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新教师

2024-05-25

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新教师(精选14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新教师 第1篇

高一新学期班主任的教师寄语

我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学期里,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和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的.一年来临了,同学们又长大了一岁,应该和去年有所不同,应该更成熟,更自立,更自信,学习目标更明确。

下面我们以“哈佛图书馆的训诫”来共勉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3、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4、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5、只能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谁也不能随随便便的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7、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8、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新的一学期里,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取得新的成绩。

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新教师 第2篇

牢牢扎根于我校“求真创新,博学笃实”的理念,把它作为我的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在班级的建设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班主任、老师督促占辅导监督的地位,建设起他们求学与新、求学与广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新一学期里面,我要将之前就已经规划好的班干部责任制彻底落实下来,让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来,还有就是利用上个学期就已经提起过的奖惩制度让班上的所有同学都能够实现互相监督、自我管理。

二、学期目标

这一学期的学习时间是比较短的,所以学习的压力比较大,我作为班主任要合理规划时间,帮助他们协调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成绩向第一名发起冲锋,同事还要增强所有学生的素质,努力将班级建设为高一年级的先进班级。

三、工作安排

1.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并且落实好。根据上学期的情况和学校的规定,制定一套符合我们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包括奖惩制度、班干部负责制度、以及班级的纪律规定等等。先落实一些简单但是比较核心的规定,再根据落实情况适当的调整,等大家都适应了再进行下一步。

2.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情况掌握,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情况,所有在新学期我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加强对他们的认识了解,再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情况,有计划性地对他们实施个性化的管理。

3.抓好班级的思想工作。计划每一周都开一次班会,一次座谈会,对那一周的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其中好的地方,分析其中没有做好的地方,努力培养起他们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好的学风。

高一化学教师如何践行新课改理念 第3篇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现行版教材。

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同时也使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化学课程标准打破了化学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 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给教师留下较大的创造空间, 为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师一方面要领会高一化学教材的编写内涵, 熟悉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 适当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点, 从学生学习特征出发对教材的安排进行调整, 从更加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组织教学流程, 提高高一化学的教学效率。例如,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按教材内容讲解,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应呈红色。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 溶液虽呈红色, 但振荡试管后, 溶液的红色很快就会褪去。学生观察后定会对实验的现象产生质疑。这时, 老师在讲解时必须进行相应的延伸和拓展, 应该强调,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实质上分两步进行, 而且反应放出热量。

其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过氧化氢是强氧化性物质, 具有漂白性, 能使酚酞等有机色素因被氧化而漂白褪色。

二、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渗透STS思想。

化学核心内容的选择要尽量体现STS思想, 以支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 让学生的学习从自然界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进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例如, “硫的转化”这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处理和组织方式, 教师在设计教案和教学时, 应从认识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入手, 到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再到酸雨及防治。教材中还安排了“身边的化学”和“化学与技术”等内容, 让学生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使他们的学习紧密联系已有经验,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 在高一化学的教学中实施STS教育, 加强现实性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也就更高, 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 不断“充电”, 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新课改理念。

三、充分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就高中化学教材而言, 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 均是建立在初中化学教材基础上编写的。本地区中考总分为750分, 而化学仅为60分, 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小科”,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对其不够重视, 甚至有些初中化学教师也在不自觉中弱化了化学教学, 这些因素导致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普遍偏弱。其实,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 只有在深刻理解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后, 才能顺利地学习新的高中知识。为了保证高一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需要将这些基础知识作为资源, 适当适时进行整合到新的课堂教学内容中, 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我在讲解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时, 将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进行合理衔接。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 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 甚至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仍然搞不清酸、碱、盐、氧化物等的定义, 更谈不上对这些物质的转化进行整理总结。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学习, 需要复习和巩固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找出物质分类的依据, 与他们共同探讨酸、碱、盐、氧化物等概念的内涵, 从而实现物质间的转化, 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 这样还能为以后学习碳、氮、硫、镁、铝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下基础。讲授了这部分内容之后, 应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 了解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四、运用准确科学、丰富多彩、简洁生动的化学教学语言。

教师对教材要经过熟悉和精细加工的过程, 要认真思考教材中每一个基本概念, 甚至是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点, 要做到语言精练、精巧, 同时还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要与现有的高一学生的思想、接受水平联系起来。上课时应随时接受学生情绪上发出的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灵活机动地改变教学语言, 力求使学生接受听讲的内容。如在进行高一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的内容教学时, 可以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例如, 曹冲称象是因为大象太大没有办法称, 而把大象转化为相同质量的石块, 思想是“化大为小”;那么, 单个微粒不可称, 我们就可以取大量微粒, 也就是一个微粒集体——一堆, 即“化小为大”, 因此选用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作为标准, 通过给出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让学生亲自计算, 最终得出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

另外, 化学教师的语言还要尽量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增强感染力, 让学生把听课当做一种享受, 把教材中比较死板的语言变成浅显易懂, 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如在进行“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内容教学时, 强调只有“两易物质”才可以拆开, 指出:“有些同学不看对象, 不具体分析物质的性质,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 把难电离或难溶性物质也拆成离子形式, 有些需要拆开的物质却被忽略了, 这种随意性拆分就像一些不法拆迁办的工作人员。”还有,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恰当运用表情、动作、手势等, 也会取得超出想象的教学效果。比如, 在进行“化学平衡”的内容教学时, 可以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使学生直观感受平衡的含义。这时, 教师可以单脚站立, 两只手臂和另一条腿向相反方向平直伸展, 并适时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分析讲述,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平衡, 什么是化学平衡。

五、重视化学实验, 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现象, 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联想思维和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高一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做一些未知的探究性实验, 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积极主动地对化学实验现象本质进行探索, 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 实践能力会得到增强, 这也是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的化学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 只有与时俱进, 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紧跟时代的进步, 以永不停滞的步履, 当机立断的魄力, 适时调整自己的视角、行动与目标, 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地践行新课改理念, 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做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吴海霞.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点探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2, (1-2) :48-49.

