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2024-06-06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精选12篇)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1篇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重庆大学法学院自2002年恢复成立以来,在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与支持下,按照国家自主创新和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的战略要求,法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务实创新、服务社会、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各项工作机制,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形成了“组织完备,思想创新,紧贴实际,全面发展”的培养思路,开拓出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人才培养新局面,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法学研究与实务人才。

一、服务为先:形成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

法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为师生提供优质管理服务。目前法学院设立研究生工作组,由分管副书记担任组长,配备研究生办公室主任一名,法律硕士办公室主任一名、教务秘书三名、三助生多名,有独立的办公室和办公设备;根据法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研究生安全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学术讲座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等系列制度,实现了对研究生的规范化管理。

二、重德修能: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做好党建组织发展工作

法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注重结合国内时事,开展先进理论学习活动,传达和学习重要文件精神,使学生思想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做好党建组织发展工作。通过校院两级党校,研究生虚拟平台“党员之家”、法律援助、红岩联线志愿者活动、七一重温入党誓词、11.27烈士墓扫墓、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坚定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断吸纳优秀思想政治成熟的青年学生入党,使在校研究生党员比例平均维持在45%左右,毕业研究生党员比例达到75%以上。

三、把握关键:学科建设上台阶

办好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是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不断改善研究生办学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大学法学院已经建成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且法学学科建成重庆市重点学科、建成法学一级学

科博士后流动站且法学专业建成重庆高校特色专业。截至目前,法学院现有13个研究生硕士专业,包括二级学科法学硕士点10个、全日制法学法律硕士学位点1个、全日制非法学法律硕士点1个、在职法律硕士点1个,已成长为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优秀法学院。

法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研究性教师队伍,集中了一批在法学学科领域具有全国性学术性影响的学者,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根本的人才力量保障。

四、狠抓质量:研究生教育开创新局面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法学院自恢复成立以来,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以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心,并根据社会环境变换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制定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狠抓课程教学质量;严格进行中期考核,鼓励优秀学生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推行硕博连读,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法学院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并实施交换生项目、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承办并参与国际、国内重大学术研讨会议;举办校内博硕论坛、学术征文、学术沙龙、法律圆桌、学术名家等讲座与交流活动;紧抓司法考试工作,提高通过率;组织研究生做好个人学术报告,提高自主科研能力等等。为适应新时期时代发展趋势、国际竞争和市场经济新形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学院持续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致力于提升学院师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度,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人才改革的新途径。

五、突出特色:独树一帜的学生社团、文体活动

法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学院分管领导和责任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主力,通过组织开展干部换届选举、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构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体育赛事,培养拼搏精神;举办趣味运动会、羽毛球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促进师生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艺活动,积极准备每年的元旦晚会节目;牢记使命,每年“11.27”烈士祭扫活动,传承红岩精神;专注普法宣传,每年3.15、12.4组织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咨询开放接待日活动;法学院尤其注重培养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借助重庆大学

法律援助中心的平台施行“走出去”战略,定期组织高水平法律援助下社区、下基层实践活动,建立起红岩联线、天正街等城市社区、铜梁、五宝镇等农村社区法律援助基地,开展对大学生、农村留守人群、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真正寓“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于法律援助活动中,将法律援助工作办出品牌,办出特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珍惜荣誉:争先创优续佳绩

法学院渴望荣誉,珍视荣誉。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研究生每年均获得大量表彰,涌现出很多标兵。在集体荣誉方面,我院研究生是重庆大学辩论队主力队员,多次在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辩论赛获得过一等奖和二等奖、我院研究生团委连续九年荣获校级优秀分团委称号、我院研究生会也连续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研究生分会、我院研究生团队是重庆大学唯一“红岩班”、“周恩来”获得集体,重庆红岩联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优秀团队获得者;在个人荣誉方面,我院涌现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王曦、代表重庆大轰炸对日索赔公益律师郑文琳、先进事迹被共青团网报道的优秀西部志愿者毛希望等一大批知行合一的优秀学生。

七、情系学生:全心全力保障学生就业

法学院一贯重视研究生就业工作,始终把就业工作确立为学院的重点工作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10年来,法学院研究生毕业人数突破千人。截止2012年12月,我院共毕业研究生1318名,其中包括了学术型研究生794名、博士126名、全日制法律硕士290名,在职法律硕士108名。受外部环境影响,在全国法学学生就业形势连续不好的情况下,我院研究生以文笔好、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而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后供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今年,毕业研究生就业又率达到了100%。在校期间我院大量学生被聘任为重庆大学各院系和机关部处的助管,因广受好评毕业后已有23人留校担工作。

八、扩大影响: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法学院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工作小组,发展优秀研究生组

建新闻部,并配备有专业的器材,专门从事法治党建信息宣传工作。学院每年发表研究生培养相关新闻近500篇,每年都有多篇稿件发表在人民网、共青团网、凤凰网等门户网站和主流报刊。研究生办公室先后主导开发了三个法学院网站、开通了法学院优酷法治视频网、法学院新浪官方微博、重庆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出版了9期《重大法苑》邮寄到知名政法院校和重庆市司法机构,大大扩大了重庆大学法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对我院研究生的认可度。

经过十年的建设,法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日趋合理,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已步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轨道。面对新时期的挑战,随着学校整体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努力,法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将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2篇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陆晨晨1,王 良2(1.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中共黄山市休宁县委党校,安徽 黄山 245400)

