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2024-06-06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精选8篇)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第1篇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班级:11805班

学号:1108424109

姓名:刘春洋

索引: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梗概:宝玉为金钏儿死而五内摧伤。受了父亲一顿教训,因为金钏儿感伤。竟不曾听见,惹贾政。忠顺府长史官来索琪官。贾环又进谗言,贾政面如金纸。贾政以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而笞挞。

原文: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冠带家私:冠带,帽子和束带,是官服的代称,这里代指官爵。家私,财产,代指家业。〕一应〔一应所有的一切。〕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烦恼鬓毛„„干净去处鬓毛,即头发,佛家称为“烦恼丝”。干净,佛家以为人世污浊不净,唯有佛门才能通向清净世界,即所谓净土。剃去烦恼鬓毛与寻个干净去处,都是出家当和尚的意思。〕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人物分析:

贾政人物分析:贾政通过打宝玉,从表面看,贾政是非常凶狠、残暴、有声威。如果作者只写出他很严厉、威风,我们不能说这个人物没有性格。若仅仅是这样,这只是表面的,还没有更深、更含蓄。曹雪芹通过这件事,由表及里地、很深地剖析了贾政的灵魂,不仅写出他凶狠,也写出隐藏在凶狠背后的虚弱;不仅写出了声威,还从声威中挖出了他的悲哀、绝望。写出了这个处于封建末世,想拼命维护这个家族,但又无法维持这样一个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绝望和虚弱。他虽然把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两腿血肉模糊,但在这场矛盾冲突里,他不是一个强者,不是一个胜利者,他不但没有表现出很强大,反而表现的很虚弱。对贾政绝望、虚弱的灵魂,作者主要从两方面人物关系来进行剖析的。贾政打宝玉过程中,作者曾三次写到贾政流泪,写的很深刻。因爸爸火了、生气,打儿子打得厉害,很伤心流了眼泪,这并不奇怪。但贾政的眼泪很值得研究。第一次流眼泪,是写他气的面如金纸,下决心要毒打但还没有动手打时,小说写: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目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来。想打还没打,这时流眼泪显然不是因哀痛而流泪,他的内心活动在话里已透出:“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和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可见他打宝玉不是为自己,是为家族;他气得流眼泪,是绝望的眼泪,唯一希望的宝玉,现在是这个样子,他怎能不伤心呢?“烦恼鬓毛”要剃去,这确实是绝望的话,所以这是虚弱绝望的眼泪。第二次流眼泪,是打了宝玉,王夫人出来抱住板子不让打,劝他不要打了,越劝越厉害,叫人拿绳子来把宝玉勒死。王夫人大吵大闹说,不如把我一同死了,“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贾政听了王夫人说打死宝玉绝了我的话后,不觉长叹一声向椅子上坐了(没力气瘫了)泪如雨下。什么意思?毒打尚嫌不够,拿绳子勒,以绝将来之患,他这不是因为打宝玉打得太惨了,只是听王夫人说,“绝我”的“绝”字,宝玉死了就没继承人了,这一点触动了他的伤心事。宝玉是他唯一的希望,他自己也感到没了和王夫人有了共同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这是绝望的泪。第三次流眼泪,王夫人哭贾珠(宝玉哥哥已死、李纨丈夫)哭的很伤心,珠儿要不死,你愿怎么打就怎么打,现在就这么一个打死了怎么着?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流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因为王夫人提到了贾珠,贾政就想到了贾珠儿(珠和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珠念书科举考试,14岁就进了学校,苦读书,贾政是有希望的,可惜早夭),所以泪如滚瓜一般流了出来。这些都触动了贾政的心事,贾府没有希望了。贾政为贾珠伤心落泪,恨不能起死回生。而对眼前的宝玉要活活打死。这对照里,可看出父子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正是封建与反封建这两种思想不可调和的结果。以上都是描写贾政的虚弱和绝望,写的很深刻。另一方面是他和贾母的关系,进一步表现贾政的虚弱。王夫人出来解劝,越劝越火上浇油,越劝越要用绳子勒死,真正出来解决问题的是贾母。贾母一出场,贾政就不行了,赶快躬身赔笑,进而跪下;赶快跟了进去,最后退了出来。是什么微妙的东西使贾政在贾母面前这样低声下气,使局势一下子转危为安,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呢?就是一个字——“孝”,封建的孝道。用贾政自己的话说,他打儿子出于孝,这很有讽刺意义。为了孝打了不肖的子孙,但他打宝玉就恰恰触犯了孝,触犯了老祖宗,因贾母最疼的是宝玉。惹母生气,眼中没有母亲,使儿子无立足之地。为了孝道打了儿子,打了儿子又触犯了孝道。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仅使贾政陷入了非常矛盾、狼狈被动可笑的境地,表现了他的虚弱,而且深刻揭露了封建道统本身的虚伪和矛盾百出的境况。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第2篇

