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

2024-06-05

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精选8篇)

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 第1篇

关于工业社会前期人性假设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分析论文

一、引言

管理实践,是当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经存在。人是管理的实施者,也是管理的逻辑起点,若想对管理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对人的探究不可或缺。古今中外诸多学者曾从各个角度和领域对“人性”进行了研究,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重视研究管理应该是从步入工业时代开始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蒸汽机的问世使社会生产力中融入了工业元素,人类社会也开启了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工业时代。随着生产技术的大变革,社会生产更有效率,经济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此时,社会性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人们的生活更加需要管理,于是开始了对管理的研究和探索。18世纪60年代以前,社会管理一直处于朦胧状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虽然对管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并提出了人性的基本观点,但是此时的管理不成体系,只是一些零散的初步概念,且东西方的管理学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工业社会前期人性假设的演变蒸汽机问世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在这一阶段,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生了两次大的变革,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社会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工业社会前期,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为后来的人性研究和管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方对人性的认知不同于东方,其逻辑的起点是“事”。“经济人”假设是这一时期最早被提出的。1776年,正处于工厂制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人民认为:在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追求都是一致的,行为动机是相似的,价值取向是统一的,通过自由竞争,完全可以达到“自然均衡”和实现“自然理性”。在此背景和基础上,亚当·斯密针对生产目的,对人的行为目的进行了研究,认为“自利心”是人们最佳的行为动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说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有好处。”后来,在斯密的理论基础之上,纳索·威廉·西尼尔定量地确定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而作为功利主义支持者的穆勒也赞成斯密的原始观点,将其引入经济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利益驱使的,从而提出“经济人”假设的观点。

三、工业社会前期管理思想的演变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在原始社会时代的集群生活里就已经开始了管理实践。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都一直把管理当做一种活动,从而有组织地来实现自身的需求,可以说这是一种零散的管理活动,管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哈罗德·孔茨说过:“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手段,还是一种艺术,是人们经常争论的问题。”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厂的建立,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伴随着战争和国家的扩张,这一关注点延伸至整个西方社会。管理学成为了西方研究的中心,巴贝奇、杜宾、尤尔等人从组织和方法研究管理,还有欧文、普尔等学者从人的角度认识管理。追溯至农业社会,人们都是独立的生产、生活,自给自足。步入工业社会,生产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厂的集体化生产,对人们以往的习惯形成了挑战,人们需要标准化、准确性和强制性的`纪律来规范行为,用恰当的方式来激励人们的工作,从而尽快适应工业化的进程。步入工业社会初期,重商主义学派的学者们提出了有关管理的想法,其认为“稀缺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勤奋”,收入和劳动力是呈负相关的,要想人们努力工作,就需要限制工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使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而工作。亚当·斯密不认可这种以低工资确保劳动力积极性的做法,其认为“劳动力的工资是对勤奋的鼓励,而勤奋与其他各种人类品质相似,能够按比例地提高其所获得的鼓励……当工资较高时,我们将总会相应地发现工人们比工资较低时更加积极、更加勤劳和有效率……”人们会受到金钱的激励,更加努力地去获得更多的报酬,并不需要压抑工人们的基本生活。这也是所谓的“胡萝卜”式的工资激励。在早期工厂体制中,应用更多的是“大棒”式的消极制裁,其通过体罚等手段来控制工人。

直到20世纪,人们开始将重点转向“人”,从而通过创造新工厂精神来激励人们,实现道德层次的激励。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这些都仅仅是一些管理实践和较为零散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形成理论,直到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管理学才正式形成。泰勒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系统地研究管理,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理论。他提出了完全分工理论,认为要从人的角度考虑,将工作定额,维持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合适的激励手段,主要是靠金钱来促使工人积极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总结了早前的管理实践以及泰勒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是好逸恶劳的,并在《企业中的人性面》中提出了主张采取命令、强制管理的X理论。

