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2024-07-25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精选8篇)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1篇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从理论上分析用紧支集小波处理地图矢量数据时遇到的.点位漂移和端点附近图形畸变等问题,给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方法,并用实例验证所给方法的正确性,为小波理论在地图数据分析和处理中的应用做必要的理论准备.

作 者:吴纪桃 王桥 作者单位:吴纪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学系,北京,100083)

王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测绘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年,卷(期):31(3)分类号:P28关键词:小波理论 紧支集 小波变换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2篇

全球平衡增长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1) 全球平衡增长议题内涵的讨论和深化。全球平衡增长议题自提出至今已三年, 除了衡量失衡的指标, 对于平衡的界定、测度、非平衡的原因等, 各国及理论界都还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需要新的理论模型, 在凯恩斯的内部平衡和Meade的外部平衡的基础上, 拓展全球平衡概念的外延, 开发适用于科学合理准确表达全球非平衡的指标体系, 在可辨识的非平衡基础上, 讨论全球平衡增长的路径。

(2) 研究多边贸易协调机制约束的有效性、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共同目标的可能实现路径。多边贸易协调机制对成员国约束的有效性, 直接关系到多边机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制定共同目标的过程充满了有着不同政府目标函数的各国之间的博弈, 其中还隐含着各国国内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制定共同目标实质上是国际间利益分配的一种手段, 共同目标必须符合各国联合福利最大化。研究共同目标制定过程及其有效性, 将使我们能够预测哪些国际法则容易被违反, 哪些会被遵守, 哪些是有效率的。研究共同目标实现途径, 使我们能理解在博弈的真实均衡实现过程中利益是怎样分配的。

2.现实意义

(1) 把握全球平衡增长的新议题, 协调与G20贸易伙伴国的经贸关系, 是我国外贸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是G20成员国之一, 与其他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贸易摩擦和争端, 将构成我国调整贸易政策和解决贸易争端的重中之重。据初步测算, 排除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7年我国对G20出口总额占对全球出口总额的65.14%、对G20进口总额占自全球进口总额的58.01%、对G20的贸易总额占对全球贸易总额的61.98%。同时, 我国对G20国家净出口总额占对全球净出口总额的68.64%、对G20国家贸易顺差占对全球贸易顺差的55.50%、对G20国家贸易逆差占对全球贸易逆差的40%。我国对G20的贸易流动占总贸易流动2/3的客观事实, 使正确协调与G20贸易伙伴国经贸关系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因此, 针对G20提出的全球平衡增长议题, 协调与相关成员国的经贸关系是我国解决外贸争端的重点, 也是实现外贸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基石。

(2) 深化多边贸易协调机制研究, 是我国在国际场合中充分表达本国诉求, 积极参与制定新型全球治理结构政策的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协调机构中的话语权也在显著增强。另外, 由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家, 拥有占GDP份额最大的贸易顺差和大量的外汇储备, 使得我国制定汇率政策、贸易政策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国际协调机制中的话语权, 将使我国摆脱“被动挨打”的地位。对多边贸易协调机制约束有效性和共同目标的研究, 将使我国更好的利用自己的话语权, 充分表达本国诉求, 并在共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考虑本国相应的政策反应, 为政府的外贸政策提供更为理性的分析工具, 对制定贸易政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 更好地平衡多边贸易摩擦。

全球平衡增长的内涵

在经济平衡问题研究中, 早期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内部平衡问题。从凯恩斯时代开始,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成为经济体内部平衡的要件之一。“二战”后国际贸易恢复时期, 对平衡的讨论进入了一个强调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时期 (Tinbergen, 1952;Kindleberger, 1969) 。80年代中后期, 随着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连年增长, 学者们将注意力转移到经常项目上 (Dornbusch, R.and S.Fischer, 1980;Helliwell, J.F., 1989) 。自这一时期直到现在, 经常项目都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

1. 内部平衡

Meade (1978) 赞同凯恩斯在他那个时代关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相对稳定的内部平衡观点。但是他认为凯恩斯不仅只关注短期平衡, 而且仅凭直觉判断短期内宏观经济指标总在均衡值附近, 因此内部平衡问题在短期总是不显著。Meade认为工资刚性的假说在上世纪20年代或许还能站得住脚, 但在“二战”后却无法成立, 内部平衡的观点必须结合外部平衡并在国际收支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的框架下重新审视。Kindleberge (1969) 提出了通过贸易收支测度一国经济是否平衡的思想方法。他提出的平衡的定义为:其中T为对外转移支付, LTC和STC为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出, G为黄金净增长。

2.外部平衡和全球平衡

Meade (1978) 在诺贝尔奖领奖台上的演讲题目虽然是The Meaning of“Internal Balance” (内部平衡的涵义) , 但是其确是想在新的经济环境中提出新的涵义。在“二战”后相互依赖的国际体系中, 对内部平衡的讨论不能只限于充分就业和物价, 应加上国际收支平衡。Meade提出通过制定调控需求的政策稳定物价, 改革固定工资制度达到充分就业, 以及通过汇率政策达到国际收支平衡。他还提出通过减少间接税的方式调控国内需求, 同样也可以减少贸易顺差,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Dornbusch, R.and S.Fischer (1980) 、Helliwell, J.F., (1989) 、Obstfeld-Rogof (2005) 、Dekle-Eaton-Kortum (2007) 都将全球失衡理解或描述为经常项目的失衡。他们使用Eaton-Kortum (2002) 开发的引力模型, 研究了40个国家的经常项目失衡, 认为回到平衡的方法是美元相对其他经常项目顺差国贬值10%左右。

