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术馆导游词

2024-07-07

台北市立美术馆导游词(精选5篇)

台北市立美术馆导游词 第1篇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台北市立美术馆位于台北市区的圆山地方,矗立于大树浓荫富有欧洲风味的中山北路旁。是许多爱艺者最佳的充电殿堂,融合了传统四合院格局及现代感之立体造型。该馆本身即是一座巨大宏伟的立体艺术品,馆前广场常展示名家雕塑作品,馆内宽敞明亮。

内部有展览室、视听室、图书馆、美术教室等社施,除经常展示国内外艺品,并定期举办各项专题展览,具有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的功能。颇能表达中华文化精神及创新的独特风格。

内部的展示活动,除了提供民众良好的美术教育机会,也提升了市民欣赏美术的精神内涵。

台北市立美术馆导游词 第2篇

名稱: 臺北市立各級學校教師請假要點

修正時間: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修正

一、為統一管理台北市立各級學校(以下簡稱各級學校)教師之請假,特訂定本要點。

二、各級學校教師請假除教育主管機關特別規定外,參照公務人員請假規則暨相關規定辦理。

三、教師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給予公假。其期限視實際需要定之。

(一)奉派參加政府召集之集會。

(二)參加政府舉辦與職務有關之考試,經學校校長核准者。

(三)依法受各種兵役召集。

(四)參加政府依法主辦之各項投票。

(五)因執行職務或上下班途中發生危險以致傷病,必須休養或療治,其期間在二年以內者。

(六)奉派或奉准參加與其職務有關之訓練進修,其期間在一年以內者。

(七)奉派考察或參加國際會議。

(八)應國內外機關團體邀請,參加與其職務有關之各項會議或活動,經教育主管機關核准者。

(九)基於法定義務出席作證、答辯,經學校校長核准者。

(十)參加本機關舉辦之活動或奉派帶隊參加校外比賽,經學校校長核准者。

(十一)依考試院核定之激勵法規規定給假者。

四、請病假已滿規定之延長期限或請公假已滿第三點第五款之期限,仍不能銷假者,應由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依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八款或第十五條規定辦理。

五、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給予休假,其任公私立學校專任教師及行政年資併計核給,服務年資滿一學年者,自第二學年起,每學年應給休假七日;服務滿三學年者,自第四學年起,每學年應給休假十四日;滿六學年者,自第七學年起,每學年應給休假二十一日;滿九學年者,自第十學年起,每學年應給休假二十八日;滿十四學年者,自第十五學年起,每學年應給休假三十日。

初任教師於學開始二月以後到職,並奉派兼任行政職務者,於次學年續兼時,得按到職當學年在職月數比例核給休假。第三學年續兼者,依前項規定給假。

除初任教師外,於學中奉派兼任行政職務者,當年之休假日數依第一項規定按實際兼任行政職務比例核給,比例計算後未滿半日者以半日計;超過半日未滿一日者,以一日計。

五之

一、教師因介聘轉任或因退休、資遣、辭聘再任其他學校教師年資銜接者,其兼任行政職務之休假年資得前後併計。

因辭聘、退休、資遣、留職停薪、不續聘、停聘、解聘、撤職、休職或受免職懲處,再任或復聘年資未銜接者,依前點第二項規定核給休假。

退伍前後任教職者,其軍職年資之併計,依前二項規定辦理。其曾任公職年資,亦同。

五之

二、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休假應於寒暑假期間實施為原則。但在不影響教學及校務推展之情形下,各校得於學期期間視實際需要核給休假。

五之

三、教師符合第五點休假規定者,每學年至少應休畢規定之日數;其休假日數未達應休畢規定日數資格者,應全部休畢。休假並得依規定發給休假補助。每次休假,應至少半日。

前項應休假日數以外之休假,確因公務或業務需要經學校核准無法休假時,得予獎勵,不予保留。但學中免兼任行政職務者,依當學年實際兼任月數比例計算核給之休假天數扣除應休畢日數後仍有未休假之日數者,得予獎勵。