四、结束语

人性是管理思想的基础,管理思想是管理实践的灵魂。通过对工业社会前期人性假设以及管理思想的梳理,并对主导人性假设和管理思想的形成分析,可以由点及面地推论出人性和管理思想演变的规律,发现不同经济水平决定了不同的利益选择,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人性,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结论。在管理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这一结论,通过分析新的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水平,发现人们的利益追求,从而分析出人们的人性。根据人性,采用恰当的管理理论,达到更好的管理效用,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 第2篇

摘要:人性假设自诞生起,就在不断产生符合当前时代的新型理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三项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性假设对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中起主导地位的理论就是以上四点。教育管理的管理理论也在随着各项理论的提出不断进行演变,哪种管理理论最适合当前时代的教育管理,就是当今教育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人性假设;教育理论;演变

从人性假设学说中可知,不能单纯地看待人性问题,人性不止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必须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待个体的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产生的管理模式,学习到高校教育应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不断产生的新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演变,寻找最贴合教育本身的人性假设。

一、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与探讨,其作为属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所在。人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本身就是以人为核心进行一切事物的组织与管理。用何种理论才能对管理中的人产生最具有实际意义的积极效果,才是人们不断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研究的核心所在。人性假设学说本身具有极端的两面性,也就是其核心论点的“经济人”与“社会人”两大理论。前者认为管理应该以严格为主,靠着高强度的压迫、严密的监视、严格的控制迫使下层职员进行工作,而另一论点认识人不应该靠着外部力量迫使自身工作,应该发自内心的去工作。

二、人性假设学说在我国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主要呈现出“政治人”的特征,这是人性假设中的`“文化人”理论最高表现形式。当年,呈现出“政治人”特征的我国人民,普遍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愿意为祖国、为人民艰苦奋斗,他们具有充实的精神文化与令世人所赞叹的拼搏精神。这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人性假设学说,同一时期,处于百废俱兴的俄罗斯同样处于这种精神之下,这才是使两个在战争中收到巨大伤害的国家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核心所在。发展到现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冲击,我国的“政治人”特征迅速转变为“经济人”特征。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与金钱的赚钱,金钱万能理论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准则,这是当前全世界大多人民都具有的主要特征。而在教育管理领域内,人性假设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们在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管理者与教师们以人性假设为依据理论,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鼓励、压迫学生们,从而建构起适合当前时代的管理结构和方式。

三、人性假设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影响

在管理学的历史上,人性假设学说对管理做出的假设理论可谓层出不穷。其最具代表的对人生假设进行三项分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人”“文化人”以及“经济人”人性假设。以下就以这三项最具代表性的人性架设为核心,探讨其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

1.“经济人”

“经济人”人性假设其核心理论就是人的利己本性。理论经过多次演变与实践,在教育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在管理体制上,管理方法强调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硬性管理,以高度严格的纪律,森严的看管,来达到制约下一层被管理者的目的;教育体系中,教师作为强势方,强调权威,作为弱势的学生个体突出其被管理的身份;学校强调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分层式管理,下层人员要服从上层人员的管理。

2.“社会人”

“社会人”人性假设核心论点就是人性本善,应当注重人自身所拥有的人性,这并不是单纯的需求物质与经济,而是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需要等方面。具体应用:在实行员工奖励之时,以整体的奖励制度为主,而不是进行个人的奖励;在管理模式中,强调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通过物质与精神上的鼓舞与支持,达到使其自身可以自主完成乃至超额完成任务;在以往的金字塔式管理中,上层不能进行单纯的管理,要学会倾听下级的声音,及时改良管理方式;教学中,老师不应该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关注学生自身,培养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文化人”

“文化人”人性假设认为应当以人为核心,注重其精神与文化。文化精神可以使国民们拥有民族自豪感,为自己的国家、文化、民族所自豪。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通过学校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精神的传播,树立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责任心,鼓舞学习热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人性假设理论的成果多种多样,通过对多种理论的探究,我们从中得知,每一项理论出发点都是以当前时代为前提,最贴合实际的理论。将理论带入教育管理的体系之中,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而管理学校的目标主要是以教育目的为核心而展开的,我们希望利用人性假设理论可以协调好教职员工的利益、学校的目的、学生的成长三项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总结

