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2024-07-22

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精选9篇)

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第1篇

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起了对大学校园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对校园生活垃圾进行了生态化管理,从而实现了对校园生活垃圾的有效回收,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对校园生活垃圾进行了生态化管理,因此,其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采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法。2015年9月到2018年6月近三年时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对校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其费用和收益核算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除去必要成本,获得了4万元的经济净现值,因此,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项目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

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强化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国高校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宣传和建设活动。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也在创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了努力,2015年9月以来,该院对校园生活区生活垃圾进行了生态化管理,在优化校园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此,本文将在下文中对该院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一、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园生活垃圾具体情况

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生活区生活垃圾的来源和特点来看,其校园生活垃圾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有机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张、塑料、玻璃、废弃衣物、金属等,从生活区可回收垃圾包含的种类来看,这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生活习惯具有紧密的联系,而这类垃圾通常都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有机垃圾则主要是指在自然界容易快速分解的垃圾,比如:果皮、剩饭剩菜、树枝、树叶等等。该院生活区有机垃圾的产生主要是校园生活区靠近学校食堂,部分学生习惯将饭菜带回寝室,而学生宿舍周围种植有多种植物,因此树叶、树枝也较多;有害有毒垃圾则主要包括:废旧电池、废旧日光灯管等。废旧电池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些需要安装电池的电气设备,而废旧日光灯管的产生则是因为学生宿舍日光灯经常损坏需要更换。

二、费用一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概述

一般来说,传统投资项目通常都是从企业角度进行的财务评价,并根据国家相关财税制度对拟建项目的财务费用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而在实际中,按照项目投资使用方向以及投资主体的活动范围,通常都可以将这些项目分为基础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和竞争性项目几个类型。其中,公益性项目主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此类项目一般不会形成经济效益,因此,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进行投资建设。而对于这类项目采用传统投资项目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而大学校园生活垃圾生态化管理项目就属于此类项目,因此,在经济效益分析上是不能够采用传统方法的。对此,本文采用了费用一经济效益分析法来判断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园生活垃圾生态化管理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

费用一效益分析法是一种将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折算为货币单位,并将其表示为费用和效益,并与项目产生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对比,以净效益对项目经济型进行评价,其评价依据为经济净现值,包括: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投产后生产经营成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生活垃圾生态化管理项目前期投入主要包括:垃圾桶、垃圾袋、垃圾分类宣传费用等,后期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垃圾填埋费用、各项设备维修费用等等。由于该项目前期投入不大,并且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因此,在此项目中学院并未向银行申请贷款,故在经济效益分析中无需考虑建设期利息。三、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项目费用一效益评价

(一)生活垃圾分?回收管理投人

1、垃圾回收、清运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生活区垃圾回收由4名员工负责,其中早班2人,工作时间为6:00-16:00,晚班2人,工作时间为16:00-22:00,平均工资为2500元/月。每周处理一车不可回收的垃圾废品,每车平均费用为2000元。除去寒暑假,三年在垃圾回收、清运上总计开支为15万元。

2、垃圾桶购买

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在校道、教学楼、办公楼等原有垃圾桶的旁边增设一个50升小垃圾桶,在生活区增设多个240升大垃圾桶。小垃圾桶购置费用为60元,总数量为100个,大垃圾桶购置费用为150元,总数量为20个。共计投入9000元。

3、垃圾分类宣传

为了促进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定期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包括在所有垃圾桶上增添垃圾分类标识,每学期开展一次废旧物品换垃圾袋活动等。近三年宣传上产生费用约为10000元。

4、湿垃圾脱水压榨机维护

湿垃圾脱水压榨机主要是为了对校园生活区有机垃圾进行处理,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按照实际需求购置了一台日处理量超过30吨,功率为5kw/h的湿垃圾脱水压榨机,其价格为20万元/台,但不计入该项目成本。压榨机每年维护一次,维护费用共计花费3000元。

(二)效益评价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园生活垃圾生态化管理对于优化校园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叫高的经济价值。其中从填埋垃圾中抽取可燃气体最具经济价值,但鉴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实际情况,其生活垃圾经济收益主要是来源于对分拣出来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出售,回收站在回收垃圾后,又将垃圾出售至原料商。但考虑回收站属于中间商,将垃圾出售给回收站获取的经济收益较低,再加上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可回收垃圾量较大,因此选择将垃圾直接出售给原料商。对此,可将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对项目收入进行估算,该院生活垃圾生态化管理项目收益三年分别为6万元、7.9万元、8.3万元。

综上所述,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生活垃圾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较好,该校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三年中不仅将由于垃圾分类产生的成本全部收回,同时还取得了4万元的经济净现值,从费用一效益分析上来说,该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第2篇

目的: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在国外早已有之,近几年,我国也开始重视这项活动,并且在部分大学也开展了此项活动。为创建绿色校园,我认为,我们山东师范大学也有必要开展这项活动。我们都知道,不同种类的垃圾堆在一起,是不易被再次利用和回收的,这不但造成固体废物占据大面积土地,且会造成污染。为此,将垃圾有意识的分类放置非常有必要。

内容

1、在餐厅外面设立专门回收残羹冷炙的垃圾箱、在公寓楼内设立回收废旧塑料品、金属类、衣物类等垃圾桶、在教学楼内设立回收废纸的垃圾箱。

2、分析借鉴其他高校垃圾回收模式以及对校园内创设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思考。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回收模式,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3、绿色校园的创设与垃圾分类回收的关系。垃圾分类回收作为绿色校园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要注意它与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如绿化率,绿化质量等。

4、绿色校园、绿色大学创建的思路与实践。我们要从建立垃圾分类回收这个点着手,以点代面,全面建设绿色校园,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5、垃圾分类回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利益特别是金钱利益是促进人类行动的最普遍的因素,所以我认为垃圾