[2]黄华玲.例析使用化学教材的层次。化学教学, 2012, 1:10-12.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 教师用书:1-5.

浅析新教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4篇

关键词:新教师;班主任;综合素质

新学期开始,很多刚毕业的师范生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等原因,很多年轻教师都会被安排班主任的工作。而有经验的教师知道,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细致而劳累的工作,如果没有洞察事物敏锐的思维能力,没有足以把握学生思想的心理学知识,没有冷静的处理事务的头脑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光凭着一腔热情,是很难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为班级制定统一的目标要求

班集体要获得健康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确定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目标,并按照这一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用正确的目标统一全班师生的思想,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在确定班级目标时要考虑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学生实际状况和实际水平。目标的要求应提得具体、适度、具有鼓舞性和可行性。目标明确后,要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位,使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在班级建设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二、建立班级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

良好班集体必须是具有内在向心力的群体。如果说统一的目标要求是形成内在向心力的认识基础,那么合理的组织结构则是班级内在向心力的组织基础。所谓合理的组织,就是能使班级成为一个有组织、有效率、有影响力的群体。而建立这样的群体,关键在班主任是否有正确的选择班干部的标准和方法,是否有培养班干部的标准和方法。并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的基点放在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及在同学中的作用方面。有效的组织结构,是指班、团、小组的构成状态,这个构成状态应有利于班级内部团结和各项工作的展开和推动。

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1.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勤于思。勤于思、敏于行,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只有做有思想的班主任,才能使我们变得睿智而审慎,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班级管理与授课的关系,理解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理解老师与学生。因此,有思想的班主任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从对班级的管理,到对班级问题的处理;从对学生的引导,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甚至开班会时用一套什么样的语言,背后都有思想的底蕴。所以,有了思想,我们才能恰当处理好各种关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才能避免急功近利,才能逐步地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形成良好的班风,才能凝聚整个团队的力量。

2.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心有大爱、润物无声。有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因为只有有了爱心,才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感情,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庭来管理。也才能做到严中有爱,理中有情。当然这种爱不是放纵和姑息,而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作为班主任,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处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诚挚之爱。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出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和无限忠诚,出自于对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高度责任心,表现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表现为严格要求学生。

3.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互相理解、尊重、互相信任、关怀,彼此严格要求,彼此能宽容、体谅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应该从教师做起,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提供一个适合学生成长、值得每一个人信赖的环境。而很多新毕业的班主任由于和学生年龄差距小,与学生沟通起来就容易得多,就容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很多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无话不谈。但是与学生相处,必须有一个原则,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不能完全自主地处理很多问题,他们的思想还不完全成熟。所以,当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得太近的时候,往往会使学生对老师失去应有的敬佩和尊重。所以,年轻教师做班主任,要把握好分寸,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师生互敬的良好关系。

高一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 第5篇

1、基本方向

一个是适应自己的岗位,尽管我已经有多的经验,可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总会有新挑战出现,所以要在每个阶段都得反思一下,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再就是要帮助学生适应校园,适应学习的节奏,帮助他们进入状态。此外要掌握好每个人的身心动态,不能让他们背着包袱在苦闷中成长。

2、工作落实

多做课下工作,就是脱离对立的身份去接近学生,消除师生情绪上的距离感,多在课间的时间或者是在其他活动的时间走进他们,这样才能看清他们成长的真实情况。还有就是在学校之外了解学生,不光要知道他们在校时的表现,学生生活中是一种什么状态也得了如指掌,这样能够更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做出应对。

3、协调学习

新学期高一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6篇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能被选为班主任,我的心情很是激动,因为在我们学校,体育教师能当班主任的并不多;同时我的心情又是紧张的,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领导的关注,我是不敢有一丝一懈的大意和放松。因此对本年的班主任工作,通过自己的虚心请教,所见所闻,我做了认真的安排。

一、指导思想

树立“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以班为家”的教育思想,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为重点,师生一起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大家庭。

二、班级情况分析

从本班的各方面情况来看,整体水平一般。但是男生少女生多,尤其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比较多。

三、工作重点

1、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

2、注重学生的德育建设和班风管理;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与学生融洽相处,多交流沟通,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学习氛围。

四、具体措施

1、通过家访,学生的相互交流、沟通,以及课外活动尽快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

2、通过课外活动,争做好人好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以及班级的凝聚力;

新学期班主任高一工作计划 第7篇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是班主任工作实习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班主任工作实习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为使日后的工作更具规范性与效率性,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根据实习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及实习班级的具体情况,初步拟定以下计划。

二、班级基本情况

1、班级

20x级日语班

2、班级情况分析

从本班班长的介绍和近几天的留心观察来看,本班总体情况基本不错,学习成绩和纪律状况良好。具体来说,班级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各班干部均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班风总体积极向上,学生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所以本学期仍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进一步帮助个别后进生进步与发展,尽力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协助班主任实施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并对班级的日常工作做好组织引导,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5)班营造成一个更加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三、实习主要任务

根据x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实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协助日常工作、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家庭访问、进行个别教育。具体安排如下: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1、协助日常工作

针对自身:

(1)通过交流谈话的方式熟悉本班的每一位同学,真诚的与本班每一位同学成为好朋友,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与学生融洽相处,尽己所能的帮助本班同学处理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理念,认真做到“自习到,晨读到”。

(2)协助老师做好班级活动的安排,如运动会的动员及总结,科技艺术节晚会的节目排练,协助老师督促搞好卫生值日,分组分点做好清洁及保洁工作;协助老师积极观察了解并学会妥善处理班级潜在的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协助老师处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针对学生:

