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审言范文

2024-07-25

送杜审言范文(精选11篇)

送杜审言 第1篇

送杜审言,送杜审言宋之问,送杜审言的意思,送杜审言赏析 -诗词大全

送杜审言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审车介绍信

★ 经审工作总结

★ 税审报告

★ 春节联欢晚会三审

★ 审美的名人名言

★ 审小偷作文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内容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书法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课稿

送杜审言 第2篇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

作者:于季子朝代:唐体裁:七律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若非载笔登麟阁,

定是吹箫伴凤台。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杜审言诗歌格律成就探因 第3篇

关键词:杜审言,格律诗创作,成因分析

杜审言在诗歌格律方面,居于初唐诗人之首,他为五律的定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格律诗创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既和大的社会因素 - 宫廷息息相关,又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一、宫廷风尚的促进作用

“武则天后半期中,(广大的文人士子)谋求革新,力图打破贵族文学的传统,用新的形式来表达新的时代内容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促使这些变化的因素很多,而政治革命无疑是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因为政治上的变革,导致文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又因为文学和政治相连,文人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在仕途中占据一定地位。

杜审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凭借着自己的诗文打动了统治者。在新旧唐书等史料中都记载杜审言因作“欢喜诗”取悦武后的事例。诗文能够换来名利,这极大地刺激了诗人的创作。并且武后、中宗偏爱华美诗风。“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在杜审言诗集中,可以找到有十二首和宫廷相关的诗歌,皆是格律工整,典雅精致之作,有着浓厚的宫廷诗影子。

二、宫廷对排律创作的推动作用

研究杜审言的诗歌格律成就,“排律”上的成就自然不可忽视。“排律者,唐兴始有此体,用此律试士”,是用来考试进士时用的。在众多的宫廷唱和活动中,统治者组织大型的宴饮聚会,当场赋诗,并一比高下,“文采斐然”的“排律”,能很好地展现诗人才情。

杜审言的长篇排律有《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赠崔融二十韵》《度石门山》等七首。最著名的是四十韵的《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以及二十韵的《赠崔融》。古往今来已有很多评论家,对这两首诗歌加以评点。如“初唐四十韵惟杜审言《送李大夫作》, 实自少陵家法。”又云《赠苏味道》乃“一代大手笔 , 正法眼。”杜审言的排律不仅气势宏大,而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在律诗初步定型的初唐时期,可以说成就极高。

作为一名宫廷文人,杜审言仅存的几首排律诗中,有两首便是应制诗,可以想见,诗人和当时的很多文人一样,都受到了宫廷的刺激,而倾心于这种诗体的创作。

三、宫廷对诗律探讨的鼓励与提倡

吴相洲先生认为“初唐人探讨诗律的中心在朝廷,诗歌创作的中心也在朝廷,研讨声律的人同时又是诗歌创作的主要作者。由于皇帝提倡,歌舞演唱成了社交、庆典、娱乐场合的重要内容……初唐诗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探讨近体声律的”。

初唐宫廷在声律研讨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主要表现是以帝王为中心的游宴赋诗,和帝王对声律人才的培养。

首先初唐宫廷游宴赋诗激励了诗人的创作。在杜审言现存的四十三首诗歌中,《晦日宴游》、《扈从出长安应制》等七首诗歌是此类题材的作品。这些诗歌全部合律,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庄丽,是典型的奉和应制之作。

其次帝王对声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诗人的创作。初唐时期的几位帝王都采取了一定的文化政策。在杜审言活跃的武后和中宗时期,这两位君主十分看重文学,赏识文学之士,在位期间培养有“北门学士”,修文馆学士,还涌现出“文章四友”、“沈宋”等创作团体。杜审言作为“文章四友”成员之一,与当时的文人作诗唱和,热烈交流与探讨声律技巧,推动了诗歌创作水平的提升。

四、杜审言自身的努力

结合杜审言的生平经历可知,他在二十四岁便考中进士,却没有直接进入中央,而是任隰城尉,和诗人的理想有一定差距。和很多不得志的文人一样,杜审言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到诗文作品中。据考查,这一时期的作品现存的仅《经行岚州》一诗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格律严整,意境浑然一体。仅此一首便可看出,早在高宗超,杜审言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诗歌格律技巧。在五律尚未完全定型的时期,杜审言能够达到这一高度,必然离不开诗人自身的努力。

此外,杜审言诗歌各体兼备,且都是纯熟之作。其孙杜甫在《八哀诗》中的评语 :“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翁。慷慨嗣真作 , 咨磋玉山桂。钟律俨高悬 , 鲲鲸喷迢递。”杜审言能够在严格的诗歌格律限制下,巧妙运用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歌意象,达到浑厚的诗歌境界,这自然需要深厚的才学功底,如若不然,则只能流于“雕虫小技”,根本不会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杜审言“狂傲到极致” 第4篇

判词“羞死”苏味道

杜审言出身名门,血统纯正,时人流行的俚语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足见其家族的声望。杜家最有名的先祖是晋朝的杜预,不仅是一位功至封侯的名将,还是一个大学问家,曾为“十三经”里的《左传》作过注。家族出色的基因和优裕的环境对杜审言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他从小熟读经书,年纪轻轻就名声在外,《旧唐书》里说他“雅善五言诗,工书翰”。