分类回收必须采取以“利益”为中心的方案,将被动变为主动。

巡视山师校园,绿化率在高校里是很前列的,树多、草多、花多,但垃圾桶少,分类的垃圾桶数量为零,师生更缺少一种垃圾分类的意识,宿舍里的垃圾全是混在一起倒掉的,教室里、校园里也是如此。如果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应该是“捡垃圾”的老太太、老大爷莫数了,他们为什么“分类回收垃圾”呢?因为“有利可图”,可见利益确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从学校方面来讲,把校园建成绿色校园,创造美好的山师形象,这便是其利益所在,对学生来说角度应该改变一些,这个社会“高尚的,自觉的人”毕竟不很多,所以垃圾回收使学生获得切实的经济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被动的事情变为主动的事情,所以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应始终以“使学生获益”为中心,从学校角度来说,具体应该做好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广设垃圾桶,将山师校园规划一下,科学合理的设置垃圾桶,而且要设分类回收的垃圾桶,设美观大方的垃圾桶,让垃圾桶成为山师的一个亮点,而不是现在那种外观丑陋的垃圾桶,另外还应多在各楼的楼道中,宿舍内设分类回收的垃圾桶。

第二,学校应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分类回收垃圾的重大意义,学校带动学院,学院带动班级,全校互动,使分类回收垃圾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学校应设立垃圾回收日,作为回收垃圾的工作日,由学校划出专区来进行垃圾回收,各班级各宿舍将其可回收的垃圾均带到此地进行出售。

对于学生来说,应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班级内设分类回收垃圾桶,设立管理小组,切实管理好垃圾的分

类工作,并与工作日将回收垃圾可出售的出售,所获钱款划入班费。

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第3篇

垃圾分类回收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 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曲英, 2009) 。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 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 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 减少垃圾处置量, 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黄小洋, 2012) 。

生活垃圾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把有用物资, 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 变废为宝, 既提高了垃圾资源的利用水平, 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 (李延太, 2005) 。对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 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对于改善人民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曲英, 2007) 。通常高校的生活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而且加工后使用价值更高。因此, 加强大学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

20世纪60年代, 西方国家仅从公共卫生和城市管理的角度, 对生活垃圾实施清运和处理, 做到眼不见为净。70年代, 随着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兴起, 减少垃圾处理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被提上立法的议事日程。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面对“垃圾围城”的状况, 城市行政区逐渐成为垃圾治理的主角, 以应对垃圾数量的急剧增长。与此同时, 垃圾治理的社会共识逐步形成。90年代以来, 最大程度地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政府、社会、企业、公众都积极参与到垃圾治理行列, 并且依托不断完善法规政策、改进垃圾处理技术和发展专业化的治理组织等, 使垃圾治理有了根本性突破 (王莹和赵泰陟, 2014) 。

发达国家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的历史较早, 其对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目标的定义是从城市垃圾管理的总体目标出发的。比如1995年美国制定了垃圾减量目标, 计划到2005年至少35%的生活垃圾被循环利用。2000年日本福冈市制定的垃圾减量目标是在2010年减量率达30% (项阳, 2012) 。2005年英国提出约有40%城市垃圾回收利用, 2010年约有45%城市垃圾回收利用, 2015年约有67%城市垃圾回收利用。欧盟通过的《Council Directive 99/31/EC on the landfill of waste》, 则旨在减少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可生物降解垃圾数量 (孟秀丽, 2014) 。

国内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和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最初也是重点关注垃圾的末端处置。到90年代后期, 生活垃圾管理逐渐由末端处置向全过程方向延伸、由单一处理方式向综合处理系统方向发展。2000年6月, 原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8个试点城市根据各自情况, 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此外, 全国各地的多个城市如苏州、青岛、无锡等也积极响应, 开始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马诗院和马建华, 2007) 。

3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分析

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师生员工数量的增加, 校园中的生活垃圾也在日益增加。为响应国家号召, 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 本文对学校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研, 并针对校内不同区域提出相应的垃圾分类方案。在校内主要学生公寓楼共设置垃圾分类箱42个, 组织宣传活动3次, 共发放宣传材料310余份。

3.1 样本的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中, 共有受访者212人, 全部为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受访者有136人, 占受访总人数的64%;女性受访者76人, 占受访总人数的36%。在年龄方面, 18~20岁的受访者占总受访人数的23%;21~23的受访者占受访总人数的52%;24~26岁的受访者占受访总人数的25%。在学历方上, 90%的受访者为大学本科学历, 10%的受访者拥有研究生学历。

3.2 样本对垃圾分类回收的了解程度

统计结果表明, 受访者中有60人 (占受访者中的28%) 表示非常清楚;有142人 (占受访者中的67%) 表示大致分得清;有10人 (占受访者中的5%) 表示不清楚。由表中数据可看出, 95%的受访者对于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大多数人都只是大致分得清楚, 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 对具体的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并不了解。

3.3 样本认为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

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 有38人 (占受访者中的18%) 选择减少占地;有40人 (占受访者中的19%) 选择实现垃圾减量化;有81人 (占受访者中的38%) 认为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变废为宝, 节省资源;有53人 (占受访者中的25%) 选择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由此可知,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分类垃圾可以变废为宝, 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知晓垃圾分类的所有好处, 这也是造成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的一方面因素。

3.4 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知识的途径

数据显示, 有66%的受访者通过电视、广播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知识;有14%的受访者通过报纸、书籍的途径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知识;有15%的受访者通过网络媒介了解相关知识;有4%的受访者则是通过老师或同学及学校的宣传学习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有1%的受访者则从未了解或听说过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知识。可以看到, 电视、广播以及网络是目前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也说明, 现代人对电视广播、平面媒体与网络较为熟悉, 而人与人间的口头经验传播较少, 由于沟通较少, 齐心合力分类回收垃圾也就存在困难。

3.5 在家 (寝室) 是否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有91人 (占受访者中的43%) 进行垃圾分类;有53人 (占受访者中的25%) 不进行垃圾分类;有68人 (占受访者中的32%) 偶尔进行垃圾分类。由下图可以看出, 人们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 但是与实际操作有差距, 只有43%的受访者会进行垃圾分类, 而偶然分类的比例依然很高, 说明垃圾分类随意性比较大,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3.6 在家 (寝室)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式

