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2024-06-03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精选8篇)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第1篇

上海宝付: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上海宝付: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机构涌入,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对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风控效率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由金融城与麻袋研究院联合出品的《消费金融风控创新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该《白皮书》主要聚焦于消费金融行业的风控技术创新,通过选取消费金融行业不同类型的六大案例,如传统银行的代表工商银行、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电商金融巨头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等,分析这些企业在风控方面的技术应用,发现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消费金融企业应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围。

《白皮书》还指出,过度消费、恶意欺诈、重复授信等一些行业乱象,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阴影。遏制市场乱象、强化风险控制成为消费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漫道金服旗下子公司宝付,作为最早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之一,认为从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密集出台的监管政策来看,都要求消费金融企业在风控系统、技术应用以及场景拓展等方面不断更新升级,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了构建大金融生态圈,宝付近年来不断优化生态布局,在消费金融领域充分发挥 “支付+金融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优势,不仅针对汽车金融、供应链、医美、家装、租房等实际应用场景,提供鉴权、充值、放款、还款、分账等产品功能,定制出场景分期、小额借贷、平台贴息、免费分账等灵活、安全的支付解决方案,提高订单并发量,缩短交易周期,而且整合集团优势资源为消费金融企业提供征信、风控、金融科技等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如在风控安全上,宝付运用数据加密、安全认证、商户安全管理、实时交易监控、黑名单管理、反欺诈系统、反洗钱控制等风控技术手段,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控制机制,形成动态、立体化的风险管理模式。目前宝付的风控体系通过了十余项国内外权威机构安全认证,并与国际知名的第三方风控机构达成合作,全方位保障支付交易安全。

目前宝付已经与多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凭借一站式支付+消费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荣获2018年度“消费金融行业支付引领奖”,助力行业良性发展。除此之外,宝付还继续大力拓展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物流、金融租赁等垂直细分领域,并积极布局跨境支付市场,从而带动宝付整体交易规模的强劲增长。

据悉,在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中,宝付行业排名继续攀升,位列支付宝、银联、腾讯金融之后,与快钱并列第四位。在未来的发展中,宝付将继续创新支付+理念,以优质、完善的产品与服务,推动大金融行业生态圈的建立。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第2篇

2B模式,演好中介这场戏

2015年7月,保监会印发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办法》非常明确地将互联网保险中介纳入了保险机构的范畴。而互联网保险中介的出现,通过新的服务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保险设立门槛低、良莠不齐的市场形象赢得了更多新生代消费者的青睐。或许正如腾保保险CEO李政君所说:“介于目前国内用户还未形成主动买保险的习惯,所以还不能去中介化,未来几年通过中介销售保险还是有很大的市场”,所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逐渐集结成2B大军,他们扮演着保险经纪人的角色,或做工具,或做平台,并出现了一批如慧择网、开心保、腾保保险等平台。

以腾保保险为例,作为2014年保监会清理整顿保险中介市场后全国第四家获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牌照的互联网保险平台,腾保保险成立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获得全国保险代理牌照,近日刚宣布完成由盛山资产领投,治平资本、All in资本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半年内完成两轮融资,第一轮是PreAngel数百万融资),其创始人和核心管理团队来自阿里巴巴、恒生电子、中国平安等,创始人李政君曾就职阿里巴巴、草根投资联合创始人兼CEO。他们定位于做类中介,模式上以保险saas平台为切入点,整合传统的保险中介代理机构,通过大力发展线下机构,为全国所有的线下保险代理机构提供互联网服务,做展业工具、客户管理、延伸服务的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以及线下传统机构的管理员、业务员等,其核心产品“奥福保险”为保险机构、个人保险代理师、保险客户提供基于saas平台和对商户开放的保险服务,以实现互联网保险最后一公里的布局。其中Saas平台主要针对代理人机构,是对传统保险代理机构业务管理系统和行销系统整合,并提供移动管理和营销支持。这样做在提高机构管理人员的效率和展业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机构代理人入驻平台,通过生态群为代理人提供增值服务。

这是在国内保监会等相关部门整理保险代理业务牌照的背景下,用互联网思维做保险的产物,也是当前主动买保险的用户不多,保险依旧是一个卖方市场的产物。但to B模式在让区域性的小保险公司不再需要设置大量分支机构就能走出去的同时,也把负担转移到自己身上,需要搭建线下线上销售、运营网络,从而加大了自己的资源投入。再加上他们主要服务于中小保险机构,虽业务量大,但通常都是低客单价高标准化的碎片化产品,盈利空间受限,若要快速成长务必需要开发新的保险产品或盈利业务。

2C模式,需在火箭式增长和盈利中找到平衡点

2C模式实际包括直接面向用户的销售保险和互助保险。其中如众安保险的纯C端保险因有互联网技术的介入,可收集海量客户信息,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客户的差异化特性、风险取向等进行研究,从而推出更具个性化、更契合客户需求的新型保险产品。以众安保险为例,2015年6月,这家成立仅17个月的众安保险获得57.75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500亿元,短短两年多,众安保险已经由2015年同期阿里电商一条业务线,拓展至现在的九条业务线。截至2015年12月31日,众安保险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3.69亿,保单数量超过36.31亿。如今众安保险的业务经营范围包括:与互联网交易直接相关的企业/家庭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等。这看似顺风顺水却也难逃“赔钱赚吆喝”的行业诅咒。

根据众安保险2016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首季亏损近4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由上季度的8.789亿元下跌至6.044亿元;净利润由1.138亿元下跌至-3.817亿元;净资产由上季度的69.383亿元下跌至65.546亿元。尽管内部把亏损原因归结于投资、技术创新投入以及在人员配置的投入的大量财力。但业内人士更愿意把众安保险归结于其盈利模式不清晰。这是2C模式的通病,尤其是在车险领域。车险的微利经营局面既是政策主导,也是市场竞争所致。众安保险与中国平安推出的保骉车险虽已入局,但因众安保险作为互联网保险公司难以进行线下布局,互联网业务本身体量轻,车险却需要地服从而使得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众包保险业务增长过度依赖退货运费险,其他保险业务目前又未成规模。所以众安保险都因模式不清,盈利难测,其他2C平台就难逃厄运。再说2C模式仍然面临着风控体系建设不足、客户成熟度低、产品生命周期短、相关政策法规待完善等问题,未来等待时间验证。

