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2024-07-26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精选8篇)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第1篇

高二(20)班 何碧玲

指导老师:舒伟平

写于19世纪末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世人认为是其创作作品中的“最高峰”。

《复活》是以一个农民的眼光来描写俄国资产阶级社会,是列夫・托尔斯泰与当时社会彻底的决裂,对其完全否定的宣言。

小说的男主人公是上流社会的聂赫留朵夫,社会的现实,把聂赫留朵夫变成了一个与其他贵族一样的人,从而使他把玛斯洛娃逼良为娼。他是一位名气很高的法庭陪审员,在上帝布置的充满黑暗的“陷阱”里,他在审理一件杀人案件的时候,他见到了一位被指控为“杀人犯”的女子,而这位女子正是曾经被他给侮辱和践踏过后,又抛弃她为妓女的玛斯洛娃。他看到玛斯洛娃被宣判后失声痛哭,大呼冤枉的惨状。他决心去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他的内心受到谴责,开始忏悔自己,想方设法地弥补自己的过去,他逐渐走上“灵魂进化”的道路,他开始发觉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是可耻、又可憎的恶人。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们无情的压迫。

由于玛斯洛娃被陷害,聂赫留朵夫为她伸冤、奔走、上述。甚至在判决后,放弃了家庭和财产,随她一起去了西伯利亚。另一方面,通过妓院老鸨在法庭上的供词,和对在法庭上的法官、院长、律师以及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人物的会议的描写,说明这些大人物才是逼良为娼的罪人,即使这样,结果依旧令人失望。当聂赫留朵夫表示愿意与玛斯洛娃结婚时,她拒绝了,为了不阻碍他的锦绣前程,后来,她在西伯利亚的流放之旅上结识一位革命者,并与革命者建立了爱情。

作为故事的女主人公玛斯洛娃,她的遭遇与种种不幸让人怜悯,更加让我们对俄国当时的社会风气厌恶和痛恨。玛斯洛娃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母亲在女地主索菲亚姐妹的牛场上工作。父亲是流浪的吉卜赛人。在她3岁时,母亲便归天堂了。女主人索菲亚看她长的清秀,便把她收养了下来,因此,她过着一半小姐一半婢女的生活。16岁时,与女地主的侄儿聂赫留朵夫陷入了深阱,无法释救。那时,聂赫留朵夫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到姑姑家来度暑假。两年后服兵役,顺路经过姑姑家,索性就住了4天,在一个复活节的晚上,他和玛斯洛娃发生了肉体关系。临别,他塞给她一百卢布,便到部队里去了。此后,聂赫留朵夫连封信也没有捎给她,可是令人愤怒的是玛斯洛娃怀上了他的孩子。当被女地主索菲亚发现时,她被无情地驱赶了出去,她为了生存,受尽了凌辱与调戏,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一名供人玩赏的“妓女”。她是那样爱着聂赫留朵夫,却被这位高高在上的贵族青年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她不再相信任何人,认为一切都是欺骗与谎言。

读到这里,我从内心憎恨这位贵族青年,但是《复活》中的“复活”却无处不在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草管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与衣衫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芜落魄的农村与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西伯利亚与手铐脚镣的政治犯,突出了列夫・托尔斯泰对现实社会做的激烈的打击,揭露了社会制度的腐朽问题。

作为世界经典名着《复活》,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的良心问题,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生活。书中体现了卑劣的德行,镇静的智慧和博爱的怜悯。全部是生活的本身,它把人心里最肮脏的东西拿出来了。人心很复杂,好人与坏人,善与恶都很复杂,而《复活》诠释了他们。

“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地,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便再过千万年,他的精神依旧存于世间,受到世人敬仰”。只有走出精神上的空虚,才能够真正的活,名曰“复活”。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第2篇

朦胧诗是酝酿于文革期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正式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得名于当时官方媒体对其作品“晦涩”、“朦胧”的批评。最初以地下刊物《今天》为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反抗。

北岛创作于“文革”后期的短诗《回答》是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作品,刊载在1979年3月号《诗刊》上。

