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体备课记录(及使用说明)

2024-08-03

新集体备课记录(及使用说明)(精选8篇)

新集体备课记录(及使用说明) 第1篇

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学科:

第周****年**月**日

【适用时间】 【课题】: 【拟用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 【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2】: 【解决办法】:

【备课组长签字】:

【教学难点1】: 【突破办法】:

【教学难点2】: 【突破办法】:

【其他注意事项或作业】:

【备课组长签字】:

附件 :

株洲市南方中学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使用说明

一、目的说明:

1.落实集体备课的基本目的:是研讨课堂教学,解决教学难重点,缩小新老教师差距,全面提升质量。而不是会议传达。

2.教学管理部门并不希望增加老师的负担,因此本着落实、简洁的原则设计此记录。

二、填写说明: 【适用时间】:即该课内容的教学时间:****年***月***日——***日;

【课题】:请注明“模块”(如必修三或选修二);“课序”(如第**课或**章**节);“标题”(如碱的制备或物质决定意识)

【拟用课时】:即完成此课题需用课时数量(如2课时)

【主备人】:即根据备课组内部分工,此课时的主备人是哪位老师,此课时应由这位老师提供主要备课思路。

【教学目标】:大家都懂的; 【教学重/难点1、2、3…】:大家都懂的;

【解决办法】【突破办法】:即要解决教学重难点,主备人觉得他会怎样去做,备课组其他同事觉得应该怎样做。罗列出解决办法或者知识点,或拟采用习题。通过讲解、演示、材料拓展阅读、习题等多种途径加以解决。

【其他注意事项】:如这堂课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三、填写建议:

1.我们非常不赞成此表由备课组长一个人填写。此表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在进行组内分工的基础上,由此课内容的主备人负责事先填写完毕。

2.集体备课时,在演示课件、分析教学流程的基础上,主备人应当结合此记录,阐述他对于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他老师加以补充。

3.集体备课结束后,主备人对此记录加以修改,交备课组长审阅后,由主备人通过OA系统按指定办法修改文件命名后传到指定路径(另附说明)

4.对于一些老教师,可以使用手写的办法。修改后,用手机拍照,用QQ将照片导出后,重新命名后按上述办法传到指定路径。

四、教务科所做后续工作:

1.将各学科全部集体备课记录搜集整理后,上传“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空间”; 2.将各学科全部集体备课记录搜集整理后,在新学期交下一年级的备课组,供教学借鉴。

【备课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记录上传通道

1、进入OA——右上角教师文件

2、点击左侧“上交文档”

3、找到文件类别“集体备课记录”,点击上传

4、上传文档

5、集体备课记录命名:**年级 **学科* 第*周月*日——*月*日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组长签字】:

6、查看记录:

【备课组长签字】:

新集体备课记录(及使用说明) 第2篇

时间:2008年12月11日

地点:语文学科活动室

参加人员:闫校长、教研处尹奇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郭素贞老师、田芸老师、董明实老师、郭宏老师、高玉英老师、密晓霞老师、邵新老师、温长伟老师、宿朝阳老师、沈黎江老师、李婷婷老师、杨筱春老师

备课过程:

田芸:今天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郭老师汇报小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郭老师准备得很充分,可以作为我们小课题研究的一个范例和指导;第二,温老师的汇报课及课后集体评课。下面请郭老师主讲。

郭宏:我们备课组集体研究的小课题是《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我们将这个课题分成七个子课题,我负责的子课题是《批判的力量》,即鲁迅作品拓展阅读。我将这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分成以下三个部分展示:计划、教案、总结,我的工作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做的(具体内容详见郭老师的课题计划,可在校园网上查阅)。下面主要讲学生的心得体会和我自己的总结。以学生袁野的文章《批判和继承》为例,我的评语是:“生活就是这样,既要批判,又要继承。而这不可偏废。正如你所言,任何民族都有劣根性,我们总不能把人类灭绝吧。哲学中的“扬弃”,就是批判的继承。你对现实的批判是正确的、有力的。”下面我详细谈我的总结(具体内容见郭老师的课题研究总结,可在校园网上查阅)。我认为学校的小课题研究的设想是非常好的,如果真的能落实得好的话,是很有意思的。