摘 要: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指导性、它是一个过程范畴,具有过程性和标准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问题,归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即市场需求和在校学生的矛盾、课程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各高校培养模式定位不清和教育实践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给予了解决办法。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3篇

一、旅游管理专业“3 + 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旅游管理专业“3 +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一个意识、一个素质、两种能力和两种语言,即对旅游业总体发展意识、旅游职业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网络语言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强调“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相结合,以与实际工作有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依托。

旅游管理专业的“3 +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群和一个实践教学体系,即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和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从教学时间、空间和内涵三个维度做出如下构建: 第一,在本专业4 年的教学计划中,用其中的3年时间为学生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综合教育课)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 为学生开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科和专业基础; 为学生开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深化旅游专业知识,加强“一精多能”素质培养。第二,用近1 年的时间在实训和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即通过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课间见习、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综合训练环节,最终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如此,综合素质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方向课的教学比例约占总学时的3 /4,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的比例约占总学时的1 /4。

二、旅游管理专业“3 +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 一)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1. 增加课程教学实践环节

在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的规划中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观旅游企业、文博场馆、景区景点以及邀请业内专家专题讲座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旅游实际问题。在2014 版培养方案中,管理学、会计学、旅游学、旅游服务学、旅游策划原理与实务、导游基础与实务等课程也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

2. 加强技能训练

在饭店服务学、酒店经营与管理、旅游公关礼仪、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中,增加相关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基本服务技能与管理规范。

( 二) 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国际人才

1. 加强外语能力培养

为适应国际化服务人才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可开设旅游专业英语、旅游英语口语等专业基础课程; 增设旅游日语选修课程; 推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2. 加强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国际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培养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与澳门著名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 选择国际酒店集团旗下酒店和高端旅游公司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如洲际、喜达屋、凯悦、香格里拉、卓美亚等酒店以及海昌集团、康辉旅行社等旅游公司。

3. 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加大与海外旅游院校间的交流,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 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

( 三) 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实践型队伍

1. 聘请业内专家兼职任教

将旅游业的业内专家作为师资储备,建设业界专家人才库,对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优先聘任; 充分整合校企合作资源,聘请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

2. 培养“双师型”教师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强调知识应用的有效性,十分注重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必须实现旅游专业教师的“双师化”。学院应为中青年教师创造进入旅游企业或在指导学生实习中实践锻炼的条件,使之了解旅游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动向,从而使理论紧密地与行业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三、旅游管理专业“3 + 1”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成效

( 一) 改革了教学方法手段,更新了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基础课的授课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加强了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 改变了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加强; 瞄准学科前沿和热点,增加新知识和新理论;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积极改革,努力与旅游企业实际需求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二) 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产教融合发展

1. 加强了校内综合实训建设

与大连大学学术中心和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综合实训; 依托学校的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新建了模拟酒吧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标准客房、多功能实训室( 餐饮、导游、规划、旅游开发) 以及礼仪实训室等; 购置了金华盛酒店管理系统V3. 12 版教学软件、金棕榈旅行社业务流程重组平台( GP - BPR) 教学软件以及Opera PMS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

2. 建立了校外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

与大连、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海南等国内大中城市及澳门的高星级酒店、景区景点和旅行社等30 多家旅游企业建立了稳固、多层次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并将这些旅游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有机会参与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和中国计算机大会等高端会议服务。

3. 推动了校企协同创新与合作

经常组织教师深入旅游企业,对用人部门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各类需求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修订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培养应用型人才; 专业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为旅游企业诊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横向课题以及为企业开办短期或阶段性培训班; 聘请旅游业内行政管理和具体营销方面的资深人士参与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 三)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1. 从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来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文博场馆、景区景点,邀请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活动,实现了实践操作和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基本服务技能、标准和规范。

2. 从学生集中实习活动来看。认识实习中,加强了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从而为专业课学习和生产实习奠定基础; 生产实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在经济发达城市五星级酒店和境外实习基地的高平台,使学生实习期间就能接触到世界先进的、高水平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使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高层次客源,增长见识,提高外语、社交和服务能力。

3. 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情况来看。8 个月的集中实习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发学生对旅游业发展问题更多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应用性。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中国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来自于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的思想,在模式构建上符合我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回顾近二十年来所进行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对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动力来源的讨论,探讨培养模式取向的问题,对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对于模式构建方式的分析、探索。以下是笔者根据这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相关理论的梳理和总结。

一、研究动力来源

我国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随着国家科技发展创新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我国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动力来源也产生了一些变化。研究者将动力来源问题主要归结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构建一个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关键。纪志成提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际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王金州也指出,创新人才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培养模式动力来源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宏观、外在的价值,而没有关注到主体微观、内在的价值需求。这样,就会导致主体不能真正理解创新含义,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

二、研究取向

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这一问题的探究,有些研究者主张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来完成培养模式的构建。有些研究者则从其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把它当作具体问题来分析。对于这一问题,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是理论构建培养模式,二是问题构建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培养模式的这两种研究取向都是可取的,关键在于第一类以理论构建培养模式,我们仍然缺乏对于主体概念的理解。第二类问题研究取向,缺乏对于主体的定量调查分析、总结。

三、研究方法论

研究方法在模式构建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采用哪种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培养模式的构建呢?对此,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个案研究法。有学者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开创科研创新平台,通过科研创新训练实践,形成一个多层次、全程化的科研创新训练体系。之后,有学者针对师范院校提出了开展实习活动、教学问题深入探讨的创新培养模式。