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包括北岛、顾城、多多、杨炼、芒克和舒婷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中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爱情是浪漫的,诗歌又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将爱情与诗歌融为一体,更会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对传统爱情中女性地位的否定。“凌霄花”和“鸟儿”象征着的追求名利和丧失自我的庸俗爱情,作者在此对其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而“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都象征着不平等的爱情,在作者看来如果连彼此地位都不平等,那末也就没有爱情可提。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木棉象征着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也象征着在爱情中人格平等个性独立的要求。表达了作者对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的爱情观。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谚语。”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象征了两人心意相同,志同道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交流,象征了两个人相爱是以精神交流为基础的。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这也是对中国的一句古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一句很好的诠释。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你有你的”“我与我的”象征了人格的独立。虽然两个人相爱相守,在心灵上“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心意相同,但是这并不等于任何一方要放弃自己人格的独立而迁就另一方,两个人在相爱相守的过程中,人格应该是彼此独立的。这也是对于中国甚至世界上几千年来传统爱情理念的一次否定。在传统的爱情中,总会有一个人要为爱情放弃什么,尤其是女性,在爱情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独立的人格而依附于男性,在舒婷的这首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新女性要求在爱情中各自人格独立的爱情观。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为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两人相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著,坚定,和不畏惧爱情的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的决心。“不仅爱你为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一句更体现了作者爱屋及乌的感情。她不仅只爱对方的个人,也爱他的理想,他的岗位。生他养他的地方等等他所热爱的一切。表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支持与鼓励。

阅读全诗,在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一种全新的前卫的思想——“要求与男性平等的女性的宣言”《致橡树》中的“我”是“木棉”,这一形象昭示的“她”,既保留了男性主张中女性的那种柔媚的秉性,又充溢着刚健的生命气息,与橡树形象所象征的刚硬的男性气质交相辉映,“她”和“他”同样以“树”的形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爱情境界。显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的独立意识。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致橡树》中的“她” 爱的坚决,义无反顾,又强调女性的自我意识,要求彼此独立,这是在今天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现实往往并不能如人所愿。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能够在爱情中成为“木棉”的女性仍然很少。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第3篇

文中提出一个问题:“很多教师不读书,课不是教得好好的吗?不读书照样把学生成绩搞上去,何必读那些课外书籍?”持这种观点的教师我想应该不在少数,有些教师在课后宁愿搓麻将,也不肯拿起那些“闲书”。

中小学教师很辛苦,很累,课余时间的确需要一定的心理调节,我想这就是一些教师不愿意读“闲书”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对教育的理解和热情,没有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带来的高峰体验。正如吴法源讲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被一本书深深的吸引,他就很难拿起书来,拿起来也会很快放下去,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教师不想成为名师,不想走向成功,他也很难拿起书本来。”这也是主观原因。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这句名言曾经激励了几代人。

毛泽东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天不吃,觉可以一天不睡,书不能一天不读。青年时期的他曾整天呆在图书馆,书籍使他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从而让他带领全中国人民走上谋求解放的道路。12岁的周恩来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可是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而读书,要为民族的腾飞而读书。

朱永新教授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与希望。

有人统计,从1901年到2001年一百年中,共颁发诺贝尔奖680多项,其中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的奖项达138项 (其中经济学14项,物理学37项,化学21项,医学及生物学49项,文学9项,和平奖8项) , 获奖比例高达20%,要知道,现在全世界犹太人口才1500多万,只占世界总人口的0.3%。这样令人惊异的成就是和犹太民族酷爱读书学习的习惯是分不开的。犹太人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选民,与上帝订有契约,负有向其他民族传播上帝律法的使命。要深刻地理解上帝的旨意,就必须学习上帝的神谕。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直接途径就是读书识字。因此,为了完成传播上帝律法这一神圣的使命,每一个犹太人都必须能读会写,这样才能学习上帝的律法,这是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学习提高到宗教信仰的高度来认识,这在古代民族中是绝无仅有的。犹太民族被称为“书的民族”,他们把勤奋学习视为仅次于敬奉上帝的一种美德。因此,犹太民族人均每年读书64本。

我们国家的阅读情况如何呢?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从1999年开始的四次调查表明,从1999年首次调查的60.4%,到2001年的54.2%,2003年的51.7%,再到2005年的48.7%,可谓是一年不如一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次调查还表明,我国国民人均读书4.5本。我国人均读书最多的城市是上海,人均读书8本。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是人生忠告。试想,很多教师开始工作时,应当说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五年十年以后业务上就拉开了距离。落后教师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业余时间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更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视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保障措施。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是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的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有人说,教师身上的书香就是最具“杀伤力”的教育的“软力量”。唯有教师爱读书,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应该说,热爱读书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推动教改,要从推动教师读书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的有心人,做了30多年的教师、校长,从小学到高中,他几乎教过所有的年级和科目。他之所以能够品味到为师者的最大幸福,让生活散发着优雅的气质,一切都源于他把读书当成了一中信仰。因为他知道,读书能开启生命的灵思,欣赏生命的律动。因此,他每天不断地读书,坚持记日记,并为他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做成长档案。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成就了一代教育大家。

