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诗词鉴赏

2024-09-21

《渭城曲》诗词鉴赏(精选9篇)

《渭城曲》诗词鉴赏 第1篇

王维诗词《渭城曲》

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②朝雨:早晨的雨。

③浥:润湿。

④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乐天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渭城曲》诗词鉴赏 第2篇

《渭城曲》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翻译】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赏析】

这首《渭城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据《资治通鉴》756年(至德元年)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757年(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当王维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也考虑到了战争将对他们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由于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

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仅只是属于行者的。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诗词曲里荷飘香 第3篇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秋花冒水绿, 密叶罗青烟。 (唐·李白《古风》)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项。 (唐·孟浩然《夏日南亨怀辛大》)

飒飒东风细鱼来, 芙蓉塘外有轻蕾。 (唐·李商隐《无题·其二》)

绿塘摇滟接星津, 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 至今莲蕊有香尘。 (唐·温庭均《莲花》)

锦带杂花钿, 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 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 欲寄无因缘。愿今早旋返, 及此荷花鲜。 (南朝·梁·吴均《采莲》)

太华峰头玉井莲, 开花十丈藕如船。 (唐·韩愈《古意》)

素房含露玉冠鲜, 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 今为伊水寄生莲。 (唐·白居易《题白莲》)

日日采莲去, 洲长多暮归。开篙莫溅水, 畏湿红莲衣。 (唐·王维《莲花坞》)

若耶溪傍采莲女, 笑摘荷花共人语。 (唐·李白《采莲曲》)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池面风来波潋潋, 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 罩却红妆唱采莲。 (宋·欧阳修《荷叶》)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宋·李清照《如梦令》)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裘, 独上兰舟。 (宋·李清照《一剪梅》)

脉脉荷花, 泪脸红相向。 (宋·晏几道《蝶恋花》)

苍茫漠漠董家潭, 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 西风明月棹歌还。 (明·黄琼《采莲歌》)

镜湖八百里何长, 中有荷花分外香。 (明·徐渭《荷花》)

古诗词鉴赏.唐代曲词 第4篇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1. 结合本词内容,选出赏析最恰当的一项( )

A. 上片首句“新月曲如眉”以新月形容眉毛的弯曲纤细,目的是刻画女主人公的美好形象。

B. 上片三、四两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表明主人公渴望与家人亲友早日团聚。

C. 过片“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作者利用谐音隐喻心上人印在她的心里,就像那桃仁深藏在桃核里,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

D.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中“早晚”是“迟早”的意思,这两个字表明主人公坚信美好的愿望终将变为现实。

2. 阅读全词,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赏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查子

韩 偓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1. 联系词的内容,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首句“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清晨侍女早起准备为主人梳妆,翻动梳妆匣,是故意发出响声想吵醒女主人。

B. 上片“背面偷垂泪”写的是侍女吵醒了“本未眠”的女主人遭到责备,只好背着脸暗自流泪。

C. 下片“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原来女主人就这样熬了一晚上都没睡。

D. 下片“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中,“残灯”“烟”暗示着女主人公希望的破灭。

2. 这首词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主要用了哪些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词以“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作结,耐人寻味。沈雄《柳塘词话》评此二句说:“如此结尾方为含情无限。”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 下列对此曲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起句以“边草”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以边草的“尽”与戍卒的“老”,构成一对鲜明的形象,借以反映长期戍边生活的愁怨。

B. 山南山北一句,以雪后初晴的美丽景象来烘托戍卒的轻松、愉悦心理。

C. “千里万里”字面写月光的普照,实则写戍卒离家万里之遥。

D. 本曲以明白如话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边地戍卒的思想情绪,真实地揭示了中唐时代民间以戍边为苦的社会心理。

2.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强化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分析本词中“胡笳”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清平乐

李 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1. 下列关于两首词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词中“别来春半”一句,概括性强,总摄全篇,下文具体抒情内容,皆已暗藏于此。