有關應休畢規定之日數、休假補助及未休假獎勵之標準等,比照公務人員相關規定辦理。

六、各級學校應休假者不止一人時,得依各人年資長短、考核等第及職務緩急,酌定輪流休假。

七、請假、公假或休假人員,應填具假單,經核准後,始得離開任所。但有急病或緊急事故,得由其同事或家屬親友代辦或補辦請假手續。

請娩假、流產假、陪產假、二日以上之病假及骨髓捐贈或器官捐贈假,應檢具合法醫療機構或醫師證明書。

請病假未滿三日、事假未滿五日者,所遺課務應另定時間自行補課。

延長病假痊癒銷假者,應提出證明文件。

八、請假、公假或休假人員職務應委託同事代理,學校校長於必要時,並得逕行派員代理。前項在假人員,應將經辦事項確實交代代理人。

九、未辦請假、公假或休假手續而擅離職守或假期已滿仍未銷假,或請假有虛偽情事者,均以曠職論。

曠職以時計算,累積滿八小時以一日計;其與曠職期間連續之例假日應予扣除,並視為繼續曠職。

十、本要點所規定假期之核給,扣除例假。但因病延長假期者,例假日均不予扣除,按時請假者,以規定出勤時間為準。

十一、教師出勤時數,每週合計以四十小時為原則。

請假不滿一日者,請假滿八小時折算一日。

請假不足一小時者,以一小時計算。

十二、兼任寒暑假課業輔導之教師,在寒暑假期間擔任該項指導之授課,與依規定在寒暑假須出勤或返校,及在例假日應到校而無法到校之教師,應先行辦妥請假手續,未請假者視同曠職。

十三、教師請事假,如因特殊事故無法預計假期者,得申請留職停薪。留職停薪期間,以六個月為限,逾期即予解聘或停聘。

十四、依第二點及第三點規定之給假,由校長核定之。但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應檢具有關證明文件,報請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教育局)核定:

(一)申請留職停薪者。(入伍、進修及育嬰留職停薪者,依權責自行核定)。

(二)因延長病假停聘者。

(三)因公或應邀出國者。

十五、在休假期間,如服務學校遇有緊急事故,得隨時通知其銷假,並保留其休假權利。

十六、代課及代理教師之請假,比照約聘人員請假有關規定辦理。

十七、校長之請假及休假在三天以上者,應同職務代理人選,報請教育局備查。

台北市立美术馆导游词 第3篇

课程领导是一种持续变化而又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4]尽管校长可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 如内在激励、扮演教师专业行为的角色楷模、增进教师参与决定权等影响教师课程选择[5], 以确保课程领导的实现, 但它毕竟是对传统观念乃至课程管理的挑战与超越, 其隐藏的冲突与矛盾不可忽视, 尤其是其中的课程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程领导与管理的关系、课程领导与改革的关系等都是需要我们正确对待与处理的问题。基于此, 笔者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林子斌教授与三位调查成员前往台北市立南门国民中学进行访谈和调查, 以期为大陆地区课程领导的发展与实现提供些参考与经验借鉴。

一、台北市立南门国民中学概况

(一) 学校概况

台北市立南门国民中学 (以下简称为“南门国民中学”) 创立于1968年, 第二年成立台北市立南门国民小学 (以下简称为“南门国民小学”) , 命名为“台北市立南门国民中小学”, 1989年8月1日又将中小学分开设校。尽管中学和小学分离设校, 但至今仍共享着操场和校门且校地相连, 诸多南门国民小学毕业生会就近选择南门国民中学, 因此也被称为“九年一贯课程的理想学园”。

南门国民中学现有学生1785人, 下设普通班45个, 音乐班3个, 体育班3个, 特教班2个, 身心障碍资源班1个, 学习资源班1个, 共计55个班。目前该校教师为120人, 其中学士学位者75人, 研究所学分班结业者29人, 硕士学位者16人, 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