作家毕淑敏说:“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体现出来了。”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第4篇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述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似乎找到了答案。书中涉及到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好多内容,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不管你教的是什么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学生的行为举止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顺着学生的想法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列举的示例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教授小学生之上的,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在第二十二条中谈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时,他写道: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P63)。的确,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俗话说:“不怕你慢,就怕你站。”学生某一门功课落后,考不及格,都不用怕,最可怕的是学生对什么都持以冷淡麻木的态度。再如第六十四条“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P232)。所以我们主张在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直接找出相关的练习题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自己边思考,边在自己意识的深处找到学过的已知的东西,不要再回头教师带领着学生一一重复,让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产生惰性思想。不过,这也需要教师深入思考,采取一定的方法,我平时下的功夫还不够,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第六十三条“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中提到的: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P217)。列宁的父亲伊·尼·乌里扬诺夫曾经也说过:“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由此可见,读书,读大量的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想想自己接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活,自认为很喜欢语文,看了不少的书,但仔细回顾:小学就不用说了,初中时一切都是以中考为主,很少看课外书,每天都是啃课本;高中时是以考大學为主,也没有富余的时间去读书,只是偶尔看看杂志报纸之类的东西;好不容易到了大学以为可以敞开时间好好读书了,结果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英语四六级上,仅仅是读了大纲书目里要求读的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每天又把自己埋在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当中,读过的书是少之又少。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自己今后应该抽时间多读书,多思考,以便于教学实践中的灵活操作。“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是的,只有教师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他在讲课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不是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能看到学生是在怎样思考的;占据他的注意中心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学生(P217)。的确,在课堂上,我们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学生要想提高成绩,在课下必须努力思考和钻研实践;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在平时必须持之以恒地读书和坚持不懈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补充我们的头脑,才能使我们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高中复活读书心得1000字 第5篇

复活的作者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作者对于细节的描述非常细致,任何时候都会对故事发生的环境以及人物的特点做大量的细节性描述,致力于准确的表述当时的所有事物。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两个体会是:第一,和《忏悔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忏悔录》是完全理性的,作者从各种方面阐述了忏悔的必要性,并以自己作表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毫无保留的忏悔。《复活》就是完全感性的忏悔录,它是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对自己年轻时候所犯过错的忏悔全过程,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正好引发了自己的道德正义感的那一面人性,而当这一面战胜内心邪恶那一面时,最终选择做正确的事情来对自己的灵魂进行赎罪。第二,复活描写的故事是发生在沙皇奴隶制度下的社会,而我们在整个故事里看到的所有人,所有的作为,和我们现在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又是何其的相似!社会的高层和既得利益者只是一味地追求享乐并保护自己现有的生活,对社会底层发生的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都视而不见。作者正是发现了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而创作了复活,在这本书中通过艺术的形式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阴暗面,这正是这本书的伟大之处。但是对于这些社会问题,作者明显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而男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也只是依靠自我的道德修炼来实现,实际上如果要让所有人都通过自己的道德来改变,并不现实。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家里非常有钱,是一个富二代,他家里有很多私有的土地,这些土地每年给他会赚取大量的金钱。所以过着无忧无路的生活,从来也不缺钱花。他年轻的时候在亲戚家住过几天,喜欢上了姑姑的养女,她叫卡秋莎,后来卡秋莎怀了孕,而他在知道以后给了卡秋莎一点钱,就走掉了,去了军队做军官。在部队里,和其它的高干子弟每天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这件事也逐渐慢慢忘记了。直到有一天,聂赫留道夫在去法院做陪审员时,发现自己参与审判的被告竟然是卡秋莎,他没有想到当年天真单纯善良的卡秋莎竟然成了一名妓女。而卡秋莎由于未婚怀孕被家里人赶了出去,逐渐沦落成为了妓女,并且卷入了一起谋杀案,虽然她其实并没有犯罪,但是由于执法者的草率和不负责任,她也被判了有罪并被流放。此时的卡秋莎性格也变了,正如作者说的那样,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是不错的,无论是普通职业或者强盗、小偷,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和生活。聂赫留道夫从卡秋莎的转变下,深深的感到不安,发现正是当年自己的过错导致了卡秋莎现在的处境,所以他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帮助卡秋莎申冤,并且还要和卡秋莎结婚,这样也是对自己的灵魂赎罪。在帮助卡秋莎申冤的整个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监狱里的犯人和社会底层人民,他们的生活状态不断的让这个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富二代震惊了,他不断的发现了一方面是高层社会的衣食无忧,另一方面是底层人民所处的不公平以及不平等,甚至经常会受到欺负,这些强烈的对比,让他更是鄙视以前的生活和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灵魂和道德也正是这样,不断的进行洗涤和升华,最后放弃了所有的土地,将这些土地都分给了农民,而自己也一心一意的跟随卡秋莎,为她申冤,对她不离不弃。而卡秋莎也慢慢被他的行为所触动,她也随之复活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卡秋莎最后得到了皇帝的特赦。虽然他们俩最后没有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灵魂都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和救赎。

