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

2024-07-25

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精选7篇)

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 第1篇

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

东营市春晖小学 王妍 某次教研,郭景盛老师推荐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就读了其中一点,感觉很有指导意义。这个暑假继续读管老师的作文书籍,越读感觉越好,其中细致的案例让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头雾水立马变成阳光。

虽然在我的教学当中也涉猎了作文讲评课,但我总是东一耙西一耙,学生也云里雾里,记得那天我设置的一个动作描写,学生甚是感兴趣,写完,学生展示,连那几个平时不怎么写作文的同学也连连举手进行展示,我发现他们写的很幽默也很真实,小姚同学在描写猪八戒口渴的时候是这样写的:猪八戒的嘴巴干裂了,身上也冒出了一层厚厚的肥油。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张智清把猪八戒喝水的动作进行分解,把简单的一句话分解成了几十个字,甚至几百个字。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对文字的敏感力。

学习管老师的敏感力,要注重心理活动的变化,体察内在的活跃的语言,捕捉内在的混沌感觉,还要会推理,留意自己的内心矛盾的心理,注重自己突如其来的内心体验,更重要的是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才会不断的进步。

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透过字里行间发现他的作文教学有一个主导思想,那就是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这是一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作文教学的重心,从“作前指导”后移到“作后讲评”,学生写了作文,老师认真研读学生的作文,提出学生作文里的“亮点”,大家一起学;指出学生作文里有“缺点”,大家一起改,一起练。

一、激活写作兴趣,磨练写作的意志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总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文,非常被动,甚至有的学生怕写作文。管建刚老师所提出的主张是:写作兴趣本身就是写作能力,而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中,通过出周报,学生的写作兴趣已熊熊燃烧,他们想写、愿写,有一种迫切写好的愿望。我班以前交一篇作文要拖上几天,自从出了周报,每天的日记都能整齐准时收到。在《我的作文训练系统》中,也离不开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动作力”中,丢掉“笼统性”动作中的片段训练:

有一次,托尔斯泰娅听到爸爸的书房里有狗叫声,跑过去一看,爸爸正像狗一样爬着,边爬边叫。原来,小说里要写到一条狗,父亲一时找不到“狗”的感觉,就学着狗爬啊爬,叫啊叫,寻找感觉。托尔斯泰娅的父亲,就是实际级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都是他写的。

一个大作家,为了把狗的动作写好,居然学着狗的样子爬、叫。哪天你写作文,写到某个动作,写不下去,写不细致,有法宝,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

管建刚老师提出的“列夫·托尔斯泰”法,能让学生动起来,将自己的做法、想法,通过内心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不至于无从写起、无话可写。另外,写作训练要长久坚持,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学生在习作上有较大的长进,需要有持之以恒坚持写作的意志。

二、习作素材紧密联系生活

管建刚老师提出“生活”重于“生成”,不要把学生的作文和日常生活割裂开来。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可高于生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现实,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如:“表情”的妙用片段: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陈老师气呼呼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肉一下子僵住了,人一动不动,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叶老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离开了生活的作文,就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文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充满生机。我们教师要把生活与作文紧密的联系起来,给学生点一下,拨一下,让生活为写作服务,让写作来记录美好的人活。

三、重视“作后讲评”和修改

从这本书中可看到管建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将重心从“作前指导”移到“作后讲评”,这是管老师作文教学精髓,“先写后教”“以写定教”,请欣赏“开始”病片段:

我们来到操场上练习。一开始,我先把速度控制在中等,然后慢慢转弯,接着,我转弯的角度越来越小,我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最后,我终于成功地在三条跑道里,顺利掉头。

把里面的“一开始”、“ 先”、“ 然后”、“ 接着”、“ 最后”删除,剩下:

我们来到操场上练习。我把速度控制在中等,慢慢转弯,转弯的角度越来越小,我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我终于成功地在三条跑道里,顺利掉头。

“作后讲评”,不只是将学生的作文讲一讲、评一评,批改的时候,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欢迎。要是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学生有心理认同感,觉得伙伴行,我努力一下,也行。

管老师说,“先号脉”——研读学生作文,“再下药”——进行相关训练,能切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能接近、乃至达到“绿色无公害”。

这就是实实在在在的训练中,引导学生认真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学到知识、提升技能。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灵活使用。