有52%的受访者对纸张、塑料、金属等可变卖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有24%的受访者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有23%的受访者对有毒有害物品 (日光灯、电池等) 分类回收;有1%的受访者选择其他。从选项结果可看出, 生活垃圾可以变卖, 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 要想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的效果, 一定的物质刺激是免不了的, 否则很难有效开展。

3.7 未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原因

有49人 (占受访者中的23%) 怕麻烦而未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有49人 (占受访者中的23%) 不清楚如何分类;有72人 (占受访者中的34%) 后续没有垃圾分类设施, 在校园分类没有意义;有28人 (占受访者中的13%) 选择其他;有14人 (占受访者中的7%) 未选择。可以看出, 校园相应配套设施不完善, 导致在校垃圾分类没有意义, 影响到大学生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而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的普及、如何简化大学生垃圾分类程序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3.8 垃圾桶上的分类回收信息是否对投放垃圾有帮助

有200人 (占受访者中的94%) 选择有关系;有6人 (占受访者中的3%) 选择无关系;有6人 (占受访者中的3%) 选择未关注过。结果表明, 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箱上的分类标识关注度高, 分类标识清晰明确, 简单易懂可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3.9 是否支持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

有208人 (占受访者中的98%) 支持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有2人 (占受访者中的1%) 不支持垃圾分类回收活动;有2人 (占受访者中的1%) 表示无所谓。受访者支持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有利于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由下图统计数据看出大学生并不抵触垃圾分类活动, 但是真正实际生活中未必能天天坚持。由此可见垃圾分类活动有必要开展, 日常教育工作也需要进行。

4 结论与建议

垃圾分类回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垃圾后续处理中的环境污染, 使垃圾得到资源化有效利用。针对大学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的工作,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垃圾分类回收在大学校园还没有真正有效实行的原因是, 在校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的认识还不到位。应在校内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们懂得如何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 什么样的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 什么样的垃圾回收后无用处。还可以组织学生志愿者做这项工作, 对于确立他们的环境道德,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帮助。多样化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以便于在校大学生了解熟悉垃圾分类, 使得他们进行垃圾分类时更加快速、便捷、有效。

(2) 采取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回收措施。由于校园与社会上的垃圾总量和种类各不相同, 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垃圾箱设置地点、分类垃圾箱类别设计等。在此, 本文分析研究了校内垃圾分类的整体情况, 教学区的垃圾大部分为“废纸”、“塑料”和“废弃金属”, 这类物品可以单独收集;学生宿舍的垃圾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所以可以分类收集“废纸”、“塑料”、“废布材料”和“果皮垃圾”。而在食堂, 由于每日三餐所产生的餐厨垃圾量较多, 而餐厨垃圾容易腐坏, 对环境污染严重, 所以可单独设立餐厨垃圾箱, 便于学生投放。而像废旧电池这类有毒的废品, 更应该设立单独的回收点, 进行有偿回收, 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另外, 学校还需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资金支持力度。

(3) 对于垃圾车的改进。现在看到的垃圾车是把所有种类的垃圾装在一起, 因此还有待改进。否则, 即使人们进行垃圾分类了, 但垃圾车不是分类运输, 这样根本没有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 也很容易打击人们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但分类垃圾车成本较高, 真正实现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4) 建立、完善学校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作为一个庞大系统工程, 校园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进来, 从行动上给予支持。同时, 应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一项日常性的管理工作, 融入学校发展计划中, 防止因管理层变动、学生毕业造成停滞。学校可以设立或者将职能分配给主管环境保护或者环境卫生的部门, 管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J].生态经济, 2009 (12) :135~141.

[2]黄小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 2012 (4) :218~220.

[3]曲英, 朱庆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意向研究[J].管理评论, 2009, 21 (9) :108~113.

[4]王莹, 赵泰陟.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4 (6) :188~192.

[5]孟秀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4 (7) :32~34.

[6]马诗院, 马建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 2007 (1) :12~14.

[7]王燕, 施维蓉.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及启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8 (1) :37~40.

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调查分析 第4篇

摘要:本研究以青岛市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了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表现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垃圾分类中,情感因素和冲动因素上环境态度表现比较积极,而认知因素上环境态度表现消极。不同学校 、性别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垃圾分类环境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理科类学生对垃圾分类问题更为关注。

关键词:环境态度;垃圾分类;情感;认知;冲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急剧增加。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大量侵占土地、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2000年4月,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青岛市于201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如今垃圾分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关于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情况的报告》中提到市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包括餐饮单位)和集贸市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80%以上。高校作为人口聚集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大,相对于其它人口生活单元,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较高,在高校率先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可以作为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示范。本文以青岛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的环境态度进行调查分析,希望能为高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垃圾分类中环境态度研究的意义

环境态度是指个体对环境有关的活动、问题所持有的信念、情感、行为意图的集合。①有关环境态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般环境态度与特定环境态度。一般环境态度是个体对环境和环境问题持有的普遍的态度,通常来说,一般环境态度也被认为是环境关注。②特定环境态度是指针对特定某个环境行为持有的态度,“特定的环境态度”与经典心理学研究模型中的“对行为的态度”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是对某种特定环境行为的态度。一般来说,特定环境态度能够预测特定环境行为。③本文针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所用的即是特定环境态度,从环境态度的这个特质上看,对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预测作用。本次调查对垃圾分类中环境态度进行分析研究,就是从大学生在对待垃圾分类问题的环境意识的最核心部分出发,了解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情感、认知和冲动因素的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一方面可以预测高校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的环境行为 ,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垃圾分类回收率。

