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论文范文

2024-05-22

生态系统论文范文(精选8篇)

生态系统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城市环境水平急剧下降,人们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越来越重视,对绿地系统的识识从过去把园林绿化当作单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向城乡一体化,建设大环境、大绿化的方向转化。本文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体;系统规划

一、我国生态绿地的进展

1、系统观方向

我国城市绿化从最初的黄土不露天,到见缝插绿,再到把城市绿地当成一个大系统对待,是一个典型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生态观方向

依据生态学的理论探寻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指标和效益,逐步成为中国城市绿地

系统研究中的热点,大量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有关城市绿地系统对生态城市建设作用的研究,有关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认为城市绿地应保证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分析、应用和建设的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景观生态学指导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研究。

3、协调观方向

绿地系统是城市的一个子系统,绿地系统如何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如何引导城市发展,始终是研究的热点。

4、技术观方向

借鉴计算机遥感等相关技术手段,调查分析城市绿地的现状,为制订科学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已成为大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必备手段。

5、目标观方向

建设园林城市是中国城市绿化发展的普遍目标,尽管对花园城市的内涵指标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然有许多城市把它们作为高于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并对之进行研究,探讨城市绿化在其中的作用。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目标

1、完善绿地系统的生态还原功能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作为城市自然资源生产的主体,转换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固定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的食品链,实现城市的天然物流和能量的循环,为城市注入氧气、温度和湿度,而且有利于吸污、杀菌、降低噪音、土壤保水、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分解废物垃圾等有效功能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不仅是种植绿色植物,还需要包括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的环境创造,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的整个结构功能的恢复。

2、确立城市绿化的产业地位

城市绿化产业作为信心的第三产业,其产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金额自然生产率共同创造的,并且其大宗商品价格特点是具有市场价格和影子价格两部分特点的并存之处。城市绿化商品的影子价格可以联系到公共物品,如氧、恒温、杀菌除尘等方面,按照有关研究成果计算影子价格,价格是绿色建筑投资的3.42倍。城市绿化的市场价格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市场价格是直接有形的产品,如建筑、装饰、植物和花卉等形成;而另外一分部是无形产品,它可以形成市场价格,如周边土地价格升值,及其他周边服务,最后一部分连接依附到无形产品之中的价格,它是不能够直接实现易货的市场价格,如,旅游景点、旅游服务的价格。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应该是在它的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双重发展为目标下进行的。

三、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结构规划

1、按总体控制指标构造城市绿地系统

据估计,如果想要使得城市绿色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其洁净空气、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噪声、实现生态效益等功能,城市绿化覆盖率起码要达到至少30%才可以。我国已制定了本世纪初,人均实现公共绿地面积7.11m2的目标。根据这些指标,在新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当保留大型绿地,并且还要设计一些分散的点状绿色,形成庞大的绿色空间,并进行合理的配置,还可以通过老城区的旧区改造,增加绿化覆盖率,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规划。

2、加强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创造立体绿色空间

在高楼林立、土地密集型的老城区,其路面都是比较坚硬,主要是以沥青水泥占主导地位。因此,通过点、线绿色规划,可以提高城区绿化。既要保护现有的绿地不会受到削弱,同时也应该见缝插针,实现路边绿地、宅旁绿地,、街道绿地,以及河流改道扩建,建设绿化街道和滨河绿地;与工厂进行协商,工厂需要搬迁,为了绿地的合理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进,如今的屋顶防渗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实现建设屋顶绿地,也可以建设绿色建筑外墙、花园和其他绿地的绿表。

3、综合各项新措施,多角度实现规划建设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城市绿化规划理念,以及协调绿化系统架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成为城市景观之一

城区一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其历史悠久,而且现代风格和历史风格交相辉映。通过对各城区的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遗产的交错和融合,实现城市和景点、景区的互补。

(2)连锁反映

依托城市,将外环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起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在城市周围形成自然景观与耕地保护的绿化带。

(3)纵横交错

在城市中主要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道路的骨架。纵横交错建设生态景观和防护绿化带,实现中心城市的绿化网络与外围城市周围绿化进行交融,实现城市交通氧气通道和带状防护绿地的建设。

(4)兼顾点带

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树林的和谐与团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古老历史和现代风格展示交融,合理利用现有的供水系统,将水体景观和城市防洪设施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绿化美化档次,实现美丽的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效率。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于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理念日益被大家所提倡。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突出地方特色以及人文文化、生态系统等等。只有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才能与自然共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会使得生活家园永葆生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丽亚.规划评估的理念、方法与框架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6

[2]杨S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01).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第2篇

3.1 合理的种群密度。种群是生态学研究中最小的生态单位。它指的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群,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基本单位。在会展生态系统中,种群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相同会展要素的汇集,如主办企业种群,展馆企业种群,展览服务企业种群,参展商种群,观众种群等。主办企业种群是指组展展览活动的企业,是会展活动的发起人,是处于会展活动起点的企业。主办企业通过创造会展产品,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行业内的能量交换和流动。展馆企业种群是会展活动场所的提供者,是会展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没有它们,会展活动就不可能进行。展览服务企业种群是指为展览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包括搭建、物流、礼仪等服务内容。参展商是会展产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是会展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会展活动效果的评价者。参展商不是天然形成的群体,它需要主办企业通过广泛的宣传、个性的服务等方式争取才能实现参展商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观众是会展产品的分解者,是参展商购买会展产品的目的之所在。除门票之外,观众不会与主办企业之间有资金上的流动,但主办企业必须注重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因为观众的状况会影响到参展商的购买行为。