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 第2篇

原创: 杨宏

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近两年,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渴望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当我的阅读教学渐入佳境,慢慢摸索出一条路的时候,作文教学却一筹莫展,说句实话,学生写作文缺乏热情,语言没有生气,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加上我也还没有系统的作文修改方法,学生们“痛苦”地写作,我“痛苦”地批改。这也正是我当初加入作文工作室的初衷吧,闲暇之余我也看了不少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书,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老师推荐我看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随意翻阅几页,我就好像有了感觉,所以利用寒假时间,我认真细细读了这本书,和期待的一样,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品,不得不佩服他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深刻见解与执着追求。

一直以来,我们浓墨重彩的都是关于学生作前的指导,而忽视讲评这一重要环节,在管老师这本书里,我们却可以看到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路,他将教学重心转移到“作后讲评”.管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写作金矿”,不需要老师给他播种来“生成”写作内容。而教学生作文怎么写,危害就更大了!管老师主张“先写后教、以写定教”才是作文教学的精髓。

仔细想想,说得可真好!写作前指导,老师都还没有见过学生的作文,就像医生,还没给病人把脉,也没给病人做检查,就开始给病人开药,这当然不行,所以这样的写作辅导,老师的工作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妨把重点放在习作后讲评,就是“先写后教”.这个“后教”不只是将学生的作文拿出来简单讲一讲,评一评,而是老师认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句子该这么写,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从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缺陷入手,引出一个训练点,要是发现学生表达上的优点,也引出一个训练点,从学生自己的实际出发,更能获取得学生的认同感,这才是实实在在在训练中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次次修改中学到知识、提升技能,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让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故事。当年,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被委命设计迪斯尼乐园,眼看整个工程马上就要完工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人行道路径该怎样设计,还没有好的方案,众人一筹莫展。就在一天早上,格罗培斯突然要求工作人员撒上草籽,将乐园提前开放。众人不解却依然照做,就在提前开放的这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路,有宽有窄,虽然无序却优雅自然。紧接着,格罗培斯让人按游人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格罗培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完全顺从游人的“实际需求”,走的是“无序之序”.和“作后讲评”的作文训练一样,它的妙处也在于此。以“说话力”来说,您发现学生的作文,缺少丰富的.对话,提示语简陋,说话句的形式单一,您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取病例,再结合书中的知识点、训练点,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小学生作文常见病”来说,里面例举的各种“病”,只是“书”的写作的例子。教学中,你一定要用你教学生作文中的病例进行“对症下药”,学生才有挠痒之快、切肤之痛。

“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它是有了“学生作文”这个文本之后,实打实的“指导”.“作前指导”,学生作文还是个子虚乌有,你“指导”得再卖力,到底还是“空对空”的虚浮。

读《我的名字叫红》有感 第3篇

关键词:灵魂忧伤的低语,热爱,真诚

读着《我的名字叫红》, 我进入了一个浓雾深锁的世界。它披上了宗教的神秘色彩, 以多重视角将不同形态的疑虑、困惑、冲突、反叛、恐惧、欲望掩映其中, 透明的、淡淡的哀伤像那缠绵的细雨, 无尽落下。作者平静地站在这个雾色世界的背后, 从黑暗中向读者传来言之不尽的深意和忧郁。

重回故土伊斯坦布尔的黑, 发现故乡也跟周围世界一样面临着急速的变化。道德沦丧、物价飞涨、战争、 谋杀和抢劫盛行, 波斯文明传入, 穆斯林绘画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细密画家、书法家等自身地位岌岌可危。 此时, 国王苏丹让当朝四位最优秀的细密画家精心绘制一本伟大的书籍, 以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而一位镀金师的离奇死亡凶杀案, 引出了一系列人物对个中疑点的解释以及对宗教、绘画传统和世界观的看法。