2.比较研究法。学者纪志成通过观察美国马里兰大学本科生创新培养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我国工程类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从课程发展、实验设计、教学和学习方法完善等方面出发的培养模式的构建。也有学者将美国的耶鲁大学模式、宾夕法尼亚大学模式和中国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模式相对比,提出了按照建立组织结构、改革教育教学、完善经济保障机制和促进激励机制这几个方面来构建培养模式。

3.分析法。有些学者通过分析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包括意识、动力、文化、实践能力,对应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者认为应建立系统讲解求异思维、创造思维,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培养模式。

从现在使用的三种方法来看,笔者认为研究者还是主要从微观、个别的角度分析问题,未将这一问题看成是一个整体。这样容易将问题局限于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分析视角狭窄。同时,这些方法的探索性普遍缺乏。

四、模式结构

根据研究者提出的多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将其模式内部结构分为以下两大类。

1.层状结构。这种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单元,即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不同子系统执行着不同的培养任务,处于最高层的子系统对于中间层级和最低层级具有概念设计、理论建构和协调统摄作用。

2.星状结构。这种结构强调创新核心能力,其他环节则形成各个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独立单元。有学者提出的基于ERP经管类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其创新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其他几个创新单元分别是利用软件设计开发创新实践课程,利用软件进行情境模拟。

笔者认为,这两种结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层状结构便于分级管理和控制,但是整个结构内缺乏灵活性。星状结构能很好地体现创新核心能力,但整个结构内容错能力降低。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两种结构相结合,尝试网状结构。

综上所述,学者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研究动力来源、研究取向、研究方法论和模式结构这四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问题剖析的不同视角。但这些研究中仍缺乏定量研究,存在范围狭窄和内部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2]王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5篇

人文管理学院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活动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及《全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培养活动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主旋律,崇尚真善美,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我院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和良好身心素质,按照“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创新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努力形成课堂教学、经验交流、社会实践“三个课堂”有效联动的育人格局。

二、活动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

综合素质全程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提倡学生自主定位,注重培养个性,激发潜能,鼓励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系统性原则

综合素质全程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合领导、老师、学生工作队伍力量,充分调动团、学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构建立体的、全过程的、系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3、普遍性原则

综合素质全程培养方案适合我院所有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本科生,注重普遍覆盖原则。

4、服务性原则

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以服务学生成长和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化的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使得学校的育人功能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人文管理学院全体学生综合素质构成(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由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两个方面构成。道德品质的具体目标表

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公民素养的具体目标表现为:自信、自尊、自强、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专业素质

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医疗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到本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掌握本专业应用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能胜任专业所对应用人单位的相关工作。

(三)医学人文素质

促进医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互交融。具备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具有应用科学解释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具备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实现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身心素质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自我意识,协调的人际关系,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四、活动组成团队

成立人文管理学院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领导团队,对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程跟踪、督促及核实。

团长:黄高鑫刘健

副团长:韦译婷陈仙丽

委员:关兆婷刘冬玲刘兴雨张元园危佩周香王志玲

五、活动举行方式

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基础,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基础教育。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我院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稳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道德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为顺利完成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1)通过集体学习、组织报告会、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三

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由学生会学习部、分团委组织部主持活动,负责人:韦译婷)

(2)充分利用党团活动时间、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和班会时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保证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组织学习5次。(各班级团支书、分团委宣传部,负责人:范力丹)

(3)邀请校外权威专家来给我院学生做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知识讲座。(学生会学习部,负责人:刘兴雨)

(4)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学工办老师,负责人:谢伟)

(5)举办学雷锋活动、献爱心活动、义务劳动或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分团委志愿者服务部,负责人:刘冬玲)

(6)组织学生参加我院举办的博雅读书会、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不断完善学习方法、提升专业素质。(学生会办公室、分团委科研部,负责人:陈舒婷、关兆婷)

(7)组织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毕业生座谈会及考研经验交流会。(学生会办公室、分团委组织部,负责人:张元园、韦译婷)

(8)通过举办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分团委宣传部,负责人:范力丹)

(9)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意识。(由各班级班长负责,陈仙丽跟进)

六、活动经费预算

1、集体学习、开展主题班会所需要的经费:100(元)×7(个班)=700元

2、邀请校外专家做讲座:1000元

3、开展献爱心活动、义务劳动等外出交通费:100(元)×7(个班)=700元

4、开展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500元

5、开展相关课程社会实践活动:200(元)×7(个班)=1400元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6篇

教育部日前正式向省政府发出《教育部关于同意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同意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普洱学院的通知》,意味着昆明医学院等院校正式更名成功。

教育部同意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学校代码为10678;同时,撤销昆明医学院建制。昆明医科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的任务。学校由云南省领导和管理,其发展所需经费由云南省统筹安排解决。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4000人。

教育部同意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普洱学院,学校代码为10685;同时,撤销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普洱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学校应逐步过渡到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学校由云南省领导和管理,其发展所需经费由云南省统筹安排解决。

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6000人。为支持学校建设发展,普洱市政府承诺“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30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

教育部同意普洱学院首批设置本科专业5个,即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美术学。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7篇

