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携手合作共创繁荣发展

2024-07-02

紧密携手合作共创繁荣发展(精选3篇)

紧密携手合作共创繁荣发展 第1篇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携手共创和平繁荣新世纪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2年8月25日

战争这个看似简单的字眼,背后包含了多少的血腥与罪恶,对于战争所带来的苦难,中国人民有着永远都无法忘却的切肤之痛。近代以后的中国,在外来殖民和列强势力的侵略下,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在这段黑暗又屈辱的历史中,多少寸国土被践踏、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将士战死沙场、多少无辜的生命就此消逝,中国人民饱受着战乱和穷困之苦。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奋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终于得以一步步走出苦痛的深渊,建设自己新的家园。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是十分珍贵的,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前提。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地维护世界和平。

早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我们最为敬爱的周总理就代表全体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向全世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希望该项准则能够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赞同和协力促进,以利于世界和平形势的发展。一直以来,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中,中国都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该项原则。不搞干涉内政那一套,不搞武力威胁那一套,不搞拉帮结派那一套。我们深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做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之事,注重发展和维护共同利益,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更是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是发达国家,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了。对于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不少国家也相应提高警惕,加强对中国的防备,甚至抵制中国的发展。其实,现如今的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状况不发达等。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强大起来,还有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还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因此,可以说中国比其他许多国家都更需要一个持久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21世纪的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努力致力于“全方位”外交,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积极推动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

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代价。一个世纪的战争、一个世纪的苦难本该让所有人都明白:只有和平才是人类智慧的选择。但在21世纪,我们却可以看到,在世界的这儿或那儿,总有战火的影子在晃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黎以冲突、俄格冲突、叙利亚战火...总是有些许人找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堂而皇之地挑起战争。

不管发动战争的人为战争冠上怎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都掩藏不了战争既有的本质,这些都不过是他们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说什么为国家和人民谋求利益,到头来还不是要人民来买单,最后留下的也只不过是那永远都无法涤去的痛苦和罪恶。

只要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流血和死亡。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流血和死亡将会更多,战争的后果也会更加严重。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枚核弹,就可以祸延至今。可想而知,在核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旦爆发核战争,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类好不容易发展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好不容易稳步上升,我们渴望安逸和谐的生活,我们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冲突和**,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促进共同发展,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因此真正对全人类最好的福祉、为全人类的利益所考虑的应该是避免战争、抵制战争。

而我们中国将坚决努力做到这一点。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管是台湾问题还是南海争端,我们都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

2002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演讲中提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确途径应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个时代的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在制定其相应的发展策略时应当结合本国的国情和国力,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各国人民的意愿、依据当下形势,寻求最合适最有利的发展方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矛盾的产生,使得各国得以和平发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并将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各国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相信其终将日趋公正与合理。

而对此最强有力的保障是:世界范围内多极力量的成长和合作。多极化并非

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世界各种力量的相互制约与协调。它将使世界各种力量达到相对平衡,这将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控制;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世界各级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此外应当努力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几年,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全球性挑战成为世界主要威胁。而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对于全球性的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解决,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置之事外,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世界各国相互协商、相互协调,坚决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平解决问题。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另外,随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愈加强烈,共同用好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成为各国人民的愿望,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因此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应当心系百姓、心向和平,努力致力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创造一个属于我们全人类的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紧密携手合作共创繁荣发展 第2篇