互助保险模式,趋势明显但法律监管下前景扑朔迷离

互助保险是指投保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互相帮助、分摊风险为目的,为自己办理保险的活动。简单的说就是均摊式的互助,比如平台内有1万名会员,若有1人出现重大疾病,则每名会员均摊30元,即可凑齐30万元互助金用以帮助该患者。6月22日,保监会批准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相互”、“众惠财产”、“汇友建工”)筹建。其中信美相互初始运营资金最大(10亿元)且是唯一一家寿险相互保险组织,由蚂蚁金服集团、天弘基金、国金鼎兴等九家公司发起设立,主要针对发起会员等特定群体的保障需求,发展长期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业务。

尽管近两年来国家政策已经出现利好倾向,并因互助保险可快速汇聚海量会员、大幅度降低成本、满足多元化的保险需求,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相互保险组织的增多,相互保险将提供更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但如今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

1、相关法律尚待完善。虽说保险监管部门对相互保险和互联网保险都持看好和支持态度,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但具体涉及相互保险的相关法律还远远不够,相互保险的发展还需要保险法、税法、公平交易法及财务制度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

2、会员存在一定风险。国外相互保险的会员多基于“熟人社会”,如相近的职业或共同的居住区域,这可降低相互保险经营的监督成本,从而提高相互保险组织经营上的效率。然而国内通过互联网聚集的会员来自天南海北,会员力量分散,潜在风险不易被相互保险组织知晓,不利于相互保险组织的管理和会员的筛选。

3、仍有欺诈风险、非法集资隐患。相比传统的保险营销,互联网的相互保险营销监管更为困难,保监会近日发布风险提示:近期发现有关人员编造虚假相互保险公司筹建项目,试图通过承诺高额回报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出资加盟,涉嫌严重误导社会公众,扰乱正常金融秩序,可能给相关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就是例证。

再加上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互助保险还有一段路要走。

后来者的机会在哪?

如此看来,三种模式都将一边解决当前问题一边快速前行,而后来者只有遵守行业游戏规则,顺势而为,才可能获得差异化发展。那他们的机会到底在哪呢?

1、在于碎片化的场景创新

保险业是一个典型的跨界行业。这就意味着后来者要做保险业的增量市场就应该充分利用场景创新寻找空白市场。这是因为不同场景下的保险产品实质是保险生活化,场景化已经从渠道变革延伸到产品变革,未来场景嵌入将成为新的竞争门槛,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将为场景定制,众安保险一直在从产品角度突破外延线从而创造出淘宝退货运费险这样嵌入淘宝电商平台场景之上的碎片化产品。众安保险开放平台从2014年仅仅有3个场景,到2015年有了12个场景,预计2016年场景会拓展至25个左右并将涵盖O2O、旅游、物流、视频、食品餐饮、移动医疗等各个领域,中小创业者也可尝试从一细分市场切入。

2、在于与传统保险的角色分配

中小互联网保险平台和后来者的创新应该建立在与现有保险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在不忽视保险机构重要性的同时加强与保险机构的合作,与传统保险机构分配好角色,确定好定位。这一是因为即便互联网保险在总保险销售额中的比例在高速增长,其绝对值仍然较低。二是传统保险机构仍有优势,比如因为受制于用户习惯和需求,高客单价的人寿险产品仍在线下,线上的保险渗透率仍需加速提升。

腾保保险用保险saas平台为切入点,整合传统的保险中介代理机构和场景APP,以旗下奥福保险为依托搭建一个庞大的线下+线上的销售网络,并借助线下分支机构为全国所有的保险机构提供toB服务,截止目前,腾保保险覆盖9个省级分支机构,50个地级市分支机构,并与人保、中国平安、中韩人寿、中华联合财产、信泰人寿、阳光人寿等多家险企达成合作。这种通过重点打造互联网保险设计、保险销售、保险服务等互联网功能,用全新的保险模式服务于保险代理师、保险机构、保险客户的模式正好扮演着传统保险机构的左膀右臂,两者互不排斥较少冲突互利共生,后来者要想站稳脚跟,学会先服务好传统保险机构也是关键一步。

3、在于服务中的各种细节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购买保险产品的主动性增强,丰富保险客户购买渠道,提升互联网保险各项感知服务,建立快速的理赔和售后服务响应机制等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行业新人和中小型机构的机会所在。据说腾保保险计划打造一个to C的保险服务网,用一个庞大的保险后市场服务网络来针对To C做服务。

浅谈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第3篇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互联网给保险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 传统的保险营销渠道和模式被迫发生着改变。为了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 互联网保险应运而生, 成为了保险业又一个新的创新。所谓互联网保险, 目的是为了实现电子交易, 即利用互联网来投保、核保、理赔、给付, 但它绝不仅仅只是保险产品的互联网化, 更是对保险营销模式的又一次创新。

二、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始于1997年, 但真正开始取得显著成果, 还是在最近两年。2011年至2013年, 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增至60家, 年平均增长量为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至291亿元, 年平均增长量202%。2013年11月6日, 我国首家互联网保险———众安保险正式成立。更多的保险公司也在近两年纷纷扩展电子商务职能, 转变官网的定位, 如:新华保险、太平洋保险。我国的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潜力无穷, 但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 风险是伴随着发展的, 目前我国的保监会也正积极筹备制定相关的监管机制, 规范其发展。纵观全球, 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互联网保险在整个保险市场中的比重不足3%。对于互联网保险, 我国多数公司还处在摸索阶段, 未找到一个清晰的模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

三、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优势

(一) “大数据”的运用

针对众多数据的预测是保险业经营的核心, 无论是各类特定模型的制定, 还是产品的定价, 都需要以大量数据作为依托, 互联网对于保险业的吸引很大程度在于把数据变成可能,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使得保险公司实现了众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提高了广告的投放精度, 实现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 为互联网发展带来诸多益处。

