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学

2024-06-03

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学(精选11篇)

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学 第1篇

如何让学生会学乐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对语文的基本功训练之外,还要有个不断提高学生认识事物问题。怎样把语文教学搞活,让学生会学乐学呢?我主要从改进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处活动入手。

首先谈谈改进课堂教学的问题,我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乐学、会学,即化被动为主动。我追求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提高教学习效率,来减轻学生的负担,给他们充足自由支配的时间间,使他们有可能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开眼界,长见识,发展各自的爱好和特长,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把“语文”这个工具运用起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围绕学生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让学生预习,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每学一篇课文,学生预习对课文有了一定期程度的了解,上课时就会积极主动,思想集中,发言人多,课堂气氛活跃,潜能生也会变得聪明起来,教学双方心情都会变得舒畅。同时预习还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他在自学活动中提高度自已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会程度过上受学生预习质量的影响,从长远看,光叫学生预习是不行的,还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就得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扎实训练。教课文时,根据从整体入手,开始就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对课文的总的印象的?”这样就对学习方法的探讨。如在教课文时,我根据课题,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完了就知道什么了。课堂上让学生讨论、讲评、合作,既发挥了学生的确主动性,又发挥了教师的导学的作用,学生不但掌握学习方法,而且还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生字词我要求学生预习时,采取小组合作,不仅让他们说出音义,还要他们讲出学习的过程,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都得到的指导,从而也渐渐让学生乐学、会学。

课堂教学上我鼓励学生先自学,小组合作,从而且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教学中从不压制学生发言,我认为学生开口就好,学生只要开口我就表扬,讲错了也不批评,这样创造条件让他们讲,天长地久,不敢讲的敢讲了,不爱讲的爱讲了,不会讲的会讲了,爱讲的又会讲的讲的更好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对课文的理解也深入了。实践证明,学生身上蕴藏着很大的潜力,上课多让他们讲讲不是很益吗,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做,我感到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自由支配空间多了,兴趣浓了,自然就会主动学、乐学、会学。

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引到了课外,引到了更宽阔的天地里。

一、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结合同课文内容,带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中去,既可活跃学生身心,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解决学习联系实际的问题。记得有一次带学生到田野中去,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我就提问:“你们能用课堂学过的的词语描述一下,眼前的一种景物吗?”学生一下子就用上了许多词语,对词语的运用还展开了争论。如一个学生说:“浓雾笼罩着田野,”第二个学生偏要说:“田野大雾弥漫。”第三个学生说:“弥漫是充满的意思,”第二个学生不服气地说:“那不见得,课文里还有”阵地上硝烟弥漫“哩,他们争辩得十分有关力,直到得出正常确才罢休。一次

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学 第2篇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言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培养的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课堂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就是说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正确道路。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紧扣教学大纲,试着重新组织课堂教育,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外界力量,而学习的根本动力真正地取决于学生本身,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教育的范畴有机地寓个性教育之中,其实就是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苦学”变成“乐学”,把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是让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健康、充分、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想学、爱学、乐学”则成了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并且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呢?为此,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在此做以浅溥的交流。

一、转变观念,解除“填鸭式”教育,消除教师包揽一切,只教给应试知识和技巧,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了解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接受你指导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防止马太效应,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观念,不能够强化“尖子生”,忽视“后进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力,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3、启发学生建立积极可行的目标、鼓励学生做出的成绩,哪怕微小的成绩,教师要善于鼓励表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把“满堂问”变成“启发式”学习

“满堂问”只是片面、简单的问答形式,始终使学生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穷于应付,牵着鼻子走的状态,而“启发式”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思考、研究的方式,如《小猴子下山》一课,猴子扛着玉米,走到哪儿?看见什么?干些什么?可以这样问:小猴子看见玉米以后,它会做些什么?这样问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起到了把由“教”到“学”变成由“学”到“学”上来,使学生能够轻松自主地进行学习。

三、教学多样化

1、说演结合。

《小猴子下山》一课中,教学中先要求学习从文中圈出动词:掰、扛、扔、摘、捧、抱、追,再要求学生做做这些动作,并正确理解词义,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如“摘桃子”联系实际说“摘苹果,摘茄子”等词,并且低年级对表演特别有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说演演了解这些词。我分别出示了玉米棒、桃子、西瓜等教具,让学生上台边说边演示。表演的学生把“扛、捧、抱”等动作演得准确而传神,活灵活现,看的学生津津有味,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同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

2、从字引文。利用学过的生字、词与课文内在联系,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如:掰,两只手一分开就是掰,为什么用“掰”,“掰”什么东西?你在日常生活中都“掰”过什么东西?对于这一连串的质疑会不由地使学生想认真地读文、学文。