二、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研究方法

(一)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测量指标及问卷设计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Diekmann/Preisendorfer的环境意识量表对环境态度的划分方法并结合洪大用提出的“环境保护态度”的测量指标,对两者进行综合利用并突出了“垃圾分类”的情境因素。Diekmann/Preisendorfer设计的环境意识量表,将环境态度作为最核心的部分,并将环境态度区分为情感、认知和冲动三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别包含了三个叙述。④洪大用提出的测量“环境保护的态度”的具体指标依次为:对环境保护工作中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看法;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态度;对缴纳环境保护费用的态度,并以此列举了所对应的问题。本研究所用问卷共设计了11个问题,分别测量大学生在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情感、认知和冲动部分的具体情况。其中,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情感部分的测量共涉及3个问题,分别是“如果想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生活在‘垃圾围城’中,你会感到不安吗?”“‘如果我们不重视进行垃圾分类,必然会导致环境灾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是否同意‘进行垃圾分类是国家的事,与我个人无关’这一说法?”。认知部分的测量共涉及两个问题,分别是“你认为学校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学生数量多吗?”“你认为现在对垃圾问题的报道是否夸大了垃圾问题现实状况”。冲动部分共涉及6个问题,分别是“你支持在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吗?”“如果看到有人不按垃圾分类要求扔垃圾,你会去过问吗?”“‘政府在垃圾分类方面所做的努力仍然太少。’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了保护环境,即使会造成生活不便,我们也应该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即使会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我们也应该贯彻垃圾分类工作。’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你同意向公民收取垃圾处理费这样的做法吗?”

(二)问卷发放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向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3所驻青高校在校本科学生发放了问卷,A、B、C三校分别获得有效问卷109、107、108份,共324份。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基本情况如下:在调查样本中,男生占总人数的42.9%,女生占总人数的57.1%,性别比例基本均衡;从年级分布上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比例分别占34.0%、29.9%、22.5%和13.6%;从专业类型上看,文科类学生占45.1%,理科类学生占54.9%,专业类型上比重也比较均衡。

三、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具体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频数、交叉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首先对大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环境态度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各个项目上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找出其基本特征,最后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对影响环境态度的因子进行分析,找出对环境态度的表现情况影响最大的因素。

(一)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总体表现情况

nlc202309011806

对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考察共涉及11个问题,总分共计31分,调查样本得分的均值为24.58分,这一数据说明大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的环境态度比较积极。其中,三个部分分别包含3个、2个和6个测量项目,总分分别为10分、7分和14分,均值分别为8.64分、3.14分和12.79分。表明大学生在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情感表现比较积极,而认知表现比较消极,在冲动部分则表现非常积极。

(二)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具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情感部分表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当问到“如果想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生活在‘垃圾围城’中,你会感到不安吗?”这个问题时,有94.4%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因此感到不安;有87.3%的学生对“如果我们不重视进行垃圾分类,必然会导致环境灾难”这一说法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这表明了大多数学生对垃圾问题表现出担忧,对垃圾分类问题造成的长期影响有清楚的认知,学生们对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情感表现强烈。对“进行垃圾分类是国家的事,与我个人无关”的说法,有57.4%的学生表示“非常不同意”,而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人数所占的比重较低,说明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问题的解决与自身有重要关系,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积极态度。

进一步将情感部分的得分总和及包含的三个测量项目与学校、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四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其中,专业类型的F统计量的概率P值为0.001,说明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情感部分上呈现出显著差异。从各评价项目上看,对“如果我们不重视进行垃圾分类,必然会导致环境灾难”这个评价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对这一说法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做交叉表发现回答为“非常同意”的人数,理科类学生比重(26.2%)显著高于文科类学生(14.5%),可以知道理科类学生比文科类学生表现出更积极的情感态度,对这个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另外,不同学校的学生对“进行垃圾分类是国家的事,与我个人无关”这一说法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交叉表可知,A校学生表示“非常不同意”的人数比重(24.7%)明显高于B(16.7%)、C(16.0%)两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表现出了更高的环境关心,认为垃圾分类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情。

2、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认知部分表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调查中,关于“你认为学校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学生数量多吗?”这个问题,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38.9%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人进行垃圾分类,另外有46.9%的学生认为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学生人数比较少,这表明学生对垃圾分类中环境态度的认知比较消极,同时也集中表现出当前高校学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现状并不乐观。在问到“你认为现在对垃圾问题的报道是否夸大了垃圾问题现实状况”这个问题时,有70.1%的学生认为垃圾问题的现实状况比报道更严重,仅有3.1%的学生认为报道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垃圾问题的现实状况表现出消极态度,因此在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认知上表现消极。

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你认为学校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学生数量多吗?”这一项目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校与年级、年级与专业类型的交互作用的概率P值分别为0.049和0.039,由此认为不同学校与年级、年级与专业的交互作用下的学生的回答存在显著差异,是影响这一认知表现的主要因子。

3、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冲动部分表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96.6%的学生支持在学校中实行垃圾分类,说明从环境态度上看,如果要求在学校中实行垃圾分类,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支持。但问到“如果看到有人不按垃圾分类要求扔垃圾,你会去过问吗?”这个问题时,有71%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过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仍然只将垃圾分类视为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并不会过问他人行为。调查还发现,有86.1%的学生认为政府在垃圾分类方面所做的努力仍然太少,表达了同学们希望政府在垃圾分类问题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的意愿。分別有85.2%和76.5%的学生认为“为了保护环境,即使会造成生活不便,我们也应该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和“即使会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我们也因该贯彻垃圾分类工作”。这两组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意愿比较强烈,表达出的积极态度也比较明显。而对于是否同意向公民收取垃圾处理费,支持和反对的人数比重相当,分别为50.9%和49.1%,说明尽管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实行垃圾分类,认为垃圾分类不只是国家的责任也与自身密切相关,但在相关费用是否该由公民承担这个问题上却分成两派,因此对于是否应该向公民征收垃圾处理费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将冲动部分的得分总和及包含的六个测量项目与学校、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四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专业类型的学生呈现出显著差异。从各个评价项目上看,首先,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是否会过问不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的态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回答为“会过问”的学生的比重,B(10.5%)、C(12.7%)两校显著高于A校(5.9%),说明B、C两校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积极冲动的倾向,会过问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会更高。

