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4-05-31

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6篇)

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1篇

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0—2015年期间是全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装备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市有关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全市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提供重要支撑,大力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保障全区现代远程教育快速良好发展,促进并实现区域内教育公平,结合全区教育技术装备和现代远程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全局,坚持为教育服务,坚持“育人为本”,积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实验教学和装备现代化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巩固成果,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城乡教育技术装备的协调、持续、均衡发展;学科功能教室、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应用“建、管、配、用、研”的全面、系统、均衡发展;管理、指导、服务的规范、优质、均衡发展。为我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教育技术装备重点工作

进一步加强基础性教育技术装备,努力实现各学科教学训练的全面实施。

基础性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应立足于“普九”和“普实”的巩固、提高,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和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需要。落实教育部颁发的装备“四个标准”文件,在荆东教基

[2009]7号文件规定的基础上,按照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制定颁发新的教育技术装备目录。2012年,全区80%以上的中小学在各类专用功能教室等基础性装备上要达到新的省颁装备目录要求。应特别加强中小学劳技、音乐、体育、美术、文科、科技活动器材、学具等训练器材、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工作和农村完小科学教室的建配工作。

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归口管理,全面推进教育物资招标采购办法。要真正落实各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负责“实验室和归口组织中小学教学实习、训练仪器设备,体育、艺术、卫生器材,电教器材,图书等物资的采购供应、质量管理和效益评估”等工作任务和“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教育技术装备等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归口管理。在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进行归口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系统整合的优势,加强对中等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学校、其他部门办校和私立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范教育技术装备行为,形成全区统一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凡教育技术装备范围内的物资采购,一律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保证配置质优价廉的教学仪器和设备。

加强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和管理使用水平。要通过持证上岗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进修等方式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在岗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素质,构建一只德才兼备的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人员队伍。切实解决实验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的编制、职称评审、晋级等待遇问题,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积极性。中小学校要设立实验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等工作岗位并纳入教师职务评审系列。

开展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应牢固树立为素质教育服务的观念,应加强和开展与学生素质教育和各种能力培养有关的检测和考核工作。通过减轻学生过重不合理的课业负担,从改革学生学力、学业评价和考核、考试方式入手,不断提高基础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的比重。

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努力参加各级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研究、竞赛等活动。

三、远程教育、电化教育重点工作

在完善东宝教育信息网的基础上,以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分期投入、逐步提升为原则,建立健全全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机制;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强东宝教育信息网,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平台;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

1、建立健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机制。

未来五年,全区以“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机制。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负责的东宝区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使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强化设备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管理员工作守则、系统设备操作规范等规章制度,确保站点运行正常,减少设备损耗。

二是健全学习培训工作机制。要有整体性强、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确保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一年一个台阶,到2011年,做到所有站点管理员都能熟练操作、检测和基本维修。

三是完善工作督查和考核机制。以督查、考核等形式来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2、加强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5年,确保现代远程教育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保证2012年全区所有学校教室搭建起多媒体教学平台,中小学一线教师实现人手1机。对区内信息化环境相对落后的部分中小学实施政策倾斜,加强资金重点投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弥补消除与办学条件优势学校的差距,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到2012年,区内以校为单位的生均占有教育信息化资源保持平衡。

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利用率,每年期开展一次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调研,年终提交一份评估报告,教育局据此对应用效率高、效果好的学校在第二年给予相应奖励,对应用效率不高的学校进行分析整改,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应用效益最大化。

3、做强东宝教育信息网,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平台。

继续发挥东宝教育信息网的品牌优势,在未来5年内,打造一个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服务功能强、操作便捷的网络系统和视频教育平台,使其成为全区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发展的主要阵

完成东宝教育信息网网站必要的硬件升级扩容工作,增建负载均衡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增加资源服务器、校园网站服务器,扩展网络存储空间。使全区现代远程教育形成以东宝教育信息网为基础门户,以教研网、科研网、心理健康网、教师教育网等业务网站为核心,以单科特色专业网站为补充,结构更加合理、应用更具实效的综合性业务网络系统。

4、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队伍建设。

在未来五年内,通过选配、培训等一系列手段,建立一支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队伍和技术维护队伍,做到城区学校、每个乡镇有1名以上专职管理人员,区内有5名以上技术维修服务人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现代远程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5、强化培训,提高教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整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继续开展高质量、高效益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提高我区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教师熟练掌握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技能。

6、保持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增长,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保障。

在未来五年中,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反馈制度,落实教学资源建设激励机制,开发一批内容丰富、满足师生需求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丰富东宝教育信息网的教育教学资源。

四、发展规划

教育技术装备、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发展具体规划

1、实验室、图书馆等房屋建设

所有高中、初中、直属小学建成专用实验楼、图书馆。建筑面积和室内设施达到省定标准。农村小学专用教室建设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职业中学建成满足需要的实训基地(厂房)。特教、幼教建成合格的学生活动场所。

2、常规仪器配备

所有示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达到国家规定“选配”配置标准。器材、图书配备达到“扩展”配置标准。农村其它小学达到“基本”配置标准。职业中学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形势的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幼教教玩具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3、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装备

所有中小学的微机室微机达到上课时生均一台,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教师备课用机达到人均一台,所有学校建成局园网。全区的所有中小学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每年更新教育资源300G,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共享。图书馆、实验室建设初步实现数字化。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更具活力和实效。促进全区基础教育更加均衡协调发展。全区现代化教育装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五、具体任务

(1)、2010年今年力争使所有中小学全部连通互联网,使全区“三网合一”平台建设达到较高水平,1/2的独立幼儿园教玩具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继续实施“班班通”工程。