通过对三种人性假设的具体分析,与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影响可以得知,教育管理的发展以及管理模式会伴随对人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完善。每一种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实践,其背景都伴随着新的人性假设出现与流行,这种演进将使社会的整体管理模式变的更加合理、高效、完善,这才是不断研究人性假设的核心观点。

参考文献:

[1]金保华,顾沛卿.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张付芝.基于人性假设的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历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 第3篇

“ 教育思想”即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 是对教育宏观的、理性的认识。 什么是高职教育思想呢? 总的来说, 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由各种高职教育思想组合而成, 其中涵盖高职教育的性质、目的、学校的职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 以及高职教育的内外部相互关系等多个方面。

纵观我国的高职教育思想发展历程可以发现, 其具备外部干预发展特点, 往往由政府指令性文件引导思想走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高职教育上其指令性引导尤其突出, 表现为高职教育的宏观决策。

我国的高职教育从建立职业大学的20 世纪80年代起, 到现在已经历经了三十多年。 整体来说, 高职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思想的研究仍然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 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国共产党对高职教育思想进程的引导作用不断突出。

二、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思想定位日趋清晰

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思想, 就是中国共产党要“ 办什么样的高职教育” ( 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 和“ 怎样办高职教育” ( 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上的意见和理念, 从这两个方面定位日趋清晰。

( 一) 中国共产党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理念上更具针对性

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理念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具针对性, 表现为人才的高端型、高技能型和大量人才流向基层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职业大学确定的培养目标为“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并且要有较强的适应性、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1991 年的10 月份, 国务院出台《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 其中要求“ 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技术和艺术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 ”

7 年之后的1998 年2 月, 国家教委出台了《 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 , 其中指出“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和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相适应,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能够适应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 ”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2000 年, 教育部重新修订了关于高职教育的指导意见, 出台了《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工作意见》 , 其中指出“ 高职教育要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全面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

在2004 年4 月, 教育部修订的《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 教高〔 2004〕1号) 文件中修改了2000 年的《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工作意见》 , 保留了“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 增加了要“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等目标要求, 强调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要求。

在2006 年11 月, 教育部公布的《 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教高 〔 2006〕16 号) 把职高教育的目标概括为一句话“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

2011 年9 月, 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 教职成〔 2011〕 12 号) 中明确提出“ 高等教育需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职业定位, 能够在经济建设中承担责任, 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 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为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

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轨迹为: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操作型人才、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 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步向着高层次、 技能型、 人才的就业方向的基层性三个方面发展, 培养目标也来越清晰, 人才培养的定位也越来越准确。

( 二) 中国共产党在高职教育办学方针上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办学方针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的方向、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理念也逐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991 年10 月, 国务院出台的《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中对高职教育的教育方针定为“ 提倡产教结合, 工学结合”。

而在1998 年1 月, 国家教委颁布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 的通知中, 教育方针重点强调了“ 产教结合”。

在1999 年6 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指出“ 职业教育的专业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

2000 年1 月, 教育部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指出“ 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办学理念。

2004 年4 月, 教育部印发的《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自己的办学目标。

2005 年的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指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为“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2006 年, 高职教育第16 号文件《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指出“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

2011 年9 月, 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 教职成〔 2011〕 12 号) 中, 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为: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

上述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最终确定为“ 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

服务为宗旨, 服务于什么? 服务于哪些方面? 第一, 高职教育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 服务于国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三,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第四, 要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是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推进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提高就业率;加强就业和创业指导, 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

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是指: 加强学校职业教育与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完成教学。

