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读后感

2024-08-03

《告白》读后感(精选8篇)

《告白》读后感 第1篇

《告白》读后感

《告白》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实实在在的阴暗小说,记得第一次接触日本的阴暗小说是在读乙一的《七个房间》。相对于《七个房间》的短小精悍,《告白》无疑是一部漫长却又不失紧凑的作品,让人一读起来便欲罢不能,深深的被故事的情节发展所吸引。

文章以轻松的笔调开场,如果是初读,也许会由题目而生出“《告白》大概是校园浪漫爱情之类的小说吧”这样的猜测。以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告白》中,片头也是采用欢快轻松的音乐,描述同学们在课间和牛奶的场景。女主人公森口优子年轻漂亮,在同学们喝牛奶时在讲台上和大家讲话,从起初同学们在下面打闹说话到后来的鸦雀无声,可以证明森口的确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从最开始洋洋洒洒的话题到后来不寒而栗的告诫,这样的逻辑条理这样的冷静淡定,不是平常人所能拥有的。

导致整个复仇的起因是森口老师的孩子被杀害,她发现凶手是班级里的两名学生。由于日本的未成年保护法,两名学生最多也只是被说服教育写写检查,不可能出现以命换命的结果。不能够接受未成年人保护的这种说法,不能接受对方是未成年人就可以毫无顾忌的犯下如此残忍的罪行,不能接受犯下如此残忍罪行的人轻易的逃开法律的制裁再次融入社会自在的生活。我的女儿死了,为什么你们可以逍遥自在地活着。这大概就是森口老师的想法吧。森口老师不是神,无法原谅杀害女儿的凶手,此刻她只是一个在失去丈夫不久后又失去女儿的普通女人,夺走她的爱情亲情夺走她一切的依靠寄托,凭什么再要求她宽容大度的活下去?她要复仇,他要让两个凶手也体会到什么叫孤独和绝望。

随后老师说她已经在刚刚被喝下去的凶手的牛奶中注入了HIV患者的血液,与其说是赌那千万分之一的患病几率,还不如说是在赌人心在极度恐惧下的悲观绝望。老师是想逼死两个少年,然而故事的走向总是随着人性的不确定而出乎意料。发生这件事之后,少年a和少年b的表现完全不同。渡边修哉除了在刚听见这个消息之后马上跑了出去这个举动外,一切作息均未改变,他照样上学,照样吃饭,照样实验。他如此淡定的原因在于他本身的性格。他遗传了母亲理科方面的优秀头脑,却像台没有感情的机器,除了母亲不关心世界上的任何人与事。虽然还只是13岁的孩子,这世上能拯救他灵魂的却只剩下母亲。渡边的悲剧在于虽然母亲是他惟一的希望,而抛弃他却是他母亲一生的愿望。他做尽一切可以让母亲另眼相看的事情,包括科研,包括网站,包括杀人。而这一切的风头却全被少年b抢走。村下直树自从在得知自己会患上艾滋病之后便终日呆在家里,不与任何人甚至是自己的母亲接触,最后导致性格扭曲,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村下直树是个被母亲寄予厚望的软弱男孩。这世上他能感受到的爱全部来自家庭,而他却无力把这种爱带给其他人。他的自尊被娇宠得极大,眼中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生活中任何一点不顺,在他看来都是对自尊的严重伤害。母亲的过分保护与溺爱、同学的个性冲撞、老师的片刻不关注与批评、尖子生的嘲笑,这一切都会伤害他最珍重的自尊,而为了保护可怜的自尊心,他宁可让自己陷入愚蠢与疯狂,也不敢正视自己以外的世界。

故事也是以悲剧结尾,最终森口老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村下成了疯子,让她头痛的渡边也亲手杀死了他最爱的母亲。虽然报了仇,但是我觉得森口老师也不会因此而快乐或者轻松,和少年ab一样,为了报仇的她也牵扯了无关的性命,她终不是正义的。如果在渡边拿她当“试验品”的时候她可以适当的称赞,如果在村下出事的第二天与警察沟通,如果她给女儿买了那个兔子钱包,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悲剧。

在每个人的个性中都会有黑暗的一面,如果你成了森口老师,在如此绝望的环境下,会不会宽容的接受,抑或采取类似的报复?每个角色都有可怜的一面,他们性格中的阴暗都是由环境使然并激发。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多关注爱的教育,才会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告白》读后感 第2篇