作者经常会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描述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思想,而我也深深的被作者洞察人性的准确性所折服。比如有一段,聂赫留道夫在参加案子的审理之前,结识了一个有钱的女孩子,而这个女孩子也喜欢他,想和他结婚。这时,聂赫留道夫内心却犹豫不决,内心做着思想斗争,同意结婚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可以结束目前混乱的单身生活。第二,结婚以后还可以生孩子,过着一家人健康、符合社会道德的幸福生活。而反对结婚的理由也有两个,第一,在他这个年龄,害怕结婚以后失去现在的自由。第二,对女人这种神秘体怀着一种莫名的恐惧。看到这里,不能不说作者观察的细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作者对细节的描写非常精确,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的创作,不能不说是汇聚了作者所有的思想精华。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第6篇

季先生为何有如此高的成就?当然是离不开他的一个爱好———读书。当时的教育条件如此艰辛, 更是这份执着与爱好成就了他。在他的《读书与做人》一书中分为两个大部分教育我们当代年轻人, 一写读书, 二写做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 首先审视自我的文化修养, 以季先生为楷模。改善学生对我们教育者的看法。为人师表者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只有提高我们自己, 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育上我们作为学习的先驱者, 就应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好头。

首先我们来谈读书, 季老先生曾写道他的读书经历:“六岁以前, 我有一个老师马景恭先生, 他究竟教了我些什么, 我现在全部忘掉了, 大概只不过是几个字罢了。六岁离家, 到济南去投奔叔父。他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到济南去谋生的, 经过不知道多少艰难险阻终于立定了脚跟。从那时起, 我才算开始上学。”现在的时代不同于往日, 我们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形成良好的自我修养成为当今教育学生的主要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又多了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让学生自觉的去读书?让学生自觉去读书, 则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去正确引导, 大学主要以自立、自觉、自信、自强为前提, 教育大学生因有相应得当的方法。四个‘自’则是我们教育者去引导的重要入手点, 从四个‘自’上着手改变一个学生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季先生在书中还写道:“在清华北大期间, 我曾读遍了图书馆中大量的书籍, 去充实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书是他自愿读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时间时就可以去引导他们多看点书, 让他们自愿去看书是我们引导的首要工作。想要改变他们, 首先我们自己能否用闲余时间多看两本书, 能否在学生面前出口成章, 在大局面前稳如泰山, 这便是考验我们的读书量。当我们做到时, 自然可以影响学生去自愿读书, 我们也可和他们一起阅读, 既提高了自己也改变了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自觉起来提高自我修养。就在上周参加一个班的读书分享会的时候, 我了解到学生的读书趋势, 曾经在我眼里, 这个学生好像从来都不会涉足到某方面的知识, 可是在分享会上, 他让我感受到了另一面的他, 我想这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

作为新生代的老师, 走过学生的路, 也成为一名教育者, 应该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前段时间结束的节目《我是歌手》, 当一位具有影响力的选手在直播时提出退赛的请求, 著名主持人汪涵急中生智, 化解危机, 并且解决的如此漂亮, 这对于当年还只是在湖南卫视当一个小小杂役的他来说, 能做到著名主持人的位置上, 定是建立在博览群书, 每天抱着《菜根谭》和《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过日子。只有脑子里有货, 才能急中生智。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审时踱世, 更有力的去改变学生对于读书的看法, 我在工作岗位上, 时常也遇到各种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 得到一个答案就是充实自己。