一、开局良好,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为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吉达成的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共识, 按照三国政府签署的《关于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要求, 今年6月23日, 三国元首在塔什干会晤期间见证签署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 标志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中蒙俄三方合作实现新的突破。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首个多边经济走廊, 也是习近平主席关心的重大合作方向之一, 《规划纲要》作为“一带一路”框架内签署的第一个多边规划纲要, 既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建设、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紧密对接, 也为沿线国家全面战略对接提供了实施路径借鉴;既为中蒙俄三国之间深化务实合作搭建了顶层设计平台, 也为将来建立大欧亚经济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 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签署了口岸合作框架协定、旅游合作协仪、关于特定商品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协定等合作文件。完成了中蒙边境乌力吉口岸的对外开放, 交通运输部举办了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活动, 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合作有序推进。中蒙俄一批文化项目签约。国务院批准内蒙古沿边开发开放规划, 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黑龙江绥芬河—东宁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顺利进行。加大口岸建设力度, 推进与俄蒙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迈出重要步伐。首届中蒙博览会圆满召开, 在蒙古国库苏古尔省举办了“蒙古国·中国内蒙古系列文化活动”。内蒙古与俄罗斯缔结了9对友好地区关系, 与蒙古国缔结了10对友好地区关系。有30所学校接收俄、蒙留学生近3000人。数据显示, 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642亿美元, 中蒙贸易额为72亿美元, 中国企业累计对蒙俄投资分别为40亿美元、330亿美元。

内蒙古与蒙古国、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中蒙、中俄国家间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中蒙俄区域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将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接蒙俄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作用, 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 与蒙俄各方协力推动落实共建经济走廊的历史重任, 为促进中蒙俄三国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新政策沟通机制, 顺应形势, 把握好节奏

以首脑外交为引领, 发展多层次战略对话。要顺应中蒙俄加强合作大势, 紧紧围绕三国元首会晤开展工作, 借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势”和“力”, 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实质性进展。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机制, 建立在三国互邻友好与同为全面战略伙伴的互信基础上, 建立在和平发展的世界潮流与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基础上, 更建立在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与“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深耕细作的基础, 充分体现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原则。中蒙俄经济走廊从倡议、规划到建设, 凝聚着三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相关部门官员、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汇智汇计, 凸显着三国人民共谋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望。依照《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文件, 进一步增强三国的政治互信、战略互信与民间友好, 加强政策沟通, 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础筑牢。要着眼于夯实三国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挖掘智库、民间组织、媒体等各方面资源, 扎实推进公共外交, 筑牢“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 提高我国软实力。特别要重视民间团体在公共外交中的建设性作用。支持国内智库与俄蒙智库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同时, 要大力发挥文化传媒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

三、创新合作模式, 基础设施先行, 构建互联互通网络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先行, 以基础设施通道建设和通信网络建设来互联互通经济走廊各城市、工业园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 构建跨欧亚大陆的经济区, 首要的是统筹三国交通物流网络建设, 以构筑贯通国际运输大通道为重点, 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培育产业经济带结合起来。要统一规划, 打破分割, 树立互利共赢观念, 协调行动, 携手共建。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融资支持, 对落后的设施进行改造, 制定便利化交通规则。一要中俄联合加快落实蒙古国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要打通中蒙俄国际大通道。目前, 中蒙俄铁路通道有:一是从乌兰巴托经二连浩特到天津港, 全长1963公里;二是从乔巴山取道俄罗斯经满洲里到大连港, 全长2263公里;三是从蒙古国东部乔巴山到锦州港的铁路线只有1100公里。此外, 还有“两山”铁路, 即乔巴山 (蒙古国) —阿尔山口岸 (内蒙古) —乌兰浩特—长春—珲春铁路作为中蒙俄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一环, 连通几个国家间的边境口岸, 由此货物最终可达俄罗斯的扎努比诺港口或朝鲜的罗津港, 从而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总之, 要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 突出骨干通道建设, 做实关键节点, 加快形成陆海相连的国际大通道。

