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促旅游思考措施

2024-06-28

挖掘文化促旅游思考措施(精选5篇)

挖掘文化促旅游思考措施 第1篇

**县位于**北部,西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交界,东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218公里,是中国西部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区,也是全国少有的四国交界区域。总面积10540平方公里,全县辖6乡1镇63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由汉哈回蒙等21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约占68%。“十五”以来,**县委、政府以打造“魅力**”为

目标,牢固树立“喀纳斯兴旺、**发展”的理念,按照“旅游立县、旅游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强势推进“百里旅游文化长廊”和“百万游客旅游大县”建设,围绕“扩容、延时”两个核心手段,以景观景点开发建设为重点,以文化挖掘为依托,努力形成“上有神奇喀纳斯,下有魅力**”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快了旅游综合开发水平。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环保领域最高奖“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县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五次获自治区城市建设“天山杯”竞赛活动综合奖。

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旅游的外在载体,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旅游的点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更加积极地挖掘本土民俗文化给旅游以升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才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升温,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和谐永续发展。

一、文化与旅游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连带关系。

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各旅游目的地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 而且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 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活动 , 也是一种生产性活动, 有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功能。

旅游者的出游目的主要出于审美和求知等精神需求。旅游也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的感官愉悦的观光旅游层次上 , 更是一种满足高层次的增长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发具有文化品位、能够满足旅游者文化需求的旅游产品。由此可见 ,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 旅游既是对文化的消费, 同时也创造文化。同时文化旅游亦会引起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本土文化的变迁, 从而导致地方文化的商业化 , 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态势 ———文化旅游,由此可见,文化与旅游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在挖掘文化促旅游中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

旅游如果没有文化元素的渗入就会失去永恒的魅力和鲜活的灵魂。那么在挖掘文化中应该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必须增强旅游产业开发中的文化意识。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惟有充分挖掘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才能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第二,必须选准旅游产业开发中的政府角色。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注重民族的内容,原生态的内容,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牢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内涵。要特别注重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前瞻性,而且要力争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不落后。

第三,必须明确旅游产业开发中的投资主体。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其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政府绝不能大包大揽,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借助于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进入,实现旅游产业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三、挖掘文化促旅游的主要内容。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必然庞杂丰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精选要把握吸引力的原则,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游客产生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所以,在内容精选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

对**县本土文化而言,旅游开发重点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1.建筑方面。要以展现当地哈萨克族、蒙古族图瓦人、俄罗斯族建筑风格和工艺为主,包括房屋内的装修点缀,家具样式及摆设、院落的布置等;

2.艺术方面。要充分展现哈萨克族、蒙古族图瓦人、俄罗斯族本土文艺民歌、情歌小曲、舞蹈、传说等。如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擀毡舞、剪毛舞;俄罗斯族舞蹈,蒙古族舞蹈、文艺。对于外来的旅游者,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宜在欣赏时加上内容解说以能理解、欣赏。

3.饮食方面。要体现出哈萨克族、蒙古族图瓦人、俄罗斯族游牧生活习俗。如面食、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奶酒、“比罗什给”、“苏波”、“毕瓦”、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食品。

4.节庆方面。主要有阿肯弹唱会、敖包节

挖掘文化促旅游思考措施 第2篇

——官店镇“金海水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官店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 陈 均

【摘要】近年来,以农业耕种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各种民间传统文化为载体的乡村旅游被列为产业迅猛掀起发展浪潮,已成为一些地区的产业支柱,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本文结合官店镇实际,探讨如何在以乡村旅游作为一大新兴产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发挥优势,挖掘、开发和保护并重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农耕文化 官店镇 乡村旅游产业 农耕文化是指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的一种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具有独特内容和特征的农业耕种风俗文化。主体包括农耕器具,语言,戏剧,民歌(山歌),耕作传统,民俗风情及各类祭祀活动等。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工,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了一种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近年来,官店镇党委政府为贯彻县委政府“生态立县、农业