B. 李词结尾两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不管人们如何践踏,都能顽强地生长。

C. 冯词上片写了节候、环境以及这位少妇所见的春意盎然的景物特色。

D. 冯词中“落花风起”句再次点明了暮春的季节特征,兼有春思撩人的象征意味。

2.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两首词同中有异,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两首词都运用了以实写虚的手法,试找出两词中的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王维——《渭城曲》 第5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渭城曲:乐府《近代曲》名,又称《阳关曲》。诗题一作《送元二使安西》。安西,在今新疆库车县境。

一二句:分别点明饯别的地点、时间、景物。浥轻尘,意谓一场朝雨后,尘土湿润不飞扬。浥,沾湿。

三四句:劝君再干一杯饯别酒,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一老朋友。

赏析:

渭城即故都咸阳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自古与“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同为出塞的必经之路,既遥远又荒凉。地是当友人即将在此启程之际,殷殷劝酒,依依惜别,几许悲壮,几许苍凉!

渭城曲改写作文 第6篇

清晨,一场细雨沐过天空,将原先因过往车马所掀起的尘土无声无息地降落在地上。空气清新,鸟儿在柳林中竞相啼啭,尽情倾吐着相思之情。瓢虫顺着滴着水的叶子爬上尖端,越过枝干,消失在草丛间。在长安西北部,渭水北岸,小城的驿道边,柳树下,我的心情,却被这场春雨打湿,无比地沉重、沉重……

新柳冒着青青的嫩芽,绿意铺满了客栈四周的大地,这春景虽好,但我的.心却满是凄凉。柳枝上的水珠好似朋友离别时的泪珠,每一根柳条都承载着昔日欢聚的回忆,每一滴水珠都诉说着惜别时的伤感。往事在脑海里越走越近,而元二却即将离我越来越远。

元二今日就要出使新疆库车,我同元二从小知交,总以为我们相聚的美好时光漫长,然而今天却成为我们分别的日子,人在失去友人时才彼此懂得珍惜。醉眼朦胧中,我再次斟满酒杯,高举着敬向元二。从今以后,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日子,不知是不是还可以一起尽兴地把酒临风,和诗吟唱。所以朋友啊,为我们的情谊,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陪你高谈阔论,饮酒赋诗了,再也没有人那么懂你了。新疆库车,路途遥遥,一路上,你将人单影只,餐风露宿,不知要受多少苦。朋友呀,我为你担心啊!

望着元二的背影消失在转角,我再一次流下了泪。

《渭城曲》教学设计 第7篇

定州市西城小学

王晓丹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关爱”,表现爱的博大与永恒。《古诗二首》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渭城曲》是本篇课文的第一首,是著名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过去四年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基本认知,而且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欠缺,可能对本诗的精妙之处和诗中所蕴含的感情缺少感悟,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设计思路】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古诗六步教学法,即1.激趣导课,揭课题;2.、介绍背景,知诗人;3.自主学习,明诗意;4.想象诵读,悟诗情;5.创设情境,入诗境;6.迁移运用,创诗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初步认识送别诗。

三、情感目标

1、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及谈话法为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魅力,读出诗的韵味。

难点:了解诗的意象,感知“雨”、“柳”在诗中的特殊情味;正确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更”把握诗人的心境;送别诗的辨析和积累。【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作者简介、有关送别诗的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什么歌啊? 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歌名、歌星。

师:我们现代有层出不穷的流行歌曲,获得了大家的喜爱。那在千年之前的唐朝也有传唱不衰的绝世名作,我们一起来欣赏好不好?(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片段)古有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能听懂他弹的是什么,老师刚刚放的古琴曲《阳关三叠》,你们听懂了吗?

生:没听懂。

师:毕竟大唐的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了,下面老师给你们放一首你们绝对能听懂的!(播放儿童歌曲《渭城曲》)这次听懂了吧!