一开始,我以为他会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说,但这本推理小说并不普通,不能用看推理小说的心态来看这本书,它比推理小说的情感要更细腻,更能让人感动。这本书的题材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用过—华裔歧视。对于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题材,其实很简单,作者也是一个华裔,她虽然没有这样被别人对待过,但她也是写这篇文章的最佳人选。

这本书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有很多心理描写。每个人心里都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但他们都认为这个女孩不应该被杀;每个人都想要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最好的一定就是真正的自己吗?每个人都冲着别人的好来努力,但你真的有尝试着去寻找你的自己吗?你的最真实可能不是你的最好的,不过,那肯定是最自在的,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

如果你不在这一生中做到自己的真实,你肯定我会后悔的。因为美好的永远是短暂的,可能就是一瞬间,就像书中一个情节:莉迪亚的妈妈在厨房做家务,他一回头就发现莉迪亚已经站在了厨房门口。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是最重要的,但她错过了莉迪亚一生中最有意义,也仅有一次的“第一次走路”,她连莉迪亚已经可以站起来了都不知道,她甚至都不知道现在她现在应该是高兴,还是悲伤。可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忙了这个,忘了那个,我们专注于这个,错过了那个;成长就好像一个取舍的过程。

这本书的结尾出乎意料的感人,还好莉迪亚走的时候没有带着愁恨,还好他们还拥有彼此。当找到答案成为一种解放的时候,那莉迪亚临走前失去的一声晚安就是最后开门的钥匙了吧。

大树的告白 第3篇

正值我壮年, 腰围变得比水桶还粗了。我有着硕大的树冠。白天, 我为人们遮挡阳光, 并不断吸入二氧化碳, 排除纯净的氧气。夜晚, 我披星戴月, 为人们站岗放哨。我为自己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把强壮展示给人们看, 希望人们能理解我的忠心。但是, 人们并不尊重我, 把牛呀、羊呀栓在我的身上, 牛矫羊啃他们也不管, 甚至还议论着如何将我斩草除根。我常常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我伤痕累累, 血迹斑斑, 体无完肤。

我常常看到我的兄弟姐妹、知心朋友被锋利的刀斧劈砍得七零八落, 有的还碎尸万段, 真是让我茶不思, 饭不想。我真不明白, 人类为何要毁掉我们?要知道, 没有我们, 便没有人类。

被剪贴的告白 第4篇

“世界不曾如斯美!”(50年代,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竞选获胜宣言)

“50年代被热核战争的恐怖阴影笼罩着,却又弥漫着一种万事如常、人人安分的气氛。在生活方面的丰碑是州际公路系统。它把愈来愈漂泊不定的人口从农村输送到城市,从城市输送到郊区。”(狄克斯坦:《伊甸园之门》)

“当今时代是随大流和消沉的时代,一股恐怖的臭气从美国生活的每个毛孔中冒出来。我们患了集体崩溃症……人们没有勇气,不敢保持自己的个性,不敢用自己的声音说话。”(诺曼·梅勒谈50年代)

“今天是1951年11月19日,我离开北京三个星期了。这三星期和新事物的接触教育,只有一种感想,即终身来为人民的种种在生长的方面而服务。少拿点钱,多做点事,用作多久以来和人民脱节的自赎。看看这里干部的生活俭朴和工作勤苦,三姐,我们在都市中生活,实在有愧,实在罪过!要学习靠拢人民,抽象的话说来无用,能具体的少吃少花些,把国家的退还一半,实有必要。我们不配用国家那么多钱。不配用。这里的一切极静,可是在这个自然的静默中,却正蕴藏历史上没有的人事的变动,土地还家,土地回到农人手中,而通过一系列变动过程,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关系!”(沈从文:《从文家书》)

“大家做事大家吃,有什么吃什么。种了十二箩担的地,今年挖红薯六挑,只值八千文一挑。种了点牛皮菜。收粮食即拿去缴公粮。养了一只鸡,两只兔子,花二千五百文买来的,小得很,养到了两斤重一个,抗美援朝捐献了一只,选大的捐。要打倒美国鬼子才有好日子过。毛主席知道我们,要我们好好生产,选劳模。大家好好生产,吃一样饭,做一样事,过几年国家就好了。现在不同以往,往天乡保欺压人,不许讲道理。现在大家一样,讲道理,眉眼清楚,人好都说好。”(50年代,一个中国乡村女孩口述)

青年人

“历史上第一次,青年人把握了这个世界的呼吸和轮廓。他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呼喊摇摆,咖啡馆、酒吧、饭店都愿意为他们经营,为这些既不是孩子、也不是成人的青年人。”(尼克·雅普:《50年代》)