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5月

一、学院简介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创建于2001年12月,是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首批批准成立的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2002年开始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院秉承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质量至上原则,遵循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在规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构以“基础教学提升思维水平、专业教学提升科研素养、实验教学提升应用能力、实训教学提升系统观念、外语教学提升沟通手段”为核心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体现出鲜明的特点与强劲的实力。几年来学院与Microsoft、IBM、HP、Cisco、Oracle、Intel、Ericsson、Motorola等40余家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开展了多方面合作,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美国普渡大学Calumet学院、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爱尔兰考德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比利时GROUP-T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去上述大学进行研修实习。2007年10月,我院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授予江苏省首批“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称号。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高层次软件与IT人才的培养水平、建设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与IT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软件与IT产业发展、增强软件与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做贡献,2007年11月我校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合作共建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2008年起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全部在软件学院(苏州)培养。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为主,集成电路学院、艺术学院、苏州研究院等共同参与。软件学院(苏州)按照全新理念、全新机制、全新模式进行办学,组织优秀的师资、建立现代化的实验环境、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与国内外著名软件与IT企业精诚合作,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与IT 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二、研究方向

软件学院(苏州)下设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微电子技术系、信息技术系和数字艺术系。各系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软件工程系: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软件服务工程、计算机图形与三维动画、软件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

网络工程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网络系统软件设计。微电子技术系:集成电路设计、系统芯片与嵌入式系统。信息技术系:智能电网、智能交通、融合通信、虚拟仪器。数字艺术系:影视动画创意与制作。

三、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面向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IT企业和各企事业单位对软件、IT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态度、厚实的基础知识、持久的学习能力、清晰的系统思维、丰富的技术手段、敏捷的应变能力、良好的管理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勇于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工程型、复合型高级系统研发人员、系统分析师、架构师、项目经理等软件和IT的高端人才。

软件工程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优势学科,以国内外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专业领域知识、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具有独立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承担企业软件研发需求分析师、软件构架师、项目经理等职务的软件工程师。

网络工程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东(北)地区中心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网络工程项目实践,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网络软件开发、网络系统分析设计、网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高级的网络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系统分析设计师、高级网络管理人才。

微电子技术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面向产业的需要,与Intel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验、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实习,使学生扎实掌握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接口技术、产品开发流程等工程理论与技术,熟练使用主流开发、调试和测试工具,具备较强的嵌入式系统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及硬件的研究开发能力,能够在多种领域中高效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成为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信息技术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各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强大科研团队与优势师资力量,针对苏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对软件人才缺乏的现状,从电力、交通、物流、通信、国土、汽车等领域的业务需求出发,研究信息的感知、传输和分析过程中的方法和面向服务的软件技术。满足区域内创新型软件企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培养出适

合地方相关行业发展的全方位、复合型、创新型软件人才。

数字艺术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各学科强大的学科优势,在动漫创意、动漫企划、动画软件应用与开发、动漫创作与制作、动漫虚拟数据库开发、动漫周边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南京水晶石动画公司、蓝与白多媒体软件有限公司、南京金钥匙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动画企业密切合作,共同从事动漫研发和人才培养,共同携手打造高端动漫人才。

四、培养年限及培养模式

培养年限为2年,最长可延至4年。

培养模式: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1+1” 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为“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将注重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时面向实践能力培养开展教学;第二学年为“工程实践和论文撰写阶段”,学院推荐学生到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和学校重点实验室实习,或推荐到国外合作大学研学;采取“双导师”制,学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

五、学位论文

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0篇,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论文选题与撰写要求

学位论文应来源于工程实际,可与领域实践结合,实行双导师联合指导。可以为应用型论文或案例分析或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规范。

六、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注: 1.硕士生在校期间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为26学分(学位课程最低要求为18

学分),实践训练和学术活动环节6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

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可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8篇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最早源于日本的企业产品管理实践, 是聚焦于系统地、持续地改进产品质量、流程和服务的方法。在这一系统中, 较为关键的是形成组织内外对于产品质量的关心, 即“软性”质量措施, 包括员工的承诺、共同的愿景、顾客关注等[2]。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是否具备有效性的前提, 因而在商业项目管理中得到普遍运用, 并且逐步拓展到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开发中。它要求高校同样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念, 把高校资源集中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并不断改进这一培养机制[3]。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需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 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一、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特征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 质量主要是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潜在的需要”。这里的质量不仅仅是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水平, 还包括过程质量、环境质量及人员质量。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来说, “消费者的需求”就是来自政府教育法令法规、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4]因此, 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满足高校的“消费者”需求和本校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的要求来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方式和途径。落实到实践环节, 高校建立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通过对影响人才培养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有效开发和控制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它涉及高校所有的活动, 需要动员高校及外界力量, 并将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始末。[5]根据已有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全面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培养结果的质量体系和日常教育工作的质量体系。该体系以教学授课和实践训练为中心, 对所涉及的课堂教学、科研创新和后勤服务支持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力求通过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来降低损失和消耗, 以高效率地保证人才的高素质, 满足未来社会用人单位以及科研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二是全员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管理层、教师、学生, 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过程体系。它强调包括高校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当关心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校每个部门的人员都要有这种质量意识, 共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贡献力量, 并在其中给予及时恰当的反馈。

三是全过程。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是全过程的。从学生的招录到最终的人才输出和人才跟踪的各个环节及环节之间的“接口”, 都要进行完整的规划和质量设计, 以确保围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序地开展各项活动。此外, 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有较为严密的人才质量检测体系, 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接受阶段性的素质测评。