生:听懂了。

师:你们听着这首歌的歌词熟悉吗?没错这首歌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渭城曲》。其实这首诗的原名为《送元二使安西》,因为这首诗写得太好了,当时的音乐大家根据这首诗谱出了千古名曲《阳关三叠》广为传唱,所以这首诗就又被称为《渭城曲》或者《阳关曲》了。(板书: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古诗了,首先谁来凭自己的理解来推测一下题目应该怎么读,怎样停顿?(指名回答问题)

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师:(评价学生,并见机讲解)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是一个地名,在长安的西北方,唐代人去西域常在渭城送别。

元二:人名,作者的朋友,姓元行二。使:出使,接受朝廷的命令去某地执行公务。安西: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师:老师让你们在课下查有关王维的资料,你们都查到了什么?(指名回答问题)

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师:(评价学生,补充诗人资料,介绍创作背景)

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晚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参禅悟理,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设计意图:诗缘情而发。所以学习古诗,首先让学生明白诗题的意思,了解诗人,这样可以为后面学习古诗奠定基础,也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一)、粗读正字音。

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

2、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班读)相机点拨“渭”、“朝”、“浥”、“舍”等字的读音。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指导诗句停顿。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二)、细读解词句。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请前后桌迅速组成小组,自由讨论每句诗的意思。

生:(小组自由讨论)

师:声音越来越小了,看来同学们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谁来说说渭城早晨下起了雨,湿润了地上的轻轻的尘土

师:朝雨是什么意思? 生:早晨的雨 师:浥是什么意思? 生:湿润 师:轻尘呢? 生:尘土

师:好,请你连起来说。

生:渭城早晨的雨,湿润了地上的尘土

师:很好,请坐。我们翻译古诗的时候啊,一定要先把每个字每个词翻译出来,再把这些意思串联起来,就是整句诗的意思了。好,谁能用这个方法来翻译一下第二句诗?

生:(说出自己理解的第二句诗的意思)

师:补充(客舍:客店、旅店;青青:青色;柳色:杨柳的颜色;新:焕然一新、好像新的一样。整句诗的意思是:杨柳经过洗涤润泽,显得格外清新怡人,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这里的客舍为什么会是青色的?因为这时候客店周围都是柳树,客店笼罩在一片青绿色之中,所以诗人觉得连客店也变成青绿色的了。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客店笼罩在一片青绿色之中,杨柳的颜色焕然一新。)

师:谁再来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后两句诗的意思?

生:(说出自己理解的后二句诗的意思)

师:补充(劝:规劝、请;君:你,古代是对你的尊称;更尽:再喝完;西:向西行;出:出了;阳关:地名;故人:老朋友。句意为:请您再干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师:现在请你跟你的同桌说说这整首诗的意思,有错的地方,同桌之间要互相指正。

生:(同桌间要互相说整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流已读懂的内容,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梳理出诗的大意。为下面悟诗情奠定基础。】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1.教学一、二两句,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

师:现在我们都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老师范读一下一、二两句(范读),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幅图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眼前飘洒着绵绵细雨,雨中是随风摆动的杨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了它们?它们向我们传达了些什么?(板书:雨柳)是啊,雨带给人惆怅,而“柳”呢,在古人眼里那更有含义了。

课件出示: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因为柳与留音相近。所以古人常以柳枝送给行人,表示希望行人能够留下来。因此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

师:一“雨”一“柳”,悄然传递了缕缕情思,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离别情愁,同学们又该怎样读这两句呢?(指名读、齐读)

生:(理解诗情,有感情地朗读)

师: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是却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忧愁哀怨。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时车水马龙,尘上飞扬。但是恰好离别这日下了一场刚刚好的雨让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即打湿了路面又不至于让道路泥泞,仿佛老天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离家人的住处;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离愁别恨连在一起而呈现出凄凉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清洗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这也是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鼓舞,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除了离愁别绪还要读出这种希望和鼓舞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生:(深层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2.教学三、四两句,感受深挚的送别情怀。

师:这份离别情怀真像细雨搅扰你的心地,真像柳条拂拭你的心扉,而这份情在喝饯行酒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浓烈。(范读三、四两句)。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朋友之间要分手了,元二要到哪里去了呢?