(基本工作要点)

1、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班内有一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放松要求,在学习方面不抓紧。针对上学期末的考试成绩,要求成绩差的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多问、多做、多看,向优秀生学习;日常表现差的同学,期初确立目标,并努力达到要求.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多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外的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把班级气氛搞得更活跃。

3、发掘学生特长,培养多方面的人才,锻炼学生动手、动口能力。这方面准备在这学期多开展主题班会,加以培养。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在校内要尊重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参加公众场合注意班级面貌,保持安静,遵守纪律。

5、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每位班干部都认真写好工作计划,带动全班同学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搞好各项活动。

6、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让学生知法懂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具体措施)

1、帮助每个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个人的特长,使班级具有特色,学生能找到自信,从而全面的发展自我。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利用班级刊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4、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7、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2、召开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既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又能锻炼和培养实习生的教育工作能力和组织领导才能划另行准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的成功都源于脚踏实地的每一步行动,“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有的成功都源于点滴的积累。当代青少年成长中缺乏对自身的合理规划是当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班

会旨在通过“安排好今天,计划好明天”这一主题,通过同学们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尽早做好人生计划。只有提前做好计划规划好人生,才能真正把握现在,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准备

1、教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搜集好相关人物及事例、及视频资料,从而引出班会的主题“安排好今天,计划好明天”。

2、让主要学生干部准备好发言,让班委的发言,带动普通同学参与讨论,如何“安排好今天,计划好明天”

3、让班级宣传委员出好黑板报,做好本期话题的宣传工作,启发同学准备好发言。

4、让学习计划较好的同学准备好发言,从而引导不习惯做计划的学生计划好学习,计划好人生。

5、教师做好班会流程的设计,以保证班会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流程

1、由班长宣布班会开始,教师做开场讲话。参考内容如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展主题班级活动,主题为“安排好今天,计划好明天”。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或渺小或伟大,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平时的准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今天开展这个活动,希望引导大家做好学习计划,做好明天的计划,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2、播放视频资料。展示两个不同学习和工作习惯的人的具体事例,体现做计划的作用和效果优于没有计划性的。

3、分小组讨论。讨论后,按小组汇报。班长记录各个小组总结出的,如何安排好今天,计划好明天。并且由小组组长代表本小组发言。

4、各组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最终由教师总结出好的计划方式,由计划性较好的学生的代表发言。帮助普通学生也养成做计划的方法。

5、班主任作引导性讲话:在刚才讨论中,同学们能发现提前做好计划对于我们完成一件事情的帮助,和对我们未来的帮助。所以,我们今天班级活动的结论是,每个人都要:安排好今天,计划好明天!

三、活动总结

没有计划的人生是盲目的,只有提前做好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迈出每一个小步,才能真正到达成功的彼岸。今天的班会,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需要计划,以不变应万变。

从今天起,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能坚持的最久,做好计划完成计划。

最后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今天就为明天做一个计划,然后明天试着去完成它。

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新教师 第8篇

90后大批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这些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学生具备了带有浓重时代和社会特色, 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给高职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路子, 以创新的思想促进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展。

一、“90后”高职学生的思想新特点

1、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知识较丰富, 但缺乏深度, 较依赖网络。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 从网络等媒体中学生可以轻易的获得各种文化信息, 扩大了知识面, 开阔了视野, 心智发展超前。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0后”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 获得了大量信息, 却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通过虚构的世界学习, 缺少了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很容易出现内心的空虚和无助。在高职院校因为生源的成绩相对较低,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因年龄关系自我控制力较差, 存在着依赖网络的现象, 不愿与老师、同学相处交流, 在班级中成了“隐形人”。

2、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 但是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

“90后”学生有较好的自我认知, 有主见, 自信心强, 清楚自己的优缺点, 但是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相对淡漠, 关心自己比关心他人要多, 容易陷入自我中心, 忽略别人的感受。现阶段社会文化思想的“百花齐放”, 多种思想的碰撞, 使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敢于反抗, 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 语言的创新性更强, 但是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 一旦学校和集体出现意外事件, 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 有些学生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和不满。“90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 导致自我意识增强, 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等不足。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家庭类型相对较多, 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 这些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 往往产生社会、家庭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想法, 内心世界从童年开始变“老”。

3、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争强好胜, 妒忌心比较强。

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 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 上课调皮捣蛋、起哄, 穿奇装异服, 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 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 寻求心理平衡。由于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有些学生嫉妒心比较强, 看不惯别人比他 (她) 强, 我没有的别人不能有, 不允许别人比我“拽”, 否则他们就会搞些小动作, 甚至会想方设法让你“拽不起来”。

4﹑渴望独立, 但又缺乏自理能力。

“90后”青年有强烈的“成人意识”, 时时处处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在离家独立生活之后, 自主意识增强, 但是因为从小缺乏锻炼, 有些同学仍然对家长和老师有较大的依赖性, 自理能力不强。

5、追求知识, 渴望成才, 但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部分学生以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入学后未能适应学校的教学, 仍采用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 不会的知识没能及时补救, 随着课程量的加大和难度的加深, 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甚为突出, 致使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90后”高职学生管理方法探索

面对90后学生的新特点, 对新时期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挑战和问题, 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学生特点的科学规范的、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成为80后班主任必须解决的问题。

1.、更多地换位思考, 用对他们的尊重换来师生间彼此的尊重。

改变传统学生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 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往的学生管理主要是命令式的, 学生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 而现阶段“90后”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 他们希望被尊重, 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和理论, 根据这些特点应该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学生管理者应担当指导者的角色, 引导学习和工作的方向, 并且在其过程中给予提示和警告。