种群虽然由个体组成,但它却具有许多个体所不具备的特性,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3],单位空间中的种群数量叫种群密度。在会展领域中,种群密度不是越密越好,也不是越疏越好,而是要保持适度适中、恰到好处。因为社会资源的供给能力和会展的市场容量有限,只能容纳同资源供给量和市场需要相适应的那个数量的种群密度。当会展种群密度过高时,由于资源匮乏,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会展种群就会消亡;当会展种群密度过低时,不易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也会导致产业发展的危机。以会展主办企业为例,当某一区域内该类企业数量过多时,必然形成激烈的竞争,造成对会展资源的过度利用,表现为同一展览主题的重复举办,这会对参展商造成困惑,导致参展商的分流,长此以往会使参展商失去对会展行业的信心,破坏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该类企业数量过少,就会产生竞争不足的局面,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必然伴随着创新性的欠缺,办展水平提升较慢,造成会展资源的浪费。因此,合理的种群密度有助于会展市场的稳定发展。 3.2 稳定的集群模式。集群是自然生态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集群的生态学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共同防御敌害,改变小生境,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繁殖。在社会生态学中,“集群”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集群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许多相互联系、在地里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共处于一个竞争环境中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的`好处: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材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开支成本;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面对面交流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4]。

会展生态系统里,稳定的集群模式首先体现在会展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之间比例的协调。在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是横向的竞争关系;而属于不同环节的企业,他们之间是纵向的分工合作的关系,各类企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才能确保集群的稳定。例如,在我国,展览场馆的数量与展会的数量不成比例,场馆建设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导致很多场馆的使用率偏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提供展览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较少,因此很多物流、翻译、展台搭建等服务都是由场馆方提供的,服务的专业性较差。会展企业间理想的合作模式是围绕大型展馆的众多上下游企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而非由展馆提供完备的海关、运输、展台设计与搭建、广告、翻译等“一条龙”式的服务[5]。

会展生态系统里,稳定的集群模式还体现在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协调与呼应。会展活动的实质是主办企业为参展商和观众搭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在会展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参展商为会展产品的主要买单对象,观众只需付展会的门票甚至可以免费参观。从表面上看,参展商的参展费用是支付给主办企业的,但其实际购买的内容却是展会的观众数量和质量。因此作为会展主办企业,必须保障参展商和观众双方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对等。如果只有高质量的参展商而没有相应质量的观众与之相匹配,展会只能是昙花一现,很难持续发展,会展主办企业切不可因为参展商是会展产品的购买对象就只重视参展商而忽视观众。

3.3 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要素的综合,包括生物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会展活动必然依赖于周围的环境而存在。在会展领域内,其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市场需求。会展生态环境内的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共同促进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

4 总结

会展生态系统的构建有赖于会展生物种群密度、集群模式以及外部环境的互相协调,他们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动态的平衡系统。在会展经济热火朝天的当下,许多城市都把发展会展业作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形象提升的契机,为此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但除了部分城市培育了品牌展会、初步形成会展生态的良性循环外,大多数城市的会展业并未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构建适合会展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视觉对会展产业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出发,制定更加合理的会展产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2]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卢升高,吕军主编.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健康综述 第3篇

1.1生态系统概念沿革

生态系统 (ecosystem) 这一概念早在19世纪末就广泛出现在欧美各国的相关文献中, 但是直到1866年, 生态系统这一词汇才由德国著名生物学家E.H.aeckell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明确使用。

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 (1935) 将热力学能量循环思想引入生态系统研究之中, 认为生物和环境形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彼此依赖、不可分割, 这些自然系统构成了生态系统。德国生物地理学家Carl Troll (1938) 在进行东非国家土地利用研究时率先提出景观生态概念。美国学者Lindeman (1942) 探索了生态系统中物体能量转化和营养物质循环问题, 提出了著名的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定律, 为研究十分复杂的生态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志着生态系统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阶段。

20世纪50年代, 美国Odum兄弟一贯强调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 并在营养动态和能流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方法。E.P.Odum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研究体系, H.T.Odum则创立了著名的能值分析法。

20世纪50年代之后, 数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将生态系统研究推进到崭新的理论水平。尤其是耗散结构和协同论的应用, 促使生态系统从粗放定性转向精确定量发展。

20世纪60年代之后, 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显现, 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滩涂、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逐渐加大, 甚至达到不可逆的破坏。于是生态学家开始将重心从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转向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研究。

20世纪80年代, 复合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提出, 贴合了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经济系统的需求。马世骏、王如松 (1984) 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模型, 丰富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和理论, 推进了现代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

1.2生态系统特点

(1) 整体性:是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体现了统一的整体性。

(2) 反馈性: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能增强系统功能, 负反馈会削弱系统功能, 二者交互作用、相辅相成。这一特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开放性:任何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 以使得生态系统能够不停的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种群、能量等动态交换。

(4) 可持续发展性:自然生态系统一直为人类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可持续性能够不同程度降低人类对自然的胁迫, 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性。

1.3生态系统分类

生物圈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和。将生物圈这一生态系统划分成自然、农业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又划分为草原、海洋、森林、荒漠和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划分成农田、人工林、人工草地、牧场、鱼塘、养殖 (蜜蜂、蚕、蚯蚓) 和微生物 (含食用、药用菌) 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城镇、工矿、温室和宇宙飞船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健康

2.1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沿革

1941年, 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Aldo Leopold率先定义了土地健康 (Land health) , 并使用土地疾病 (Land sickness) 一词来描述土地功能紊乱 (dysfunction) 。20世纪60年代, Aldo Leopold将土地健康的概念升级为景观健康 (landscape health) 。但土地健康和景观健康的概念均未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重视。

Karr J.R.等认为不管是个体生物系统还是整体生态系统, 只要它能实现内在价值或潜力, 且状态稳定, 当受到外界干扰之时, 它具备自我修复或还原能力, 管理它通常也只要极小的来自外界的支持, 这种生态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Campbell将生态系统健康理解为:生态系统健康就是在系统内部, 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的功能。

Schaeffer D.J.等 (1988) 首次探讨了生态系统健康度量的相关问题, 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Rapport (1989) 首次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认为生态系统健康 (Ecosystem health) 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的恢复能力。Schaeffer和Rapport发表的这两篇文献成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领域的先导。