咸亨元年(670年),26岁的杜审言高中进士,被分配到隰城(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阳市)任县尉。大约10年后,因为颇富诗名,他被召入朝中为官。唐中宗时,杜审言与宋之问、沈佺期、阎朝隐等一起被聘为修文馆直学士(初入馆阁负责校理图书的官员,位列学士之下)。

官方规定,天子宴饮游玩,只有宰相和学士可以跟从,当时能够享此荣誉的学士仅24人而已,杜审言很快就成为其中之一。作为正式的文学侍从、宫廷诗人,他虽然只是以文华取幸,但因为能在皇帝身边,所以深为当时人所歆慕。

不过,杜审言更出名的事,并不在于他写出了让皇帝赏心悦目的侍御诗,而是他的口无遮拦。

武则天当政时期,杜审言在吏部任校考使。按照唐代的考核制度,无论中央或地方官吏,每年都要写一份“行状”,也就是写一份述职报告,交到吏部,详细记述一年来的功过是非,表明自己的政绩。吏部则要由考功郎中和员外郎分别组织人员审阅并朱笔评判,作为对官员考核和升迁任用的依据。校考使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给这些述职报告写评语。

以杜审言的文才,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有一天,他在一番龙飞凤舞之后,放下笔感叹说:“味道必死。”他说的味道,是指苏味道,时任天官侍郎,是吏部的二把手,相当于今天中组部的常务副部长。周围的同事一听,吓了一跳,赶紧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杜审言一笑,说:“彼见吾判,且羞死。”意思是说,苏味道如若见了我写的判词,自愧弗如,肯定会羞愧而死!

原来时人把杜审言和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杜审言对此却有些看法。四个人中,他只看得起崔融,对那两个人不大感冒,特别是苏味道,简直有点嗤之以鼻。 这次有了机会,当然要好好发泄一番。

好在苏味道很坚强,看了杜审言的判词不以为然,后来不仅写出了“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这样的名句,甚至还两度出任宰相。对于杜审言的出言不逊,史书中没有记载苏味道对他进行过打击报复,但要赏识他也实在勉为其难。在吏部待了多年,杜审言官没见升,还被调出了京师,几经变迁,“累转”为洛阳县丞。

坐在洛阳县矮小的衙门里,遥望京城巍峨的宫阙,杜审言发出了“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除夜有怀》)的嗟叹。然而人生的挫折,并没有击倒杜审言的自信,一次,他对人不无轻蔑地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翻译过来就是,我若写文章,屈原、宋玉只配替我打下手;我若玩书法,王羲之见了都得北面称臣。他的话让人很是无语,后人则就此总结出一个成语:衙官屈宋。

当初,父母可能就意识到了杜审言这辈子可能耽误在嘴上,所以给他取名“审言”,期望他“慎于言”,不要因言致祸,但事与愿违,杜审言不仅没有“审言”,而且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是他把自己看得老高,并不代表大家的认同,史书给他的评价是:矜诞。

血案惊动武则天

恃才傲物,又喜逞口舌之快,朋友之间或许觉得是一种率真的表现,可人在官场就不那么简单了。圣历二年(699年),杜审言因为得罪朝中权臣,由洛阳丞贬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司户参军。得知这一消息,尚在病中的诗人宋之问为他赋诗赠别:

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审言合得来的朋友不多,宋之问算是一个,他们同时被贬,大有同病相怜之意。

照理说杜审言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好好管住自己的嘴,别老在一个地方跌倒。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吉安这个小地方更难容下他这个大神。没文化少品味也就罢了,特别让他看不惯的,是当地官吏朋比为奸,贪赃枉法,以他的脾气,总忍不住出言讥讽,因此没用多长时间,他就把同僚们得罪了个遍。

有一个叫郭若讷的司户,对杜审言恨之入骨,便跑到司马周季童面前栽赃陷害他,周季童也早瞧杜审言不顺眼,于是这些人沆瀣一气,竟然将他逮捕下狱,然后罗织罪名,想杀之而后快。面对这飞来横祸,杜审言万念俱灰,想不到自己堂堂才子,却死在这些小人手中。就在他悲观失望之时,有一个人却开始了营救他的惊天计划,这个人就是他的次子杜并。

杜并天资聪慧,“日诵万言,尤精翰墨”。他还是个孝子,8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他不胜哀痛,“每号哭涕泪中有血”,因此为时人所重。母亲死后,杜并与杜审言相依为命,随父四处奔波,来到吉州时,他年仅13岁。看到父亲无辜受冤,小杜并义愤填膺,想着父亲在狱中遭受鞭挞之苦,他悲痛欲绝,终日不思饮食。他痛恨迫害父亲的人,可他小小年纪,又求告无门,便萌生了冒死报仇的念头。