这不是一桩简单的悬疑凶杀事件, 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绘画文化之旅。信仰虔诚如赫特拉画家, 用心灵看世界, 致力于画出安拉眼中的世界, 在黑暗中寻找真主的记忆, 终生奉献艺术直至追求到“绘画的极致”—— 失明。对他们来说, 绘画就等于记忆, 意义胜于形式。 因为有所信仰, 所以有所敬畏, 所以对绘画和生命充满挚爱和热情, 才有了超人的意志力去创造伟大的艺术, 逐渐逼近安拉俯瞰他们的位置——那个他们终生仰望的远方和天堂。虽然根植于他们灵魂的信仰告诉他们, 前辈大师的绘画技巧和伟大的《古兰经》一样永恒不变, 但永垂不朽的欲望却深深攫住了他们动荡不安的灵魂。 法兰克画家用肉眼看世界, 致力于画出真实的世界, 对他们来说, 形式胜于意义。文化冲突正在于此:如果细密画家模仿法兰克, 穆斯林绘画终会灭亡, 而被新的法兰克艺术取代, 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整个世界也会随之发生可怖的改变。

细密画家面临的处境何其艰难:他们被画坊的风格和君主的意志所束缚, 承受着内心的恐惧和欲望冲突的折磨……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文化困惑, 却都作出了不同的文化选择:姨父热衷法兰克艺术, 不惜背负骂名打破传统、秘密制作将改变一切的伟大书籍;奥斯曼大师坚守终生的信仰和尊严, 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杀人凶手橄榄内心的魔鬼撒旦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将他推向罪恶的深渊, 同时却也是欲望和人性的释放, 他预见到穆斯林绘画的必然灭亡, 热切追寻印度新的生活和艺术……

然而, 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并没有如雷霆炮轰般骇人, 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静笼罩了全篇故事。恐惧的寂静、死亡的寂静、内心的寂静、失明的寂静, 在这种直抵心灵深处的寂静中, 细密画家们进行着一次次灵魂的拷问, 一次次欲望名利的角逐, 一次次哀伤忧愁的追忆。那寂静, 像大雪覆盖灵魂的鼓噪, 却也是一种救赎。 尽管白皑皑的积雪底下埋藏着无数的污秽和罪恶, 但画家们终究还是抓住了黑暗中一丝幽微的光线, 从沦陷中挣脱, 反思自己绘画艺术的价值追求。最为感人的片段是临近结尾时, 三个细密画家和黑坐在一起促膝谈旧, 追忆从前的岁月, 哀伤惋惜, 怀念嗟叹。

没有完美的爱情, 也没有完美的文化, 不是你笃信, 它就会永恒不变。时间总是用强有力的双手, 把无数个春夏秋冬翻转来回, 把脆薄的生命碎成轻尘, 把古老的艺术收入箱匣换上崭新的面貌。新的总会取代旧的, 旧的则永远成为记忆, 像送入苏丹的宝库一样被尘封在角落里, 成为永远的追忆。有时候, 我们只能靠记忆活着, 而随时间的流动和变化前进。

的确, 心灵的坚守会突破时空的限制, 你也可以领会到“仿佛, 宝库里潮湿而霉朽的时间, 已经彻底融入到了冻结于图画和故事中的永恒黄金岁月。”只是, 如今有这样心灵的人已经寥若星辰。现实是, 还来不及追忆起所有被时光筛落的细节, 谢库瑞就用平静的语调不无悲哀地叙述着“于是, 一百年来, 吸取了波斯地区传来的灵感滋养, 在伊斯坦布尔绽放的绘画艺术, 就这样如一朵灿烂的红玫瑰般凋萎了。”细密画家们“像认命屈服于疾病的老人, 带着卑微的哀伤和顺从, 慢慢接受了眼前的情势, ”不再梦想前辈的传奇作品, 也不再好奇法兰克画师新奇的技法, 向时间和命运屈服低头。就像失落的故乡切断了我们的根, 我们心中曾经以为永恒不变的某种东西就这么失落了, 我们失去了依靠和慰藉, 麻木腐朽。

这本书像宏大的叙事诗, 旁征博引, 绘画故事和文化背景穿插其中,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壮观斑斓的绘画世界, 而背后是重重的阴影, 对宗教文明冲突深深的忧虑。 它又像细腻深刻的散文诗, 诗意而哀伤, 处处留有无尽的余味。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读背训练有感 第4篇

然而,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讲重练而轻读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自读体验和整体把握,忽视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实在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应当加以纠正。

一、多读多背是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是学生学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对文章要多读、熟读。现行新教材,集中了古今之精华,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好教科书。教好、学好现行新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要想教好、学好,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读多背。要让学生自己读出声,读出意,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要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理解文意;在读中吸取精华,积累语言;在读中质疑解惑,探究创新。宋代的朱熹在论读书时说:“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教师应提倡并引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甚至熟读成诵。