( 三) 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方向和途径明确

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逐步向“ 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靠近。 何谓“ 人才培养模式”呢? 就是在的定的教育思想下, 针对一定的教育目标形成的教育组织形式。 按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的观点,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1998 年2 月, 国家教委出台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 中指出:职业教育遵循产教结合的原则;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2004 年4 月, 教育部印发的《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本, 坚持就业导向, 产学研紧密结合, 探索校企全程合作, 具有一定针对指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2006 年教育部印发的 《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对2004 年的《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做了一定的修改, 保留了对服务和就业的指导方向, 重点提出了生产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强调了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近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2011 年9 月, 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 教职成〔 2011〕 12 号) 明确提出:依据区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 推进工学、校企结合,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一起商讨人才培养的方案, 达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人才岗位的适应。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 三种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轨迹为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产学结合—工学结合, 由此可以看出对高职培养目标和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体现, 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 四) 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多样化

教学模式就是依托教学理论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活动体系, 是教学活动的参照。 进入21 世纪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思想理念发展下,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手段不断丰富。

2000 年1 月《 教育部关于加强离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中提出:高职的教育教学方法要灵活, 因材施教, 采用启发式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004 年4 月, 教育部印发的《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提出: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改革教学方法, 关注现场和案例教学。

2006 年, 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强调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的教育, 在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进厂实习等教学模式上不断探索和运用。

2011 年9 月, 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 教职成〔 2011〕 12 号) 明确提出:参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高职教学的专业;继续深化教学课程改革, 采取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实践性教学比重应该加大, 要能够达到总学时的50%及以上;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可采用多学期、分段式教学, 要和企业加强合作, 教学与生产过程相适应, 校企要能够对教学任务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呈现形式多样, 百花齐放的局面。 正所谓教无定法, 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遵循适应原则。 重点是关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要紧密和企业合作, 产、学、研相结合, 不断探索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职高教学。

三、高职教育思想观大讨论是落实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思想的举措

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思想新的理念和精神不断深化, 中国共产党的指令性文件下发日益增多, 引导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但如何让广大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职员工深刻理解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方针、教育教学模式, 并能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好地运用、落实到实处,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005 年10 月, 国务院印发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提出了高职教育思想观大讨论, 在全国范围高职院校掀起了学习和运用高职教育思想观的活动, 是一个有针对性的举措。 近十年来已取得了成效。 这可以从2014 年6 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国发〔 2014〕19号) 文中看出;近年来, 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提高了劳动者素养,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 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 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实训需要的设备与学生的技术进步同步, 现代化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教师队伍呈现专兼双师态势, 教师队伍成长很快。 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院校数量不断增加, 重点专业不断形成, 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成为占据国际一席之地的人才培养基地。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对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贡献的一个肯定。

四、中国共产党的高职教育思想仍在发展之中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同时也指出: 现在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不太适应, 结构的合理性也需要提高, 教学质量较低, 办学条件教学设施薄弱, 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这也是对高职教育现状的一个综合反映。 这就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继续对高职教育思想进行创新研究、运用。

参考文献

[1]徐鸿涛.对高职教育思想及相关问题的认识[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42-43, 46.

[2]徐公仁.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的演变[J].高等职业教育, 2010 (5) .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第4篇

【关键词】黄炎培 职业教育 形成与演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16-02

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重要贡献。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反思中国自办新教育以来的问题和教训,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压榨,使这些国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紧锣密鼓地大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技术和管理人员严重短缺。那么,为民族工商业输送人才就成了教育界的一大课题。[1]经过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的相继推进,促成20世纪初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其中,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是两个热点。癸卯学制颁行后,普通教育发展速度远高于实业教育,二者比例极不相称,职业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迅速发展起来。

一、早期的实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的父亲黄叔才教过书,但主要是长年在外为人作幕僚,家庭生活并不宽裕。黄炎培幼年跟随母亲孟樾清识字,九岁起到外祖父家塾读书,受《四书》、《五经》教育。黄叔才好打报不平的耿直性格和母亲待人宽律己严的教诲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他小时候就接触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后又进入南洋公学特班学习,加入同盟会,与蔡元培一起宣传革命。

年轻时期的黄炎培,曾一度是杜威的追随着。杜威的学说经过胡适等人的宣传,在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黄炎培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多多少少地受到了杜威的影响。黄炎培早年与南通张謇、与无锡荣家兄弟等等实业家们都有着长年的交情,曾起过实业家们的组织者的作用。