杜并于是每天都到司马府前察看里边的动静,耐心地寻找机会。有一天,周季童在府内大摆宴席,请了很多客人,府中人来人往,杜并趁乱混了进去。酒宴开始,周季童坐在首席,众人推杯换盏,喧嚣迭起。杜并瞧准时机,悄然靠近正在举杯畅饮的周季童,乘其不备,从袖中猛然抽出匕首,向他连刺数刀。席间立刻大乱,府中护卫的官兵闻讯冲了进来,向杜并乱刀齐砍,杜并毫不胆怯,仍不松手,最终倒在血泊之中。

nlc202309031440

周季童被抬进后房,躺在床上呻吟,因伤势过重,已是奄奄一息。当他听说刺杀他的竟是杜审言13岁的儿子,不禁叹息道:“想不到审言竟有如此孝顺的儿子,郭若讷害得我好苦呀!”说罢便因流血过多而死去。

这件事轰动一时,杜审言的冤屈由此受到了重视,他被释放出狱,仅被免去了官职。杜审言收起儿子的尸骨,回到东都洛阳。他沉痛于儿子为自己惨死,提笔写下了血泪交融的祭文。左台监察御史苏颋(音同停)深为杜并的孝行所感动,亲自为杜并撰写了墓志铭,称赞他“安亲扬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殒而犹生”。在苏颋的主持下,杜审言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

唐朝重视以孝治天下,杜并杀仇救父的血案惊动了武则天,她下诏召见杜审言。朝堂之上,武则天向杜审言表达了慰问,宣布要重用他,随后问他说:“卿欢喜否?”素来能言的杜审言此时却不知如何回答了,儿子的死换来了他的今天,他高兴吗?更多的恐怕还是悲喜交集,欲哭无泪。他只能手舞足蹈,以身体语言来拜谢皇恩。武则天再令他赋一首《欢喜诗》,杜审言立时而就,武则天读后极为欣赏,赐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不久又升为膳部员外郎。

杜审言因祸得福,然而代价却是儿子的惨烈,此时,他是否为他的不“审言”而后悔呢?

至死都在俯视众人

杜审言把自己捧得很高,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呢?客观地说,杜审言的五言诗,在初唐时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明朝文学批评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唐初五律,必推杜审言为作者。”隋唐时写五言律诗的人很多,杜审言的贡献在于,他在诗的对偶之间,使句法结构更细腻、更复杂。比如他的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这首诗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堪称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胡应麟更是盛赞它为“初唐五律第一”。

清代学者王夫之对杜审言的贡献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初唐诗至必简整矣,畅矣!”意思说初唐到了杜审言时,诗变得工整、精密、流畅了。不过相较在律诗格式上的发展,他更大的贡献,则在于对杜家另一个天才人物杜甫的影响。

杜甫并没有得到过爷爷的亲身教诲,他是在杜审言去世后4年才降生到人世的,但杜甫对爷爷的推崇溢于言表。他在《进雕赋表》中说祖父“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在杜甫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许多向杜审言学习、模仿的痕迹。例如,杜审言在与宋之问的唱和中,曾写下“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杜甫则演绎为:“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审言在《春日京中有怀》中曾有“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句,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将其演变成了“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审言的诗歌造诣深深地影响了杜甫,难怪杜甫在儿子过生日的时候,曾无比骄傲地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现代诗人叶嘉莹这样看待杜审言与杜甫祖孙之间的传承关系,她说:“一件事情的出现,一个天才人物的完成,往往是由种种机会、种种因素促成的。杜甫之所以成为唐代的一个最重要的作者,我以为这与他的家学有很密切的关系。”这话是极为中肯的。

正因如此,杜审言牛气冲天的背后,确实有他足以骄傲的资本。这份骄傲如同贵族式的傲慢,是融化在血液里的,让他至死都在俯视众人。

景龙二年(708年),杜审言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他病中,好友宋之问、武平一前来探视,见他气息奄奄,十分难过,于是问他还有什么话要留下。杜审言叹口气,不无遗憾地说:“上天害得我这么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有我在世一天,你们就一天不得出头。现在我要死了,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只可惜没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能接替我啊! ”

杜审言就这样去了,临死还不忘玩一次黑色幽默,让他的好友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杜审言说话虽然总是得罪人,但好友们对他的钦佩还是发自内心的。在他死后,宋之问亲自撰写了情辞哀婉的《祭杜学士审言文》,把他与“初唐四杰”并列,称赞他“惟灵昭昭,庶越诸子,言必得俊,意常通理”,怀念与他的友谊时,不禁潸然泪下:“怀君畴好兮恨已积,念君近惠兮情倍多。”另一位好友武平一特地上疏皇帝,恳请“恩加朱绂,宠及幽泉,假饰终之仪,举哀荣之典”,为杜审言举行隆重的葬礼,以表彰他的贡献。

有人说,杜审言有点像金庸小说里的“老顽童”,一生疏狂,狂得有些老不更事。在诗赋上狂是可以的,时常或有神来之笔;而在为人上狂,语必“毒舌”,则容易损了别人,伤着自己。这是杜审言给我们的警示之处。

《渡湘江 杜审言》阅读答案 第5篇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过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B. 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C. 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D. 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15. 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杜审言《渡湘江》译文及赏析 第6篇

《渡湘江》

唐代: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渡湘江》译文

悲叹昔日还在园林里游玩的情景,今年春天花开鸟鸣更引发我在边疆的哀愁。

独自怜惜从京城里出来的人往南逃,真羡慕湘江的水呀,你却往北流去!