生:安西 师:要经过哪? 生:阳关

师:为什么王维的这种离别情会表现得这样强烈呢?同学们,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你看——

A(出示课件,显示标注线路图的唐朝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呀!

B安西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课文《给予》吗?从渭城到安西就会经过那样的荒漠。(课件出示图片:西域无情的风沙、荒漠)

生:(说出自己的想象的安西环境)

师:而他们现在喝酒的地方——渭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课件出示渭城图片:一派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此情此景,遥想前途莫测,王维对元二的这份情怎能不强烈,怎能不深挚呢?所以王维劝元二(出示后两句)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师:因为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跟随描述一起想像。体会是中蕴含的深情厚谊。(播放音频《送元二使安西》朗诵及讲解)

生:(齐读,感悟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词句,感悟诗句、走进诗的意境,是深入理解古诗内涵、体会作者感情的重要一环。整个环节的设计是“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以“以读代讲”的魅力,去引领学生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感受王维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师: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两年,也许五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再见。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生:学生思考、汇报

师:元二奉了皇上的旨意要到塞外去守护边疆,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王维百感交集,对朋友的深挚情谊都浸透在了这浓浓的酒之中,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离别的酒

师:既然是离别的酒,喝一杯够不够?那么王维又劝元二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又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友谊的酒

师:友谊的酒就更应该多喝一杯。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还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祝福的酒

师:祝福的话儿太多了,知心的朋友,再喝一杯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更是一杯怎样的酒?(生:浇愁的酒。)

师: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这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诀别诗啊!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这渭城一别竟成了永别!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在音乐声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课件出示诗歌,并配音乐陨版《阳关三叠》)

生:(齐读本诗)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对话,去解读和领悟王维的内心,这既是一种想象语言训练,又是对朋友情的感悟。实际上还表达了学生自己的心声,文与人、人与己的相遇交融。】

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师:王维对元二的送别之情真是令人感动,其实在古诗词中,像这样送别朋友或思念亲人的名篇佳作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词呢?

生:背诵其他送别诗 师:补充,出示其他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芙蓉楼送辛渐》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意图:以一首诗带动学生对同类诗的了解,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增加了学生积累,让其进一步了解了不管是怎样的送别诗,所体现的诗境都是人间真情。】

七、小结:同学们,读了这些送别诗,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

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今后继续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不断诗化我们的心灵吧!

八、作业超市(自选作业:三选一)

1、做个小书法家:默写古诗并把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摘抄到积累本上。

2、做个小画家:通过绘画画出诗的意境。

3、做个小作家:把对这首诗理解的情境写成小短文。附板书设计:

渭 城 曲

元 二 使 安 西)

更进酒

无故人

《渭城曲》诗词鉴赏 第8篇

一、乡土民俗, 诗意展示

风俗是指一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和禁忌等的总和, 民间的风俗又称作民俗 (民间风俗) 。风俗的涵括范围很广, 可以包括食、衣、住、行、生育、婚嫁、丧葬、娱乐、宗教、岁时、艺术等。汪曾祺认为, 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 “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有的评论家说他小说中有风俗画, 这一点他没有否认。

