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阅读答案

2024-08-17

《岁暮到家》阅读答案(精选4篇)

《岁暮到家》阅读答案 第1篇

试题:

(1) 诗人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形象,具体表现在怜、 、 等几个动词上。(2分)

(2)从尾联中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

(1)呼 问 (2分)

(2)看到母亲是那么心疼儿子因在外劳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么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劳累的情况告诉母亲而使她更增担忧的复杂心情。(3分)

岁暮到家创作背景: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一二句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三四句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分写母子深情。以下四句叙述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途劳顿而发怨言。可谓情真意切,语浅情浓。

《岁暮到家》阅读答案 第2篇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个人资料: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相关推荐:

《岁暮到家》阅读答案 第3篇

原文

岁暮到家 蒋士铨(quán)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寒衣:御寒之衣。此句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其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④低回:徘徊(huái)。

1.三四两句的诗眼各是哪个字?请写出并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第三句的诗眼是“密” ,细密之意,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

2.这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描绘了一幅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感人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和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

参考译文

《岁暮归南山》阅读答案 第4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阅读训练】

1.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分)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3分)

3.从诗歌的题材上看,孟浩然的这首诗应该是诗。“敝庐”一词称的是自己破落的。(2分)

4.联系全诗,分析“不才明主弃”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

5.“松月夜窗虚”中的“虚”字用得好很传神,分析传神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

1.①仕途失意(或壮志难酬)之悲②世态炎凉之苦③年华已老之哀④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2.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松间明月照着我的窗台,一切是那么空寂!注:意思相近即可。)该句以清冷寂寥之景写绵长不尽之愁,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语意双关),韵味悠长。(划线处各1分,答对3处即可)

3.山水田园家园(家)。

4.“不才”是谦辞,“不才明主弃”写得有怨恨,有自怜或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划线词语一个1分,意思相近的词语亦可酌情给分)

上一篇:大学快闪策划下一篇:春意500字作文_四年级作文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