稳县、工业强县和旅游活县”战略,依托丰富的传统农业现存资源,着力挖掘至今稀存于世的农耕器具,语言,戏剧,民歌(山歌),耕作传统,民俗风情及各类祭祀活动等资源,立足乡村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官店镇基本情况

官店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东南部,东壤桐梓县、南靠桃林乡,西接二里乡,北邻双龙、仙源两乡镇,面积137.8平方公里,耕地1136.5公顷。辖9个村,1个居委会,82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全镇32096人。海拔505~1758米,大部分为山谷地带。水文资源丰富,绵延25公里的官店河将官店镇的版图一分为二,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流下,清水溪、长滩河、半沟、尧村沟、淘滩沟等支流和笕槽沟、小溪沟、张村沟等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官店河,官店河长滩河在官店场汇合流入沙溪河,在二里乡境内与桐梓河汇合,流入赤水河,注入长江。官店桥、长征桥和水车园大桥三桥横跨长滩河,将东、西街相连,天星桥、连心桥两座独具黔北古风古色的木桥把街东街西之南北两岸和谐连接。红军烈士纪念碑矗立在东街红军山上,古建筑陆家祠堂隔官店河与之相望,东端官店中学宽敞亮丽,绿草如茵。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00人。

官店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96公里,距桐梓66公里,距遵义100公里,与毗邻乡镇均有公路相通,每天20班客车经官店来往于习水、桐梓、遵义之间。

官店镇主要矿产有无烟煤、风化煤、赤铁矿等。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洋芋、大豆、油菜籽及其菜油等。林产品有小竹笋、红星柚、李子、柑子、梨、桃等,畜禽产品有猪、牛、羊和鸡、鸭等。水动力工具主要有水车、龙骨车、水碾、水碓、水磨、水硌柜等。主要有清水溪、半沟、长滩沟、中山、笕槽沟、淘滩沟等自然景观。

二、官店镇传统文化和历史自然资源概述

官店历史悠久,人文、农耕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氛围浓厚。官店场原在人朝坝(今官店村白果坝组老官店,水车园附近),是古仁怀通往桐梓、遵义之要道。场内一店,十分讲究,过往官商喜欢进住,官店由此得名,并逐渐取代原有名称,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官店曾隶属仁怀县。1915年成立习水县后,官店隶属习水县至今,先后设乡、公社和区。1992年撤区并乡,官店设镇。勤劳、勇敢、智慧、淳朴的官店人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积淀了官店镇传统而文明的优秀传统资源,演绎了官店镇古老而悠久的农耕文化。

(一)悠久的农耕文化。清晰可见的水动力工具,在官店镇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水利、电力发展滞后的原因,水车、水碾、水碓、水磨、水硌柜和龙骨车等水动力工具,曾给这里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仍有不少农户用水车灌溉农田。每到播种、插秧季节,官店河两岸一排排转动的水车,成为官店镇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二)传统的祭祀文化。官店人至今仍保存着祭祀习俗,每逢特殊日子,他们就会举办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请它帮助自己或家人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祭祀的场所一般多在寺庙内,如玉皇观、飞龙寺、飞凤寺、清科寺等,也有在家里和坟墓前祭祀的。特别是每年二月份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规模盛大,参与人数众多的“二月二龙抬头〃祭龙活动”,是官店人传承了近千年的民俗传统,尤具价值。

(三)完好的长征遗迹。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后,由刘伯承、陈云率领的九军团、军委纵队和五军团合编的中央纵队先后于21日至24日途经官店。21日,由刘少奇、李卓然率领的五军团抵达官店,并在官店辖区内九里与黔军交战。同日,九军团开至官店地域,向温水侦察警戒。22日,五军团司令部宿营官店,次日前往双龙。24日,李德行至九军团与军团首长一起行军,晚上抵达官店宿营。为缅怀革命先烈,官店镇于1966年12月修建长征红军烈士纪念碑。矗立于红军山的长征红军烈士纪念碑是官店镇中小学生及青年志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本地党员干部、莅临官店的领导嘉宾及游客重温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的教育基地。