(二) 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将互联网技术引入保险营销领域, 通过网上操作, 一是为保险公司精简了中间环节的开支, 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提高了经营效率, 所有程序直接在网上执行, 简单方便快捷, 如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构建;三是打破了时空限制, 客户可以随时随地网上联系保险公司;四是自主选择性强, 客户可以自主在网上比较筛选。

(三) 客户基础的不断扩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网民群体不断扩大。2013年底, 我国网民人数达6.18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45.8%。我国目前网民主要集中于高学历人群, 保险意识较强。人们的生活观念、消费方式在不断变化, 2013年底, 我国网络购物人数达3.02亿人, 使用率达49.8%, 随着80后、90后逐渐走上工作岗位, 开始有一定的经济来源, 也将有能力消费互联网保险产品。

(四) 保险产品本身的优势

保险的天然性很适合互联网销售, 它不需要生产、不需要仓储、不需要物流, 用户只要有需求, 便可立即生成保单, 营销成本低廉。并且与其他类型的商业合同相比, 保险合同中的具体条款都具有较高的标准化, 诸如保险费率、人的生命表等都是事先根据一定标准确定下来的, 有利于其在互联网上发展。

(五) 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中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保险”一词就出现了15次, 这显示了国家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本次报告中也首次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说法。国家鼓励创新,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 互联网保险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据了解, 目前保监会也正在制定互联网保险的相关监管机制, 以规范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有效防范和化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

四、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 “大数据”下出现的问题

凡事皆有两面, “大数据”的运用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由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开发运用, 互联网公司在将来也会掌握海量数据, 拥有控制技术和风险识别能力, 无形当中存在着抢占保险公司原有市场的风险。并且当客户自身拥有大数据的成熟技术后, 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丢失部分客源的境地。

(二) 人才、技术条件不成熟

互联网保险需要新一代专业人才, 他们既要有知识技能, 又熟悉网络技术, 有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传统保险人员显然已不适合。而关于技术方面问题:一是IT技术应用不深入, 无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管理, 建立精算模型;二是在线核保技术不成熟,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保险标的, 需现场查勘, 在线核保暂时还无法做到;三是网上支付系统不完善, 协议规定实行交易的银行过少, 无形中限制了客户源。

(三) 安全性问题

近年来, 一些人运用互联网来非法经营保险业务, 或通过互联网投保来诈骗保险金, 又或利用网络漏洞来侵占客户资金, 安全性问题让人担忧。互联网系统是互联网保险的依托, 任何互联网系统的风险因素, 都可能会造成客户信息的失真和丢失。并且由于不是面对面的经营模式, 保险人在客户系统不完善情况下, 无法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 也易发生诈骗行为, 对互联网保险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四)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刚刚兴起, 正处在一个缺乏合理监督管理的“裸奔”时期, 各种问题纷纷涌现。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保险立法还比较滞后, 诸如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客户隐私权等法律问题都未得到解决, 限制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五) 互联网保险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市场上很多互联网保险产品, 虽打着该旗号, 但本质上与传统保险险种并无二致, 对接的也无非是万能险、意外险、航空险等, 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并且保险公司一味地追求娱乐性的个性化产品, 如“高温险”, 以及那些只强调高收益不谈风险的理财产品, 均有制造“噱头”之嫌。

五、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网络化建设

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满足互联网保险发展所需的IT技术、加密技术等等, 提高自身系统的安全性, 进而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内容。同时, 保险公司应注重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保险产品, 树立自身的互联网保险品牌, 采取谨慎的经营手法, 少点噱头, 多点惠民之举, 以更好地吸引客户。

(二) 加强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

互联网保险不同于传统的保险营销模式, 险种的开发不可生搬硬套, 而应从适合网上销售的角度出发, 积极创新, 才具有竞争力, 如可将保险产品按一定标准拆散成一个个小部分, 由客户在线自由选择等。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监管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发展正处在一个“裸奔”的时期, 缺乏法律制度的规范。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一个相关的法律框架和体系, 使其有法可依。保险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互联网保险运作的监控, 不断地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 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保险公司内部建设者的素质, 决定着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进而决定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水平, 传统的保险人才队伍已不能满足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需要。为此, 保险公司应加强人才队伍的技术培训和教育, 以迎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2006) [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张则鸣.浅谈大数据与保险业的未来[J].上海保险, 2014 (2) .

[3]李祥玉, 戴硕.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4]苏洁.大数据时代保险公司争相“触网”[J].中国保险, 2014 (1) .

[5]杨萍, 田志龙.网络时代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1) .

[6]周秀芹, 徐广宁.关于发展我国网上保险的思考[J].企业经济, 2007 (2) .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  问题  监管  建议

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变革,互联网保险成为保险业的必然选择。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保险行业也有很多大动作,只是每次引来的噱头大过创新,直到2013年11月6日,由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腾讯CEO马化腾和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共同出资设立的全国首家网络险企——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成立,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真正系统地关注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思考互联网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让互联网保险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变革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速度迅猛,缺乏有效监管

从2012年到现在,我国互联网保险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各保险公司借助官网、保险超市、门户网站、离线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2011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保费规模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高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速度之快。

正是因为互联网保险近些年来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导致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根本跟不上它发展的步伐。近些年国务院与保监会也都出台了一些关于互联网保险监管和保险体制改革的法规和行政条款,但面对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保险,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并没有完全跟上其发展的步伐。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对互联网保险合同时效性和法律效力及其他方面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同时,我国现行的保险监管机制也不能满足互联网保险监管的特殊要求,保险监管部门至今仍未制定监管规范网险的规章制度,也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管,也导致了互联网保险市场机制不成熟。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准入、运作、退出机制是市场机制发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相应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对于互联网保险市场机制发挥的环节起到把关的决定作用。所以在近几年的互联网保险发展和变革中,一系列市场问题凸显出来。