《鉴赏家》就是一个中国式的故事, 其中穿插了不少乡土民俗描写, 富有淳朴的生活气息。而主人公叶三也是个传统的“高雅”人物, 虽然是个地位卑微的果贩, 却凭着对生活的朴素理解、对绘画的真心喜爱, 被大画家季稥民视作真心懂画的人, 两人结下深情厚谊。叶三生活里处处有民俗, 他卖水果到处走, 邂逅美景和了解民风, 掌握各个时间卖什么水果;而民俗画里有人物, 鉴赏家叶三就是全文的线索人物, 两者相得益彰。沈从文说过, 一篇作品里地方色彩浓厚, 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立春前后, 卖青萝卜。“棒打萝卜”, 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 白得像一团雪, 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 红的像珊瑚, 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卖批把, 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 卖葡萄。重阳近了, 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 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 卖金橘, 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 卖栗子、卖山药 (粗如小儿臂) 、卖百合 (大如拳) 、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应时水果的清香及色彩缤纷, 让人可以想象时序更迭、草木葱茏之美。作家是用疏朗的笔画、用各色水果勾勒出了一幅当地的四季风物图和一年的光景, 背后其实写了一种安静、适意的淳朴生活, 准确生动的文字组成了鲜明美丽的画面, 文字中有画, 也有诗。叶三将四季带到了许多深宅之中, 也带到读者眼前。一年四季该吃什么水果, 是当地老百姓多少年来在饮食上形成的宝贵经验和习惯。大自然的规律需要祖祖辈辈在不断实践中才能了解和掌握, 而在这里, 不同的节气、月份、季节, 来自天地间的宝贵馈赠经过民间果贩子奇异的组合, 构成最佳选择, 天人合一。类似现在还有关于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歌谣:正月菠菜才吐绿, 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 四月竹笋雨后生;五月黄瓜大街卖, 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 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 十月萝卜上称称;冬月白菜家家有, 腊月蒜苗正泛青。欢快的节奏正是乡里人热爱生活、达观心态的体现, 只有这样充满灵气的人才能细心观察生活, 对美有敏锐的感受力。

看似平淡的生活, 却有对生活认真的欣赏;看似平淡的叙事, 却有一种诗意的展示;汪曾祺曾说到自己对于乡风民俗的兴趣:“我对风俗有兴趣, 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汪曾祺对水乡风俗的一草一木的了解, 正体现他独特的审美能力。

二、抒写风俗, 展现人性

汪曾祺说:“人物以外的其他的东西都是附属于人物的。景物, 环境, 都得服从于人物, 景物、环境都得具有人物的色彩, 不能脱节, 不能游离”, “小说里写风俗, 目的还是写人。不是为写风俗而写风俗, 那样就不是小说, 而是风俗志了。”叶三正是按着四季的规律将果子准时送到大户人家,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正是看到他送的果子, 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的。叶三的精明勤快, 给大家送来清新质朴的气息。而果子具有入画的美丽, 正是在他敏锐鉴赏力下的成果。

他到处走, “能看很多好景致, 知道各地乡风, 可资谈助, 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 就是因为路走得多”。叶三俨然成了一位流连于乡间美景, 留恋于乡风民俗中的民间艺人, 而不是水果贩子。这样的表述就淡化了叶三的功利心, 他到各地采办果子刻意留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使他增长了很多见识, 这又是他“鉴赏力”的来源之一。

沈从文在谈《边城》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 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 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 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 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作为沈老的得意门生, 汪曾祺说:“我写的是美, 是健康的人性。美, 人性, 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我要把它写得很健康, 很美。”这样看来, 汪曾祺是深受沈老的影响的。