四是预防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需要不断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修订。因而, 在培养体系设计之初, 学校就应当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理念, 对各个过程和环节进行预先控制, 防止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良状况的发生, 尤其要避免因激励机制而导致的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及时灵活地对环节中的问题进行修正, 使管理体系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五是持续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实现持续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进。因此, 高校的所有教职工都应当树立持续改进培养方式的心态, 并对持续改进原有培养体系以及开发新培养方法的重要性形成共识。高校需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对前一阶段 (一学期或是一学年) 的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和讨论, 及时发现问题并接受新的建议和方案, 不断尝试新的培养项目, 鼓励学生和教师的跨学科以及跨校交流学习。

二、江南大学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教育部直属“211 工程”院校, 江南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给予极大的重视, 制定了各个学院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 并密切关注各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江南大学商学院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坚持“质量兴院”方针, 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积极创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学生、教师、学院、本校、外校、政府、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使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具体来说, 江南大学商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构建“师生—校校—校企—校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方面, 学院通过协同培养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形成教育合力, 在培养创新型商科精英人才的探索和实践上成效显著。具体来说, 学院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通过师生协同, 构建商科人才培养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平台;二是通过校校协同, 构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三是通过校企协同, 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平台;四是通过校政协同, 构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基地平台。多年来, 学院结合商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通过与其他院校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企文化交流、移动课堂基地、实验课题设计、专业技术培训共建等协同合作, 探索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此外, 学院还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教学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实现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协同, 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和氛围, 培养出许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商科人才。

(二) 构筑学生全面发展的“四重导师”制度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全员性方面, 学院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 建立了“班主任、企业家辅导员、新生导师、学业导师”四位一体的“四重导师”制度。在育人过程中, 班主任侧重关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此外, 学院还聘请了119 位管理经验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作为辅导员, 通过1 个企业家辅导员对接一个班级的“1+1 模式”以及担任创业导师等形式, 使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院为每一位新入学的大学生配备导师, 指导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涯, 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业指导方面, 学院挑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高年级学生的学业导师, 引导他们尽早参与科研实践, 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三) 建设以实战能力为基础的专业技能训练平台

学院建有12 个专业教学实验室,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竞赛, 积极开展管理案例研究和科研服务, 切实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目前已经建成省级实践教学平台。2011 年, 学院经济管理综合训练中心成功获批建设“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商务人才培训平台”, 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开放性、全方位学习的网络环境和实境、实验与实战训练平台。在提供完备的科研条件的同时, 学院还鼓励和支持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诸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证券投资模拟大赛、营销方案设计大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大赛等学科性、社会性创新大赛, 在实战性、竞争性环境中切实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 学院组织开展了教学案例研究和开发工作。学院借鉴工商管理硕士的案例教学与案例开发经验, 先后邀请国内外案例教学名家到学院为教师进行案例开发和案例教学指导, 同时建立了中小企业案例库, 为学生广泛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同时, 学院还创造性地开发了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反哺本科教学的新型本科教育模式。学院重视教师科研水平提升对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促进功能, 鼓励科研教师积极为本科生上课, 并将研究前沿引入本科教学中, 通过科研反哺教学, 进而提高教学水平。近3 年, 学院教师取得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在内的49 项省部级以上高水平研究项目, 获得了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7 项, 建成了包括2 个省级研究基地在内的高水平研究基地, 并通过基地的产学研合作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 建立国际化和开放性的合作培养机制

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模式。2012 年, 经教育部批准, 商学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理念, 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教师互访交流、学生短期游学等形式, 探索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经济管理人才新路径。目前, 学院拥有海内外校友14358 名, 成立了由热心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组成的董事会、基金会、校友会,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利奥集团等知名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奖助学 ( 教) 金。

总体来说, 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中获得了一定成就。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践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充分发挥对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能力, 引导教师和学生相互匹配、协同发展, 借助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力量, 不断提升学生在科研和实践领域的创新能力, 是我国高校建立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典型案例。在这个过程中, 学院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建有“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和“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与地方政府共建4 个跨学科研究中心, 每年组织国际国内学术报告会50 余场, 并编辑出版《江南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品牌。当然, 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 即学院能够不断地对现有的管理、培养方式进行改革, 获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有效评估和建议, 调整不合理的政策, 并把学生自身的需求考虑在内, 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 这些都是学院和其他人才培养管理者今后应当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 国家之间的人才竞争态势愈演愈烈, 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江南大学商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坚持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全员性、全过程、预防性和持续性。具体来说, 江南大学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构建“师生—校校—校企—校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构筑学生全面发展的“四重导师”制度;三是建设以实战能力为基础的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四是建立国际化和开放性的合作培养机制。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全文) [EB/OL]. (2012-11-20) [2016-01-08].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1/20/content_27165856.htm.

[2]PETER MACCHINA.Accessing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tool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3 (3) :53-67.

[3]陈丽薇, 吴敏红.高等教育中的全面质量管理 (上) [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1996 (9) :19-21.

[4]崔玉平, 崔达美.论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的适用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7) :5-9.