1913年,他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旗帜鲜明地举起实用主义教育的大旗。[2]在文章中,他对“癸卯学制”颁布以来中国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考察,指出学生在学校中所受到的道德、知识、技能训练,走上社会后毫无用处。这就从理论上论证了改革普通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与个人生活和社会需要之间联系的必要性。

接着,黄炎培发表了《小学校实用主义表解》一文,并同杨保恒合作发表了《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等文章,这些文章充分体现了黄炎培早期的实用主义思想,也体现出黄炎培走向生活的务实精神。

1914年他辞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的职务,考察皖、浙、赣三省的教育,发现当时教育制度“学不致用”的弊病,职业教育思想开始萌芽。1916年考察美国教育,了解到欧洲德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繁荣,亲眼见到美国职业教育盛行,受到启发,回国后积极提倡职业教育。[3]他指出当时的教育脱离社会,认为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他的结论是采取实用主义,发展职业教育。

教育是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影响和制约的,黄炎培在此时期提倡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观只着眼于教育内部问题,并没有触及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4]他在后期的探索中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措施。

二、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民族工商业对人才的渴求,以及黄炎培频繁的国内外考察活动,他感到实用主义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实现自己学以致用的主张,因而提出了更直接地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职业教育——这是黄炎培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深化。[5]

1917年1月,黄炎培又赴日本、菲律宾考察教育,发现职业教育的大发展给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4]他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要发展职业教育。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1917年黄炎培提出从小学起进行职业陶冶,初中阶段进行职业指导,高中设职业分科,建立一个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再补习的职业教育体系。[6]同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黄炎培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着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宣言书中这样指出:今岁全国教育联合会、各省区代表报告,则升学者仅及十之一或不及十之一。若夫高等小学,今岁调查江苏全省,毕业者四千九百八十三人,而收容于各中等学校者,不及四之一;此外大都营营逐逐,谋一业于社会,而苦所学之无可以为用者也。[7]

20年代起,他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目的包含了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事业发展、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该职业教育目的的提出从理论上论证了改革普通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与个人生活和社会需要之间联系的必要性。

1926年,他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思想,认为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所有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更多地探寻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它把兴办职业教育纳入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之中,改变以往就职业教育办职业教育的缺陷。他认为,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培养目标社会化(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活和社会合作的各行业人才)、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学校的专业、课时、教学安排均需根据社会需求和学员的志愿与实际条件)、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

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尊重学生选择的自由,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为确保职业教育的实效,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要和教育界、商业界等社会各界加强联络,要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贯穿于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始终。

30年代后,黄炎培积极投身于民族救亡事业,职业教育思潮逐渐消退,但其对当时及近代社会的影响依旧深远。

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评析

在当时的社会,推行职业教育是一件举步维艰的事情,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政治、经济等的影响,黄炎培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推进职业教育,不愧为爱国民主职业教育家。研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于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完善职业学校教学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以黄炎培为主要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影响了1922年“壬戌学制”的改革,不仅使职业教育在学之上正式确立并加强,而且注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体现了中学教育兼顾升学与就业的双重职能;在教育实践上,它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活动的发展,所体现出的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社会化特征,是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充实和丰富,对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不论是从理论的探索,还是从实践的试验来看,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都是比较完善的,很好地诠释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在思想的侧重点上,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为重。他认为基于“青年谋生”与“社会分业”之需要,应充分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宗旨应包括三方面,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此后,黄炎培又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和“大职业教育主义”方针,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看出其注重个人生计问题。

从黄炎培探索职业教育的过程看,黄炎培早期主张实用教育,后期不断完善、探索,提出系统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产生的,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制度,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及时调整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促进其长远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斌.黄炎培传[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92.

[2]刘巧利.《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C].北京:出版者不详,2009.

[3]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专刊 1987[M].中华职业教育社,1987:67.

