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24-06-01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精选10篇)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1篇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在研究如何让校本培训从形式化转向实效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往往存在“内需”与“外力”的矛盾。“内需”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在的想发展、求发展的需求,“外力”指推动内需转化为现实的外部环境和驱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发展是一个个性化、长期性、全面性的复杂工程,试想,只有“内需”而没有“外力”,或“外力”与“内需”相脱轨,教师能发展、会发展吗?“自助餐”为什么会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它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必须找到其“内需”和“外力”的最佳结合点,让校本培训的“众口难调”之苦转化为“众口自调”之乐。

基于以上认识,我区教育局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通过多次调研,提出了“跟进需要、教师点菜、形成菜单、名师下厨、众口自调”的菜单式培训模式,在理论层面上,这一模式能有效地解决以上矛盾。而通过一个学期的试点实验,成效明显,深受教师的欢迎,从反馈的调查问卷表中我们发现,校本培训已逐步成为教师的自我需求。因此,我们更坚定对菜单式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实施菜单式校本培训过程中,我们将宏观规划和微观管理有机结合。

一、宏观规划突出三部曲

一是教师点菜。学期初,我们下发了“汉沽管理区校本培训问卷表”让教师自主点菜,全区90%的教师积极参与,经归类整理,共提出13条培训建议和五个层面近30个菜单,如新课标下如何省时有效地备课?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培训等等。

二是选择菜单。如何让培训的内容兼顾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发展的要求、教师自主的需求?我们在教师点菜的基础上进行了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本学期,安排了五次全员性通识培训和五次自主性培训,由教育部门规定的“高效课堂构建”培训和考核;有多元化需求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专题培训;有备课改革和教学设计两方面的专项辅导;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研修;有新课程实施的跟进培训;有校级评价改革经验―――“板块跟进式评价体系”思考与实践的研讨;有微课的制作等等内容,其中80%是教师提供的菜单,较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的需求。

三是提供菜单。确定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及主讲名师下发给每位教师一份“菜单式校本培训安排表”。

二、微观管理凸显三个一体化

一是管理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正常运行的条件),至上而下形成一条主线、三室并举的梯级管理体系,即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又名校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众所周知,校长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培训理念是推动校本培训有效性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会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使校本培训成为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校本培训办公室规划和实施(优秀教师主抓)→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三室并举具体落实→教研组、年级组的校本教研→一师一品、多师一品结对活动、教师个体自主学习活动。同时,出台了“汉沽管理区校本教育科研管理条例”和“汉沽管理区校本培训管理细则”。

二是培训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突出实效的关键),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指培训的流程一体化,即由校本培训办公室聘请专业人员对培训者进行培训→培训者进行备课、试讲→培训者进行教师培训→教师反馈培训情况,力图培训的有效。另一个层面指培训的过程一体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中演示文稿的培训为例,即提出目标(分一级和二级目标,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参与培训(由专业教师培训)→自主训练(学校提供自主训练的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是否需要训练)→考核评价(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命题小组,制定考场规则,分成四个层面进行不同目标的考核,记录每位教师的考核情况,评出10名优秀者予以奖励)→进行应用(要求合格的教师在今后的所有教学活动中需自己制作和应用演示文稿)。

三是考核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实施的制度保证),学分是教师培训的体现,我们设立区级校本培训学分制,与校级校本培训考核办法相接轨,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本学期,设立22个校级学分,要求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至少分别获得12-18个学分。同时,实施校本培训网上考核机制,在校园网上开设了菜单式校本培训专栏,设立观点台、作业栏、留言板、资料库等6个小栏目,每次培训后布置培训作业,如学习主题培训后,我们布置了如下的作业:选择一节课,设计一份目标并围绕学什么、怎么学两个问题进行目标解读,教师按要求将所完成的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到校园网相应的作业栏里,考核组成员进行网上查阅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学分予以公布,考核情况与教师结构工资和考核挂钩,这样的考核方式省时又实效,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培训方式积极创新

一是建立一个校本培训实验基地,确定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为实验基地,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平台,通过市级课题《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与实践》的研究促进教学活动化、高效化,使教学点成为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研基地、教学实验基地。

二是实施跨校培训:聘请小学的市学科带头人作为我区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导师,以此拓宽教师的视野,推动我区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同时,选派区内的市、区级名师每学期进行5次以上的校际教学联谊,以点带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三是营造培训氛围:通过名师引领、互动交流、沙龙活动、分层要求、学分奖励、网上考核、现场展示、团队竞赛、外出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愿望。本学期,我区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组织了校本培训开放展示月活动。具体分校本培训成果展示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成果展示、校际教学联谊等四个系列,其中校本培训成果展示周,我们以团队展示的方式检阅一年来我区校本培训的初步成果。

(责编 田彩霞)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2篇

(2013年10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由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动员部署在省级机关处以上干部中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

去年年底,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以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为重点,大规模开展训练干部的工作,有效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执政素质和执政本领,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为今后十多年江苏“两个率先”的实现培养出成梯队的领导骨干。最近,省委下发了《关于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苏发〔2005〕26号),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组织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系统学习“两个率先”必需的科学理论和现代知识。围绕“百千万”培训工程组织编写的干部培训系列教材,已编写了11本,即将出版发行。为了组织好广大干部特别是省级机关干部的学习,根据省委的要求,决定在省级机关处以上干部中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取得经验后,再向全省推开。下面,我就组织实施好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的重要意义