其次,在“为了保护环境,即使会造成生活不便,我们也应该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这个问题上,从性别差异上说,女生(25.6%、24.4%)比男生(23.5%、11.7%)更倾向于支持这样的做法,表现出更明显的冲动倾向。从专业类型上看,理科类学生(48.8%)比文科类学生(36.1%)冲动倾向更明显,由此看来为了保护环境,即使会造成生活不便,女生以及理科类学生也更可能在生活中产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最后,“即使会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我们也应该贯彻垃圾分类工作”这一评价项目中女生(22.2%)比男生(6.2%)更倾向于“非常同意”这种做法,表明女生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可能性更大。

nlc202309011806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详细分析,本研究对大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总结了大学生垃圾分类中环境态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总结,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首先,从所得样本的总体状况上看,大学生在垃圾分类环境态度的情感部分和冲动部分上的表现都比较积极,而在认知上表现比较消极。具体看来,在情感上,大多数学生都对垃圾问题状况比较关心,能认识到垃圾问题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对进行垃圾分类表示了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积极态度。在认知上,大多数学生对当前垃圾分类的现实情况表现出不乐观的态度。一方面认为垃圾问题十分严重,另外也认为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个体却只有少数,现状不容乐观。在冲动部分上,尽管大多数学生支持在学校中进行垃圾分类并认为即使会造成生活不便或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仍需要实行垃圾分类,但关于垃圾处理的相关费用是否应该由公民承担这个问题却存在分歧,此外,学生们也希望政府对垃圾分类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性别、学校和专业类型是造成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环境态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具体看来,女生比男生更關心垃圾分类问题,理科类学生比文科类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更高。

通过对青岛高校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环境态度的情况的了解,针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为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问题的关注,以期产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建议学校增设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环境教育的课程,通过进行垃圾分类专题教育,组织与垃圾分类有关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对垃圾问题的现状有清楚的了解,培养积极的环境态度,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逐渐培养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环境保护行为。

注释

①李新秀,等.国外环境态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0(6):1448-1450.

②唐明皓,等.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调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49-152.

③武春友,孙岩.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J].预测,2006(4):61-65.

④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9-26.

参考文献:

[1]Icek Ajzen.The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2]洪大用,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1):127-132.

[3]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9-26.

[4]李新秀,等.国外环境态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0(6):1448-1450.

[5]唐明皓,等.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调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49-152.

[6]武春友,孙岩.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J].预测,2006(4):61-65.

[7]郝明月.垃圾分类中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现状及环保意识的调查[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5-10.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及理化特性分析 第5篇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及理化特性分析

摘要:对校园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基本燃烧特性、元素分析及热值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校园生活垃圾中可燃物含量平均高达80%以上,垃圾样品中总水分占42.85%,可燃物总灰分占21.77%.湿基低位发热量为6 823Jkg,热值较高,适合于燃烧发电.作 者:陈楠 陈凯 胡亮 史媛媛 邱会东 CHEN Nan CHEN Kai HU Liang SHI Yuan-yuan QIU Hui-dong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期 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2(4)分类号:X705关键词: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理化特性 热值

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第6篇

垃圾分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生活垃圾分为(D)类。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生活垃圾分为(A)。

A 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

B 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餐厨垃圾、玻璃垃圾

C 可降解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D 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玻璃垃圾、其他垃圾

3、(D)垃圾,可进行降解堆肥处理。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餐厨垃圾

4、(B)垃圾,可填埋处理。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餐厨垃圾

5、(A),可进行资源再利用。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餐厨垃圾

6、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它的回收方式是(C)。

A、放在其他垃圾一起

B、放在可回收垃圾一起

C、放在有害垃圾一起

D、放在厨余果皮一起

7、废弃的卫生纸属于(B)。

A、可回收物 B、干垃圾

C、有害垃圾 D、湿垃圾

8、过期药品属于(B),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A 其他垃圾 B 有害垃圾 C 不可回收垃圾 D 餐厨垃圾

9、平常喝茶的茶叶渣应扔进那个垃圾桶内?(A)

A 餐厨垃圾

B不可回收垃圾

C 其他垃圾

D 有害垃圾

10、废旧荧光灯管属于(C)

A 玻璃

B 可回收垃圾

C 有害垃圾

D 不可回收垃圾

11、过期食品属于(D)。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厨余垃圾

12、过期化妆品属于(C)。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厨余垃圾

13、有机玻璃制品属于(A)。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厨余垃圾

14、下面属于可回收物的是(A)。

A玻璃啤酒瓶

B 海绵

C 衣服

D 袜子

15、旧衣服是属于(B)。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厨余垃圾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AB)物质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

A、玻璃瓶

B、塑料袋

C、废纸

D、果皮

2、现在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居住区域,按日产日清可分(BD)。

A、有害垃圾

B、湿垃圾

C、可回收垃圾

D、干垃圾

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实行设置责任人制度,下列场所中设置责任人正确的是(ABCD)

A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新建住宅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

B有物业管理的商品住宅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

C单位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产生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负责

D公共场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场所主管部门或者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4.垃圾分类收集标志应张贴在(ABD)。A垃圾收集容器正前方;

B 垃圾收集容器盖背面;

C垃圾收集容器附近墙面; D垃圾收集容器盖顶;

5.下列生活垃圾运输方式正确的是(ABD)。

A 可回收物可预约服务企业上门有偿回收,或自行送至就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交易;

B餐厨垃圾,必须日产日清,由环卫行政管理部门许可的环卫作业单位分类转运至指定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

C 有害垃圾,当日或隔日及时清运,由城管部门转运到各区临时贮存点进行二次分类后分别贮存,并联系有资质的企业进行集中处理;

D 其他垃圾,当日或隔日及时清运,由环卫行政管理部门许可的环卫作业单位分类转运至指定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

三、判断题

1、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但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对)

2、废旧衣物包括:衣服、床单、棉被、鞋、毛巾、毛绒玩具等。(对)

3、充电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它的回收方式是放在可回收的垃圾一起。(错)

4、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

5、湿垃圾是容器标识颜色为黑色。(错)

6、废温度计属于有害垃圾。(对)

7、混杂、污染、难分类的塑料类、玻璃类、纸类等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物。(错)

8、酸奶盒子属于可回收物。(对)

9、可回收物,包括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如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等。(对)

