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2024-07-25

写给大学新生的话(精选6篇)

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第1篇

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我认为还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的三大能力: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是思维能力,具有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

我们需要做梦

我已经和诸位久违了。在北大一部分学生社团组织的北大1 10周年民间纪念会上,听了已经毕业的诸位的老学长老汉唱他写的歌《未名湖是个海洋》,其中“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我的梦/就在这里”这几句歌词,深深地感动了我,并因此即席讲了一段话。我说:“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无梦的人生是很难想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梦,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做梦,那就更加可悲。”在我看来,北京大学就应该是可以让所有的北大人甚至中国的年轻人做梦的一方土地,一个作为精神寄托的“梦乡”。老汉的歌唱的就是这个意思。它让我感动以至震动,是因为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歌唱在当今的中国以至今天的北大,都是不合时宜的。现实的中国就是一个无梦的国家,现实的北大也越来越失去了“精神梦乡”的品质。但唯其如此,我才更要固执地强调,今天的中国,今天的北大,尤其需要做梦。因为所谓梦,就是对现实的超越,梦本质上就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对精神的追求。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精神的升华,反而出现了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下降的精神危机以至溃败。所有关心国家、民族未来的人们都为之焦虑不安,痛心疾首。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北大不但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民族精神中流砥柱、“梦乡”的作用,自身的精神也日渐衰退以至堕落了。这就是我退休后很少来北大的真正原因所在:我宁愿在我的梦中保留一个“精神梦乡”的北大。今天诸位想听我演讲,我也只能说梦话,讲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

要把分数、考试看淡

在我看来,(拥有理想的大学生活)关键就在于你要牢牢地掌握自己学习、生活的主动权,独立、自由地设计和发展自己,同时又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次思想的解放。毋庸讳言,诸位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你们是应试教育下的佼佼者;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中毒最深的,因此,从中学到大学,特别是来到北大,首先就要从应试教育的牢笼里解放出来,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观念、思维和方法。最关键的就是要破除对分数和考试的迷信,绝对不能再围绕着考试、分数学习和生活了。我曾告诫过每一个和我接触过的大学生:“一定要把分数、考试看淡,真正值得看重的是你有没有获得真知识、真本事,这是你真正应该用力之处。”当然,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确实不能忽视,但说一句我似乎不应该说的话:“你们其实在中学里,已经学会了不用花大力气而获得高分的应试技巧,真的用不着每一门功课都同样花那么大的力气。”所谓“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就表现在你心中一定要有数:哪些课程应该下大工夫认真学好,哪些课程只需略用力气,应付过去就行了。什么事都要有所舍弃,有所不得,才有所得,不能一切求全,平均使用力气。听说有的同学到现在还在用中学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应对大学的课程,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足见中毒之深。除了应试,他们已经不会读书、学习了。我实在感到痛心,拜托诸位,千万不要再做分数与考试的奴隶了。

我曾经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诸位是最不幸的一代,因为你们在中学阶段遇到了应试教育,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又遭遇了就业教育。这是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两大阴影。我听说,有的同学一入学就到处打听如何学会就业技巧,有的同学受社会风气影响,认为就业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关系,于是就热衷于参加社会活动,和有权势的老师、和团委老师搞好关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建立各种人脉关系网上,而完全放弃了学业,或者只关注于所谓“与就业有关”的课程。坦白地说,我得知这些以后,心情特别沉重,真为你们以及民族的未来担心。记得在刚才说到的北大110周年校庆座谈会上,我专门就“大学教育与就业”谈了一大段话,今天我还是要给诸位提醒以下两点:

第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确实是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但应该弄清楚的是,不能适应的是什么?据我的了解和理解,除了大学某些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需要调整以外,主要的还是大学生的素质问题。我看过一些就业单位的调查,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主要批评有三:一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二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三是知识面太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三大问题其实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中学应试教育的后果。按道理说,到大学就应该弥补这些缺陷,着眼于解决精神素质方面的问题。如果还是遵循应试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逻辑,按职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么,你们中的许多人就很可能在中学成了应试机器,到大学又成了就业机器,这样来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且不说会影响自己一生的长远发展,单就个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

第二,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长远的眼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其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转换很快,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就使得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一是应变能力要强,二是创新能力要强。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学养的竞争,一个应变能力的竞争。一个真正有眼光、有抱负的大学生,就应该按这样的人才要求来设计自己的大学学习,除了努力提高精神素质以外,我认为还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的三大能力: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包括中外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利用文献、工具书的能力等等;二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是思维能力,具有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有了基本的精神素质和这三大能力,你在未来工作的职业变动与竞争中就能获得主动权,游刃有余地应对一切变化。如果放弃这几点,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知识面和能力训练弄得非常狭窄,那么即使取得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但是底气不足,在持久竞争中迟早要被淘汰。我对很多学生都这么讲:在应试教育中,你们的视野已经非常狭窄了,如果到了大学再浪费大好时光,只关注眼前利益,忽略对自己长远发展的必备素质、学养的培育,最后迟早是要为自己的目光短浅付出代价的。

走走弯路也无妨

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其实,弯路走到底,差不多就成了绝路了。也就是说,眼光看不长远,最后,难免追悔莫及。

几乎所有的弯路和绝路,都和青春的年龄有关,都跟这个年龄段的冲动和冒失有关。人老了,就不容易再走到这些路上了。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人生的有些眼光和智慧,是岁月给的。