(四)丰富的古遗址。一是陆家祠堂。位于官店河滨街对岸团圆坝。土木结构四合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大门有石雕,进后上方属箩篼顶,继而是戏楼,两侧为住房,堂内上方设神王牌,分内外厅。1950年解放后,祠堂公有化,先为棕丝厂,后

作民居,现无人使用。二是蛮子洞。官店河畔,古人留下67个蛮子洞。洞为人工凿成,有錾子路路,洞口方形,边长1米余。洞内稍宽,深2米许,顶中较高,最高1.4米左右。两洞相近,有通道。相传,这些洞为古人栖息之用,现称“蛮子洞”或“先人洞”。

(五)多彩的自然景观。官店水文资源丰富,绵延25公里的官店河将官店镇的版图一分为二,多条大小不一的溪流,形成了多个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

1.清水溪自然景观群。从官店镇政府出发,向东行驶5公里,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映入眼帘,五座大山像刚睡醒的雄狮欲匍匐前行,中间却伸出一根冲天的岩柱。远处农家的屋顶上,炊烟缭绕,河水穿境而出,这就是清水溪。走近,两条河流从岩柱两边涌出交汇,泾渭分明,相邻150米内,两座人行桥横卧在两条河上,见证着清水溪的变迁。往前走,存有清制大鼓的清科寺,传出一股浓浓的香味。再往前走,自然形成的天桥和溶洞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山水林田人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世外桃源的美感。

2.半沟自然景观。从官店镇政府出发,往南走1500米,便可来到半沟。抬头望去,滴水岩直冲云端,左边山高坡陡,太阳直射时间每天不超过3小时,是纳凉好去处。

3.中山自然景观。从官店镇政府出发,向西走5公路,万丈悬崖中山直逼胸前,给人以无限刺激感。

4.笕槽沟天然瀑布。距镇政府不足2公里,有一天然瀑布,高约50米,由于坡陡,瀑布恰似天上直流而下。

5.淘滩沟自然景观。官店镇政府往西走10公里,可到淘滩沟。

6.万亩油菜花,连绵的金色海洋。每年3月初至4月上旬,自仙源镇箐角到官店镇里师,富有立体感的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引来成群蜜蜂和蝴蝶,走在田间小道,如痴如醉。

7.传统水车。每年春夏,官店河沿河两岸,用于农灌的水车不停地转动,在为水稻提供水分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不少人慕名而来,也有不少人驻足观看。

总之,官店人民在官店这片热土上相互融合和依存而繁衍生息,勤劳勇敢而自强不息,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水车、水碾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以上坟插青、膜拜祭龙为代表的祭祀文化神秘璀臻,古朴浓郁;以红军山、红军桥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深谙诲人,催人奋进;以玉皇观、清科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等,无不都是官店人民在这块热情的净土上沉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文化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富矿”。

三、立足镇情,深挖农耕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官店镇区位好,通江达海方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生长;海拔高差大,地形复杂,有很多自然景观;农耕文化浓厚,民间习俗特别,能展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河道流域长,河水清澈,支流、溪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较好 的开发基础。

(一)挖掘农耕资源,突出本地特色,打造农耕文化展览品牌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农村社会快速进步,农业科技日趋发达,耕种机械化迅速取代传统耕种方式,现代化高科技产品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不断占据原始传统生活用具。因此,在推进官店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必须发挥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原则对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重组、包装、打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官店农耕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还处在一种自发开发和待开发状态,尚未形成规模、规范、有序的良好市场局面,因而没能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优势或优势不明显。所以应根据外地经验,有重点地挖掘优势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再把这些特色文化和产品精心打造成品牌(如建成一所搜集原始和传统农耕器具齐全、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的“农耕文化展馆”),并按市场法则运作,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以农耕观光体验为内容,旅游建设为载体,以旅游商品开发为主攻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官店旅游资源有油菜花和传统水车的优势,可以此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还可开发其他旅游资源,如岩溶地地貌、休闲农家乐、垂钓、趣味农事活动、人畜(禽)合作、天然浴场等。同时,还可借助长征文化提高官店的知名度,让外地人仰慕