2、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个体在思想上的差异。

针对学生家庭、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 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不以道德宣讲、理论灌输为主要的教育方法, 对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应积极的了解并以朋友的角色沟通交流, 建立相互的信任, 让学生愿意接受劝慰和指导。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欠佳、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的学生更应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只有学会关注自己, 悦纳自己, 才会懂得关注他人, 互相宽容和关爱。

3、关注学生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动机理论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自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于学生稚嫩的想法, 我们不能轻易地打击。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 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 班主任作为一个师长, 只是在班级生活中起一个平衡与决断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适应青少年心理的发育过程和渴求成熟的愿望, 培养一种自立精神, 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管理班级全方位事务。同时, 学生以班级为家, 以寝室为家, 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种责任感, 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以培养自己自理能力。在实践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认识和磨合以后, 开始由全体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这种实践性强的班规有针对性, 而且给学生灌输一种主体意识, 他们自己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履行起来就会有效很多。有很多学生在家里与家长沟通很少, 原因在于家长总认为孩子太小, 没有把他也当成家庭的一个成员, 家庭事务从不顾及孩子意见, 忽视了孩子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而在班级中通过这样的管理, 可以向学生传达一种信息:你能行!学生们能在互相管理和约束中找到自己自身的价值, 找到一种长大和成熟的感觉, 成为羽翼丰满的社会人, 这是一件让他们感到欣喜和自豪的事情。

4、理解学生胜过他们的父母, 用包容的心态看待“非主流”。

80后的教师有朝气、有活力, 他们在行为、思想方式上与“90后”学生更能接近, 80后的教师更能听懂学生们说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 容易与学生很快成为朋友。因此,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并且学着去喜欢、欣赏, 和他们一起长大。而我们对于前沿新潮的事物不如他们信息量大, 不如他们熟悉。我们就赶快去吸收学习, 和他们一起探讨, 培养共同爱好和兴趣, 获得更多的师生共同话题。抱着和学生相互学习的心态, 才会感到“海阔天空”。

5、班主任应该拥有三“心”四“勤”, 即慈母般的爱心、明察秋毫的细心、坚持不懈的耐心, 手勤、嘴勤、腿勤、眼勤。

关爱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掘闪光点,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强化学生管理队伍,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方面, 要严格要求学生管理者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职责, 建立完善的工作监督体系;还要做到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 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新教师 第9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体系;班主任工作坊;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0-0020-05

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与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升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主要有基于区域协作、基于校本培训、基于个体化研修以及基于网络交流等四种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或路径。这几种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虽然各有优势,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或不足。[1]当代多元化与复杂性的学校变革趋势,广大一线班主任教师丰富的生命成长需求等都渴望与呼唤着更加多元、灵活、长效、富有生命活力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

自2010年起,李伟博士及研究团队将“工作坊”的独有精神和文化,与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分别与湖北省武汉市一所普通高中、一所普通初中和一所重点小学合作建立起了“班主任工作坊”,进行了基于“工作坊”的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索。

一、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之涵义与发展宗旨

1.“班主任工作坊”的涵义

在教育学视野下,“班主任工作坊”是由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一线教育者组成的以闲暇文化、游戏精神和情感能量激发为核心底蕴,以“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为发展宗旨,具有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等基本特点的教师小团队式学习型组织和专业成长平台。它在借鉴传统班会听课研讨、师生交流、读书交流、教育教学反思、主题讨论、理论学习等班主任专业发展方法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山川游学教化思想以及教育话剧表演、音乐欣赏、美术表达、舞蹈体验、游戏参与、制作、非连续性体验①、信息化生存、幸福晚餐会、年度嘉年华等元素,使得班主任教师在轻松、多元、半开放性结构中发展、生长,孕育与启发其“生命自觉”②,并以其“生命自觉”促发、引动学生的“生命自觉”,从而改变师生的学校生存状态。

2. “班主任工作坊”的发展宗旨: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

“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是班主任工作坊的发展宗旨和最基本原则,它们各有其实践上的针对性和理论上的对应性。“轻松”和“快乐”的发展宗旨在实践上针对的是班主任教师极度倦怠的现实生存状态,理论上体现的是“游戏人”的人性假设;“丰富”的发展宗旨在实践上针对的是单一、干涩的班主任教师生命状态,理论上体现的是“丰富性”的人格发展原理——真正饱满、富有弹性和具备内在力量的人格只能在“丰富性”中发展出来;“有意义”的发展宗旨在实践上针对的是“活动满天飞,无法入心里”的教育实践变革现实状态,理论上体现的是“存在人”与“过程人”的人性假设。

二、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坊越是坚持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艺术性、多元性、与时性(或时尚性)、系统性、灵活性等基本特点,其发展效果越好。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阐述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等基本特点。

1. 自然性:“无为”与“有为”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其自然性,具体表现为“无为之有为”[2]“面对事实本身”的“自然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自然性”?其一,针对当今社会过于重功利、重结果、重控制的弊病“反其道而行之”,力图回到最简单、最本源、最单纯的“自然性原点”。其二,班主任工作坊不愿意再走那种不断靠人为强制、“做加法”的教师发展路子,而是另辟蹊径,从自自然然的生存状态入手,希望让班主任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实现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的发展。其三,本土文化的滋养与启发。中部文化③尤其是楚文化④重闲暇、倡自由、求潇洒、显轻灵、返自然,因此班主任工作坊也吸收这一文化滋养,倡导“自然性”,并运用于教师、班级与学校文化生态的演化之中。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把握“自然性”?第一,诚如杜威曾深刻地指出的,“教育自身无目的”[3],班主任工作坊也应尊重这一基本精神,在变革中始终以“用意不刻意”来处理过程与目的的关系。第二,慢,才能出真品、神品与妙品。班主任工作坊始终把“闲暇精神”[4]贯穿于其过程之中,注意发展节奏的把握,秉承“欲速则不达”[5]、“闲暇出创造”的成长意境。第三,“自然性”在方法论上体现为“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精神[6]。“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精神提醒我们,教师在生活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自然性真理蕴含的土壤。“悲欢生老梦,爱恨情仇诗”,教师的哭与笑,愤怒与抱怨,成长与放弃……所有这些自然真实的存在状态就是班主任工作坊的主题与内容。