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综述 第9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建议

一、国外研究现状

1.肯定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是从解决社会问题的立场出发,认为在多元化和变动不居的世界上,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教育将会使他们善于应对各个层面变革的挑战。二是从公民素质的立场出发,认为领导力是参与民主社会建设的必要能力。三是从克服领袖危机的立场出发,认为为了克服危机应对新一代领导力量(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教育。

2.围绕微观的课程、教育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是关于课程开发与课程模块研究。曾有资料专门探讨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核心课程的开发模式。他认为大学生领导力课程开发要考虑五个因素:学习水平、对领导力的理解、领导力学习哲学、学习目标和效果评估。二是关于教育和教学方式研究。学者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到国外游学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合作交流能力的有效方式。

3.各类评估研究成为研究成果的主体

主要涉及以下类别的评估:项目有效性评估、项目对某学生群体的影响评估、项目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评估、大学生运用领导教育课程知识水平的跟踪研究等。

4.对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相关观点只散见于各种介绍性资料中,尚无系统的分析研究

一是从男女平等角度论述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建议对女子进行职业指导、提高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女大学生领导力。二是个案研究,具体介绍高校、研讨会及组织协会开展的针对女子领导力教育的计划与模式。

5.探讨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与大学生领导力的关系的研究较多,如通识教育的初衷便是培养社会、经济、宗教和政治等各个领域的领袖,最近几年正在复兴的部分通识教育实践也在致力于培养具有领导能力的公民,并指出在任何专业领域,有效领导所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都可以与通识教育的理想结果对接,领导力学习可以作为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对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比较研究

如《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考察》(陶思亮,2011年) 、《当代美国女子高校的领导力教育——对15所女子学院的研究》(赵红梅,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兴起的背景、现状及成效》(房欲飞,2012年)、《多学科视角综观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经验》(翁文艳等,2010年)、《后工业时代“领导力”概念下的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孔令昭等,2013)。我国学者对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研究已经由最初的引介发展到目前的学理分析。2005年后,研究取向出现了女子高校领导教育等专题性质的深入研究,以及诸如多学科视角、公民教育视角、通识教育视角等多角度分析。如房欲飞指出,在社群主义和仆从领导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通过为社区培养领导人才、开展社区服务以及利用社区师资资源推动了高校与社区的互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从而启发我们,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赵红梅在对美国15所女子高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女大学生领导力的教育内容,包括性别意识教育、沟通能力教育、合作能力教育等,并提出自由艺术教育、女性领导和教师的榜样教等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

2.对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素质培养动态的调研

如《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调查》(李金林等,2010年)通过从大学生对领导力培养的认识、大学生领导力特质的认识与自我评估、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环境因素, 以及女大学生对领导力培养愿景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后认为,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并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提出了相应对策。《把大学生领导力意识培养提上教程是高等教育的时务》(闫拓时,2011年),调查了大学生领导力理论意识和水平的现状,指出大学生渴望提高领导力水平和技能,但缺乏领导学及领导力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意识,要转变观念、明确地位、引导大学生自觉修炼领导力。《大学生领导素质教育与培养研究——对武汉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徐晓林等,2004年),在调研基础上对大学生领导素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并从高校课程改革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3.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路径与模式的研究

如《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与实施途径》(严太华,2013年)基于对国内领导力现状的分析,提出领导力培养面点结合、分层培养,能力与人格并重,可持续培养等原则,建议构建232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体系,从培养途径、条件保障和后续跟踪机制三大角度全面着手,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水平。《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模型与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徐国动,2011年)基于大学教育力和建构主义思想的理论分析,提出我国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模型与实现的路径选择。大学生领导力模型是由封闭的三类核心能力和九种开放的基础能力组成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内、外二维结构准封闭系统,其实现路径有三条: 通识教育、实践教学项目团队导师制和社区互动行动项目。《发展大学生领导力的瓶颈及对策》(张恒龙等,2012年)指出高校在进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过程中,要准确定位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新教育形式,并建设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长效机制。《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分析和思考》(张智强,2011年),提出我国高校开展领导力教育的建议,包括确立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目标和地位、加强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利用社区资源加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开发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课程和教育项目等。

4.对女性领导力的研究

国内现有文献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但出现了一些针对女性领导力的研究。如钱亚玲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中从女性这一社会性别视角界定了女性领导力概念,分析了女性领导力较之男性领导力的特殊性,指出中国现代女性领导力开发与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影响中国现代女性领导力提升的综合因素中提出开发与提升中国现代女性领导力的对策。吕玉玲在硕士论文《西方女性领导力研究》中,借鉴西方女性领导力研究生经验,从领导力风格及领导力模型以及女性领导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女性领导力进行多维探索,指出我国应从增加女性人力资本投入、建立有效的女性人才管理制度、优化女性领导成长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女性领导力的培养。杨政在硕士论文《从现代领导力的柔性化趋势看女性领导力的开发》中,从柔性领导力开发的角度提出了当代我国行政领域女性领导力的发路径,如努力抑制女性领导者身上的不良素质、尽量培养女性领导者身上需加强的必备领导素质、竭力发扬女性领导者身上的潜在领导优势等。

三、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鉴于目前现有文献中,针对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较少,有必要通过对女大学生领导力的专项研究,归纳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女大学生领导力理论,深化對大学生领导力这一新兴理念的认识,拓展领导力的丰富内涵,同时充实领导学的学科内容。

(2)国内现有文献对大学生领导力现状、教育与培养路径的研究较多,但对如何有效评估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效果的研究不足,在进一步分析当代女大学生领导力现状,并提出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应重点探讨我国女大学生领导力评估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金林,王芳官,金海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崔广志,李育英.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新西部(下旬刊),2011.6

[3]王芳.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3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10篇

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以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代表的科研成果的快速发展,持续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立本计划。

第二条 “管理学院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2年评审一次,每次资助不超过3人(可空缺)。

第三条 本计划支持的对象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全职教师,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检索的与所从事学科密切相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2篇以上;

3.近5年内主持过国家级研究课题; 4.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

5.在申报当年1月1日,讲师职称年龄不超过35周岁,副教授、教授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或本计划的资助者,本计划不再给与资助。

