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教学案范文

2024-07-20

第一课教学案范文(精选6篇)

第一课教学案 第1篇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案

基础知识结构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商品(w):

(1)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3)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关系:

①区别:第一,商品用于交换,其他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第二,商品有价值,其他劳动产品没有价值;第三,商品属于历史范畴,其他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联系:第一,二者都是劳动产品;第二,二者都有使用价值;第三,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4)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被发现,同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G):

(1)货币的产生: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品交换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金银一旦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了货币。

②一般等价物是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形式的演变:金银条块——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等。

(4)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商品和货币的本质属性都是社会属性,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一种生产关系。商品交换实质是相互交换劳动。因此,金银作为货币,同样代表这一生产关系。)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含义: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显示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第一,二者区别(含义不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第二,二者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

①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w——G——w)和对生产者的启示(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反之,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要使商品能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次数所决定。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1)纸币的优点:

(2)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3)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4)纸币的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条件下常见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在非限制性市场条件下,纸币的过量发行会直接表现在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上,因而被称之为公开的或显性的通货膨胀。在限制性市场条件下,由于价格受到人为控制,因而纸币的过量发行不能通过价格上涨反映出来,通常表现为商品供不应求,如凭票供应、限量供应或有价无货,被称之为隐蔽的或隐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2)通货紧缩:指货物与服务价格水平普遍不断下降。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物价水平下跌的原因,在于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大于需求,以及由之导致的投资边际收益率下降和经济衰退。其二,由于供应大于需求,而新的产品和劳务因技术进步滞后而难以产生,实体经济领域中有利可图投资机会减少。银行普遍出现“慎贷”甚至“惜贷”倾向,并导致货币供应增长率下降。其三,增加货币供应只是治理通货紧缩的必要条件。

(3)注意区分“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因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限度的,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但并非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意味着通货膨胀,因为价格虽以价值为基础,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引起价格上涨以及由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等引起的价格上涨测不属于通货膨胀。

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常用的结算方式:

(1)现金结算:

(2)转帐结算:

2、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卡:

①信用卡的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②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

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支票的种类: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二)外汇、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考点:

、对商品的理解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3、纸币的发行规律。

4、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5、外汇、汇率的理解。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材料分析:、XX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放在XX年经济工作的首位。专家建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当既要抑制通货紧缩,又要防止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答:①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存款代表的实物量少了,等于实际收入减少;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跌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适度的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有好处。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抑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

(2)应当怎样确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有三个因素:第一,代售商品的数量;第二,价格水平;第三,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的次数)。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热点材料:在近年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吸引外资甚至在XX年超过美国。另外,由于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挂钩,而美元从XX年中期就开始持续走软,因此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汇价实际也有所下降。因此,西方国家叫喊由于人民币汇率偏低,造成中国货过于便宜,商品大量出口,对这些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冲击。

解析:(1)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上浮)后,同量的这种货币能比以前换取更多的他国货币,买到更多的他国商品。同时,这种货币的信誉及这个国家的经济地位也将随之提高。尽管有这些好处,但一般讲,不到不得已,任何国家都不会将其货币升值,因为这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一些严重后果。如:①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②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③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外国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因此,总体上看,货币升值,对一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不轻易选择将本国货币升值。

(2)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但影响和决定经济发展的变量很多,不能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地位和作用。有些人把日本经济问题、美国经济问题或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问题,统统归为汇率问题,归结为其他国家的货币币值问题,这种过分夸大汇率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言行,只会掩盖自身经济发展中内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拖延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只靠汇率政策就可以摆脱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第一课教学案 第2篇

第1框 《感受社会变化》教学案

【三维目标】

1、了解社会的发展、文明、进步;

2、知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的发展;

3、知道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采取的对策;

4、熟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三者的关系。

难点:让学生能正确理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学法指导】根据所设问题自主学习【预习导航】

1、广大人民群众的 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等政治生活。

2、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丰富。

3、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极大的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4、在 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新的挑战,、、、、等。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

7、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

【学习过程】

交流一:体验生活变化

1、完成课本P2填空,再结合日常生活请分别列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的具体事例。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方面: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方面: 政治生活日益扩大方面: 交流二:领略现代文明

1、完成课本P4的填空: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感悟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

(1)经济建设:(2)政治建设:(3)文化建设:

2、运用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3点)

3、在我国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

4、谁什么时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

【当堂训练】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等,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B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D民主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

