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我尝试开展“作文接力赛”。我在班上挂了一个大作文本,叫《班级日志》,安排学生写、或自由写、或轮流写,上面就是同学们表现喜怒哀乐的地方,让学生随便写,写生活、写学习、写家庭、写个人、写同学、写老师,一句话、两句话,一段、一篇,抒情、议论等等,都可以。因为我告诉学生:你们写什么,我就看什么,你们敢写,我就敢看。有时,师生还相互批改这些作文,彰显其中亮点,指出不足,好的给予奖励,或加操行分。这样,激活了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都争着写,还时不时出现学生看后的评语,当然,我也争着看,这既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又了解了班级学情,使学生从思维上“活”起来了,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将近一年的课改实践中,我觉得我的课堂比以往更有生机了,学生不再是“尽听师言,尽信师言”了,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了。

三、展望未来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第5篇

教学《看电视》时,我让孩子们看课文插图,随机提问:“图上画了谁?”不少孩子的回答爆出“明明”这两个字眼。我听得有点雾水,片刻反应过来。原来文本里有这样一句话: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它给孩子们造成了误解。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提“我”的。于是泾渭分明,课堂上出现“明明”派与“我”派。我便向正确答案持有者——“我”派成员提问:“你为什么说‘明明’不是名字?”答案既显力度又显深度,可谓精彩纷呈:(生1)如果“明明”|是名字,课文里会说“爸爸和明明”;(生2)这里的“明明”的意思是“本来”;(生3)“我”都不知道为啥换成京剧,所以换频道的人就只是爸爸,没有“明明”……“明明”派成员全军覆没,因为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出卖”了他们的心。

备课时,我忽略了这个“明明”,因此乍听课文中小主人“我”变成“明明”很惊讶。殊不知一年级的小嫩娃阅读能力有限,对某些句子的理解产生偏差再所难免。我站在成人角度想当然,却产生了应该需要避免的失误。往后,我得注意以学生角度为出发点去解读教材,思孩子们之可能所想,继而真正服务于学生,让教师、文本、学生展开更有效的对话。幸亏这次能亡羊补牢,可是引以为鉴,下不为例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风云万变,亡羊补牢并非都能成。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第6篇

写作题材:广州市美华中学第44届校运会

描述对象:运动场面、比赛场面

理论指导:

场面描写的含义: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众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事故场面、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的要领:

(1)先描写场面的背景、环境和氛围,然后写人物活动。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要用映衬、渲染的手法,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2)场面描写必须围绕某个主要的人物展开。

(3)对人物活动的描述,要做到描写个人与描写众人结合,既要有细致的特写,也要有全景的描述,有点有面,有总述有分述,做到主次明晰,重点突出,有条不紊;重要人物要写出他突出的言行心理。要用慢镜镜头,甚至定格来进行拍摄式的描写。

(4)要用群众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5)要对赛事和选手作出精要的点评议论,抒发个人感受。

不能把笔墨重点放在情节的构筑和推进上,描写的地点和场景要集中,不能过多过散,不能什么都想描写下来,胡子眉毛一把抓。

训练题目:

1、用视频设备播放诸如升旗仪式、拔河比赛等照片,让学生口头或书面描述照片上的静态场面,师生共同补充修正

2、用视频设备播放诸如列宁在工厂向工人作演讲、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作最后一次演讲、邓世昌驳斥外国公使等电影片段,让学生口头或书面描述动态场面,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批改和讲评;

3、要学生把课本中某些文段改写或扩写为场面描写,如把方仲永“指物作诗立就,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扩写为场面描写。

4、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滥竽充数、舌战群儒等成语故事进行场面描写。

5、观察校运会里一个印象最深刻的运动场面、比赛场面,用几百字把它描写下来。

开篇背景举行运动会的背景和目的。

环境描写场景整个赛场的环境和氛围

自己班级的布置和氛围

人物描写赛手服装,精神面貌,赛前、赛时、和赛后的话语、动作和心理。

观众看比赛时的言行和心理,对赛手的鼓励,对赛况、赛果的反应和感受。

自己自己对赛手、观众的评价,对比赛的精神、意义的认识感悟。

6、请你为班级你写一条运动会比赛的新闻(扼要报道本班级赛手比赛的项目、地点、赛况和赛果,并作出点评,谈点感受)