《渡湘江》注释

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悲昔游:作者旧游之地,因放逐再次经过感到悲伤。

边愁:流放边远地区产生的愁绪。

京国:指长安。

《渡湘江》鉴赏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该是心旷神怡的。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这个悲,是今天的悲,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也可以说,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这一句诗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此时的悲伤心情。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这里,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采用的也是反衬法。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对杜甫有直接影响。“花溅泪”、“鸟惊心”一联,可能就是从“花鸟作边愁”这一句化出的.。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作用。上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才提到湘江,点破诗题,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也是用反衬手法来加强诗的中心内容。

杜审言渡湘江时,正值春光明媚,绿水映青山,秀丽的异乡风光撩人意绪,使被贬迁异地的诗人缅怀过去,遐想未来,心中怅惘、失落。因此诗的起句感情深沉地直诉:“迟日园林悲昔游”。他触景生情,回忆起从前在这春光晴丽的大好时光里,尽情游赏园林景色的乐趣,间或还有朋友与他一同饮酒赋诗,赏春惜春,好不痛快。如今只身南迁,心中之悲不难想象。“迟日园林”与“昔游”之间加一“悲”字,使句意曲折而丰富,语势跌宕而劲健。对句:“今春花鸟作边愁”。“今春”指出渡江的时间。“花鸟”概括春景,虽没有直接描绘声色,而鸟语花香的境界已在眼前。“作边愁”,是说今春的花和鸟不同往年,它们也含愁带恨。这里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以比兴表达诗人的愁思。一个“作”字,语意双关。既象说花鸟,又是说人,亦可理解为人与花鸟同说,婉曲而有机趣。

这句诗色彩清淡,情意浓挚,七个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远游伤春的情怀。“独怜京国人南窜”,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从前两句的忆春、伤春转入叙事抒情,感慨自己从京都流贬到荒僻的南地。“独”字下得有力,使全句生神,激活全篇。“不似湘江水北流”,紧承第三句点题作结,出语自然。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说:“初唐七绝,味在酸咸之外,‘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所谓“味在酸咸之外”,即指诗中蕴含的情感复杂丰富余味无穷。这些诗句的妙处,不仅在于融情于景,而且还通过时间、空间、景物的不同对比,形成一种杳邈迷茫的意境,仿佛有万般的游丝争惹人的离愁,读者细细体味就能感受其巨大的感染力。“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初读似常语,并无警策之处,仔细品味,就可看到诗人怅惘的形象。他独立舟头,思悠悠,无限离愁,正如一江春水向北流。杜审言性格爽朗轩豁,喜直抒胸臆,这自是其诗的特色之一。《载酒园诗话》说他“即作磊砢语,亦犹苏子瞻坐桄榔树下食芋饮水,略无攒眉蹙额之态。”这段形象的评语,可帮助我们从多方面去感受欣赏杜审言诗的风格。

胡应麟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他说:“唐初五言绝,子安诸作已入妙境。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初唐时期是七绝初创的阶段,杜审言这首《渡湘江》是有相当影响的,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渡湘江》创作背景

杜审言曾有两次贬官的经历,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这首诗当是他在流放途中写的。他在渡湘江南下时,正值春临大地,花鸟迎人,看到江水滔滔,朝着与他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怀念京国,悲思愁绪,一触而发。

《渡湘江》作者介绍

杜审言《送崔融》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7篇

送崔融

(唐)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旗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少,秋风古北平。

注释

崔(cuī)融(róng):杜审言的友人,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历城)人,唐文学家,时任节度使书记官,与杜审言有深交。

行出将:将要派遣大将出征。

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祖帐(zhàng):为送别行人在路上设的酒宴帷帐。

连河阙(quē):从京城连续到黄河边。阙,宫殿。指京城。

军麾(huī):军旗,这里代指军队。

洛(luò)城:洛阳城。

旌(jīng)旃(zhān):旗帜、军旗。

朔(shuò)气:北方寒冷的空气。

笳(jiā):即胡笳。一种管乐器,汉魏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军营中常用作号令。

边声:边界上的警报声。

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

烟尘:古时边境有敌入侵,便举火焚烟报警,这里指战事。

古北:指北方边境。

译文

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

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

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

你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

创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攻陷营州,七月朝廷命梁王武三思为榆吴道安抚大使,东征以防契丹。崔融也随军东征。崔融当时在武三思幕府掌书记。这首诗是作者送别他出征时所写。

赏析:

《送崔融》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五言律诗。此诗是杜审言为好友崔融而作,崔融时任唐代节度使掌书记之官。一二句以叙事方式,写友人奉命随行远征,交代送别的原因。三四句写送别的场面气魄宏大、阵势壮观。后四句写诗人设想大军到达边境后的情境,并推想此去必然扫平叛军,清除烟氛,表达了诗人对崔融的鼓励与祝愿。

全诗虚实相照,机趣盎然,格调古朴苍劲,音韵铿锵流转,在写作上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特别是颈联用“朔气”和“边声”来反衬唐军的威严和警觉,显得十分传神,是初唐五律中不可多得的送别佳品。