作为教育者读书确实重要, 但却不能落下做人的道理, 我从读大学到现在在大学里工作, 我深刻的理解到大学的定义,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有素质有品德的大学生的地方, 现如今的大学不仅注重专业培养, 也在教授大学生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人分三品, 有才无德者, 下品。有德无才者, 中品。德才兼备者, 上品。为什么说有才无德者为下品, 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可能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在大学里, 需要培养德才兼备者, 季老先生书中也提到尊重, 孝道与礼貌。做人最重要的往往需要尊重他人, 能尊重他人的人也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走进社会以后才有更好的发展。学会孝道, 父母之恩大于天,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礼貌则是尊重的一种。抛开其他的做人准则不看, 单单看这三点则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德。

古往今来, 中国人讲“读书”, 就是为了“做人”。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上来谈,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这个尤为重要的时期, 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 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和实践观来教导和引导好我们的大学生们。我们的教育本质本应是追求精神高尚。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躯体, 何言“成功”?由此可见, 教导学生的成功, 不在于权势, 不在于财富, 而是取决于交给学生的常识, 学识, 和胆识,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我们有句俗话说:“世上难事千千万, 最难还是做人难”。做人确实难, 但是如果我们能明悉做人的本质, 一心向学, 难又如何?这也是我们要给学生传达的。如何培养有品德的学生群体, 这并不是学校一个机构的事, 而是社会全体人员该关注的事, 作为我们与学生走的最近的人的大事!做人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 但做起来很难。我们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反而应该反思一下教育两个字是否在我们心里已经产生深刻影响。下一代人应该如何去做人, 我们应该如何以身作则, 是不是我们当下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第7篇

1. 教师要有“高心态”和“低姿态”。

所谓“高心态”, 是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 首先要清楚自己责任的重要性———教师不只是知识传播者, 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 于丹强调:《论语》的真谛, 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适应日常秩序, 找到个人坐标, 获取心灵快乐。于丹不仅传播经典, 还将经典解读为一种暖人心胃的“心灵鸡汤”, 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借鉴之处。教师只有以一种自信从容的“高心态”走上讲台, 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赢得学生的信任。所谓“低姿态”, 意思是教师不能因为站在讲台上的台阶较高而觉得高人一等, 相反, 应该放低姿态, 以服务者的身份为受教育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养分。于丹在书中说:在很多时候, “无言”的力量比教师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更大;“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要教育出自真心, 放低姿态也许能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与赞同。于丹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孔子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 在和学生相处时都能以朴素、温暖的情感态度来影响弟子, 而不是用灌输的方式强行输出知识, 这样一种谦和的低姿态教育, 不仅能使学生接受度增强, 重要的是用这种态度感染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和虚心的品质。

2. 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除了要求教师普通话标准, 还要会用逻辑严密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于丹演讲时字正腔圆, 语言前后连贯呼应、不啰嗦不拖沓, 整文出口时一气呵成, 而且少有废话。这一点可以说她是忠实地沿袭着孔子的传统:语言凝炼, 惜字如金。只要开口就要尽量保证出口的话没有繁琐和错误, 这是教师需要努力提高的技能。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力, 还必须知识渊博, 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在《于丹〈论语〉心得》中, 于丹引用了20多个古今中外的小故事, 来诠释《论语》中有些深奥的道理, 这些本来需要复杂阐述的道理常常通过一个小故事就使人豁然开朗。她把一部足以让人读一辈子的高深典籍提炼出浅显易懂的做人处世道理。这是一种技能, 也是一种传播的艺术, 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学习培养的重要能力。

3. 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底蕴非常重要。

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复活》有感 第8篇

●学习的革命

行为主义曾经把学习的概念定义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60年前,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 提出了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30年前, 建构主义的兴起, 使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生知识的形成;20年前, 情景认知理论的提出开始挑战信息加工理论……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研究, 一直在不断地修正和前行, 没有停止。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约翰·D·布兰思福特和应用心理学家安·L·布朗、发展与认知心理学家德尼·R·科金, 会同来自于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 对人类学习的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估, 《人是如何学习的》正是这一项目的总结报告。

该书“以原有的学习研究为基础, 借助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多维的研究”, 涉及学习、学习者、教学、学习环境等内容。书中许多内容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很有启发性, 有助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学习的迁移

