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024-06-22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精选10篇)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1篇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李家沟小学

徐庆华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但教学中许多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未把握其实质,很难发挥其真正的实效,体现其价值。为此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其涵义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但是,本人从一些听课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实质把握不准确,意义理解不深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偏离合作学习的初衷,“兴师动众”、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实则浪费有限而宝贵的学习时间,为“合”而合,合而无“效”,“合作”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微乎其微。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明确合作价值,更新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双基”,又要在过程中获得方法,获得情感与价值的体验,同时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正确把握其精髓与实质,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明确合作的真正目的与意义,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前提。

二、把握合作要领,实施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习活动之中,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难免有些不适应,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低头沉默“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把握合作的要领,并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1、重视基础。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因此,我们要倡导学生之前要有充分的独立思考,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之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2、均衡分组。教师不能盲目随便地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最好对全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组,也就是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均衡分组,这样便于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弥补、互相促进。

3、培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总体而言,主要应培养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讨论问题、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和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4、科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巧妙构思,合理设计每一堂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把握好合作交流等各环节时间,特别是要科学安排好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时间是多少,最好能对合作的效果进行预设等等。

5、关注差异。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又不能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差异,做到科学调控,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学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多为他们搭建一些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些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愉快地学习,并收获到合作的乐处。

三、积极实施评价,促进合作发展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地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合作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走出陈旧评价观,力求体现出一种热情激励与人文关怀。小学语文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以便“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要坚持以质性评定为主,量性评价为辅;要坚持重视过程评价,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等交往,培养学生参与活动、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效益的目的。

让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成为“表面文章”,让合作出现在“非常时刻”,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发挥合作的作用,收到合作的效果。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2篇

课 题 实 验 研 究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通过共同合作、互帮互助、探索的学习活动,形成好学、会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风尚,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这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合作学习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很多课堂,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情景:待小组讨论的口令一宣布,学生迅速地回头,教室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四人小组里,似乎每张嘴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出声音,却谁也听不见谁。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个人意见------。这一现象凸现出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所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小组合作的时机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过选择;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探究就草草收场;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看似全员参与,却是好学生说了算,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缺乏合作技能,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等等。所以提出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希望能通过研究切实解决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低下的问题。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

二、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的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探索研究,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造成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低下的常见问题,并通过研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策略。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课堂的交往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物理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习质量,培养物理科学素养,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力求实现:(1)学生目标:

①通过课堂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②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尝试、学会参与、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创新。③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学、乐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2)教师目标:

①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②通过课堂探索与研究,使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更好的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课堂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辐射的网络状情感交流体系,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课题研究的意义: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要求,已深入教师的课堂中。但小组合作的时机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过选择;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探究就草草收场;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看似全员参与,却是好学生说了算,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缺乏合作技能,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等等。所以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它可以:

1、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2、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与学习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3、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4、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课题创新要点:

(1)物理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研究很多,但在复习课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却鲜有研究。所以复习课中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2)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造成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低下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策略。既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教育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主体性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创造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学习方式。既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过程与态度、情感,使之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主决策、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地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新课程教育又是促进教师树立教学新观念、新方式、新行为的教育。为此,我们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让以提问、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退出历史的教学舞台,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转变师生角色,营造氛围,处理好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牢记教师是合作学习中的首席,要走在学生之间而不是之上,让合作学习成为习惯而不是形式。有鉴于此,我们拟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物理课中合作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采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

(2)物理课堂中解决合作学习实效性低下问题的策略研究;

(3)实施合作学习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研究;

(4)关于合作学习中评价标准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

八、课题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起始准备阶段):2008年11月-----2008年12月 选准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落实课题负责人及参与人员分工。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1年11月

进行课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对课堂(包含复习课)中合作学习的任务的精心选择与设计,发现、归纳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6月

经过总结、反思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九、课题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李文涛

研究人员分工: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我校全面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潮, 正在尝试推广县教研室总结的“导、学、探、练、清”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但如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处理不当, 经常会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只有走出误区, 才会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一、常见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分析

1. 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

小组学习的重要一环是共同任务的分工。组长除了具备较好素质, 还必须有组织能力, 并且愿意帮助同学。如果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 没人做重点发言人, 没有人做记录, 小组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 失去实际意义。只有对小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 才能使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 使学生感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才能促使小组学习有效进行, 从而真正体现小组学习的价值。