2. 活泼性:“趣”、“乐”与“松”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二就是“活泼性”,具体表现为“趣”(有趣)、“乐”(快乐)、“松”(轻松)的“游戏精神”[7]。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活泼性?其一,传统班主任专业培训往往过于拘谨、干涩,培训双方的关系、地位、角色比较严肃、呆板,培训方式也很单一,使得整个成人学习过程失去了活力和乐趣,极易受到班主任的心理排斥。[8]如果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还继续以一种“以累打累”“以累换累”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它注定难以真正滋润班主任的心灵大地,也难以从根本上解放班主任。其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么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9]班主任是班级生活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和关键性的能量要素,他的一点活力、灵动会让整个系统的活力性、灵动性迅速上升,倍增放大。真正的班主任不能气质抑郁、死气沉沉,他身上要具有一种活力,或要学会不断地激发和培育自己身上的活力。其三,人类进入21世纪,“游戏精神”弥漫在社会和生活各个领域,一个属于时代的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应该首先去最大程度地理解这个时代的普遍人性状况,进而以最人性化、时代化的方式去抚慰、疗愈每个班主任的生命伤害,激发、解放每个班主任的生命活力和灵性。

nlc202309022336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与把握活泼性?第一,活泼性来自于一种健康的张力状态,因此班主任工作坊实践中需要秉承“用意不刻意”的过程风格。第二,活泼的东西往往是最有生命、最全息的东西,因此要特别注意“非言语方式”的独到作用。第三,在班主任工作坊的实践细节中时刻保持着一种生命的幽默感,会让整个情境放松下来,智慧与欢笑也就自然奔涌而出。第四,善于见机打破传统人际关系格局的脸谱化、正式化、表面化的“僵局”与“死局”,建构多元、互动与开放性的工作坊人际关系格局,尽量创造机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真我交流。一旦进入到真我交流的境界,生命自身的活泼性也就自然地焕发而出。[10]

3. 情感性(亲密性): “情”与“义”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三就是情感性(或称亲密性)[11],具体表现为“情”(有情)、“义”(有义)的情感关怀、情感享受和弱功利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情感性”(亲密性)?其一,传统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只是把培训或专业发展作为一种学习的过程,而非真实、自然的生活过程,从而更注重以系统化符号为载体的知识、理论、思维等要素,却恰恰忽略了人之情感性本质。其二,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效果极容易“反复”和“滑坡”,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教师发展长效动力机制的培育,在学校内部也没有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情感能量补充与再生系统,从而无法可持续地唤醒老师内心深处的情感能量。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把握情感性(亲密性)?首先,善于吸取“顺其自然”的道家智慧和“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对教师的情绪、情感遵循一种自然的情感态度,并给予充分的“消极自由”空间。班主任工作坊把教师们的情感视作与普通人一样,对教师的诸种“情感现象”本身给予充分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尊重与敬畏。其二,在自然氛围下逐渐营造一种以小团队为载体的真诚、亲密的“情感场”。 班主任工作坊的实践探索表明,非正式的交往活动、多元的活动方式,如定期的晚餐聚会、轻松的户外活动,工作坊创建的初期较高频率的活动,朋友式的宽容、同学式的伙伴关系等更容易体现和培育情感性。

4. 团队性:“家”与“群”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四就是团队性,具体表现为“家”(家庭般)、“群”(社群感)的归属感、联结需要和生态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团队性”?其一,希望改善学校生态中教师生存的“原子化”状态。很多时候,教师文化是一种奇怪的文化,教师对学生要求开放、互相学习,但是事实上教师之间却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融合与开放。其二,在真正的成人学习中,每一个成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教师”“教师—学生”,每一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①只有如此,成人学习者才能超越自幼习得的狭隘的学习模式,真正启动活力之源,成为一个自由、有活力而又善于与团队沟通互动的真正学习者。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追求团队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s)理论和实践[1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描述的“高尔基工学团”[13]的成长过程都给了笔者创立工作坊“家园团队”最初的灵感和基础。第一,工作坊模式努力建立的是一种“家园团队”,追求的是一种“在家感”。第二,想办法去尊重每一个成员不同的成长节奏和方式,尽可能地让这个团队“创造性地适应”它的成员。在此基础之上,再要求成员“创造性地适应”这个团队。

5.“场境实在性”:“场”与“境”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五就是“场境实在性”,具体表现为“场”(心理场、能量场、生命场)、“境”(情境)的“背景感”和“融合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场境实在性”?其一,针对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忽视“场”“境”营造的弊病。莱夫和温格的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14]因此,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要给班主任创造轻松、丰富、多元和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境,让班主任在熟悉的情境和不熟悉的情境中放松身心,不断找回自我,发展智慧与德行,学会享受群体中的互动与合作。第二,人是“场”的动物。“场论”的开创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库特尔·勒温(Kurt Lewin )认为,“为了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整体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并用B=f(PE)=f(LS)来表示”。[15]勒温认为无论对个性的结构还是对现场的行为,起决定影响的都是个体所处的环境的结构。在环境的结构中间,现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居于这影响的前列。[16]这启示班主任工作坊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现场性和情境性,注重营建活动现场的氛围和参与者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把握“场境实在性”?首先,在每一次班主任工作坊的活动中,真正的重点都不会放在某个个别的人或事件之上,而是在于智慧地通过分享、游戏、激发、濡染等方式创生“场”与“境”。其次,创造和开放一切机会,让工作坊成员及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讨论、建设工作坊,能真正地让他们对这个“场境之家”有一种真正拥有的“主人”感。第三,立志培养“大写”与“大气”的人,善于借用天地自然的无言的“场境实在性”浸润与滋养班主任教师。