全球非平衡的原因

对于全球非平衡的原因, 各国都有带着歧视色彩的解释。幸运的是, 经济学家的研究很少带有主观色彩。Angell (1928) 研究了美国1919~1926年的贸易收支情况, 发现贸易收支余额的波动与净商品流动的波动、净资本流动的波动很相似, 并且认为贸易收支余额的变化与国内平衡没有关系。Kindleberge (1969) 指出, 美国贸易收支问题的根本原因来自消费者的过度消费或过度投资而不是源于对进口商品的过度消费。Helkie and Hooper (1988) 通过对美国1981~1986年经常项目的研究发现, 这些年美国净出口减少的绝对量大于经常项目的减少量。他们认为, 这大部分归因于美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上涨, 小部分源自相比其他国家快速增长的美国人均实际收入。而这两者实际上又是紧密相关的。Yueh (2011) 认为, 全球失衡尤其是中美失衡的原因在于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失衡, 如中国鼓励出口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长期贸易顺差存在。另外, 各国国民消费与储蓄的失衡也是全球失衡的重要原因。

全球平衡增长问题的研究方法

探讨全球非平衡的测度问题, 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全球非平衡指标体系用来对当前全球不平衡的现状进行测度。G20提出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之后, 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当前的全球非平衡进行测度。对非平衡的测度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国国内平衡问题。自“二战”后国际贸易重新发展以来, 内部平衡问题无法成为一个孤立的国家内部问题, 必须与外部平衡相联系。因此, 第二层次是与内部平衡相关的外部平衡。这种外部平衡可能是两国之间的平衡, 也可能是多边体系中的平衡。第三层次是在多边体系甚至全球的平衡。这一层次的平衡因受到研究中的各国两两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显得更为复杂。

不管是哪一个层次, 对于上述平衡问题的分析必须首先进行平衡的测度, 这就关系到指标体系的建立。凯恩斯首先使用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指标测度内部平衡;Meade (1951) 在凯恩斯的内部平衡的基础上, 加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以衡量一国经济的内外平衡。而多边体系或全球平衡的问题很少有学者涉及。

1.一般均衡分析和CGE模型

一般均衡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理论研究最为核心的研究法之一。CG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模型经常被用来分析贸易政策和分配问题, 尤其是对每个单独的贸易政策的所有影响进行全面追踪和分析 (Ronald et al, 2009) 。在全球平衡增长问题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将G20作为CGE模型一般均衡分析的整体, 推导单边改变贸易政策对各国福利的影响, 从而区分可置信和不可置信的政策选择。

2. 理论模型与实证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现有文献关于内外平衡概念及其测度的论述, 梳理衡量一般均衡所需的指标体系, 并在新的国际共同目标下讨论多边贸易协调机制约束的有效性。通过对消费者效用函数的科学设定, 将收入边际效用不同的群体差异引入模型中, 改进政府关于个体之间分配的态度, 更加贴近政治经济分析的初衷。采用计量模拟方法检验由G20构成的共同代理框架中各国政府目标函数的动态变化对各博弈方福利的影响, 是重要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3. 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遵循抽象设想—理论推导—实证检验—政策分析的研究脉络, 注重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拟合度, 并基于多边贸易协调机制中各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对全球平衡增长问题的研究, 是要揭示在一定初始条件下贸易谈判的结果及各国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 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贸易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研究展望

1.全球非平衡模型的构建

将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纳入分析范围的模型, 除了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外, 必然首先受到各国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 继而受到各国利益集团的影响。构建全球平衡增长模型不仅要考虑这些经济和非经济的因素, 而且要能够科学合理地测度全球非平衡的程度。这种模型对各国制定相互依存的贸易政策至关重要。构建全球非平衡模型需要同时考虑经济和政治因素, 以及两者的动态变化, 以及由此导致的贸易摩擦的动态变化。

2.贸易谈判模型的拓展

Grossman-Helpman (1995, 1996) 的贸易谈判模型设定为两个大国的两个阶段动态博弈。第一阶段为国内利益集团博弈, 第二阶段为各国贸易政策博弈。真实的情况是, 多国进行长期重复博弈, 使得各国的收益不是在以上第二阶段就确定, 而是未来所有收益的贴现值之和。对贸易谈判模型的拓展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政策向量, 国家之间政策的两两相互影响也使得模型设定和寻找均衡更加复杂。假设政策向量中每一元素都是连续分布的, 最终的均衡很可能不是纯策略纳什均衡, 而是贝叶斯均衡;各国的收益也不是常数, 而是存在一定的分布, 各国根据收益的期望制定贸易政策。尽管拓展的模型更为复杂, 但是这也许更符合各国长期博弈的实际。

结论

全球平衡增长议题, 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探讨全球平衡增长的测度、多边贸易协调机制的约束——G20所提出的全球平衡增长议题——其具体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重要问题, 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理论界重点关注的。在全球金融危机复苏过程中, 各国会不可避免地相对主观地提出自己的诉求并付诸实施。不考虑对他国产生影响的贸易政策制定过程最终会形成贸易战, 对各国福利都造成损害。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个新的全球治理结构开始发挥其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巨大作用——提出全球平衡增长议题, 试图通过国际协调指导贸易利得在国际间的分配。多边贸易协调机制的本质就是指导贸易利得在各参与国间分配的一种制度安排。研究全球非平衡的测度、全球平衡增长的理论模型是为这种制度安排提供标尺, 进而为我国制定贸易政策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Angell, J.W., Equilibrium in International Trade:The United States, 1919-1926.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28, 42 (3) :388-433.

[2]Dekle, R., J.Eaton and S.Kortum, Unbalanced Trad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 97 (2) :351-355.

[3]Dornbusch, R.and S.Fischer, Exchange Rate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70 (5) :960-971.