官店。

1、油菜花及菜油。一是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按照科学方法,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油菜。凡箐郎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均要求种植油菜,只保留少部分土地种植蔬菜。在油菜种植时,设计能展现官店镇乡村旅游发展的经典口号,用油菜将字型种出来。待油菜花盛开时,宣传口号会荡漾在金色海洋之中。二是改进油菜籽加工方式,改造加工环境,提高油菜籽加工能力,把机械化加工和原始人工加工结合起来,让游客在食用现代化加工方式加工的菜油的同时,亲身感受古老加工方式的乐趣。三是菜油包装精简相兼,让菜油成为游客食用拍手叫绝、购买携带方便的旅游商品。

2、水动力设施及其产品。一是给予资金扶持,引导农民造好、用好农灌水车。二是集中打造水动力观赏区,让游客亲眼目睹传统水动力工具的工作原理。三是开发水车、水碾、水碓、水磨、龙骨车和水硌柜等水动力旅游产品,为客人携带提供方便。可将水车等水动力工具设计成精致美观、大小各异仅供游客带回家装臵在室内或花园观赏的旅游商品。

3、方竹笋、蜂蜜、蕨粑、野菜等产品。一是通过引资实施低产林改造,作为旅游商品对方竹笋进行精致包装,增加副加值。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油菜花,发展养蜂业。三是引导农民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采掘蕨类根茎制作淀粉。四是鼓励农户采摘食用野菜。让游客游有所食,食有所恋,恋有所购。

4、民俗欣赏。一是修缮原陆家祠堂,建成官店戏院。尽可能地按照原貌维修原陆家祠堂,为民间文艺的排练、演出提出场所。二是发掘官店传统婚俗文化。根据官店古老婚俗的独特之处,还原古老婚俗习惯,给来往客人带来应有乐趣。三是发掘官店传统祭祀文化。把在忧伤的场合中使用的传统祭祀文化进行合理分离,让有戏剧色彩部分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带有娱乐特点的“祭祀”活动。四是发掘官店传统民间文艺。搜索官店历史传统民间文艺,如唢呐文艺、锣鼓文艺等,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文艺。

(三)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发展外延产品,带动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产业的外延性,集中体现在它辐射范围内,能够起积极带动作用,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旅客来了吃、喝、玩、乐、行、购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应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和创新具有本地特色的“住、吃、玩、工艺品”。要建立具有黔北风情和官店风味的星级住宿;深度加工和打造好“金海牌〃官店纯香菜油”、“官店菜油”、“二台子方竹笋”等农产品及品牌;发展和保护好竹篾、雕刻等民间手工工艺;搞好民间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民间文艺;培育和传承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浓重节庆文化。把这些民风民俗和传统工艺及农耕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再认识,开发出它们的价值,形成规模经济。做好了这些,官店乡村旅游产业就形成了集农耕文化、传统祭祀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为一体,以农耕文化为主,带动其他产业一同发展,促进官店经济更

好更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挖掘文化促旅游思考措施 第3篇

一、刘三姐文化的形成

刘三姐是古代民间传说的壮族歌手,聪明伶俐,歌声动人,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2014年起广西政府在每年的三月三歌节全区放假两天,成为刘三姐最好的纪念日。刘三姐生于唐朝,故乡最早记载在贵县,也被称为三妹,能歌善唱,与一张姓书生在七星岩对歌七日七夜,羽化成仙。也有传说出生在宜州下枧、或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蓝靛村,在柳州鱼峰山骑鲤鱼成仙。宜州市还为此申报命名了刘三姐乡,申报了刘三姐歌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发展地方游业。