Costanza认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是稳定和可持续的, 即踏实、活跃的而且能够随时间的推移维持其自身状况和对外力胁迫具有抵抗力, 那么该系统就是健康的。

Rapport (1999) 生态系统健康应该包含两方面内涵: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目标, 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随着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的发展, 一些相关的学会、组织先后成立。1988年, “生态恢复学会”成立;同年, “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1993年和1994年, “国际生态工程学会”和“国际生态健康学会”先后成立。1995年, Ecosystem Health和Journal for Ecosystem Health and Medicine两本杂志创刊。这些为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 极大的促进了生态系统健康学相关研究的开展。

综合来看, 按照生态系统是否向人类社会提供服务功能, 可将生态系统健康学简单划分作生物生态学类和生态经济学类。生物生态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 Costanza是代表人物, 但其局限于生物物理的范畴, 且倾向于强调其自然生态特性, 从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因素;生态经济学多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 以Rapport等的界定为典型代表, 不仅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健康状况, 还将人类看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考虑了生态系统具有的服务功能。生态经济学定义获得多数学者的认同。同时, 一部分科学家对生态系统健康这一概念持反对意见, 认为生态系统健康仅是一种人为的价值判断, 并不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将会阻碍详尽的科学分析进程。

2.2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内容

生态系统健康学由于既是一门学科, 也是一种生态系统状态, 基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实践, 中外学者对于其界定仍未达成共识, 目前比较广为接受的是“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会”对其的定义:“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预防性的、诊断的和预兆的特征, 以及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但对于生态系统健康学所研究的内容, 有普遍的共识。生态系统健康学主要研究内容框架见图1:

2.3生态系统健康特征

基于生态系统观和人类发展观理论,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具备下述特征: (1) 具有能够从人为或自然的正常扰动中恢复过来的恢复能力; (2) 具有在投入缺失的情况下自我维持稳定的能力; (3) 不会对相邻生态系统造成压力; (4) 稳定、可持续、有弹性, 无失调的症状; (5) 应包括经济学健康、社会学健康和人类健康。

2.4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模式

生态系统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胁迫, 在处于亚健康或者病态等情况下, 急需恢复与重建。以对生态系统扰动最为剧烈的矿产只有开采为例, 上个世纪90年代初, 我国约有9000多座大中型国营矿山, 多达26万座乡镇和个人开采的矿山, 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造成系统健康状况恶化, 导致了2万km2土地变成了废弃地, 并且正在以250km2/年的速度不断扩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污染源日益增多, 人们必须增强环保意识, 切实采取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 故提出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模式, 见图2。

参考文献

[1]王广成、阎旭骞,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董权, 西方生态学近况[J].生态学报, 1996, 16 (3) :315~324

[3]马世骏、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 1984, 4 (1) :1~9

[4]周生路, 土地评价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Rapport DJ.What Constitute Ecosystem Health?[J].Perspectives inBiology and Medicine, 1989, 33:120-132.

[6]刘建军、王文杰、李春来,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 2002, 15 (1) :41-44

[7]曾德慧、姜凤岐、范志平, 等,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应用生态学报, 1999, 10 (6) :751-756.

[8]彭建、王仰麟、吴建生等, 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方法与进展[J].生态学报, 2007, 27 (11) :4877-4885.

生态系统论文 第4篇

一、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天然生态系统演进时间长,在风、水和迁徙动物的帮助下,生物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相互竞争中,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群落,在一个生态群落里即便某种生物处于绝对优势,但是,其他生物特别是伴生生物也会“枝繁叶茂”。在这种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互助关系,生态系统能够自我平衡,因此,生态系统较为稳定。

农田生态系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类主动构建的,目的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粮食,虽然也有其他伴生生物,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态系统,但是农田生态系统物种相对单一,特别是在肥力有限的情况下,人类为了提高产量,经常清除一些“杂物”,所以,农田生态系统不完善,伴生生物很难生长,而且伴生生物规模非常小,生物间相生相克作用无法发挥,生态系统难以平衡,生态系统稳定性差,需要人类经常性地干预。

二、农田生态系统对人类依赖性强

天然生态系统是自发形成的,生物在生长初期就面临激烈的自由竞争,在竞争中物种相互选择,相生相克,最后形成一定规模的生态群落,生物种类和数量都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形成动态平衡。如果没有外界强烈的干预,这种生态系统会循环反复,永续发展。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有意识地建立的,人的主观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系统中的主要物种是人主动选择的,其他物种能否生存,取决于人的认识和兴趣爱好。这种情况下,生物之间不能自由竞争,无法自主选择生存伴侣,难以形成共生共长的生态群落。这种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抗逆性差,对人类的依赖性强,离开人类,农田生态系统就可能毁灭。

三、农田生态系统主要产品移出系统,物质无法循环

天然生态系统除能量和信息外,在物质上是闭环的,物质从无机界进入有机界,通过食物链传递,最后经微生物分解又回到无机界,除极少数物质通过风、水和动物迁徙等带出系统外,绝大部分物质永远在本系统内循环,不会流出系统。通过这种循环,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无机环境得到更新并变得越来越适合生物生存的需要。

农田生态系统则完全不同,它在能量、信息和物质上都是开环的,其主要产品移出系统,供人类食用,所以在物质上无法循环。如果物质长期移出系统,而没有相应物质补偿的话,无机环境将得不到恢复和更新,必然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农产品质量就会下降。所以,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需要外界补偿或归还。

四、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高于天然生态系统

天然生态系统受制于自然条件,生态系统生产力低于农田生态系统。在天然生态系统中,光、热、营养等均受自然条件制约,特别是营养物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非常明显。以植物为例: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吸收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9种营养元素和铁、氯、硼、锰、铜、锌、钼等7种微量营养元素。〔1〕其中需要从土壤中吸取量最大的为氮、磷、钾。而一般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远不够供应,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故通常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