2. 小组学习前缺少独立思考。

如果没有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而直接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环节, 就会导致思维敏捷的同学首先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说出去, 其它组员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 无法体会到小组学习的乐趣, 使得部分学生只是走形式, 导致更严重的两极分化。

3. 小组交流时, 教师不注意了解学情。

有的老师或等待, 或观望。汇报时, 很可能出现遗漏或重复, 既浪费教学时间, 又很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4. 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足。

有的教师生硬地套用现成的教学模式, 只重视合作环节的突出, 不重视过程与实质。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小组学习时间, 导致有些小组学习中途结束。

5. 小组信息反馈后缺少积极评价。

教师在小组信息反馈后没有对小组的学习意见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要么一味地批评谴责, 严重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么模棱两可, 使学生的思想状态陷入僵局,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二、走出语文教学合作学习误区的相应对策

1. 建立合作学习常规。

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使各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便于开展组与组的竞争, 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指导学生互动合作, 确保小组学习到位呢? (1) 灵活分组。课前或课上, 教师在对教材了然于胸的基础上, 依据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把学生编成小组。 (2) 明确分工。组员轮流当小组长, 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 按小组学习要求, 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 (亦可自荐) 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代言人”不断变换, 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3) 巧妙点拨。学生分组讨论时, 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 要巡回中指导学生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 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 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技巧, 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 或示范表述, 并想方设法, 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 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1) 当学生学习遇到问题时, 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不应出示问题之后, 立即要求学生展开合作、讨论, 而应留一定的时间,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当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之际, 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 在组内交流看法, 并在交流中反思, 往往会相互启发而恍然大悟, 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 最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也更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当学生对问题产生歧见时, 教师不应马上给出答案, 而应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 尽情说出自己的看法, 使他们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如对于“母爱”一词, 只有让学生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在合作学习中才能更深刻地领悟了“母爱”的内涵。

3.“读”“议”有机结合。

中学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小组合作学习, 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议”,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先读后议, 边读边议, 再把议后感受融于朗读中, 使读和议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课文时, 就是根据课文特点, 设计合理的能引发学生未知欲的问题, 并选择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如在教学无描写的课文时, 可让学生小组活动时, 读、议、品相结合, 这样才能理解深刻, 读出韵味。一些对话较多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表演, 使学生在朗读与表演中感悟课文内容。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课后的教育和感受, 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记录、文明交际、协作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4. 教师灵活导航, 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深入各合作小组, 与学生打成一片, 贴近学生, 这样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到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存在的问题, 以便即时进行调控, 给予巧妙的点拨与导向。

5.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语文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潜能创造了机会, 其学习结果也可以以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 评价要针对每个同学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评价要体现过程性, 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灵活恰当地运用好的评价语言。只要学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都要肯定, 对“别出心裁”的要鼓励,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展群体和个体的创造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评价方式;讨论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产物,它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感受学习的快乐以及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教学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效率,还可以增强学习的密度,增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營造一个和谐、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思想,有助于学生找到自我,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生物的好习惯。第二,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体会到同学的努力,交流各自的观点,体验自己的进步,感受不同观点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第三,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他们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条件。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时机不恰当

在新课程的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一些生物老师为了使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没有根据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表现在:老师在适合学生独立探究、实践的部分进行小组交流;在适合老师指导的部分进行小组探究;老师在教学内容比较容易或者困难的部分进行小组谈论;老师在一堂课上进行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等,由于小组合作的时机不恰当,造成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比较差。

2.没有科学分组

在一般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小组的分配方式一般都是按照学生的前后左右来组成的。这样分组比较容易开展小组活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如:人员搭配情况的不合理,这种搭配方式不利于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完善组合、相互进步。

3.规则不明确

在初中生物课程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会让学生立刻进行讨论,课堂上会出现一种热烈讨论的现象,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假象、表面活动。每个小组都会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小组不发言,有的小组成员抢着发言,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在聊天、说说笑笑,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组内部缺乏合作学习的纪律。