第四条 本计划资助人选的确定程序为:

1.个人根据本计划规定的申报条件,向所在系提出报名申请; 2.申请人所在系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填写推荐意见;

3.院教授会听取申请人的答辩,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提出审核、推荐意见;

4.院务会对教授会推荐的人选进行审批,并予以公示。公示期1周,如无疑义,正式公布资助名单。

第五条 本计划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强度为每年10万元(包括2万元现金及8万元经费)。现金直接发放给受资助者。经费由学院掌握使用,主要用于国际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等。

第六条 除资金支持外,本计划还包括如下支持措施:

1.同等情况下,优先向本计划获得者提供出国进修等学术机会; 2.对计划入选者降低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要求。可以用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的当量数冲抵教学工作量的当量数。3.受资助者所取得的年度教学、科研、论文、著作等成果仍按照学院规定,参加考核,并享受相关奖励。

第七条 受资助者在计划执行期内,年度聘岗考核应达到优秀,并按以下条件进行考核:

1.在计划执行期3年及项目结束后的2年内,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考核为合格。

2.未达到第1条标准的受资助者,在计划执行期3年内,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检索的与所从事学科密切相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3篇(不含申报时已经录用的论文),或在计划执行期3年和项目结束后的2年内,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检索的与所从事学科密切相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4篇(不含申报时已经录用的论文),考核为基本合格。

3.未达到上述第1或第2条标准的受资助者,考核为不合格。第八条 学院教授会负责对受资助者的考核。具体考核程序如下: 1.在计划执行期第2年末,对受资助者实现项目目标的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继续资助。

2.在计划执行期第3年末或项目结束后的第2年末,对受资助者实现项目目标的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收回已经拨付科研经费的一半,并由学院教授会提出其他具体处理意见。

重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综述 第11篇

6月18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石磊、书记余庆在市、区美术教研员的陪同下,与到会领导一起为基地挂牌。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全毅出席了挂牌仪式。

“这是一件有生命力的好事!”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全毅如是说。他表示,沙井中学的办学理念从提升人的文明修养出发,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抓住了机会,通过美术教育这一媒介去实现,是符合学校实际的。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石磊指出,美术教育更看重实践,华南师大美术学院近年来积极关注省内基础教育的情况,一直在寻找有特色的学校作为基地,沙井中学的美术高考特色鲜明,成绩显著,这次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美术学院书记余庆则认为,这是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交流的初步尝试,在中学寻找视点,让人才培养模式从高中到大学成为一种完整连贯的体系,选沙井中学作为基地,是因为学校一直坚持走特长之路,并在美术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沙井中学校长金如湘表示,美术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落户沙井中学,有一定的压力,但动力更足,相信这次合作能让学校的美术特色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基础都有较大的提升和飞跃。

据了解,沙井中学美术特色班成立于。美术班从成立之初的一个班,二三十人规模,到现在仅高一人数就达到了160多人,分三个班。近三年来,沙井中学参与美术联考不论是参考人数还是本科合格率均呈递增趋势,本科上线率达到90%,20本科上线学生高达57人。,胡丹丹、邓欢两名同学专业成绩分别入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有望进入中国美术最高学府。

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学术工作综述 第12篇

第一部分:工作总结

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以下简称“上政杯”)以及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学术创新项目(以下简称“创新项目”)作为学院整个育人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锻造科研能力、增强团队精神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举办以来,学院科研处、教务处以及团委秉承“崇尚学术、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全面发展、迎接挑战”的宗旨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上政杯”竞赛(第四届还未结项)、三届“创新项目”。这两项赛事的顺利开展和圆满落幕,离不开学院党政的高度重视与精心指导,离不开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热情指导,离不开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同学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投入。

一、完善组织保障,丰富竞赛体系,为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搭建广阔平台

第一,学院党政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系部积极配合,为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创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学术工作,成立了专门工作指导小组,为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系列赛事提供支持和指导,提高了竞赛的权威性和运作效率。与此同时,各系也成立了相应的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指导组织,基本上都由主管科研(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并吸收本系专家学者作为指导组织的特聘顾问,在动员同学参赛、推荐评委老师、征集参赛作品、传达评审意见、进行个别指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顺应形式改革赛事,不断完善竞赛体系,为我院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搭建了广阔平台。

学院“上政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我院传统的学生课外学术科研竞赛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每年将涌现出的优秀作品 1

报送“挑战杯”上海赛区进行角逐。在“研发平台杯”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选拔赛中我院大学生喜获殊荣:由龙怡老师指导,王欣、赵玲玲、赵珍、吴跃栋、俞颖之等同学共同参与的作品《2006年上海区县政府门户网站调研报告》荣获大赛三等奖;在第十一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选拔赛中我院刑事司法系陈晓蕾、孙俊寅、夏玲玲、黄婷团队的《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探析》;经济管理系0741班尹正权的《我国外汇储备量适度规模讨论》;法律系0741班吕旭日的《残疾人消极心理分析与研究》;法律系严昊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失德乱政精神说》荣获上海赛区三等奖;法律系仇艳华、陈枳彤、韩锐、顾嘉颖团队的《我国法律援助政府负责探析》入围本次大赛上海赛区决赛;学院“创新项目”竞赛于2007年正式启动,旨在激发学院大学生学术热情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学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上政杯”竞赛、“创新项目”竞赛为依托的大学生学术竞赛体系,形成了全国、上海、学院、系部四个层次的赛事结构,各类别竞赛功能互补,各层级赛事有机衔接,竞赛内容涵盖广泛,比赛形式日益丰富,为我院大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为我院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二、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示范效应,有效扩大竞赛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一,结合竞赛特点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不断提高竞赛的辐射力和影响面。