7、写一个口号,为班级运动员加油。

作文讲评

这次以校运会为专题的场面描写训练效果不好,只有少部分学生的作文勉强达到要求。写得不好的作

文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一部分学生只在作文里把比赛场地的布置、赛场氛围和比赛过程笼笼统统、三言两语地概述一遍,走走过场,就交差了,连字数都不够,书写也特潦草,一看就知道是写作态度有问题。

2、一部分学生虽然努力想把作文写好,写作态度很认真,但不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不是以选手为主,群众为辅——不分主次,没有点面结合,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没能把重点放在细致描述某个(部分)选手的装束、动作、面貌、心理和说话上,不会用观众烘托选手。过多过细地描写大环境、大氛围、大场面、大集体、大赛程、大赛事,全景镜头过多,没有中景镜头,也没有近景镜头、更没有特写镜头。

3、描写的地点、场景过于分散,不够集中单一,东拉西扯,写什么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过于注重赛事、赛程的交代,过于在乎情节的构筑和推进,脚步匆匆,没能停下脚步来,把某个场景所发生的人和事用慢镜头细细的描述出来,定格下来。

4、缺少对比赛的意义、选手的精神的精辟的点评赞赏。

为什么会如此?

1、作文布置得太匆忙,老师都是在星期四语文单元测验的时候发这份专题训练作文纸的,没有时间去结合范例去给学生讲解。学生看着印发在作文纸里面的简单几句关于场面描写知识的介绍,还是似懂非懂。

2、学生又要看比赛,又要想这篇作文,很难两边兼顾,一般都是看比赛为先,写作文靠边,以看比赛为乐,以写作文为苦。学生写这篇作文大多很不情愿,都作为额外的负担,有的学生是应班主任要求写报道和广播稿,被逼无奈而作,加上水平有限,故难有佳作。

3、学生还是习惯于小学记叙文的概述,头脑里没有形象性,语言没有情意性,没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的意识和习惯,要他把文章写细一点,写长一点,达到500来600字,好像要他去死。

弥补办法:

在点评中,分析作文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重新结合范文讲解场面描写的写作理论;

八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第7篇

首先,我所带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不理想,比前两次成绩下降了。想想,在平时,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可是为什么成绩下降了?对学生的要求也和以前一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上课似乎还是一样,当然,也有备课不充分的时候。这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实,学生毕竟是学生,自制力是普遍较差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由于时间紧张,缺少了对问题的落实,缺少了对学生作业的检查。例如学生练字,如果长时间不去查一下,有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就不认真练了。这样,练字的效果肯定不好。其他问题的处理也是这样。作文由于没有专门安排作文课,学生的写作只能安排在课下或只好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去写,这样,作文也受到影响,曾经,发现学生作文句子不成句子,病句比正常句子多,更谈不上好句子了,作文水平如何能提高?

其次,作为班主任,一班成绩,前十名占了五名,只是前一百名的学生少了,只占了21名,低于平均数4人。回想七年级刚入学的那次期中考试,三率之和是第三名,这和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应该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这次考试,数学成绩比其他班相差太多。这是总成绩不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是最主要的原因。以后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八年级语文课改反思 第8篇

然而,《桥》这篇课文与一般的规范性说明文又不太一样,它的语言生动形象,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因此,它不是一篇一般的事物说明文,而是一篇带有美学欣赏意味的小品文。而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对说明文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般说明文的特征和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对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平实的特点也有所体会。基于这些因素,我确定了这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的语言作对比,建立对“科学小品文”的正确认知。

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重点的准确定位,只需对文本的反复研读;而重点的突破,却需要在教学中基于课堂观察的丰富积淀和由此内化而形成的教学智慧。毕竟,审美,往往给人以不可捉摸的神秘和难以言说的模糊,对初二的学生而言,因为生活体验简单、情感阅历肤浅,再加之网络时代快节奏生活态度的影响,静下来思考并能欣赏某物之美的耐心普遍欠缺。所以,为了引领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桥之美”的审视而发现的审美原则,进而借用这一原则的体验去认识课文之美,包括形式与内容协调之美、语言之美,在课堂文本解读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尽可能地让学生从自身已有的审美经验出发,引导其认识“桥之美”,进而欣赏美,感悟美。