曹雪芹笔下唯一提到贾政私生活的地方,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十三回开头部分:“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屉不曾扣好,滑了屈戌儿,掉下来,赵姨娘骂了丫头几句,自己带领丫环上好,方进来打发贾政安歇。不在话下。”简单的两行文字,就把贾政和赵姨娘的浪漫房事隐约表露出来,虽然极其含蓄,但不失为传神之笔。

在贾府中,贾政很正经,很正统,很正派;而赵姨娘却很阴险,很野蛮,很下流。显然,贾政和赵姨娘不是一类人。那么,贾政为什么会喜欢赵姨娘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作者为了突出贾政的道貌岸然和低级趣味,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牵强;有人猜测赵姨娘姿色非常,但在整部书中却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有人甚至猜测赵姨娘床上功夫很有一套,如清代有位红学家就猜测赵姨娘“下体可采”,这样的观点实在是不堪入目。笔者认为,贾政之所以会爱上赵姨娘,是由贾政在贾府中所处的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所造成的。

贾政是整个贾府中活得最累的男人。贾政虽然名誉上是家长,但上有贾母的至高权威,下有宝玉的捣乱生事,外有贾赦、贾珍的一味闹腾,内有王夫人、王熙凤的两手把持,他想主持家务却插不上手,他想教育儿子却做不了主,他想重振雄风却没有能力,他想发号施令却没有力度,贾府所有重大事务一律由贾珍、贾琏出面打理,而他能做的只能是一天到晚,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高兴了和清客、相公们喝茶下棋,郁闷了就对儿子、小厮无端训斥。“袭人”这个名字他听着刁钻,可王夫人觉得不错,他说了白说;秦可卿的棺木他认为超标,可贾珍不予理睬,他劝了白劝;贾宝玉拟的大观园匾额他觉得不妥,可大家都说精彩,他否了白否;元宵节灯谜晚会他去凑热闹,弄得大家“缄口禁语”而被贾母撵走,他自讨没趣……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第3篇

关键词: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s,《红楼梦》人物称谓翻译,严复“信、达、雅”

前言:

《红楼梦》有杨宪益夫妇和David Hawks两个版本的权威译本,它们在向世界介绍《红楼梦》、介绍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而又巨大的作用。两个版本的《红楼梦》译文无异于向我们提出了文学翻译的标准。

而谈到翻译标准,就不得不提严复的“信、达、雅”。在严复所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的序言中,他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后来有不少翻译学者提出新的观点,但大都是对严复三标准的演绎。作为严复的后生学者,杨宪益自然不会对‘信、达、雅”感到陌生,而Hawks虽是英国人,但作为知名的汉学大师,他绝对不会对“信、达、雅”缺乏了解。那么他们在翻译《红楼梦》的时候,是不是有意识地将“信、达、雅”作为翻译指导呢?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有意或无意,严复的翻译三标准都对他们的翻译产生了影响。本文将通过例证来证明这一点。

《红楼梦》人物称谓:

《红楼梦》人物众多,据统计,小说里荣国府、宁国府、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数百位。许多读者,正是因为一开始就被文中的诸多人名所惑而放弃了阅读。因此,要想将《红楼梦》推向世界,人物称谓的翻译就好比第一个突破点,只有将人物关系理顺并如实又简明的翻译出来,外国读者读起来才会有兴趣。

红楼人物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命名形式或种类,而且达到了内在寓意与外在形式的巧妙结合。细分一下,红楼人物命名方式主要如下:

以谐音命名。这是《红楼梦》中的大宗。曹公笔下的谐音灵活多变,寓意深刻。有的用以揭示全书主旨,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有的用以揭示人物命运,如,英莲(应怜)、娇杏(侥幸);有的用以揭示人品,如,单聘人(善骗人)、詹光(沾光)、卜世仁(不是人);有的用以揭示事件,如霍启(祸起、火起)、冯渊(逢冤)、张友士(张有事)等。谐音字多,是汉字的重要特点,曹雪芹在人物命名上娴熟巧妙地运用,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在翻译这类名字之时,杨宪益夫妇和Hawks无一例外都采用了音译法。音译法的好处是避免在人物称谓上花太多的笔墨,从而避免混淆读者思维。然而,这种译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并未将原文中作者在名字背后的隐喻意义表达出来。如果套用严复的标准,我们可以说,杨和霍的两个版本在翻译此类名字的时候,都只做到了“信”。

以典故命名。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一书中主要人物的名字都有出典,书中点明的就不少。如,袭人,第三回告诉我们此名出自“花气袭人”的旧人诗句(宋·陆游《村居书喜》诗“花气袭人知骤暖”)。而在译本中,袭人被翻译为:

Hsi-jen,(杨宪益版本)

Aroma,(霍克斯版本)

其中,杨宪益版本中还在袭人出场时对其名字进行注释,点明出处。

在我看来,在此类名字的翻译上,杨宪益夫妇做得要比Hawks好,因为前者不光译出了名字,还给出了出处,这对传播中国古典文化是很有好处的。但仅从名字来说,Hawks的版本无疑更符合严复的“信、达、雅”的标准。

以动植物命名。《红楼梦》中以动物命名的不少:如,雪雁、紫鹃、鸳鸯、鹦哥、莺儿、春燕、小蝉、狗儿、小鹊、银蝶儿、宝蟾、喜鸾等;以花草命名的更多,一来贾府第四代是“草”字辈,因此多以花草为名,如,贾芹、贾兰、贾菱、贾蔷等。动植物是人类最亲近最紧密的朋友,自古以来以其为名的就多。曹雪芹继承了此传统,但又不落俗套,一方面取动植物之美丽灵巧喻人,另一方面又以动植物的品性特征来暗示人物的性格命运,可为一箭双雕。对于此类名字,杨氏和霍氏翻译如下:

紫鹃:zijuan,(杨宪益)香菱:xiangling,(杨宪益)

nightingale,(霍克斯) Caltrop,(霍克斯)

相较之下,霍氏在此类名字上的翻译显然要优于杨氏,他采用的是意译法,更能给读者以想象空间,也更能突出原作人物的特点。杨氏采用的音译法,若用艳福的标准来衡量,大概只能达到“信”的程度。

以美词命名。这种命名对象多为女性,以体现其妩媚俊艳,如,媚人、晴雯、麝月、茜雪、绮霰、碧痕、翠缕、彩云、彩霞、翠云、娇红、嫣红、春纤、碧玉等。两种译本的翻译分别如下:

晴雯:qingwen,(杨宪益)麝月:sheyue,(杨宪益)

Skybright,(霍克斯) Muslk,(霍克斯)

在这类名字的译法上,我还是认为霍的译本更佳。比如在翻译晴雯时,霍克斯使用了skybright,更能体现这个名字的深层含义。更为可贵的是,金陵十二钗副册判词第一篇“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就暗含了晴雯的名字——“霁”指“雨、雪初晴”、“彩云”即“雯”,暗谶晴雯的悲剧结局。粗粗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译的。但霍译本却译得非常精彩:“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译文不仅音律工整,语义准确,而且还暗藏了晴雯的名字,点出人物命运,可谓上乘之译笔。

结论:

通过上述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在对待人物称谓的翻译方面,我们要着重强调两个方面的东西。首先是简练。文学名著里往往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花费了作者十多年心血的大成之作,里面的人物关系更显错综复杂。如果没有条理清晰的人物称谓翻译,那么别说是读者,恐怕连译者自己走要被搞昏了头。在这一点上,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的译本都做得很好。第二是传神。好的译文,在人物称谓翻译上不仅要做到简练准确,还要做到传神,也就是尽量传达原作者在人物称谓后所要传达的其他意义。如果用严复的翻译原则来衡量,就是不仅要“信”和“达”,也要“雅”。

参考文献

[1]、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978—1979年,北京外文出版社

有关红楼梦中人物性格赏析 第4篇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赏析 价值 效用

《红楼梦》中融合了人生社会,也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作者有效的使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歌、歌赋和音乐等多种元素,把社会人生悲剧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描写十二钗中,其内容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这些都侧面反映出了曹雪芹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学富五车的知识涵养。

1 突破传统的人物个性描写方式

鲁迅先生认为《红楼梦》的要点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坏的,大为不同,所以其中所叙人物,都是真实的人物。”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红楼梦》中人物个性描写方式和传统不一,还有就是《红楼梦》中人物个性的展示十分到位,使得他们更加符合实际的人物,增加了作品的可信程度。 第一,《红楼梦》中的人物个性描写和过去不同,主要是指《红楼梦》突破了古代小说的枷锁,不只是把美人和美玉进行比较,贼人和老鼠比较。在传统的小说中,对女子外貌进行描写时,通常会说:“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在描写文质彬彬的书生时,就会用到“温文尔雅,身着白衣,手持折扇,闲看落花漫随云舒。”所以剑眉星目就被贴上了英雄的标签,而贼眉鼠眼就被认定为叛臣贼子。曹雪芹在编写《红楼梦》时,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人物描写方式,运用多个角度进行人物描写,使得人物刻画更加生动形象。曹雪芹在刻畫人物的时候,根据自己所处时代,发挥自己的主观认识,对有缺陷的人物进行描绘,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在《红楼梦》中宝玉是其中的中心人物,作者曹雪芹希望在他身上能够展现出自由平等的愿望。在刻画宝玉这个人物的时候,虽然具有理想化的成分,但是曹雪芹并没有把他刻画的高不可攀,而是在他的身上添加了一些贵公子的恶习。金钏儿的死和宝玉的轻薄调戏脱不了干系;因为自己内心的怨气,对着开门晚了的袭人进行一通乱踢,使得袭人口吐鲜血;在面对家族责任上,宝玉不但不反思图改,还反过来讽刺探春,没有任何责任意识。单单从一个人物刻画就表现出了,曹雪芹在进行人物刻画的时候,善于改变传统,运用不一样的模式来增加人物的真实感。这里所指的实际性就是指人物面貌的真实。他们虽然在身份地位和所处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但是他们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身为贾府中的千金小姐,元春温柔善良,迎春墨守成规,探春精明能干,惜春不谙世事。这些都是她们精神层面的展示。因为这些不同角度的真实,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和实际生活中的人物有了对比,其中所展现的魅力也就更加迷人。