“菜单式选学”培训是指干部结合自身发展和岗位需求,按照统一提供的培训菜单,自主选择培训项目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当前,在省级机关处以上干部中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是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江苏“两个率先”的迫切需要。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描绘了今后五年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引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强调必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省委、省政府提出,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江苏又快又好地发展。要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江苏人民,攀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台阶。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领导水平,直接关系到江苏“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通过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提高领导人才的素质,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江苏“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根本保证。

第二,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是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提高江苏干部执政素质和执政本领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提高江苏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培养一大批能够担当“两个率先”重任的领导骨干,省委决定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现“两个率先”必需的现代知识。这是推进江苏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重点工程。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这为我们加

强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是落实中央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际行动。省级机关在全省工作大局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迫切需要提高省级机关干部特别是处以上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和执政本领。省级机关现有4730多名厅处级干部,达到研究生文化的占10.3%,大学本科文化的占48.9%,大专以下文化的还占40.8%。这样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江苏“两个率先”的需要,与省级机关的工作地位与要求也不相适应。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干部的第一需要。我们必须把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规模培训干部。“菜单式选学”作为培训干部的一种方式,为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搭建了一个新的载体和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干部个人需求,及时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教育培训干部,帮助大家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第三,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是满足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干部学习内在动力,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形式。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我们必须适应新的要求,更新观点、拓展思路,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资源配置、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以不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干部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努力解决好工学矛盾大、培训内容不够丰富、方式不够灵活、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和方式。“菜单式选学”培训根据我省“两个率先”的需要和干部个性化培训需求的特点,开设了50门课程,干部在完成13门主修课程学习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其他选修课程,较好地实现了对干部学习的普遍要求和干部个人学习需求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按需培训、因人施教的原则。有助于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聘请专家教授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进行讲授,有利于整合优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我们要从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明确“菜单式选学”培训的任务要求

这次“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是我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干部培训模式的一次新探索。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江苏“两个率先”的实际,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采用干部自主选学的方式,组织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系统学习“两个率先”必需的科学理论和现代知识。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本领,为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今年9月,省委组织部已下发《关于在省级机关处以上干部中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的意见》(苏组通〔2005〕47号),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级机关各厅局要抓好落实,认真组织处以上干部参加“菜单式选学”培训。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1、关于培训对象。这次参加“菜单式选学”培训的对象为省级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目前,省级机关共有厅局级干部581人,处级干部4149人,共4730人。各厅局要广泛动员,有计划地组织处以上干部分期分批参加学习。在个人报名的基础上,厅局干部(人事)部门要进行综合平衡,一年安排4期左右,每期按本单位处以上干部总数四分之一左右的人数报送学员,以保证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特别要组织好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学习,“一把手”要带头,起示范带头作用。处以下干部虽然没有要求他们参加菜单式选学,但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其他形式组织他们学习。

2、关于培训内容。目前,制定的50门课程的培训菜单,包括11门主修课和39门选修课。主修课程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执政理论,包括科学执政理论、民主执政理论和依法执政理论;二是“三化”知识,即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经济国际化;三是科学发展理论,即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四是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方法。13门课程的教材是今年上半年,省委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教授编写的,即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不久,还将编写出版教育现代化、科技强省两本干部学习教材。39门选修课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民族宗教、公共管理、领导科学、应用统计、文史艺术、卫生保健等等。以后,培训菜单还会根据干部学习需求不断进行调整、更新。每年年底前由省委组织部统一发布下一课程菜单。省委要求,在5年时间内,厅局级领导干部11门主修课程都要学,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两门主修课程的学习;处级干部要根据工作实际选学其中5门以上主修课程,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门主修课程的学习。选修课程的学习由个人自愿参加。各单位要按照这一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处以上干部报名参加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需要强调的是,各厅局在选择“菜单式选学”培训内容的同时,还可根据本单位业务工作需要,组织大家学习专业知识。

3、关于培训方式。“菜单式选学”培训采取在职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学员到培训机构参加集中辅导。每门主修课程集中辅导的时间6—7天,48—56学时,每月安排2—3天时间脱产学习,在三个月内完成;每门选修课程集中辅导时间1—2天,8—16学时。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由各培训机构负责。各厅局还可以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在职自学、学员论坛等多种形式,组织大家学习。13本主修课程的教材由省委组织部统一免费发给处以上干部。学员参加主修课程学习的费用,由省委组织部从省干教经费中统一支付。参加选修课程学习的费用,由学员所在单位负责。学习需要的教辅材料,由学员自愿购买。

4、关于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优质的师资、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实行动态管理。由于“菜单式选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年和2006的培训机构暂指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省委党校4家,分别承担不同的培训课程。以后,我们将制定培训机构的认定标准,通过市场化机制确定培训机构。下半年,11门主修课程,由南京大学承担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经济国际化课程的培训辅导;东南大学承担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培训辅导;省委党校承担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和方法等课程的培训辅导。39门选修课程分别由四家培训机构的知名教授、专家讲授。各厅局可以登录4家培训机构的网站进行查询。

5、关于培训考核。对学员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考试考核,是促进干部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要以考核促进学习,以学习推动应用、指导实践。各培训机构在每门主修课程培训结束后,要对学员进行考试;每门选修课程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查。并将考试考查情况记入干部本人持有的有关培训证书。各单位要及时了解干部参加“菜单式选学”培训的情况,把干部参加选学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学习、学习不认真或考试(考查)不合格者,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有关培训费用不予报销。