风俗可以作为人活动的背景, 也可以成为人行为和心理的契机。在这样田园牧歌式的氛围中, 叶三是传统质朴的。当儿子为他做寿时, 叶三说:“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 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 再给我打一口寿材。”原来“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 早早就把寿材准备下了, 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这很符合中国人传统心理。有的地方叫“喜和”, 老年人因年岁大了, 为防不测, 怕来不及置备棺材而提前预备的。因为有了”喜和“, 老人就多了一分应对不测的”保障“, 反而活得更轻松, 更利于延年益寿, 其实就是为了求心安。现代文明中, 尽管“喜和”现象已逐渐消失, 但有孩子没毕业就把工作找好, 没结婚就把房子先买好等现象, 还是为了求心安。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叶三让儿子把季稥民的画裱了, 引出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季稥民。季稥民是民间传统水墨画家, 总是一边画画一边喝酒。他喝酒不就菜, 只就水果。每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 吃斤半水果。他喜作墨荷, “画的荷叶不勾筋, 荷梗不点刺, 且喜作长幅, 荷梗甚长, 一笔到底。”他清高, 很少到亲戚家应酬, 画画有时把书房门锁起来。可对叶三例外, 允许他在一边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因为叶三有足够的鉴赏功力, 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如“紫藤里有风”, “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 它很顽皮”, 甚至能点破错误“红花莲子白花藕”, 深得季稥民欣赏。因为果子, 因为画, 两个截然不同身份的人在文化气息浓厚的画室, 演绎了一段高山流水的知音传奇。小说最后, 叶三把季稥民的画带进棺材里, 尤其体现出中国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己。正如与伯牙摔琴谢知音, 叶三暗合传统真善美, 充满灵性, 抛开凡尘的肮脏, 在日常生活中寻到诗情。与此同时, 小说的语言淡而有味, 简洁准确, 干净自然, 素朴中透出趣味。

正如汪曾祺所言:“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 而是和谐。”王安忆曾说:“汪老小说最好读, 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汪曾祺的小说无论是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结构, 还是语言, 都反映出了他的思想特质———追求和谐之美。

三、苍凉背后, “最后一个”

作者曾说, 记风俗多少有些怀旧, 但那是故国神游, 带抒情性, 并不流于感伤。我看并不见得。

文章写于1982年, 是作者晚年追怀故土而作, 垂暮之人, 怎无惆怅?一种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经过现代文明的冲刷, 故乡的风物早已烟消云散, 曾经熟悉而亲切的乡土民俗也已变味, 淳朴而不涉功利已变得世俗而欲壑难填。文字背后是作家爱怜的眼神, 因为他深知“这种封闭的古铜色的生活是存留不住的”, 一切都将改变, 连同作品中的诗情画意, 也极可能成为最后的风景, 悠悠抒情中深藏着他的“人面不知何处去”的伤感。汪曾祺很难做到释然, “只是表面看来, 写得比较平静, 不那么激昂慷慨罢了”。而风俗背后的人呢?

小说开头,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稥民, 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这里的“第一个”恐怕也是“最后一个”。果贩与鉴赏家的奇异组合, 应是百年难得一遇;像季稥民这样, 用诗、书、画、人格一同诠释传统美德的画家也少之又少。汪曾祺在追忆一位文化名人时感慨“能题这样也深也浅, 富于阅历的诗的画家似乎已经没有了”;对季稥民来说, 叶三是他唯一的知音, 时代对他们的冷落让这些以心相交的人情美已无以为继, 恍若隔世。小说最后, “叶三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 把季稥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 埋了”, “埋了”二字干净利索而毫无悬念, 却让情节伸向远方。他带走世上少有的精品画作, 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遗憾。“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想要抓住什么, 却用文字将这珍贵封死, 一种力透纸背的苍凉, 不言而喻。

汪曾祺也被称做“最后一个士大夫”“最后一个中国古典抒情诗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 他深受中国古典文化濡染, 对古朴生活有着一种特别的热爱, 有超脱功利的人生价值观。所以面对现代商业文明对他曾信仰的美好造成破坏时, 自然就会陷入巨大的惶恐之中。

虽然风俗画小说“不大能概括十分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 缺乏历史厚度“, ”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主流”, 但我们从汪曾祺的《鉴赏家》等作品中能够读到和同时代有些作家一样, 为挽留传统文明奋力疾呼。“汪曾祺在一次又一次的奔走呼号中不是一个落败者, 但也肯定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胜利者。”现代文明向前进时, 除了带给我们惊喜外, 也不可避免地带走一些东西, 一些我们曾攥在手里不放的东西。

摘要:汪曾祺的作品, 向来以朴素、平淡而又韵味无穷的语言, 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尤其是作品中以故乡高邮为基础所展现出的清新高远的风俗世界, 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个人的特点。本文以汪曾祺的《鉴赏家》为例,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 找出汪曾祺作品中的民俗风味及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汪曾祺,《鉴赏家》,民俗风味

参考文献

[1]林超然.现代繁华里的流放.名作欣赏 (文学研究版) , 2009 (12) .