普通高中重点配备多媒体设备和计算机,更新实验室桌、橱、台、凳,加快互动多媒体的建设,抓紧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研究,投入50万元。职业学校实训设备新增投入100万元。全区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新增投入30万元。幼儿园教玩具(室外大型玩具)新增投入50万元。新增电子图书2万册,教育资源10G,纸质图书3万册,图书馆建设投入30万元。

初中小学是旧微机老投影的更新升级淘汰,全年淘汰升级新增微机200台。多媒体教室增加30个。

2010年教育装备总投入350万元。

(2)、2011年使中心以上学校仪器、音体美器材配备达到教育部“选配”配置标准,所有独立幼儿园教玩具(含大型玩具)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全区教学仪器新增投入60万元。音体美器材新增投入30万元。幼儿园教玩具(含大型玩具)新增投入80万元。职业学校实训设备新增投入80万元。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装备

全年淘汰升级新增微机250台。新增电子图书5万册,教育资源50G,多媒体教室增加50个。力争所有中小学校建成校园网。现代化装备投入200万元。

2011年教育装备总投入420万元。

(3)、2012年使所有中小学图书配备达到国家“扩展”标准,部分学校实现数字化管理,新增投入60万元。职业学校实训设备新增投入100万元。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装备

全年淘汰升级新增微机300台。新增电子图书8万册,教育资源80G,多媒体教室增加50个,全区全部中小学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现代化装备投入200万元。

2012年教育装备总投入600万元。

(4)、2013年使所有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更新实验室内设施,淘汰部分旧的橱、桌、凳、台,电路、水路、风路、消防等设备,新增投入200万元。职业学校实训设备新增投入150万元。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装备

全年淘汰升级新增微机350台。使所有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图书馆建成电子阅览室,新增电子图书10万册,教育资源100G,中学及实验学校以上的学校都建设电子备课室,现代化装备投入200万元。建设网络互动多媒体教室20个,投入150万元。建设数字实验室5个,投入50万元。

2013年教育装备总投入800万元。

(4)、2014年使所有全区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验室内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查漏补缺,更换添置新设备,新增投入100万元。职业学校实训设备新增投入200万元。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装备

全年淘汰升级新增微机400台。使全区中小学的学校图书馆(室)都建有电子阅览室,新增电子图书15万册,教育资源100G,中心以上的学校都建设电子备课室,现代化装备投入200万元。建设网络互动多媒体教室50个,投入100万元。建设数字实验室5个,投入50万元。

2014年教育装备总投入1000万元。

五年规划教育技术装备全部投入3170万元

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2篇

“十二五”时期,是海沧区全面加快科学发展、努力打造岛内外一体化示范区的关键阶段,是海沧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教育强区的关键时期。为抓住机遇,积极适应海沧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海沧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厦门健康生态新城区和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的进程,更好推动我区职业教育发展,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厦门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厦府〔2011〕459号)的精神,制定海沧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海沧教育注重内涵建设的五年,也是职业教育快速提升的五年。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能训练、狠抓教学改革、推行毕业生综合实训等工作,职业教育品位得到较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海沧辖区内共有中等职(技)校4所。其中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为区属公办中职学校,海峡工贸学校为区属民办中职学校,福建华夏技术学校、福建中天技术学校为省属民办技工学校。2008年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通过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先后被确认为市级骨干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被确认为市级示范专业。

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差距。社会认可度、办学的基础能力、硬件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领域等依然较为薄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中职学生升学渠道还不通畅,这些都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十二五”着力破解。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立足海沧区情,以服务为宗旨,转变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坚持就业导向,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服务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提升内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能力为重,优化专业、养训并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全面提升,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和办学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四、工作目标

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与海沧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要求的现代

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机制得到完善;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得到提升;在厦门乃至全国职业教育能够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

五、主要指标

(一)事业发展目标

把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建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

推进海沧区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形成以区域为纽带、地方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劳动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指导、参与的职教联合体系。

(二)服务产业目标

对接现代物流、现代制造等产业要求,集约化、集群化整合职教资源,提高各专业办学水平,为海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三)改革创新目标

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基本形成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与产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格局。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校企合作制度化,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进一步发掘人才培养通道,拓展对台合作办学,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多途径多形式地培养人才,毕业生100%取得双证书,当年就业率达到96%。

创新职业教育运行管理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制度的创新发展,基本形成以区域为纽带、地方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劳动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指导、参与的职教联合体系和协调机制。以信息技术创新职业学校管理机制,实现职业教育的精细化、过程化、现代化管理。

六、工作任务

(一)加大投入,推进海沧职专、海沧职教中心升级达标

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海沧职专校内外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建成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能有效利用的一流的实训基地;力争于2013年完成海沧职业中专二期基础建设,于2013年通过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评估;推进海沧区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于2015年实现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目标。

(二)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强化主体专业建设,大力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新增省、市级示范专业2个,重点发展物流、机械数控、电子等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做强做大物流专业,成为辐射全省的示范专业,为海沧港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探索具有海沧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我市现有以行业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建立以区域为纽带、地方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劳动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指导参与的职教联合体系。

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中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企业和实习学生的合法利益。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遵循“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思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建设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具有海沧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技能培训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开展职业学校师生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能水平。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

搭建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拓展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相衔接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长通道,满足中职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技能等级的意愿,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五)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办学效益

依法办学,完善科学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不断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及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在实训基地实施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推进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管理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系统和服务社会的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管理现代化。

(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力争到2012年,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0℅以上。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加强职业教育领军人物的培养,着力培养名师、名校长。在中等职业学校总编制内设置10℅比例“特聘教师”岗位,用以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专职或兼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七)关注学生人格培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发挥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行德育导师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职业学生德育工作网络。继续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在保证职业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文化建设的同时,实现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先进企业文化进课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八)养训并举,增强服务能力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围绕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大力推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尤其是多形式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预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职业教育领导机制