这个世界,弯路有无数条,绝路只有一条。区别是,弯路是把正路走绕了,绝路是把正路走反了,弯路是山重水复,绝路是一去无归程。

有的路,是脚去走。有的路,需心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所以,看起来,是路铺展在我们眼前,实际上,是心扑腾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痛一回,哭一回,欢喜在路上,悲伤在路上,丰腴在路上,憔悴在路上。

有些弯路是可以去走一走的弯路给予人的好处是,你可以看清正路在哪里,给予人生的坏处是,你需要损失人生另外的东西去弥补它。但对于漫漫人生路来说,看得清比走得快更重要:因为,走得对才能走得远。

生活不想故意刁难谁,只要心中有不灭的诗意,就会永远活在葱茏的意境之中。在这样的人心里,即便山穷水尽,也不过是意境苍凉了一些。其实,从意境到绝境,只是一段心的距离,从繁盛到萧索,从蓬勃到枯寂,从希望到绝望。只要不置心于绝境,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绝路。

生命的闪电,划过掌心,只有悲观的人,才会向掌心里的那条曲线屈服。和命运较劲是一种智慧,与生活妥协是另一种智慧。智慧是什么呢?智慧,就是看起来你与世界讲了和,你与生活讲了和,却最终赢了它们。

只要心不走在绝路上,生活也终不会给你绝路走。正如台湾艺人蔡康永所说,我们与世界,互相而已。

带着大气磅礴从校园出发

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说,作为大学老师,最心痛的就是看到大学校园里那些尖子生,拿着全国最好的成绩单,但是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人格的缺失。你会看到那些以全省前几名的成绩考来的尖子生,为了争夺一个靠窗的铺位,或是为了谁先打一壶水,而打电话到辅导员那里告状,这样的情况一个月竟然有三四次。我曾在校园里看到大四的学生去面试,家长在教室外面敲着玻璃窗喊:“老师,我有急事!”然后指着一个学生高大的背影对我说:“那个穿格子衣服的就是我儿子,你赶紧过去提醒他,面试之前一定要上趟厕所!”大家听了觉得很好笑吗?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些身处大学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就是不会和别人相处,一个宿舍的人全是娇娇宠儿,大家凑到一起,谁让着谁呢?接着是不会交朋友,甚至不会谈恋爱,两个这样的年轻人相爱,到底谁照顾谁呢?女孩怨男孩:“你对我怎么不像我爸一样?”男孩怨女孩:“你伺候我也不像我妈一样!”接着你会发现,就算学习再好,他也惧怕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只会挑三拣四,避重就轻,并且抱怨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抱怨自己缺个好时机。抱怨其实像水果腐烂的味道,它四处弥漫,令人不快,而且迅速传染。

今天的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的诸多途径,获得成功似乎已经不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见到过很多处境苍凉的成功人士。比如某人拥有上市公司,名片上有显赫的头衔,走到哪儿都风光无限,但他可能跟家人失和,与子女出现代沟,心里忧思不定,得了抑郁症,或是有睡眠障碍,总是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没时间跟朋友见面,每天疲于奔命。这就是你所追求的未来吗?

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受教育长大的,要问你在教育中获得了什么,估计你会脱口而出:在教育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技能。此外呢?你获得信仰和力量了吗?你获得行动的动力了吗?

《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去找他聊天,说惠文王给了我一颗葫芦籽,我种了之后长啊长啊,长成了一个特别大个儿的葫芦,这葫芦太大了就没用了,别的葫芦可以当容器装粮食、做瓢,但我这个太大了而且皮儿太单薄,装东西哗啦就碎了。

庄子说,你有这么一大个葫芦,为何不拿根绳子拴在腰间当游泳圈呢?你浮游于江海而不沉多逍遥自在啊!

惠子又跟庄子说,有棵大树,好几个人都不能环抱,所以木质疏散,大枝子弯弯曲曲,小枝子不中规中矩,连木匠都不屑一顾,真没用。

庄子很羡慕地说,我要有那么大一棵树,所有过往的人都可以在下面游乐、玩耍、睡觉、乘凉,那不成神树了吗?你干吗老想着拿它做家具啊?!

我们今天都还在受着标准答案的教育,每个人从小辛苦地读书,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细细的木头桩子,被人贴上“牲口柱子”“房梁”甚至“棺材”的标签而沾沾自喜吗?谁的生命不渴望自我超越啊?禅宗有一个问答,弟子问:世间稀奇事?师父答:独坐大雄风。意思是说世界上最稀奇的事情,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独坐于天地间浩荡雄风中。这才是大学里该学的东西。

在大学里面,一个年轻人,有点青涩,有点莽撞,口出狂言,这些都不是毛病,唯一的毛病是过于世故,玩世不恭,丧失梦想和激情。一个人如果18岁时就因为熟练掌握了标准答案而沾沾自喜的话,到80岁时你会欲哭无泪。倘若你偏离标准答案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大可不必伤感懊恼,因为大学是你犯了一切错误都还来得及改的地方。倘若你80岁才后悔说我18岁没有荒唐过,到80岁再来荒唐一把,那可就真叫荒唐了。

我之所以提倡在大学里要做一个坚持不妥协的理想主义者,而不做现实主义者,是因为进入社会后你就会被不断修正。年轻的时候,在大学校园里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走到现实中以后,你就仅仅是既定规则的顺应者和妥协者;而一个人在大学里把自己界定成一个理想主义者,将来到现实中你就有可能成为那个修正规则的人。你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让规则离理想更近一点。你比别人多一份不会泯灭的英雄情怀,多一份不轻易妥协的理想主义,那么在苍凉的现实中,你会比别人活得更独立、更舒畅。所以我不提倡大学只给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和生活技巧。我相信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必然能成大器,而一个永远顺应标准答案、随大流的人,怎么去面对更多的残酷压力呢?如果从一开始就妥协,你内心的自信和抵抗挫折的力量在哪里呢?