三、切实加强对“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菜单式选学”培训参加人数多,学习内容广,时间跨度长,要求高,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第一,要高度重视。各厅局要充分认识做好“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抓好“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要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一名厅局长分管,干部(人事)处要有专人负责。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干部选学培训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把

“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抓出成效。

第二,要精心组织。对“菜单式选学”培训工作要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管理、规范指导,保证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进行督查和评估,对各单位学员选送情况和干部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菜单式选学”培训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厅局干部(人事)处要做好本单位干部的选送工作,协调好干部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经费和时间上予以保障,保证参学率;要加强考核,严格要求,务求使干部学习取得实效。各培训机构要加强教学管理,严肃学习纪律,落实专人做好考勤、考核工作,实事求是地反馈学员表现,努力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为干部学习培训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要认真施教。各培训机构要认真编制培训计划,精心挑选优秀师资;要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学习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用最新知识提高干部,用现代方法训练干部,高质量、高效率地搞好“菜单式选学”的教学工作。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3篇

一、菜单式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根据学校情况确定课程总目标。

菜单式校本课程学校要根据学生家庭现状、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及教师专业水平等实际情况去确定研究总体目标, 各年级、各班级再根据学校的总体研究目标去确定年级、班级、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让学生形成至少一门具有自己特长的课程。

(3)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整合与完善。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经历, 促进学生情感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4)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有助于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 诚实、自信, 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第二阶段, 根据总目标拟定校本课程的菜单。

(1) 学校根据总目标, 公布《学校菜单式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决定开设以下七大类菜单课程, 如表1所示。

(2) 班级、学科教师参照《学校菜单式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 申报开设一门自己擅长的校本课程。

(3)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根据教师提交的课程申报表进行评审, 把通过评审的校本课程按教师申报内容进行编排, 做成展板, 供学生选择, 并在学校形成的菜单课程选报表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门菜单课程, 如表2所示。

请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打上“√”, 在自己的第二志愿上加颗五角星。若以上所开设的菜单课程没有你喜欢的科目, 请在“我想申报”一栏填上自己想参加的菜单课程。

(4) 学生选课时, 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的情况, 再根据学生申报的情况, 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 原则上组班不超过50人, 低于10人不开班。若某科学生报名人数较多, 可按学生第二志愿进行学科人数调剂。

(5)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汇总学生的选择, 决定开设19门菜单课程。菜单式校本课程打破以年级、班级为格局的教学班级, 教师按自身特长进行授课, 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进入自己喜欢的班级上课。

第三阶段, 根据学生选择, 学校有效实施菜单课程教学。

(1) 学校公布开设的校本课程科目名称, 上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编写教案, 形成校本教材初稿。

(2) 学校根据开展的菜单课程内容, 安排固定的专用教室。

(3) 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菜单课程教学。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 走进幸福路小学的校园, 你都会看到令人惊喜的一幕:班级人数有多有少, 多的四五十人, 少的只有十来人;同一个班上课的学生, 大大小小, 参差不齐, 有小精灵般的低年级学生, 也有稍大些的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有心灵手巧的“巧剪刀”, 有小故事包含大道理的故事课堂, 有苍劲有力的书法字教学。排球场上, 队员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各施绝技;操场上, 踢足球的学生身姿矫健,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足球在自己身边灵活地转动。此时的校园一片沸腾, 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幸福路小学菜单式校本课程的活动现场。此时学生开心地学, 流露出儿童的天真, 看不到一点学习压力的影子, 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乐园。

第四阶段, 根据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和改进。

我校积极开展菜单式课程展示活动, 定期对教师教案进行检查, 让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 将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不足的部分反馈总结后, 重新写校本教材, 使教材得以不断完善。我校在菜单式校本课程实施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学生自评, 学生对照自己参加本组以来的变化, 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生生互评, 学生之间对照小伙伴参加本组以来的变化, 互相进行评价;同事评价, 课程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即对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如何加以评介, 提出改进的一些建议;学校评价, 学校通过学生在学校和各级教育机构举行的各种活动和比赛中发挥特长和取得成绩来评价课程;家长、社会等对学生的评价。

二、对菜单式校本课程实施的思考

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 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

1. 注重效果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效果。小学菜单式校本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几年来, 参加菜单课程的学生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学生剪纸、绘画等多幅作品发表于当地报纸, “珠心算”菜单课程的学生参加江苏省“珠心算·心算”比赛获进步奖, “童心如歌”菜单课程的学生参加新浦区“唱响校歌”比赛获一等奖, “趣味排球”菜单课程的学生参加新浦区排球比赛分获得女子组第二名、男子组第三名的好成绩。由于书法菜单课程的开设, 我校在江苏省学生书法水平测试中连续三年通过率获全区第一名。

2.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4篇

基于以上认识,我区教育局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通过多次调研,提出了“跟进需要、教师点菜、形成菜单、名师下厨、众口自调”的菜单式培训模式,在理论层面上,这一模式能有效地解决以上矛盾。而通过一个学期的试点实验,成效明显,深受教师的欢迎,从反馈的调查问卷表中我们发现,校本培训已逐步成为教师的自我需求。因此,我们更坚定对菜单式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实施菜单式校本培训过程中,我们将宏观规划和微观管理有机结合。

一、宏观规划突出三部曲

一是教师点菜。学期初,我们下发了“汉沽管理区校本培训问卷表”让教师自主点菜,全区90%的教师积极参与,经归类整理,共提出13条培训建议和五个层面近30个菜单,如新课标下如何省时有效地备课?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培训等等。