2、“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快起来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国百姓的生活变迁,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既表明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③表明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④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以下体现政治文明的发展的是()①民主政治制度普遍建立②人们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③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渠道不断扩展④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表现为()①人口迅速增长②资源日益紧张③环境眼中恶化④地区发展不平衡 ⑤贫富悬殊扩大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

5、根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20世纪初的2%到20%上升到21世纪初的70%到80%。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时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服务,如网络、手机、电话等;气象卫星使人类能够预先知道自然灾害,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安全性;通信卫星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课堂反馈】(你还存在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各族人民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课教学案 第3篇

一、依据教学逻辑设计导学问题

学案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而开发的方案,问题是其设计的核心,重在资料提供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自主解决问题。导学问题设计首先要厘清教学逻辑,教学逻辑主要包含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初中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往往不能理解教材体系的知识逻辑,怎样使两者相契合,让教学变得简洁易懂、生动形象而富有立意是教师设计导学问题最重要的考虑。学习目标准确定位,知识逻辑就会逐渐清晰。《隋的兴亡》对应课程标准是2-2-2(2011年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具体到本课,学习目标可确定为:能列举隋朝大运河概况, 并评析其影响。学习重点应当是评析大运河的影响,难点在于能否达到对大运河的准确评价,并能兼顾对隋炀帝的评价。本目教材编写顺序依次是隋的建立和统一、隋炀帝开掘大运河、隋朝灭亡,板块内容清晰。但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影响教学立意,平淡无奇。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的兴亡都与大运河有着密切关系,“兴”是运河开凿的修建条件,“亡”是徭役暴政的必然趋势,是否可以“从大运河看隋朝兴亡”为主线,把几件事件凝聚成一个整体?鉴于此想法,笔者打乱教材顺序,采用“插叙”方法,重组了学习材料,增强教学的悬念和新鲜感。 我们又根据学习内容的知识逻辑设计成板书(如图1),这不仅使学生站在主题的高度来解读历史, 也有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

从学生认知规律看,初中生具有强烈的知识探究和学习参与欲望。根据学生的认知逻辑和学习主线,设计了三个问题作为导学任务来构建教学环节: 1.你能绘一绘大运河示意图并配以解说词吗?2.大运河得以修建的条件有哪些?3.如何评价大运河呢?同时以此作为学案,整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了解大运河概况,传统教学往往采用“一、二、 三、四、五”(即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全长二千千米“、三点四段”、沟通五大水系)口诀法识记,尽管形象,但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依笔者的设计,问题1激励学生动手操作,绘图感知,学生兴趣高涨,又增强了地理空间感;问题2、3教师提供图文史料,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据史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4:要是隋炀帝没有修建大运河,隋朝是不是不会灭亡呢?作为承转,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隋朝灭亡与大运河、隋炀帝暴政之间的关系。四个问题由浅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分析,符合初中生的心理,体现了教学重点和知识的内在逻辑。这些问题开放性强,便于课堂生成,采用小组合作完成,把教师从讲授技巧中解放出来,结合具体情境生成发挥,促进学生不断地加深理解,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完成。

本课的教学逻辑可以用图2表示。

二、根据学情适切选择导学材料

“训练学生识别偏见、斟酌证据、评估论点的能力,使他们能作出明智的、独立的判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重证据的意识和提取有效信息获取结论的能力。主线确立、布局谋篇、核心问题设计完成后,如何选择适切的导学材料尤为重要,它可以创设出历史情境,有利于导学问题的解决;又使得导学问题开放有“度”,学生思维打开后方向清晰,有效地支撑学生展开后面环节的思考和交流。

设计问题3“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涉及大运河的史料(图表、诗歌、民谣)非常多,课文提供了四则资料,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进行了缩减、替换,使之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材料如下:

材料一大运河开通后,“南北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沿岸的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材料二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夫修筑运河,还派出了5万监工。因繁重的劳动和监工残酷的督责,不到一年,民夫死者过半。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课文提供了张洎的“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史料略显深奥难懂,不适合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于是替换成材料一。在胡曾 《汴水》和皮日休《汴河怀古》中,笔者选择皮日休 《汴河怀古》,认为它更适合对运河的全面评价。材料一是对大运河的积极评价,材料二强调大运河的消极影响,材料三则是对大运河的全面评价,三则材料文字简洁,文言文和白话文各半,学生理解起来较轻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话题容易打开,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主体性作用。课堂激烈的讨论聚焦在材料三,有的小组认为“材料三批判了大运河,大运河促使了隋朝灭亡”;有的小组抓住 “论功”的“功”字认为材料三是褒奖大运河的;还有小组提及隋炀帝下江南乘坐龙舟、大运河至今仍发挥作用;等等。各组讨论激烈,课堂达到高潮,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要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的影响。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形成了辩证的思维,课堂留给学生的不仅是对大运河的评价,更是如何评价历史事物的判断思维,使学生在今后历史与社会学习道路上终身受益,教学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材料的适切性。