(二)经营模式多样,缺乏完善体系

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第一,保险公司通过在公司官网提供产品报价,推出官网直销平台,如泰康在线;第二,保险公司选择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利用其网络平台如淘宝网、易保网、慧择网等;第三,保险企业出资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如新华世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第四,由云商集团成立专业保险销售公司,如苏宁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第五,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联合组建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尽管我国现阶段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模式都不够完善,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主经营的官方网站模式存在宣传推广难、产品体系不完善、运行维护难度大等问题;专业中介代理模式存在产品缺乏创新、销售规模受限制的缺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面临监管缺失、资金流转漏洞、销售资质欠缺等方面的问题;网络兼业代理模式饱含缺乏监管要求、市场秩序混乱、运营效率低下的诟病;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在国外发展成熟,已经成为主导模式,而在国内市场才刚兴起。这种商业模式较前四种更能加强与客户的深入沟通,所以顾客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很高,其中的最为典型的类型便是纯互联网模式,虽然专业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到险企和保险监管部门的重视,在全社会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遗憾的是我国专业纯互联网模式只有刚成立的“众安在线”,其保费规模还很小,运营模式还在探索中,离国外的发展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用户数据公开,信息安全堪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公开与共享成为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但数据公开伴随着来自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争议,制约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大数据公开是一把刃剑,一方面数据公开,不仅为依托网络经营风险的互联网保险提供了更便捷准确的数据来源,促进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也将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数据公开可能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人权的侵害在大数据时代发展互联网保险不容忽视的问题。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使得某些商业机构利用不正当手段对保险网络数据资料进行篡改或破坏变得更加容易。在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不成熟、各保险企业对信息安全投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客户信息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互联网保险客户的隐私信息被泄露、窃取甚至贩卖的案例不在少数。如何尽快保障信息安全,是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产品品种单一,结构不甚平衡

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以低价值、短期化、低黏度、标准化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车险、简单的寿险和理财类保险等标准化产品,其他险种的比例很小,在契合互联网用户消费需求和习惯的个性化产品方面,尤为缺少。

当前互联网保险市场过多偏重理财类保险产品,这类标榜高收益的理财险吸引了大量客户,虽然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在灵活性、收益性、安全性方面取得较好的均衡,自身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收益伴随着风险,高收益保险理财产品也蕴藏着较高的风险,从这方面来看,高收益保险理财产品脱离了风险保障的核心价值和本质,从长远看对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是不利的。对于最近几年热门,也是今后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的健康险,险企应该凸显出其专业化、个人化、高端化的特性,大多数险企已经注意到要大力发展这样一种潜力巨大的商机。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互联网保险网站的健康险产品仍旧过于低端化、普遍性、专业性差。网险在做长期寿险市场方面,虽然在创新和销售方面做过尝试,但是网险在产品推介沟通和客户信任度方面的难度更大,所以长期寿险的市场规模很小。

(五)服务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在运营服务体系方面,大多数互联网保险只能通过网络进行产品的宣传、投保和支付,但是后续服务中的保全、理赔工作还要借助线下的柜台来完成。造成提交理赔材料多、理赔时间跨度长、赔付款不能及时到位等现象,也就是客户所谓的“投保易,理赔烦,赔付难”。相对于银行、证券强大的在线自助服务体系,互联网保险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落后,这在获得客户忠诚度、满意度、信任度方面有明显劣势;

我国互联网保险相关企业目前存在一个共同问题:专业经营人才缺乏。互联网保险产业需要既具有保险、法律法规、营销等专业知识,又同时具备过硬的互联网络技术的跨学科专业人才而这正是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企业面临的困局。

二、解决我国互联网保险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

由于近些年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速度过快,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为了我国互联网保险的稳健发展,针对当前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关于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以及未来仍将出现的跨行业经营互联网保险问题,明确并提高互联网保险的准入条件,让拥有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高超的信息技术、足够的偿付能力、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雄厚的产品开发实力的企业来经营风险较传统渠道更高的互联网保险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法律法规方面,建立健全适用于互联网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适用其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定要兼顾互联网保险的交互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法律法规的实效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电子支付结算、后续服务等法律法规,确保其相关的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有法可依;建立专门针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从法律制度层面使其监管的全面性提高。从监管体制方面,要建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准入、退出机制,将准入、退出机制正式纳入监管,对各公司运营业务能力进行分级,并建立多层次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信用体系,这不仅是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这需要监管部门建立适用于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一整套信用体系;建立互联网保险风险防控体系,加大监控力度,确保互联网保险开展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阻止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使互联网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有法必依,让互联网保险监管部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完善经营模式

尽管现如今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模式都不尽完美,都存在着各种缺陷,当前互联网保险公司是顾客满意度最高的一种经营模式。针对自主经营的官方网站模式,相关险企应注重加强产品的推广,优化产品的结构,使顾客能够在多样的产品之间有选择的空间,同时应注重培养相关的网站维护人才,定期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保证网站安全有效的运行;而专业中介代理模式应注重产品的创新,自主拓展销售渠道,使产品更加的畅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问题,首先企业本身应完善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其次监管部门应注重审查相关企业的销售资质,并加强资金方面的监管;网络兼业代理模式应致力于提高自主运营效率,这样才能在相对混乱的市场秩序下实现自身发展,当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创造一个安全有效的市场秩序;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虽然能够加强与顾客的交流,顾客对其的认可度也很高,但是此种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保费的规模还很小,但是此种模式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国外互联网保险的主导模式,所以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习他们成功的方面,避开他们所犯的错误。

(三)强化信息安全

首先,要处理好数据公开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在不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公开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数据,同时有效利用其他行业的公开数据,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开阔思路。其次,保监会等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互联网保险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对互联网保险信息的安全问题从制度上做出明确规范。各公司要制定防御政策,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具体责任,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互联网保险信息体系安全运行,保证交易、数据、支付安全。最后,要建立健全客户信息安全机制,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从业人员直接接触并管理着客户的所有信息,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对于整个互联网保险安全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对其资格的审查力度和范围要加大,另一方面要健全电子证据保全制度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保证客户信息数据的安全。