[4]Helkie, William and Peter Hooper, 1988, “The U.S.External Deficit in the1980’s: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R.Bryant, G.Holtham and P.Hooper (eds.) External Deficits and the Dollar:The Pit and thePendulum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

[5]Helliwell, J.F., Reducing International Imbalances:Evidence from Multicountry Model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79 (2) :258-263.

[6]Kindleberger, C.P., Measuring Equilibrium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9, 77 (6) :873-891.

[7]Meade, J., The Meaning of“Internal Balance”.The Economic Journal, 1978, 88 (351) :423-435.

[8]Obstfeld, M.and K.S.Rogoff, 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and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005 (1) :67-123.

[9]Roland-Holst, Mensbrugghe, General Equilibrium Techniques for Policy Modeling, Draft, 2009.

[10]Tinbergen, J., Four Alternative Policies to Restore Balance of Payments Equilibrium.Econometrica, 1952, 20 (3) :372-390.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3篇

自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以后,关于它的概念、核算方法、核算的对象、作用等理论问题,学术界一直在研究争论,本文就以下尚未达成共识的几个问题探讨一下。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什么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什么?目前尚未研究解决的两个问题是:第一,从人才等级的划分来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企业员工分为初、中、高三级,那么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是企业的所有员工,还是仅限于高级人才呢?第二,如何划分人才的等级,或者说初、中、高的划分以什么为依据呢?是以职务、职称的高低,还是有其他标准?

第一个问题所涉及的是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象的范围问题。个人禀赋的差异使企业员工具有非同质性,根据一般能力、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对称分布,通常可将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人员,即具有社会平均的知识量和一般能力水平的员工。这类劳动者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简单工作技能,与重复性或通用性工作相联系,在知识经济下其技术含量远远高于纯粹的人力资源自然存量,并且作为一个整体,其数量呈日益递减趋势。另一类是骨干性人员,即管理型人员(一般为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型人员(即在不确定性市场中,能够开拓市场的人才)。这类人员是企业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的中坚力量,是最大限度地使实际生产成果逼近技术可能边界,或是最大限度地使实际运行符合最高决策的人员。两类人力资源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整体,都在为企业创造效益。如果将企业所有员工都纳入会计核算,将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花费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但如果只是企业的部分员工纳入核算,是否又对企业整体的资产核算造成遗漏,这又是一个问题。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本人认为人力资源使用价值越大,其成本核算单位应该越小,如企业经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其使用价值核算可以以单个人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反之,人力资源使用价值越小,其成本核算单位反而越大,如新进人企业的一批学徒工,其成本核算可以以该批人力资产为一个成本对象,只设一个成本明细核算科目对该批人力资产进行核算。这样区别核算,既能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又可简化核算,体现重要性原则。

第二,如何划分人才的等级,或者说初、中、高的划分以什么为依据呢?是以职务、职称的高低,还是有其他标准?

一般企业对人才的划分都是以职务、职称的高低来划分的,这是最简单的划分标准。本人认为,还可以结合绩效考评。业绩考评也是考察一个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结合工作量的多少:如老师上课的课时数;工人完成产量的多少;还可以根据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如某一销售人员签订的销售合同金额大小;某一经理做的一项决策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作为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予以确定。

二、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

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这本是经济学中价值分配理论的一个问题,但考虑工资与盈利分配的核算在会计上的重要性,我们仍有必要在人力资源会计中讨论这一问题。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与计量以前,企业员工从企业中所得到的报酬主要是以劳务费形式计入企业经营成本的工资。随着会计对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情况出现了变化:一方面,企业肯定还需向员工发放工资;另一方面,由于所有者权益方增加了一项“人力资本”,需要参与对企业利润的分配。于是企业员工从企业中所得到的报酬包括两个部分:工资与红利。资产负债表上具有相同人力资产价值的员工,其工资是否相等?为什么会有差异?工资与红利如何划分?等等,这不仅是经济学需要考虑的问题,人力资源会计同样必须作出合理解释。

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是指劳动者应获得的用于补偿其已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劳务的价值,其性质为人力资本的保全,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是人力资本保全的手段。人力资源创造的剩余价值中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应获得的部分,即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所得,就可以视为人力资本的增值。在一个企业里,工资作为企业员工从企业中得到的报酬肯定是不相等的,因为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以及职务职称高低,到企业工作年限等等因素,都影响到员工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根据以上对企业人员的分类,对两类不同质的人力资源应采用不同的工资标准:

由于一般性人力资源作为载体承载的人力资本的供给是政府,就其接受教育的程度来看,这些人力资源一般是趋同的。现代经济学一般认为,对于一般性的人力资源,其能力和努力程度一般置于一种基本可观测的状态,大致可以认为是一种公开的信息,因此激励约束对此类人力资源所有者而言基本上是不必要的,所以只需要简单地根据其产出进行奖惩即可。此外,古典经济学原理指出,生产型(尤其一般型)人力资源市场趋同于完全竞争市场,这些人力资源的价值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均衡状态一一以固定工资的贴现值来体现。因此,一般性员工从企业中所得到的报酬采取的是:“工资+奖金”的一种短期激励方式,主要是工资和福利,它是员工在企业投入劳动的报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理论反复申明,在企业的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财务资本的所有者和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他们相对于企业的股东与债权人而言为受托方,但是同时他们又是团队委托人之一,他们的努力程度不能够进行观测,而且产出也不是独立变量,而是取决于这个团队的总产出。因此,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而言,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模式,而应该充分体现经营管理者才能这一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的实际价值。因此不能实行固定工资制,而应该进行激励,即让这些人力资源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在固定的年薪之外还应该分享企业的超额利润。“年薪制”是一种中期激励方式,以年度为考核周期,把经营者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通常包括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两部分。在企业改制及管理创新中,通过职工持股、技术入股等形式,骨干性人员已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权益化,即人力资本跟物质资本一样具有企业利润的分享权。“人力资本入股”和“股票期权”是长期激励方式,“人力资本入股”实际上是人力资源自身智力和价值的一种体现,指人以管理才能、专有技能和专用知识对企业进行投入形成的股权。“股票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约束的某一特定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在股票期权制度下,人力资本的收益取决于期权到期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报酬契约规定的执行价格之间的溢价。