南门国民中学的学区范围较大, 包括中正区南门里 (或乡) 等7个里, 还与古亭国民中学和弘道国民中学存在共同学区, 周边有历史博物馆、教育资料馆等, 教育资源得天独厚。校园内部环境优美, 教学设备充足, 校风朴实进取。南门国民中学有两大“特色”, 一是“南门好少年证照”, 即在倡导勤学, 重视生活品德陶冶、体育代表队培训、音乐优异生的培育、特殊教育及技艺教育等推广与发展的同时, 开展“培育有特色南门好少年证照认证”活动 (包括“必备功夫”“精进功夫”和“卓越功夫”认证) , 实现师生家长全面参与、课程的发展化与绩效化, 并落实教育生活化与多元智慧教育的理念;二是校务评鉴与自我评鉴报告, 即由全部教师参与, 发展学校本位课程, 教学辅导教师和伙伴教师通过相互协作组成教师小型成长团体, 实现教学经验的传承与专业成长和发展。

(二) 受访者基本情况

一是校长。访谈时曾文龙校长刚赴任南门国民中学11个月, 尽管在这个学校任职时间不长, 但他却已有32年的教学年资, 南门国民中学是他任教的第三所学校。在他32年的从教过程中, 除1年为专任教师, 1年为导师外, 其余30年均从事学校行政事务, 兼有辅导证书和童军证书, 现任台北市生活科技辅导团主任辅导委员。

二是教务主任。漫安琦主任从教时间已有18年, 在南门国民中学任职5年。在其18年的从教过程中, 分别在辅导室资料组、教务处注册组、总务处等多个部门任职, 从事学生生涯规划、职业发展、高职课程合作等多项工作。

二、教育理念与愿景

访问者:请问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您希望通过您的教育以及课程领导等, 达到怎样的愿景呢?

校长:我的教育理念很简单。首先,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其次, 发现每名学生的亮点, 提供学生成功的经验, 打造“多元明星”。关于领导愿景呢, 我的想法就是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校本课程, 实现“多元明星”的教育理念。

教务主任:关于教育理念, 首先, 我希望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观的学生。其次, 强调学习, 特别是考试之外的多元学习。领导愿景, 简单来说除了培养具有南门国民中学特色的学生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习, 寻得制式教育与非制式教育的平衡点。

三、实施课程领导的的途径

访问者:您在学校都采取了哪些举措或活动来实现课程领导?

校长:第一, 以学生为中心, 确切来说是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局面。通过在学校里营造多元的活动和引进艺术人文, 让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和更多的想象力;同时会设立各种社团, 如数学会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 社会学科会通过很多户外参访等方式, 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教学, 使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达到匹配。

第二, 强调团队合作, 会采用社群的方式, 一般社群以3~6个人为宜, 并且成员都是集合异质性的人。社群要有一个领导者, 找到领导者来带领教师完成团队合作和课程规划, 如果有荣誉和成果产生的话, 也更容易促使有一个领导者去做。另外, 校长也设置了课程发展室, 布置十分温馨, 让谈话更加轻松随意。

第三, 带领学校教师参加“课程工作坊”和“新一代数位学习”的培训活动, 积极推动教师思维的系统化, 进而推动课程领导。与英国文化协会合作的ISA国际计划方案, 会有英国学校的学生来此交流与互动, 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今年的文化嘉年华活动, 以环保为议题,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环保方针与行动;南门好少年证照, 旨在中学阶段经过南门证照的三个阶段, 南门好少年转换为电子护照的认证, 让学生不管阅读还是体育技能都得到提升, 让学生对于自我的挑战,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自我学习为中心, 让学生自己思考。

第四, 校长也会积极参与每次的社群活动, 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谈话中, 一定会和教师对话, 多聆听和鼓励, 并且传达给教师———校长和教师是伙伴关系, 是一个团队。主任和社群开会的时候, 校长会参与, 如果遇到优秀的教师, 校长会赞美, 给予正向的鼓励, 并会出席一些班级活动。

此外, 在学校行政方面会提供资源给教师, 比如其他学校的资料或者一些设备, 只要教师愿意改变, 行政方面会优先提供条件和资源。

访问者:主任您在学校实施课程领导的途径是什么?