二是选择菜单。如何让培训的内容兼顾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发展的要求、教师自主的需求?我们在教师点菜的基础上进行了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本学期,安排了五次全员性通识培训和五次自主性培训,由教育部门规定的“高效课堂构建”培训和考核;有多元化需求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专题培训;有备课改革和教学设计两方面的专项辅导;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研修;有新课程实施的跟进培训;有校级评价改革经验———“板块跟进式评价体系”思考与实践的研讨;有微课的制作等等内容,其中80%是教师提供的菜单,较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的需求。

三是提供菜单。确定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及主讲名师下发给每位教师一份“菜单式校本培训安排表”。

二、微观管理凸显三个一体化

一是管理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正常运行的条件),至上而下形成一条主线、三室并举的梯级管理体系,即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又名校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众所周知,校长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培训理念是推动校本培训有效性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会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使校本培训成为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校本培训办公室规划和实施(优秀教师主抓)→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三室并举具体落实→教研组、年级组的校本教研→一师一品、多师一品结对活动、教师个体自主学习活动。同时,出台了“汉沽管理区校本教育科研管理条例”和“汉沽管理区校本培训管理细则”。

二是培训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突出实效的关键),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指培训的流程一体化,即由校本培训办公室聘请专业人员对培训者进行培训→培训者进行备课、试讲→培训者进行教师培训→教师反馈培训情况,力图培训的有效。另一个层面指培训的过程一体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中演示文稿的培训为例,即提出目标(分一级和二级目标,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参与培训(由专业教师培训)→自主训练(学校提供自主训练的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是否需要训练)→考核评价(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命题小组,制定考场规则,分成四个层面进行不同目标的考核,记录每位教师的考核情况,评出10名优秀者予以奖励)→进行应用(要求合格的教师在今后的所有教学活动中需自己制作和应用演示文稿)。

三是考核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实施的制度保证),学分是教师培训的体现,我们设立区级校本培训学分制,与校级校本培训考核办法相接轨,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本学期,设立22个校级学分,要求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至少分别获得12-18个学分。同时,实施校本培训网上考核机制,在校园网上开设了菜单式校本培训专栏,设立观点台、作业栏、留言板、资料库等6个小栏目,每次培训后布置培训作业,如学习主题培训后,我们布置了如下的作业:选择一节课,设计一份目标并围绕学什么、怎么学两个问题进行目标解读,教师按要求将所完成的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到校园网相应的作业栏里,考核组成员进行网上查阅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学分予以公布,考核情况与教师结构工资和年度考核挂钩,这样的考核方式省时又实效,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培训方式积极创新

一是建立一个校本培训实验基地,确定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为实验基地,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平台,通过市级课题《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与实践》的研究促进教学活动化、高效化,使教学点成为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研基地、教学实验基地。

二是实施跨校培训:聘请小学的市学科带头人作为我区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导师,以此拓宽教师的视野,推动我区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同时,选派区内的市、区级名师每学期进行5次以上的校际教学联谊,以点带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三是营造培训氛围:通过名师引领、互动交流、沙龙活动、分层要求、学分奖励、网上考核、现场展示、团队竞赛、外出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愿望。本学期,我区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组织了校本培训开放展示月活动。具体分校本培训成果展示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成果展示、校际教学联谊等四个系列,其中校本培训成果展示周,我们以团队展示的方式检阅一年来我区校本培训的初步成果。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5篇

浙江慈溪:菜单式培训助大学生村官创业

抓住课间休息10分钟,胡检查带着一堆问号去请教淘宝讲师王小健:“我的合作社开了网店,但是效果不好,怎样才能拓展同城销售的业务,还有亲戚家开了生产电吹风的厂子,我想利用货源渠道开网店,如何突出商品特质……”十分钟很快过去,胡检查意犹未尽,讲师示意他别心急。果然,讲师一开讲就拿电吹风网店的案例给大家分析,如何做网站设计,如何描绘商品特性,生动详细。 胡检查正在参加大学生村官培训――《创业培训――淘宝电子商务》。他在横河东上河村任党总支委员,两年前,他和镇里几个大学生村官一起合办了同创果蔬专业合作社,不仅自己种植大棚草莓,还帮农户销售草莓。眼前草莓陆续上市,虽然当下不愁销售,但他有更长远的打算,“希望可以做长产业链,尝试网络销售。”得知大学生村官培训开始报名,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选择了淘宝创业课程。 12月7日至12月9日,大学生村官年度知识更新培训在市委党校举行,大学生村官通过网上预约,表达培训意愿,最终选定淘宝创业培训和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两项培训内容。“以前的培训偏重于如何帮助大学生处理村务,这次的培训偏向于如何帮大学生创业。”市人才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对淘宝创业有浓厚兴趣,于是我们专门聘请了淘宝大学的资深讲师给大学生村官上课,讲师本身也是淘宝的`金皇冠卖家。”此外,创业培训采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穿插各种案例分析和游戏,进行课间互动。 据介绍,这次培训为菜单式培训,自选模块即为创业培训,共有200人预约报名,将分两批开班。模块二的培训首次结合拓展训练,提升各方面素质能力。两种培训课程后都有相关政策讲座,包括“美丽农村、幸福家园”的政策解读和人生价值观讨论等,以此提升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6篇