“我离开爱尔敦·希尔斯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的四周围全都是伪君子。就是那么回事。到处都是他妈的伪君子。举例说,学校里的校长哈斯先生就是我生平见到的最最假仁假义的杂种。比如说,到了星期天,有些学生的家长开了汽车来接自己的孩子,老哈斯就跑来跑去跟他们每个人握手。还像个娼妇似地巴结人。要是学生的母亲显得太胖或者粗野,或者学生的父亲凑巧是那种穿着宽肩膀衣服和粗俗的黑白两色鞋的人,那时候老哈斯就只跟他们握一下手,假惺惺地朝着他们微微一笑。然后就一径去跟别的学生的父母讲话。”(1951年,霍尔顿,见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等译)

“萨尔,我对你直说吧,不管我住哪儿,我的箱子总是放在床下,随时都准备上路,这总要比他妈的被撵走要好。我不在乎拥有什么。你已经看到了,我就是这么干的,简直是不顾一切,你也知道,别人怎么说我都无所谓,只要咱们知道该怎么去生活。我与之交往的人只是那些疯狂的人,他们为疯狂而生活,为疯狂而交谈,也疯狂地寻求得到拯救;他们渴望同时拥有一切东西。这些人从不抱怨,出语惊人,总是燃烧、燃烧、燃烧,就像传说中那些闪着蓝色幽光的罗马蜡烛一样。”(1951年,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文楚安译)

“要是再发生一次战争,我打算他妈的干脆坐在原子弹顶上。我愿意第一个报名,我可以对天发誓,我愿意这样做。”(50年代,霍尔顿)

“对‘垮掉的一代’而言,如何生存对他们来说远比为什么要生存更为至关重要。他们展示的是在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层面上,是他们在每一方面的这种堪称绝妙之至的对于信念的渴望和追求。这一代年轻人个性异常鲜明,无须用放荡不羁或波希米亚艺术家那样的生活方式这类的话来描绘他们,他们是在一个令所有人极度不安的糟透了的经济萧条期中开始成长的,全球性的战争使他们丧失了许多东西,他们不信任集体,但是他们一直没有丧失梦想。他们醉心于寻欢作乐,并不想阐述一番大道理。他们体验吸毒和性滥交,只是出于好奇,并不是出于幻灭。”(约翰·霍尔姆斯,见《纽约时报》1952年11月16日)

“这一代人想尝试任何事,无论是纵酒、吸毒、性滥交、高速开车还是信奉禅宗佛学。他们对战争无动于衷,对政治生活的贫瘠空洞以及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敌视冷漠也同样熟视无睹。他们甚至对富裕生活丝毫不为所动。他们不知道自己寻求的避难所何在,可他们一直不断地在追寻。”(吉尔伯特·米尔斯坦,见1957年9月15日《纽约时报》)

爵士乐,摇滚乐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曾经在新奥尔良街头吹奏过小号,至今还叫人难以忘怀。在他以前,狂放的音乐家们曾经在法定的节假日走上街头演出,在芬泽的进行曲中使用散拍乐。于是出现了摇摆乐的节奏与旋律。罗伊·塔尔沃里奇的演奏活泼而有力,那小号能够吹奏出旋律饱满、节拍急速,既有逻辑力量又细腻感人的曲子——他演奏的当儿,目光炯炯,笑容可掬,通过广播震撼了整个爵士乐世界。还有查利·帕克,一个在堪萨斯城长大的小伙子,他的演奏录成磁带在电台播放。他运唇吹奏急促、强烈,应付裕如,他后来离开家乡来到哈莱姆,同狂放的特罗斯·蒙克和更为狂放的吉莱斯皮结识,他比同在堪萨斯城崭露头角的莱斯特·扬年纪略轻,这个神情忧郁而非凡的家伙令人联想到爵士乐的历史。”(1951年,《在路上》)

飞机头和时尚

“二战后,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就再也不曾消失。巴黎和米兰希望恢复她们在世界时尚中的先锋地位,但是全世界都在穿戴美国式的,带着萌芽期嬉皮风格的服装。年轻人先是崇尚平头,后趋火箭头;他们穿运动鞋和汗衫,吸骆驼牌香烟。当然,克里斯汀·迪昂和法比安尼继续在为这个世界设计时尚,在小范围内也有回复到战前豪华衣饰的倾向。1957年迪昂死后,他的学生圣罗兰马上接替了他的位置。但是,不远处的地平线上晃荡着1960年代的嬉皮们。”(尼克·雅普:《50年代》)