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受人工控制,人类在耕作过程中不断从系统外部补充氮、磷、钾等元素,土壤肥力不断改进、增强,而且人类还可以改变光和热对农作物的影响,所以,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远远高于天然生态系统。当然,这种生产力需要人类的帮助,这种生产力实际上是人类的社会生产力,这也是农田生态系统与天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别。

五、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简单,食物链顶端在系统外部

天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实际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非常复杂,如:食虫鸟不仅捕食瓢虫,还捕食蝶蛾等多种无脊椎动物,而且食虫鸟本身也不仅被鹰隼捕食,而且也是猫头鹰的捕食对象,甚至鸟卵也常常成为鼠类或其他动物的食物。而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相对简单,除了蛇、鼠、青蛙、虫等少量动物外,其他动物很难在其中生存。主要产品——粮食被人类移出系统,所以,农田生态系统留给自然的食物非常少,这也制约了其他生物的生长,所以,食物网的结构相对简单。

同时,在天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非常完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完整地存在系统中。虽然,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逐级递减,但是,食物链的顶端(大型肉食动物)仍然在系统内部。而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不完整的,生产者在系统内部,而主要消费者——人类却在系统外部,人类也是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这个顶端不在生态系统内部,而是在系统外部。

六、农田生态系统群落演替时间短,甚至断裂

天然生态系统群落演替是从裸地开始,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最后形成生物群落与环境相适应的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这一阶段的生物群落叫做顶极群落,〔2〕这一阶段的生态系统属于顶极稳定状态生态系统。这种自然群落演替具有时间长,稳定性好的特点,处于顶级状态的生态系统非常稳定,可以持续几十年、上百年乃至上千年。

农田生态系统群落演替时间非常短,一般半年就是一个周期,这种情况下生态系统要素变化快,系统不够稳定。如果采取轮作的耕种方式,群落演替就会发生断裂,群落演替断裂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土地可以得到休整,病虫害得到遏制;不利的方面是生态群落演替断裂,不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高,不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陈继侠,任艳华. 植物缺氮、磷、钾元素症状及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9):51-52.

生态系统论文 第5篇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44 (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41.

[4]董文福,管东生.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研究[J ].生态经济,,8:45.

生态系统论文 第6篇

1.1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概念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中,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与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通过学术成果信息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术成果信息是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富有创新内容的信息,能揭示一定的自然现象或社会规律。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主要是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的人或组织。学术成果信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一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的总和。学术物质环境包括科研仪器、科研设施、学术经费等。学术制度环境包括学术政策、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奖惩制度等。学术人文环境包括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学术理念等。

1.2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对各构成要素的要求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存在向良好状态发展的趋势。

1.2.1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构成合理,学术素养整体提升

按照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在学术成果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将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分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三种。不同功能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缺一不可,且数量配置合理,否则,学术成果信息流转不畅或无法实现。

学术素养是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在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应具备基本素质和修养,包括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的学术素养能彼此产生正向或反向的影响。当正向影响范围逐渐增大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学术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能保持健康;反之,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被打破,甚至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会不复存在。

1.2.2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占比逐渐增多,不同种类学术成果信息协调发展

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在生产学术成果信息前,需要阅读大量现有学术成果信息。新学术成果信息与现有学术成果信息之间如同房屋与地基的关系。基地牢固,房屋不易倒塌。现有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好,新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不会太差。如此良性循环,学术成果信息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学术成果信息可分为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13]。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需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和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的共同支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与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相辅相成。当3种类型学术成果信息间协调性降低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会下降。

1.2.3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与其他构成要素相互适应,学术成果信息环境间相互促进

适宜的学术物质环境能使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专注于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生产,避免老旧学术设备导致学术成果信息准确性降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花费大量时间等待获得学术设备使用机会等情况的发生。完善的学术制度环境使得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为重视学术成果信息的原创性,因为学术制度中对对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做出相关规定。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打下基础,因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愿意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中吸取他人的研究经验和方法。

生态系统论文 第7篇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很强的经济产业,其发展不仅与众多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关系密切,而且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明显的关联带动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21世纪世界旅游经济仍将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持续发展,并始终保持在世界经济中最大产业的地位。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旅游卫星账户(TSA)方法统计分析显示,旅游产业的影响力不仅表现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机会、外汇收入的直接影响;而且还拉动了建筑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影响。我国有关研究也表明①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建筑、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商贸、娱乐、金融、信息等2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工作岗位,可以间接带动7个就业岗位;旅游业每创造1元的收入,可以间接创造7元的社会财富。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旅游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研究,以及旅游产业发展中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尤其是一些旅游强国更为重视。

一、为什么要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

1.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回顾

我国的旅游业真正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序列是从1986年正式开始的,在这之前基本上属于政治接待型的事业组织,发展旅游的目的还主要限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自从1986年旅游业被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并在产业序列中获得优先发展后,国内旅游需求逐年膨胀,宏观环境不断优化,使旅游业的发展呈现逐年加速之势。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将旅游产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使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大大加快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旅游业的总收入连年攀升,已达5566亿元,比19净增了2147亿元,增长率为62.80%,年均增长率10.47%,年均净增357.83亿元。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旅游总收入4882亿元,比20有明显下降,但从的发展势头和统计情况来看已有大幅度回升(见表1)从旅游产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体占5%左右,除20因受“非典”影响略有下降外,可以明显看出有超出5%的趋势(见表2)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旅游卫星帐户(TSA)的测算20我国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50%而旅游经济占GDP的比重则高达11.45%近年来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见表3)