教务主任:第一, 社群发展的类型有属于整个社群一起在运作的共同的组织, 也有不同领域根据不同的需求成立的组织, 以及配合学校发展产生的组织。如果要推动课程领导, 就必须要撒一些“种子”在教师中间。假设现在学校想要推进时事阅读的课程, 我会找相关领域的一两个教师谈, 先收集精英教师, 之后再慢慢扩散, 吸引更多人加入团队, 一定要有渲染力, 才可能让别人来认同你的想法。怎么找社群教师的领导者, 平时主任会自己观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 有些教师是非常有渲染力又非常上进的, 这样的教师是领导者的很好的人选。

第二, 和其他学校合作, 利用他们所参与的一些计划, 比如与南门国民小学合作举办一场演讲, 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 南门好少年证照在新任校长的带领下, 大家积极参与, 促使了一些规则的改变, 并逐步实现从纸本到电子化的过程。

第四, 开展特色校园活动。比如开展南门社区艺术节, 把学校的门打开, 增加与社区的互动和对学校的认同感,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四、课程领导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访谈者:您在课程领导过程中是否产生困难或遇到一些挑战?如果有, 存在哪些主要困难?

校长:刚开始都会有困难产生, 学校和教师会面对进程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家长的压力等。教师会认为这是行政压力, 家长也不理解, 所以首先既要说服教师, 又要说服家长。

其次, 怎么找领导者。首先会找主任参与, 让主任帮助寻找领导者, 教师看到主任和校长参与, 也会更有积极性。有时候有校长在, 教师讲话会有顾忌, 所以通过主任可能更能听到真实的想法。

再次, 课程领导的过程中, 怎样把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结合。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效应, 怎样取得平衡, 不增加教师的负担, 也都是要考量的。

教务主任:第一, 当行政人员 (如校长和主任) 来推动事情进展的时候, 说服教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教师会认为上课已经够忙了, 还要做这些东西, 这到底对学校有什么作用?教师可能会关注自己的教学, 而暂时看不到学校的改变。我不太喜欢说教, 而会用闲聊的方式, 这样不会让教师有很大的压力, 闲聊不脱离所要达到的目标, 教师会更容易接受。一人之力会很难, 要学习善用不同人的特质来负责完成相应的环节。不要压榨、否定别人。

第二, 其实自己有满脑子的想法, 但是在这个环境里包袱太大, 上层的压力还是会存在,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 也只能在这个环境里去改变, 在政策的压力和目标下要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

五、课程领导的主要成效

访谈者:在该校实施课程领导后, 您是否察觉到学校有哪些明显变化或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校长:今年针对文化的尝试和改变, 社群改变很多, 教师对于课程领导, 也变得很有信心, 文化氛围很重要。举个例子, 如课发会是很重要的, 因为它是展现社群成果的一个过程, 并能获得及时的反馈。不同社团可以互相学习。再比如抢时数问题, 教师一定要提出计划, 要让委员觉得有道理。每一学期期末, 校长也会咨询教师对于课程时数的想法和总结, 检验成果并修订。前期我们的要求可能不会很高, 一两年之后会对成效越来越有要求。

主任:因为上任方一年, 很难清楚地看到某个学科的改变, 但是还是能看到变化。在学校文化上, 我很努力地在推动一些东西, 希望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而不是只关注书本。虽然表面上是陪同学生, 但是无形中教师也有吸收和成长。

六、教学领导的定义

访谈者:请问您对教学领导如何定义?它与课程领导是怎样的关系?

校长: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是一体两面, 课程领导的涵盖比较广, 包括人、事、时、地、物, 它可以说是从你的课程计划开始, 到课程实施, 一直到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的投入。我认为教学领导是课程领导中的一环, 因为从它的实际面来讲, 甚至最后延伸到学生的学习成效, 其实都可以当做课程领导。

从学校的运作中, 我会慢慢从学校的文化氛围做改变, 也就是说, 早期教学研究多是从事务性做起, 近一百年一直到现在比较强调从辅导团开始带领他们做, 从课程的改革跟实施的部分来讲, 我也跟教师强调课程的实施共备, 教师讨论的东西不用太大, 让课程多元且保证质量。一群人透过课程对话的内容去实践, 然后针对课程、单元提出想法, 不断修订。