“平头的日子过去了。罗斯先生宣称他是这种‘火箭式’的发明人。伦敦街头,时髦的小伙子总是把前额处理得跟鸡冠花似地去约会。这种发型曾经出现在50年代所有年轻偶像的身上。1955年,詹姆斯·狄恩在《无因的反叛》里抽着烟,驾快车,顶着变形的火箭头;1959年,猫王普莱斯利在巴黎的记者招待会上,是火箭式发型。”(尼克·雅普:《50年代》)

“我的小动作很拙劣,带有人身攻击的意思。我对班上同学说,老师的发型是‘包头’。所谓‘包头’,也叫‘火箭式’,是将头发留长,涂有发蜡,用电吹风从额前高高翻卷上去,梳往脑后,直至颈下,要说‘包’,就是‘包’在这里,带着庸俗的资产阶级气味……这事一无遗漏地被好事者报告了老师。于是,有一天,我又被叫到办公室。老师是真的生气了,他非常恼火,他甚至站起来,转过身,要我看他的头发,说‘哪里包?哪里包?’”(50年代,见王安忆:《忧伤的年代》)

爱情

“烟头、酒瓶、书夹式火柴纸板,影院各处的垃圾都给扫到我这儿来了。要是他们在倾倒这堆垃圾时,连我也一块儿扫出去,狄安就再也见不到我了。他就得跑遍美国每个角落,沿着海岸线,在每一只垃圾桶里寻找我的下落。”(1950年,萨尔,男;狄安,男)

“不要让别的男人碰你。不要与陌生人搭讪。你的那个丈夫,我希望,会永远待你好,否则,我的鬼魂,会像黑烟,会像一个发狂的巨人的鬼魂把他一条一条撕碎。不要可怜克·奎。上帝必须在他与亨·亨之间选择一个,上帝让亨·亨至少多活了几个月,好让他使你能活在未来几代人的心里。我正在想欧洲的野牛和天使,在想颜料持久的秘密,预言家的十四行诗,艺术的避难所。这便是你与我能共享的惟一的永恒,我的洛丽塔。”(1952年,亨伯特·亨伯特,42岁;洛丽塔,17岁;见纳博科夫:《洛丽塔》,于晓丹等译)

“赵慧文同志……我很想知道,你是否幸福。我看见过你的眼泪,在刘世吾的办公室,那时候春天刚来……后来忘记了。我自己马马虎虎地过日子,也不会关心人。你幸福吗?请原谅我,把刘世吾同志随便讲的一些话告诉了你,那完全是瞎说……我很愿意和你一起说话或者听交响乐,你好极了,那是自然而然的……也许这里边有什么不好的,不合适的东西,马马虎虎的我忽然多虑了,我恐怕我扰乱谁。”(1956年,林震,22岁;赵慧文,23岁,已婚;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她外表闪闪发亮,可是她内心却令人痛惜地一片黑暗。”(1956年,阿瑟·米勒谈他的妻子玛丽莲·梦露)

他:“我做不到不来。”(他们站在房中,对视着。清晨的寂静覆盖着整座城市。他进了她的房间。远方,广岛还在沉睡。突然,她坐了下来。头埋在手中,拳起手,闭上眼,悲咽起来。一种极度悲伤的声音。)

她:“我会忘记你!我已经忘记你了!现在,看着,我如何把你遗忘!看着我!”

她:“广岛。广岛。那就是你的名子。”(他们互相看着,谁也没看着谁。永远。)

他:“那是我的名字。是的。你的名字是尼维。法国的尼维。”(1957年,见玛格丽特·杜拉:《广岛之恋》)▲

《无声告白》读后感 第5篇

这首《光辉岁月》是黄家驹为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所创作的一首歌,歌中歌颂了曼德拉的生平和精神。极简的歌词,勾勒出一个曼德拉,勾勒出一种精神,勾勒出一种形象——为种族歧视不断斗争的战士。

《无声告白》一书,文字代替画面,描绘了香港移民到美国的第二代的生活缩影。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种种问题拷问着在蓝眼睛王国中生存的黄眼睛一家。

小群体尚且排外,不用说一个种族。不论他们来自何方,说的是不是纯正的英文。只要是与本人种不同,在那个年代就是异类。排异目光,差别待遇,成就不了一个人,却能毁掉一个家庭。

我并非黑人,曼德拉所牺牲的、追求的、维护的到底是什么,说得出写得出但一直不能切身感受。看完这本书,听着这首歌,凝视那句肤色斗争,是了,怎么能感受不到呢。我非黑人,我是黄种人,中国人,我的发色是黑色的,眼珠是棕色的,皮肤灿烂着阳光的颜色。

生于祖国强盛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可我们黄色皮肤的先辈们,在那个惨淡的时代,所遭受的隔离与歧视,比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委屈与痛苦,隔着时代的万水千山,隐隐传来。他们斗争、反抗,让不屈的嘶吼回荡在阳光灿烂的光辉岁月。

不仅仅是如此,歧视无处不在,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疾病歧视......一个群体合起来异化另一个群体,同时自己却又受着另一个阶层的群体压迫。一层又一层,一圈又一圈,歧视的意义是什么呢?