四、加强产能合作,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中国倡导的国际产能合作, 是围绕生产能力建设、转移和提升开展的互利共赢的国际产业投资合作, 是以企业为主体, 以共赢为目标, 以发展制造业、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能源为主要内容, 以直接投资、承包工程、装备贸易和技术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合作。改革开放近40年来, 中国打开大门搞建设, 融入世界求发展,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把新中国建立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转变为更开放更完整的工业体系, 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优质产能。中蒙俄经济走廊联通三国共同繁荣的愿景, 以中国独具资金、技术和基础建设优势, 对接各自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 推动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根据三国签署的规划纲要, 开展规划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 建议三方联合成立投资项目中心,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协调。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 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 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建议加快中蒙、中俄边境的自贸区和呼和浩特自贸区建设申报, 探讨建立中蒙俄自由贸易协定 (FTA) 关系, 促进中蒙俄次区域一体化。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 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首条正式规划建设的多边经济带, 将成为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下, 多边开放合作的范例工程, 要多搞一点早期收获, 实施好一批示范项目。

五、深化金融合作, 拓展合作领域, 发展绿色金融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融资支持, 经贸合作也将形成大量的货币流转, 因此, 资金融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是要深化金融合作, 推进货币流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 推进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行筹建。深化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 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三国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推进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积极与有关国家共同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 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三是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三国主权基金作用, 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租赁、保险、信托、担保等各类金融服务, 为在俄蒙企业提供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 为能矿产业合作提供重要保障。

六、加强民心相通, 文明交流, 互学互鉴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欧亚大陆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历史演进的最大舞台, 每一次人类社会的进步, 都在这里留下过深刻的痕迹, 人文遗产星罗棋布、浩如烟海, 不同文明交相辉映、春色满园。“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和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通过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 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 推动三国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旅游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不仅能够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 更有助于发掘沿线深厚的人文资源, 在交融往来中实现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 共同浇灌人类文明这棵参天大树。

七、内蒙古要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 乘势而上

内蒙古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组成部分, 向北开放的新引擎, 要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 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 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 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大势, 内蒙古将会如何抓住机遇、演绎自己的精彩?一是内蒙古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横跨东北、华北、西北, 毗邻八省区, 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独特的区位优势, 决定了内蒙古在“一带一路”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中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二是传统和文化优势。中俄、中蒙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内蒙古与蒙古国主体民族属于同一民族, 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近、宗教信仰相同, 相互之间有民族互通性、认同感, 民间交往频繁。内蒙古不仅有联接内地与蒙古、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古茶路、古盐路的历史古道, 也有与两国之间在经贸往来、地区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密切认同。三是经济资源优势。经济互补性及契合度是深化合作的基础, 中俄、中蒙存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差异性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 经济相互依存度及相互关联度较高, 双边经济融合度较高, 也有进一步深化的潜力。同时, 我国需要的能源矿产资源, 正是蒙古国、俄罗斯的优势所在。经济互补性强, 这种经济互补将会使双方互惠互利, 实现双赢。

内蒙古肩负着我国向北开放的桥梁和窗口的使命, 是北方重要的沿边经济带, 也是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 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建议内蒙古在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示范区。

在交通方面, 积极与俄蒙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依托满洲里口岸, 共建内联东北 (黑吉辽、蒙东) 经济区、大连港、锦州港, 外接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至欧洲腹地, 打造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依托二连浩特口岸, 共建内联京津冀经济区、天津港、秦皇岛港, 外接蒙古国乌兰巴托铁路, 延伸与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连接至欧洲腹地, 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河沿交通线经济带;依托京包、包兰、兰西铁路, 共建中亚的经贸大通道、连通中国、中亚、西亚的经济走廊;依托甘其毛都口岸, 共建向北连接蒙古国新计划的铁路、联通蒙古国南部集聚区;依托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 共建二连浩特经锡林浩特至锦州港大通道, 连接锦州港、营口港及环渤海经济区。打造呼市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高地、对蒙俄自由贸易区、陆路国际港务区和国际合作示范区。

在产能合作方面, 中俄蒙开展产能合作是三方共同的发展诉求, 无论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纵深推进, 还是俄罗斯远东开发或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的提出, 都不同程度将三方产能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上重要日程, 并把产能合作作为破解各自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强中俄蒙之间在产能方面的合作, 并以产能合作为切入点, 领衔其他多领域深度合作, 以期为各自发展构筑和平稳定的内外发展环境。积极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促进农牧业产业合作、水资源合作、生态保护、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蒙医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