不同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或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和需求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才能满足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要求,实现整体效益的优化。

三、怎样解决人力资产价值的确认问题

我个人认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更关心的是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小,期望人力资产信息能帮助他们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而不在乎企业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大小,他们更关注企业取得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人力资源是能够创造经济利益这一点并无争议,但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存在很大不不确定性,不仅难以将其货币量化,而且人力资源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有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高管人员的决策失误,此时人力资产不仅没有带来资产的增值,相反引起企业负债的增加或者权益净额的减少。从人力资源这一资产的风险性来看,人力资源可能由于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其失去原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这种不确定性的大小以及可能为企业造成的损失都具有不可预计性。其次,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大小还可能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企业文化、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等等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产生影响。

人力资产价值的确认通常是采用投入价值中的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人力资源取得的特殊性,在同一技术岗位会有一些年龄相仿、能力相当的人,但企业为取得这些人才所花费的代价可能大不相同。比如:一部分是从外单位调进或自愿进入企业的,企业没有为其花费什么投资;一部分是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企业为其花费了较多的投资。显然,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两者具有相等的价值。但依据目前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方法,二者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人力资产”的价值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将不利于客观反映企业所控制的人力资产的现状,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人力资产价值的确认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将企业为获得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招聘广告费,支付招聘中介机构手续费,招聘人员的差旅费、接待费、材料费,招聘面试费,体检费,从事招聘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支付被录用人员的迁移费、差旅费及安置时的行政费用等人力资源的招聘费、员工录用时的评估价值、员工在职进修和培训费、员工的医疗费及保险费作为人力资产入账;同时按员工录用时的评估价值作为人力资本入账。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的缺点:将全体员工都作为人力资本确认既缺乏理论上的支持,也缺乏实践的可行性;另外,将工资、福利费以外的支出都资本化为人力资产有别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使资产负债表中出现虚拟化资产,也违背了稳健性和重要性原则的要求。第二种做法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在取得时同时确认为人力资本和人力资产;人力资产随培训、评估增值而增加,随调出、退休、死亡及评估减值而减少;支付给人力资源的工资及福利费确认为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只有那些受益期限超过一年以上的支出才予以资本化,其余的则应费用化。具体讲,就是将发生额比较大的人力资源取得支出和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而将日常维护支出和发生额比较小的人力资源取得支出和开发支出等人力资产的成本未予以资本化的予以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将形成人力资产的数额相对较大的招聘广告费、职工培训费、职工教育经费、稀有人才离职损失费等作为资本性支出,予以资本化;而将发生额比较均衡的日常工资及福利费,发生额较小的招聘费、培训费等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还有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计提折旧;对企业因人员调出、转让等原因而收取的补偿费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人力资产损益;将上述确认的事项在定期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同时进行表内和表外披露。由于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与其实际价值往往不符,由此会对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与有用性带来影响。为弥补这一缺陷,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对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评估、估价或描述,并将该信息在会计报告附注中予以适当披露。这种模式设计应该说是完美的,但存在运行成本比较昂贵的缺点。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4篇

小波变换归属于数学领域调和函数的范畴,是调和分析几十年来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它保留了Fourier分析的优点,又弥补了Fourier分析不能进行多尺度分析的不足;它不仅提供频率域的信息,而且可以进行精细的时—频分析。法国著名数学家Fourier于1822年提出了Fourier分析理论,结合1965年美国Bell实验室Cooley、Turky两位工程师提出的快速Fourier变换(FFT),使Fourier分析成为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合最完美的数学工具。但是,Fourier分析却不能作时—频局部分析。小波分析作为Fourier变换的新发展,既保留了Fourier变换的优点,又弥补了Fourier变换在信号分析上的不足。

1 小波理论发展过程

小波理论(wavelet analysis)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应用数学分支,应该说是法国地球物理学家Morlet最早提出了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的概念,并将其用于分析地球物理信号。但是理论上构成较系统的框架则主要是法国数学家Y.Meyer、地质物理学家J.Morlet和理论物理学家A.Grossman等学者的贡献。1910年,A.Harr在研究Hilbert空间的论文中第一次描述了一种紧支撑的正交函数系Harr函数系;1936年,Littlewood和Paley对Fourier级数建立了二进制频率分量分组理论,对频率按2j进行划分,其Fourier变换的相位变化并不影响函数的大小,这是多尺度分析的最早来源;1946年,D.Gabor建立了一种时频相位空间理论,推倒了恒Q原则,利用平移的Gauss函数来对信号进行展开,这是早期的一种无限支集的非正交小波展开;1984年,P.Goupillard、A.Grossman和J.Morlet第一次提出了“小波”的概念,并用一种无限支集的非正交小波分析地震数据;1988年,I Daubechies创立了离散小波的二进小波理论;1989年,S Mallat将离散小波变换与Daubechies正交基联系起来,引入了多尺度分析的思想,建立了信号分解和重构算法,即Mallat算法;1990年,Meyer的文献是小波方面的第一套权威性、系统性著作,它详细地研究了各种小波基的表现,以及小波分析在复分析、算子论、偏微分方程与非线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2 小波理论应用领域