你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生命,生存和生活。生命是自我的认知,了解了自己再在大学里完善生存技能,然后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生活,这样你才能做一个好公民。所以我想说,让我们从大学校园出发,带着你的大气磅礴,还有你的大眼界、大梦想,坚定不移、不计成败地往外走,坦然走。

你们的大学怎么过

30年前我也是大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第一代 考取大学的大学生。30年过去了,我老在想,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和你们这一代大学生有些什么区别呢?

我刚才观察了一下,有一个特点我觉得非常明确,你们这一代人长得比我们这一代人漂亮。第二点就是你们的身材也比我们好。所以说你们的美商比我们这一代人要高,但是你们的智商呢,我觉得未必。

智商很难比较,但是有一些表现可以拿来做比较,就是我们这代大学生里面,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狂生”特别多,而现在的大学生里面,追捧名人的粉丝特别多。通过这些表现,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智商可能比你们要略高一点。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各种各样的名人是用来挑战的。我记得我们进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只花了6个月的时间上课,就把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头到尾逐章地写了一本批驳的书,而且他的态度是非常好的。其实他的所谓的哲学启蒙也是艾思奇的那本书教他的,但是他觉得里面也有种种的毛病。其实20世纪80年代我们的眼界和获得知识的渠道是不如你们的,但是对真实和真相的追求,我觉得我们那一代的.大学生,是非常真诚的。他那本书,现在来看,知识含量或者学术分量可能还不够,但是当时就是有很多大学生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觉得文化上非常值得观察和分析的一个人物就是李敖,我看视频,李敖到大陆各个高校演讲,每到一个高校说一个——不知道他说了多少遍的笑话,每次都是下面掌声如潮,一片欢笑,没有人稍微为难他一下。如果倒退30年,在我们那个时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名人在讲坛上讲话,下面都会有知识的挑战或者思想的挑战,但是现在大学里面非常难以看到。

我觉得大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面,对学问的热爱应该超过对学术名人的热爱,这样的大学生才是好的大学生。我记得当年晚上10点钟就要关灯,11点各个教室要关灯,有几个大教室是通宵开放的,里面坐满了学生,那是莘莘学子攻占知识王国的英雄岁月,但是这种情况,据我了解,在现在的大学里面很难看到了。

很多大学生也讲,因为大学学费越来越高,以后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想寻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始终是他们身上的一个压力。大学三年级就开始要到各个单位去实习,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忙于出去找工作。我完全能够理解,其实你们寻找的都是正常的人生,比如你们大学毕业以后,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到公司当职员,或者当公务员,或者当商人,过各种各样的社会认可的生活,这都是一样的生活,这个我完全同意。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才二十几岁,是大好青春的时候,在大学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在过同样的生活之前,你应该有机会想象和尝试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你们在大学4年里面,如果能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那对你们以后的人生会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刚刚去世的乔布斯,读的里德学院,是美国最自由的大学,他读了半年就退学了,但是他的大学生涯没有结束,他成为一个旁听生。他为什么要退学呢?他讲“我退学是因为我不要去上那些必须去上的积学分的必修课”。他选中的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书法课,那个老师是左派自由知识分子,很奇怪的一个人,而且他的书法课里面培养了一大批奇奇怪怪的人,包括乔布斯。这个老师去世以后,这门课就没有了。在乔布斯学书法的时候,书法对他未来的就业或者要实现他的一些很具体的人生目标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是他就喜欢这门课。没有想到以后,他可以应用书法课里学到的东西,做一些字体设计。我们电脑里有一些很漂亮的字体,都是从乔布斯学习书法开始的。他学习书法,还不仅仅在于他后来可以设计一些字体,在美国的这么多企业家里,他是唯一一个带有艺术家气质的。企业家一般的想法是特别线性的,比如公司的总经理,你的目标就是给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乔布斯受过艺术的训练,这个书法虽然是拉丁文的书法,但是这和中国书法相似,并不是你把一撇一捺写好就好了,艺术家考虑的问题是多方位的、全面的问题,要把它协调起来,所以乔布斯在他后来做苹果电脑的时候,这种思维方法和他同代的做IT的那些企业领袖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大学期间,他除了学书法课以外,他还到印度进行灵修,他还是个嬉皮士,他还吸毒,这些经历对乔布斯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非常有帮助。后来他变成一个成功者,进入了一个同样的生活。但是他在同样的生活里面能够做得跟别人非常的不一样。他跟比尔·盖茨说,他个人非常尊重比尔·盖茨,但是他觉得微软的设计非常烂,他说这就是一个有过吸毒经历的人和一个没有吸毒经历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在这4年大学期间,你们能够尝试过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或者你们想象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对你们的人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第2篇