三、聚焦学生认知达成有效交流

展示成果、交流汇报是导学案教学的主要特征。展示的方法有很多,师生的有效交流是教学灵魂之所在。课堂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内在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师生间、生生间必然会产生巨大的认知冲突,那么教师在导学方法上的示范、引领成为教学关键。防止合作学习“走过场”,对话交流“泛化”,教师需紧紧“盯”住学生的思维,适当示范, 及时追问,诊断修正,总结提炼,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解决问题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知识铺垫和方法示范,否则合作学习难以进行。如第一次教学完成问题1“绘一绘大运河示意图并配以解说词”时,我们提供的是一张完全空白的图,结果学生错得乱七八糟,且费时长久,效果不佳。于是针对农村初中学生史地知识薄弱的学情,将知识作了局部的呈现, 提供示意图的框架(如图3)。解说大运河时增加了提示,引导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可以从哪些要素入手,如修建者、目的、中心城市、起止点、主要河段、 贯穿水系、地位等方面来介绍。由于导学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方法示范,操作性变强,学生画示意图和撰写解说词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绘制大运河示意图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直观性思维,学生们踊跃参与,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往往出于兴趣、生活经验或对事物某一侧面的了解,这时需要教师巡视各组并及时点拨。如进一步追问: 涿郡、余杭是今天的哪里?画运河要运用什么图例?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们在教师的启示下,边画示意图边观察课本地图,在动手体验中丰富了认知。更多的学生感知了古今地名的变化,从采用线段到规范图例来画运河河段。他们在观察运河地图中产生了新的疑问:通济渠和邗沟为什么不是直接连通的?为什么会有两个都城?为此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当学生在讲台上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时,对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通济渠和邗沟利用了黄河的天然河道,在此基础上疏浚、改建、扩展而成;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城市,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就是为了更好地巡游江南,为奢靡生活提供便利。此时教师还可追问:兴建东都洛阳与隋朝国力有无关系呢?为揭示隋朝灭亡的原因(问题4)埋下伏笔。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时,教师只有适时地点拨,提示关键信息,才能引导学生对问题有学科性的深入交流。

第一课教学案 第4篇

一、教学案编写的总体策略

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介绍了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八国联军在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第二目:《辛丑条约》的内容、影响。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能力,因而在教学中主要着眼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二、运用情境导入法和材料教学法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本课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教学此内容,在设计的思路上,通过"俄国的照会"将学生引入一个虚拟的场景,利于学生认识战争爆发的背景;通过录像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史实,感受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憎恨;通过对侵华战争时间、目的、滔天罪行、义和团的英勇抵抗四个问题的学习,既巩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知识,又联系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讲解"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大捷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辛丑条约》"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关于《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订的情况》插图,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要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通过展示一组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八国联军在中国尤其在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材料教学,引导学生逐条分析条约内容所带来的危害。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这样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辛丑条约》的内容是教材中现有的知识,让学生将这些内容按照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四个方面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在问题的设计中既注意使用文字资料,又兼顾到图片资料;既注意到这里对解决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又兼顾到资料的生动直观性。

三、运用合作交流学习法导出学习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完成本课内容教学之后,可以简单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究第1题进行小结,解决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一问题,让学生理解影响中提到的"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说法。在突破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实现了本课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树立起对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学案 第5篇

学会单韵母a,能认清形,读准音。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兴趣,会在四线格内正确抄写单韵母。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小朋友们,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自由观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小女孩、公鸡、鹅)。

二、学习单韵母ɑ

(一)看图说话,引出ɑ发音。

1、小姑娘在干什么?(她张大嘴巴在唱歌,练嗓子)她是怎样唱的?(让学生想象唱)

(老师示范ɑ的发音,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

2、观察小女孩的局部图。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你发现了什么?