刘三姐文化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最开始流行于两广地带,现代主要流行于广西桂中的宜州、柳州、来宾地区。活动的展开形式,大多以唱歌、传歌等文化形成的过程;而在南宋时期,就有文学家将其传记记录在《舆地纪胜》中,从此掀起了刘三姐文化记录的热潮,但是随着文字资料的增加,为了更好的统一文献,固定了统一的刘三姐的称呼。

二、基于刘三姐文化的旅游开发分析

(一)刘三姐文化开发过程

1、电影资源引导阶段。刘三姐文化的旅游业发展,最初源于电影《刘三姐》的成功热映,电影中浓郁的民歌风俗,秀丽的地域风光吸引了广大观众,赏景觅俗的游客逐渐增加,阳朔将刘三姐电影的拍摄地和景观作为旅游项目;后逐渐开发相关故居遗址、洗衣石、对歌台等景点,以及刘三姐歌圩会等项目,“印象·刘三姐”与南宁国际民歌节,更加速了刘三姐文化传播,而柳州市投资近千万拍摄的刘三姐电视连续剧,但不知何故一直没有公演。

2、景区开发。人们认识到基于刘三姐的旅游业火热的现象之后,也逐渐的提高了广西各个省市相关旅游管理部门的认识,并且逐渐并大量的进行景区开发,桂林开发了刘三姐文化主题公园,宜州斥巨资打造刘三姐故里,柳州修建鱼峰山的刘三姐雕像、刘三姐歌台和歌仙广场,为刘三姐产品的旅游开发奠定基础。

3、品牌市场开发和营销。以刘三姐文化的品牌营销,大都是的文化品牌,包括相关刘三姐文化的电影、电视剧、舞蹈等,地名、香烟、学校,相关的服饰、纪念品等品牌的建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阳朔“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不仅带动了旅游,增加居民的收入,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形式、促进当地新农村的建设、增加了青少年的表演学习技能;除了在经济、社会方面的改善促进,也积极的带动了环境方面的改善。《印象·刘三姐》项目演出10年来,阳朔县旅游人数从281.8万人次增加到811.3万人次,其中留宿人数从23.3万人次增加到279.2万人次,床位数从6100张增加到30000张, 收入增加到了31.5亿元。”其中到广西旅游游客,对刘三姐的认知程度调查如图所示;

同时对于该58名游客,进行最吸引游客的广西景点的调查,数据显示有31.03% 的人是为了阳朔、43.1%的游客为了漓江、17.24%的游客选择了《印象刘三姐》。

(二)“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刘三姐文化品牌发展良好,旅游市场开发不足

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与南宁的国际民歌节的品牌建设,使刘三姐文化的利用相对成熟,有效促进了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在有效的传播民歌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刘三姐的出生地、流传地,民歌文化最为浓郁的柳州、宜州、来宾等桂中地区,旅游业发展较为滞后,浓郁的山歌民俗,歌圩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如柳州市的“鱼峰歌圩”,在区内乃至全国很有影响,节假日常有上万人众汇聚,歌声如潮。柳州市也以此申报了一项“鱼峰歌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示范工程,但该项目更关注社区群众文化娱乐节目排演,对柳州山歌的传承、发展,对山歌传承人的培养及鱼峰歌圩这一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建设投入不多,旅游开发无从谈起。

2、文化挖掘初见成效,可持续性有待强化

电影刘三姐的辐射效应,阳朔“印象·刘三姐”及南宁国际民歌节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让人们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随着国内同类文化产业的发展竞争,“印象·大红袍”“印象·云南”“宋河千古情”“又过平遥”等主题公园+旅游演艺模式被广泛复制,刘三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强化。利用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平台,开发桂中浓郁的原生态歌圩文化旅游,打造桂中刘三姐文化主题的全域旅游,既符合现代全民旅游、个人游、自驾游的时尚,又能传承民歌文化,推动桂中经济文化的发展。