4.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并对小组谈论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但是小组代表在发言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没有树立集体合作的精神,老师在进行评价时,也只是对单个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而没有顾及到其他同学的感受,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造成学生不正确的发言形式,同时也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创设讨论的氛围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生物教材学习内容的进度、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的要求,恰当地搭配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保证学生有合理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也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此外,老师还要创设一种和谐、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与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

2.加强指导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搭配,保证小组内的组员平衡搭配,优势互补,优劣组合。生物老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合作、沟通交流,防止千篇一律的谈论形式使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3.加强讨论

生物老师要及时制止学生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全员参与,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指导学生合理分工,让学生学会动手、不断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4.重视不同层次的评价

初中生物老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最后成绩评价相结合,注重合作小组评价与组员个人评价相结合,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促使组员之间的合理分工合作,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赛倩.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导入法[J].新课程学习, 2013(1).

[2]刘鑫芳.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与尝试[J].新课程学习,2013(20).

[3]章新杰.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新课程中学, 2013(21).

[4]高原.“问题导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28).

[5]朴文日.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初中生物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31).

(作者单位 辽宁省岫岩县黄花甸中学)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5篇

姓名:王宝艳学科:数学职务:教师单位: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大庙小学手机: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大庙小学邮编:

***

067103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掌握当堂课重难点提供平台。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使之真正有效呢?首先、要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合作平台;其次、要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的价值;第三、要明确合作要求,注重合作过程;第四、要能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小组合作提供手段和辅助工具。最后、要积极总结评价,激发合作热情。只有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做出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做到有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有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本人教学中的经验和对他人的学习和总结,浅谈几点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首先、要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合作平台。

为了避免小组成员七嘴八舌的交流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4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其他同学在组长组织下积极参与表达观点。那么,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所以教师定期可以培训组长如何组织本组成员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

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比如,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同时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其次、要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价值。

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学习中,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圆柱体积公式,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将圆柱体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与小组交流探索是很有必要的,而课件动画演示虽然可以看出圆柱转化成的立体图形,然后通过演示之后再让学生探索圆柱体积公式就失去了探索意义,那么这样设计合作就没有它的价值。

第三、要明确合作要求,注重合作过程。

有些时候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要求不说清、不明确,学生交流就会盲目,汇报时就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明确合作要求,一般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交流;另外,要顺利地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营造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氛围,会使交流效果更加。如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

时,在摸白球和红球时,先向学生提出了合作要求:要求学生5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摸球,一人搅球,一人汇报每一次的摸球结果,一人记录,一人监督摸球的人是否作假。在以上融洽的合作氛围中,学生的合作兴趣就很浓厚,合作效果也会很好。

第四、要能合理运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为小组合作提供手段和辅助工具。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使一些枯燥无味地知识变成直观形象、图文声并茂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但也要注意决不能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把课堂学习变成看电影,而是适时应用多媒体服务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例如,当让小组合作解决几个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合作任务,可以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当学生汇报后可以以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会更加直观看出结果。再如,展台利用,研究“圆的周长”将学生把小组测量出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写在纸上,利用投影就可以让全班同学看清楚,通过展台出示数据再讲解怎样得来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容易使其他学生跟上这位同学的思路,这样就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密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达到学习目的,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最后、要积极总结评价,激发合作热情。

学生从学习中品尝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这种激励是最有效、最持久的,也是将激励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求,使其产生发展的动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你们组表达的非常明确具体”、“你们考虑问题真周

密!”、“这个小组解题方法好”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为情感,进而转化为志趣。

提高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6篇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主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被广泛运用。但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大多数是形式大于实效,课堂气氛表面上是沸沸扬扬,这些小组活动并没有实质性对问题进行研究。而是形式上的简单应答,活动的效益很低,小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通过我校今年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我收获很多,本人认为课堂小组有效性合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在很多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合作伙伴形成固定模式,只是前后两桌四人为一小组或六人为一小组合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小组合作要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1、分组前要搜集学生相关信息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迥然不同,分组前要搜集学生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学生,为合理分组做好准备。

2、建立合作小组要以优促差、培优扶差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表达能力等方面不同,分组时要优、中、差有机结合,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小组的同学为讨论给自己小组起名并对组内的同学进行分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综合考虑,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计时者各一名。组织者负责组内分工,组织纪律、监督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记录、发言者江集本组的讨论结果、实验结论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计时者控制好每个组员发言的时间,保证组内讨论按时有序完成。