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通过职教联合体系,形成教育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协作机制,定期或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决策的水平。

(二)完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2011年秋季开始对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2014年前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实施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继续执行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不低于30℅的要求,并逐步增加财政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强化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教育和培训。鼓励企业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规范发展。制定和完善支持政策,依法落实民办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

(三)完善职业教育评价、督导和质量监控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能力和贡献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独立评估机构对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实施评估的机制。

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管理办法,建立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积极推行职业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引导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落实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提高学校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外部环境

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3篇

一、科学谋划:教育装备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1. 指导县( 区) 工作

严格对照标准,支持、指导各县( 区) 创建教育装备现代化先进县( 区),2013年,9个县( 区) 全部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收。为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2014年, 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装备水平提升工程”,并被列为市政府民生十件实事之一。2014-2015两年间,圆满完成了180所农村中小学建设任务,总投资1.53亿元,通过工程实施,所有项目学校基本达到了省装备一类标准。 “十二五”期间,还创成省、市级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实验学校15所,为全市中小学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2. 市直属学校装备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市直属学校装备建设水平,9所市直属学校13个校区的装备升级工作于2015年拉开帷幕。 我们开展了市直属学校装备现状调研;根据调研结果, 对照省装备一类标准和义务教育办学标准,为每所学校拟定配置清单,提出建配建议;协助学校进行经费测算, 并积极争取经费支持;目前,淮安市外语实验小学、淮安小学的部分项目已经完成,附中、附小等学校基本完成了具体规划;年底,市教育局将成立验收工作组,对照省一类标准,逐校逐项核查。

3. 装备个性化建设

切实加强装备个性化建设,努力推动学校特色化办学,已建成科技馆、比特实验室、安全教育馆、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数字化实验室、中学史地教室等一批门类齐全的特色功能室。我市装备个性化建设起点高、 覆盖面广,在苏北领先,在全省有影响,已成为本地品牌,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4. 其他方面

着力推进图书馆( 室) 信息化建设,各县( 区) 中小学图书馆(室)全部实现了图书计算机管理、网络化管理; 市、县( 区) 共同出资,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塑胶化跑道建设,全市约90% 的中小学都建起了塑胶跑道;积极争取省装备中心支持,圆满完成了252所定点完小的“龙芯”互动教学系统建设,完成了9个县( 区) 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每校2套的“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的发放。

“十二五”期间( 截至2015年6月),全市教育装备总投入8.33亿元,其中,实验仪器设备投入8 509万元, 艺术体育器材设施投入5 024万元;新建和改建实验室967多间,添置计算机46 528台、多媒体9 162套、图书716万册。据2014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功能室6177间,运动场1 779个,图书馆(室)462个,教育装备资产总额9.8亿元(主要指仪器器材、信息技术、图书等),生均教育装备金额为1 931元。

二、创新实干: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1. 加强理论指导

组织编写并公开出版发行了多本指导书,其中,《中小学实验室工作指南》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实验技术、 评估验收、自制教具等方面给出了统一标准;《中小学图书馆实用指南》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管理、应用和评估等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的4本《实验教学指导》系列丛书,为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管好用好仪器设备,规范实验操作等提供了参考教材;《淮安市初中理化生、小学科学实验目录》,明确了年级实验课的分组和演示实验数量等基本要求,并将其纳入装备督导的范围。

2. 开展装备督导评估

连续开展了3年市级装备督导评估工作,共创成市级教育装备工作评估暨装备管理使用示范校72所( 占规模学校的30%)。2015年又发起新一轮市级督导工作, 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督导评估活动的通知》,制定了督导评估细则,督导评估的范围是所有县区及其所辖中小学和市直中小学,年底将对照评估细则,评定出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先进学校。积极配合做好省级中小学教育装备专项督导,在全省装备专项督导中荣获一次优秀,三次良好。

3. 推进装备管理系统建设

完成了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全市所有中小学都安装了管理系统,进行业务培训600多人,并跟踪督促县( 区) 和市直学校做好系统建设、应用和维护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和装备报表的网络化、 规范化。

4. 进行调研和学习

积极开展有关中小学实验教师队伍、实验课程开设、 图书馆( 室) 发展、教学仪器设备采购、中小学教育装备现状以及装备产业等方面的调研,组织人员赴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了解学校功能室的建设配备、日常管理和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共完成调研报告十多篇,8篇公开发表,为推进有关工作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多措并举:教育装备队伍建设逐渐加强

1. 出台政策措施

印发了《关于加强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建设的意见》, 明确装备管理部门及人员配备的标准,明确中小学装备管理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并督促指导各地各学校抓好落实。目前,各中小学都明确一名校级领导分管装备工作,约30% 的学校设立了装备处,其他学校由教务处、总务处代管,各学校的功能室都配备了专职或者兼职管理人员,基本实现了层层有人抓,室室有人管。

2. 组织教师培训

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级各类装备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培训,培训工作已纳入了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中,长效培训机制基本建立。每3年左右,实验教师、实验员、图书管理人员至少能接受1次市级培训。90% 以上的相关在职人员参加过市级及以上培训,5年累计培训超4 000人次。培训项目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自制玩教具培训、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培训、小学科学和中学理科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培训、畅言智能语音教具使用培训、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培训、龙芯计算机应用教师培训和图书管理人员培训等。

3. 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举办了3届“教育装备促进师生更好成长”观摩研讨会和2届实验教学观摩研讨会,开设了初中理、化、 生和小学科学实验示范课,并聘请全省知名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积极开展省级和市级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工作, 21个首期省级课题(1重点课题、20个立项课题)已全部结题,且取得丰硕成果;10个第二期省级课题和20个首期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正有序开展,都已完成了中期评估。