3、刘三姐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人们认识到刘三姐文化利用的效果价值之后,出现了很多不法的商家,只注重经济利益的发展,盲目的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编造出很多的刘三姐的故事, 打造质量不高的刘三姐文化品牌,树立扭曲的刘三姐品牌形象,这样不仅会产生人们的防避心理,降低人们对于刘三姐文化的信赖程度,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刘三姐文化品摸市场的秩序,降低品牌的质量以及销售的价格。对此加强刘三姐文化品牌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利用刘三姐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以“刘三姐”文化资源开发,促进桂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以刘三姐文化为媒,注重招商引资发展文化产业

广西刘三姐文化产业,以“印象·刘三姐”和南宁国际民歌节最富盛名。通过开展民歌会商贸活动,实现招商投资目的,总的商品交易成交的数额达到将近90亿左右,招商项目的签订以及总投资额达到200多亿。这些商贸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带动了招商投资的发展,使文化资源、旅游业、商贸活动有效的融为了一体。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影响,也给了桂中刘三姐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带来更多的生机和发展。柳州三月三全国山歌邀请赛,宜州秋季的刘三姐文化节,逐渐丰富了刘三姐文化品牌内涵。

(二)完善刘三姐文化旅游产业链

针对于旅游中的购物,注重特产产品购物平台的建立,目前相关刘三姐文化的旅游产品,有绣球、纪念品、香包、服饰等。在南宁民歌会期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约1亿元,比以往增长了25%左右,每人购物消费达到100元左右。打造增加刘三姐文化产业链,有效的促进游客的购买的欲望是非常有必要的,更好的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针对于旅行中的住行,通过对于调查发现,星级饭店和社会旅店,游客的平均花销为450元和350元左右,同时在旅游旺季和淡季的住宿费用也是不同的。桂中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要适当优化饭店结构,增加住的新意,开展农家乐、家庭旅馆等形式的住宿环境,并完善各自的功能,按照实际的住宿需求进行定位,同时也要提高住宿的质量,避免因为住宿的环节,而影响游客对于刘三姐文化的印象,以及游客的数量;在行方面,要保证大交通和小交通系统的畅通,形成景点之间的交通环线,提高慢游的质量。

针对于食方面,目前推出的美食节不仅受到游客的广泛欢迎,同时具有风味特色的小吃,像粽子、糍粑、螺蛳粉等,保留了原始的风味,体现刘三姐文化地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内涵,同时相应的也促进了很多餐馆的兴旺,像刘三姐饭店等,平均一天的销售额大都在5万左右,这样富有刘三姐文化的美食影响,给游客带去了更多的情调和观赏动力。

针对于游和娱方面,可以让游客积极地参与到主题活动和景点观赏中,而首先就要对于桂中各个景点进行功能规划,抓住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契机,打造刘三姐文化品牌产品。突出原生态的歌圩文化,加上主题公园、购物中心、娱乐项目、商品街等项目的开发,会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对于刘三姐文化的追求,以及旅游的需求。保证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与刘三姐文化的结合,从而有效的保证旅游业的发展。

(三)注重资源的结合

广西桂中风景优美秀丽,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家喻户晓的刘三姐文化,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精髓,对刘三姐文化的旅游项目的开发,要利用桂中柳(柳州)来(来宾)河(河池-宜州)一体化发展平台,对桂中刘三姐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要注重文化创新,从实际出发,彰显地方个性,避免千村一面,使其旅游业更加的专业化和富有灵魂化。