多读多背,自古以来就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知识不断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能力,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读多背是学生语言积累、发展能力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大量的读书识文,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余篇,茅盾背诵长篇名著《红楼梦》,两人才成为杰出的语言大师,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巨著。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提倡读书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纷纷发起了读书运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也十分强调语言和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明确要求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初中学生每学年还要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样的要求是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教学大纲都没有明确提出的。这样的要求概括了我国从古至今乃至当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共同规律。

多读多背既汇集、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又改革了近年来语文教学“做题多、读书少”的种种弊端,适应了信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多背书,真正做到“腹中贮书一万卷”。刘勰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劝戒我们要通过多读多背来积累语言,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教学阅读与一般性的阅读相比,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而且要学习、积累课文语言,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能“跳出”课文,推敲词句,领悟方法,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揣摩语言规律,从而学会阅读,从读中学写。

三、多读多背是形成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保证

常言道:“开卷有益。”多读多背还可以获得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食粮”,从中汲取丰富的、取之不竭的精神营养,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古今中外,书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形象地把书比做“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不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而且也是人们成就事业的翅膀。“腹有诗书气自华”,毛泽东之所以博古通今,满腹韬略,留下许多经典著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终其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古人云:“文以载道。”现行新教材和一些著名的课外读物充满着五彩缤纷的诗情画意,描绘了众多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文质兼美,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多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多背一些名言警句,在读背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必然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和熏陶感染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这说明我们自己已经逐步形成了反思习惯。老师要反思,其实我们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反思,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语文知识的过程,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除了来自教师的有效引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和影响,更离不开自己对学习内容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在课堂上,教师有必要抓住有利的契机创设让学生经历挫折,经历反思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从而让学生达到完善和修正自己知识体系构建的目的。所谓“存乎于心,法乎其外。”我们只要有心、只要用心,研究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一定能找到适合学生言语生长发展的最佳点。归根结底,语文教学不能离开多读多背。多读多背是行之有效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华,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根基。希望广大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多背书,切实注重学生多读多背,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顺利地完成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任。

读《我的教学勇气》有感作文 第5篇

暑假有幸拜读了《我的教学勇气》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虽然当初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对教育的向往才选择这个行业,工作九年来,已经被磨练的没有了当初的激情,读过此书,自重拾对教育的敬畏、再次点燃教学的激情。

书中关于倾听,更给我指明了教学中“听”的方向。倾听似乎算不上送给他人的一件礼物,但至少可看作改变的一个起点——事实上,又何止是起点。

自己的诉说有人倾听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有人倾听可以满足自己那种被期盼被人认可、理解、赏识、敬重的心愿。因此,倾听,专注的倾听,是引发个人变化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只要我们心甘情愿地去倾听,就能治愈人世间的许多创伤。想一想,倘若黑人和白人,亚裔美国人和拉丁美国人能谦恭地相互倾听,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想一想,男与女、老与幼、僧与俗、富于贫之间彼此能相互倾听,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场面。可是,我们中间有太多的`人早已不去倾听,在他们度过的岁月中只顾张口提出自己的主张,而不愿侧耳倾听对方的意见。

我们害怕听到我们不想听到的话语,害怕听到促使我们反思自己,从而改变自己感情、思想、行为的话语,害怕听到促使我们反思自己自己,从而改变自己感情、思想、行为的话语。如果我们只说不听,就能给自己划定一处安于现状的小天地,也不必面对小天地之外那些众说纷纭的复杂问题。事无巨细都去倾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问道于盲,令我们头脑糊涂,手足无措,因此我们宁愿与显而易见的谬误结伴,而不愿与难窥堂奥的真理为伍。

我们不必忙着编造冠冕堂皇的空洞口号,而应去认真探究错综复杂的真实思想和真实生活。

只要我们对世界的纷乱不再心村畏惧,就能从倾听中知晓世界的真理。最要紧的是先从倾听自己开始。

我们之所以听不到世界试图告知我们的真理,是因为我们去不倾听居于自己心中的“教师”。内心某处其实明白什么是世界的真理,可我们却有意把真理严密地藏掖在心中的暗角,这样我们就可以佯装不知真理,从而也不必与真理打交道。