随着小波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小波分析已在很多领域内得到应用,并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数值分析

小波分析与传统数值分析方法的结合,产生了小波Galerkin方法、小波有限元方法、小波边界元方法及小波插值函数,极大地丰富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内容,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2.2 数据压缩和图像处理

针对图像信号存在很高的冗余度,图像剧烈变化的边缘或轮廓携载有重要的特征信息,现在利用小波变换已经提出了一种以多尺度分析为基础的模极大值法,以进行图像的数据压缩和边缘检测。另外,图像的特征提取、图像识别和配准等也是小波分析的应用领域。

2.3 信号处理

由于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上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其模的局部极大值可作为分析信号的不连续性和不可微性,即信号的奇异性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因此,小波分析可作为检测瞬态信号的有力工具,其尺度参量的变化特性可以用来估计函数的局部奇异性和瞬态现象,可以精确定位信号的突变点。同时,在信号滤波、故障诊断等方面,对于宽带噪声信号、非平稳过程信号等,采用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小波分析也是有力的工具。

2.4 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采用小波作为前向网络的基函数,以小波元代替神经元,构成小波神经网络。因为正交小波基易于构造,以它作为基元,网络权可以直接地、独立地计算,从而使收敛速度大大加快。小波神经网络应用在测井中时,小波分析可以作为数据的预处理工具,为神经网络提供输入特征向量;小波与神经网络的直接融合,即用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形成神经元。

2.5 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小波具有多分辨率(multi-resolution)的特点,也可以看成用基本频率特性为ψ(ω)的带通滤波器在不同尺度下对信号作滤波。因此小波分析在地震动信号、雷达、化工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应用。地震动所经历的时间历程函数表现为具有突变特征的非平稳随即过程,比较适合于小波变换进行频谱分析,可以实现对目标地震动时程的拟合计算。

3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准确地说,小波变换应用在地震信号处理中是从90年代开始的。早在1982年Morlet就认为地震信号随传播时间,其振中面、相位和频率都在变化,为了提高地震反射方法的分辨率,就必须更详细地研究这种变化。因此提出了Morlet小波,该变换方法在地震处理中可根据时变,不同频率的小波与信号相关,从而克服了Gaber变换的缺点。但是Morlet小波并不是正交基,因此,在理论上有些缺陷,存在冗余度的问题。Daubechies于1990提出了小波标架理论,为小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处理应用提供了基础;1993年LLB和Luehele,C.S等,利用小波分析刻画地质体的不均匀性;朱光明、高静怀等把小波变换用于一维滤波;章柯对地震信号采用二进小波变换的分时分频去噪方法,效果明显;Frauk.J.D和Wapenanar.C.P A把小波变换用于波场延拓;付燕利用小波分时分频相关处理和阈值噪声压制方法来压制地震噪声,用小波变换道间作内插;李世雄把小波用于一维波动方程奇性反演;高静怀把小波用于相空间地震波场步进式算法与成像和瞬时特征信号的提取。概括起来,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小波理论已用于以下方面:

(1)地震数据压缩;

(2)消噪;

(3)地震记录道内插;

(4)提高地震分辨率;

(5)数值计算(如波场延拓、波动方程反问题等);

(6)地震资料解释;

(7)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如分频瞬时参数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用小波变换分析薄层及薄层组特征);

(8)地震资料重新采样等。

小波理论方面因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其中对地震信号的消噪处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都有很好的局部化特征,所以可以用来进行地震信号消噪,区分噪声和有效信号,在最大限度地去除噪声同时,尽可能保持有效信号,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因此研究小波变换并将其引入地震数据分析处理,将其与其它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对信号进行综合消噪处理,将极大地提高地震分辨率、地震勘探精度和解释水平,使资源地震勘探和工程地震勘探高、精、准再上一个台阶。

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和深入,地震勘探采集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干扰信息增多,信噪比大大降低,严重地影响了地质剖面质量。常用消噪方法都是在实践中得到重复验证有效的噪声压制方法,但同时都具有相对严格的适用条件。只有满足某种特定要求时,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否则消噪效果就比较差,有效波产生严重畸变。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噪声类型和不同的工作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噪声压制方法。现有的对信号滤除噪声的方法归结起来大致有3种:传统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消噪法、相干平均消噪法和基于小波变换的消噪法。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消噪法和相干平均消噪法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会造成数据信息的大量丢失。80年代中后期发展并成熟起来的小波理论与传统的消噪方法比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基于小波消噪方法的研究工作极其活跃,特别是对阈值消噪方法的研究。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而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方法,近二十年来不断有许多改进的阈值方法被提出,极大地丰富了小波消噪的内容。

4 结束语

国外对于小波变换大规模的研究与应用己经有20多年的经验,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小波并应用到各个科学工程领域。近10多年来国内在小波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独立研发了小波分析处理软件。虽然小波变换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广泛而且深入,但它的发展还是处在一个开始的阶段,真正的高潮还没到来。小波理论尚不完善,缺乏普遍适用的最佳小波基的数学选取方法,而且小波分析在许多方面仍然局限于傅里叶分析的范畴。小波变换的未来将在非线性多尺度方法、非规则集上的小波构造及非平稳、非均匀、时变信号处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小波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地震数据消噪处理中被广泛应用。最后提出小波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会计政策选择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第5篇

【关键词】会计;会计政策;EMH理论

一、有效市场假说(EMH)