田芸:郭老师的汇报非常具有示范性,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扎实。大家可以以此为例,将自己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董明实:小课题研究对学生来说是主动参与的学习,学生应该很有热情,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展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能不能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就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郭素贞:我们语文教师是应该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上多想办法。我所在的备课组曾出过一个学生的优秀作文集,在家长和学生中很受欢迎,很多家长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认识深度,希望能多买几本,留作纪念。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坚持让学生写读书札记,我们能不能也将其中的好文章出成文集。我们最近进行教学交流的哈密二中也是这样做的。希望郭老师将学生的好文章整理出来展示。我们语文备课组的老师对学校开展的“走出去”教学交流活动感触非常多。前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到昌吉州一中听曹文轩教授的报告,我觉得对开拓学生阅读阵地,以及应对高考应试作文的写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高一语文备课组去哈密二中听课,我们带的课引起很好的反响。哈密二中的老师也展示了两堂课,课堂流程非常自然,非常扎实,学生的反映也非常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要是把我们的“灵气”和哈密二中的“扎实”这两种风格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课会更加精彩。

宿朝阳:小课题研究的工作需要一个学生展示的平台,哈密二中也在做。这件事可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有成效。课题计划应该装订成册,在这方面哈密二中走在前面。

郭素贞:到外校听课给我们非常大的激励,我们都希望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新集体备课记录(及使用说明) 第3篇

所谓集体备课, 是指若干备课主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为解决特定的课堂教学问题所进行的准备活动。高中生物集体备课在许多重点中学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和广泛的推广, 备课组建设也已制度化;而在绝大多数非重点中学, 集体备课尚处在急需提高的状态。针对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笔者作了一些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集体备课在做法上存在误区

1. 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学校教研组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各任课老师, 任课老师分头撰写教案, 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装订成册, 谓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老师备课“教案之和”。

2. 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教师为减轻集体备课的负担, 实现“自我解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各位任课老师分头“在线查找”, 并谓之“资源共享”。他们将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 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

3. 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

各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 每组挑选一位骨干教师充当组长。由于组长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 因此, 在集体备课中, 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 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

4. 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

一所学校对外公开5堂课, 5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课题, 听课老师听到的5节课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 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 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 一样的调。听课老师不觉有点纳闷, 为什么5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 这5位教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 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 照本宣科。

以上四种现象, 说明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教师坐在一起, 对教材、教法、教学思路等作一番讨论交流, 最后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 形成一个所谓的最佳方案, 然后人人拿着这个同一的教案走进自己的课堂, 实施这个教案, 这就是集体备课的过程、结果和目的。

二、集体备课的对策

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

1. 备教学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 实践孕育理念。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应对所教学科的课程定位了如指掌, 如高中生物课的性质。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从核心价值观角度看, 这是一门满足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的课程;从其重要任务看, 这是一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 这是一门能形成学生灵活的创造性思维, 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的课程。简而言之, 高中生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既能满足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备教学重、难点。

摸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 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言, 班与班之间参差不齐, 学生与学生之间参差不齐。集体备课时, 教师应充分讨论生情、班情, 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 合理划分课时, 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

3. 备学习方式。

一些教育专家在各种教学刊物上撰文, 指出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几种误区, 其中一误区为学习方式“自主变为自由”, 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 教师无所事事。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 教师不置可否。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 教师大加赞赏。

集体备课时, 教师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 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 教师应讲到什么程度。教师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 自己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 无论课内课外, 都应“学得”与“习得”并存。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把尺子, 这把尺子在教师手中。教师应怎样用好这把尺子, 是集体备课要探讨的。我认为, 教师应探讨两个问题:

(1) 作业的量。不论是课堂作业, 还是课后作业, 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 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可以因人而异, 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 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 又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作业题型的设计既应相对固定, 又应有所变化。相对固定是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尽快地认识、熟悉、读懂题目, 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 知识水平的提高, 作业题型应有变化, 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 正确答题。作业内容的设计既应考虑基础性, 又应兼顾发散性。教师设计作业内容时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与掌握放在首位。

三、集体备课的方式

1. 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 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 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2. 集体备课时, 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 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 充分发表见解, 优化教学设计, 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3. 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 进行个性化的复备, 形成自己的个案。

4. 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进行教学反思, 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 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开展行动研究活动, 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四、集体备课的策略

教师应采用“四步法”的备课流程, “个人钻研, 集体研讨, 定稿复印, 个性复备”, 个人钻研是为集体备课时的研讨而服务, 特别是教案的主备人, 要备出完整详细的教案, 充分阅读和参阅教参, 重点分析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突破、教法设计及教学环节安排等, 在进行集体研讨时要提出个人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集众家之长, 共同形成一个草案, 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个人加工, 也就是个人复备工作。

对个人来说, 基本策略有这样几个方面:“选、标、增、改、删、调”。所谓“选”, 即选择自己认为合适自身教情与学情的片段加以整合, 形成自己特色的教案。“标”, 即在共同形成的草案上标识出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或典型案例。“增”, 即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方法或案例, 加强集体备课草案的薄弱环节。“改”, 即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内容及环节。“删”, 即删减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内容与环节。“调”, 即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及需求, 调整教案中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呈现形式及顺序。

五、集体备课的注意点

集体备课提出的本意, 应是集学科备课组各成员众人之智慧, 共同研究, 相互协作, 研究最优化的授课方案, 达到教师的智力及物质资源的共享, 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提出来的。但由于教学检查及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很多情况下, 集体备课就变成了备集体的课, 一人主备, 大家使用, 这样让学校感觉其他教师好像都有机可钻, 偷懒不干活。其实大家坐在一起, 每个人都认真进行了个人前期研究, 一个教案多人使用, 也未尝不可, 只要能切实提高课堂效果就行, 不必在乎形式。但是每个教师从教的班级学情不一, 每个人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也不相同, 使用教案时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调整与增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魏书生先生曾在教育报告会上说过, 他作为教育局长, 不要求老师每学期都重新备课, 把以前的旧教案拿过来用, 但要求教案要有所改动, 根据新学情、新课堂、新要求作调整, 这样既能避免书写教案时间的耗费, 又可促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材教法和对学情的钻研上, 一样能提高课堂效益。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教案大家使用的现象, 个人的再加工过程因太多的因素的困扰而被省略了, 最终也失去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以致变成了应付教学检查的过场和形式。

从学校的角度讲, 既然要求教师集体备课, 就不能限定过多的条条框框, 应该避开形式而重实际效果。对教师教案的评价也应有相应的改变, 只注重教案外在形式环节, 不看内容不重效果, 这样的工作就是走过场, 只能催生一案多人用, 集体备课备集体的课的结果。

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 建立有效的集体备课的运行机制,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内容。目前, 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实施者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集体备课的评价规则、集体备课的保障机制、个人竞争与集体合作的关系等具体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 因此, 我们必须发扬团队精神, 身体力行, 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摒弃落后的备课旧习惯, 建构开放、和谐、高效的集体备课新机制, 开创备课的新局面。

摘要:长期以来, 高中生物的备课主题往往局限于教师个体, 即使开展集体备课也大多流于形式。在新课程的实施下, 集体备课的主体要具有多元化, 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学生为主体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去主动参与到课堂, 才能促使学生去攻读、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

新课改中集体备课的探索 第4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上学期的实践中,许多教师认为高中必修模块在36课时内讲不完。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重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全新理念,使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成了“新手”。如果我们再像以前那样孤军奋战,就很难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了。