关于大学校园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 第7篇

校园生活垃圾逐渐呈上升的趋势,给垃圾清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垃圾回收利用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并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要改进校园垃圾回收工作,就必须先了解现阶段的校园垃圾回收的具体现状,所以我对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 调查目的

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大学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将对中国未来的生活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意识尤为重要。

二 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西安培华学院本专科学生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校园垃圾分类处理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基本情形和情况。

三 调查内容 附报告最后一页

四 调查结果分析

经调查,我们发现,校园的垃圾种类繁多,如按照回收的目的分类,大体可分为四类:资源型垃圾、可燃型垃圾、不可燃型垃圾和有毒垃圾。而从总体上看,根据垃圾种类和具体分布上看,教学区及图书馆的垃圾以废纸为主,食堂垃圾主要是餐饮垃圾和剩菜剩饭,宿舍垃圾方面则以塑料食品包装、果皮果核以及各种日用包装为主。因此校园垃圾回收的潜力巨大,反观学校的各项垃圾处理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许多的问题。

我们发现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垃圾箱均没有进行分类,食堂的垃圾则有专门的垃圾车处理,只有校园的垃圾箱标明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见学校对学生指引垃圾分类的力度不够大

以下就是我得到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是否关注过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x1 基本不关注 x2 十分关注x3偶尔关注 x4有

相关宣传的时候会关注)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垃圾回收知识的关注程度并不高,积极程度也不太理想,多数都是偶尔关注,而也有很多同学只有在有相关宣传的时候才会关注相关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校园里有多少机会能遇到相关的宣传呢?再者,就算有相关的讲座货宣传,他们是否真的会积极认真的参加呢?答案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大学生对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关注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兵没有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或责任贯彻实施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掌握了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x1了解的比较少 x2对一些常识比较了解x3比较了解 x4基本不了解)

从这一项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并没有专门的相关只是积累,这是由于一些对我们大学生缺乏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缺乏对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这不仅是对我们大学生自身的提问,也是对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提问。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添加一些对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对相关环保意识的培养。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口号,可持续发展也不是一种形式,如何真正落实,如何把科学的理念融入教育,如何使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真正意识到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意义,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了解的分类只是能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x1虽然了解但日常生活中做的不好 x2根

本没有进行过分类回收工作 x3能较好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多数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做的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①平时学习忙绿,没有时间进行回收工作;②不知道如何处理分类回收的垃圾;③懒得进行分类回收工作。三者分别在问卷体现中所占的比例为:4人、16人、10人。这项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平时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没有落在实处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回收能力和回收意识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垃圾回收利用的宣传和大力倡导,另一方面也要对回收知识和回收方法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使同学们进行分类回收工作。

五 解决建议

1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活动的管理建议

①宣传阶段

一项工作能否成功起步,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并持续的宣传。我认为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校能够真正重视垃圾分类回收这项工作,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倡导,才能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回收氛围,一种环保节约的风气。通过加强相关环保设施的建立和及时更新,对学生的日常垃圾投放行为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及

多进行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如,学校可以开展垃圾回收文化周,并通过学生组织举办相应的环保活动和讲座。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垃圾回收利用的意识。并且,学校可以把这项工作与班级评优联系起来,定期检察监督,或把工作分配到各学院,加强组织和监督力度,从而逐步把垃圾回收工作变成一种日常习惯,把垃圾回收活动由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积极执行。

② 执行落实阶段及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及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校园垃圾的分类、校园垃圾的回收和回收后的再生利用三个基本环节。其管理措施是为了有效的在分类回收活动期间回收校园垃圾而制定的校园垃圾处理原则、措施、回收管理的方法。这些措施是保证良好环境功能及回收利用功能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合理。高效。有计划并持续的为校园提供健全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与良好、有序的手机、回收、利用系统。

首先,垃圾分类是垃圾收集的基础,这项工作主要是同学们的职责,但如何收集,怎样分类还是需要学校和有关学生组织进行相关的引导和回收分类知识的普及。而所谓的垃圾收集过程就是把已经分好类的垃圾从排放源取出,送到指定的场所按类集中储存,并等待回收利用的过程。即把同学们分类投放的垃圾从各垃圾桶运送到校园指定垃圾丢房地按类集中储存,当储存量达到一定值时,学校组织相关单位运送到指定废品回收站。垃圾的回收实际上是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了自然资源的开采,也减少了在开采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在这一环节中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资源再生和利用的宣传。具体的执行措施固然重要,但也应该在采取具体措施之前先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⑴以防为主,防守结合的原则。在事先就应该考虑到回收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到最大化的利用资源,防止资源的浪费。⑵专人管理与学生共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校园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如果没有广大同学的参与是很难产生实际效果的,也无法产生宣传教育的工作,因此在专人管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参与性。⑶提前准备和管理的原则。应提高对意外事故的预测,预防和应对水平,提高效率并坚持进行活动过程中的再宣传,以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从而减少短期行为,持续坚持该项活动。尽量减少校园垃圾的建议

在加强垃圾回收利用的同时,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垃圾的产生。这项活动的进行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做到减少垃圾的制造,因为有些垃圾的制造是对资源的浪费。我们应当把环保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把低碳生活的理念真正落实在实处。如纸张双面印,节约用纸助环保;资料巧打印,字号行距要缩小;物品循环用,跳蚤市场能淘宝;学长传火炬,教科书本反复用;随身购物袋,塑料制品要减少。采用科学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方式,我们可以节约一大笔资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分类回收的成本和复杂程度。这样的生活方式即环保又简单轻松,我们何乐而不为?