五河县总工会对工会干部实行“菜单式”培训

日前,五河县总工会举办了2011年工会干部岗位培训班,对46名工会干部进行了“菜单式”培训。培训前,针对工会干部培训内容“老一套”、学与需脱节等问题,该县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了工会干部培训内容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和当前全县工会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编制了《工会干部专题培训“菜单”》,让他们对照“菜单”依据个人需求选择培训内容,根据多数工会干部的共同选择,确定培训内容,邀请有关专家、组织有关人员备课。主要培训了《贯彻“两个普遍”依法开展工会维权工作》、《怎样当好基础工会主席》、《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等内容,并进行了考试测评。通过实行“菜单式”培训,使得这次工会干部培训班主题更明确,针对更性强,提升了培训质量和效果,也为以后工会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了经验。参加培训的工会干部普遍认为“更实际”、“很管用”。

(五河县总工会 曹斌 0552-5020024)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7篇

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学业成绩的大面积滑坡。有专家指出,今天的青少年体质问题可能还只是几个数字,但如果任其发展,这些数字将很有可能变成灾难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惩罚我们对它的漠视。可见,“减负”是一件大事,它既是教育系统永久的遗憾,也是教育系统必须长期面对的一大难点。“减负”作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和“瓶颈”,突破这个“瓶颈”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那么,如何实施教师校本培训,让学校的“轻负高质”工作走上正轨呢?我校从提升思想力、培训力和评价力入手,着力提高轻负高质背景下教师校本培训的质量。

一、思想力:关注教师思想转变

学生要“减负”,要求教师思想先转变。如果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那么,“减负提质”必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转变教师理念,让教师清醒地认识教学质量的内涵,认同“学习好不等于解题能力强”“分数高不等于教学质量好”这一理念,从而使全体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严格落实“减负”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 制度引领。

“轻负高质”会不会是一阵风,刮过就算了?就在部分教师等待观望时,我校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减负工作的几项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减负27条”的意见》等文件,坚定教师的思想认识,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在具体措施上,学校严肃执行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各门课程;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保证学生平均每天在校一小时文体活动时间;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除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检测外,严禁其他任何形式的考试;建设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大力开展艺术文化进校园、科技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能参与。

2. 监管引导。

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基础性指标,并在发展性指标中设定相关的内容,要求学校以督导评估为契机,全面展示办学水平,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定期开展学生课业负担、体卫艺工作、学生体质等专项督导,及时形成专项督导情况报告,有基本情况分析,有相关统计数据,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督查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3. 典型引路。

及时挖掘、发现实施“轻负高质”教育的身边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树立典型,引导教师全面跟进,努力形成前有示范、中有规范、后有赶超的有梯度的“轻负高质”教师群体,推进“轻负高质”向纵深发展。2010年10月,我校通过调研推出杨忠敏、戴红军两位身边的典型,开设专场,让他们介绍经验,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轻负高质”教育。

二、培训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实现“轻负高质”,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地理环境、交通和工作条件等制约,参加县市级以上教研活动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因此,我校制订了教师专业成长方案,以“培养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师资建设目标,要求全体教师制定好分阶段个人专业成长计划,以本校名师、学科带头人作为培训资源,以“全员培训结合分层培训”的形式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新教师的“微格教学法”。

新教师普遍对课堂的认识较为理想化,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他们逐渐意识到实际教学与想象中的课堂大相径庭,因而产生失落感并对教学缺乏信心。针对他们的特点,我校在校本培训中采用“微格教学法”,从理论学习、观看示范课录像、备课、教学实践和录像、反思评价等方面入手培训。新教师在特定条件下开展学习和训练,集中解决某个特定的教学问题,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对他们专业素养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如,富红燕是招聘教师,学校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她很快适应了教育教学新岗位,并迅速成长起来,工作才五六年,已有10多篇论文案例在县里获奖,并多次在校、片、县承担公开课,课堂教学先后获县优质课、思品新生代课堂教学比赛市级一等奖。

2. 骨干教师的“问题诊断反思法”。

骨干教师已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容易步入成长“高原期”,在教学实践中过多地依赖习惯与经验,对新的教学理念缺乏自觉吸收的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校本培训中以“问题诊断反思法”突破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瓶颈,提高他们的专业认识,促使他们专业成长。我校实施的“问题诊断反思法”以五大环节推开,一是诊前讨论。组织本土问题诊断专家深入课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教师推荐有关教育书籍,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发现自身问题,诊断团队一起共同讨论教学计划,制定诊断重点和改进的方法。二是课堂诊断。组织名师到教室听课并做记录,与执教老师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一起讨论和制定改进方法。三是问题分析。诊察团队共同分析课堂优缺点,提出克服缺点的策略,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四是会诊。诊断团队分别向执教老师提出反馈意见,共同讨论制定改进的措施。五是诊后反思。执教老师对教学过程和诊断过程进行反思,对照原先确定的教学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增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通过一系列培训,我校骨干教师群体迅速发展,多位教师在县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3. 中老年教师的“中坚工程”。

对中老年教师,学校提出“把课上好”“把学生教育好”“考试考好”这一目标。为了激发中老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每学期,我们开展为期一周的中老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如,我校57岁的董林根老师,头发花白的他是我校中老年教师学习的旗帜,也是全县的典范。他撰写的论文、课题方案、教学案例评析等县、市、省、国家级获奖和发表近70篇,主持过县市立项课题多个。他不但给本校教师做讲座,还多次到兄弟学校和县级培训中做讲座,并积极承担县市名师课堂展示课,“老大不努力,枉来地球立”是他勉励自己的一句话。