简森1978年把有效市场定义为:对一组信息Qt,如果根据该组信息从事交易无法赚取到经济利润,那么市场是有效的。EMH理论认为,在次强式或强式股票市场上,市场能够无任何偏好地对包括会计程序变动在内的所有信息作出反应。税收是会计变动唯一可引起的现金流量效应。在没有税收条件下,会计程序的变化不会影响股票价格。证券市场不会总是被会计收益引入歧途,而会作出对股票未来价值的不偏不倚的估计。甚至在某企业特定的会计程序不为外界所知时,有效的证券市场仍将对该企业运用的会计程序作出无偏见的预测,并对该会计程序将产生的未来预期收益的程序作出不偏倚的评估。总之,

EMH认为会计政策选择无关紧要,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有效资本市场将形成不偏倚的股票价格。

二、实证会计理论(PAT)

(1)分红计划。假设在做出“管理人员在某个分红计划下的报酬随着报告收益的增加”的假定,之后推导出该假设: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实施分红计划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更有可能把报告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2)负债权益率。假设在做出“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联系紧密,企业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的程序”的假定之后提出该假设:假定其它条件保持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率愈高,企业的经理人員便愈有可能选择可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的会计程序。(3)规模假设。在做出“大企业的政治敏感性和所承受的财富转移额(政治成本)均大于小企业”的假定之后,推导出该假设:在其它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愈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收益递延到下期的会计程序。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证实了这三大假设。简言之,PAT认为确实存在管理人员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

三、经济后果理论(ECT)

史蒂芬·杰夫在其1978年发表的一篇名为《 “经济后果”的兴起》文章中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行为、政府、债权人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定义的本质在于,会计报告能够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所做出的真实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威廉姆·斯考特(Scotc,WR.)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不论有效证券市场启示如何,会计政策选择能够影响企业价值”这一观念。即从本质上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确有影响(matter)。经济后果的出现,照斯考特的观点,源于“为何存在会计政策选择”这一问题。斯考特认为,会计政策及其变更影响到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甚至会引发政治家们的兴趣。他强调指出,这里的会计政策指的是任何一项会计政策,并非专指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那一些。由于许多重大的会计政策的变更都与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相关,并且经济后果观念与现实情况相符。总之,ECT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虽然可能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却能够影响企业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

四、评述

一般认为,EMH与ECT在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上是两大对立学派。EMH理论认为,会计政策选择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证券市场能自发调节形成洞悉一切的无偏见的股票价格;而ECT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影响企业价值。而实证会计研究结果更倾向于ECT。笔者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内幕信息等问题的存在,信息成本不为零,故而股票市场尚未具备看穿企业价值的能力。

五、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EMH理论认为,既然会计政策选择并不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应给企业管理人员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必过分限制管理人员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提供数个备选方案。PAT认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使得企业的契约成本最小化的整体需求,不是坏事情,准则的统一性不应太强,应保留一定的余地,避免日后重复签约的巨额成本。ECT认为,由于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所以会出现“第三者干预”现象,并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复杂化了。准则制定机构对这些干预会作出相应反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扩大对自身信息的披露;二是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准则的制定,为他们提供对未来发布的新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发表评论的机会。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面临困境,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会计理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进行政治上的考虑。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是两方面权衡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

[1]Watts,R.L.,Zimmerman,J.L.,著,黄世忠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6)

合并会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第6篇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问题,探讨,影响

在集团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中,合并理论是基础。那么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信息需求者包括哪些?为合并会计报表的最终理论定位是什么?这些都是合并会计报表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合并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使我国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全面的发展,同时,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主体在业务性质、业务范围、业务规模、结构层次、业务的复杂程度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规范化的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和准则上的滞后性,使得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在实际应用中问题频出,例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问题、合并的范围问题等。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合并理论与少数股东

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主要是指会计目标。作为一个具有较强的、严密的逻辑框架的系统,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会计目标,必定会对合并会计报表产生理论指导的重要作用和巨大影响。反之,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又会充分体现出会计目标的内涵与思想。会计作为一项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它的运行、它的功能的发挥必须服从系统的目标。因此,会计目标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起点。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争端主要集中在谁是合并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即:集团企业的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能否成为合并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需要我们先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观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其他经济主体。这些主体之间在财产资本、知识产权、智力资本等的帮助下,借助契约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可见,并不能简单的认为多数股权的拥有者就一定在公司的控制权配置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不难推断出,合并会计报表不仅为母公司的股东提供财务信息,还为企业集团的少数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提供具有决策意义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合并理论中的具体表现。

(二)合并理论与权益本质的认识

所有者权益是会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是企业股东、出资人对既定的经营主体资源、经营收益的要求权。因此,无论是在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研究中,所有者权益的地位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所有者权益所代表的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通常又被称为是股东权益。从会计的视角来看,虽然企业的所有者拥有的权利多种多样,但是更侧重于对现金、其他资产的处置权、企业在清算时对剩余资产的分配权、出售或转让时企业产权的权利。目前,对合并会计报表的选择有影响和指导作用的主要有业主权理论、主体理论。

(三)控制的本质与合并会计报表的选择

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凭空而造的,都是经过严密的分析、较强的逻辑关系作为基本依据的。因此,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理论的确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并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应充分体现出控制这一经济本质。即:集团企业的母公司对自己的子公司的全部资产有权进行支配,有权对子公司的经营决策进行统驭、有权从子公司的财务分配中获得经济利益。由于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着被控制与控制的关系,使得二者在资产的运用、经营、决策等方面成为了一个经济实体。此时的集团企业已经超越了法律实体的界限成为集团企业会计报表的报告主体,而各分公司、子公司的独立报表并不能完整的、全面的反映出集团企业的经济状况、经营活动等,只有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这也就形成了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可见,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确定是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的,也可以理解为:控制权的实质性存在最终导致了合并会计报表的产生。