清代画家方薰认为,用笔的神妙,就在于有虚有实,所谓“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诗画道理相同。此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别情,充满了军威,写出了胜利,取得了情景和谐,韵味深长的.艺术效果。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以叙事的方式,交待友人远出的原因和形势,描绘出一幅君王为歼敌派将出征、书记随主帅即将远行的景致。友人从军远征,自然要说到行军战斗的事情,诗人却用烘托气氛的办法,从侧面来写出送别的题旨,升华主题,使得诗歌条理分明,富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君王”与“书记“、“行”与“远”的对举,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称赞和羡慕之情,也暗含诗人殷勤送别之情,也表现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以写景的方式,紧接上文,描绘出一幅饯别的帐蓬连绵不断、从宫阙直伸延到河边的景致。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使得结构显得严谨,写出征时热烈隆重的饯别场面和威严雄壮的军容。“连”、“动”两个动词,用得贴切自然,可谓一字传神,觥筹交错中,使得出征和送行的场面声势浩大、气势强劲。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写诗人想象奔赴战场后的情景:旌旗在晨光下迎着朔风招展,笳声在月色里放声长鸣,响彻边城。“朝”、“朔气”、“吹”、“边声”,富有烘云托月之意,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豪气四溢、志兴翻飞的气势,流露出军营严肃、高昂的士气和战场的悲壮气氛,侧面夸赞行军和驻屯的整肃和警惕,暗寓出诗人对此次战争必胜信念的情愫。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描绘出一幅友人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待到北疆秋风劲吹之日传来平定的捷报的景致。诗人虽然没有把杀敌的情况加以叙述,却把友人那种飘逸豪放的气度、扬眉剑出鞘的神情,活灵活现,洋溢着诗人寄托着对朋友的希望和鼓励。诗人将饯行离别和抒怀融为一体,情意深长而又志气干云,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衬写了包括友人在内的将士们的无畏精神。“坐觉”、“扫”、“平”,突显出诗人对友人的勉励,表现出对友人才华的信任和王师必胜的信心。

浅析杜审言诗歌题材内容的新变 第8篇

文学发展到南朝, 诗歌开始讲求声律和对偶, 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初唐的诗坛, 承六朝余音, 诗风依然轻靡华艳。到高宗、武后时期, 才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 “梁陈宫掖之风”余烬未灭, 另一方面, 一些诗人已有意识地以汉魏风骨来矫正六朝的“采丽竞繁”。 (1)

杜审言的诗作多成于应制之作仍盛的武后执政时期。杜审言不拘成规,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进作品, 或发愤懑之情, 或抒失意之感, 于“文章四友”之中, 风格清新, 较少浮靡之气。明代的陆时雍颇有见地地精当评论道:“杜审言浑厚有余。” (2) 闻一多先生更肯定他已转变为纯粹的唐代诗风。

杜审言作品虽存不多, 但在题材内容上颇有拓展和创新, 形成了卓立于初唐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唐至清, 诗评家一直都很重视杜审言的诗歌成就, 把他当做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来研究。纵观杜审言现存之作, 其中, 应制诗九首, 边塞送别诗八首, 山水诗十七首, 伤怀之作九首。下文便以上述四个类型分而论之。

二、阿谀迎奉之声中的异调

宫廷诗发展至初唐, 在题材、辞藻和结构方面都形成固定的规范和程式。一般而言, 以典故为喻, 以丽藻为言, 其内容不外乎是称颂帝王功德, 讴歌升平景象, 多粉饰太平之词而缺乏真实情感。杜审言作为宫廷诗人, 又身处王朝繁盛之际, 奉命写作一些应制之作, 是其工作与职责使然。

杜审言的应制诗占现存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纵然也涉及陪幸侍宴、扈从出游等内容, 但较之其他宫廷诗作, 立意新颖深刻, 语言也清新活泼, 通俗易懂。其原因有二。一方面, 杜审言傲岸不羁, 对宫廷诗虚伪、阿谀的格调多有不满, 甚至有意采取保留、远离的态度。另一方面, 杜审言因贬官流放, 能接触到广大中下层的社会和人民, 很好地汲取民间通俗诗风的营养, 即使是应制之诗, 也充满着异调新声。如《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一年衔别怨, 七夕始言归。敛泪开星靥, 微步动云衣。天迥兔欲落, 河旷鹊停飞。那堪尽此夜, 复往弄残机。

全诗以织女情感变化为主线, 缓缓展开, 贯穿始终。“一年衔别怨, 七夕始言归”, 是望穿秋水地等待之后, 夙愿实现之际的期盼与兴奋。“星靥”、“云衣”生动地勾勒出织女的神态、表情, 把织女轻盈婀娜的体态和渺渺天际的神秘描绘得活灵活现。颈联是景物描写, 突破了传统七夕之作中喜鹊搭桥, 明月相随的场景, “兔欲落”、“鹊停飞”表达一种无奈的悲凉。融情于景中, 情感更显真切。尾联把伤感的气氛进一步烘托、升华, 既写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的煎熬落寞, 又感自己一生的失意愁苦。诗虽为侍宴而作, 但不写宴会盛况, 而是借题抒情, 展现出诗人真情与骨力。再如《宿羽亭侍宴应制》:

步辇千门出, 离宫二月开。风光新柳报, 宴赏落花催。碧水摇云阁, 青山绕吹台。圣情留晚兴, 歌管送余杯。

该诗以叙事的方式展开, 描写宴会的环境和过程。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宴会的时间、地点。中间两联是景物描写, “新柳”、“落花”、“碧水”、“青山”分别用了“报”、“催”、“摇”、“绕”四个动词进行修饰, 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 以一种运动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 颔联为倒装句式, 颈联为正常句式, 一正一反两联, 表现出语式、节奏的多变, 与景物的动感相互照应。尾联两句, 诗人抒发了宴会结束时意犹未尽的兴致和恋恋不舍的心情, 以契合诗歌的主旨。全诗格调高雅、意境开阔, 不用华辞艳藻, 充满盎然的生机。诗人陶醉于春日的和煦温暖与江山的多娇妩媚, 表现了极为真实的情感。景中有情, 情中寓景, 打破了前人应制诗中情景隔离的生硬模式, 为宫廷诗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三、昂壮雄吟的边塞送别

边塞送别诗是与边疆、离别关系密切的诗作。多有高亢之声, 而无低泣之音。初唐, 边塞战争不断, 不少文人怀抱远大理想慷慨赴边, 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杜审言身处初唐后期, 又曾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渴望以满腔热血报效朝廷, 极其关心边事与战争。

杜审言的边塞送别诗超出了一般送别诗仅叙个人情谊的狭小范围, 多了边塞之作的慷慨激昂和壮志雄怀, 又于传统写将士乡愁、思妇离恨的边塞诗中融入个人的际遇与对事业的追求, 呈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如《送和西蕃使》:

使出凤凰池, 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 诏谕兵戈偃。拜手明光殿, 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 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 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 更当封定远。

此为公元678年在长安送娄师德而作。气势雄浑厚重, 语言朴质无华。“圣朝尚边策, 诏谕兵戈偃”, 立现泱泱帝国的神威霸气。“拜手明光殿, 摇心上林苑”, 简单的拜别场景, 使者身负军国大事, 沉重却高尚的使命感昭然若见。后三联是诗人大胆、丰富的联想, 从战场上的大捷、胜利后的庆宴到朝廷的嘉奖。虽时空跨度大, 但衔接紧密, 一以贯之。诗人的艳羡之情也于诗中有所体现, 他外露又婉转地表达了其渴望为国征战戍边, 尽忠效力, 以求取仕途康庄的情感。“更当封定远”, 又岂知不是作者自己的祈愿呢, 同时这也是有唐一代大众士子们的共同心声。又如《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 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 军麾动洛城。旌旗朝朔气, 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 秋风古北平。

此为诗人696年在洛阳送崔融随武三思东征契丹时所作。首联点题, 后三联为军容战况的描写。“祖帐连河阙, 军麾动洛城”, 颇有一种铺天盖地、浩荡壮阔的气势, 有着咄咄逼人的气象。“坐觉烟尘扫, 秋风古北平”, 表达了诗人对战事旗开得胜, 大军凯旋的美好愿望。诗中描述了“关山朔气”、“戎衣羌笛”这些塞外疆场特有的自然景象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 抒写了将士们杀敌报国、保卫边疆的豪迈情怀与昂扬斗志。该诗格调雄健、场面宏大、笔力雄健。诗人将时代精神和风貌, 寓于严整凝练的五律体中, 开盛唐边塞诗慷慨宏吟诗风之先河, 对后来的高适、岑参的创造有莫大的影响。

四、山水羁旅诗之寄情寓景

南朝, 诗人开始关注自然山水, 山水诗兴盛起来。唐人对自然风景艺术的关注, 使得山水诗在唐代多有发展。在体例上, 偏于近体;在结构上, 趋于疏散;在表达方式上, 重视写意, 初步具有了自己的风貌。

杜审言因屡次受贬流放, 其山水诗数量最大。诗人常触景生情, 因物兴感, 写途中的磨难与苦况。他重视自然与人生、人文的结合, 打破了物、我分离的局限, 转变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关系。呈现出雄奇、警拔、奔放的气象与格调。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

此诗是诗人在江阴任职时与同郡僚友晋陵丞的唱和之作。诗人落笔便交代自己“宦游人”的特殊身份, 一个“独”字把诗人外放做官复杂的心理写得透彻明白。季节气候的变换更替本是自然界的规律, 无所为奇, 诗人却用“偏”、“惊”点出自己敏锐特殊的感受———借冬去春来的感叹和伤春之情以抒发诗人的离情别绪。颔联、颈联承接首联, 由所感转写眼前所见的明媚春光。云霞、江海、梅柳、莺啼、绿草, 韶光融融, 生机勃勃。诗人使用拟人的手法, 使画面呈现着一种流动的美感, 把对春天的审美体验和蕴藏在春景图中的自然活力一并浮漾于纸上。尾联, 诗人突然笔锋一转, 写道:“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借着赞美陆丞的诗, 诗人强烈的归思宣泄而出。一个“忽”字与首联的“宦游人”前后映照, 由兴发而转感伤, 由眼前景而勾起归乡情, 由郁郁春色而引发身处异乡的寂寥愁怀。明代胡应麟誉之为“初唐五言律第一” (3) , 可见该诗构思的巧妙、句法的紧凑以及经营上的匠心独具。再如《度石门山》:

石门千仞断, 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 桥欹绝涧中。仰攀人屡息, 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 云埋伏兽丛。星躔牛斗北, 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 高深触望同。江声连骤雨, 日气抱残虹。未改朱明律, 先含白露风。坚贞深不惮, 险涩谅难穷。有异登临赏, 徒为造化功。

诗歌描绘了石门山凶险陡峭的壮景。“千仞断”、“落遥空”, 开篇便从宏观上把握住一种磅礴逶迤的大局, 定为全诗的基调。定调之后, 诗人以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气势。“道束悬崖半, 桥欹绝涧中”虽是写悬道、欹桥, 却衬托出山势之险怪峻奇。“泥拥奔蛇径, 云埋伏兽丛”, 山道泥泞狭窄, 又似盘蛇般蜿蜒曲折, 山间云绕雾缭, 且形如群兽聚集, 神秘莫测。这种惊心动魄的景象激发了诗人对险境的征服欲, “开塞随行变, 高深触望同”诗人勇攀险峰, 尽情享受着寻幽探胜乐趣。诗人在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之余, 更是坚定了自己不言惮、不言败的意志。有别于以秀美山林为内容的作品, 诗人以暴力美学的方式发泄了积郁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

五、愁苦幽怨的自怜伤怀之声

“诗言志、歌咏言”, 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诗人婉约表达情感意志的方式, 且多是愤慨、抑郁之情的传播载体。至唐朝, 诗歌于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之情怀的技巧发展得更加炉火纯青。

杜审言一生仕途抑郁不得志, 虽曾以老子“处下不争”的思想自嘲自解, 但毕竟仍是积极干世者, 对重返朝廷并得以重用心存侥幸和幻想。同时, 他桀骜的性格也使他对自己的处境无法坦然释怀。诗人无论于春日、夜月或是节日, 均会有叹有感于个人的身世、遭遇, 满腔皆是沉郁顿挫的音调。如《赋得妾薄命》:

草绿长门掩, 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 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 团扇复迎秋。

《妾薄命》是乐府古题, 属《杂曲歌辞》, 内容多写妇女的哀怨, 此诗借美人失宠以寄寓流贬不遇之意。“长门”、“永巷”配之“野草”、“青苔”, 顿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 凋零衰败的意境, 与女主人公的身世、心理十分贴切。且“惊”字、“搅”字下力较重, 很有骨力。虽有“啼鸟”、“飞花”字样, 却并不柔弱、绮丽, 而是透露出一种哀怨的气息, 与六朝句律迥然有别。尾联中, 则用“团扇”之典以自怜而寄不忍忘君之意。此诗首联即用工对领起, 一路精整, 到最后散结, 既精严又自然, 不留雕琢的痕迹。

然而, 杜审言的这类题材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诗人幽怨感伤的对象总是自己, 他没有意识和心情去放眼看更广阔的世界, 没有对国计民生的担忧、也没有对国家前途的惆怅, 一切只是以自我为中心, 沉溺于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他悲天悯人, 自伤自怜, 常常凄凄切切, 很难突破心中的壁垒, 在境界上少有突破。尽管如此, 其对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仍旧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结语

杜甫曾经骄傲地宣称:“吾祖诗冠古。”杜审言在诗歌风格气象、体制形式和章法句式、选词炼字等方面, 对杜甫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杜甫的写景纪行诗, 雄浑壮阔、清新秀丽的特点, 就是对其祖父诗歌的传承和发展。杜甫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领军人物, 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虽在内容意境上较其祖父有飞跃性地拓展, 但其沉郁顿挫的风格却是来自于杜审言浑厚且忧郁的诗风。

同时, 在性格上, 杜审言的“謇傲”对杜甫狂放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杜审言自高自许, 矜诞狂傲处事态度, 杜甫颇有继承, 表现出张狂乐观, 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自信的情怀、直率的言行和勇敢的精神也能从杜审言的身上找到影子。

杜审言出现在“四杰”之后, 略早于沈、宋。他的诗作体现出初唐的普遍特征, 也蕴含着时代文风的新变。杜审言于诗歌题材内容的拓展是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 与其对近体诗的贡献一样, 绽放着绚烂耀眼的光彩。

摘要: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杜甫之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友善齐名, 称“文章四友”。其诗作内容除部分应制之外, 大都是写景、纪行、酬唱之作。其风格浑厚, 笔力遒劲, 初步展示了初、盛唐接壤时期的气象。本文以杜审言诗歌作为考察研究对象, 对其作品的题材内容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杜审言诗歌,题材内容,特点

参考文献

[1]徐定祥注.杜审言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乔象锺, 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杜审言《经行岚州》鉴赏 第9篇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杜审言《经行岚州》

杜审言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经行岚州》,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品。