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前期培训不足,许多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不到位,重视程度也不够。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是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学时对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关注较多,而对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等方面考虑则相对欠缺。我们在评课中发现,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只看到“信息”两个字,就信口讲了一节课,第二节课让学生上机,说是学校即将举办Flash作品比赛,让学生练练……自始至终既不依“课标”,也不使用教材。这种情况在走访的其他学校中也有存在。

面对存在的问题,银川市的6所高级中学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了校际间的集体备课。具体做法是:从新课程实施开始,6所学校协商,每所学校重点备1章教材(银川市使用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必修模块共6章)。每个单周的周四,各校信息技术教师集体备课;双周则由自治区、市教研员参与组织,6所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集体备课。在校际集体备课时,根据教学进度,由主备学校介绍备课方案和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全体参与讨论,取长补短,制定出比较完整的备课、教学方案,每一位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的集体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全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银川市的教师上的几节观摩课得到了国家“课标”组李艺教授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参加全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的3节课都获得了一等奖,并得到与会专家、教师的高度评价。

集体备课记录 第5篇

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记录人:林彩霞

主讲人

林彩霞

时间

5月13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备课资料

1.进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2.第六单元反思交流

3.进行校本研修第三阶段交流(低段《果园机器人》)

群众发言(讨论)记录

活动分三个部分进行:

一、进行第六单元反思交流

重点交流汪梁峰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

二、进行第七单元的教材梳理

李老师结合教参及教学实际对第七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推荐等几方面进行梳理解读。

三、进行校本研修第三阶段交流

1.组内教师分别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

2.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教学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对4份教学设计进行交流。

小结

集体备课记录 第6篇

群众备课时间

出席教师

小虎小曹

缺席状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孙晓虎

备课资料(单元)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单元)

本组以“园丁之歌”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单元)

1.让学生懂得多渠道积累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修改自己作文。

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资料较好地理解与运用。

3.透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单元)

能有感情地朗读三篇课文,并能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秀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

教学难点(单元)

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秀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

教学方法(单元)

读悟结合启发式情境式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经验

自由表达

个案研讨资料

集体备课记录 第7篇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记录人:符小海

主讲人

符小海

时间

4月22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主题

1.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交流

2.学习第三单元教学目标与教学推荐

群众发言(讨论)记录

、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交流

二、学习第三单元教学目标与教学推荐

1.教师个体阅读第一次群众备课时下发的资料:《单元教学目标》一览表

1.交流

2.上网阅读“人教网”上关于五下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推荐

3.交流

三、上校“研修平台”交流上传的思辩文章《如何备课》

小结

新集体备课记录(及使用说明) 第8篇

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是让教研组内的全体教师就体育教学中的某一教材或者是某些具体内容进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与研究, 让每个教师的智慧以及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流动, 以刺激教师的固有思维在与其他人的各种不同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新鲜的元素和更多的灵感, 最终提升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继而使个人和整个教研组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加的高效。

二、集体备课的若干误区

1. 集体备课代替个人备课

第一个是教师将集体备课单纯的看成是多个人一起现场备课, 集体备课应该是建立在教师事先独立备课的基础之上的, 只注重集体的讨论而忽视个人的独立思考, 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取巧”的集体备课。

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集体备课形式是由教研组长指定一个教师为主备人, 然后大家根据这位教师的教案来展开讨论, 这是一种只针对某一个人的集体备课, 其他人由于缺少了独立备课这一基础部分, 所以从集体讨论中所获得的体会是远不及主备人的, 这是一种低效的集体备课。

2. 集体备课形式大于内容

一些教研组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 出谋划策与参与程度最深的总是特定的、个别的教师, 其他的教师仅仅是出席一下走个过场, 处于一种“伪参与”的状态, 这样的集体备课可谓是“形式大于内容”。