大一到大四,看似漫长,却又短暂。当毕业典礼的乐声为我们响起,心中的伤感就从每一个毛孔中散发了出来。细细想着,这一路走来,我付出了汗水,品味过失败,经历过失意,但也同时收获了知识,尝到了些许成功。站在现在的角度回想起过去,觉得自己依然没有将时间充分利用,依然走了很多弯路。能有机会写此文,也算是尽自己的一份余力,为我们安工大学子们说一下自己的经验,供学弟学妹们参考。限于篇幅,我只说三个比较大的方面。

一、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记住,你身边的环境是自己创造的。安工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不错的,如果你和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处不来,那就是你的问题,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想像一下,如果你四面树敌,或者周围的同学都对你漠不关心,你能安心学习、顺心工作吗?你不与人为善,别人也就不会认真对待你,这样,评助学金没人投你票,选班委没人投你票,入党没人赞成,你当个班委,做出什么决定,压根没人响应,你学习苦闷了,想找个人谈心都没有„„当别人在心里给你盖上某种不好的印章的时候,你也就不要谈发展了。所以,生活中做人要踏实低调些,努力接近、亲近别人,要乐于助人,能帮忙则帮忙,心胸要宽广,要学会看别人好的一面,而不是死抓着别人的缺点,鸡蛋里挑骨头。学会这种处世哲学,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对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好处。

二、把握好方向,制定规划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总是想知道自己大学里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不会让自己迷茫太久。大学生活包括很多东西,剥去杂乱的那些,主要有学习,生活,工作(主要是班委,学生会的工作,以及少量的社会上的工作),还有可能的考研,恋爱。这些该怎么去规划?具体到某一方面,比如学习,又包括很多类目,比如公共课,专业课,其他的一些课程等等,又该如何去规划?

首先你要做三件具体的事。一是花几天认真阅读那本安工大学生手册,知道在学校里哪些必需做,哪些可以做,具体怎么做,以及哪些不可以做。这是你大学四年的“游戏规则”,懂得了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则,不懂得则可能被它们坑。二是去请教老师、学长学姐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怎么当班级干部?怎样学C语言?多请教一些,可以让你的方向更加清晰。三是认真看一下你的培养计划,有哪些课程?要完成多少学分?要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等等)。再在网上,图书馆里重点看一下要学的专业课的大致介绍,了解计算机包括哪些门类,具体有哪些技术,有哪些代表书籍等等。

做完了上面三件具体的事,我想你对大学应该干什么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然后就制定一个大的战略规划——大学里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或者是恋爱上?要不要考研?以我自已为例子,我觉得大学主要是学习,其次是工作。学生以学习为本,你想想看,如果以你现在刚进校的水准,你出去了能干什么?我们是学技术的,如果你不学习,你什么都干不了。我现在已经毕业了,虽然我不在工作岗位上,但我知道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人薪水有多少,有能力的人薪水又是多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去做些工作,努力当个班委,或者学生会干部。这对你长见识,结交好友,锻炼能力很有好处。比如现在有一个班歌比赛,如何组织班级学生练习、参加?在脑子里想想看。至于恋爱,把这个当成选修课吧,以安工大的男女比例,想让每一个人把恋爱当必修课也当不了。所以,以后不要为追不到一个女孩而苦恼,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女生太少。把精力放在学习工作上,努力让自己有能力,有修养,有气质,有魅力,我想这样或许会让你有更多人青睐。对于考研,把握两点:考研了能给我带来什么(知识?能力?见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或者一个更优秀的男朋友?),不考研我会获得什么(更好的工作?可以少混几年?时机?),初步这么想想,这个

不太急,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基于那个时候的情况和认识再重新考虑也不迟。但如果现在就下定了决心以后要考研,那请你好好搞好你的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完了大的规划,具体实施的时候,又要做一些具体的规划了。记住,大的规划犹如“宪法”,希望你做了就不要轻易改动,如果要动,也要是的确要动,比如本来就不合理。要对自己负责,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有些人刚进校的时候一堆宏图大志,但过了几年却连什么志向也没有了。具体的规划犹如“地方条例”,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要与“宪法”冲突。具体规划太多,我不好一一细谈。下面我就随便谈谈。我们学计算机的,英语很重要,我现在深有体会。看一些论文都是英文的,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还没有人翻译,因为等翻译了的时候,就已经是旧的技术了。所以大学期间英语是最重要的一门公共课,一定要学好,争取大学期间把四六级过了。还有,大学里要精通两门高级语言(一门面向对象的,比如java,一门面向过程的,比如C)。大学里,要注意哪些老师有项目,比如我们院做的“机器人足球赛”的一个项目,要去努力参加,我当年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个失去了参加的机会,很是后悔。做一个项目可以让你获得很多,对考研复试也有好处。还有,要努力参加一些活动,比如书法大赛啦,演讲比赛啦,唱歌比赛啦,辩论赛啦,多听听一些讲座,这些对你个人的发展都有好处。以上这几点,都可以做为大家平时做具体规划时的参考。

三、要有一些原则

发展,必须要有一些原则。比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一种原则。大学里可以有很多这些原则。我今天只讲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要事为先”原则。