诗人所在的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北、南三面皆有山,比隰城高寒。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时间都是春天,去时约在阴历二月底,返时大概是三月初。二月底隰城一带已是杏红柳绿,三月初也已桃李芬芳。而同期的岚州却仍冬意萧索,花树皆未发。所以诗的首联说“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北地,指当时的河东道的北面地方,边城指岚州城。这里春天来得迟,料峭春寒如同暮冬气象。

颔联“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是篇中写景的名句。这联诗的妙处在于容量大,意象丰富。它以生动的形象确切地描述了岚州的“春光晚”和“气候寒”。“往来”、“新旧”,细致入微地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层次。“往”“来”两个动词连用,既点出了诗人往返行程,又表现出时空的跨度;“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既再次点明往返的季节,又真实形象地记录了雪景环境。“花不发”,是芽苞欲萌,还是含苞待放?这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雪仍残”也同样耐人寻味,冰雪正在消融,还是尚未消融?任由读者想象。

颈联描摹岚州山水的可爱,“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流水淙淙,清音若琴声,白雪皑皑,山如画的一般。这景色已足以悦耳怡目,然而“水作琴中听”又唤起人们的艺术联想,产生了伯牙弹琴的意境: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怡人心神,荡除烦嚣。这也许就是诗人所感触的美的所在。

在这高山流水的境界里,诗人似乎忘掉了一切凡尘琐事,但转瞬之间,他又意识到自己有公务在身,不可贪赏山水久逗留。因此尾联说:“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诗人怀着惋惜与赞叹的心情,扬鞭催马,继续行进在艰险的山路上。

杜审言是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人,凡是他到过的地方,无不对之产生美感,无论是北国、南荒、江左、中原,祖国的大地山河在他的笔下都异彩纷呈,各自显现出独特的美来。就是邊城岚州,诗人也把它写得美丽动人。诗人通过这些诗歌表现出对祖国山河深挚的热爱。

大,大杜审言,大的意思,大赏析 第10篇

作者:杜审言朝代:唐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

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

雷雨垂膏泽,金钱赠下人。

《赠苏绾书记》杜审言唐诗赏析 第11篇

《赠苏绾书记》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作品。此诗是作者为赠别友人从军边地而作。诗中称述了友人文才卓异以及慷慨从戎的豪迈气概,并用眷眷的儿女私情寄托勉励之意,使得全诗充满愉悦无拘的气氛,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

赠苏绾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注释】

⑴苏绾(wǎn):作者的友人,曾任职秘书省和荆州、朔方军幕,官至郎中。书记:官职名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唐时元帅府及节度使府僚属中均有掌书记一职,掌管书牍奏记。

⑵书记:此指书札、奏记两类散文。翩翩:以鸟儿飞翔时的轻快喻文才优美。语出曹丕《与吴质书》:“元渝(阮瑀)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⑶为许:为什么。从戎:从军。朔边:北方边地。

⑷红粉:代指女性,此指苏绾的妻子。

⑸燕(yān)支山:又叫胭脂山、焉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以其多产燕支(红兰花)而得名。

【白话译文】

我知道你才思敏捷,文书写得非常漂亮,却为什么要赴北疆边地去参军呢?

家中妻子将一天一天计算着分离的日子,燕支山下你千万不要长年滞留哪。

【赏析】

诗的开头,不写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却从赞美对方的风度和才华起笔。曹丕《与吴质书》说:“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又,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也有:“书记既翩翩,赋歌能妙绝。”诗的.第一句即化用这些意思来形容苏绾其人——潇洒自得,文采出众。文士相交,惺惺相惜,相互间自必有许多值得倾慕和书写之处,但诗中只突出“书记翩翩”这一点,这是由诗的主题决定的。因为苏绾此时正要去北疆担任节度使府的掌书记。友人是入军府任职,因此也可称为从戎。诗的第二句并不承上而作平叙,而是出人意料地设问。这一问乍看很突然,而且没有回答,似乎不着边际。其实这里诗人故意使用了先答后问的曲笔,答案其实就是头一句。正因为苏绾书记翩翩,才被元帅聘为书记。这样的写法更突出了友人的风度与才干,而诗人对友人的的倾慕与留恋就蕴含其间,不言而喻了。诗的第三、四句婉转抒情,道出惜别之意,希望友人在边庭不要逗留太久,而要早作归计。但诗人不从行者方面着笔,而反从居者方面着笔;并非从正面写离情,而是从对面来映衬,同时在从居者着笔时又不直接从诗人自己着笔,而是从友人最亲近的人——他的妻子那一方着笔。这是一联自然流动的对仗,它以燕支山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以红粉楼代指友人妻子,从设想红粉佳人计日而待丈夫的归期,委婉而又风趣地劝说友人切勿留恋边庭,应尽早归家团聚,表面上说妻子不忍分离,实则含蓄地表达诗人自己盼友人早归。这就是不落俗套,不露痕迹,将前人反复吟咏过的离情别绪刻画得十分生动而细腻,表现出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送杜审言】相关文章:

唐诗之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07-22

上一篇:解雇不称职的员工下一篇:五年级上册什么即景单元作文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