二.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竞争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竞争中学生的好胜心、动机都比较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学习效率高;通过竞争使学生从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同时也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看到山外有山,从而会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所以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

三.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注重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式的学习者,而是主动式的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1、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间的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慢慢敢说、会说,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在胆地完整地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别人的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也尝试用语言作出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的异议点说出自己的看法。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多给机会学生尝试归纳总结,哪怕归纳到一点点,老师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并继续给予引导。

总而言之,提高课堂小组合作的实效性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以上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7篇

从去年的研修学习中,我就清楚的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更加有效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从对平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研究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区别于其它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参与率与互动率提高;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主动性、任务完成的有效性都有所增强;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为主转向针对小组为主等等。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体验学习,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找到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品尝成功的喜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小组的集体力量与智慧;让学生真正的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则成为了听众,甚至是“旁观者”、“局外人”,整个小组活动成了能力强的同学的“独角戏”。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说题外话,做题外事。并未达到合作学习的本来目的,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的小组活动布置下去,学生一脸茫然,面面相觑,无从下手;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没有合作没有互动,而是各自忙各自的,不会合作,只说不听;有的课堂小组合作泛滥,生搬硬套的处处设合作,学生充当了演员,教师充当了吆喝者„„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劳人、伤神、低效!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到底应该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在平常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固定分组

可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状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型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组。

2、动态分组

竞争性任务的合作。如课堂开展的一些朗读比赛,表演比赛等等,这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性任务,总能激发学生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能够比个人完成任务的形式更加高效。如在进行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部分小诗和歌曲的教学时,在进行了初步的教学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操练,然后进行小组间的朗读或唱歌大“PK”。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往往最后总要向老师要个结果,还不太高兴与别人并列第一。这样的竞争性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3.学生间互评、互检、互考的合作。英语课堂教学中口头的交际能力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在学完一篇课文或一段课文后,老师给学生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机会,特别是低年级。

(三)进行科学的评价

1.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有利于小组的成长,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常规习惯,能够激励小组的进步。如学生在小组讨论或活动结束后,教师根据巡视和反馈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质量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小组活动开展不好的小组提出希望;对认真倾听其他小组发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没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小组进行批评。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2.评价主体多元。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或小组。在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如:Good!Very good!Excellent!You are clever.等等。其实教师应该尝试将评价的权力教给学生,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得到同辈团体的真心的评价后会很有成就感。我们教师逐步的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可以问:“Are they right? They did a good job.Right? How about their works? Do you like their work? What’s wrong with them? Let’s clap our hands for them, OK? „”

3..评价方式要多样。现在我们在很多课上都看到了形式各样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构思新颖,从学生的童心需要出发,有的教学评价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去多思考多设计一些有效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8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首先,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 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 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 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 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处理信息时, 学生之间资源共享, 互相填补信息差。所以说, 合作学习能比较合理地解决“参与率”与“资源量”之间的矛盾。再次,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和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之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二、影响小组台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及其教学实践

合作学习基本模式可归纳为:情景引入—任务呈现—合作安排—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展示—评价反馈—总结完善。然而, 并非所有的小组活动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什么原因能影响小组活动的效果呢?笔者以为,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于小组活动的任务和教师本身。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谈谈教师在处理这两大因素时的注意事项。

1.小组合作活动任务的有效性

(1) 小组合作活动任务的主题和形式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任务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也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以单元话题为中心, 其内容较旧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其中有很多符合学生兴趣的话题, 教师可以巧妙地把它们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2) 小组合作活动任务的主题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的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初中学生对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力, 他们不愿做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和模仿者, 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3) 小组合作活动任务的主题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时, 其语言活动的难度既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 导致所设计的任务无法展开;又不能太简单、太容易, 因为活动内容过于浅显或活动形式过于低龄化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作用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监控作用。

教师的宏观管理作用体现在合理分组。笔者认为, 教师应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除考虑学生的人数、性别、英语的语言能力等因素外, 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分组, 争取做到人人有事可做。但值得注意的是, 角色的定位不能恒久不变。对于一些习惯于听别人说的学生来说, 长期不发表个人意见, 渐渐地他们就对一切小组合作活动漠不关心了。因此, 教师在要求发言人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时, 要不时地交换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叫到的“危机感”, 从而积极投入到小组活动中去。