[2]汪曾祺全集 (第6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汪曾祺文集 (文论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

[4]汪曾祺全集 (第4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诗词曲鉴赏如何“眼观五路” 第9篇

【关键词】诗词 鉴赏 文本 解题

有个成语叫“眼观六路”,它出自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鉴赏诗词曲应做到“眼观五路”,只不过需要关注的不是方向,而是会影响鉴赏的方向及有效性的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诗题、作者、正文、注解和题干。

一、诗题

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告诉我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有些诗歌是比较含蓄的,就诗句而言学生可能无法理解,甚至误解了诗人的用意。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不少学生初读时可以感受到景象的气势,也能从“端居”中看出作者以悠闲为耻的心态,又从最后一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某种羡慕之情。但是孟浩然究竟要表达怎样的主旨,还是不够明了。此时,学生如果能够重视诗歌的标题,就可以从张丞相的身份联想到作者以“端居”为耻的根源、“羡鱼情”究竟有何指了。浩瀚的景象就可以与作者的政治热情联系起来,渡河无舟中希望丞相引荐的愿望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很多诗歌鉴赏题中,诗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词,作为诗的衍生体,它的题目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是词还有词牌名,我们常常在词牌名后加间隔号,再跟上题目,比如《沁园春·雪》。很多词只有词牌名,而没有题目,比如柳永的《雨霖玲》(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鉴赏时应该了解有关知识,即词的题目决定内容,但是可以省略;而词牌名不能省;词牌名不一定和词的内容相关,它主要是用来限定词的格律、字数等。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误将词牌名当作题目,根据词牌的字面意进行猜想,结果造成对整首词的主旨的误解。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要学生阅读郑域的《昭君怨》: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问: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事物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果学生多数认为这首词咏颂的是王昭君,既然是“昭君怨”,那肯定表达了怨恨之情,然后来个知人论世,离开原词,进行了一番人物遭遇的阐述。而《昭君怨》只是词牌名,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诗句中把握,它写的应该是梅花;从花开的季节(冬末将春之际)、花色如雪般洁白、气味清香高雅等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如果有了一定的诗词知识的话,学生就不会产生前面的误解了。所以鉴赏诗词曲应该认准它们的题目,明其含义。

二、作者

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思想。我们对一首诗的作者如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至少有基本的了解,那将对读懂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读到建安七子的诗歌,就应该想到那些诗人刚健的人格与明朗的诗风,了解什么叫“建安风骨”;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淡泊名利的精神,于是可以把握他的诗歌风格基本是淡而远的。读到李白、杜甫的诗,就应该想到他们曾经历唐的全盛期以及安史之乱,一个是狂放的、一个是沉重的,有浪漫和现实的区别;读到王维,就应该想到他喜好山水丹青,修学释道的特点,所以风格清新明快,淡而远,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佛”等美誉;读到刘禹锡就应想到他处于晚唐时期,所以其作品以沉郁的怀古诗为代表;读到高适、岑参,也应该想到他们处于晚唐时期,战事频繁,他们的诗歌多写边塞士兵的生活,或有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迈奔放。