垃圾回收再利用活动,从小的方面来说,关乎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大的方面说,与环保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生群里中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意义重大,而与此同时,这项活动也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人的热情投入和积极主动的参与。

1Z1012 陈蕾伊

汉语

关于大学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

本问卷以提高垃圾分类率,改善校园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做此调查问卷,希望您抽出宝贵的时间,为环境保护工作,也为了您身边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非常感谢!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是否关注过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A 基本不关注

B 十分关注

C 偶尔关注

D 有相关宣传时会关注 是否掌握了相关的垃圾分类回收知识()

A基本不了解

B 十分了解

C 对一些常识比较了解

D了解的比较少 了解的分类知识能否运用到生活中()

A 能较好的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B虽然了解但日常生活做得不好

C根本没有进行过分

类活动 如果条件允许,你会按照垃圾桶上的提示进行分类吗()A 会

B 有时

C 想分,但不会判断

D 不会 觉得麻烦 觉得垃圾分类有必要吗()

A非常有必要

B一点点

C 没有必要 你认为垃圾不分类会带来什么危害()(可多选)

A 不能提高废品回收利用率 B无法减少原材料的需求 C无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 不能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

8你认为人们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A设施不齐全,无法分类 B觉得麻烦 C不知如何分类 D觉得没有意义

9您认为进行垃圾分类的困难是()(可多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思考 第8篇

1 现状

据报道,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 2010年估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 而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已经超过60亿吨, 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突出问题。

垃圾, 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如何对生活垃圾进行加工处理和再生利用, 分类回收是关键。

2 问题

2000年, 原建设部公布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 京、沪、穗、宁、杭州、深圳、厦门、桂林等城市榜上有名。十多年过去了, 收效如何呢?让我们看看一些报道:

“北京垃圾分类形同虚设17万拾荒者无意间分类”、“上海:近八成市民无垃圾分类习惯”、“广州垃圾分类立法求解‘垃圾围城’困局”、“深圳垃圾分类调查八成市民不了解分类方式”、“杭州市垃圾分类路漫漫实名制不是万灵药”、“垃圾分类10年未果南京重推路在何方”。

从例举的几篇文章的标题, 我们不难发现, 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经过8个城市的10年努力后却成效甚微, 原因究竟何在?

3 分析

3.1 我国尚没有一部针对垃圾分类的法律

对于垃圾分类回收, 现阶段国家主要处于提倡、指导阶段, 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 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对广大居民来说, 垃圾分类是很不方便的, 会增加生活成本, 通过自觉来实现分类不现实。即使发达国家也是用法律、法规来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包括居民的源头分类行为。2008年限塑令颁布以来, 取得明显的成效。可见法律、法规对提高环境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3.2 环卫作业手段、垃圾处理方式落后

虽然不少城市配备了分类回收的垃圾箱, 但环卫工人的作业方式并没有改变, 垃圾装运过程仍然是混装。所以有的居民说源头分类是毫无意义的, 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另外垃圾处理技术与资金也亟待解决。电池是有毒有害垃圾, 南京市特别重视对电池的回收, 2000年以来累计回收约有300吨。这些废电池全部堆放在市环保局定点仓库内, 不知如何处理。尽管废旧电池处理已经有很多成熟技术, 但这样的技术一次性投入很高, 没有政府支持很难启动。

3.3 分类标准不科学, 各地标准不统一

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上海, 多年来已经试用了几套标准:1996年按照有机和无机的分类;2008年起, 又实行绿、红、蓝、黑四色垃圾桶, 将垃圾分为玻璃、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2011年又再次推出干湿分类法。不断变化的标准, 给市民们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居民如何分类都搞不明白, 分类工作怎么能真正落到实处呢?

就全国而言, 各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也是各行其是。比如, 北京垃圾主要分为两类: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南京却分成四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类垃圾和其他垃圾。标准不统一, 加上宣传不到位, 对于上学、打工等众多流动人口来说简直无所适从。

3.4 分类要求没有落实到户, 缺乏规范

近些年, 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普遍提高, 但是缺乏把环保意识转化成环保行动的指导。主管部门对于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的规定, 缺乏规范, 结果自然是大家随便扔。

3.5 对垃圾投放无检查, 缺乏监督

有些城市的居民区虽然放置了分类回收的垃圾桶, 但对于居民丢弃的垃圾是否进行分类, 并且是否按规定投放没有必要的检查, 缺乏监督。

4 建议

4.1 立法, 用法律约束垃圾分类

在修订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综合性法律文件和各种配套法律、法规, 并将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贯穿于垃圾处理的各环节中。同时加大对垃圾危害以及科学处理相关知识的宣传, 最好能在中小学教育中予以普及, 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引导公民合理消费, 鼓励公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回收。

4.2 加大垃圾分类及资源化课题的研究

结合国内外垃圾分类回收成功的经验, 尽快制定科学有效的分类体系以及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在几大城市试点, 而不是任由各城市在那里摸着石头过河, 并尽快交流总结逐步向其他城市推广。

4.3 明确城市垃圾处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只有对垃圾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统一安排, 才能真正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另外, 地方政府应该切实加大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 此项可列入地方领导的考核指标。

4.4 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稳定的废品回收价格和奖惩制度, 保证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品回收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应加大对回收行业的扶持力度, 建立良好的垃圾流通渠道, 引入市场机制, 走产业化道路, 使“垃圾分类回收”由政府强制推行变成群众自觉习惯行为和市场的需要。

4.5 食物垃圾集中处理

食物垃圾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3, 具有分散、量大、处理难、易污染等特点。对食物垃圾集中处理, 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 而且使之与其它垃圾成分易于分离, 从而加快了垃圾分类, 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处理。因此, 地方政府可从源头抓起, 对菜市场、宾馆饭店、住宅小区等地方的垃圾进行统一、集中规范化处理。

4.6 完善垃圾管理技术经济政策, 开征垃圾费

只有多渠道筹措资金, 才能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备的建设和先进处理技术的使用。所需的建设资金, 应当由国家、地方和受益者共同承担。垃圾清运处置费用可以通过资源化产品出售、已封闭垃圾场地的土地开发、垃圾收费、财政补贴、适当的广告收费和争取外资等渠道筹集, 使垃圾的管理进入市场, 形成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开征城市垃圾费是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这不仅有利于补充垃圾清运处置费用的不足, 减轻财政压力, 而且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加速城市垃圾处理的企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要保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保护环境, 就必须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 真正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进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快速增长, 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何对城市生活垃圾进一步加工处理和利用, 垃圾分类回收是关键。

关键词:环境,生活垃圾,垃圾分类

参考文献

[1]胡一蓉.从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看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发展方向[J].天津科技, 2011, 1.