三、评价力:引领教师团队和谐发展

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往往难以将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轻负高质”成为教师的自主活动,从而影响整体工作的推进。近年来,我校在构建“协作、多元、负责”的教师团队的实践与探索中,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以教师团队的“捆绑式评价”代替以往单一教师的个体评价,加大教师团队整体评价力度,有效促进了教师主体意识的形成,提高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

1. 营造和谐合作氛围。

元通小学教师谈到自己的教研组、年级组和备课组,喜欢用“小家”这个词概括。首先,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在教师的“传帮带”上。新教师入校,会有一名老教师与其“结对子”,老教师从上示范课开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写评语等,都手把手地教,给新教师恰到好处的指点。其次,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在同事间教学合作和教学争鸣的基础上。共用一份教案,实现教学思想互通。在同一个教研组内,同一年级任教的教师将教材的不同单元进行分配,每位教师负责写几个单元的教案,此后将教案提供给其他老师,经过讨论后形成统一教案。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会为某一知识点争得面红耳赤,但争论的最后结果,是一份更加完善的教案。教师分工合作,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备课效率。节约的备课时间用于搜集更新颖的材料,构思更精细的习题。在元通小学,老师要先做一遍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从中精选出合适的题目给学生做,期末复习卷也是本校教师自己磨题岀卷,质量较高,且组内成员共享。

2. 创新“捆绑式评价考核”。

评价从个体向团体转变,要获得学校嘉奖,必须以年级组、教研组 (备课组) 为单位参与,如,我校文艺节目获奖后,奖励对象是整个年段教师,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奖励的是教研组全体成员,团队共享奖励,教师荣辱与共,互相帮助,紧密合作,使学校教师队伍成为充满凝聚力、向心力的和谐团队。学校制定各类团队评比制度,每学年开展评比,如,“文明办公室”“优秀教研组”“特色备课组”“优秀年级组”等,从而进一步促进团体“共荣辱、同进退”良好氛围的形成。以“捆绑式评价考核”代替以往单一教师个体评价,把团队中个体的成绩与不足,纳入到团队的考评项目中,突出了团队的整体性评价,将每个成员团结在一起,避免出现“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现象。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思考 第8篇

一、校本研修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校本研修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场所,以课堂为主阵地,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立足儿童研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力和教师群体的合作力,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养。但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2015年初,我们对全校109名教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1.无明确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中认为所属教(科)研组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无目标性”和“目标性不强”的占68.8%,对校本研修活动效果“不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占53.2%。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目前的校本研修活动目标不明确,主题不突出,活动不深入,研修活动想到什么就开展什么,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活动背离计划,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引领。

2.无集中的论题。教师中认为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无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的占71.5%,认为校本研修活动形式“单一”或“无新意”的占64.2%,5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缺乏连续性和主题性,更多的只是教学工作的布置与检查。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偶然,教研组在活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如何将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研修活动有一个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尽可能避免“大杂烩”现象,应该是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3.无互动的热情。有51.4%的教师认为当前校本研修活动存在“有活动、无互动”的情况,“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假热闹”,活动面面俱到,实际上往往都不深入,研讨的内容停留于教学目标和理念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总结;“大话题”,开展课堂教学研讨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研讨的内容漫无边际,缺乏明确的思考方向;“空研讨”,很多教师觉得教研组活动是组长的事情,自己只是一个配合者,缺乏参与研究的热情与动力。

二、以儿童研究为主题,开展校本研修

1.主题更明确。校本研修既是教师个人的发展行为,也是学校的管理职责所在。学校要指导教师进一步明确校本研修的重点,紧紧抓住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并将之提炼为研究的主题。我校数学教科研组围绕学校的“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研究儿童:教师课程能力自主建构的行动研究》,开展以“学情前测”为主题的校本研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教研组则以“学情前测”为研修主题,在教学活动前以整体把握教材为前提,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技能、生活经验等进行调查与检测,为科学合理地设计与组织教学提供依据。不少教师研究后认为:“学情前测”不仅是思想观念的革命,更是教学策略的颠覆性改变。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的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2.内容更实在。裴娣娜女士曾指出:“我们既不能远离实践关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导致‘实践指导乏力,同样,也不能搞粗陋的实践主义,放弃教学论研究的理论性和科学性。”高效的校本研修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应着力关注校本研修活动内容的有序性和多样化,通过组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反思研讨,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观察、学情研究等活动,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找准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寻找学生的学科活动经验”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内容。教师们通过研修,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整体状况,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预设,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3.效果更显著。共同的任务、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等成为校本研修群体的联结点,正如赫德(Hord)所说的:“当所有人合作开展共享性学习,并践行他们所学的内容,目的就是提高自己作为专业人员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时候,这些人所组成的就是(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教研组进一步发挥了研修个体和团队的作用,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在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对话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学校也成立了课题组,重点进行学校主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教研组则积极参加子课题的研究,“研修一体化”的学校群体性教科研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学校还重视教师个体的研修,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市、区、校三级课题,尤其是3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申报个人课题,使得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通过校本研修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的具体 着力点

成尚荣先生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儿童研究,即引导教师不断地去认识儿童,发展儿童,促进儿童发展。这样他才会成为真正的教师,成为优秀的教师。这样,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才真正完成。”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究竟要研究什么?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些具体的着力点。

1.学习起点。《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儿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基本活动经验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等学习起点的不同,面对相同的学习内容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接受力。数学教科研组开展以“学情前测”为主题的儿童学习起点研究,就是在校本研修中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使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真正使教学活动面向每位学生。