在金融合作方面, 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在俄罗斯、蒙古国设立分支机构,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中俄、中蒙重点合作领域投资项目的支持作用。鼓励俄罗斯、蒙古国银行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 进一步完善双边金融合作机制。

在教育文化卫生和旅游交流方面, 鼓励通过校际论坛、学术研究拓展我区与俄罗斯、蒙古国的教育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鼓励院校扩大联合办学和互派教师、留学生规模, 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合作改善蒙古国医疗救援服务, 推进内蒙古国际蒙医院发挥牵头作用, 率先在蒙古国合作建立医疗机构。加强传染性疾病防控合作交流, 推动建立热线联系、疫情交换等机制。全面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的合作, 强化跨境旅游合作机制, 以“草原丝绸之路”为纽带, 打造阿尔山等著名旅游景点, 深入开发中俄蒙三国的跨境旅游线路。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可以预见,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 内蒙古必将大有作为。

紧密携手合作共创繁荣发展 第3篇

出席开幕式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以及山东省、潍坊市的部分领导。到会的还有17地市政府的负责人和工商界人士。参加本届洽谈会的还有,臺湾六家大企业、16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5大工商团体、52家行业分会或协会的理事长、秘书长以及台湾工商界的人士共计1500人。本届洽谈会总到会人数约10000人。开幕式由山东省副省长孙守璞主持,成思危宣布开幕,山东省长韩寓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作为第十一届鲁台经贸洽谈会重头戏之一的2005海峡两岸制造业博览会有来自国内19个省市,省内17个地市,潍坊市15个县市区共821家企业报名参展,计1200个国际标准层位,展览面积达27000平方米。参展企业中,台湾岛内企业64家,摊位数突破100个,大陆台资、外资企业数及参展摊位数也远远超过往届。这次盛况空前的展会呈现出了台资、外资企业多,各行业龙头企业多,展会规模专业,分类详细等特点。为制造业商家提供展示产品与寻求合作空间,为参展企业构架信息交流平台做到了最好。

鲁台经贸洽谈会(简称鲁台会)创办于1994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前十届鲁台会累计到会的台商、外商15000人。多年来,鲁台会得到了国家领导人以及相关部门、山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鲁台两地工商届人士的热烈拥护。经过十多年的打造.鲁台会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山东与台湾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品牌也在进一步打响。

而今年的海峡两岸制造业博览会更是在海峡两岸政治、经济交流空前活跃的背景下举办的。国家、省市都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采取得力措施,以“沟通两岸,面向世界,深化合作,携手双赢”为宗旨,按照国际标准,高标准,高水平策划运作,加大高端任务的邀请力度,吸引强势媒体广泛介入,加之近年来,潍坊发展得很快,随着与世界交流的频繁,潍坊正在营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正努力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城市。

为了办好这次展会,省台办、省贸促会、省人事厅、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社以及潍坊市政府等单位组成了高规格的展会承办方。并邀请了国家领导人台办负责人、经济学家、企业家领袖,台湾重要团体、台商等共同参与。在展会内容上,承办方也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方式,有第二届台商大会、鲁台会开幕式暨2005海峡两岸制造业博览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策划制作的《中华情.情系潍坊》大型文艺演出、海峡两岸人才与科技成果交流洽谈会暨百名博士潍坊行活动、2005两岸企业家高层论坛——儒家文化与世界级企业以及山东省大型项目签约仪式等个大活动。而对于这次博览会布展时间短、工作量大等问题,各级领导以及展会工作人员也都全力应对,各部门分工明确,力求把这次展会办得丰富多彩。而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省级领导以及广大参展商等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上一篇:鲁滨逊读后感下一篇:问世间缘为何物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