挖掘文化促旅游思考措施 第4篇

关键词:灵魂;文化旅游

一、闽东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丰富独特

福建宁德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条件非常优越。宁德市现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针对旅游资源丰富,点多面广,旅游资源将整合为“三区”、“两线”、“一中心”,即把三都澳、东冲半岛、支提山、霍童溪整合成为三都澳海滨游憩度假区;将太姥山、杨家溪、嵛山岛、东狮山、杨梅洲景区整合成为“山海川岛”兼备的泛太姥山旅游度假区;将白水洋、鸳鸯溪、翠屏湖、临水宫、白云山、九龙漈、鲤鱼溪整合成为大白水洋生态文化旅游区。沿海蓝色黄金旅游线、山区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线,在宁德市区建设“环三都澳”旅游集散中心。遍布全市的古建筑类型多样,涉及军事、农业、交通、宗教、民居等,有较高的科考与观赏价值。茶文化历史悠久,名茶众多,茶艺丰富多样。此外,福建的饮食文化、戏曲文化、闽学文化等,均有一定知名度。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我市文化旅游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整合自然和人文景观,实现宁德市旅游目的地和品牌建设的重大突破,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

(二)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文化旅游产品的不断开发,我市的旅游产品更加多样,游客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3年,2013年宁德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1348.62万人次,同比增长21.4%;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04.04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1、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46.75万人次,同比增长21.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3.43亿元,同比增长22.8%。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87万人次,同比上升24.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0.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0.62亿元,按1:6.1927汇率换算),同比上升31.3%。

详见表1:

近年来,闽东在国家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指导下,全市形成迷人 “海上仙都”太姥山、神奇的“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十里长街屏南白水洋等2个4A级景区、让人流连忘返的“山海奇观”三都澳、“海峰桃源”杨家村、“中华奇观”人鱼同乐鲤鱼溪、“华东第一瀑”九龙漈瀑布、华东第一人工湖”古田翠屏湖等众多自然风光旅游景观,打造了闽东旅游景区十大旅游品牌,大多数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典范。

而近年挖掘出的千年宫庙———古田临水庙、“仙巢佛窟”———霍童支提山、日本高僧空海入唐漂着地霞浦赤岸等成为别具特色的宗教旅游圣地、蕴含明朝古迹文化的蕉城上金贝畲族旅游村、以千古石臼地质遗迹为代表的奇石、峡谷、溪潭、瀑布等自然景观在国内居优秀水平,以畲族文化、红色文化为代表的人文风景价值在我国处于优良水平,霍童镇2014年获得“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古镇”称号,被国家文物局誉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倍受游客喜爱的全市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涵盖了大多数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文化旅游宣传初显成效。

通过各类旅游宣传促销平台,重点宣传全市十大旅游品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人文资源,开发各类文化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畲族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海洋文化、鲤鱼文化、古廊桥文化、红色文化等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景区品位和魅力;整合全市各类小吃、屏南四平戏、霍童线狮、畲族风情、古廊桥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集特色小吃、民俗表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美食文化产品;鼓励和支持创办文化旅游企业,推出一批以地方文化、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表演和参与项目,打造宁德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闽东畲族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固定的旅游节庆活动,受到广大游客好评。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原因:

1.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文化旅游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具有产业关联性强、依存度高的显著特点,这六大要素都依赖于城乡基础设施、交通、食宿、文体娱乐、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方面条件的改善,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从宁德市来看,仍处在旅游部门一家抓旅游,文化、旅游二个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其他部门不管不问、各行其事,尚未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整体合力,严重制约了全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业经营管理上存着机制不活、效益不佳的问题,许多的景区、景点都是事业单位经营模式,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动力,宣传促销主动性不强,坐门等客现象严重。

2.文化特色不明显,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深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发展旅游业是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保护和利用优秀文化产品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求,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是旅游业兴盛的源泉。旅游发达地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融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当前宁德市文化旅游产品总体上表现出弱、小、散、差的发展局面。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展示方式陈旧,景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一般化开发现象明显。“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文化精品和高端产品较少。