四、精心组织:系列教育装备活动成果丰硕

1. 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装备竞赛

组织参加全省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和省级二等奖以上30多人次;参加幼儿园、中小学自制教具评选大赛,获国家级和省级二等奖以上20多人次,获国家专利5件,市装备中心多次获“优秀管理奖”;组织参加了4届全省中小学生网络读书活动,前三届共上传学生作品约16万篇,获金奖33件,银奖33件,上传作品及获奖数量均位于全省前列; 组织参加了四届全国有关纵横码汉字输入大赛,50余名学生和10多名教师均获全国一等奖;积极参加省优秀实验课评选、龙芯计算机应用大赛等其他各项活动,获二等奖以上近30人次。

淮安市清浦区盐河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2. 精心组织市级系列教育装备活动

举办了全市小学科学和初中理科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共5次;每年举办一届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每年举办一次有关学科的优秀实验教学课或优秀实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举办了3届全市图书管理人员基本功大赛;举办了系列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主要为小学科学和初中理化生4个学科的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初中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电视大赛,小学科学创新实验竞赛等。

五、围绕大局:履行服务职能效益凸显

1. 成立装备行业协会

2012年,经多方协调、精心筹划,以施河教具城企业为主体,成立了淮安市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首批会员单位51个。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履行职能,召开了3次会员代表大会,向学校捐赠了大量教学仪器设备,协办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开展了会员单位联谊会等,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到了桥梁与纽带作用,有效促进了我市中小学教育装备水平提升和教育装备行业健康发展。

2. 组织参加装备展示会

按照省中心统一安排,每年组织各县(区)装备管理人员和装备企业参加1 ~ 2次的教育装备展示会,包括全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昆山国际发明展览会暨国际教学新仪器和新设备展览会、全国学前教育峰会暨中国学前教育用品博览会、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等,更新了企业生产理念,拓宽了学校建配思路,提升了装备管理水平。

3. 承办各级装备会议

承办了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全省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作,推动了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开展, 同时还展示了我市实验教学的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会议相关情况在省、 市电视台均有播出;承办了全国“基于e- 数学实验室环境下中学数学实验教学”论坛,来自教育部装备中心的有关领导、各省市装备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和优秀数学教师汇聚一堂,通过开办讲座、开设观摩课、 国际交流等活动进行互动探讨和学术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六、结束语

智能装备“十二五”规划解读 第4篇

到2015年,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一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超过30%;力争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重点,除了上述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外,还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应用示范推广等。

而智能制造装备是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规划》编制组对30类制造业按照加工对象进行分析,《规划》重点选择了其中对国民经济重要性强、带动范围广、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

这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所涉及和涵盖的行业领域有哪些?是否代表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重点方向?

八类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是成套装备,突出制造业所需装备,针对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印刷等制造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通过集成创新,开发八类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重点,除了上述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外,还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应用示范推广等。

在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方面,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等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在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方面,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八个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

在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方面,将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军工、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规划》提出实施创新发展工程、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突出品牌质量建设、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五大任务。

围绕上述重点领域,未来5~10年,我国智能装备的发展要实现哪些突破?具体目标是什么?

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点评:有关部门似乎最为关注的就是所谓规划了,乐于提出与设计若干年后的目标。但那些目标的兑现往往是经不起推敲与检验的。同时,也看不到为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系列的改革方面。

与此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一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点评:这种数字的提出如果没有任何依据就是毫无意义的。

二是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是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点评:搞不好就成了“培育”产能扩张的温床。

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培养一大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点评:事实上,在现行体制下,企业极少有创新的动力,做做表面文章到是可能的,目的是为了赢得能创新的名义,以获得边际收益。

这些目标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又是如何测算的?从目前的行业情况看,要实现这个目标是否存在一定难度?

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在此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与测算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主要领域年均增长率接近30%。如果“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增长率实现1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按年均增长率25%计算。到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

点评:这完全是一种静态不变的猜测法,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价值。

从重点领域看,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两个重点行业——智能化的基础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基本在30%左右,智能化的矿物加工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10%,而智能化的食品饮料、造纸及印刷机械国内基本为空白。因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整体上达到30%的目标。

从研发水平看,国外相当数量的智能制造装备跨国公司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10%,在国内只有少数智能制造装备龙头企业如和利时公司、沈阳机床等在5%以上,其他大部分企业在2%左右。基于此,提出了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的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样需要项目的支撑。然而作为未来发展重点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其展现出的市场潜力是可以看到的。

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5篇

一、“十一五”交通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荆门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荆门崛起战略目标,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努力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交通运输发展又上新台阶,成为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含高速公路投资),提前1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投资目标,是“十五”完成投资44.9亿元的2.7倍。截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298公里,公路密度91.0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3公里,高速公路密度2.5公里/百平方公里,国道127.6公里,省道747公里,农村公路10110公里。全市已基本建立起以高速公路为脊梁、以国省干线为主骨,以县乡道为干支,以村组公路为脉络,经脉相通、桥梁配套、港站齐备、城乡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东畅武汉下淞沪,南连荆州通粤桂,西扼宜昌接巴蜀,北驰襄樊达中原的交通运输格局。

1、“三级路网”全面形成一是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相继建成71公里的随岳中高速公路荆门段、26公里的荆宜高速公路荆门段、96公里的武荆高速公路荆门段,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05 年的120公里增长至313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2.5 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比同期全省高速公路密度1.7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0.73公里/百平方公里。连接周边市州、覆盖全市县市区的“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二是干线公路网快速推进。全市新建一级公路40.1公里,二级公路199.8公里,三级路362.5公里。截至目前,全市一级公路达到81.1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115公里,三级公路达到998公里,形成了以荆门城区为中心,以各县市区为节点,内成环线,外向辐射,九大出口的干线公路路网构架。