很多人问我,你大学是如何处理学习、生活、工作的?大学比高中繁杂的事多了很多,有些时候在同一时段,你却要处理两个或三个不同的事情,该怎么办?我想这个时候你就要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去做了,其他的事用其他方式做一个妥善处理,要有“舍”才会有“得”。记住,在任何时候,在你的心里都要确定一个“山”字。比如你决定了考研,那考研就是要事,就是你最近一年主要的事情,它就是“山”中间的那个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放,比如参加活动啦之类,它们都是“山”两边的竖。如果你追求完美(我在大一到大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不想留下遗憾,那你就在平时努力避免出现几件事堆在一起的情况,这就要求你平时多留心,不要浪费时间,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时间就把它做了,不要等到交作业的时候才做,却突然发现交作业的时候还有其他事情。平时的努力可以让你少出现些“要紧事”,这样和“重要事”之间的冲突就会少些。但是,如果出现了几个事重叠了(大学里不可避免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有所取舍。“要事为先”原则,或称为“山”字形原则,是我认为大学里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

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第3篇

“法制”一词, 首见于《礼记月令》一文:“是月也, 命有司, 修法制, 缮囹圄, 具桎梏, 禁止奸, 惧罪邪。”①文中所描述的法制, 强调法律制度的形式意义, 指的是国法、法律或典章制度, 换句话说, 国家创造出来的任何法律制度, 即使是“恶法”也属法制, 只要制定出来就必须得到遵守。在非民主制社会, 法制不过是“人治”的外衣, 这种“人治”之下的法制与近现代以民主制度为基础的法制有着根本的区别。近现代社会所呼吁所强调的“民主法制”, 它强调的不仅是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都要遵守法律, 并且国家机关也要遵守法律。近现代法制是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运用国家权力建立的用以维护本阶级专政的法律和制度, 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的程序和过程。

“法治”一词则属于“舶来品”,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论述法治问题, 其著作《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②当代法学界中仍然存在对法治内涵的争论。通过中外学者观点的对比概括, 法治应包含两个部分, 即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的统一。形式意义的法治, 侧重的是“有法可依”、“以法治国”的法律运行方式及机制;实质意义上的法治, 强调的是“制约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价值理念、原则。形式意义的法治与实质意义的法治相辅相成、互为体现, 实质意义的“法治”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 形式意义的法治则必须体现法治的价值理念及取向。

法制与法治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 属于制度的范畴, 强调法作为制度化构成物所形成的统一体, 而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 强调法作为社会控制工具在治国方式中的地位和功能, 同时也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第二, 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直接相联系, 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 而法治则是民主制的产物, 只有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第三,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 但其并不必然蕴含严格依法办事的内容, 有时也会充当专制、特权的工具, 而法治总是与专制、特权相对立, 要求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即使是当权者也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法制和法治内涵虽不同, 但绝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无论是在怎样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 法制都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 要实行法治, 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而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③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公报》中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概括为十六字, 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该四点相辅相成, 成为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确立是在1997年7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并写入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将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历史转变。这预示着中国将依靠政府的推进, 辅之以社会民间的力量, 走向法治化的道路。

法制与法治与经济基础休戚相关, 它们的本质由其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精神, 区别于其他社会性质的法制或法治:首先, 它们均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为基础, 以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宗旨;其次, 它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 由人民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 在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同时又奉行“普遍守法”的原则, 不允许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阶级”存在。再次, 它们既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又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共同目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从社会主义法制走向法治的历史进程

我们所追求的法治社会, 其中的一项重要内涵和关键前提就是“法制现代化”。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法制到现代化法制、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发展过程, 法制现代化具有下列特征:一是法律创设的民主性, 二是法律规则的普遍性和明确性, 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三是法律职业的中立性和客观性, 四是司法过程的公开性与程序性。总体而言, 现代法制的价值理念是, 维护自由、平等、正义, 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实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平衡。社会主义法治的推进也应以“法制现代化”的理念内涵为依托, 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④一方面是从指导思想上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移植, 如著名法学家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律著作中的优秀法律思想, 如“人民主权、权力制约”等思想对我国的法治建设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是从经济基础上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法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也为法制现代化建设提供原料沃土;还有一方面是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法治精神, 也对法制现代化的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最早将“法治”思想引入中国的是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在学习、翻译、介绍和宣传西方学者法律思想中, 深受其影响, 接受和吸收了资产阶级法治思想, 提出“今天立法以治天下”、“今世立宪之国家, 学者称为法治国者, 谓以法为治之国也”等法治思想。⑤

在1949年1月, 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同志就在全国司法训练班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法治, 我们需要我们的法治。”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 人民在心理上并没有摆脱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法制专制的桎梏, 真正的法治缺少发芽的沃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虽然主张走法治之路, 但始终自觉不自觉的蒙上“人治”的色彩, 文革的十年浩劫, 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打上了值得警示和反思的烙印。但近二十年的法制建设, 使得法制体系的基本形成, 使得公民法治意识逐渐增强, 使得国家领导人的思想发生极大转变, 为“法制”向“法治”的跨越准备了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法治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与法律建设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发展不无关系。这一时期, 我们不仅继承了古代中国法制的优秀思想, 同时还大量的借鉴了大量的西方法律文明, 建立了一套基本完整的法律体系。