教师的微观监控作用体现在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在合作学习中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 比如:个别组员干脆用汉语交流, 也有的直接把其他小组的资料拿来, 或全组人你推我挡谁也不发言。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 教师要主动巡视和监控各小组的合作情况, 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2)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作用。

教师的参与作用可以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教师直接参与小组活动往往出现在以下这两种情况中:教师认为活动的任务较难时和某一小组活动人数不够时。教师在活动中通过对各组活动进程的观察, 发现任务较难时, 应及时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与学生一同讨论、一同设计对话, 并且率先汇报, 给其他小组做示范, 以降低活动的难度。教师直接参与活动, 不仅可增进师生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使学生不再觉得教师“高高在上”, 从而更容易释放自己, 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教和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而且可以通过正确的语言输入, 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在合作中学习。

教师对小组活动的间接参与主要是以帮助者的身份出现的。在小组活动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教师应给予及时和适当的帮助。但是要注意, 要让学生“Learn by doing” (Grant, 1997) , 而不是包揽一切, 直接给出答案。如果任务的结果不是当场呈现的,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完成任务的渠道 (如Internet)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既完成了任务, 又累积了知识, 为以后完成任务做准备。

三、结束语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9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

在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全面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施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职工作者的认可与喜爱。无论普通教学还是示范课教学,都可以看见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但是深入观察发现,很多课堂都存在不足之处,一些语文教学表面上学生讨论十分热烈,然而却很少提出睿智、创新的观点;一些语文课堂表面小组学生合作密切,却很少有独到思路。做表面文章、走过场的情况经常出现,从而降低了小组合作的质量。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改进并完善,从而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以下简要针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精心选配小组的人员组成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讲,其是学生进行直接沟通、互动、交流的学习形式,应使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小组在互动、沟通期间,不但是智慧的碰撞,同时也是学生表述自身觀点的过程。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期间,需要为学生创建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给予每一个人表现的机会。所以,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在进行小组成员人员搭配期间,应细致进行思考,保证每一小组搭配合理,成绩优异的学生、成绩普通的学生及成绩较差的学生比例适中,保证各个小组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存在,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挥引导作用,给予成绩普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共同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奋进,使每一名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并获取成功的收获,预防发生小组合作中单人唱独角戏的情况。

2.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精心设定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期间,教师不应走形式,而需要细致的选择讨论的内容。假如为学生设定的讨论内容较简单,则学生通过读课文就可以解决,不需要再进行讨论,而如果选择的讨论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又会感觉无从入手,无法深入谈论。因此,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谈论的问题做到精确把握,心中有数。通常情况下,学生们讨论的内容应定位在有点模糊、似懂非懂、经过讨论、思考、交流,可以明白一些内容的问题,并且讨论的内容不需要很多,而在于精,同文章的中心密切关联。教师可以将一个大的问题划分成若干的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成递进关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先生《药》一文时,就可以为学生设定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结尾处一只乌鸦飞走了,有什么喻意?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调动学生们的讨论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夯实基础。

3.精心选取合作的时机

想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质量及效率,老师就需要精心选取讨论的时机,通常情况下,合作的时机多选择在学习新知识点的情况,或者进行阅读、赏析、感悟时。中职语文老师应注意,当学生对某一内容争议较大,则就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具体时机,也是最邻近学生发展区的阶段。如果讨论内容较简单,则会耽误教学效率,并且影响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及时间进行控制。例如:教师在讲解《茶馆》时,一些老师在开始就给出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茶馆内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刚开始授课,学生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就很容易导致讨论流于形式,过于肤浅。假如把此内容放到讲解课文结束,为学生提出具体的讨论要求:结合文章不同人物的形态、动作、语言等进行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就能够使学生精确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掌握文章内涵。

4.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讲,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开放程度较高的学习形式,汇集了学生们的思考、阅读、感悟、分析等学习方法,并且融合了学生们的智慧。对于中职学校的老师来讲,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期间,应为学生留存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时间是确保学习的关键,唯有时间充分,学生们的智慧才可以更好的碰撞、融合。如果老师不舍得为学生留存时间,则很容易使讨论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同时,空间是形成发散性思维的沃土,当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去打扰,不干扰学生们的思路,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们的讨论中,但尽量少讲话,多给予引导,从而提高讨论质量。