三、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个案效果与反馈

研究者也曾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班主任工作坊里的班主任和班级都发生了普通培训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难以达至的效果。[17]

nlc202309022336

首先,班主任教师的变化表现为:“兴趣有了,动力足了”——专业发展的自主发展更加清晰;“埋怨少了,理解多了”——专业情意更加浓厚;“思维活了,点子多了”——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忙乱少了,淡定多了”——专业能力有所增强;“朋友多了,温暖多了”——同伴互助共成长; 个体人格更加丰满,幸福多了。有趣的是,班主任工作坊甚至还疗愈了一位工作近15年的班主任教师的“精神癌症”。其次,学生和班级氛围的变化表现为:“理解多了,埋怨少了”——师生搭建起了沟通的“心桥”;“打开心结,劲头足了”——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平台多了,自信多了”——学生个体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压抑少了,温暖多了”——在和谐的班集体中快乐成长。班主任和学生的变化使班级的氛围变了:在学生们心中,班级不再是充满竞争、压抑和排斥的“残酷”的“角逐场”,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分享到荣誉、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家园”集体,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其三,学校文化生态的变化表现为:学校内部多层次沟通渠道得以建立,内部氛围更为民主、开放、温暖;教师从“点头之交”到“朋友伙伴”“兄弟姐妹”,教师文化开始融合。其四,大学专业教育研究者的变化表现为:扎根一线,研究者开始探求理论构建与实践变革的内在统一;收获朋友,工作坊成为研究者自身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加油站”。

总之,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表明,“班主任工作坊”是一种蕴含新意与诗意、具备实效与长效、散发活力与魅力的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鲁帅.工作坊: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基于“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案例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2:12-20.

[2]老子.道德经[M].苏南,注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1-122.

[4]高德胜.生命·休闲·教育——兼论教育对休闲的排斥[J].高等教育研究,2006(5);约瑟夫·皮普尔.闲暇:文化的基础[M].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56.

[6]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7-216.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修订译本上卷)[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7-178;简·麦戈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加美好[M].闾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8]李伟,鲁帅,吴莎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10]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35,90-115,141-161.

[11] P.A.Schutz,等.教育的感情世界[M].赵鑫,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2]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69-185.

[13]马卡连柯.教育诗[M].磊然,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14]J·莱夫,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

[15] Lewin,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Harpor & Brother Publishers,1951:239.

[16]洪丕熙.勒温的场决定论对教育学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3(1).

[17]李伟,鲁帅."静悄悄的变化"——"班主任工作坊"成效的实证研究[C].武汉:2012年"班级管理与班主任专业成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2.

责任编辑 徐向阳

高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10篇

现在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作为一名高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这一学期的紧张的学习环境,必须要好好规划班级建设,尽可能地减少时间短对学生们学习的影响。下面就是我这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教学思想

牢牢扎根于我校“求真创新,博学笃实”的理念,把它作为我的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在班级的建设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班主任、老师督促占辅导监督的地位,建设起他们求学与新、求学与广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和一学期里面,我要将之前就已经规划好的班干部责任制彻底落实下来,让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来,还有就是利用上个学期就已经提起过的奖惩制度让班上的所有同学都能够实现互相监督、自我管理。

二、学期目标

这一学期的学习时间是比较短的,所以学习的压力比较大,我作为班主任要合理规划时间,帮助他们协调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成绩向第一名发起冲锋,同事还要增强所有学生的素质,努力将班级建设为全高一年级的先进班级。

三、工作安排

1、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并且落实好。根据上学期的情况和学

校的规定,制定一套符合我们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包括奖惩制度、班干部负责制度、以及班级的纪律规定的等等。先落实一些简单但是比较核心的规定,在根据落实情况适当的调整,等大家都适应来在进行下一步。

2、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情况掌握,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有不同的情况,所有在新学期我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加强对他们的认识了解,在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情况,有计划性地对他们实施个性化的管理。

3、抓好班级的思想工作。计划没一周都开一次班会,一次座谈会,对那一

周的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其中好的地方,分析其中没有做好的地方,努力培养起他们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好的学风。

高一班主任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第11篇

为了让本班学生在高一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习惯,学会自我管理,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力争更高更快地发展自己,为将来冲刺奠基,我拟订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如下:

1、用完整的思想行为规范条例约束学生,努力促成学生尽快形成规范意识,逐步达成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要求学生自觉遵守高一年级公约,对于形势认不清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耐心的教导。

2、开展多样式的班级学生活动,班会活动,开展好班级社团活动,树立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良好学风,敦促所有学生早立志、早努力、早成功。

3、配合学校教务处和年级开展的德育工作,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发现、确立并培养本班的特长生,努力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具体设想如下

1、组织临时班委会,授权临时班委会召集学生代表共同商议制定出本班文明公约。

2、要求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中学学生行为规范》和《高一级文明公约承诺书》,认真领会本班文明公约的内涵,并牢记本班文明公约条款。

3、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办事不脱离集体行动,听从指挥

4、利用学期初的班会课特别强调要树立集体意识、服从意识、涅盘意识。

三、形成团结、互助互爱的班集体

对于优秀生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既包括学习也包括生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尽快地培养起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并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课成绩;对于差生多找他们他们谈话,认真了解他们内心思想的变化,寻找思想上的闪光点和开展思想工作的突破口,鼓励他们赶上去;特别是对贫困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努力思想人生价值,不为眼前暂时的困难压倒。继续树立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心胸开阔,顾全大局,让学生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树立我班的良好形象。