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在《宪法》第5条增加一款, 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上升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2004年, 人权入宪, 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从而确立人权保障的宪法原则, 这体现了我国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和保护人的基本权利。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法治真正的适应中国的历史和国情, 让法治能深入人心, 服务于大众, 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实现有如下几点要求:一是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这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不谋而合;二是要求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不得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三是有效制约国家公权力, 形成国家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良性循环, “依法行政”和“依法司法”制度得到有力的保障;四是实现法制民主化。国家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均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真正实现广泛的民主, 并将民主的制度、权利、程序在法律制度中确定下来, 使之具有法律的完备形态;五是在司法和行政活动中, 普遍地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权,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六是国家的法律秩序稳定, 严重犯罪现象得到有效的抑制,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生活幸福。⑥

法治国家的实现有许多现实的困难需要克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条件需多面考虑, 既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其完备基础, 又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 还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全体公民道德观念、法治观念、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但是, 我们仍应当看到, 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制度上, 从机制建设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 在从“法制”走向“法治”的道路上, 我们都已迈出了坚实的跨越。

摘要:法治与法制这两个词音相似而意不同, 法治和法制在现代社会并不是对立的两种社会运作方式, 二者具有区别基础上的统一性和整合性。法制是法治的前提, 法治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关键词:法治,法制,民主,社会运行

注释

1韦丹萍.《浅论中国的法治进程》, 《法学论坛》, 2012年03期.

2王青林.《法制下法治与法治下法制》, 《求是学刊》, 2004年01期.

3周晶.《法治与法制的离合探索》, 《改革与开放》, 2010年02期.

4丁慧.《浅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辽宁法治研究》, 2006年04期.

5胡建华.《论“法制”向“法治”的过渡》,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05期.

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第4篇

英语学习在大学学习任务中的比重很大。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英语学习在目标与方法上有了颠覆式的变化。高中时期属于被动压迫式的高强度密集学习,以应试为导向,目标高度统一,以分数为终极评价;大学学习强调主动式的阶段性自我学习,以实际运用与职业发展为导向,目标分散,注重阶段性评价。所以大学生朋友要及早为自己确立新的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把坚持学习英语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提高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学习无非是五门功课:听、说、读、写、译。我们要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来优化方法,分项突破。

大一:以“听”促“说”,“听”“说”结合

“听”是学习英语最基本的输入模式。首先是大量地听英语国家人士的表达,然后模仿其发音、语调、思维及对词汇、短语、句法等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最终变成自己的表达。“听”是积累词汇、掌握句型和学习语法最有效的方式。而对于口语训练来说,“听”是“说”的基础,也是“说”得好的基础。所以,大一的英语学习要始于“疯狂”的听力训练。这也是为大二考四级做准备,因为听力关永远是四、六级考试的第一难关。

大一学生可以尝试听历年四、六级的听力真题,反复精听,认真做题,力求听懂每个单词和句子,并且跟着光盘做跟读训练,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语流,提高辨音能力和发音水平。还可以边听录音边做听抄训练,提高反应速度和抢记能力。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精听训练,每次控制在60~90分钟。要养成听完就说的习惯,复述和背诵听到的对话和独白,学会自如组织语言,锻炼英语思维。

听力材料是最好的锻炼口语的素材。除了听力试题,还可以大量泛听其他材料,如经典教材《英语听力入门2000》、《中级英语听力》等;CNN, BBC和CCTV 9的新闻节目也可有所涉猎;还可在网上下载“龙卷风网络收音机”在线收听英文广播。大家一定要在大一积累250个小时以上的听说训练时间。

大二:词汇为经,阅读为纬

建议同学们在大二上学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下学期参加六级考试。同学们应该要求自己所有的考试一次性通过。这其中涉及到一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面对四、六级考试,需要重点突破的是词汇和阅读。大一的听说训练已经帮助大家掌握了3,000个左右的日常交流词汇,而四、六级的重点应当放在积累书面词汇上。

同学们应该把记单词当作常态来坚持,采取“多个数,多遍数”的原则,以50个单词为一个单元,每周背4~6个单元,并以12个小时为单位复习巩固三遍以上。建议用背诵例句的方式记单词,精准把握词义。要争取在大二上学期单词量突破5,000词,下学期突破6,500词,这样的话,四、六级考试就可所向披靡。推荐俞敏洪的《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六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张红岩的《词以类记——TOEFL iBT词汇》以及刘毅的《英文字根字典》。因为词根词缀记忆法是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的最有效途径。

从大二开始,可以用大量的课内外英语阅读来增加英语的积淀。建议大家每天操练2~3篇四、六级的阅读真题,限时做题,提高阅读速度,熟悉题型和干扰选项分析技巧。打算参加出国英语考试的同学可以通过《朗文高级英语阅读》教材来系统训练;泛读材料可以读Time, Newsweek, The Economist, Nature等西方原版杂志上的文章或是英文网站的新闻报道;《中国日报》旗下的《21世纪报》也是阅读的经典素材。

每天至少完成1,500词以上的阅读量,这样可以扩充英语词汇量和文化知识储备,并提高解读长难句的能力。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同学可以读3~6本原版小说,还可以在卓越网上购买一套《美国语文》(American Literature)认真研读,以深切感受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化历史,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大三:专业培训,考试比赛

到了大三,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几乎都停了,但语言是需要持续学习的。如果考完四、六级后就从此放弃了对语言环境的营造,那么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被遗忘。大三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五年有一个人生规划——毕业以后该何去何从?是就业、考研,还是出国深造?