(四)企业合并经济实质与合并会计报表理论

企业合并可能会引发会计报告主体的改变,企业合并可以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企业对多个企业、一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某项业务的合并,例如:我国的联想集团并购了IBM的PC业务。企业合并后可以保留法人资格、也可以不保留法人资格。企业进行合并主要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一种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资源的优化与配置。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的合并事件风起云涌,而合并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等。因此,合并会计理应为合并的经济实质而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出现会计合并操作的不良行为。

二、现行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一)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质量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行的准则中,对控制的经济实质提出了更高的、更深层次的要求,彻底剥离了关联交易中对合并会计报表带来的影响,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例如:子公司在当期发生的亏损应当在母公司、少数股东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给少数股东的当期亏损如果已经超过了少数股东在子公司中所有者权益享有的份额,那么其余额的处理方式将不同。即:章程中规定的或者是协议中规定的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有能力进行弥补的应冲减少数股东在子公司中所有者权益所享有的份额;如果章程中或者协议中并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那么应冲减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二)现行准则对会计报表项目中商誉确认的影响

商誉属于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它的存在与企业不可分割,因此,在实务中不能将商誉和企业的整体进行割裂,而是应该全部进行确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将对上市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的公司法中有一条规定: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不能超过20%,如果放宽对这一规定的限制,那么,商誉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一定增加,但是数据的缺失又无法对这一点做出详细的影响分析。这一影响对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会计理论的产生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最早的合并会计报表产生于1886年的美国科尔顿石油托拉斯公司,但是当时的编制并不完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很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性,由于我国合并会计报表还同国际水平存在着差距,因此,这不仅是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冲击和挑战,更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严峻考验。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革新,采取积极的措施,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红秋.关于合并会计报表若干问题的探讨[J].企业研究,2014,8(16):77-78.

[2]杜向红.关于合并会计报表若干问题的探究[J].时代金融,2014(11).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7篇

关键词:劳动法;基本理论;探讨

一、劳动法的主体本质和特点

(一)劳动法本质。劳动法作为实现需求方、供求方两个当事人公平、公正的衡量标准,它的本质就是通过平衡劳动双方的关系,主要通过保障弱势群体也就是劳动者的合法保障而建立的法律。劳动法作为立法本位,第一是要将劳动者在整个劳动关系中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第二则是通过对劳动者最基本的生存权进行保护、保障,最大程度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力不受到侵犯。但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保护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更多的还要平衡、维护、建立劳动者和用人者、用人单位的关系,甚至是劳动双方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为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所以说,劳动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种平衡对立面的社会关系,通过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同需求,对双方的利益需求加以保护,最终促成一个均衡、公正、有保障的局面,让双方都成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劳动法主体,指的是企业、个体经济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经济机构。经济法主体特点必须需要具备两条,一个是必须是严格遵循法律成立,第二个则是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构成和资产。主体必须在成立之日起到营业期撤销止,全程都要受到劳动法及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管。

(二)劳动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劳动法有利于在实际立法、执法过程中,更好的对用人方进行监管控制,从而最大程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通过有标准的法律来进行均衡双方权力及义务;

第二,劳动法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劳动者和用人方对劳动监察过程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错误的认为劳动监察执法总是偏向于劳动者,而不顾及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这时便可通过劳动法的宣讲来打消、扭转用人单位的误解,从而培养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守法、护法理念。

第三,劳动法是一种突出私法特性为主的法律,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劳动法基本理论中的经济功能探析

劳动法作为一种劳动双方的基本保障,它是在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合法化发展打下基础。具体体现在如下下几个经济功能。

首先,在个体劳动法中的经济功能。劳动法下的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限定在一个固有的期限内,通过这个时间段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劳动者择业的愿望。而长期合同则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建立劳动合同成本和时间,将最优秀、企业最愿意聘用的人才留在企业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企业的腾飞阶段,长期合同会受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追捧,而在用人单位前途莫测的情况下,短期合同则更适应人力资源变化的需求。通过菲利浦定律我们得知,用工水平与薪酬标准通常是成反比例的。如果没有劳动发法这个法律法规进行约束,那么劳动力的市场将会发生偏差甚至失灵。

其次,劳动法作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它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法学、经济学及社会领域学中逐步发展、完善。劳动法通过将我国市场经济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及时修正,虽然这样做的立法成本有些高,但针对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这种先实践后修正的手段对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非常符合.

最后,劳动法针对集体协议,在经济功能上还客服了个体用功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地地位,通过在劳动法作为基本准则,可以进行较为公平、公正的对话手段和环境。在这种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用工者和劳动者便会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进行一个合理的标准制定,让双方有更多的精力用在经济发展和劳动价值创造上。从此开来,劳动法在经济功能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三、劳动法基本理论中对辞职权赔偿的探索

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在三十日内通过书面形式来告知用人方。但对于被雇佣者的辞职权,先行劳动法中没有过多的规定和细则,这就导致了对被雇佣者合法辞职是否需要赔偿的现象容易产生较大争议。笔者通过多年的劳动纠纷案例出发,个人认为在被雇佣者合理提出辞职的时候,原则上不支持赔偿请求,但此人的无故辞职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的前提下,执法部门应该支持用工单位对该劳动者的经济赔偿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劳动者特有的辞职权,参照常理来看只有劳动者不在继续履行义务的时候才能够出现责任划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依照法律形式的权力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此看来,如果对已经提前三十日内提出书面申请辞职的劳动者承担与违法辞职的劳动者相同的经济赔偿,从事实上就完全颠覆了合法离职与违约辞职的标准,如果实际执行中都一视同仁很容易产生劳动者的逆反心理,很多原本可以正常依法离职的劳动者也会采取非法离职手段,这将会对整个社会对劳动法的认识,产生偏差理解。