2 注重多角度的描写

《红楼梦》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改变了传统小说人物脸谱化的情况,在关键人物身上可以发现,其性格是通过多方面来展示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更加注重其中的实际性,把人物行为放到作品中的社会环境。通过这种方式,作品中的人物就具备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前面我们也说过,曹雪芹也并没有因为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角就肆意夸大美化他,而是把他放在了作品中的社会环境中,根据逻辑思维来刻画人物性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不仅仅是进行创造,还要进行真实的记录。作家根据社会生活的秩序和有关事情发展的逻辑思维,真实的记录有关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等内容。

王熙凤是世故圆滑的典型代表。该作品从多个角度来刻画王熙凤,把这个人物描写既丰富,又具有真实感。在贾府中她是一位年轻的掌权人,王熙凤是所有人物关注的焦点。而且她自身世故圆滑、八面玲珑,深受老祖宗和下人们的广泛关注。她有时趋于奉承讨贾母的欢心,有时又聪明机智得到了王母等人的信任,有时又幽默风趣得到了宝玉等人的尊重,有时又热情豪爽使得众人诚服,有时恩威并施管理家业。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现王熙凤的复杂性。首先,她自身能力比较强悍,不但能够管理贾府的有关事宜,甚至于宁国府的事情,她也能很好的处理。

3 美丑对比,侧面烘托

其中的美丑对照,侧面烘托,是指作者在进行人物刻画的时候,注重把人物进行相关的对比,也就是处境类似的人物在针对同一件事情时的不同反应,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独特性。赵姨娘的身份是个主子,但是出身却是奴隶,所以在家族中地位不高。在家族中,她不但要受到王夫人的压迫,还要受到下人们的歧视。所以她用尽方法使王熙凤和贾宝玉悲痛死去。但是,赵姨娘的女儿探春在面对同样处境的时候,却使用了不一样的方法。她想尽可能的挣脱自己是庶出的身份,自认为是正牌小姐,和母亲以及弟弟不相亲近,而是和宝玉黛玉等人亲近。所以探春知道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礼法的巨大作用,所以在生活中运用礼法,使自己占据优势地位。在解决家务进行掌权时,赏罚分明,但是不承认舅舅的亲人身份。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赵姨娘在举动有其内在的因素,探春的有些行为过于绝情。但是,这些不能只运用我们的道德观念来进行评价。曹雪芹在刻画其他人物时,也使用了这种描写方式。刘姥姥进行大观园,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言语,针对公子小姐的戏耍,装做一无所知,针对焦大又说出狠话。不同的层面来描写刘姥姥,使得她这个角色显得更加的世故圆滑。她的性格优缺均有,美丑对比,不能凭一词来判定。并且,曹雪芹在人物描写的时候,还运用了人物对照进行补充。

4 结束语

《红楼梦》在人物个性描写方面的价值是巨大的。这主要是因为曹雪芹自身高超的写作能力,而且敢于改变传统的观念,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思维。曹雪芹在进行人物个性描写的时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人物个性描写方式,还对人物的个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并且把人物的美丑进行对照,作为补充描写,使得人物个性在作品中更加具有真实感,也表现出了曹雪芹的现实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树民.从“同在性”到“连续性”——试论明清长篇小说人物性格呈现方式的嬗变[J].甘肃社会科学,2012,(6):127-130.

[2]孙和平.酒中凸性格,令里显智慧——管窥《红楼梦》酒令语言[J].理论月刊,2012,(7):63-66.