三是农村公路网纵深发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110公里,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4995.3公里,占规划里程2333.3公里的214%,全市1726个行政村已全部通上油路(水泥)路,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目标。此外,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通组公路建设,建成路基1.7万公里,碎石路面7200公里,让绝大部分农民告别了走“泥巴路”的历史。农村公路建设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站场码头稳步推进

全市站场码头建设步伐加快,与公路水运干线网紧密相连,实现有效衔接。站场建设进展顺利。掇刀一级客运站、京山二级汽车客运站全面竣工;乡镇客运站、农村招呼站和候车亭的建设全面推进。乡镇五级客运站规划完成25个、招呼站完成1010个、候车亭完成545个,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港口码头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钟祥粮食专用码头及部分港区、码头改扩建,钟祥、沙洋两地港口总体规划完成评审。引江济汉工程全线开工,千吨级航道圈初见雏形。

3、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提档升级

在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同时,坚持环保优先、可持续发展和“建、管、养”并重的原则,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交通。先后投入5.5亿元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小修保养及大中修395公里;投入0.89亿元实施渡改桥及危桥改造工程67座。实施文明样板路175.2公里,全市公路绿化里程5202.2公里。全市等级公路绿化率达到85%,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90%,打造出“畅、洁、绿、美、安”的公路交通环境。

(二)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1、运输装备不断升级。全市营运车辆达21337辆,其中客运车辆2104辆3.8万座(高

级客车403辆1.08万座,中、普通型客运车辆1701辆2.72万座),货运车辆19233辆7.8万吨(含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675辆1.2万吨)。高级、中级、普通型客运车辆结构组成由“十五”期末的8%、49%、43%,发展到目前的19%、48%、33%,客运车辆档次向中高级发展,结构明显优化。8吨以上重型普货车辆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11%,提高到目前的17%,8吨以上重型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47%,提高到目前的85%,货运运力结构和运输能力明显提升。

2、运输服务效率和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现有运行客运线路637条,其中跨省线路30条,跨市(州)线路151条,跨县(市)线路160条,县内客运班线296条。特别是农村客运发展较快,全市共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82条,农村客运车辆944辆,客车通村率达到92%,广大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乘上便捷的客运车。综合物流开始起步,客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逐步铺开,城乡一体化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三)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1、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随着武荆高速公路的通车,全市将基本实现所有县市区半小时上高速公路目标,高速公路网辐射全市94%的乡镇,绝大多数乡镇1小时内上高速公路。

2、交通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以国省道干线为主体,以农村公路为支脉的覆盖城乡的公路网络日趋完善。行政村沥青(水泥)路通达率由2005 年的42.5%提升至2009 年的100%。农村路、站、运、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3、基本公共交通均等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公共交通发展迅猛,城乡公交一体化稳步推进,深入城乡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建立,政府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面撤销,交通共建共享的发展氛围逐步形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我市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仍显不足,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够突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运输服务效率和水平亟需提高,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十二五”建设目标

到2015年,乃至更长时间,将荆门建设成为鄂中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物流集散中心、江汉平原重要港口城市、“两圈一带”的主要节点城市。

(一)基础设施:以“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网络为依托,构建“五纵交四横,一环绕荆城”的干线公路骨架网;构建“一点七射中心放射状”铁路网络(一点:荆门新火车站。七射:焦柳铁路(襄樊方向)、焦柳铁路(宜昌方向)、荆宜城际铁路、荆荆城际铁路、荆岳铁路荆沙段、荆门至天门城际铁路、长荆铁路);构建“一横(引江济汉工程航道)一纵(汉江航道荆门段)”干线航道网;客运枢纽按照“一主三副”的原则建设,形成以荆门城区为主中心,以钟祥、京山、沙洋为副中心,以各乡镇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物流枢纽依照“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水陆并进”的原则建设,形成“133”新格局,即一个核心(荆门城区物流发展核心区域,重点为工业物流区、商贸物流区和农副产品物流区),三个幅射区域(钟祥、京山、沙洋),三个物流港(荆门城区公铁联运港,汉江、引江济汉通江达海运输港,冷水机场空运港),形成幅射鄂东、鄂西、川渝、湘西、陕南、豫南的物流体系;航空出港主要利用武汉天河机场和宜昌三峡机场,同时规划建设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冷水机场。

(二)规划五纵四横一环:五纵(1)207国道荆门段127公里。北起钟祥胡集镇,南至纪山镇,现为二级路,规划改建为一级路。(2)省道寺沙线荆门段115公里。北起钟祥张集镇,南至七里湖,现为二级路,拟提升为国道,规划改建为一级路。(3)省道大天线荆门段82公里。北起京山坪坝镇,南至京山钱场镇,现为二级路,规划改建为一级路。(4)文锣线。北起钟祥市文集,经石牌、沈集、曾集、后港、蛟尾,止于荆州锣场接318国道。境内长97公里。该路