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也非常大(见表4)按照WTTC旅游卫星帐户的统计测算年我国旅游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为1.98%,旅游经济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则达11.45%。也就是说,在每就业100人中就有11个半是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根据WTTC的分析,我国的旅游就业乘数效应在世界各国中也是比较高的,2004年达4.21③。实际上,按照我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旅游就业乘数效应在已为6,年以来一直接近。 2.从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看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尽管我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确实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对旅游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1)从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尚未构建和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旅游产业链,使整个旅游产业系统各相关产业的协同性、互动性、整合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整体功效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不少旅游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也在探讨建立旅游产业链的问题,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实践思路。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诸如食、住、行、游、购、娱各产业部门,以及政府管理、中介服务、市场预测、规划设计、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法规规范、统筹协调等部门的规范运作和功能发挥都与缺乏构建旅游产业链及其配套功能有直接关系。比如,春节黄金周海南省的游客结构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改过去团队游为主、自助游为辅的格局,自助游等散客占到游客总量的60%,团队游仅占40%。但与这种“自助游”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与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尤其是国外成熟的旅游目的地非常普及的家居化旅游方式不仅还无法应对,而且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心理准备。事实上,好多企业只是在研究如何抓住黄金周时机提高收益的问题,很少思考如何利用春节黄金周树立新形象,开拓新市场,努力推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春节黄金周三亚旅游宾馆床位价格飞涨就是明证。因此,我国需要建立发展旅游产业的大系统观念,克服狭隘封闭、画地为牢的自缢性经营思想;建立和形成符合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新型的有机的旅游产业链,打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思维陋习。要围绕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服务,以及文化传统、休闲娱乐、艺术鉴赏、风情民俗、古迹、探险等资源与经营项目,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构建品牌价值链和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旅游产业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生态系统,才能真正成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2)从产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是旅游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是一个与旅游产业链直接相关的创新性命题,是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尽管国内外学者曾就旅游产业管理问题研究并提出过许多重要观点和成果,但尚未提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其构建问题。笔者之所以要把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创新性的命题来重点研究,就是因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与缺乏这一生态管理系统直接相关。因此,能否构建一个新型的“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从对下面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来加以佐证。

其一,为什么管理调控总是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使得诸多关系难以理顺,深层次矛盾越聚越多,冲突越积越深,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比如,游客深恶痛绝的零负团费与‘填坑”怪圈的蔓延,黑导、黑车、黑社、黑店的不断出现,旅游产品的缩水和旅游“精品”的畸变等这些旅游经营生态圈所出现的严重问题,都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调控能力不足或者非常低下有关。因此,需要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机制,增强旅游产业系统的整合度、互动性和协同观念,以便大大提升整个系统的管理调控能力。

其二,为什么旅游产业经营的不少环节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使得旅游市场怪状叠现,问题不断,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好多景区景点经营企业大倒苦水,旅行社苦诉艰辛,导游司机怨声载道,餐饮企业惨淡经营,旅店宾馆无序竞争,游客投诉不绝于耳,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没有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直接相关。因为旅游不仅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强的系统性产业,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关联度极高的社会性产业,这一产业的有序发展和良性运营,离不开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而这一切依赖于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科学构建和规范运作。

其三,为什么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这既涉及到如何保证旅游产品供给的质量标准?同时也涉及到如何创新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因为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是和旅游产品经营服务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享受和体验过程是与旅游产品的效用发挥过程同步进行的,这是购买旅游商品与其他有形商品的最大区别。因此,要通过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和运行,使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标准始终处于正常供给和可监控的状态大大消除因旅游产品质量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所带来的诸多经营烦恼。

其四,为什么旅游市场的调节能力总会出现偏差?如上面提到的年春节黄金周海南三亚旅游宾馆床位价格飞涨的问题,结果导致游客入住率只有66.66%,同比下降了27.84%?,就是缺乏科学的价格调节能力与预测能力的具体体现。实际上,这不仅是对游客旅游方式变化缺乏准确预测和把握的具体表现,而且也是对游客消费行为变化规律缺乏认识和分析的主要表现。现代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游客旅游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多元化变化趋势,如个性化的“自驾游”、“自助游”、“探险游”等旅游方式的不断涌现,饭店和景区之外消费行为的多元化发展趋向等。这说明“自由人”的旅游方式和“社会化”的旅游消费行为,客观上要求构筑与其配套的旅游市场功能和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这些都依赖于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建立。

二、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构建思路

1.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

目前,还没有学者就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问题作过相关的研究,笔者之所以要明确提出并研究这一创新性的命题,就是因为旅游产品是一种以系列性、综合性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特殊消费品,它提供给游客的是一种旅游消费价值的完整体验。因此,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其内部各系统的关联度和依存度更为密切,对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经营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无论是旅游景区与景点管理企业、休闲度假和客运服务企业,还是旅游饭店与餐饮服务企业、旅行社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经营企业等,甚或是相关的建筑与制造企业等,它们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兴衰相通。由此可见,旅游产业与其它一切有机体一样,是一个有生命运动规律的产业生态系统?,即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与此同时,也就涉及到相应的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如何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实施有效管理的问题,即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问题。

自从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揭示出自然界中物种进化的规律以来,“适者生存”的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我们知道,生物进化论是要解释为什么某些生命形式能够出现而且还会生存下来,而有些却已经消亡,并认为能够生存下来的生命形式是最能适应生存环境的优良物种。而一个生态种群就是由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物种组织构成的,它们行为方式类似,行为结果也类似,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的食物链,维持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产业生态系统是要解释为什么某些产业组织能够生存和发展,而有的却难以为继,破产倒闭。那么,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的这种产业组织无疑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良“物种”;而具有类似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众多产业物种所构成的系统就是产业“种群”,也即产业生态系统,或称为“产业链”。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产业生态系统包含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其他重要的竞争主体,一直向下游延伸到营销网络和顾客,并平行扩张到互补性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技能、技术或以共同投入品联系起来的业内公司,同时还包括一些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可见,这一生态系统所涉及的要素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产品或服务、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等及其各种关系和活动,它是一个多要素、多侧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产业种群有机体。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世界著名的零售业大王沃尔玛,当年靠在乡镇市场上以低价格建立销售系统,而如今没有人再把沃尔玛看作是一家零售商了,它还是一个批发商和物流企业,同时还是一个信息服务公司。沃尔玛和其它相关的商业生态系统一样超越了传统的商业边界,与几百家组织发展建立了相互关系,形成了更为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因此,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是一个有生命运动规律的有机体而非机械组织模式的拼凑和堆砌;各产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在于系统成长,并非完全是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各产业组织得以存活和发展的前提是为游客和所有的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并非完全是生产和推销旅游“商品”;同时,各产业组织的发展战略也主要在于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进化”,而非纯粹的战略竞争对手。正鉴于此,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要求必须彻底改变资源利用上的竭泽而渔,经济利益上的见利忘义,经营思想上的好大喜功,重大决策上的顾此失彼等有悖于生态管理思想的错误观念,必须遵从“互利共生、‘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因为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化的生态管理准则。