[4]刘凤,王小丁.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形成背景的回顾及启示[J].职教通讯,2010,(7):51.

[5]王华斌.黄炎培传[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95.

[6]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7.

[7]田整平,李肖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0.

作者简介:

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 第5篇

以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关注的常常是认知要素,而对情感要素则缺乏应有的注重。这种失衡现象招致了学生厌学、学习效率降落、身心安康受损、个性片面开展等,使教学潜力的开展遭到限制,已不能顺应社会和时期的需求。教学内容要经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方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历和已有的学问动身,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协作交流的情境,充沛地激活他们的积极性,思想活泼,盲目投身其中,加强练习的乐趣。小学生的学习,常常带有浓重的感情颜色,在熟习的情境中,他们可以发现学问、控制学问和运用学问,感遭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联络。生命是绰约多姿的,与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天才,都蕴藏着宏大的.潜能。人类中最实质的需求就是盼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表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假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充溢生活的情味、美的享用以及教师的赏识,那么学生就会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亲切感,在教育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遭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与价值,使学生的思想一直处于积极、活泼的状态,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安康开展。小学生处于身心开展的活泼期,思想开展很快,对四周世界充溢了猎奇,对一切都想问个为什么。疑是探求新知的开端,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因而,在引导学生了解教育内容,特别是学生预习、自学时,应鼓舞学生进行了解性发问。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提问者,表现了对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的肉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见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在教育中应开辟学生思绪,应用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关于那些有创见的观念,即便是不成熟、不完好,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舞,以培育学生勇于求异探究的肉体。发明性思想不是单一的思想活动,而是多种思想方式的综合表现。在教育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理论活动,充沛发挥本人的发明才干。

3.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 第6篇

摘要: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政治保证,为更多的大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只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前进方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基础上要坚持人本化思想,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只有做到以学生为主,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全面进步。在高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人本化思想,充分运用了人本化思想,为高校培养出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人本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大学生指引前进的道路。

思想教育哲学方向的论文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哲学范式;人学范式;社会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做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价值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学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深化了对其本质的认识,但没有形成统一界定。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活动的现象,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人与集体活动中的辩证关系也需要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视角去解释。社会哲学是一种对于社会生活现实的总体性把握[1],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社会哲学范式这一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和需要的必然性与普遍性问题反思,这与认为“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社会政治的需要看作其出发点和归宿”[2]的观点不同。基于社会哲学思维方式,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在生活实践中如何体现的,在社会关系中把握,才能正确体现其本质。

1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在不同时代和国家表现为不同的样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许多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界定是从一定统治阶级、阶级意识形态来界定的,“意识形态性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或意识形态性,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属性”[3]。意识形态性的核心是政治性和阶级性,是指的是观念上层的建筑,是政治的法律的思想的观念,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大众的,是文化自觉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在社会关系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意识形态说发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意识功能传播,在这一社会关系中显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于社会系统中的政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实质是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渗透”[4]。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安排和治理,它自始至终都有公共性的向度[5]。政治性只是人的群体归属需要的一部分,另外还有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在原始人群内实际上是存在着为大家都认可的行为标准和活动准则,也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从根本上看,在阶级蒙昧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中不存在着思想体系的明显分化,政治社会中只存在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的思想体系。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政治是一个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强制,是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即政治同化了道德和宗教,因此,政治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概括是不能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范围和全部现象,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被需要的体现,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性活动,在现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一个前提性承诺,具有确定的价值取向和导向的,尽管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其不同人群、各个阶层和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然而对于其历史正当性、社会价值取向和作为人类需要的一项活动是共通的。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相同的现象,即能够用一种关注社会活动的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2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探究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准确把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发生去追问其为何存在。基于这样的路径去寻求它的本质,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人的一项活动,发端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思想活动。简单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原始社会人进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群居生活,伴随着意识、情感、规则的发生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济把这种原始形态的德性称之为“生活式的德育”,尽管这种生活式德育及其原始,但它已经历史性地“承担着社会生产性和生活性”,“维护社会公共生产和生活”,传递和驯化人的德性职能。[6]基于这样的生活式德育所形成的习惯,维护着人际平等与聚集,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群内存在大家较为认同的活动准则和行为标准,体现在集体狩猎和采集活动当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而结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原始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也还没有从其他的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在社会思想领域表现为对某种神秘力量的一致崇拜和信仰[7]。人与人的这种紧密的联系结成的这种自然共同体当中,表现的是对氏族部落认同的原始宗教式的精神控制,是群体性的。阶级社会的出现,伴随着阶级控制和阶级教育活动的出现。不管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不存在着思想体系的明显分化,政治社会中只存在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思想体系。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儒学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得到一定发展,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转向政治教化。中世纪时期宗教利用教义将人们的思想观念禁锢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当中,为阶级统治服务。这一时期主要是对“主人”所代表的国家和社会认同的那一系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规训和教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资产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宣称教育是为了对公民进行智、体、道德教育以及宗教教育,培养民主、自由、平等的公民。在教育实践中大肆宣传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对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意识的教育,并且在公民教育中体现了一种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教育理念。社会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建构的各自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理论界存在着多元的以理性个体的角度出发,而非从阶级出发的论证和阐发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所应实施的方案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是以培养民众对国家(国族)和社会自觉认同的理性精神为主旨的教育和引导。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在不断的自我实现、解放,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有了一个基本指向,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示的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生活需要。实践性和目的性是人类存在的价值指向,社会哲学反观人的生活总体。