小至班级, 大到学校, 从课程计划到实践、实施, 我依然强调文化氛围的转变、对话, 还有教学资源的投入, 包括我教室里的或是他班级经营管理上的省思, 一直到学生学习情况、课程检核与课程评鉴, 我都觉得是课程领导的一环, 跟教学是一体两面。课程若无教学实践, 那就不会有成功的课程领导。

教务主任: (课程领导) 不一定是只发生在教室的。先把“课程”两字去掉, 单看“领导”一词。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包括小到课程的一个单元, 大到你对教育的内涵的理解, “你想要做什么?”我觉得那才是领导的定义。比如有礼貌运动, 我认为它也是一门课程, 一门关于学校文化的课程, 它的力量是无形的。我更希望藉由一些人的影响力, 去慢慢形塑在那个环境里你想要创造出来的那种“质”, 这是我对课程的概念。

七、结语

由上述访谈可知, 关于课程领导, 校长特别强调“教学”的部分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形成多样的教学风格, 而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可以协助一部分。因此, 鼓励教师做尝试, 并将结果拿出来分享, 提出建议及所需的资源, 经过行政协助, 形成一种永续的循环。

除了强调教学领导方法的改变, 校长另外提到整合方案与整合资源 (如教师专业发展评鉴与教师成长) , 是校长应注意的问题, 以避免教师负担过重而抗拒。深入了解南门国民中学教师加入专业发展评鉴的高比率, 校长提出了其理性说服的方式。107课纲实施后, 每位教师都需要公开授课, 包括校长, 所以要说服教师提前做准备, 并强调观察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因教师专业与教师职业生涯相关, 要使其愿意产生投入, 借鉴成功经验, 继续分享与扩散。从情感面向上, 更是强调将“教师”的工作当成“志业”, 而非仅是“职业”。

不同于校长从“教学”层面出发, 将课程与教学领导合并说明, 教务主任对于“课程领导”的定义则是从“领导”层面出发。主任以参与“课程领导人培育计划工作坊”的人员为例, 邀请这些成员参加的原因, 除了考量到各个领域领导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外, 还考量到其身上的某些优秀特质。对教务主任来说, 因其强调领导、影响力的展现, 所以更加注重从平常的观察开始, 并在与教师闲聊互动中, 推展各式新的信息与想法。

一个学校里, 人跟人互动的礼貌, 教师跟学生间的互动, 教师应该要有怎样的身教言教, 学生要有怎样的态度等都是课程的内容。

关于教务主任强调“课程领导”的“领导”方面, 可从教务主任对于“课程”的想法来认知。由上所述, 教务主任似乎更重视课程理论中“潜在课程”与“悬缺课程”部分。以教务主任教导的音乐课程为例, 他重视情意方面, 希望以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难度较高的歌剧内容;以请学生推荐音乐与学生交流等方式来学习, 这与一般音乐课程极为不同。另外, 从前述具体实务看, 教务主任推动的“南门社区艺术节”和为会考结束的南门国民中学三年级学生准备一系列讲座, 利用毕业典礼前的时机, 带入活动的同时也让教师产生新的体验。种种活动的推动, 皆可看出教务主任对于课程定义的广泛与弹性的把握。

综上所述, 影响校长与教务主任对于课程领导的看法的因素, 除了职位与年资的不同外, 还有个人理念与教学经历。由实务出发, “课程领导”的定义涵盖范围较广, 但个人仍可从不同方面去解读, 特别是由于对于“课程”的专注点不同, 将会影响其课程领导相关活动的执行。另外, 因两位受访者担任行政职务, 故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诠释仍较偏向行政, 这说明行政权力对课程领导的推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旭钧.课程领导:理论与实务[M].中国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3.

[2]郑东辉.试论课程领导的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3 (9) .

[3]马云鹏, 王波, 严劲松.谈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3) .

[4]Macpherson I, Brooker R.Positioning Stakeholders in Curriculum Leadership:How Can Teacher Educators Work with Reachers to Discover and Creat Their Place?[J].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 28 (1) .