一、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题为“桥之美”,那么,文章写到了哪些桥?请按照它们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尽可能全面地摘录出来,并标上序号。

二、再读课文,赏桥之美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 “ 桥之美”。

1.这些桥,作者认为它们美吗?如果美,那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如果不美,那它们又因为什么而不美?或者,它们不美在什么地方?再读课文,让我们仿照屏幕示例的形式,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让我们换个角度,再来表达我们在阅读中的吸收。请看大屏幕,根据文本、仿照示例在下列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桥之美

吴冠中 《桥之美》题目“桥之美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吴冠中《桥之美》第101页第3段最后一句

“凡是起到构成与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吴冠中《桥之美》第104页第7段最后一句

四、品析语言,了解科学小品

1.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有一个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过程。

总结这节课,有得有失。成功之处在于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很好地兼顾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第一个环节,抓住题目——“桥之美”的第一个关键词“桥”入手,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所写的桥。这既是一个初读文章、熟悉内容的过程,也是为下一个学习环节做准备的过程。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是浅层面的认知,是围绕主题要求搜寻信息的过程,只要认真,全部找出来,并不难。从学生课堂踊跃发言的情况来看,前面两个环节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形成了课堂的两次高潮。学生能在问题的引导下,参与课堂,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逐渐深入,实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初衷。

参考文献

关于初中语文课改的反思 第9篇

小组合作学习的无序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要求就是倡导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通过动手去获取和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然后再对信息进行分析及处理。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很多一线的教师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在“作秀”,并没有明确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小组合作过程的学生分工是如何协调的?小组合作会给学生带来哪些效果?同时,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应该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教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虽然给了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主的教学理念,但是小组成员根本不知如何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根本不知其“需要”是什么?有些学生在小组中虽然经过了思考,经过了交流,但是在交流中并没有形成共识,其讨论无价值而言。

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并不能把它作为一个虚设,而一定要务实,使学生的小组合作走上正轨,同时也要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力,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课程整合的无序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课程整合的要求。可是,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时并没有严格按照课程与课程的特点去整合,只是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没有起着正面的作用,反而起着“负教学”的作用。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散步》的课堂教学,这位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要领就没有掌握好。授课的地点是电脑房,他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及目标告诉学生后,简单地让学生诵读了课文,然后就要求学生去网上搜集有关的资料,提出相关的问题,安排学生给文章寻找朗诵的配乐,把本文的主要内容——“我”背着妈妈,妻子背着儿子,通过电脑绘画出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看似把语文教学和音乐、美术进行课程整合,但是这样的整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无效果的。这是一堂无序的课程整合教学,学生只是在电脑上作了一些无用功,并实际教学没有任何帮助。这样的课堂算不上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它没有让学生去朗读课文,去品味语言,没有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没有启发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思考,只是让学生去讨论一些问题,做些表演、画些画,将语文课堂演变成了一堂音乐课、美术课。

所以,在课程整合时,要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语文课的特点不能削弱,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去进行无目的整合教学是违背新课程要求的。

赏识教学的无序

《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实施方面作了如此的规定:“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赏识教学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把握这种教学方法的尺度,运用不当。例如下面的教学案例:有位教师在讲授《最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韩麦尔先生这天为什么穿得特别漂亮?”一位女生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是个爱美的人。”这位老师说了声“好”,示意她坐下。笔者认为,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无可置疑,但是学生的回答偏离了问题的方向,可是教师仍然对她的回答作了表扬。这样的赏识教学不值得推广,作为一个初中的学生,在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时出现错误,教师如果给予鼓励,一定会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迷失方向,而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回答问题时已经出现了错误,更不用说知道错在哪里了。

所以说,在赏识教学时,积极的肯定对于提高学生参入教学的热情是可行的,但要注意“度”的掌握,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笼统地以一个“好”来表述,而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有正确的认识,在否定之中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不能把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以“作秀”的形式推而广之,而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积极汲取先进的课改成果,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焕发了生命活力。