5.对小组讨论进行点评

当学生完成讨论后,应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并且教师给予正确的点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多采用鼓励、表扬的语言给予学生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且对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进行改进。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产生一些特别的观点或者错误的观点时,教师不应急于否定,而需要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自行找寻问题答案,从而获取正确结论,提高教学质量。

6.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也需要相应出现改变,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更新教学观念,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并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奠定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杨小青.有意栽花巧设计.无心插柳有生成—乐学友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

[2]江长圣.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学苑教育,2011(21).

[3]陈晓静.再论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3).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10篇

——《愉快的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地方教材铁环游戏小学四年级课题《愉快的旅行》

教学目标:

1、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大胆地向同学展示自己所学的动作。

2、使学生掌握一些跑、跳、钻、跨、绕、滚铁环的练习方法,并了解铁环运

动对身体的好处,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

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跑、跳、钻、跨、绕、滚铁环的基本练习方法。

教学难点:绕铁环(流行环)和滚铁环的动作协调性。(说明:跑、跳、钻、跨铁环是学生间的合作练习,而绕铁环和滚铁环则是学生独立练习项目,学生对动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学准备:录音机一台自制铁环40个线绳若干条展示板一块教学效果统计表

问卷调查表40份

场地器材摆布:

课程资源库:

教学的相关资源:《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相关资料

网络推荐:(关于体育教学中铁环、滕圈等内容的练习)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完成跑、跳、钻、跨等动作,并通过合作创编铁环游戏、玩法、设计营房设施等。

教学设计:

本课分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一、准备部分:(7分钟)

(一)环节目标:通过圈操进行准备活动,充分活动身体。

(二)环节设计层次

1、课堂常规:学生排成二路纵队跑入场地,教师与学生相互击掌用英语问候,教师宣布本

课内容:愉快的旅行。从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草原去旅行,引入学习情境中。

2、通过学生领做自编的圈操,同学们随着欢快的乐曲,进行准备活动。要求动作整齐。可能性预设:

预设1:由于学生对圈操的动作掌握不好,而使动作不协调。

预设2:学生的韵律感不强,跟不上音乐节奏。

预设应对:

预设1应对:教师语言提示学生动作。并提示学生注意模仿领操学生的动作。

预设2应对:强调音乐节奏,教师可随音乐喊口令,使学生感觉音乐的节拍。

二、基本部分:(28——29分钟)

(一)环节目标:通过各种游戏、比赛、创编等形式来完成铁环练习中的跑、跳、钻、跨、滚、绕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环节设计层次:

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由三个游戏组成,第一个游戏是“开火车”,主要进行跑的练习,学生分成4组,每组排头用铁环做方向盘,其他学生将铁环套入前一名学生的身上,形成一辆火车,在排头的带领下跑成四个圆形。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第二个游戏是钻山洞,学生均匀站在圆上,每人将铁环立放在体前,由排尾开始依次向排头方向钻铁环,当钻过三个人后,倒数第二个人开始钻,以此类推。当钻过排头后,排尾迅速在合适的位置站好,立起铁环等待其他学生钻。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进行钻铁环的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身体柔韧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第三个游戏是过小河游戏,主要进行跳跃或跨越的练习、学生利用手中的铁环当石头,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设计本组过河的方案,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过河,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可能性预设:

预设1:“开火车”游戏中,个别学生不能抓住铁环,使火车脱节。

预设2:钻山洞游戏中,个别学生钻的方法不对或者不协调。

预设应对:

预设1应对:教师提示排头学生跑的速度放慢,使后面的学生能够跟上集体的节奏,使火车

不脱节。

预设2应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示范;也可找其他学生做示范。

第二部分是学生自练活动(滚铁环和绕铁环(流星环)的练习),学生以自练形式为主,在自练中体会动作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获。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对动作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语言提示动作。练习过程中,各组推选出做得好的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绕得多,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可能性预设:

预设1:个别学生滚铁环和流星环的动作不协调。

预设2:个别学生不合作或不会合作

预设应对:

预设1应对:教师向学生提供滚铁环和流星环的动作方法提示板,学生可进行参考;此外教

师还可以个别纠正错误动作;找好学生示范等。

预设2应对:教师鼓励该同学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或让其他同学主动找该同学进行合作

第三部分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合作创编铁环动作或游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手中的铁环,自由组合,一个人或几个人进行铁环创编动作的练习,通过学生介绍自己创编的动作和对身体的好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铁环练习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始终以引导、提示、鼓励、评价、参与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能性预设:

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大,有些学生不会创编动作。

预设应对:

对创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铁环游戏的信息,学生可以随时参阅,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在 学习中思考。

三、结束部分(4—5分种)

(一)环节目标:通过学生为营房设计生活设施,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环节设计层次:

同学们到营房休息。发现营房里的设施很简单,教师建议为营房设计一些生活设施,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设计,每组安排一名系绳员。(放松活动)设计完的学生展示成果,通过学生评比,评出最佳设计奖。在学生进行设计时,教师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段乐曲,让学生感受大草原的美丽,使学生萌发出对祖国大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师总结一天活动的情况,师生互道再见,回营房休息(下课)。

可能性预设:

预设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作品

预设

2、有些学生在合作中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预设应对:

预设1应对:教师帮助该小组进行设计或教师鼓励该小组再接再厉,争取下次拿出好作品。预设2应对:教师让他当组长或者安排一个其它任务,使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教学效果评估:

现在我正在进行合作学习中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请您关注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的状态。

1、通过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情况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85%以上为优秀;75%以上为良好 60%以上为及格

2、为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请您帮助我从以下几点关注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

①课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了:非常积极()积极()一般()不积极()②课堂上他与同学间合作了几次: 1次()2次()3次()3次以上()③合作中他担当了什么角色: 小组长()系绳员()组员()

④在和同学的合作中是否愉快:非常愉快()愉快()一般()不愉快()⑤他与同伴合作创编出几个动作或游戏? 1个()2个()3个()3个以上()⑥在与同学的合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3、为了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如何,请您关注:

①教师的语言表述是否准确:准确()还可以()不准确()

②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到位()还可以()不到位()

③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做会更好教学有效性思考:

1、理论性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群体的合作,体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它还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调整人际关系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虽然也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仍以单独练习为主。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教育心理学家指出:采取合作群体的形式,辅以教师的引导、辅助,能够达到“共同行为者效应”,即许多学生一起从事体育活动,他们完成学习的情况、取得的成绩要比个人单独活动时更好。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合作学练的过程是各种道德、规范形成的过程。”特别有利于后进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则忽略学生个体兴趣、能力的差异,力求整齐划一。合作学习可以更好的适应学生个体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外,可以培养学生理解不同意见,听取反对意见,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相依靠、合作共事的协作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善于创新、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求异中进行身体练习。

2、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中,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以合作形式为主,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准备部分:通过学生练习圈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争取动作整齐划一。基本部分: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钻铁环”游戏,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身体柔韧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过河”游戏,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弹跳力,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合作创编铁环游戏、铁环玩儿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结束部分:通过学生合作设计营房设施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中,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学会了跑、跳、钻、跨铁环的动作,并掌握了滚铁环和流星环的动作要领。通过铁环练习,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几点收获

①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工作很重要。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作为一个传授者要进行正确的指导。首先应当将动作的要领、练习方法讲清楚,做出正确的示范;其次,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协调好组与组之间和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意识;第三,作为指导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纠正错误,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集中纠正、统一指导,对完成的好的组或个人也要及时表扬。②合作学习中关注个体差异及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

承认个体差异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我们一定会发现小组活动中有种种不平衡的现象,如有的人总是抢先发言,争着表现,而有的同学却总是失去机会,或默默地看着。对于种种不平衡的现象,我们都要作为问题研究分析,想出解决的办法,如轮流当组长,对合作的任务提出每个人参与的具体明确的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等。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差异。

4、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有些学生在合作中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这个问题是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教师将全班学生按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能力、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组,并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小组长,再由小组长根据需要细分本组练习的角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合理的进行指导工作,将讲授与合作群体的共同学习协调好。

上一篇:语文课堂实录下一篇:先进工作者及评先工作标准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