台北市立美术馆导游词 第4篇

当人们听多了美国式或法国式的套路

柏林市立美术馆通过一个展览

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100年中,欧洲艺术流派纷呈,而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也成为文化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几乎能找到欧洲所有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印记,也可以找到那些知识分子和艺术改革者的足迹。在柏林的土壤层中你可以找到不同艺术的层积切面,这也让人更难理解这个城市纷繁复杂的艺术面貌。然而,柏林市立美术馆的馆藏展览为观者抽丝剥茧、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柏林的艺术脉络。从早期的德国印象派,到柏林达达,再到东欧前卫艺术和新客观主义、二战时期的艺术、新表现主义,这个展览将德国的现代艺术史娓娓道来,无论前言还是作品注释都写得一语中的,如果您想选择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解读这座文化之都,或者弄明白为什么偏偏是柏林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罗马,这个长期陈列展应该是您在柏林最好的选择。

在柏林市立博物馆馆藏展“1880-1980年的柏林艺术”中,参观者可以感受到相互撞击的柏林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从德国印象派到柏林达达,从东欧先锋艺术到1950年代开始的战后艺术征程等等,柏林市立美术馆向人们展示了柏林现代艺术的曲折道路以及这些艺术家们的深刻思考与尖锐批判。

展览从德国印象派开始,人们从雷瑟·伊瑞(Lesser Ury,1861-1931)的躺在暗红色沙发上的女人体可以看到法国印象派在德国的发展,这位常画柏林街头小景的艺术家似乎没有他的法国同行们那么乐观,他的作品并不总是洒满阳光、鲜亮而愉快,他的绘画多有雨中夜幕、柏林街头闪烁的灯光。虽然受到法国艺术的影响,但是从一开始德国现代艺术就保持着自己凝重而深沉的个性。摄影家让格·泽尔(Junge Zille,1858-1929)的摄影朴素而看似随意,他的作品让人们再次体会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民众生活的艰辛,其批判色彩往往让人感到过于直接,而在这些直接的图像之后观者能够体会到一种悲悯的情怀。

“1880-1980年的柏林艺术”是一个令人回味的、关于展览史的展览。当人们从印象派走到达达部分,不禁会怀念1920年夏季在柏林博查得画廊(Galerie Otto Burchard)举办的第一次国际达达展(International Dada Fair)。柏林作为达达艺术的起源地之一,在一战之后是许多具有批判精神的前卫艺术家的圣地。这里聚集了魏玛时期柏林达达艺术中唯一的女性艺术家汉娜·奥施(Hannah Hoch,1889-1978)、若尔·豪斯曼(Raoul Hausmann,1886-1971)、琼·哈特费尔德(John Heartfield,1891-1968)、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1893-1959)和琼哈纳斯·巴得(Johannes Baader,1875- 1955)等一批重要的欧洲达达艺术家。达达艺术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坚决反对德国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立场,在艺术手法上广泛运用现成品进行创作,特别是运用拼贴、并置的方法将大众刊物上的图像重新组合变为一种新的作品,并且在作品中运用文字,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谬感,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达达主义者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拓展了艺术的范围和表达方法。走在展厅里,仿佛置身于达达知识分子中,乔治·格罗兹和琼·哈特费尔德的《变野蛮》装置作品仍然立在墙角,而且作为脑袋的灯依然闪闪发光,达达的海报依然贴在墙上,在房顶上还吊着穿着军装的人。人们也能从这个展览章节中找到新发现,奥托·穆勒的油画作品《街上的噪音》(Street Noise,1920)表达了艺术家对于柏林城的感性认识。