(四)优化产品结构

互联网保险产品应当从险种和目标人群出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做出改变,不断创新设计多样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我国互联网险企应当探索中长期产品,长期保险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在产品形态、产品设计等方面做出一些改进,创造出一条新的互联网平台销售渠道,使其更加适合在互联网平台销售,那将更有利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客户的需求,需要各保险公司设计出全方位、多层次、简洁明了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杜绝产品的单一、老套。同时,互联网保险还要承担起理性引导消费的社会公众服务职责,因为我国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很多互联网保险平台还不能实现网络一站式服务,因此各险企要优化升级运营体系,完善在线投保、支付、在线退保、理赔功能,并且优化运营流程,提高运营的效率,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五)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互联网保险服务体系薄弱的问题,互联网险企应加强技术创新,这就需要培养专业的互联网保险人才。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将是未来保险公司的核心资源。发展互联网保险,应大力培养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保险双人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使他们能够及时捕捉到某一个社会现象背后的非结构化数据并挖掘出来,保证这些数据的时效性。另外,提高相关人才的想象力,能够运用处理技术盘活这些数据,把数据结构和逻辑整合成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成新的商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唐金成、韦红鲜《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5).

[2]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2014.

[3]单佳锋.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保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商贸,2013,(12).

[4]夏军.保险业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J].电子商务,2011(7).

[5]徐海超.保险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网络营销[J].企业导报,2012(19):16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413655012Y)。

互联网保险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5篇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是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突破关键,金融保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寻找新旧动能转换的支点,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坚持质量效益结构协调推进,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6月27日至28日,以“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保险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家财网协办。与会嘉宾围绕保险与科技相结合的多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现在我国保险业已经深入推进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深入研发人工智能在保险领域的功能和作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保险+科技将成为保险发展的未来。他进一步指出,构建保险科技新生态,仅仅靠保险、保险行业、保险市场是难以形成的,必须加强同方方面面的合作,包括传统的保险公司、科技公司、监管部门等。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席金融市场专家俞平康认为,现在保险也存在三个不平衡,一是供需总量不平衡,二是区域不平衡,三是结构不平衡。解决总量不平衡的途径在于以社会日益增长的保险服务需求为导向,扩大保险有效供给。解决区域不平衡可以发挥保险优势,助力精准扶贫,改善区域不平衡。而“互联网+”可以促进保险行业转型,互联网保险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场景化、渠道多元化、服务优化的方式升级价值链,改善结构不平衡。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执行副总裁王和表示,发展互联网保险,打造科技创新能力要花钱,但不能简单烧钱。“创新的本质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所以我认为互联网保险发展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绩效问题,也是要?P注投入产出,要回归到一个价值的本原来看投入产出的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郝演苏表示,简单标准化的产品应该成为互联网平台主流,而沟通复杂化的相关产品,互联网只能是一个辅助,针对有一些需要沟通、而且复杂化的保险产品不会成为互联网保险主流。因此保险的属性决定了传统保险销售与服务方式,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互联网保险共存。

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科表示,“保险人的使命是把保险做好,而不是把技术做到高精尖;当然为了把保险做好,我们是可以充分运用科技的手段和方法。”他进一步表示,科技在保险的运用不在多高大上,而在于是否实用,是否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从整个保险行业看,中国大约有1000万人,美国有250万人,但我们的保费是他们三分之一,效率比他们低很多;财险行业与其他发达市场比体现的是低赔付高费用,这是一种低效的表现;寿险全行业80%以上保费是储蓄,但销售加管理费用占保费大约15%,效率也有待提高。”张科表示,运用科技提升运营效率空间巨大,包括在大数据风控方面等也有很大的运用空间。

“信息建设,重塑保险企业服务”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刘健表示,智能顾问成为代替人工保险代理经纪的新趋势,这点非常重要。泰康在线信息技术中心大数据部门总经理崔蓝艺表示,我们从过去的互联网1.0时代、以线下为主线上辅助的模式,变成了线上为主、线下辅助和线下加深的一个模式。华海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邬金华表示,这几年互联网保险在蓬勃发展,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比如,IT投入浪费的现象特别严重。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第6篇

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互联网保险行业或全面爆发

发展历程:互联网保险已处于爆发前夜

对于中国保险行业来说,互联网保险在过去近20年里经历了兴起、发展以及不断成熟的过程。互联网保险经过近2年的快速增长,即将迎来全面爆发。

发展现状:互联网保费破2000亿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保险业总资产已超过12万亿,全国保费收入达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0%,行业发展速度创近7年来新高。“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市场规模全球排名由第六位跃居至第三位。预计,未来两年保费增速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根据上表数据,2015年,互联网保险整体保费规模达到了2234亿元,同比增长160.1%,开通互联网业务的保险公司数量已超过100家。2015年全年互联网保费增长率为160.1%,渗透率也从13年的1.7%到14年的4.2%到15年的9.2%。

现阶段互联网保险高速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由于理财型保险产品在第三方电商平台等网络渠道上的销售热度继续,同时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增速处于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

二、由于保险公司对于互联网渠道重视度大增,加大了拓展力度,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转战互联网,寻求新的市场空间。

关政策:促进鼓励,规范引导

针对互联网保险,相关监管政策细则逐步出台,总体来说以促进鼓励为主,向规范化方向引导。

当传统保险遇上互联网 行业篇

互联网人身险:中小公司异军突起

2013年到2015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从54.46亿元增长到1465.60亿元,增长了近27倍,互联网人身险占比由0.05%提升到了9.2%,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人身险保险公司也从44家增长到了61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人身险行业中小保险公司异军突起。但总体而言,互联网人身险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财型保险占绝对高比例,这脱离了保险本质。人身险保险公司对互联网的应用,也仅仅体现在把互联网当成渠道,在模式创新上仍有待加强。

互联网财产险:寡头效应明显

网址:

2013年到2015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从236.69亿元增长到768.36亿元,增长了225%,互联网财产险占比由3.7%提升到了9.1%,开展互联网业务的财产险保险公司也从16家增长到了49家。