现属县乡道,技术等级为四级,只有文集至石牌段为二级。拟申请将其提升为省道,全线按二级路规划建设。(5)张监线。北起钟祥张集镇,经客店、东桥、大口与虎爪山森林公园、太子山、屈家岭、永隆,纵贯天门、潜江到监利周老嘴镇。该路潜江、监利段为省道,天门、荆门境内为县乡道。拟与天门市共同将其申报全线提升为省道。我市境内146公里,有25公里已达到二级路标准,拟将全线改建为二级路。四横:(1)省道分当线荆门段160公里。东起京山曹武镇,西至东宝区漳河镇,现为二级路,规划改建为一级路。(2)省道汉宜线荆门段121公里。东起京山钱场镇,西至沙洋十里铺镇,现为二级路,拟申报提升为国道,规划改建为一级路。(3)坪仙线。东起京山坪坝镇接省道大天线,向西经三阳、绿林、客店、长寿、丰乐、胡集,至东宝仙居西北接S250省道。全长174公里,其中0.5公里在宜城境内,173.5公里在荆门境内。该路除丰乐至长寿为省道,其余均为县乡道,且技术等级为四级和等外路。拟申报提升为省道,全线按二级路规划建设,并新建丰乐汉江大桥。(4)荷河线。起自武汉东西湖荷包湖,向西经天门、沙洋、曾集、蔡庙、五里、草场,至当阳河溶。该路沙洋以东为S106省道,已规划为一级路,沙洋以西为县乡道。拟与宜昌市共同申报将沙洋至当阳河溶段提升为省道,并与沙洋以东路段合并为荷河线(即省道S106)。荆门境内长约50公里,目前基本达到二级路标准。规划按一级路标准修建沙洋汉江公路二桥,并将全线进一步改善提高。一环:荆门城区西外环一级公路(起自207国道原高店收费站,向西绕越荆门城区,跨越荆宜高速公路,从团林铺镇西南绕越至终点接207国道)约34公里;荆门城区东环线一级公路(G207城区段)39公里。东、西两条线路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线。

(三)综合运输: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逐步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具有整体优势的综合运输体系。公路运输的机动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水路交通基本实现现代化,骨干航道全部达到标准化,港口基本实现机械化,运输船舶专业化、大型化,建立较完善的水上安全保障系统;铁路运输总体能力基本适应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铁路客货运输质量和多样化运输能力大大增强。

客运枢纽布局:在现有客运场站规划基础上,结合未来铁路(包括城际铁路)和航空发展趋势,规划布局综合性客运枢纽。

(四)荆门市中心城区:荆门市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主二辅”的公路客运枢纽布局方案。“一主”是荆门市公铁换乘中心(一级),“二辅”是按客流方向的不同进行设置,包括城北月亮湖客运站(二级)、城南掇刀客运中心(一级)。

1、综合客运枢纽:荆门中心城区规划3个综合性客运枢纽:荆门新火车站、荆门市公铁换乘中心和掇刀客运中心,其中掇刀客运中心已建成。

2、客运场站:规划改建月亮湖客运站,站场等级为二级客运站,平均日发送旅客8000人次,场站规模为3.2万平方米,作为城北客运站依托规划荆门市外环公路,主要服务对象为城北、城东方向客流。

(1)钟祥市:钟祥市公路客运站场布局按“一主一辅”形式调整,规划新建钟祥城南客运站,场站等级为二级客运站,设计平均日发送旅客9000人次,场站规模为3.2万平方米,作为钟祥汽车客运中心站的辅站。

荆门冷水机场位于钟祥市冷水镇西北角。规划荆门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由冷水机场及其配套公共交通组成,实现机场内部方便交通换乘,形成多种交通方式有效、快速衔接的综合性客运枢纽。

(2)京山县及屈家岭管理区:规划将屈家岭客运站扩建为一级站,建设成为屈家岭客运中心,平均日发送旅客10000人次,场站规模为3.6万平方米;城区的客运站暂不做调整。

(3)沙洋县:规划建设荆天城际铁路,将结束沙洋城区不通铁路的历史,现阶段应预留城际铁路场站建设用地。

“十二五”末荆门市域形成7个综合性客运枢纽,7个客运场站。其中荆门市中心城区3个综合客运枢纽,1个客运场站;钟祥市2个综合客运枢纽,2个客运场站;京山县2个客运场

站;屈家岭管理区1个综合客运枢纽;沙洋县1个客运枢纽,2个客运场站。

(五)物流节点布局:荆门市现代物流体系按照“物流园区—物流园—货运中心(货物)—农村物流点”的四级结构模式布局。

第一层次节点为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功能全而存储能力大,调节功能强。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运输中心、公铁联运水陆联运与配载服务中心、仓储中心、流通加工中心、货运代理、海关代理、物流信息、咨询服务与运输交易市场等,可以提供多种形态,环节和物流组织服务,具有基础性、公共性、集约性的特点,是全市物流的中心。初步规划建设六大物流园区: 荆门公铁物流中心、荆门港石牌核心港区物流园、钟祥现代交通物流园、京山物流中心、荆门市腾飞达物流园、沙洋中心港综合物流园。

第二层次节点为物流园,包括各专业物流园与综合业务类物流园。物流园的规模因地制宜,功能突出专业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主要是为产业基地提供仓储运输、包装,为城市提供配送和物流信息服务。初步规划建设21个物流园:物流信息服务中心、京山村村通物流园、屈家岭农产品物流园、冷水空港物流园、皇庄港专用物流园、危化品运输物流园、京山工矿专用物流园、胡集磷化物流园、众诚物流批发大市场、宏业物流园、通旺达物流园、楚元石化物流园、群得利物流园、掇刀区货物综合物流园、石化产品物流园、荆门农产品物流园、掇刀建材物流园、纺织服装物流中心、花卉物流中心、汽车零配件物流中心、洪森粮油产品物流园。重点建设的项目是前9个。

第三层次节点为各类货运中心和货运站场。货运中心与货运站场突出运输服务,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和经营者提供运输、装卸、堆场,兼顾流通和配送。规划利用现有的各类专业货场和运输企业自营的货运站场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挖掘潜力,使之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第四层次节点为各乡镇农村物流点。乡镇物流点突出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兼顾各类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为农民和小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物资、农产品、农资等产品的运输、中转、仓储服务。规划利用现有的各乡镇农村客运站场、运输企业货运站场进行相应改造和配套建设,进一步拓展客运站的服务功能,使各类农村客运站成为综合运输站,形成全市物流网络。物流园区