20世纪20年代,更多东欧艺术家的名字进入了柏林文化圈,柏林成为国际文化的交汇口。1922年第一次俄罗斯艺术展在私人画廊万·达蒙(van Diemen)开展,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亮相于这个摇荡而萧索的国度,艺术家们在柏林的脚印连接起东欧和西欧两种文化的交流。从伊万·普尼(Ivan Puni,1892-1956)和南姆·甘保(Naum Gabo,1890-1977)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子,然而他们的作品也保持着俄罗斯人独有的欣赏习惯。年轻的伊万·普尼是俄罗斯先锋派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朋友在1915年3月组织了未来主义展览“五号电车”(Tramway V)和1915年12月“O-10”(The Last Futurist Exhibition O.10) ,其中“O-10”展览标志着俄罗斯艺术历史上的重大变革,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和塔特林的“浮雕绘画”(counter-relief)同时在这个展览上出现,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20年伊万·普尼来到柏林,并且在这里居住了3年,之后这位艺术家移居巴黎,这件创作于1921年的《合成音乐》便是到柏林后创作的作品。南姆·甘保是构成主义雕塑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不再采用传统的大理石、铜等材料,而是采用比较廉价的铁片、玻璃和塑料等材料。展出的这件《躯干结构》作品用纸板做成,艺术家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以单纯的纸板穿插方式探讨了线与面、光与影的关系。俄罗斯艺术家对于形式的执着和冷静的艺术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德国艺术的发展,当然除了上述两位艺术家,在德国的艺术家还有很多,如康定斯基等等,这些艺术上的探索与交流促成了包豪斯等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潮流,德国的知识分子们在艺术上开始更加严肃地探讨和研究新的艺术样式,并且开启了现代设计时代。

相对于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新客观主义”(New Objectivity)可谓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动向。20世纪20年代的新客观主义的艺术是一种批判的艺术,它没有特别的条条框框,但是注重表现社会和人的真实状态。这一时期重要的艺术家有奥托·迪克斯(Otto Dix,1891-1969)、鲁道夫·希里特(Rudolf Schlichter ,1890-1955)、简尼·曼恩(Jeanne Mannen ,1890-1979)、艾瑞克·沙蒙(Erich Salomon ,1886-1944)等。伊凡·万·卢克(Iwar von Lucken,1874-1935)是欧洲老贵族家的一员,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他是奥托·迪克斯,孔纳得·费利克思穆勒(Conrad Felixmuller,1897-1977)和奥斯卡·卡卡沙卡(Oskar Kokoschka,1886-1980)等画家常画的模特儿。在奥托·迪克斯的笔下,这位没落的欧洲贵族、诗人有些落魄又十分敏感,窗外风云变幻中的古老建筑象征着这位贵族所处的环境,细长而紧张的手指旁边柔弱的花朵似乎暗示着诗人无力而理想化的内心世界。鲁道夫·希里特的作品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借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的作品,无疑他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画中人物珍妮是鲁道夫·希里特的挚友与爱人,从1922-1925年这位女士经常出现在鲁道夫的作品中,这件作品中的珍妮半裸露着,她毫无表情的脸上留给观众的只是一双空洞的大眼睛。艾瑞克·沙蒙的本职是律师,但是由于机缘巧合而接触摄影,他成了最早尝试跟踪拍摄的记者之一。艾瑞克·沙蒙的作品常常发表在《柏林人画报》(Berliner Illustrierte Zeitung)上,并且在世界媒体中广泛传,他用手中的相机改变了纪实新闻报道的方式。

nlc202309032057

战后的柏林犹如凤凰涅槃,而战后柏林的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开始,各种新的艺术思想层出不穷,在战争的废墟上人们开始重新创作和理解艺术。汉斯·郁曼(Hans Uhlmann,1900-1975)在二战期间偷偷创作了许多类似于“三维绘画”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只有等到战后才能被展出。从某些特定的角度看,这些铁线是一个人的头像,但是只要角度稍作改变,看起来又成为一些杂乱无章的线的组合。汉斯·郁曼对于空间的掌握技巧得益于他的工程师背景,这种“三维绘画”继承了构成主义的传统。

1960年代早期,新具象主义在德国产生,艺术家不再仅仅表现美好的东西,丑恶的、恶心的、扭曲而无序的人物和情景也开始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具有深刻反省性质的作品让人们从欣赏美中走出来,陷入对于人类和社会阴暗面的沉思。这些作品让人们想到戈雅和丢勒的晚期作品,如《农人食子》(Saturn Devouring His Son,1821-1823),《被埋了一半的狗》(Half-submerged Dog,1819-1823)等。此次展出的郁根·舍那贝克(Eugen Schonebeck,1936-)的《十字架I》就是这样的一幅作品,画面上充满了暴力和性,同时这张作品又与宗教和苦难相连,整个作品让人感到变形和难以理解。然而这件作品也正是用这样一种坦然而尖刻的方式向读者剖白艺术家的苦恼与困境,同时激起观者对于现实的沉思。《现代画家》(A Modern Painter,1966)是艺术家乔治·巴斯里兹(Georg Baselitz,1938-)“英雄”系列的作品之一,艺术家的抗争与受难形象在黑色的背景上被凸现出来,狂放不羁的笔触好像是地底沉闷的呐喊。