3. 集体备课缺乏后续反思

在上一次的集体备课完成之后, 下一次的集体备课的内容又是另外一项教学内容, 在两次集体备课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 这样缺乏连续性的集体备课使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问以及获得的体会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与交流, 因此也就很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相应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创设三大平台, 提升备课实效

1. 设置讲台, 解说与讨论

其实施步骤如下:教研组长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前, 先指定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 让每个教师事先进行独立备课, 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再让每个教师对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概述式的解说, 教研组长将每个教师所备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分类 (教师的备课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 后随即组织全体教师就每一类型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教学内容备课的时候, 甲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先讲解接力棒的传接方式, 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在直道上进行尝试练习, 待初步熟练之后进行完整的4×100米接力赛跑。

乙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是首先通过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 然后对学生进行“如何传递接力棒”的提问, 从学生的回答中筛选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两个最正确的答案, 就学生的答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与示范, 最后将学生分成四组, 让学生在直道上进行“传接棒”的练习。

丙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开始就让学生拿起接力棒进行4×100米接力赛跑, 然后根据学生在接力赛跑过程之中所出现的得与失与学生一起进行接力跑内容的总结和归纳, 在形成统一意见之后再一次进行4×100米接力赛跑。

在全体教师对这三种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之后, 这三位教师在保留各自设计内容的主要框架的基础之上又各自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的细节部分做了一些修改与完善, 整装齐备之后静待下一环节的进行。

2. 设置擂台, 实践与观摩

根据上次集体备课中形成的教案, 教研组长在下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设置“擂台”, 即让这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分别开设一堂研讨课, 并组织组内其他教师进行听课。

三位教师分别根据各自的教案上了一堂研讨课, 在研讨课中出现了许多备课中未曾考虑到的情况。例如在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 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练习密度过低;乙教师开设的研讨课效果较好, 课堂组织有序, 对于教学重难点的达成与突破也比较理想, 唯一不足的是没有设计完整的4×100米接力, 学生普遍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丙教师开设的研讨课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也非常高涨, 但是在课堂组织上比较凌乱, 场面有点失控, 无效教学时间过多, 以至于在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时间上略微有些不足。

这些情况都被听课的教师以听课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3. 设置论台, 反思与总结

观摩完三位教师所开设的研讨课之后, 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就研讨课中所出现的种种情况来展开思考与总结。

首先是由三位上课的教师对各自的授课进行简要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重点部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指出这一节课中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部分;第二是指出自己最不满意的部分;第三是说出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超越教案本身的想法。

其次有其他观摩的教师进行评价, 评价的重点部分由以下几点:第一点是这节课中最值得我借鉴与学习的部分;第二点是这节课中最值得我吸取教训的部分;第三点是就某一具体教学部分说出自己的教学方法。

最后, 由教研组长进行归纳与总结, 以三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际以及教学反思总结等三部分内容为参考, 与全体教师共同挑选出其中最为优质的教学设计, 经过合理整合之后形成一个集全体教师教学智慧在内的最优教学设计, 保存在集体备课文件夹内, 以供全体教师学习和使用。

四、结语

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 有效避免了“集体代替个人”、“伪参与”、“缺联系”等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弊端, 通过这些实践,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还是授课水平或是评课水平, 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摘要:集体备课是一种集合多人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传统且先进的备课方式, 本文首先例举了在集体备课中易出现的一些误区, 如集体备课代替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形式大于内容, 集体备课缺乏后续反思等, 在分析了这些误区的成因之后, 通过创设三大平台 (讲台、擂台、论台) 来进一步的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体育,集体备课,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晓辉.提高体育课有效性的策略.考试周刊, 2012, (13) [1]王晓辉.提高体育课有效性的策略.考试周刊, 2012, (13)

[2]刘海涛.在推行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做中学体育教研组长.新课程 (上) , 2012, (01) [2]刘海涛.在推行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做中学体育教研组长.新课程 (上) , 2012, (01)

上一篇: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开班动员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局部解剖学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