[2]赵晓展.垃圾分类:为何十年努力仍“原地踏步”[N].工人日报, 2011-02-10.

大学校园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第9篇

关键词:上海高校;垃圾分类;调查分析

中国《工人日报》曾经指出,中国688个主要城市中,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已无垃圾掩埋场可使用。更为严重的是,城市产生的垃圾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垃圾分类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生活垃圾产生源头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最佳方法。废纸、废饮料瓶、废电池是校园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里每日约产生1.05t废纸垃圾、1.23t废塑料垃圾以及0.7t玻璃垃圾,而这些垃圾经过分类处理都可再次利用。利用1t废纸,可造纸800kg,相当于节约木材4m3或少砍伐树木20棵;1t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可提炼出0.7t汽油/柴油;每1t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500g瓶子2000只。另外,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同时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校园垃圾具有较高的资源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后可以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快等特点,所以了解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上海未来的垃圾分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问卷设计及样本来源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态度、垃圾分类行为三个部分,从大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意识及其行为等方面来调查,旨在了解高校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水平等。通过查阅和搜索相关文献,编写了一套调查问卷,从各层面、多角度调查上海高校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水平。整个问卷涉及各个年级、各类专业。整个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大学城内的学校,其中松江大学城包括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东华大学。临港大学城包括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总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80份。

根据表一显示,有11%的被调查者对垃圾的分类方式非常了解,53%的被调查者相对来说不了解具体的分类方式,另有3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具体种类区分。从调查者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来看,被调查者没有强烈的意识要去进行垃圾分类,仅5%的被调查在扔垃圾的过程中会完全进行分类并投掷到相应垃圾桶。从被调查者清理垃圾的行为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一周(七天)之内清理垃圾的频率集中在两天至三天清理一次,他们认为有时垃圾桶里没有易腐烂的垃圾就不会每天清理;有8%的被调查者会每天清理垃圾,他们认为保持一个清洁度是相当重要的;另有3%的被调查者四天至五天才清理一次垃圾,他们会等到垃圾桶内的垃圾堆满了才去清理。从大学生产生的垃圾来源来看,被调查者的生活垃圾种类大部分集中在食物废渣、废旧纸张以及包装袋,另有小部分的生活垃圾来源于饮料瓶和废旧垃圾。

表一 问卷调查结果

[问题&统计特征&比例(%)&你是否了解垃圾分类?&非常了解&11&一般&36&不了解&53&校园日常垃圾处理方式?&完全分类扔到相应垃圾桶&5&部分分类扔到垃圾桶&23&直接扔到垃圾桶&72&清理垃圾频率?&一天一次&8&一周两三次&89&四五天一次&3&主要垃圾来源(多选)?&食废纸物废渣&53&废纸&32&废旧包装&23&饮料瓶子&14&]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对于校内学生及相关人员的随机采访,我们归纳出来以下几点。

1.大学生相应的垃圾分类知识缺乏

大学生虽然具有一些分类知识,但是并不完备,并不足以应对目前垃圾分类的实际问题。其产生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缺乏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二是上海市高校缺乏相应的宣传,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目的及意义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明确。

2.大学生并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从被调查者的垃圾分类行为来看,跟其所具有的知识有一定的关联,首先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不足以使他们对于垃圾完整分类。从实际的调查中来看,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惰性比较强,大部分人并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对于垃圾分类并没有很高的热情,行为也并不十分规范。

3.大学生缺乏垃圾分类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调查结果,高校学生目前不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从高校学生自身来看主要是由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及不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而对于分类设施来讲,高校这几年对于垃圾分类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从设施上来说还是比较完备的。主要问题在于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客观上高校的分类设施已经基本达到要求。

4.垃圾分类较少,可回收处理具有很大空间

从目前校园所产生垃圾的主要类型来看,有害垃圾较少,主要是可回收垃圾,因而垃圾的可回收处理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从目前对于高校后勤人员以及打扫卫生的阿姨调查来看,由于学生对于垃圾分类较少,导致垃圾处理起来相当浪费时间,也大大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收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垃圾分类还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

在这一方面可以循序渐进,首先是提高大学生相应的知识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宣传平台,如校园的宣传栏、学校的广播等,使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通过调查比较分析来看,年级越低的学生对于垃圾分类认同感越强,更能按照学校的规范来行事。因此,如果从源头抓起,在新生入学期间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新生教育,会大大增强宣传的效果。根据调查,不同专业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差异性,尤其是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较强,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一些专业知识,整合校内资源,通过这些人引领大家更好地参与垃圾分类。学校也可以在一定层面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表彰那些表现积极的学生。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热情

通过调查来看,基本每个学校都有相应的环保协会,但由于经费、人员限制,往往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这部分人又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首先,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知识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因此学校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经费支持,由他们牵头,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可以举办垃圾分类的比赛,分类成功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礼品;或者举办一些换购的活动,用一定量的可回收垃圾换购一些小盆景,既回收了垃圾,也激发了学生加强垃圾分类的热情。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如上海海洋大学的环保协会就曾组织学生去东海捡拾垃圾,利用了位置上的便利性。

3.把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通过短期的一些激励措施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行动力,但要真正地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人行为习惯上。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学校要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根据调查来看,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垃圾分类设备的情况培养学生相应的意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要低于目前设备的建设。如每个学校的小区都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学校是为了分类方便,但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因而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基于此,学校可以制订适合自己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增加相应的垃圾分类知识,制作成相应的手册,在开学时候发放给每个学生。其次,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垃圾分类标志识别大赛等活动。

参考文献:

[1]罗仁才,张莹.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7).

[2]徐困梅.试论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资源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

[3]王超,王科社.北京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及处理[J].环境卫生工程,2005,13(1).

[4]李丹丹,叶水娥.环保生活,从垃圾分类回收做起[J].安徽科技,2010(8).

上一篇:卫生院信访维稳制度下一篇:对自己说晚安个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