从美丽的印象派裸体女子像开始,到看似丑恶、野蛮的新具象艺术结束,柏林市立美术馆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又客观冷静的柏林印象。在展览背后是这座美术馆对于柏林精神的把握,它是自由与抗争,也是多元与融合,是分裂与统一,也是黑暗和光明,是哲学批判,也是艺术感受……或许破碎的柏林墙会告诉人们更多关于这个城市的过往,那些艺术品会让人们记得城市中曾经的思想者。

作为一个由玻璃厂改建而成的建筑,柏林市立美术馆或许没有博物馆岛的古典风范,也没有它的邻居柏林犹太博物馆的惊世骇俗的建筑风格,总的说来,这是一个从外表看来其貌不扬的美术馆。但是这一切并不能影响人们怀着尊敬的心情走入这座美术馆,实际上它不仅保存着柏林乃至世界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还保存着许多关于这座城市的艺术档案。这座美术馆不仅收藏出生于柏林的或者曾经在柏林驻足过的艺术家的作品,而且还收藏摄影、建筑等所有与城市和艺术相关的档案,这种收藏的特点让这座美术馆与柏林这个文化都市息息相关,并且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载体。走进柏林市立美术馆就是在阅读柏林的艺术历史,同时你将看到意想不到的今日柏林。

台北市立美术馆导游词 第5篇

一、依據︰臺北市政府教育局78.10.17北市教一字第五四三七五號函暨本校實際需要修訂。

二、目的:為發揮教育愛心,鼓勵學生改過自新,敦品勵德,激勵奮發向上之精神。

三、懲罰存記依左列原則辦理︰(一)、受理對象︰凡初犯校規學生(不含特別懲罰),經考察確有悔悟及改過自新之誠意者。(二)、申請人︰學生本人或其班導師。

(三)、申請時間︰懲罰未公佈前。(四)、申請程序︰1、由申請人向學務處領取並填妥懲罰存記申請表,送請有關人員(該生班導師、輔導教師、教官、學務處生輔組長)附署﹝小過(含)以下由

二人附署,受大過處分須由三人附署﹞後提出。2、存記核定之權責,依本校學生獎懲實施要點第十三項之規定辦理。(五)、處理方式︰1、凡申請存記之學生,於考察期間已有悔意而未犯校規者,予以註銷存記。2、凡申請存記之學生,於考察期間未有悔意而再犯校規者,除加重其處罰外,並將已存記之事實併案公佈。

四、改過銷過依左列原則辦理︰

(一)、受理對象︰凡核定懲罰之學生(不含特別懲罰),經考察確有改過自新之誠意,積極向上之具體事實,且在考察期間內未再觸犯任何校規者。(二)、申請人︰學生本人或其班導師。

(三)、申請時間︰懲罰事實公佈一週內。(學生本人自懲罰事實公佈一週內提出申請,班導師、輔導教官、輔導教師得視學生悔意隨時提出)。(四)、申請程序︰1、由申請人向學務處領取並填妥改過銷過申請表送有關人員(該生班導

師、輔導教師、教官、學務處生輔組長)附署(小過處分由二人附署,受大過處分須由三人附署)後提出。2、銷過之審核於考察期限結束後,提請德行會議或改過銷過會議審議。(五)、處理方式:

1、經德行會議或改過銷過會議審議通過之改過銷過案,由學務處生輔組長彙整有關資料,簽請校長核定後,據以銷過。2、凡申請銷過之學生,於考察期限內再犯校規者除取消銷過之申請外,並加重其處罰。

五、凡申請「懲罰存記」暨「改過銷過」經核定後考察期間大過三個月,小過二個月。

上一篇:成功者的习惯秘诀下一篇:司法所职能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