红楼梦的贾政结局 第5篇

抄家后,蒙北静王、西平王看顾,荣国府世职失而复得,贾政袭职,但未能挽回家族颓运。贾政查看家仆花名册,背着手踱来踱去,竟无方法。众人知贾政不知理家,也是白操心着急。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只有靠贾母主持大局。虽然世职仍旧袭了,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贾政又不能在外应酬,难免典房卖地,诸凡省俭,尚且不能支持。贾母丧礼中,贾政为了避风头,诸事从简,鸳鸯替他感到不值。果然贾母的财产在出殡当天就被贼寇洗劫一空,贾政连失单都不敢据实上报,说是“咱们动过家的,若开出好的来反担罪名”。

趁丁忧无事,贾政便向贾琏交代家事,自己带上贾蓉扶了贾母、凤姐、黛玉、秦可卿等人的灵柩回南安葬。回程路过常州毗陵驿地方,宝玉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前来拜别贾政。宝玉出家后,圣上赏了一个“文妙真人”的道号,贾府兰桂齐芳。贾政嘱咐家人道:“如今只要我们在外把持家事,你们在内相助,断不可仍是从前这样的散慢。”

红楼梦人物赏析 第6篇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读它,谈它,对它“爱玩鼓掌”“读而艳之”;又为了品评书中人物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还有的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

《红楼梦》在它带给社会巨大的影响之后,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品评、研究的兴趣。正面我就从一个《红楼梦》欣赏者的角度来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一些评说。不当之处,还请大家给我指出、改正。

一 贾宝玉

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他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人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但据我看来,这一典型形象绝非作者的实灵自作,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揉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完美艺术形象。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红楼梦人物赏析 第7篇

作品:

《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左右就已经传抄行世,后30回作者也已基本完成,只是未能传抄行世,后来终于迷失。到18世纪末,高颚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塑造了小说的典型环境。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在我国及世界发展中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信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曹寅还奉命经常以密摺向康熙报告当地政治情况和大官僚的动态。因此,在康熙朝,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自己又能写诗填词谱曲。曹雪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这种家庭环境是不无关系的。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曹 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 ”“饫甘餍肥”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顾。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从该书的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 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也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行世,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

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颚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主要人物介绍:

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

而逝。

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

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金陵十二钗之————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金陵十二钗之————贾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

姓周的地主。

金陵十二钗之————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 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 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金陵十二钗之————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金陵十二钗之————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金陵十二钗之————贾迎春

贾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金陵十二钗之————李纨

李纨,字宫裁,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金陵十二钗之————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金陵十二钗之————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其 他 人 物------贾母

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凭著她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虽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犹在。当她发现有下人在园中聚赌时,便立即一一查实,并作严厉的处罚。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淫棍和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她不大喜欢大儿子贾赦和大儿媳邢夫人,偏爱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但并不支持宝黛的爱情。她批准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的皮!”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是热衷与其来往;外放江西粮道时,在他的纵容下,手下人横行不法,公然纳贿。他无能又孤独,儿女亲属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让大家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当锦衣军来抄检贾府时,他只会 “跪在地下磕头”,“心惊肉跳”跺脚长叹而已。

其 他 人 物————贾珍

贾敬之子,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极度放纵,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秦可卿死后,是他流泪向王夫人请求让王熙凤料理丧事,让她“爱怎么办就怎么样办”,姿意奢华。为了丧礼上风光些,他特意花一千两银子为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这场奢靡的丧事,也足以说明他与秦可卿之间的特殊关系了。后因作恶多端,被人参奏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

其 他 人 物————贾敬

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是丙辰科进士,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死时腹中坚硬如铁,面皮嘴唇烧得紫绛皱裂。死后天子追赐他五品之职。

其 他 人 物------贾琏

贾琏,贾赦之子。他捐了个同知的官位,但不务正业。住在叔父贾政家里,和妻子王熙凤帮著料理荣府家务。他一味好色纵欲,女儿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离开王熙凤就找“多姑娘儿”鬼混。王熙凤去过生日宴会,他就把鲍二媳妇勾搭上手,见了尤二姐,又贪图其美色,骗娶为二房。父亲贾赦却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环秋桐赏给他。他和王熙凤同床异梦,也不知她背地里重利盘剥,是个典型的纨绮子弟。

其 他 人 物------贾蓉

贾珍之子。他原为监生,妻子秦可卿死后,为了在丧礼上风光些,父亲贾珍花了一千两银子给他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后娶胡氏为妻。贾蓉长得是面目清秀,细挑身材,但生活上却和他父亲贾珍一样荒淫无耻。他和婶娘王熙凤有著不可告人的关系,还和姨娘尤二姐不乾不净。为了达到能与尤二姐不断鬼混的目的,他想出了让贾琏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府外的主意,使得尤二姐被王熙凤逼死。由于他和父亲作恶多端,被人参奏,宁国府被锦衣军查抄。后依附荣府生活。