还要说明的是: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概念的提出并非一时的思维冲动,也不是借题发挥,搞概念游戏,因为生态系统的概念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演化运动规律掘还反映了社会系统的发展与运行规律,生态系统是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在内的一个完整概念,当然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也不例外。

2.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

从上文分析中不难看出,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产业生态都是相互依赖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重要的不是个体的存在,而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消费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产品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其一,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构成和协同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其中不仅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呈专业化发展趋势,协同的方式要求改变过去仅仅基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利益交易,逐渐发展成为以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等为特征的深度合作。

其二,产业系统中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也在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产业价值链条上不断转移,并较多地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集中,而且转移的范围越来越大,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转移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协调各相关产业组织之间的价值创造活动,使整个产业生态系统持续地处于价值创造的最佳状态。

其三,产业生态系统每一个环节上的运作效率对整体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不仅优势互补,共成体系,而且相互依赖,兴衰相通。这一点在旅游产业系统似乎表现的特别突出,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大大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能力和资源范围,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整个产业系统的协同效应和整合的核心能力之中。

其四,在产业生态系统中行业领袖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发挥着优良产业“物种”的辐射作用和核心协同效应,带动了整个旅游产业“种群”的良性发展。这些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设立行业标准、共享技术和资源,以及控制核心环节等多种方式,重新构建和整合产业系统并决定其中的组织方式,从而正在决定着整个产业系统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命运。

其五,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正在加强,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不同产业价值链之间变得越来越相互关联,并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一系列新的变化。这说明旅游产业系统所构成的内部产业链必然要延伸到系统外部,使系统的战略联盟进一步扩大,以减少巨大的营销费用和负担,防止系统外部盗用本系统构建的旅游线路和经营产品的风险,从而调用各相关产业的优势资源,协同系统内外各相关方面的关系,达到共赢的目的。

正是基于上述的这些重要变化趋势,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应主要考虑以下思路:

第一,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系统的协同效率,获取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以多种方式与产业系统中其他各相关环节的专业性企业进行协同和合作,以提高整个产业系统的运作效率,获得低成本快速满足游客日益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从而使旅游产业系统内部达到最佳的组合与协同,为游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二,深化与旅游产业系统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关系,能够整体化快速响应市场。旅游产业系统应通过投资、协同、合作等战略手段,深化与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关系,在旅游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上进行密切的协同与合作,使各自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溶入整个产业系统价值链的运行之中,从而切实提高各自的运作效率,进而帮助其增加产品的有效差异性,提高产业系统的整体竞争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使产业系统各相关企业得以结构化地提升存在价值,市场竞争优势得到巩固和加强,并符合产业链的控制权和利润区向末端转移的产业演进趋势,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和竞争位势。

第三,强化旅游产业价值系统的薄弱环节,形成并释放整体效能。旅游产业系统要注意强化产业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主动帮助和改善制约自身价值效率的上、下游企业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系统的运作效能,使竞争优势能够建立在产业生态系统功能释放的整体效率的基础上,从而获得相对于其他链条上竞争对手的优势。具体思路可以通过强势的高效企业对低效企业进行控制和强制的手段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方法来解决,还可以通过产业链主导环节的领袖企业对产业链的系统整合来实现。

第四把握关键环节,椎动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识别和发现自己产业链条中的核心价值环节,并将资源相对集中于这一环节,培育核心能力,构建集中的竞争优势。然后,借助这种关键环节的竞争优势获得对其他环节协同的主动性和资源整合的杠杆效用,从而使产业系统各相关企业成为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同主导,不断构建起基于产业链协同的竞争优势。

第五,不断提高系统协同效率,构建管理型产业价值链。要强调产业链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应是长期的且持续改进的过程,应加强相互信任和认同;要注重对产业系统中共同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旅游产业的各相关环节要在产业系统的发展中增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能力。同时,旅游产业系统中的主导企业还要密切关注所在行业的发展和演进,主动承担起管理整个产业发展的责任,引领整个产业去应对其他相关行业的竞争冲击或发展要求,以保持整个产业系统的竞争能力,谋求旅游产业系统的快速成长以及利益的持续最大化。

三、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与研究内容

1.旅游产业系统的构成与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关于旅游产业的构成,一般是从旅游业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部门来考虑的,也就是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或部门)结构,并将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作为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按照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的划分依据,根据从事旅游服务的不同部门的特点,又将旅游产业划分为住宿接待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游业务部门、游览点经营部门、旅游组织部门等5大类部门。但是,由于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特点,从而决定了旅游产业结构必然具有多元化的性质。从更加广泛的角度看,旅游产业还应包括旅游教育培训、旅游研究和设计规划等部门。只有从大旅游观的角度来认识旅游产业结构,才能提高对旅游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从而确立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