4、动笔描小女孩头像,注意画的像a。

5、反复练习ɑ的发音,学习顺口溜。

6、师示范: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ɑ ɑ ɑ。

7、学生以游戏方式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检;“开火车”练发音;小组比赛„„.8、联系生活实际巩固读音。如:医生检查口腔时,要我发ɑ ɑ ɑ。我们练嗓子时,我要发ɑ ɑ ɑ„„

三、学习字母o e(方法同上)

四、指导书写,认识四线格。

a)认识四线格:ɑ宝宝想回家了,它的家在哪里呢?要知道他的家,就得认识汉语拼音的四线格,看着拼音格“老师说,学生找”: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上格,中格,下格。

b)游戏:比赛谁最快找到ɑ的家。

c)教师点拨笔画笔顺。ɑ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两笔写成。

d)练习:老师示范写,学生跟读笔画。学生书空,描红,仿写;老师巡视,个别辅导,作业展示,评议等。(教师提示要写满格。)

五、学习ɑ的四个声调。

1、观察图,说说汽车是怎样走的。

2、认识声调符号;一声,(ˉ)二声(ˊ),三声(ˇ),四声(ˋ)。学生根据声调符号做动作。

e)动脑筋:你发现汽车的走法和ɑ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学习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f)练读四声:老师范写,配和手势读;编儿歌练读(如:看图上的汽车是怎么走的,汽车平地走 ɑˉɑˉɑˉ,汽车上坡ɑˊɑˊɑˊ,汽车上坡又下坡ɑˇɑˇɑˇ,汽车下坡à à à;

g)游戏:师读ɑ的四声,生举卡片;师随意抽取卡片,生开火车读。

h)学习运用,体会读音。跟老师说一说,ā阿姨好!á啊!你说什么?

ǎ啊?这是怎么回事?à啊,多么可爱的小鸟!

六、学习儿歌,复习巩固。

ɑ的头上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ā á ǎ à。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

(1)准确认读

ā e ǒ à â o á ě ó ǎ ò ē ō ɑ ã(2)比一比,读一读

ā—ō á—ò ã—â ǎ—ǒ ɑ—ǒ ǒ—ě ō—ã â—à

à—ã ò—ã á—â ɑ—ã

第一课教学案 第6篇

www.5y

kj.co

m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案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本课为第一个历史阶段: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建议:

本专题是新课标“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建议教师向学生讲明确:

.“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科书以四个子目分别讲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炼诸子思想主张知识要点,以利于记忆。方法可以选择结构法或表格法。

五、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学派

代表

主要内容

影响

老庄

之学

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

思想

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

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墨家的主张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三、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九、板书设计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

2.孟子

3.荀子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老子、庄子、韩非子的主张。

二、预习内容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创立儒学(1)政治思想:“

”为核心;“

”,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

”。

2.孟子

(1)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

”,进一步提出了“

”的民本思想;

(2)在伦理观上,主张“

”,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

(1)主张施政用“

”和“

”,“

”。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

观点。主张“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4、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改造的影响:

(二)、道家和法家

.道家

老子①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②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③提出“

”的政治主张。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

,提出了。

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墨家墨子:主张“

”;宣扬“

”;提倡节俭;主张“

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说出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

2.说出老子、庄子、韩非子的主张。

3.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影响。

4.归纳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学习重难点: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以及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说出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

2.说出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的主张。

(二)合作探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具体原因

①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②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变化,出现了私人讲学。

2.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和庄子。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

3.影响

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

运动。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精讲点拨

时期

人物

主张

贡献

儒家

春秋

孔子

(1)核心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主张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

孟子

荀子

(1)

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主张“性本善”

(1)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

观点。主张“性本恶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1)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战国后期,儒家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反思总结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XX海南历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子

2.(山东临沂一中)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

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3.(山东师大附中)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

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

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

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一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

4.(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

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5.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6.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7.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战国时期的有一学派提出“以法为本”和“法不阿贵”,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课后练习与提高

【重点难点突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材料五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法”,强调“法”对国家的重要性。故正确选项为D项。【答案】D

2.【解析】孔子希望恢复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答案】c

3.【解析】甲生主张以德教化,可见是儒家思想;乙生主张对违纪行为严格惩罚,可见是法家思想;丙生主张要让学生自我觉悟,可见是道家思想。【答案】A

4.【解析】B项是孔子的核心主张。【答案】B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谐”、“兼爱”、“非攻”;“政在得民”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说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答案】A

www.5y

kj.co

上一篇:英文自我介绍80词下一篇:临床医学毕业实习报告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