其 他 人 物————贾赦

贾赦,字恩侯。世袭一等将军之职,贾母的长子。他好色,平日就不好生做官,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在他胡子花白,儿子、孙子一大群时,还看上贾母的丫头鸳鸯,非要把她收为妾。由于鸳鸯的强烈反抗,贾母又不舍得,他才没有得逞。但事后,他还是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做妾。贾母不大喜欢他,这使他颇为不满。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他用讲笑话的形式影射母亲偏心。席间,贾宝玉、贾兰、贾环作诗,他只对不受贾母宠爱的贾环大加赏赐,并赞他的诗有侯门气概,有世袭前程。后因交通外官,仗势凌弱,革去世职,发往边疆充军。

其 他 人 物————贾敬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考中探花后,哎为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娶妻贾敏〈即贾母之女〉,生有一女名叫黛玉,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黛玉六岁时,贾敏一病而亡。贾母爱惜孤女,便把她接到贾府生活。后林如海也身染重病而亡。

其 他 人 物------王夫人

贾政之妻,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薛姨妈是一母所生的姐妹。她虽是贾家的二儿媳,也不太说话,但深得贾母的信任。她虚伪残酷。丫环金钏和宝玉的一句玩笑话,就被她一个巴掌“打得半边脸火热”,还把她撵了出去,致使金钏儿投井身亡。金钏儿死后,她却流下伪善的眼泪,并向宝钗说,金钏儿前日把她的一件东西弄坏了,一时生气,打了她两下子而已。宝玉的丫环晴雯,只因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丫头们所施的小恩小惠,又遭到她的残酷报复,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把她“从炕上拉了下来”,撵出大观园,当夜就悲惨地死去。但王夫人向贾母回话时却说晴雯又懒又淘气,且得了女儿痨,才把送出大观园的。

其 他 人 物————邢夫人

邢夫人,贾赦之妻。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自己的媳妇王熙凤又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这使她极为不满。她一直伺机反扑,不时给她们制造难堪。当她发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香囊时,便以此作为武器,打发人交给王夫人,把王夫人“气了个死”,这才引起了抄检大观园。

其 他 人 物------尤二姐

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模样标致温柔和顺。贾珍馋涎妻妹的美貌,对尤二姐无所不至,当他玩腻后,就把她让给了贾琏。贾琏因惧怕王熙凤的淫威,只得偷偷娶尤二姐为二房,并把她安置在荣国府外,但不久被王熙凤发现,在她的借剑杀人计谋下,尤二姐备受折磨,当胎儿被庸医打下后,她绝望地吞金自尽。

其 他 人 物------尤三姐

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的妹妹。尤三姐模样儿风流标致,她又喜爱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贾珍、贾琏、贾蓉等好色之徒,对她颇为馋涎。但尤三姐不愿像姐姐那样遭人玩弄,她用泼辣作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清白。她看中柳湘莲后,就一心一意等他。但因柳湘莲误听他人传言,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乾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刚烈的尤三姐在奉还定礼时拔剑自刎。

其 他 人 物------袭人

袭人,原名花蕊珠。小时因家里没有饭吃,老子娘快要饿死了,才把她卖给贾府做丫环。她一开始服侍贾母,后服侍史湘云。因贾母恐宝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给了宝玉,宝玉把她改名为袭人。她细挑身子,容长脸儿。她的所做所为合乎当时的妇德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的心里便唯 有谁。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博取功名。宝玉挨打后,她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 ,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袭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宠信,王夫人把她升为“准姨娘”,被晴雯斥为“哈巴狗儿” 。宝玉出家后,她嫁给蒋玉函。

其 他 人 物————香菱

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夏金桂极为嫉妒她。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其 他 人 物------晴雯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睛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主要人物特写 :

王熙凤:

作者写王熙凤这个人物,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从林黛玉的眼中来写,从贾母的口中来写,从王夫人的心中来写,写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权地位及其取得这一特权地位的原因。正面的描写则采用外貌描写,写其穿着,写其容貌,采用语言描写,写了她在贾母 前时笑时哭,讨好贾母等人物的表现。人物性格: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主要表现王熙凤的贪和诈。从她的穿着上看,他集绫罗绸缎,奇珍异宝于一身,可谓珠光宝气,体现出她内心的贪梦,狂热的占有欲。而从她出场后的言行表现看,内心十分鬼诈,时笑时哭,极尽表现之能事。她对林黛玉的赞耀,对林黛玉的同情都出自于对贾母的讨好,似真实假。而一句话能讨好多个人物,以及其他言 话如和王夫人的对话,则体现出她的才干。正是“司晨才调若风狂,衣锦还乡路渺茫。此妇若除贪与诈,承欢理剧胜姑嫜”。

林黛玉:

外貌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是从其他人眼中来写的。一是从众人眼中来写黛玉的年貌,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二是从宝玉眼中见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和神韵的描写。两处描写虽然出自不同人物的观察,但却反映了黛玉的两个共同特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而在宝玉眼中还体现了林黛玉的聪慧。