互联网财产险行业的三个特征:

1、业务结构单一,以互联网车险为主,并且呈现签单量大、单均保费小且险种多样化的特点;

2、从渠道结构来看,绝大部分互联网财产险是通过官网实现;

3、寡头效应明显,2015年排名前两位的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占据互联网财产保险近40%和30%的市场份额。

总结而言,互联网模式下,财险产品偏同质化,并且大型财险公司寡头垄断地位正在强化,与人身保险行业不同,互联网并未给中小财险提供超越机会。如果小公司的产品没有鲜明的创新特色,经营模式没有与互联网融合的独到之处,将很难经营,而大公司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保险中介行业:积极布局互联网

保险中介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保险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有自己的微信号,还有不少保险中介公司有自己的APP开展互联网业务。根据保监会网站显示,截止2015年底,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备案105家,在2015年,有40家中介公司更新了自己的互联网业务备案。不过在2500余家保险中介中,这部分积极布局互联网的目前还只有4.2%,大部分中介公司还是延续传统业务。

车险行业:商车费改迎转折互联网

车险保费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不管大型产险公司、互联网巨头还是创业机构,都觊觎这块未来5年可能变成万亿规模的市场。2016年4月,商车费改也将在全国全面推行,这也是车险行业的转折点,在逐渐放开费率定价权且鼓励产品创新的政策下,车险产品必然会发生差异化的转变,从而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汽车电商直销、电动车的蓬勃发展、共享经济下快车、专车、顺风车的出现,也必将对车险的产品设计、渠道改革、购买场景有着长远的影响。

创新险种:互联网保险多“奇葩” 互联网保险创企现状一览 公司篇

传统转型:110家保险公司“触网”

互联网不断发展,传统公司也与互联网结合寻找出路。据中保协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主体从28家上升至110家。

网址:

大型保险公司的互联网转型往往集中于自身的渠道建设,牌照争取,服务的线上线下结合等方面,也会和第三方渠道合作。中小保险公司则在险种创新,第三方渠道合作等方面寻找突破点,探索动作很多。在互联网人身险领域,中小险企相对更为激进。

目前传统保险公司的转型也存在着不少的挑战,如测算风险缺乏大数据;组织结构方面,传统保险公司结构复杂,决策流程长,效率低,不适应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还有部分公司原有线下渠道利益丰厚,转型动力不强等。

主流模式:互联网保险11种创新模式

一般来讲,互联网+传统行业,核心逻辑是利用互联网降低传统行业成本或者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互联网保险创业方向也是如此,大家以提升保险产业链的信息化和效率、改善保险价值链里的某一环节为创业方向。

事实上,目前对于互联网保险主流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分类,按照原来传统保险公司里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分析,对于互联网保险主流模式做出如下分类:

目前,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2015年,互联网保险公司出现井喷式增长,除了车险比价和代理人平台持续增长外,也出现了针对行业险、企业团险、健康险的公司,也有公司以保单管理、保单后服务、理赔赔付为方向。此外,2014年开始,互助保险平台也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融资概况:2015年融资总额超70亿

通过对IT桔子、36kr、猎云网等媒体报道统计,2015年互联网保险公司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过70亿人民币。其中百万级为10起、千万级为8起、亿级及以上5起,共有8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获得第二轮及以上投资。获得投资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具体按地区分,北京有8家,上海11家,深圳3家,其他地方3家。

巨头布局:BAT“搅局”互联网保险

目前,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国内除了众安保险、安心、易安接连拿到互联网保险牌照,百度、京东、乐视等巨头也纷纷布局互联网保险,泰康人寿、银之杰、奥马电器、银江股份等各类机构都加入了互联网保险企业的建设之中。可以预见在2016年,除了传统险企的积极触网之外,完全市场化的互联网保险企业亦会井喷。

海外保险:创新模式借鉴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探究 第7篇

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19530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保险基本概述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概念阐释

一、互联网保险的定义

二、互联网保险的特点

三、互联网保险的定位 第二节、互联网保险的形态

一、互联网保险渠道

二、互联网保险产品

三、互联网保险业态

四、互联网保险思维

五、互联网保险基因

第二章 2015-2017年国外互联网保险行业简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国外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综况

一、发展概况

二、业务流程 三、一般模式

第二节、国外互联网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发展状况

二、市场主体

三、融资规模

四、市场态势

五、发展趋势

第三节、国外互联网保险业务创新模式分析

一、自有网站直销

二、在线比价(聚合)网站

三、在线风险交换

四、逆向拍卖平台

五、移动式保险

第四节、国外互联网保险产品或平台创新分析

一、传统车险产品的创新

二、车险比价平台的创新

三、社交媒体结合的产品创新

四、服务创新需求的保险产品

第五节、国外主要地区互联网保险发展概况

一、美国互联网保险状况

二、欧洲互联网保险概况

三、亚洲互联网保险概况

第六节、美国互联网保险案例分析——InsWeb

一、基本概况

二、商业模式

三、发展影响

四、主要问题

第七节、日本互联网保险案例分析——LifeNet

一、基本概况

二、运营状况

三、发展策略

四、成功经验

第八节、国内外互联网保险的比较及启示

一、政策监管

二、企业角色

三、产品质量

四、业务流程

五、产品定价

六、差异原因

七、主要启示

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二、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三、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社会环境

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

二、互联网创造的保险需求

三、保险互联网化的必要性

四、互联网对保险业的重塑 第三节、消费环境

一、国民收入不断提升

二、大众网络消费习惯养成

三、网购渗透率持续提高 第四节、产业环境

一、中国保险行业运行状况

二、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分析

三、保险行业政策动态分析

四、保险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第五节、技术环境

一、大数据应用趋势渐强

二、“云服务”的支撑作用

三、移动智能解决应用问题

四、社交网络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政策分析

一、提示行业风险

二、明确监管机构

三、出台监管办法

四、推进企业试点

五、保证保险政策

六、专项整治政策

七、监管动态分析

第二节、《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解读

一、第三方平台

二、IT系统及信息安全

三、信息收集

四、产品管理

五、保费收入专用账户

六、客户服务

第三节、《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影响分析

一、部分险种或消失

二、“松绑”范围扩大

三、将促竞争加剧

第四节、对我国互联网保险政策决策的思考

一、应支持和鼓励

二、应加强监管

三、加强监管的建议

第五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总体分析 第一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创新变革形势分析