“十二五”末荆门市域形成27个综合货运枢纽,11个综合货运场站。其中荆门市中心城区16个综合货运枢纽,3个货运场站;钟祥4个综合货运枢纽,4个货运场站;京山4个综合货运枢纽;沙洋2个综合货运枢纽,4个货运场站;屈家岭管理区1个综合货运枢纽。

三、“十二五”建设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项目估算总投资371.3亿元。重点项目21个,估算总投资168.4亿元,其中公路重点项目8个,估算总投资74.8亿元;铁路重点项目2个,估算总投资56亿元;港航重点项目3个,估算总投资14.1亿元;客运站场重点项目2个,估算总投资5亿元;物流园区重点项目5个,估算总投资15亿元;航空重点项目1个,估算总投资3.5亿元。

(一)交通基础设施

1、公路方面:扩大路网规模总量,提高路网的覆盖与通达能力,优化路网结构和布局,完善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二个层次路网。

——重点推进国、省干线的升级改造。抓住国家和省调整国省道机遇,实现所有县市区通国道,所有县市通一级公路,所有建制乡镇通国省道及二级以上公路。重点按一级公路标准升级改造207国道、219省道(荆新线)、311省道(分当线)等重要干线。

——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实施县乡道改造力度,保证农村公路主网络便捷、安全、通畅。加快通村沥青水泥路循环线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桥梁配套及危桥改造工程,保障农民出行安全。

铁路方面:提升荆门铁路枢纽作为鄂中铁路枢纽地位。

——重点推进长荆、荆沙铁路通道的扩能改造;

——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铁路对接,建设荆门至天门或潜江和京山至天门城际铁路或高速铁路。

2、水运方面:加快汉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加快钟祥港区、沙洋港区、荆门港石牌核心港区建设,完善主要港区的集疏运体系,促进内河航运突破性发展。——重点推进汉江航道建设。加强汉江航道荆门段整治,大幅提升航道通过能力;推进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建设,连通长江、汉江,促进航运发展。

——加快港口建设。抓住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建设的机遇,建设荆门港石牌核心港区和沙洋中心港区工程,使腹地的石膏、肥料和部分矿建材料通过港区集散;新建船闸,使渠道与航线相通,保证上游的煤、石膏、磷矿、矿建材料、肥料等过境运输。

——加快推进主要港口规模化港区集疏运通道建设。积极发展内河集疏运体系,促进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紧密衔接。将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纳入当地发展总体规划并加快建设。促进铁路、公路在内河港口的有效衔接,发展多种运输方式联运。

3、航空方面:改扩建冷水机场,将其发展成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军民两用机场。

4、客货运站场方面:建设以荆门城区为主中心,以钟祥、京山、沙洋为副中心,以各乡镇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

——加快荆门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启动荆门新火车站、荆门公铁换乘中心、荆门月亮湖客运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加快物流园及货运站场建设,进一步依托火车站、港口、工业园区等大型货物集散地的货运枢纽站场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将有条件的货运站场向物流站场或物流园区转型。

——继续推进县市区等级客运站软硬件改造和农村客运站亭的建设。所有县市区普及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客运站;具备条件的乡镇建成等级客运站。

(二)重点实施项目

荆门市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6篇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的特殊商品,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未来五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生态京山的重要时期。为明确全县粮食行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着力解决好制约我县粮食经济的突出问题,建立粮食安全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保证我县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引导和促进我县粮食全行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

1、订单粮食全面覆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粮食的订单生产,实行产购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让优质粮食资源科学配置,创造了良好的综合经营效益。目前,全县订单粮食生产涉及全县14个乡镇和京山经济开发区,订单农户达到9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0%以上;订单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5%,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60万亩,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73%。

2、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以国宝桥米公司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以利益为抓手,实施强强联合,整合粮食加工资源,壮大粮食产业集群。目前,国宝桥米集团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现贴牌生产和联合经营的企业达35家,集团加工企业年生产量达105万吨。全县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达147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2009年加工生产大米、面粉1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利税1.09亿元。

3、品牌优势十分明显。以国宝桥米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企业在质量控制、精品开发、安全营养、科技导入、原料精种、销售网络、产品宣传、人才培养上狠下功夫,磨砺品质,实现了我县大米品牌创建的历史性突破。2007年9月,“国宝牌”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填补了湖北省农产品“中国名牌”的空白。到2009年底,全县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粮食产品获“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2个,“湖北著名商标”2个,“证明商标”2个,3家企业生产的大米顺利通过省级“放心粮油”产品复审。

4、粮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抓好粮食加工质量的同时,加快新产品开发,促进粮食产业化向精深加工迈进,走循环发展之路。国宝桥米公司新上的米乳生产项目正式投产,湖北裕丰糖业利用碎米开发生产饴糖。各大米加工企业的米糠被6家油脂加工企业用于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米糠油,稻谷壳用于凯电公司生物质能发电,或生产碳化棒,作钢厂填充料。炼油后的油饼和生产饴糖后的糖渣用作养猪饲料。粮食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加长加粗,不仅实现了资源跨企业、跨产业、跨地区间的循环,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二、我县粮食工业发展优势

1、丰富的粮食资源优势。京山是全省粮食主产县,粮食种植面积145.4万亩,总产量62.3万吨,年商品量45万吨左右。稻谷产量居全省粮食主产县前列,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县发展粮食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

2、较强的粮食加工优势。我县现有粮油加工企业147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14家,面粉加工企业17家,油脂加工企业8家,食品、发电、制糖等深加工企业8家。大米规模加工企业设备年加工能力达220万吨,其中国宝桥米集团年加工能力105万吨;发电、制糖、酿酒、油脂等深加工企业年可消耗稻壳20万吨,转化碎米15万吨,转化米糠15万吨。