在宣传导向上,竞赛工作组委会注重区分这几项竞赛育人功能的共性和特色,紧密围绕竞赛的合理定位开展针对性的宣传,促使我院广大同学对于各项竞赛的意义和自身素质的不足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着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相关赛事中来。同时结合系列赛事的持续推进,不断增强宣传力度,提高竞赛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在校园内营造了“崇尚学术、追求真知”的浓

厚科研氛围。此外,竞赛工作组委会还积极引导广大同学在重视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养成,将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将“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学术态度同坚韧不拔“迎接挑战”的毅力以及理性批判的精神结合起来,将开放的心态同学会团结协作和实现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在宣传策略上,针对各项竞赛的特点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营造浓郁的竞赛氛围,充分发挥竞赛的导向性、示范性作用。基于“挑战杯”竞赛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过程环节多等特点,我们注重结合竞赛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利用竞赛启动阶段的“黄金时期”,通过海报、展板、横幅、网络、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在校内进行广泛宣传,将《参赛指导宣传单》发放到全院同学手中,并设立热线电话和咨询邮箱,为同学答疑解难;另一方面,深入各系部开展宣讲会,并组织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推动宣传工作向纵深深入。通过这些努力,竞赛受到校内同学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报名积极踊跃,且参赛作品内容更具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第二,设置特别纪念奖,增强学院大学生爱校荣校意识,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

为庆祝学院建校25周年,鼓励参赛同学开展与上政发展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第四届“上政杯”竞赛设立特别纪念奖,由竞赛工作组委会向学院有关部门征集了10多个与上政发展前进的实际状况相关的重要课题,确定了“校园突发事件与高校公关应对机制研究”、“上海政法学院交通状况改进之研究”、“网络环境中的上政形象维护”等11个课题作为特别纪念奖重点关注课题,进一步增强了相应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参赛同学立足学院现实,细致观察,理性分析,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为学院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过程指导,提升竞赛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成效

竞赛工作组委会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注重以学生为本,强化对参赛学生的全过程指导,努力开拓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交流展示平台,着力提升各项赛事的育人效果。

在竞赛组织方面,本届“上政杯”逐步增加对于大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下一届大赛中基本可以实现大赛的网上申报和网上评审。为提高工作绩效,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外学术科创活动,我们正在研究讨论建设学院大学生科研网的方案。根据方案设想,网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以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分享收获、共同进步的平台,以及更贴近学生需求、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和指导,而且希望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了作品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评审等功能,这使得整个竞赛评审工作更加高效、规范,为进一步扩大学术科创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不断努力创新。

在参赛指导方面,竞赛工作组委会一方面充分发挥作为组织单位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评委意见反馈给参赛同学,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指导。另一方面,针对参赛同学在竞赛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协同各系部团总支举办了以“放飞创意,共舞青春”为主题的系列培训讲座,内容涵盖选题思路、文献检索、调查方法、答辩技巧等多个方面。

第二部分:工作推进思考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上政杯”竞赛、“创新项目”竞赛为依托的大学生学术竞赛体系,因其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广泛的参与规模和高规格的竞技要求,已经成为我院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构成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学院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农业大学时对广大师生提出了“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等殷切期望,这也对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有特色、高水平政法院校的目标相对照,与广大同学日益增长的课外学术科研需求相比较,“上政杯”等品牌活动在组织力量、工作资

源、激励手段、指导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以使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在学院育人整体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要进一步调动基层组织力量,不断丰富和完善竞赛育人体系基层团组织具有联系广大同学的先天优势,在活动宣传、组织、具体操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阶段,要进一步动员基层力量,让更多基层团学组织参与到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来,使活动的运行朝着多元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健全学生课外学术竞赛的组织体系。尤其是要积极开展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学科竞赛、单项竞赛,不断完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体系,同时还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明晰不同群体学生的成才需求,提高竞赛育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与第一课堂育人体系的积极沟通和有效衔接。

二、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我院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的积极性,是“上政杯”等竞赛活动深入开展的动力源泉。今后要通过争取课外学术科研学分、设立学生课外科研专项基金等尝试,丰富激励手段,深化激励成效,构建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在内的激励措施。学院科研处、教务处以及团委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将课题招标与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优化以项目资助为主要内容的激励体系,形成一套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有机结合的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激励机制。

三、要进一步健全指导体系,提升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育人水平

学生在参与学术科研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需要和困难。今后,应对我院大学生特别是在学术研究领域相对“弱势”的学生群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术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困难,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指导资源,延请校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学生科研进行指导,同时可以

聘任部分学术积累深厚、关心学生成长、时间相对充裕的离退休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作为科研辅导员,有效充实专业化的指导力量;另一方面要继续通过举办培训讲座、经验交流会、学术沙龙、编制辅导教材等探索,为参赛同学提供全过程指导,根据竞赛环节培养同学相应能力,使竞赛育人内涵更加丰富。不断健全和日益完善的专业化指导体系,有利于逐步提升各项赛事的育人水平,有助于切实提高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到科研工作中去,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工作机制,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不断提高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水平,更好地为上政学子全面成长成才服务,努力为学院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政法院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

上一篇:有趣的儿童灯谜下一篇:公司代办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