四、拒绝保姆式的班主任工作

建立新的班委会并指导班干部开展工作,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班长要发挥班干部、小组长、课代表的带头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年级和班主任开展工作,杜绝各种违纪现象,坚持正义,公平合理,使我班保持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

班级的工作许多许多,但只要我们把握准方法,找准学生心里,工作一定可以做好的。新的学期,新的精神,新的气象,更希望高一4班创造新的佳绩。

五、注意调动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

精选高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12篇

本文是一篇高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能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为学生排忧解难,树立信心,具体内容请查看全文。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个人的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班级情况

高一(1)班是我校的特色班——艺术特长班。对于有艺术特长学生而言,入学录取分有一定下降,使得该班入学总分较其他平行班而言,有了60分的差距。又因为是招收艺术生为主,该班级总人数为36人,男生仅6人。学艺术的女生往往具有活跃、乐观外向、兴趣广泛等个性,但学起文化课容易不够专心,偏偏又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的很。

三、工作思路

1.以人为本,教育学生成为一个 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

2.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到了班里就象回到了家里一样。

3.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付出和爱,能拥有作为一个正直、勇敢的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4.利用各种班会与团支部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以班级为荣,努力为班级增光。

5.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能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为学生排忧解难,树立信心。

6.引导班级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抓好课堂纪律,让班级永远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永争第一!

四、工作要点

(一)加强班风建设

1.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优势与心理特质,努力营造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1)制定班级百分制、自律宣言、值日生职责,创立班训,设计班旗,创作班歌等。

(2)布置教室环境。利用班级学生的艺术特长,在墙上张贴书法作品、素描作品,设立“小鱼之家”、“绿色森林”、“知识园地”、等文化背景,另设计一本影集收集大家的学习与课余身影。

(3)刻意的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2.学生自我设计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活动之前要求策划负责人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班会的最大效应。班主任辅助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如教师节主题班会、班级学习主题班会、期中期末考前自律动员、团支部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

3.创建优秀的班委队伍

在期中前,由老师与学生自荐组成班委成员,班委成员自我书写工作职责,后在班委会议上讨论确定各班委成员工作职责,而后实施。期间,班主任要帮助班委成员树立威信、大胆干事并要求能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在学习和纪律上,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并着意培养班委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委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期中后,由班级同学海选推选新一任班委成员名单。

(二)、班级行规管理

以班级百分制规则为依托,要求学习委员与纪律委员决不徇私舞弊,大胆干练、以身作则的开展此项竞赛活动。并做到周周提示、月月评比、期期嘉奖、家长会告之家长。

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展开典型与特别谈话,有必要的话电告家长与通知到校。

(三)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自控力差生与不自觉学生:除学校的德育导师进行教育之外,班主任在前期应进行密切的家校联系,有老师与家长共同对其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严格与强化教育和训练,使其顺利平稳的适应高中强幅度的学习生活与良好行规的养成。

2.没有艺术特长的学生: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家长意见,正确引导其个人在班级的不适应性,努力融入班集体。确立首要目标是学好文化课,再在艺术课中了解自己的艺术天分情况,确定自己今后的人生走向。

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新教师 第13篇

一、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促进新教师快速融入集体

帮助新教师尽快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 能从容面对天真的孩子、家长、同事和领导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新教师通常会同时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各种态度的家长和处事方式不同的同事, 这种综合环境的细节问题处理方式需要经验的积累。如果处理不当, 环境的负面反馈会给她们造成心理紧张, 干扰她们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表达, 对工作造成被动。和谐是一种可以让新教师自我激励、自我激发的环境和氛围, 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新教师会感到有地位、有激情, 通过努力还会有作为。作为班主任应当以和谐的管理方式, 以宽容、接纳的态度帮助新教师消除紧张情绪, 使她们愉快放松地投入工作。

新教师来我班时, 我总是与她们姐妹相称, 从生活、思想、工作等各个方面关心她们。如悄悄了解她们的生日, 给她们送上一份惊喜;主动向她们介绍班级及幼儿园的情况, 使她们能尽快熟悉、了解;在工作中、生活中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愉快、不顺心, 我会用自己的经验帮她们分析;我会用欣赏的眼光去注视她们, 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她们, 用实际行动支持她们。

二、从掌握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入手, 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方法跟踪指导

如何将新教师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是许多幼儿园培训工作面临的共同问题。知识积累差异不大的新教师, 会因为转化途径和方式的不同造成她们工作能力的较大反差。

在工作初期, 很多新教师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太调皮, 自己知识和能力很难发挥作用, 久而久之, 会对孩子失去兴趣, 缺少耐心, 产生急躁情绪和职业倦怠。其实面对活泼可爱、性格各异的孩子们, 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接纳和喜欢, 从而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老师的所说和所做, 进而产生模仿和学习的效应。

由于长期与孩子接触, 班主任熟悉班级里各个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了解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孩子。因此, 新教师到岗第一天, 首先指导她们从熟悉和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角度进入幼儿的学习生活, 进而通过班主任的带班示范使其明白每一个常规培养的目的、方法, 每一个环节设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在教学方法方面, 边示范边讲解并按照“多说不如多看, 多看不如多做”的原则对其进行培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新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 进行针对性和具体案例的指导。例如, 我常常将孩子分成两半, 通过上相同课的对称性教学方式, 让新教师在掌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 在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有快速提高。

此外, 班主任还应帮助新教师树立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如当着孩子们的面大声赞扬新教师唱歌非常好听, 画画得真棒, 新教师是个故事大王!让孩子尽快喜欢新教师, 新教师自然也会很开心地面对孩子, 从而形成新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放大优点, 展示新教师的能力, 建立其任职自信