这个阶段,大家应根据自己的长远目标来进行针对性的英语学习。为找工作做准备,需要强化职场商务英语或面试口语;考研和出国考试都需要花至少一年的时间准备。建议大家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专业的语言培训,避免走弯路。无论是考雅思、托福、GRE、GMAT,还是考研,英语复习都要提前在大三展开。

想进外企的同学,应当在大三准备参加一次托业(TOEIC)或剑桥商务英语(BEC)考试,这既是对自己英语能力的证明,也可增加求职的砝码。不管你是否打算出国,参加一次国外英语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国际英语测试体系可以令你的语言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此外,笔者还建议大家参加一次英语技能竞赛,小到学校组织的口语比赛,大到“希望之星”、CCTV杯、21世纪杯或外研社杯等全国性英语演讲大赛。因为演讲比赛是一次全真模拟的职场面试,比赛的磨练可使你的自信、气质和语言的逻辑性与表现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一名出口成章的口语高手。不要以为不是英语专业的就不能参加英语比赛,要记住:英语不是专业,而是工具!

大四:勤练写作,翻译文献

大四的课业负担不重,很容易让大学生无所事事,自甘“堕落”。要明白:如果你休息了,你的竞争对手就会超过你。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英语学习。虽然不必像准备考试那样进行魔鬼集训,但仍要坚持听、说、阅读训练和记单词。每周背200个单词,去一次英语角和老外锻炼口语,周末看一部英文原版电影,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你巩固现有的英语水平。

大四应当重点突破的是英语写作。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研究水平,而出国和读研的学生亟待提高的就是写作能力。建议同学们买一本雅思或托福写作方面的书来背诵范文,熟悉英语写作的模板和英语思维方式,并且花半年时间下工夫背诵20~30篇《新概念英语》三册、四册的经典课文,掌握有深度的英语句式表达,并养成写英语日记的习惯,运用学到的句式创造性地仿写,把自己打造成一位写作达人。

另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四学生的重头戏。大家可以到图书馆或向导师借3~5本专业研究领域的英文专著或期刊文献认真研读,把重要章节翻译成中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阅读和翻译功底,而且可以熟悉该领域的专业术语,了解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宽研究思路,提高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

幼儿园写给新生家长的话 第5篇

亲爱的家长:

当你把自己的小宝贝交到老师手里时,你可能会想:这下好了,孩子进了幼儿园总算有老师管教了,自己可以松口气了。是啊,孩子入园,是其生命中的一个历程,对其以后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幼儿园教育的成功又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从而使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知道在家庭中该如何配合教育。

一、幼儿入园的意义四、五岁的孩子会跑会跳,已能自由行动,也能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情感,并和人交谈。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的第一个专门教育机构,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机构教育。家庭中幼儿的活动虽有父母指导,但绝大部分家庭计划性不够,目的性不强,方式方法不一定恰当,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而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了特定的环境,配备了特定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在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关系及父母素质的不同,幼儿的角色状况各异,有的处于绝对中心地位,是“小皇帝”,有的则处于被严格控制的状态。在幼儿园中,倡导良好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幼儿还享有同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权利。在这种相处中,幼儿可以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学会尊重、服从同伴,形成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初步的责任感、荣誉感及集体意识,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十分有意的。

二、幼儿入园常见的不适应现象及对策

1、依恋亲人、情绪不稳,不愿入园,哭泣不止。

这是幼儿入园时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作为家长,应帮助幼儿摆脱对大人的过分依恋情绪,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新朋友,老师就象自己的妈妈,而不应该拿上幼儿园吓唬孩子。另一方面,家长过分依恋孩子也容易使孩子哭闹。如:送孩子到园后并不立即教给老师,而是抱在手中久久不放;有的家长坐在那里陪孩子说话、玩玩具,这样不仅影响了老师开展教育活动,而且引发了其他幼儿的思亲情绪;有的家长虽把孩子交给了老师,但往往中途多次窥探,孩子一旦发现,就会产生新的期待,时常在门口张望,甚至哭喊着跑出教室找爸爸、妈妈。所以家长应相信幼儿园、相信老师,果断地和孩子说再见。

2、任性专横、强占霸道。

有的幼儿在家中任性惯了,入园后与小朋友抢玩具;在集体活动中独占玩具,不让他人玩;在轮流游戏中要强霸道,稍不如意就会撕打别人。对此,家长要客观地对待,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如:在家中不娇惯、纵容孩子;帮助孩子学习文明地和人交往;寻找正确的情绪发泄方法。

3、行为散漫、不会学习,生活不习惯。

有不少幼儿由于在家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到了幼儿园自己不会吃饭,午睡要大人陪,不懂大、小便要上厕所,极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要求,某些方面对幼儿该有所约束,使家

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同步。

三、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些什么

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些什么,可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几个方面。先来说一下生活活动,它主要包括睡眠、饮食、盥洗等内容,老师通过生活管理,保障了对幼儿食品供给、休息、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用品服务等物质条件;保证幼儿均衡营养、良好睡眠、安全卫生防护等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生活活动中,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教给幼儿什么时候洗手,如何洗手;午睡时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影响别人,脱下的衣服要自己学着折叠并摆放整齐,起床后在老师帮助下折好被子,整理床铺;吃饭时要求幼儿不挑不捡,自己吃完。饭后能自己收拾餐具,并漱口用毛巾擦嘴。所有这些,多按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特点作精心安排,从而促使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能力的提高。