因此,按照直接面向旅游者和间接面向旅游者范围的区别,以及对整个旅游产业作用发挥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旅游产业系统的.构成划分为有机的3大块。第一块是直接面向旅游者服务并为其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包括饭店、餐馆、旅行社、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娱乐服务企业、航空公司、地面交通运输企业、零售商店、医疗服务等;第二块是间接面向旅游者并支持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食品供应商、金融业、通讯业、出版业、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生产企业,以及环卫服务与洗衣业等;第三块是间接影响旅游者并直接对前两类企业产生影响的行业,包括政府管理机构、规划设计单位、教育培训机构、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建筑业和制造业等。

然而,从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来看,首先涉及到对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的改革。这就需要组建跨行业的具有相应权威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构一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与国家旅游局合署办公,重点放在政策制定、行业监管、统筹规划和规范市场上,形成科学的管理职能、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管理机构同样改建为跨行业跨部门的旅游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省以下旅游管理机构不再变更,但职能要做相应调整。

其次,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市场体系与预警系统,形成科学的市场监管手段和方法体系。实际上,旅游市场的运行是有科学规律的,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承载量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质量标准的保证都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体系,而且要建立相应的市场预警系统,以确保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处于良性运行的状态之中。

第三,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协调机制,保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从前文分析中提到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来看,缺乏统筹与协调机制是主要根源。因此,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必须构建权威、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能够有效统筹和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问题,保证旅游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效协调。

第四,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支撑体系,保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组织都是有生命运动周期规律的有机体,旅游产业组织也不例外。所以,要把支撑体系的构建作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包括政策、法规、标准等管理环境的支撑体系,而且包括产业生命周期预测、产业发展极限、产业承载能力产业创新等支撑体系的构建。

2.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研究内容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有3个切入点:

一是以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主体利用数学方法和产业生态模型,研究旅游产业活动与演替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多重影响,包括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顺向演替带来的系统价值增值和逆向演替造成的系统价值损失,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提出改善、协调和保护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政策含义及其支撑体系。

二是从制度、组织、技术创新的角度入手,研究如何规范旅游产业系统的经营管理行为,协调各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将旅游企业的自利目标与利他目标统一起来,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产业生态管理系统良性运行的同步协调,以及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三是在全面界定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从对利益相关者的磋商、谈判、统筹、协同等研究入手,探讨如何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学习、协商和合作,达成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内外各部分的共识与合作,实现解决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问题的一系列共赢的实施方案。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基本研究内容:

(1)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政策支撑系统的构建研究。这是旅游产业生态系统运行的制度保障系统,主要包括从国家到省地已经制定的和应该进一步制定的政策法令、管理条例、行业规范、监督与保障制度等。

(2)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市场体系的构建研究。这是旅游产业生态系统运行的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旅游市场供给与需求分析、市场评价体系、价格形成与价格体系、市场主体与客体系统、市场环境优化机制以及旅游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基本内容。

(3)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协调机制的构建研究。这是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运行的基本问题之一,主要包括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管理与行业质量标准协调机制、成本核算与价格协调机制、队伍建设与管理培训协调机制,以及应急事项与特殊事务协调机制等。

(4)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运行模式的创新研究。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系统性、联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所以,必须根据这个系统的上述特点使运行机制与模式更加符合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要求,更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5)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效协调研究。我国的自然生态资源占全国旅游资源的很大比重,可以说人们旅游需求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对某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美感和享受。因此,如何使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与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不仅非常现实,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6)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效协调研究。我国的旅游资源除了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外,还有非常丰富的极具开发价值的民族民俗、历史遗产、艺术鉴赏、社区时尚、革命传统等社会文化资源,这些都是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使这些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同样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生态系统论文 第8篇

1 宁波竹产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宁波2015年竹产业实现年产值20亿元,其中各类笋加工企业年产值为10亿多元,涉及竹林经营农户50万户近100多万人口,笋竹加工企业100多家近10万人。随着竹林面积的扩大,竹林生态多样性与生态管理问题也日趋明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1 竹林生物多样性下降

宁波市竹林培育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1958年奉化岩头村18寸大毛筒竹闻名全国,20世纪80年代鄞州横街镇以每亩3843.6公斤的竹笋产量创下最高纪录;90年代,奉化雷笋覆盖保温保湿促笋等技术全国领先,达到每亩3200公斤。为追求较高的经营产量和产量,竹林经受着大量施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人为干扰,已显现一系列的生物连锁反应,竹林生产量较最大生产量下降近25%,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数量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竹林土壤中细菌与真菌数量分别下降为90%与45%,单一竹种林中的固氮菌比竹木混交林少了90%。

1.2 纯竹林经营生态稳定性差

20世纪50年代,宁波为毛竹主要产区之一,毛竹林主要是天然起源,由竹杉、竹阔、竹杉松阔等类型的竹木混交林组成,由于生态环境较为适宜,竹林生产力得以维持。70年代开始推广纯林经营,通过砍伐或阔叶树环剥枯死等办法把竹林中的各种伴生的乔木树种逐步除去,成为毛竹单优群落,提高竹林生产力。原来互补、共生共荣、稳定协调的竹木生态功能遭受到干扰和破坏,由此引发竹林各种病虫害发生频繁,风倒、雪压严重,竹林提早退化,抗逆性下降,竹林衰败等问题,影响竹林的可持续发展。

1.3 竹林衰败日趋明显

毛竹林由于长期推广纯林生产,多数竹农前期没有根据毛竹纯林生物稳定性差、生态系统脆弱的特点实施科学生态管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毛竹纯林开始出现退化。近10年多来,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注重“深翻垦复”,尤其在坡度25~30°山地采用这种方法,直接引发了水土流失、地力退化、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等负面效应。但不进行翻垦,又无法解决土壤板结、竹子矮化等生产力下降的问题。宁波奉化溪口、班溪等地是小径竹中雷竹的主要栽培区,2007年开始,出现了部分面积雷笋产量波动或下降现象,雷竹林衰败明显,特别在冬春季节的雷竹发笋期,立枯腐朽、退笋、烂笋等现象普遍。