诗人的生平、背景与思想往往决定着他们创作的内容与风格。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我们说每位作家具有怎样的风格是就其多数作品而言的:李白也会有反映现实的文字,杜甫也可以浪漫;苏轼也会写出婉约动人的作品,李清照也可以写出豪迈慷慨的作品。比如苏轼就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怀念他去世多年的爱妻,写得可谓凄楚动人、催人泪下;李清照有《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谓气势雄浑、慷慨激昂。鉴赏诗歌可以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但仍须结合诗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三、正文

鉴赏应该是一种有依据的行为。一个善于鉴赏的人,他的情感始终没有脱离诗文的意蕴,他不会仅仅从题目的需要出发,枯燥地讲述一些理由和见解,会鉴赏的人应该会用诗中的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要读懂一首诗,我们应该从正文中发现诗眼,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要找出诗中的意象,把握其意蕴及营造的意境;鉴定诗歌所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要鉴赏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的作用、特色,就应该根据上下文,看它对描述事物、表达情感的作用。对每一个问题的阐述都应该以对整首诗内容的把握为基础,这样才不会出现理解的偏差。

比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的诗歌鉴赏题选用了周密的《夜归》: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提的问题是:(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解答第一个问题时就应该发现正文与标题的关系: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几句中有“冷磷”、“萤”、“月”等意象,起到了渲染凄凉夜色的作用,从而令人体会到作者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中表现出的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即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回答第二个问题,其实是以对第一题的正确回答为基础的,也就是逐字逐句地读懂全诗后才能阐述“竹窗斜漏补衣灯”的用意。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或者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个画面中流溢出来。所以,鉴赏诗歌要从正文出发,做到言之有据。

四、注解

在我们鉴赏诗歌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注解,那就不必太担忧。因为注解中对诗人、背景、或者某个词语的解释,常常是解决难题的一把钥匙,鉴赏者是忽视不得的。

比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选用了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我们只能从诗中读出作者有过愁闷,但是又借景物的壮观与行动的豪放,将这种愁绪驱散了;可是我们不知道作者为何而愁,因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身世还是比较复杂的。幸好诗歌下面附有注解: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这样一来,要具体地解说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不再是件困难的事了。

再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选用了张籍的一则《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第一小题问学生:“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句中“碛”字难念更难懂,但是学生如果能注意到注释“碛(qì),沙漠”,那么解答时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该句要表现的是“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景象。

有时候,不重视注解的话,我们根本无法看懂诗词讲了什么,那就更谈不上合理的鉴赏了。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选用了元代魏初的《鹧鸪天》: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要想读懂作者的用意,必须结合前面的短序: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但是“室人降日”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不懂这个词的意思,怎么可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呢!幸好注解告诉我们“室人降日”就是“妻子生日”的意思。这样一来这首词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鉴赏诗歌,千万不可忽视注解的提示作用。

五、题干

有时候,我们已经完全读懂了诗歌的意图,甚至于对诗中每一个词语使用的艺术特色都已经了如指掌,但是照样会答错题目,仔细想来,竟然是忽视了题干暗示的信息。

比如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要求学生阅读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的是填空题: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的修辞方法和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多学生觉得答案似乎很简单,却很难拿到满分。其实,这些学生产生困惑的根源就是忽略了题干的暗示性。第一格比较容易填写,应该是比喻或者象征,广义上说,象征也应该是一种修辞。第二格比较麻烦,但是三四两格比较好填,学生基本都会写上“表面上写的是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被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的思想感情”。如果注意到题目中前后语句的关系,回过来填写第二格也就不难了,“表面上”、“实际上”,这两个词语暗示学生可以填“虚实相生”。

再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选用了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的“梅花酒”一段: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很多学生在阅读时,连这段曲词是谁唱的都不清楚就开始答题了,结果自然是走错了方向。其实题干写在引文的前面,里面有一句话很重要: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这样一来,学生只要再根据曲词中“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就可以确定这段话不是王昭君唱的,而是汉元帝的话,然后再来鉴赏曲词,解答题目就不会出大错了。

上一篇:保质期内苗木养护措施下一篇:通用借款合同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