2.学习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立思维的个体,只有让学生亲历知识建构的完整思维过程,才能有效提升其数学思维品质,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要关注儿童研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自身的内在的知识建构。一般而言,当学生出现奇思妙想时,往往也是他们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即使学生有幼稚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思考与联想,教师也应该予以鼓励,在肯定的基础上加以纠正。

3.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求知需求往往是由具体情感体验所决定的,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新知的程度就越高。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教师要注重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及思维方式的特点,创设有趣味、有意义的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学习方式。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亲历数学活动,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单向的传授而能获得的。在校本研修中大家发现,课堂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设计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思维,真正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更多的发展。

我校开展的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从研究教师走向研究儿童,从关注研修的宽度转向关注研修的深度,从概念化的校本研修转向具体化的校本研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孙建平,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215217)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9篇

“菜单式”是借用语, 是指在饭店用餐时顾客可以对照单子, “按需”、“按趣”点菜。所谓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 是指在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 设计一套“内容种类多样、形式载体多元和时间安排科学”的活动主题库, 学生可“必修”, 也可“自选”, 从而实现“点什么, 吃什么”的新型教学形式。

二、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的理论架构

(一) “菜单”的设计思路

1.内容设计。要突出丰富多彩, 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与提升。如运用素质拓展形式让学生拟撰写“两会”代表提案, 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 (书法、绘画、填词和写诗等) 展示自己的才艺, 知识竞赛、理财报告、讲故事 (我心目中的领袖) 、环保参与、社会调研以及视频访谈“中国梦.我的梦”等。

2.内容搭配。要体现“冷热”搭配, 注重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口味。课内实践属于课堂就可以完成的内容, 相对而言, 具有“用时少、占用时间少、以及省时高效”的特点, 而课外实践由于“占用时间相对较多”。因此,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要注重“效益”观念, 尽量少占用学生宝贵的专业课时间, 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 因此, 在实践教学的搭配形式上, 要首先保证“热菜”, 让学生“吃饱”, 同时要照顾好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 开出学生感兴趣的“凉菜”, 让学生“吃好”。从而实现“吃的饱、吃的好、有营养”。

3.形式设计。要新颖别致。更多的借鉴“互联网+”思维, 采用微视频展播、短剧扮演、网络直播、分组研究以及课堂讲授等新的学生喜爱的形式, 提高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

4.时间安排。要合理配置, 做到“劳逸均衡”。考虑到大一新生开设思修课, 因此, 实践活动的安排也要安排在大一。在具体的时间安排上, 不要集中开展, 一个月安排一次主题活动, 这样既保证了每个月均有实践活动, 不形成空挡, 又确保了学生不会因活动较多, 而产生厌倦情绪。

(二) “菜单”的具体内容

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类。其中课内实践是“热菜”, 属必点内容;而“校园文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企业锻炼”等实践形式是“凉菜”, 属自主选择内容。在分值设定上, 整个实践教学分值60分, 占学生总成绩的60%;其中课内实践分值40分, 课外实践分值20分。菜单详细设置见表1所示。

三、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成效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大力推进“菜单式”实践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 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升, 生均成绩80.17, 80分以上的占到学生总数的67.6%;第二, 学生思维得到极大开拓。同一主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 形成不同视角, 创造力开发空间较大;第三, 成果丰富多样, 每年形成访谈视频250多个、手抄报500多份、调研报告5000多份, 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得到全面增强。

摘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线”, 是学生实现“情感体验、道德检验与灵魂蜕变”的“练兵场”。然而,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实践内容杂乱、教师硬性指定;实践形式单一, 学生兴趣不高;实践时间无序, 偏重集中‘突击’”等问题。笔者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开展了“菜单式”实践教学的试点,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第10篇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永远存在遗憾的艺术。”教育的遗憾程度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密切相关,让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提升自己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是降低这门艺术遗憾程度的有效途径。当下农村学校因资金短缺,无财力外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也不太可能频繁地请专家、名师来校指导;自主式、主题式的校本研修就成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校采用了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即进行课例活动。利用课堂展示、教师间交流、师生间沟通、教师自我反思等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有多位教师在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课例的活动组织形式有:一人同课异构多轮、多人同课异构两种形式。

二、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施

学校在起初将课例活动的相关计划要求制订在校本研修计划之中,课例活动进程分三期,前期为准备阶段。包括对应研修主题的理论学习,确定活动课例展示任务的人员、活动时间、活动课题;中期课例活动为活动展示(三次分三天展示)、同伴互助(讨论课堂中的得与失)、组内反思(重新设计);后期为反思整理,写成总结或论文。

案例1:本次科学组活动主题是“关注细节,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下面的片段是选自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八周课例活动中的片段,介绍干湿球湿度计原理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课堂展示内容

活动:空气湿度的测量

操作:(1)先观察温度计所显示的气温,并记录__

(2)用湿纱布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此时所示温度值,并记录____。

(3)讨论:a,为什么两支温度计会存在温度差?

b,温度差的大小与空气温度有什么关系?

第二节课堂展示内容

活动:空气温度的测量原理

操作:(1)先观察温度计所显示的气温,并记录_____。

(2)用湿纱布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此时所示温度值,并记录___。

(3)讨论a,为什么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

b,如果温度差越大说明空气越_____?

第三节课堂展示内容

活动:空气温度的测量原理

操作:(1)先观察温度计所显示的气温,并记录_____。

(2)用湿纱布擦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此时所示温度值,并记录____ 。

讨论:a,为什么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

b,温度差的大小与空气湿度有什么关系?