3.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投入不足。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产业。尽管近年来宁德市投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有较大的增长,但与实际需求相比明显不足,与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景点景区的设施不完善、服务不配套,难以进行实质性、深层次的开发,严重制约了旅游产品的上档升级,不能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化程度不高,较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主要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要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同业中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一)要把打造地域文化与特色旅游结合发展

闽东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是畲族文化的发祥地和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文物是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此外针对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民俗文化层旅游需求,就必须将地域人文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打造地域民俗文化品牌;针对探索历史遗址、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文化层旅游需求,就必须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孝文帝陵、屏南四平戏、霍童古民居、霍童线狮、畲族风情、古廊桥重要文物遗址等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针对瞻仰先烈、探寻红色革命足迹的现代文化层旅游需求,就必须将蔡威故居、百丈岩九壮士等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打造地域现代文化品牌;文化资源越挖越多,可以永续利用。我们要放手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下大气力、花大功夫改变目前宁德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缓慢的现状。

(二)加快闽东地域文化旅游精品建设

深入挖掘闽东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突出闽东文化旅游产品的鲜明特色,加强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重点建设是明史第一迷案的主角---上金贝建文帝古墓。支提华严寺的五爪金龙紫衣袈裟、青山岛朱元璋的传说等文化的关联性,把中华畲族文化生态园打造成集民俗风情游、人文景观游、休闲度假游、宗教文化游于一体的国内最大的畲族文化的基地和了解畲族文化的窗口。同时,建立闽东民俗演艺中心。闽东有全国唯一的畲族歌舞团,有明代四平腔活化石屏南四平戏,有平讲戏、乱弹戏、北路戏,有杖头木偶戏、提线木偶戏以及传统武术、畲家拳等等。完全有条件建立闽东民俗演艺中心,通过集中演出,进一步提升演艺水平,丰富游客旅游生活。

(三)进一步拓宽旅游开发融资渠道。

宁德市旅游产业已经出现增长更快、品牌更响、市场更活、带动更强、结构更优的全新态势。但是,相比较而言,闽东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整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的发展还不够健全。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上,需要政府通过行政的力量,在挖掘、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将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精英的文化大众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并且,从宁德实际出发,在打造文化旅游亮点上,更需要政府做好引导投资的工作,注重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发挥对台资源优势,吸引台商投资闽东旅游业。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宁德文化旅游亮点的打造,共同培育闽东旅游市场。

(四)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宁德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国内旅游强市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闽东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闽东旅游业保持闽东特色、提高同业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闽东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发表于2012-2-22

[2]《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1~2013年发展规划》

[3]《2013年度宁德市旅游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挖掘民俗文化 创意乡村旅游 第5篇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专注于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的规划与设计。尤其在乡村旅游规划上积累大量的经验,专家们的工作平台已经从最开始的规划与设计跳跃到了创意与创新之上,目的是让乡村旅游由大发展迈向大繁荣,从中国模式走向世界模式。

在乡村旅游标准化规划,同质化规划的今天,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区创新旅游规划。

梳理民俗文化,是为创意乡村旅游寻找基础。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区县、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都有可能会犹豫中不同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对传统服饰文化、茶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民间习俗文化、中国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围棋等内容的深入挖掘,把这些文化内涵注入农产品、注入各功能分区、融入主题旅游,是新经济时代的呼唤。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以后,目前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如何创造性地位特定高端消费者量身打造独特而系列化的文化、娱乐、体验项目,丰富乡村旅游的新产品,有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进而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挖掘民俗文化,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为重点梳理创意途径,发展创意乡村旅游。

文化类型多种多样,都可以和乡村结合进行创意开发。而专家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势必为乡村旅游谱写意义诗篇,弹奏清泉之音,民俗文化的注入更是保证了现代商业性和文化传承性的共存,使乡村旅游拥有了可持续的生命。

上一篇: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下一篇:企业如何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