接着讲一下教育活动。可能有些家长认为,老师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学会多少儿歌、多少故事、会识多少个字,会做多少加减法,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话,那你可能会对幼儿园失望的。因为,我们幼儿园教育和其他阶段的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更侧重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愿望,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技能,养成良好的社会性情感。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基础。上课,在我们幼儿园里被称为集体教育活动,小班幼儿每天一节,每节课十到十五分钟,由于幼儿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年龄特点,幼儿的学习活动大多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其实,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教育。

最后谈一谈游戏活动,我们幼儿园经过多年的探索,实施了主题游戏课程,实践证明,它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同伴间的交往,双手的操作等,对一些社会角色有了亲身的体验,丰富了社会知识、日常知识,产生了一些分享、合作同情、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在角落游戏中,我们老师要化很多精力去准备活动材料(有时还要发动家长一起收集),就是要让幼儿亲手操作、动手动脑,在语言、认知、音乐、美术、手工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当然,幼儿园的游戏还有很多,如: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建筑游戏等,它们多从不同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此外,幼儿在园生活中还有劳动、种植等内容,我们让幼儿做的只是非常简单的劳动。如收拾小型玩具、摆放桌椅、管理自然角,其目的是培养幼儿初步的劳动习惯和技能,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思想,而且,他们在完成任务后,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四、家长该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

1、随时了解幼儿在园表现,及时和老师沟通。

家长要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幼儿园有关教养孩子方面的具体要求。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家长也要和老师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取得教育观点的一致。另外,家长也要经常和孩子谈话,了解他在幼儿园的一天表现和活动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和同伴的关系,教给幼儿解决矛盾的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要安排与幼儿园相适应的作息时间,督促幼儿早睡早起,中午坚持午睡等,家长要准时接送幼儿来园,使幼儿有一定的时间观念。每天早上提醒幼儿带好手帕来园,教给幼儿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在生活上多些指导,少些包办,放手让幼儿独立吃饭、自己穿脱衣服、收拾玩具。适当时候,还可做做父母的小帮手,如分发碗筷、传递些小物品等,幼儿往往是非常乐意做这些事情的。

3、严而不厉,爱而不溺,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四、二、一”的结构模式、一家几口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唯恐自己的爱不能全部施给孩子。家长是要给孩子以关爱,但同时也应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关心和爱护,比如吃东西时,要让幼儿知道,大人并不是不喜欢吃,而是要让自己多吃一点。幼儿有了这种体验,以后他也会学着关心别人,在幼儿园里也会懂得谦让、分享。家长还应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早上来园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说“老师早”,千万不要由大人代言。幼儿发脾气时冷静对待,不迁就,使幼儿明白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4、注意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多用普通话和幼儿交谈,发现语法、文字表达上的错误时及时纠正。孩子最怕孤独,所以家长要多抽些时间和孩子游戏,在游戏中你会进一步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础上会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不要提前教幼儿学习这个、那个,须知拔苗助长苗不长。

最后祝您的宝宝健康茁壮的成长

马彦庄小学附设幼儿园

电话:***

大学毕业写给班主任的话 第6篇

毕业,是一个沉重的动词;毕业,是一个让人一生难忘的名词;毕业,是感动流泪时的形容词;毕业,是当我们以后孤寂,带着微笑和隐隐的遗憾去回想当年时的副词;毕业,是我们半夜梦醒,触碰不到而感伤无限的虚词。若干年后,假如我们还能够想起这段美好时光,也许这不属于难忘,也不属于永远,是一段记录了成长经历的永久回忆。

四年的时光如云般飘过,时间的天使不苟地将时针拨向离别。在这临别之际,我们的心情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是蹦蹦跳跳的小青年,多么幼稚、多么天真!而如今,我们已经长大,脸上写满了成熟。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只会加减乘除,多么无知,多么贫乏。而如今,我们似乎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洋洋洒洒,满腹经伦。四年的阳光雨露,四年的辛勤耕耘,花儿开放了,姹紫嫣红;果实成熟了,硕果累累。花儿翩翩起舞,是在感谢这片沃土;果实频频点声,是在报答辛勤的园丁;风筝飞得再高,它的线仍牵着您的手;游子走得再远,他的心仍牵挂着母亲。不管走向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您——敬爱的老师,尊敬的班主任!

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力,为我们点燃了希望的光芒。对于您,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是您送我们进入一个彩色的天地,是您将我们带入一个无限的世界,敬爱的班主任,我们敬爱的老师,我们的心永远有个您。

没有您的慷慨奉献,哪有我们收获的今天。十二万分地感谢您,敬爱的班主任。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们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们前进的勇气。敬爱的班主任,我们终生感激您!您用心中全部的爱,染成了我们青春的色彩;您用执著的信念,铸成了我们每个人性格的不屈。

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们充满期待;是燃烧的火焰,给我们巨大的热力:它将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

假如我们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

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愿我们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芬芳。

真空、坚定、谦逊、朴素 ―― 这是您教给我们唱的歌,这是您指引我走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卡拉OK大赛复赛主持词下一篇:司机招聘启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