如今的新教师都是独生子女, 有很强的上进心、好胜心, 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但与人交往能力相对较差, 受挫能力相对较弱,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不知所措, 丧失信心。

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最怕的是出错, 如果班主任总是对她说“这样做不对”“你不应该……”就会使得新教师没有自信,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新教师的闪光点, 帮助她们寻找自身的强项, 放大其优点, 并不断强化。例如, 可以抓住领导检查工作和全体教师观摩的机会, 放手让新教师展示她的特长和能力, 使其获得领导的信任及大家的肯定, 从而建立起工作自信和工作热情。在日常工作中, 我通常会催促新教师练习多首曲子达到默弹的程度, 在领导教学质量抽查时, 放手让新教师流畅地表现;在联欢会时, 我会给新教师机会, 让她们在同事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让大家看到她的优点。此外, 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多肯定, 多称赞, 缺点和问题则通过私下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这样能使新教师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减轻压力, 树立自信。

四、做好家长工作, 树立新教师威信

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是架起良好的沟通桥梁, 但在实际工作中, 新教师由于自身经验不足, 在与家长沟通时, 常常只是简单汇报幼儿在园的表现, 不顾及家长的心理感受, 引起家长的误解和不满。另外, 一些家长不可避免对新教师表现出不信任感, 甚至产生挑剔苛刻的言行, 这些都会给新教师带来不安情绪, 从而产生怕错心理, 不够自信, 回避与家长沟通。班主任是家长所信服的人, 可在家长和年轻教师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 及时做好家长工作, 帮助新教师取得家长的理解与认可, 为新教师屏蔽来自家长的压力, 利用各种机会让新教师在家长面前展现自我, 从而得到家长的信任和肯定。如对家长开放活动时, 我抓住新教师琴法很好的特点, 让幼儿配乐诗朗诵, 新教师弹奏的优美的钢琴声一下让家长心悦诚服。在联欢会上, 我帮新教师编排了舞蹈, 让她在家长面前表演, 家长又一次被她优美的舞姿陶醉了;在接孩子时, 我会和新教师一起和孩子们做游戏, 让家长看到新教师活泼和热爱孩子的一面……通过这些方法让新教师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另外, 班主任有丰富的家长工作经验, 可以利用每天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时间为年轻教师做示范, 并要求其也参与其中, 然后与其讨论在解决此次问题中运用的方法、策略, 这种生动的案例以及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年轻教师快速学会与家长沟通。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师的导读作用 第14篇

[关键词]高一历史教材历史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98

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几年。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已形成一种共识,对这方面进行探讨的文章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作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高一新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先要有师傅领进门,教会方法,后天的努力才容易成功。本文以培养高一新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为例来说明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最基础的能力,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高一新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应首先从教材的阅读开始。但由于初中历史学习只着重于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一般观点的了解,学生甚至不需要看教材,只是在考试前背老师提供的复习提纲就可考高分了。这就使初中学生升上高中后基本不具备历史阅读能力,再加上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包含大量历史原始资料、图表,尤以笔者所用的人民版教材为甚。这大大增加了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难度,往往是一个子目的内容阅读完还是云里雾里,更谈不上获取准确信息,理解运用都困难。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教材,获取准确信息,成为高一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高一新生加以引导。

一、引导学生宏观掌握教材的基本架构

引导学生看教材的目录,这是宏观把握教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为例,在正式开始学习前,笔者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的目录,说说教材编排的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后很容易得出答案:从专题一至专题五介绍的是从古至今中国的政治,专题六至专题九介绍的是从古至今世界的政治。用一句话概括必修一的内容就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具体到每一个专题,比如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包含的三个课时的顺序分别为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如果学生自己去看就很容易把三个课时的内容割裂看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分析引导,让学生明确三个课时之间的关系:二战后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至80年代末两极格局下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学生明确了三个课时的关系后,就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历程明了了。这样从宏观上把握,再从微观上去具体学习每一课时就容易理解多了。

二、教会学生阅读教材的正文部分

高一历史学习与初中历史学习的很大区别在于学习范围向历史事件的两头延伸了。初中历史着重于对历史事件过程的描述,而高中历史则更多地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培养高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丰富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内涵。了解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构成要素,即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并将其运用到教材的阅读中去,构建一个个历史事件的完整结构。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二课时《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教学为例,在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后,让学生说出这个课时所包含的三个子目之间的关系,结果学生基本上无法说出本课的结构。这就需要教师的分析引导:第一个子目“六王毕,四海一”是分析秦朝政治制度形成的背景,第二、第三个子目“海内为郡县”和“百官公卿”是介绍秦朝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基本内容。最后补充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与学生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经历了高一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独立阅读教材了。仍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九专题第一课时《美苏争霸》为例,学生自主预习后能轻松地提取有效信息:第一个子目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第二个子目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实际上是从正反两面介绍了两极格局形成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善于运用教材正文的补充资料、图表

新课改后各版本教材的一个巨大的变化是运用大量原始资料、图表,这样既可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又可作为教材正文部分的补充。高一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此部分内容,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比如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中,学生接触到两个新的历史概念:代议制和责任内阁制。教材正文部分并未直接解释这两个历史概念,而是在知识链接中做了补充介绍。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个补充材料,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历史概念,再去探究教材中这两种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影响就容易了。又比如说利用教材中的图表来辅助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比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第四课《走向整体的世界》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学生通过对上述两个表格的比较,可以提炼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并以英国为中心向其他国家扩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在几个国家同时期发生。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成为资本主义的支柱产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动力是蒸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机器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直接利用教材中的这两个表格,就可以从纵向深化学生对西方工业化进程的理解。

总之,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高一历史教师应立足教材,从教会学生读懂教材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上一篇: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下一篇:中班教案年兽来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