《无声告白》读后感 第6篇

《无声告白》中讲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一个中国男人与一个白人女孩组成了一个家庭,相继生下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小女儿汉娜。二女儿莉迪亚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皆把自己的梦想寄托于这个小女孩身上,为此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詹姆斯送给莉迪亚一本书,内心:我希望我在你这个年纪读到这本书。玛丽琳给莉迪亚报辅导班、买书、科学展览。“只要你感兴趣”,她每次都这样告诉莉迪亚,“只要你愿意”。我认为这本书的英文名字《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更是莉迪亚内心的写照。

我们会问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可能真实的自己赚不到什么钱,也很难获得成功,但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我和你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我们之间没有谁比谁走的更好,就像悉尼的时间是比东京早一个小时,但东京的时间也同样没有变慢,因为在命运的安排下,一切都很准时。父母把自己的遗憾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但你的遗憾让孩子弥补,那孩子这段时间的遗憾又让谁来弥补呢。他是否想去承担呢,是否能承担呢。我们现在经常会去谈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其实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动辄就是一辈子的阴影。

《无声告白》中有句话是这样:“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之处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离散。”

《无声告白》读后感 第7篇

“遗憾”的是詹姆斯一家的成员都充满了对这个家庭的热爱,即使是因为被忽略想要逃出去的内斯。因为那年夏天玛丽琳的出走,让这个家庭为守护这份曾经被推倒的幸福拼尽性命。修补过后的幸福在那道疤痕里淌着事件相关者无言的泪水,特别是被母亲浇灌了梦想的莉迪亚。尽管这个家的初始建立在一份勇敢无畏的爱情上,但是不幸的是三个孩子在母亲失踪事件后却因为爱被束缚了手脚。那个夜晚在湖边在杰克的话语冲击下,终于想要走出桎梏拥抱一份真正幸福的莉迪亚却永远被留在了湖底。这不是一个悲剧,尽管以莉迪亚的死作为开场,这只是个意外。作者用这个意外来引出了詹姆斯一家对这个女孩死亡的追寻,这份痛苦将交给他们一份答案。

不想要和别人一样的玛丽琳和努力想要和别人一样的李,在不同背景孕育成长的两个人,在对莉迪亚的教育上,一个鼓励她努力学习来获取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一个鼓励她广交朋友融入集体,其实两个正好是有效的互补,既不会成为一个没有朋友书呆子,也不会是一个只会趋炎附势却没有自己思想的傻蛋。也许是我天生缺乏同理心吧,这份还算正确的教育在双方的沉重操作下,却让莉迪亚只剩下了痛苦。父母想让孩子不会走自己因为某种缺失而遭受痛苦的路,而这份情感过于强烈以至于让他们看不见了孩子身上发出的求救,就像玛丽琳完全忘记了莉迪亚驾照考试失败后回来嘶哑的吼叫。

除去主线的剧情,我觉得作者写的特别好的是杰克对内斯隐忍不发的爱情,都是从第三人的角度来描绘的这份感情,从最初的意外到后来暗自心疼杰克,因为这绝对是份不可能有结果的感情呀。

初告白 第8篇

一直很喜欢《初中生世界》,小到小情感小感觉,大到大道理大理念。

我喜欢“文学社”,图文并茂,语言优美;我喜欢“我写我秀”,将每个人不同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喜欢“数学阅读”,一个个复杂的数学公式也能通过优美的文字串联起来,并且清晰易懂……

2016年10月,我参加了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初中生世界》编辑部承办的“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六届中学生作文大赛,我也阅读了许多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对《初中生世界》的感情更深了。她丰富了我的闲暇时光,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告白》读后感】相关文章: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08-03

告白赠言06-29

告白的句子08-08

爱情告白范文05-17

告白情话范文05-18

无声告白经典语录07-10

关于浪漫告白话语07-21

暖心告白句子07-23

婚礼父母致词告白07-25

光棍节“凄惨告白08-22

上一篇:最新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案下一篇:老公写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