3用社会哲学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社会哲学在我国80年代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南开大学哲学系对社会哲学的研究。王南教授提出让定义适合于生活,用生活中已有的领会去修正定义,修正理论。基于这样的方法,王南教授给社会哲学的定义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现实的总体性把握[8]。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从其发展历程看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理解和把握需要社会哲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来把握,因此,社会哲学范式则指的是以社会哲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给予总体把握或反思,在这种思维框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重新做思考。本质不是变化的,是最普遍、最稳定的根本性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也是各个阶段体现最为普遍、稳定的最根本性质。基于这一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发生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体现出发。3.1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项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首先,从其出发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进行。社会哲学是以一种总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那么生活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体现。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具体的人开展教育,分析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嬗变等,而这些是无法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们形成好的思想,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而这种思想政治素质则是社会需要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人,是一个在不断创造活动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去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涉人这一本性,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内在契合,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也须在实践中去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有没有预期效果,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来检验是否有效。[10]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相应的关照这一点。通过交往,圈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对成员生活产生影响,不管是显性的影响还是隐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获得自身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性。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3.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方面。人的存在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避免的与其他个人或群体有一定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11]。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需要得到认同,也需要去认同群体其他成员。在认同确证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和相互教育。但是,在这种社会圈中不一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些群体思想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有消极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自发性,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相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专门人员、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体现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目的是不同的,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根据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而预设的。在关照这一特殊要求的同时,人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政治强化、形成理想信念,使之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使人与社会在互动中发展。3.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立足于现实,而且关照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人们现实思想问题、实际问题,而且把人的思想长处、积极方面引导,并且发挥预防作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的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是关于现实的人对全部生活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评价、判断和取舍标准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包含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教育,还是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美学价值观等教育。“价值观教育对人们进行启发和引导,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价值观教育是一个规范性层面上的教育,它不可避免地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以此促使人们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13]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在调和社会价值体系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成员个体价值观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在实践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进行价值体系引导。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它是一定阶级、政党或集团用社会价值观体系对社会成员施加一定影响,促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社会价值体系要求的个体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作者:张应梅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南.社会哲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

[2]陶磊,黄明理.人学范式还是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反思[M].探索,2011(6).

[3]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4]孙其昂.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5]叶方兴.政治性?抑或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论辨明[J].思想政治工作论坛,2010(10).

[6]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33.

[7]武东生,徐曼,余一凡,张长虹,郑宏颖,安祥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2,(12-13).