如果湿度差越大说明空气湿度越小。

反之,湿度差越小说明空气湿度越大。

第一堂课的问题设计:讨论a,为什么两支温度计会存在温度差?结果学生回答的是温度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大多学生都是这样的结论,与教师设计的问题本意完全不同,其实问题的答案在问题中已经有所提示;从乐观角度来说,学生已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不会因为外界的原因而人为修改实验结果;同时也说明实验活动的设计中存有缺陷。于是在课例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组内讨论中,大家提出:可能是学生用手捂住温度计导致温度不能下降(当时气温大概28℃左右,也有学生用手捂住温度计);也许是当时环境中的湿度太大,蒸发的不明显,所以。建议第二天打开电风扇以加快蒸发的进行;也可能是包裹温度计的棉球太大,水分蒸发发生在棉球的外面,水与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致棉球外部的温度降低了而里面的温度并没有怎么变化;同时。大家建议将原先的问题稍做改动,将“存在温度差”改为“温度示数下降”,使问题更加明确化。第二天的课例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活动前发给学生的棉球小了很多,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不能用手捂住温度计,也按照第一天的讨论中的建议:开启电风扇(当时的气温也比较高)。再组织学生讨论a,为什么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第一组发言的学生认为第二次测量的是湿棉球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其他组的学生大多表示支持。课后,我们进行再一次的讨论分析认为:蒸发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知识,相关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有所遗忘;同时认为用湿棉球裹着温度计,学生很难将其与蒸发联系,更想不到蒸发吸热了。于是大家建议,将湿棉球裹着温度计改为用湿棉球擦过温度计的玻璃泡。第三天的课例活动中,开课者按照组内讨论的结果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课堂内组织学生进行“温度计示数为什么会下降?”的讨论,这次终于有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是蒸发的原因,另外一部分学生在知道答案后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表情,意味着学生真的是理解了。虽然本案例中描述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教学设计策略,属于一个细节问题,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就不是细小的了。通过这样的课例活动,师生都有这样一个体会,细节关乎成败。细节问题还是有学问的,只有将细节做好了,教学的效果也就提高了。

案例2:活动主题是“关注细节,注重引入”,科学组选择了《汽化与液化》作为课题,下面是本节课的引入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晾过衣服吗?晾过的请举手。

生:晾过。(有部分学生举手并回答)

师:(做了简单的点评)你们是怎样做的呢?

生1:先用洗衣机将衣服的水分拧干,再将它晾好。

生2:将衣服甩干,然后再晾。

师:你们都将衣服晾在哪里呢?(预设:学生回答出阳光下)

生1:晾在阳台上。

生2:晾在屋外。

师:根据晾衣服的科学知识,你能猜测一下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有哪些吗?开展小组讨论,写下假设。

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最后得出的猜测结果有:可能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师:液体都能蒸发,而液体有很多,所有的液体蒸发快慢都一样吗?

生: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这就是我第一堂课得出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过程。

本节课的引入有将课堂生活化的功效,由于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将回答的重点放在洗衣服与将衣服晾在何处,并没发现老师的意图——如何使衣服干得快些。所以花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以及不断的提醒才引出课题,效率可想而知。在反思与讨论中,大家认为该“引人”必须修改,问题中要突出干得快的意思。

片段二(第二节展示课):

师:晾衣服是利用液体的蒸发来达到目的的,你们晾过衣服吗?你是怎么做的?怎样才能使衣服干得快?

生1:晾过衣服,先用洗衣机将衣服拧干,再晾好。

生2:将衣服晾在户外有阳光的地方。

生3:将衣服晾在有风的地方。

生4:尽量将衣服铺开得大些。

师:将衣服晾在有阳光处—提高液体的温度;将衣服晾在通风处——提高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将衣服铺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师:(追问)根据你的做法,你能推测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吗?

生:可能与液体的温度高低有关;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可能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有关。

师:液体有许多,都能蒸发,它们的蒸发快慢都一样吗?

第二堂课的引入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使衣服干得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

素,二是蒸发吸热。“怎样使衣服干的快?”已经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在内,同时,还能影射出蒸发需要吸热,可以说包罗整节课的全部内容。问题设计也非常明确突出“快”,所以学生回答的也非常利索,很快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轨道”。课后的讨论中,大家都认可这种引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可以左右整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凝聚与激发学生的思维热度,可以使整节课变得和谐统一。

三、课例研修的意义

1课例研修促进教师不断积累知识,增加实践智慧

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能依赖教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或在职的课程导向的培训来实现,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教师教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以及同伴之间的听课与交流。莱夫和温格把教学伙伴的关系称之为“实践共同体”来说明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中活动的重要性。课例活动正是为教师创设相互听课、讨论、交流的平台,实践也证明了课例活动能促进教师在处理教材、问题设计、处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等方面的进步。所以开展课例活动的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2课例研修促使教师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新课程要求教会学生合作,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合作者。在课例活动中,每一次的教学设计都注入全组教师的思想,容纳全组成员大多的建议与意见,虽说是一个人的课堂展示,不如说一个人为代表的全组教师的教学思想展示。这种同伴互助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加强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为教师所有”,“为教师所参与”及“为教师所享”。课例为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平台,促进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机会。

3课例研修促使教师发展自我反恩能力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课例活动其实含有多种形式的研修,包括骨干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通过课例活动,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养成教育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成功与失误之处、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对学生不同见解的处理、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应如何解决。反思既研究,研究将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上一篇:政府内网中的移动存储介质管理下一篇:档案管理职责和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