第二、通过参读劳动法相关规定,我们知道雇佣方有权在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到期前,对用人方进行解聘的权力,此种情况只需要向劳动者赔偿一定的经济补偿款,但不需要承担其他赔偿。这里提出的经济补偿是与违约赔偿有区别的,经济补偿的作用只限于对被雇佣者的服务贡献叠加补偿、失业补偿等方面,仅仅是用人单位的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如果执法机构支持用人单位向被雇佣方索要赔偿,将会是不符合劳动法中提出的优先保障劳动者福利及权力的立法根本。

第三、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排除个别重要岗位的劳动者辞职,会为用工方带来较大、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一些技术工种、高级管理岗位、高级销售管理岗位等。在实践中,为了杜绝这种损失,劳动法对被雇佣方提出了一种预告义务,所以可以断定在雇佣者不提前申请就抬腿走人的情况下,必须要求这类人群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但在提前三十天提出辞职申请后,用人单位依旧提出需要赔偿的要求,则与劳动法中本款意图背道而驰。

第四、目前,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等现象的加剧,劳动力市场基本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大部分劳动者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很少会有不经思考便提出辞职的情况发生,能够提出辞职的劳动者一般都是那些自觉得怀才不遇或者实际得到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照自己心中预期差很多的群体,一般这类人分布在部门主管、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从劳动力市场的自由特性分析,这部分群体的人员流动其实是符合现代化用人理念的,这也就迫使用人方必须提高福利待遇和劳动环境,也促使着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正常的人才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化社会建设和提升,具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人才流动方式需要在一定合法、合理、可控的状态下得到提倡而不应该以赔偿经济损失的方式进行压制。

四、结语

劳动法作为劳动供需双方的保障性、强制性法律,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遵守,只有将劳动法的实质落实到实际的经济生产中,才能够为打造国富民强的现代化经济社会添砖加瓦,希望本文中提到的对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探讨,能够为光大从业者和专家带来一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论劳动法[J].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3(7)

[2]苏飞.劳动法基本理论探索[D].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3)

小波理论用于地图数据处理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8篇

关键词:体育梦,社会认同,象征价值

1 中国体育梦的象征价值

体育何以成为反映较大社会中各种活动的象征。然而, 与这类象征相关的论题内尚有许多重要的差异有待我们去发掘。此论题中最重要的两个论点就是体育反映了社会, 以及体育强化了该社会中若干形态和进程。第一个论点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解释, 即, 在体育领域中可以发现的各种价值观和规范同样存在于其他社会领域中。体育提供我们一个管道去发现那些存在于更广大的社会范畴里。体育已成为彰显广大社会范畴众多面貌的表征形式。那些包含在国家梦、成功、个人主义以及体育成就之中的各种问题, 都在体育领域中不断地再现。体育视为透过竞争性、纪律、人格塑造甚至爱国主义等观念来延续国家梦的表现形式。因此, 体育已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 同时就本质上来说, 体育也和那些存在于社会内部并与国家梦密切相关价值观的延续。同样的, 20世纪60年代后期, 已成为英国足球特征之一的足球流氓行为也被部分评论家视为英国社会内部在社会风气和道德上败坏的象征。很多媒体都从各种不同的资料来源和广为流行的观念来反应相同的观点, 亦即在这段时间亦即其他时间内, 英国足球支持者的所作所为的确成为英国社会的表征。

2 中国体育梦的社会认同问题探讨

社会认同在社会科学的范畴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建构的社会世界。社会认同不应该被视为一个僵化的词藻。将我们截然的划分到一个团体或其他团体中, 它通常被用来确认出足以标示出社会内成员彼此间重要共通点的那些共同属性, 同时又彰显此团体与其他团体间的差异性。如同体育在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重要性, 体育亦可作为各种社会认同的提供者和来源。许多先前的讨论呼应了人类对于体育领域的大量投入。这些投入大多都与某些可以在人类经验、公民、民族、地区性以及文化领域中被发掘出来的重要认同产生相互连结。经由体育参与和体育成就可以赢得团体的或个人的自尊。在个人的层次上, 透过体育所获得的社会认同可以提供收入、名声甚至财富。

体育能够让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或者由上述范畴所组成的任一团体凝聚起来, 因为体育场上的失败和胜利而显得挫折消沉或与兴高采烈, 都象征了体育如何成为一种工具来展现各种表面上看似无关体育的激情。

3 中国体育梦的根基在于身体的存在

以尼采哲学主题来看, 体育运动哲学研究大致是从三个面向与尼采哲学结合。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 “论身体蔑视者”一节是其身心观点的著名论述。在探讨体育运动中的身心问题时, 便以“我是身体, 除此之外别无他”作为唯物论身心观点的例证。在此必须说明的是, 虽然拿这句话作为唯物论身心主张的叙述, 但在文中他所指的唯物论者乃是科学主义者对身心的看法, 因此, 无法断言是否认为尼采的身心主张属于唯物论。关于这部分, 研究者曾经对尼采的身心主张做过初步探讨, 同样是从“论身体蔑视者”一节中提取论述, 以身体是一个理性作为研究命题, 结合《悲剧的诞生》中太阳神与酒神的隐喻, 说明在尼采的概念中, 肉体官能以及精神意识皆是不可分离地并存于身体之中, 这种并存与交织下所产生的理性能力是人类的理性发挥, 尼采谓之理性, 而身体便是人类存在的理性展现。尼采将身体提升到高于精神的位置, 从而改变了哲学上的身心观点。

4 中国体育梦的理想主义叙事

上一篇:工矿产品购销合同2(11.22焦炭)下一篇:少数民族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