3、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县地处湖北腹地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京山大米的独特品质,特别是京山桥米具有400多年贡米历史,更是久负盛誉。交通四通八达,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枢纽特点。长荆铁路横贯东西,随岳、武荆高速公路交汇过境,距武汉仅1小时车程,京山大米加工企业的粮源及产品进出十分便捷,有利于稻米规模化生产的物流畅通。特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使我县粮食工业发

展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4、知名的大米品牌优势。通过组织粮油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全省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开展“放心粮油”评选等活动,我县粮油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了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粮油品牌,有一部分已进入超市和省内外市场。全县拥有国家级“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4家、省级“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5家;粮食产品获“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2个。

5、完善的仓储设施优势。全县共有国有粮食储存网点119个,国家粮食仓库511栋,总容量42万吨,其中储粮功能完善的高大平房仓容量达15万吨,拥有主要粮食机械设备,如烘干、散卸、机械通风、熏蒸及粮情电子监测等。

6、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优势。我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粮食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县内有中储粮荆门直属库租赁经营管理的两家国家粮食储备库,履行国家在京山的粮食调控职能;中粮集团、省粮油集团等企业在县内布点逐步增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后,明确了产权,精干了主体,发挥着一定的主渠道作用,其他各类已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经营企业101家,同时,粮食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活跃了粮食收购市场,极大地方便了城乡消费者,调动了粮食工业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明确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总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粮食产业化整体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基地、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方向进行产业链条连接,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向粮油精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方向进行产业水平提升,向经营产业化、品种优质化、产品系列化和精品名牌化方向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桥米产业集群,促进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实现粮油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县粮食产业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全县粮油产业化经营企业总销售额过150亿元,粮食加工转精化率达80%;培植2个销售额过50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集团,5个销售额过10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集团;创建2个中国名牌。

(三)发展重点

1、组建产业化集团。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税费等方面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全县重点培植10个粮油加工量过20万吨、销售额过5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抓好2个年加工量过50万吨、销售额过50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集团,5个年加工量过30万吨、销售额过10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集团。重点抓好国宝桥米、湖北财富方便食品、京和米业、泰昌贸易、八方米业、恒达面粉、华贝油脂、裕丰糖业等10个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建设。

2、发展优势粮基地。到2015年,全县发展优质粮基地100万亩,并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优势粮源。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断规范订单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重点抓好鉴真2号、鄂中5号优质稻基地建设。

3、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集中扶持10个粮油精深加工及产业化经营项目。通过连续扶持,促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抓好国宝桥米、湖北财富方便食品、裕丰糖业、恒达面粉、华贝油脂、凯迪发电等6个粮食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

4、打造粮油知名品牌。全县重点培植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10个、2个中国名牌。

四、保障措施

(一)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加工行业的管理,做好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工作。争取省政府出台

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税费等方面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限制,着力推动企业战略性合作与重组。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为核心,整合现有粮食加工资源,按照市场规律选择一批优势粮食储备企业、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通过优化企业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快速实现资本集聚和扩张,形成若干个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实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创新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依靠制度创新大胆探索各种不同产业的运行机制。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其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引导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粮食加工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结构布局、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更适应粮食工业发展的需要。

(三)服务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粮基地建设

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提高粮食产品规模效益。切实抓好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搞好区域布局,每个镇主推1-2个优质品种,集中连片,实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种子培育试验基地和种子公司,重点从事优质粮种的培育、引进和对农民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大力发展并不断规范订单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干部在联结市场、企业与广大农户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

(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有条件的粮食龙头企业要成立科技开发中心,形成自主和联合开发能力,明确精深加工的重点、目标和措施。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对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鼓励通过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培养和大胆引进各类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科技队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优化产品结构,在培植粮油品牌上实现突破,构建粮油品牌体系。一是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依托优质粮源,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打造知名度高、信誉度好、市场份额大的粮油名牌产品。充分发挥粮油品牌的“扩散效应”、“产品聚合效应”,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整合商标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形成产品系列,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提高商标的知名度。二是争创“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引导全行业粮食加工企业争创 “放心粮油”,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扩大“放心粮油”的覆盖面。四是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ISO14000认证,建立粮食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采用优良操作规程(GMP)、关键危害点控制(HACCP)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品牌推动,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建立和完善粮油质量监测和安全管理体系

未来五年,要把依法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建立健全质检机构。有条件的粮食企业都必须建立健全粮油质量检测机构,配备一定力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并不断提升检测能力,逐步采用ISO的有关检测方法,为企业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服务,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二是要强化全程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要

下大力气推行标准化生产,配套完善质量监测、检测设施,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粮食生产。在收购环节,要组织人员深入农户进行质量调查,了解分品种的质量状况,有的放矢的指导收购。在储存环节,切实做到分品种、分质量储存,大力开展科学储粮。在加工环节,要加强跟班检验,严把产品出厂质量关。根据工艺流程确定产品质量监控点,随时监控产品质量。产品在出厂前,要对其质量、卫生、标签、包装、计量等进行严格的综合复核,切实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在销售环节,要建立良好的产品质量信誉。做到计量准确、质量达标、卫生安全。三是建立健全县粮油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检测水平。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外向型企业

加大开放力度,外靠内联知名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手段,发展外向型企业。加大国内外企业间的联合,打破部门、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加强横向联合、强强联合和工商联合,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增量资产,实现优势互补。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发展粮油加工业的基本方向,大力吸收粮食职工和民间资本入股,优化产权结构。吸引拥有优质资本、高效管理模式及产业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参股,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八)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粮食产业化“一号工程”

上一篇:中考语文复习 中考作文素材 新人教版下一篇:纪检监察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