倘若我们更多的人都来凝神倾听自己心中明察秋毫的“教师”,那么就能分清何为错综复杂的真理,何为避难就易的谬误。

倾听自己或许有一定的风险,比如,可能造成难以释怀的内心冲突,甚至带来迫不得已的个性突变,但倾听内心是我们与世界现实重新建立联系的最可靠途径。只有当我们是从“心内”接听关于世界的新闻时,才更有可能相信从“心外”听到的消息。

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 第6篇

一、运用兴趣的“迁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修订版大纲中,对低年级的作文明确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应该注意到,大纲中回避了“作文”二字,而把它在低年级称之为“写话”,意在明确小学生的写作就是练笔,就是要倾吐所闻、所思和所想,而兴趣则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催化剂”!

对作文感到头痛的同学,往往在写作中无话可说,语言干瘪,内容空洞。其实,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源于他们对写作缺乏参与的兴趣和动力。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孩子们对写作的兴趣,这种兴趣从何而来呢?

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在这段话中,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养小猫、下象棋、学武术、踢足球……“哪一件不充满了无限的情趣?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而言,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去参与,才会有更为鲜明、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在训练过程中我尝试着运用兴趣的”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为此,我注意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让作文训练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写他们感兴趣,乐于写的作文。

1、围绕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选题;

我在作文训练时,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中选题(如:下象棋,养小猫,学武术,踢足球……)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

2、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

训练时,我们不妨把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画面、活动场景搬入课堂。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活生生的小动物……,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以上做法都是围绕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展开的。由于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与事物,因此在老师地指导下,他们会有目的地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在老师地引导下,孩子们把兴趣的焦点逐步由”乐于做“转向”乐于写“,进而激发强烈的写作动机。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从会想、会读,到会写。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在指导作文训练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利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已经形成、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影响和解决写作问题。

(1)想像与写作相结合,以想促写。

如学习《鲸》一课时,学生通过幻灯片的具体演示,观察理解了鲸的外形、生活习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自始至终地处在浓厚的观察兴趣和积极的思维王国里。这样,在作文课上,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把周围观察到的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蜜蜂等,通过丰富的想像生动活泼、准确得当地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和观察,学生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多层次、多角度地使想像在作文过程中开拓思路、强化情感,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读写结合,以读助写。

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轻声读和默读领会理解课文内容,或者通过教材中的”读写例话“、”基本训练“等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成整体知识,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读《我爱我的祖国》有感作文 第7篇

前些天,班主任发给我们一本书,这本书叫《我爱我的祖国》,

读《我爱我的祖国》有感作文

。我一看这书名就纳闷了,咦?有谁会不爱自己的祖国呀!任何时候你问我,你是否爱自己的祖国?我都会不假思索的地告诉你:“爱,我非常爱我们的祖国——I love my country very much!”就像那首歌<我的小学生作文大全

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让我禁不住对国旗油然起敬!为成长在鲜艳的国旗下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是啊,由于祖国的实力增强,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走向富强,才迎来了中国在阔别了22年后重返联合国。使中国重新参与联合国事务,并且在联合国的地位越来越牢固,声音越来越响亮。从“走进新时代”到“发展大手笔”,到……我被书中的每一个情节吸引,每一个小细节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回味起这句话,我的脸火辣辣的,心不由自主地不安起来。因为我想起了自己在升国旗,奏国歌时曾经不严肃的那一面,有时候国歌开始奏响了,我还和别的同学谈笑风生;有时候没有在说悄悄话了,但人却站得歪歪扭扭,不三不四的;还有时候虽然不说话,人也站直了,但是却没有认真举手敬礼。读了我爱我的祖国,我真感到惭愧不已!从心底深情地呼唤:“祖国,我爱您!今后,我一定端正态度,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掉自己的一些坏毛病。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打造扎实的基础。争取夺个优异的成绩,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建设我们更加美丽富强,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有感】相关文章:

读《习惯训练》有感的作文08-22

小学作文分类训练训练05-12

全脑速读训练方法05-14

全脑速读训练方法07-26

拓展训练有感范文06-07

团队拓展训练有感08-01

初中名著助读专题训练01-02

想象作文训练08-09

作文审题训练05-12

中考作文训练06-06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工作计划下一篇:乔迁新屋之喜的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