八年级语文《老王》教学反思 第10篇

作家杨江的作品法老,写在文革时期,作者和马车夫的法老的故事。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学术权威被公认为反动的学术权威,被叛变到地上,踩在脚上。然而,法老的任何邪恶风没有丝毫影响,他仍然尊重钱中??舒和杨江夫妇,他认为他们是好的,知道会报告,垂死感谢好人。法老的生活是苦的,由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着,他的眼睛不好,生活是黯淡的硬。但他的心是好的,诚实善良,关心人民,法老的作者虽然穷人谦卑,但精神不受任何污染,是非常简单和好。作者在文章中暗中提出了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社会问题。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只有在法老和作者的善良,但仍然不真正明白作者多年来对他们的灵魂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内疚,良好的行为,没有对作者的深入理解倡导平等和人道主义的概念。

所以,在前级,我让学生充分预览文本,整体的感觉,整理出想法 :为了理解写了几件法老的文字,作者对法老做了几件事,因此,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书读得薄。

然后带领学生阅读细节,领会法老。有很多细节的文字描述,请标记描述法老的行动,语言,风度,心理句子,标记你最感情的话,写一个你的阅读情绪,你读出法老的一个怎么样?这个设计的原因是为了让学生在作者的感觉中品尝语言。从课堂的效果,学生可以掌握描述的细节体验的感觉,品尝出一个穷人,老,孤独,残存的法老,法老的仁慈,仁慈,仁慈的报告,也从一般的杨江到法老做的事情,在一个良好的经验杨江。

我们感觉到法老的生命关怀和言语安慰的作者,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末尾写道:这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不幸的耻辱请大家结合文章的内容,独立思考,小组说话。要看看哪个组是第一个展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这是本文的难点,也是理解文章关键的关键,所以我设计了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我带领学生讨论小组,然后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显示答案,我发现学生只懂法老发送芝麻油和鸡蛋,我没有要求他喝一杯茶,也采取钱侮辱他对作者的意图没有深刻的理解,我在那时添加了写作背景

从杨江密宗仪式的信息无论-黑暗的云彩和金边):

(1966年8月)大会革命群众愤怒地指控我们各种罪行,并宣布未来待遇:一是无工资,月生活费几元;二,每天工作后,身体上市,卡上说明身份和自己的认罪,并得到群众的批准;三,劳动力的组成,听取指挥的行动,以及监管小组的监督。我们两个人的经验是类似的。他的全职扫荡院子里,我的全职扫妇女厕所。

在愤怒的诅咒的人群中,我们知道我们的大群展示是帮派,国民党间谍,苏联修复间谍,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

我和他的同伙从雨棚里掉下来,只担心掉进鸡里,但从这成了一只水狗,每个人都可以欺负侮辱。

在这个时候,我带领学生读第一 六自然段,经验法老对我们是一个朋友对待,是倾销所有,我是国王同情大于平等,拒绝接受。所以笔者在文章末尾写了一篇文章:这是一个幸运的人不幸的不幸在面对贫穷,病态,孤独,法老,杨江女士觉得他们很幸运,即使她也遭受不幸,但她自己苦熬,只看到法老的苦,只有经常爱人才能关心人,她的言行散发出人性的温暖,她和法老,散发出人道主义的光。

在这一点上,引导学生完成文本的解释。

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是人类情感的微妙影响,心灵的沉默。而要实现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的目标维度,教师必须有课程意识,课堂在动态过程中承担情感的启发和价值观的指导任务。充分引导学生走向对话的灵魂。使学生从心灵的多角度情绪成为学生的宝贵精神生活,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灵。超越精神交流的文本的唯一方式。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最佳实施。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激善良,经验平等和人 道教,我也进行了文字扩展的延伸: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法老,我们和他们也有语言沟通,意识形态碰撞,我们面对法老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然后提出了门卫,学校餐厅服务员,清洁学校厕所的健康阿姨的照片,让学生与他们在我们面对这些法老的态度的过程中与他们谈话,让平等和人道主义的居民学生。

最后,老师总结,本课结束:无论我们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都要被爱,我们可以像特蕾莎修女,用大爱做小事,只要我们感觉良好,只要我们是平等和真诚的对待每个人,尊重每个人,老师相信你有我,有成千上万的法老,世界将成为一个美丽的世界!