一、产品设计变革

二、分销模式变革

三、核心经营能力变革

四、保险价值链变革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整体综述

一、发展阶段及特征

二、经营主体扩容

三、经营模式确立

四、产品日益丰富

五、社会关注度提升

六、行业渗透率低

七、用户认可程度高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行分析

一、市场运行态势

二、市场规模分析

三、保费收入结构

四、供给与需求分析

五、行业辐射效应

六、行业加速创新

第四节、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二、劣势(Weakness)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四、威胁(Treats)

第五节、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问题及建议

一、行业面临隐患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三、行业发展痛点

四、发展面临掣肘

五、行业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常见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一、常见商业模式

二、商业模式对比

第二节、险企自建官方网站直销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拓展模式

三、典型案例

四、模式评析

第三节、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四节、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五节、网络兼业代理机构网销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六节、专业中介代理机构网销模式

一、主要特点

二、典型案例

三、模式评析

第七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产品格局分析

一、以小额险种为主

二、产品结构及占比

三、产品单一化特征

四、人身险业务结构

五、渠道模式的差异

第二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企业格局分析

一、企业整体发展格局

二、财险企业发展格局

三、互联网企业加入竞争

第三节、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格局

一、众安保险

二、泰康在线

三、安心保险

四、易安保险

五、实力对比

第四节、2015-2017年互联网人身险市场分析

一、发展提速

二、市场规模

三、产品结构

四、发展趋势

第五节、2015-2017年互联网财险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二、运行特点

三、市场格局

四、发展趋势

第六节、中国互联网保险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二、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三、客户的议价能力

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五、竞争的激烈度

第八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消费者

一、互联网保险的消费者

二、保险业主力消费人群 第二节、渠道入口

一、官网直销平台

二、专业代理平台

三、兼业代理平台

四、第三方比价平台 第三节、产品创新

一、拆解化创新

二、个性化创新

三、互联网经济衍生创新 第四节、产品定价

一、风险定价精准化

二、实例分析 第五节、保险公司

一、企业结构与集中度

二、中小型企业的契机 第六节、基础设施

一、主要涵盖

二、数据端口

第七节、产业链环节创新探索

一、消费市场

二、产品设计

三、渠道环节

四、新兴模式

第九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用户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用户消费行为分析

一、用户规模分析

二、消费意愿调查

三、消费领域分布

四、家庭消费场景

第二节、年龄与互联网保险消费习惯

一、年龄分布

二、是否有购买体验

三、年龄与购买行为的关系

四、不同年龄段的认知

第三节、用户接触互联网保险信息的渠道

一、第三方平台的推广

二、社交平台渠道

第四节、用户关于互联网保险的优劣看法

一、主要优势

二、主要劣势

第五节、用户对互联网保险的售后评价

一、总体满意度

二、期望的售后服务

第六节、注重用户的互联网保险发展建议

一、目标客户的选择

二、促进购买率的转化

三、提高平台的开放包容性

四、重视产品开发

五、重视信息安全等工作

第十章 2015-2017年保险企业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企业的影响

一、传统保险企业与互联网保险互相渗透

二、互联网保险对传统模式的影响

三、传统保险企业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2015-2017年上市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一、发展阶段分析

二、发展特点分析

三、发展态势分析

四、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传统保险公司进入互联网保险的形势分析

一、转型的机遇

二、转型的风险

三、待解的谜题

四、策略及建议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优势

二、行业发展背景

三、行业发展形势

四、行业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移动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分析

一、移动WEB服务

二、第三方销售平台

三、中介网站

四、互联网保险公司

五、移动APP应用

第三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案例分析

一、平安人寿

二、安邦保险

三、华夏保险

四、泰康保险

五、太平洋保险

六、蚂蚁金服保险

第四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一、险种开拓创新

二、销售模式创新

三、研发过程创新

四、市场营销创新

第五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困境及建议

一、发展方向选择之困

二、用户需求挖掘之困

三、保险产品创新之困

四、服务体系完善之困

五、营销渠道打造之困

六、风险叠加管控之困

七、行业发展思路建议

第十二章 2015-2017年相关互联网保险潜力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北京无线天利移动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节、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财务状况分析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第一节、投资现状

一、企业投融资状况

二、企业投融资特点

三、市场主体加快布局

四、新险企加入市场布局

五、传统巨头突进互联网

六、上市公司多路涉足 第二节、投资机遇

一、市场投资潜力看好

二、行业开启十倍空间

三、传统保险公司的机遇

四、中小险企面临机遇

五、O2O带来新机遇

六、保险电商平台机遇 第三节、投资动态

一、京天利

二、众安保险

三、易安保险

四、中国保信

五、同方全球人寿(原海康人寿)

第十四章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保险险种投资潜力分析

一、车险

二、理财险

三、意外险

四、健康险

五、家财险

六、寿险

第二节、互联网保险生态圈平台机会分析

一、主要参与主体

二、客户接入服务商平台

三、补充服务商平台

四、基础服务商平台

五、传统保险公司进入建议 第三节、互联网保险开发经营建议

一、产品开发理念

二、产品开发模式

三、产品开发策略

四、企业经营关键

第十五章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信息安全风险

一、网络安全风险

二、设备安全风险

三、个人信息风险

四、业务持续管理(BCM)风险 第二节、业务风险

一、业务信息安全风险

二、营销模式风险

三、产品开发风险

四、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五、操作风险

六、声誉风险

七、交易可回溯性风险

八、新型风险 第三节、其他风险

一、逆选择风险

二、产品风险

三、政策风险

第十六章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前景趋势预测 第一节、中国保险行业的前景展望

一、行业前景广阔

二、发展态势展望

三、资金运行趋势

四、技术应用趋势

五、未来发展规划

六、未来行业定位

第二节、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前景展望

一、行业发展挑战

二、提升空间乐观

三、发展前景看好

四、潜在客户资源多

第三节、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预测分析

一、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预测

三、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预测

四、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预测 第四节、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二、商业模式更加深化