细节描写——尽管外祖母口口声声“心肝儿肉”地疼她,林黛玉却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待人处世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文章对这一点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中有两处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关于读书的事。林黛玉对贾母和宝玉的相同问题回答时答案是不同的。另一处是饭后的喝茶,由于和家中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林黛玉也不得不改正过来。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地方,林黛玉都不放过,说明了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贾宝玉:

描写方法——本文描写贾宝玉采用了侧面虚写和正面实写的方法。主要有三个重点:出场前的侧面勾勒,从王夫人的口中来写贾宝玉,从林母的口中来写贾宝玉;出场后的肖像描写,从林黛玉的眼中来写贾宝玉;《西江月》二词对他的性格特征加以总结。

人物性格——贾宝玉在王夫人口中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在林夫人口中则是个“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在林黛玉的客观观察中,贾宝玉却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看不到一点惫懒与懵懂。贾宝玉是这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能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乘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又。寄言纫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更多《红楼梦》文章推荐阅读:

1、《红楼梦》人物介绍

2、《红楼梦》妙玉人物评价

3、《红楼梦》妙玉人物介绍

4、《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四篇

5、考证名著《红楼梦》的新材料

6、《红楼梦》里的中医知识

7、《红楼梦》中的女性,谁最美?

8、《红楼梦》中唯美而动听的名字

9、《红楼梦》是否仍受欢迎?专家:对当下同样有影响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第8篇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迄今已被翻译成18种文字, 60多个译本。国内外学者对于《红楼梦》英译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 尤其是2000年以后, 《红楼梦》英译的研究更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中“总体研究”内容的论文只占约32.7%的比例, 而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论文占到了66.9%。 (马祖毅、任荣珍, 2003) “部分研究”又集中于词语翻译领域, 对于章回目录翻译的探讨不多, 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本文试通过对比赏析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对《红楼梦》章回目录的不同翻译, 为翻译界和红学界对该领域做补充, 也为其他章回体小说目录的翻译开辟新的思路。

2《红楼梦》翻译缘起

追溯中国文学发展脉络, 不难发现中国文学常常随着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新变, 这种新变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情境和情意, 彰显了民族精神, 透露出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学、政治、礼律痕迹。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 印刷术的出现, 加上交通的便利, 中国文学向下传播变得迅速而容易, 为宋元以后说部的发达提供了便利, 由此产生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优秀的小说。其中的《红楼梦》成书于1784年 (清乾隆49年) , 是一部120回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前80回由曹雪芹著, 后40回由无名氏续。 (北鸥雀, 2004) 全书清丽流畅、风流不俗, 可谓达到了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 这种形式源自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红楼梦》便是章回体长篇小说的代表作。

近年来的翻译研究中, 我们发现对《红楼梦》两个全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翻译、译本研究和词语翻译三个方面, 对于篇章目录翻译的研究较少, 本文试通过对比赏析杨译和霍译的篇章目录翻译, 为《红楼梦》的阅读者和研究者提供学术支持。

3《红楼梦》章回目录英译赏析

(1) 句式风格赏析

在翻译界, 翻译的标准有很多, 包括:严复的三字标准 (“信”、“达”、“雅”) , 亚历山大·F·泰特勒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的三条基本原则标准, 尤金·奈达 (Eugene A.Nida) 的功能对等标准, 傅雷的“形似神似”标准等等, 无一不认为翻译不仅要忠实地传递原文文本的信息, 还应该尽量保留原文文本的风格和形式, 章回目录的翻译也不例外, 我们以杨译本和霍译本为例:

例: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杨译:An Old Reprobate Makes an Unseemly Proposal Yuanyang Vows Never to Marry

霍译:An Awkward Person is Given an Awkward Mission;And a faithful Maid Vows Faithfulness unto Death

《红楼梦》全书共120回, 每一回的标题即章回目录都由2个8字句构成, 前后两句工整对仗。从上面的例子即可看出, 原文目录是极为工整的对偶句, “尴尬人”对“鸳鸯女”, “难免”对“誓绝”, “尴尬事”对“鸳鸯偶”。对偶的修辞手法也叫对仗或者对对子, 是汉语文学里面特有的修辞手法,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在翻译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保留此种修辞风格。

杨译在翻译这一回时侧重表达原文的信息, 原文里“尴尬人”其实指的是邢夫人, 邢夫人的丈夫贾赦看上了贾母的丫鬟鸳鸯, 想要娶她为妾, 于是便让邢夫人去贾母处讨。结果被贾母责骂了, 这件事就是尴尬事。鸳鸯因为此事被众人取笑, 便发誓终身不嫁, 这就是绝了鸳鸯偶。杨译基本上做到了忠实表达原意, 但却没有把章回体目录的句式风格, 尤其是对偶的修辞风格表达出来。霍译和杨译恰恰相反, 他译出了原文对仗的风格, 不仅前后两句音节相同, 而且把“awkward”重复了两次, 连用“faithful”和“faithfulness”也同样达到了效果。至于霍译在传达原文信息上就稍显欠缺了。