[8]王南.社会哲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

[9]陈晏清.关于社会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1998(4)

教育思想的演变论文 第8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和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称谓。

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

⑴“宣传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变的历史起点

1847年,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在同盟的章程里首次提出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 要求参加同盟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 (1) ”, 这里的“宣传工作”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最初形态。

“宣传工作”的提出不仅表明无产阶级政党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十分重视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和教育工作, 而且更反映出在马恩所处的社会,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新生的力量, 还没有执政经验, 但是他们清醒的认识到在政党所面临的各项工作中, 宣传工作在各项工作占有重要地位, 成为各项工作的核心。

⑵“政治工作”、“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变的重要阶段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十分重视革命工作中的宣传和理论教育, 1902年前后, 当列宁创办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 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的概念。关于这里的“政治”, 列宁曾明确做过说明“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 (2) ”在列宁看来, 政治不仅仅只涉及到政权问题, 它与经济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根本的经济利益。

2. 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沿用了革命导师所述的各种不同提法, 但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 使用的重点概念有所不同。

⑴“宣传工作”和“政治教育”在建党之初具有重要意义

既与迫切需要传播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的任务相适应, 也为使革命在更大范围内尽快走向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在谈到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时, 使用最多的就是“宣传工作”和“政治教育”。加强“宣传工作”和“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激发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 投身革命, 壮大无产阶级队伍, 二来能够将作为外来学说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尽快更好的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给中国革命运动指明方向。

⑵“思想政治工作”在建国后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大陆的确立,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51年5月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使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而1957年,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进一步使用和阐述了“思想治工作”这一概念, 以及后来为了突出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而提出的“政治思想工作”, 可以看出, 这段时间内在党的领导中还是比较统一的, 这为建国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⑶“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后敲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要求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也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1980年5月27日至6月6日, 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在北京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应成为一门科学”的重要论断。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就成为规范的术语, 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

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历史演变, 就不得不厘清上述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⑴“政治工作”的基本含义

政治工作的概念是适应政治需要而提出来的, 是指一定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具体地说, 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政治工作范畴。

⑵“思想工作”的基本含义

思想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组织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需要一致的思想, 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 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⑶“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含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

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3) 。

2.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关系

⑴“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关系

“政治工作”是一个“最高”概念, 其外延最大。但是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内容有一定的交融性, 这种交融性表现在, 思想工作中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也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政治工作中思想性的政治工作又属于思想工作的一部分。

政治工作又不等同于思想工作, 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主表现在思想工作中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主要是思想工作的任务, 而主要不是政治工作的任务;同样, 政治工作中的非思想性政治工作主要是政治工作的任务, 而主要不是思想工作的任务。

⑵“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共同性, 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 在内容上具有重叠性, 基本上可以通用。但是二者在提法上不同, 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更宽泛, 它包括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 还有组织工作、实践活动等, 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历史演变的启示

从上述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提出和演变的过程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从革命斗争过程到建设过程的思想工作的历史, 反映了概念发展从实践到认识、从社会需要上升为理论需要的过程。

1.“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起源于无产阶级政党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专门的人类实践活动, 并不是相伴着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 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然而这种实践活动却是普遍的,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存在的, 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而名称有所不同, 但是我们能够看出就“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而言却是由无产阶级政党提出并不断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与党所处的地位、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密切联系

如前所述,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实践的发展历程, 而其概念的每一次改变都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是有特定目的的, 纵观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 能够发现, “宣传工作”是起点, “政治工作”和“政治理论工作”是中间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最终形式, 这体现着一个政党由成立到发展再到不断壮大成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阶级而服务的, 因此, 在阶级、政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也体现着政党的中心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历程和启示让我们看到, 我们一方面必须研究这些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方面又必须看到不同术语表达的范畴与内容都有所具体指向, 相关概念的区分也日渐明确。因此我们应注重注意克服概念发展史的局限, 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结合、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的一致, 以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更加合理和完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572.

2列宁全集第2版 (第39卷) .406.

上一篇:电商类创业计划书下一篇:实习地理改革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