《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深入探讨了学习与迁移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往往发现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操作。例如, 面对一张学习成绩表, 学生会计算平均分;换一张粮食指数的表格, 学生就不会计算平均指数。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 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原来的操作过程掌握得不够好。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演示, 学生再练习。学生练习时能够把平均分计算出来, 是不是表示学生就掌握了平均分的计算?是不是表示学生掌握了公式或函数的使用?显然, 答案是否定的。此时, 学生仅仅是模仿教师的操作而已, 仅仅是机械地记住了教师演示的步骤, 并把这些步骤重复了一遍, 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步骤。

相关研究已经得到这样的结论, 死记硬背的东西是很少能够迁移的, 理解的东西才能够迁移。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理解法和死记法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采用理解法学习的学生能够把知识迁移到新问题上, 而采用死记法的学生对新问题的反应是“我们没有学过”。

由此可见, 教师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计算, 如通过Excel计算平均分和日常生活中计算平均分的类比, 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计算的步骤。这样, 再遇到计算平均指数、平均价格等新问题时, 学生才能灵活地把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和步骤迁移过去解决问题。

影响迁移的因素还有许多, 如情境、学习时间、学习动机等。只有了解了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的迁移, 才能够在教学中尽量利用或者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使学生的学习能够进行有效的迁移。

●学习的差异

不同的教学目标, 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人是如何学习的》中介绍的一个例子。

对于有关媒体制作方面的内容, 假设有三位教师分别进行了如下教学:

第一位教师布置了若干活动和作业, 通过让学生完成作业, 监督、检查学生所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来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位教师不满足于媒体制作练习的教学, 强调学生通过活动和练习学到的内容, 教师采取措施确保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 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作业。

第三位教师把媒体制作作为学习的直接结果, 学习体现在媒体制作中。例如, 学生在研究蟑螂的过程中, 了解到许多有关蟑螂的知识, 以致于他们想与他人分享所学到的知识, 于是他们就制作了录像等媒体文件供其他班级学习。

当我们走进三个教室时, 看到的情景或许是一样的, 或许会看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制作视频动画或多媒体演示文稿, 或许会看到教师从一个小组走到另一个小组, 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 解答学生的问题。

然而, 三位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一位教师只教给了学生知识, 而没有教给学生有关调控自己学习的能力。而学习科学的新进展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 (元认知) 的重要性。

因此,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 很有必要对照三位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元认知?是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 提醒自己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练习和作业, 而要考虑练习的意义、作业的意义, 它们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是否在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调控他们自己的学习, 是否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体会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只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就可以了。然而, 只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专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教别人学习, “事实上, 专业知识有时对教学是有害的, 因为许多专家忘却了学生学习的难易。” (P45) 显然, 仅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教师, 还不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

那么,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 还需要哪些知识呢?答案是:进行有效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教育教学知识。所谓进行有效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教育教学知识, 本质上就是“有关如何教好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例如, 学生在学习某些主题时会遇到的典型困难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挖掘已有知识并和新知识产生联系……这些是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要求。

反思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 如课堂纪律问题、教学效果问题等。根源就在于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必要的进行有效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教育教学知识。因为,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如何教学的教育教学知识是相互作用的。学科专业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教育教学知识才能够帮助教师判断学科专业知识中哪些是难点和重点以及如何突破难点和重点等。

而要解决上述问题, 唯一标本兼治的方法就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入手, 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例如, 针对课堂纪律问题, 采取技术手段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对于教师来说, 一方面需要从开学初就制定课堂纪律, 并采取措施保证课堂纪律得到执行;另一方面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 不能只是布置些练习作业让学生完成就了事, 而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如何让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从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此,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 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 更要学习和阅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书籍。而《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就是这样一本适合我们的好书。该书的开始, 有一个“全书概要”, 为我们阅读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是始终的学习者, 我们探索到的学习理论, 不仅可以用在学生身上, 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最后,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 让我们共勉:“成功的教师学习要求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合作努力的职前、职后以及终身的专业发展机会。”

图书信息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著, 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图书简介

《人是如何学习的》是美国国家研究院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委员会学习科学开发项目委员会主持的一个课题, 由国家科学院和美国教育部基金资助, 参与者有16位国际著名的学习研究专家教授, 分别来自美国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该课题以原有的学习研究为基础, 借助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多维的研究, 历时两年, 最后以论著的形式发表。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是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委员会认为理解专家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 因为这使我们能够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

上一篇:烈士英雄作文下一篇:想象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