(2) 文化翻译赏析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 信息之间的交流活动, 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 能否最大限度地传播文化内涵, 是衡量翻译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红楼梦》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生活的百科全书, 其中富含的宗教文化、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自然复杂又深邃。在处理这些文化的翻译时, 杨译和霍译的做法却不相同,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杨译:A Torn Fan Wins a Smile from a Maid A Pair of Unicorns Suggest a Match

霍译:A Torn Fan is the Price of Silver Laughter;And a Lost Kylin is the Clue to a Happy Marriage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 贾宝玉的丫鬟晴雯为了制止贾宝玉在袭人、碧痕等丫鬟身上耍少爷脾气, 于是上演“撕扇子”一幕, 为自己赢得了尊严, 因此晴雯的笑是胜利的笑, 是赢得主子和奴婢之间平等的笑。后一句是为红楼梦人物故事结局做的一个预判, 史湘云一直有一个小的雌麒麟, 贾宝玉则有一只较大的雄麒麟。为什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因为这两只一大一小的麒麟就埋伏下一对白头发的“双星” (指代一对恋人或者夫妻) 。这一句目录便是暗示了一段姻缘。

对于前半句的翻译, “千金一笑”的翻译是难点, 它出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 意思是不惜重金也要博得美人一笑, 讨她欢心。杨译在处理时, 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作:“a torn fan wins a smile from a maid.”霍译在处理时, 考虑到译入语读者, 除了极少部分汉学家, 几乎不知道中国成语“千金一笑”, 于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译作“silver laughter”。后半句的翻译中, “麒麟”的翻译是难点。在中国, 龙、凤、麒麟都是传说中的祥兽, 它们的出现都是祥瑞的先兆。杨译把麒麟的翻译处理成unicorn, 可能是想到unicorn在西方是一种神话中的祥兽, 与中国麒麟的寓意一样。而霍译则处理成“kylin”, 是考虑到译入语读者对“kylin”的认知和熟悉程度。两种翻译各有千秋。

中国的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是弱势的文化。那么在翻译《红楼梦》时, 是坚持传播中国的古老文明和文化内涵, 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还是说弱势文化妥协于强势文化, 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亟需引起翻译界和社会的更大关注。

(3) 典故翻译赏析

《红楼梦》中大量用典, 多数目的是为了传达一些微妙、隐晦之意。书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之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部作品都难以企及的。由此可见为了翻译好《红楼梦》的章回目录必须对典故翻译引起重视, 我们来看看杨译和霍译是如何处理典故翻译的:

例: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杨译:The Drunken Diamond Proves Himself Generous and Gallant

An Ambitious Girl Loses Her Handkerchief as an Enticement

霍译:The Drunken Diamond Shows Nobility of Character in Handling his Money;

And The Quiet-voiced Girl Provides Material for Fantasy by Losing her Handkerchief

“金刚”本为密宗术语, 指神话中的武器, 现比喻力大无比的人。本目录中的“醉金刚”其实就是指喝醉了酒的倪二, 一个十足的泼皮无赖, 却自诩自己施侠好义。当初贾芸穷困潦倒去讨前程的时候, 醉金刚曾经对他轻财尚义侠。很明显, 曹雪芹此处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 用典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倪二, 这个泼皮无赖的形象鲜明, 更容易为读者所感受, 从而产生鲜明、强烈的效果。但在翻译的时候杨译和霍译都处理成“the drunken diamond”, 显然是没有把用典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来, 只是一味地进行直译, 两者在此处的翻译都欠妥。

4 结论

作为典籍英译里一个新的分支, 章回目录翻译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也可以说是唯一性。虽然由于受到时代背景、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对于《红楼梦》章回目录翻译的处理上, 各不相同 (杨宪益夫妇是崇尚中国文化, 多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大卫·霍克斯则是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物, 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 , 但各具特色, 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两个译本同时也为其他章回体小说目录的翻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学术准备。

摘要:本文以《红楼梦》的章回目录为依据, 比较分析了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对《红楼梦》章回目录的不同翻译。通过对比赏析两种译本在句式风格、文化翻译和典故翻译上的异同, 本文发现, 虽然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各自受到时代背景、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译出的译本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他们仍然为章回目录英译这一新的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开辟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红楼梦》,章回目录,句式风格,文化翻译,典故翻译

参考文献

[1]北鸥雀.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J].红楼梦学刊, 2004 (4) .

上一篇:佛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下一篇:任长霞先进事迹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