2 宁波竹林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宁波地处浙东沿海,轻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市场体系相对健全,一直以来,竹子生长快、采伐周期短、用途广的特点,在宁波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造成竹林生态问题的原因如下。

2.1 竹林经营的生态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受到利益的驱使,政府主管部门与竹农竹林经营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了大面积纯林化经营手段,采取了施用大量的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过度采笋伐竹等经营措施,以提高竹林的产量与产值。一些竹农采用全面翻垦的办法在坡度25°以上发展笋竹两用林,采用砻糠覆盖在饮用水库上游区域发展笋用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土流失与水污染,而没有意识到在这些区域采用这些经营技术和手段,会带环境问题,是以牺牲竹林的生物多样性和长期生产力为代价,会对生态环境和长远的生计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竹林经营管理粗放

宁波山区经济发展迅速,使竹产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近年来,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单纯资源转向了市场需求,竹产品增产与增收不同步,使得竹产业支撑竹农收入能力的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宁波城镇化的发展,宁波山区农村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或外出,竹林多为留守的老年人经营,又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竹林基础管理措施如深翻、培肥等都无法进行,致使竹材品质下降,大径竹材比例较低。竹产业技术支撑力也明显不足,目前宁波市级及所辖的县(市)区中,无专业的竹业技术人员,乡镇基层的林技员由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无法开展竹林的生态栽培管理指导和推行竹林的分类经营技术。

2.3 竹产业体系建设滞后

竹产业体系是由竹业的三大产业即竹材竹笋培育业、竹材竹笋加工业、竹产品运输与销售、竹旅游、竹业保险与管理业等组成的经济循环系统。目前,宁波竹笋竹材培育业由于竹笋竹材价格的持续低价致使竹农从业的信心不足;竹材竹笋加工业由于多为初制品且出口单一国家,极易受国际市行情波动影响,出口数量逐年萎缩;竹产业中第三产业由于竹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现代竹产品营销网络尚未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竹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以竹林景观为主的旅游业开发不足等原因发展缓慢。要使宁波竹产业获得高效持续的发展,应加强竹产业体系的建设。

3 宁波竹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对策

竹林的“培育中更新,更新中培育”的特点使之成为典型的永续经营的森林类型。竹林生态系统管理就是把由竹林系统(包括生物与非生物)作为管理对象,通过应用科学的技术措施,不断完善竹林系统的结构、调节竹林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共荣,提高竹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水平及高效运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全面提升竹林的多重功能效益。竹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是在竹林的更新与利用的循环过程中,坚持生态经济的原则,注重改善生态质量,充分利用竹林的自然生产力。

3.1 提升生态系统管理意识,实施分类经营

政府应通过参与式等社会技术措施,提升竹农的生态意识,推行生态栽培的办法。竹林的立地条件对竹林的产量影响很大,而且是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在相同的劳动投入量的条件下,以不同立地条件的竹林地块作为评定土地经济级别的标准。根据宁波的立地条件标准,可分为Ⅰ、Ⅱ、Ⅲ、Ⅳ四类(见表1)。按照竹林主导功能需求的不同实施分类经营,是充分发挥竹林利用环境资源获取最大化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与不同经营类型相匹配的定向培育技术则是该经营类型获取最大化经营效益的技术保障。只有在适宜的区域发展丰产林,才事半功倍,而在不适宜的地区发展丰产林,不能依靠高投入来发展。

宁波竹林面积的增加,主要是依靠自然扩鞭,农户在疏林地、次生林或杉松人工林零星套种竹子,通过这样的林下套种,提高成活率,又使合理利用了林地在时间、空间资源。而裸地种竹,成活率较低、投资大且成林时间较长,比较适合荒山荒地或退耕还林地。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开发竹林立体经营,提高竹林地复种指数,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在竹林下间种、套种各类经济作物如中药材、菌类,发展养殖业如竹林下养羊、养鸡等立体经营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3.2 恢复竹阔混交,完善竹林基础设施

宁波竹农习惯经营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竹林密度不宜过大,现经营较好的纯竹林基本上都是材用竹林;宁波属于亚热带气候,纯竹林的生物相对贫乏,相互制约成份较少,生态系统脆弱,容易引起竹病虫害的猖獗危害,在余姚梁辉镇龙坑村发现的竹叶绢夜蛾的新毛竹害虫就是典型的例子;宁波山区的山坡度较大,高远山区的竹林,难以进行如垦复施肥这样的集约管理手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出现竹纯林竹子矮化、产笋期缩短、尖梢、笋产量降低,土壤板结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竹农开始认识到竹阔合理混交,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抑制病虫危害,防止生态质量下降,提高竹林生态系统的抗逆性与稳定性。近年来,一些竹农已经在竹林抚育时自觉留养各种阔叶树,这是竹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重建竹阔混交林。

政府要继续完善竹林道路、竹林灌溉设施、竹林培育机械等基础设施,以提高竹林抗击干旱、大风、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稳定协调的生态系统,发挥竹林的最大生产潜力。这些办法既确保了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又增加了竹林生物的多样性,保障竹林的可持续经营。

3.3 加强竹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加强宁波市竹产业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采用竹笋产品的农残检测、竹林FSC认证等国际接轨手段,进行竹材竹笋培育,落实竹林的分类经营;进一步培育宁波本土竹业龙头企业,支持竹(笋)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力度,鼓励竹子高值化开发,加大竹材、竹炭、竹纤维、竹叶的综合利用,突破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发展竹林生态旅游,通过开展竹林景观、竹艺制作、竹乡度假以及竹炭生活技能体验等活动,弘扬竹文化,以竹文化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支持竹产业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帮助竹产业中竹笋培育、竹产品生产加工、竹产品流通信息的共享,林业主管部门通过竹林科技推广网络,为广大竹农提供技术保障,推广先进竹林科技,充分发挥竹林示范基地、竹林科技示范区的示范作用。

上一篇:公司个人辞职报告下一篇:婴儿出生上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