三、提供互联网融资

四、互联网保险智能交易

五、产品涉及领域将更广

六、其他趋势预测

第五节、我国互联网保险未来发展方向

一、市场新增长点

二、主导模式进阶

三、P2P保险模式

四、市场营销转型

五、产品发展方向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附录二:《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

附录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附录四:《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保险行业发展的互联网+研究 第8篇

1.1 互联网保险的定义

互联网保险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 使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新兴技术, 替代传统的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它既可以通过构建自营的网络平台开展业务, 例如网上保险商城, 电商公司等, 又可以与第三方平台和渠道整合, 发展网上保险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定义和开发保险产品、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

1.2 互联网保险的特点

互联网保险可以帮助投保人在保险公司各类产品之间进行直接选择和快速匹配, 减少了保险代理推销的中间环节, 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在互联网上出售保险或者提供与保险相关的服务, 非常契合现在的市场消费模式,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保险公司省去分支机构和代理网点的支出费用, 免除为传统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支付的佣金, 还能通过互联网这个本身就不需要额外投入的免费广告平台实现宣传营销目的, 是大多数保险企业的不二之选, 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 费用支出比较紧张的保险公司而言, 这是不可多得的销售机会。

2 互联网保险的优势

2.1 营销优势

从营销方面来看, 传统保险行业业务开展通常使用人海战术, 依靠保险经纪人和代理人手头的客户关系发展业务, 效率低下, 而且无法真正从深层次了解客户最实际的需求, 导致客户流动性大, 不稳定性因素多。新型互联网+ 保险模式从互联网思维入手, 多维度、深层次地通过客户购买信息和历史消费习惯, 挖掘和分析用户行为特征, 准确预测每一个客户的潜在需求, 为他们提供符合需求的保险产品。准确的定位加上精准的营销, 可以成功获得利润。

2.2 运营优势

从运营角度来看, 传统保险行业客户服务内容基于电话和线下模式, 这对投保、出单、理赔人员要求非常高, 一个成功的保险销售业务, 不仅仅取决于产品是否匹配客户需求, 更取决于销售人员的销售方式和服务态度。传统模式人为影响因素过多, 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都不高。互联网+ 保险模式通过在自营网络平台上对投保、出单、理赔和其他各方面的客户服务进行跟踪和反馈, 把这些信息方便快捷地进行统计分析, 为以后的发展建立起了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 大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2.3 产品优势

从产品方面来看, 传统保险业务模式下大量同质风险产品往往是聚合在一起的, 保险公司对这些风险的识别能力较低, 引发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风险, 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互联网+ 保险模式下, 通过互联网技术用模型对保险业务整个流水线上的所有产品进行串联, 细分风险, 可以确保更精准的保险定价, 更好规避销售风险。

2.4 地域和时间优势

从地域和时间来看, 传统保险业务模式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 有些理赔流程无法按时完成, 一些保险服务无法及时有效地跟进, 给客户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甚至在某些地域, 这些问题束缚了业务开展。互联网是一个没有时间和地理位置限制的平台, 从根本上来说, 它是看不见的, 又是无处不在的。它的影响力在于它的移动性上。通过互联网+ 保险这种方式, 保险公司可以提供24 小时的全球性服务, 客户可以随时随地登陆互联网平台进行咨询、投保和理赔。

2.5 服务优势

从服务层次来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系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连接。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电脑和类似如手机的移动设备, 今天已成为最主要的生存工具。互联网就是寄生在这之上, 是把一个个工具联通起来的平台。互联网+ 保险拉近了保险公司与每个客户之间的距离, 增强了双方的互动和交流。对客户而言, 他们能方便快捷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各个保险产品的详细介绍、自费标准及优惠信息, 在这基础之上再对保险公司的背景和服务水平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2.6 成本优势

从综合成本来看, 传统保险公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用于对保险经纪人和代理人的培训、管理和业务支出上, 这些无形且过量的投资往往与回报不成正比, 尤其在人员管理方面, 一个保险业务专员的培养往往需要公司各层面投入巨大精力和成本, 但是人员流动率高, 稳定性差, 这些不可控因素加剧了成本的逐年不良增长, 成为了业务发展的瓶颈。

3 互联网保险潜在的风险

3.1 政策监管配套文件缺失

互联网保险是新兴的跨界结合产物, 存在时间短, 发展迅速, 相关配套监控措施和文件还没有能及时出台, 导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法平台和代理机构通过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渠道平台承保假单, 出现拒不理赔等损害消费者权益事件, 这在蓬勃发展和刚刚起步的互联网+ 保险行业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损害了互联网保险声誉。从另一方面看, 这也向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急迫需要他们制定相关利于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和客户维权的监管文件和配套措施, 以规范新兴行业操作, 填补信息化漏洞。

3.2 产品的甄选有待提高

在互联网和保险相结合的领域, 必须要清晰认识到, 并不是所有险种和产品都适合互联网模式。像一些非完全标准化的产品、一些专业术语多、流程复杂且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服务类产品以及后续需要落地和跟踪的业务, 就不适合通过互联网来销售, 因为如果把它们放在线上销售, 容易给客户产生误导, 并且容易对企业的业务开展和口碑产生不良影响。

3.3 数据安全保障有待提高

保险行业的保单中存有大量客户私密信息, 如果因为信息技术手段不成熟, 导致客户隐私泄露, 那将是得不偿失的。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特征, 它的互联互通性导致的无隐私化使其常常被推到风口浪尖, 如何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 做好信息化防护措施, 避免私人或者某些商业机构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保险网络数据信息并进行篡改、破坏和泄露, 对于互联网保险行业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安全的保险电子商务系统, 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 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进行传递。

4 结语

上一篇:杂诗原文注解下一篇:酉阳桃花源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