全班设计,突出学生作为主体教学哲学,引导学生学习,品尝,讨论,交流,展示,在自主的感知,在困难的讨论,经过讨论交流。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演出阶段留给学生。

整个类实现平等对话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是老师和文字,学生和文字,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是碰撞的思想,是情感交流。使语言教学保持灵性,确保阅读教学的成功。

为了确保团队合作学习的效率,团队合作问题是有价值的,分配给小组的任务要明确,使小组讨论不会在形式上,以确保有效的合作,课堂效率。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第11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读书人差不多都能背诵如流。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毕竟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读明文意,诵出韵味,通晓“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畅谈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理念。

反观这一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到。一是学生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等方面做的比较到位;二是学生能了解文本结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三是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参入活动的学生在90%以上,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在85%以上;四是90%以上的学生会运用工具书、资料自学课文。

但是,仍有遗憾之处。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问题的设置有些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就一篇自读课文分析的过细。例如: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二是老师的表演成分大大减少,失去了公开的原生态!

三是没有实现当堂背诵的预期。

四是由于停电至使课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影响了上下课的指令。

五是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时间少了,那么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我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我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言。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另外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学,他们貌似很认真,但不做笔记,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而我也没有及时提醒他们。

同时,如何把课堂连缀得更流畅,怎样把问题引到深处,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如何让教师的点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复斟酌提炼,深思熟虑。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2

我这堂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和理解主旨。古文的字词解释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检查的环节:“大家来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让学生找错纠错,辨析古今词义,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复习的效果。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把问题汇总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分类、组合、提炼,排列,整理出六个探究题。为了使自主探究顺利展开,我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课上,我把学生的问题和提问者的名单一起出示,提高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我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究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中发言。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了解各小组的选题及进展。最后交流时,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各抒己见,或达成共识,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总结我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学生平等对话,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题,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主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

反思这堂课,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结合我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

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我在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否定,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

3、留白还要艺术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

《桃花源记》为传世佳作。我非常喜欢作者描绘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会。对于这篇古文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能给同学们哪些知识和能力呢?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

一、继续巩固同学们课外通过查资料预习的方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能力。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时能发现问题,那就是学有所获的表现。

三、对古文知识点的识与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习文言文,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而这篇课文的文言知识点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古今异义词;其二,一词多义;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现突出,要在翻译时根据意译的方式适当补出来。我认为通过对全文的背诵,是对文言知点识记的最好方法。

本文的教学我的设想是以学生朗读与自学为主,教师点拔为辅。在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疏通文中的字词句,再把桃花源记的美景与文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探讨本文的思想内容和主旨。这节课上有大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对本文比较感兴趣。只有一些后进生还不能进入状态。还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裕。如果学生能主动就课文思想内容作更进一步地探讨,结合现实社会进行反思,那就锦上添花了。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

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升华体验,让在学生自主研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表达,学生的发言有亮点。例如:读到“爸爸为我买橘子”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说:“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爸爸,为了儿子,再苦再累也不怕!”但也有的学生认为:爸爸的作法不可取,因为儿子也已经是大人了,就应该让他自己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的生命就在于读书的过程中,以文本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融入自我的体验和感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引发新的共鸣和思维,创造出新的境界,感悟出新内容,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5

用了两个课时上完了《苏州园林》,走出教室,心里感到特别轻松和愉快。一直以来自己所思索的任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教说明文,在教学中得意实践。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我打破传统的“串讲”,先创设情景导入,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从2—9段中找出含有“图画”的句子。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但这有一定的难度,对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的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否会完成,我心里没有底,但总想试试,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学生很聪颖,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为这10个句子标上序号,分组讨论,找出说明整体、局部、细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各自的说明对象,从而解决每段的中心句。第二课时学生配乐选段朗诵,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已经是水到渠成了。课堂结束之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课文的结尾是否画蛇添足”,想象“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会写什么?”;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美”,学生纷纷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学生笔下的校园美五彩缤纷,虽然稚嫩,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已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就是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待于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6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从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关心程度。父亲穿着很朴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价,颜色普通。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就连给脚夫的小费,父亲也要讲价,家境惨淡可见一斑。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读书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亲为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贵重,也很时髦。通过父子服装的对比,不言自明: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远远胜过自己。从父子服装对比这一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上一篇: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题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