3、从图引意。

一组图、一幅图,就是直观的剧情,所以教学中特别注重幻灯,板书图片的设置与引用,以活动的画面,色彩丰富的简笔画,图片把学生引进真实的境界,触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小猴子下山》可以一改在黑板的常规板书,用画一座小山,板贴小猴子、玉米、桃子、西瓜、小兔的方法来代替,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书写的麻烦,而且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如:观看幻灯时,不仅要让学生想到小猴子摘桃子的动作,还要让他们亲眼看见,并且动手去做这些动作,这样会更加触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从读引练。

课堂上注重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口,动手能力,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5、恰当运用初读、精读、熟读。

学生先初步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有思路的读,使学生获得完整地知识,最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抓住关键字(掰、扛、扔、摘、抱、追)句(地里的玉米又大又多、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瓜地的西瓜又大又圆)熟读,一来提高阅读能力,二来使学生在快乐中体会教材重点、难点,使学生能领会其要求,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如何让学生乐学 第3篇

一、创设学生乐学的条件:教师乐教

要想让学生乐学,教师必须做到乐教。所谓乐教,就是教师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敬岗爱业,有奉献精神,把教师视为最圣神的职业,把教育视为自己的天职,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其他场合,无论是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是与教师同行的互相研讨,抑或与家长的沟通,都觉得自己工作非常有意义,感到工作的快乐与幸福、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教师乐教,教师才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支持学生、帮助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作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心理咨询者,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和良师益友,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有归属感、有安全感;因为支持、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有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他们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精神上有动力,行动上敢于自我表现,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与社会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物质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待遇,消除教师职业懈怠,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达成学生乐学的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想学生乐学,就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如何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首先,教师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不管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还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城里的学生,还是乡下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友爱,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次,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要孜孜不倦,要谆谆善诱,对学困生要耐心做好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鼓励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积极地表现自己。再次,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最后,要教会学生热爱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学会协作,在劳动中培养集体意识,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学会自理,学会帮父母干简单家务活。

三、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学习与实践相关联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起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创造学习情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造情境,或者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创造学习情境。

四、采用学生乐学的教法:让学生在做中学

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教学问题,把课本中的结论转化为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如“圆柱的认识”一课,要懂得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去做一个圆柱。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说,做两个底面,然后再贴在用卷好的长方形圆筒上,圆为什么会不够大,或者圆为什么会大了,怎么样才能让做的底面不大不小,刚刚好?让学生主动去求知不是比教师的讲授来得更实在吗?学生做完之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再对一些知识做个补充,效果显著。

如何让学生乐学 第4篇

一、创设学生乐学的条件:教师乐教

要想让学生乐学,教师必须做到乐教。所谓乐教,就是教师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敬岗爱业,有奉献精神,把教师视为最圣神的职业,把教育视为自己的天职,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其他场合,无论是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是与教师同行的互相研讨,抑或与家长的沟通,都觉得自己工作非常有意义,感到工作的快乐与幸福、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教师乐教,教师才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支持学生、帮助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作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心理咨询者,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和良师益友,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有归属感、有安全感;因为支持、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有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他们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精神上有动力,行动上敢于自我表现,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与社会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物质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待遇,消除教师职业懈怠,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达成学生乐学的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想学生乐学,就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如何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首先,教师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不管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还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城里的学生,还是乡下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友爱,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次,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要孜孜不倦,要谆谆善诱,对学困生要耐心做好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鼓励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积极地表现自己。再次,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最后,要教会学生热爱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学会协作,在劳动中培养集体意识,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学会自理,学会帮父母干简单家务活。

三、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学习与实践相关联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起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创造学习情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造情境,或者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创造学习情境。

四、采用学生乐学的教法:让学生在做中学

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教学问题,把课本中的结论转化为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如“圆柱的认识”一课,要懂得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去做一个圆柱。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说,做两个底面,然后再贴在用卷好的长方形圆筒上,圆为什么会不够大,或者圆为什么会大了,怎么样才能让做的底面不大不小,刚刚好?让学生主动去求知不是比教师的讲授来得更实在吗?学生做完之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再对一些知识做个补充,效果显著。

要想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并且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即想学、爱学、乐学。使学习成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生活与工作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学生乐学才能好学爱学 第5篇

当今,国内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应试教育。教师以应试为目的在教,学生以应试为目的在学。大多数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地灌,一味地填,至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机械而无情感。学生很难从学习中寻得乐趣,更谈不上以学为乐,致使部分学生厌学、恶学、苦学和强迫地学,因而不少学生中途辍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名人大家都提倡乐学、好学。因为学生乐学,才能好学,爱学。一个人如能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知识的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去读书、去求学。通过很多事实证明,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

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案例①

有位语文教师,在教《皇帝的新装》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童话大师安徒生,有一次被邀参加宫廷舞会,一位小姐久闻他的大名,于是大献殷勤,不住地问:“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颜色好吗?式样好吗?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不怎么样,谈不上喜欢。”小姐问:“您觉得我穿什么式样最好?”安徒生回答:“皇帝的新装。”安徒的回答语惊四座,引得周围的人大笑。这位教师接着说:“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样?”下面我们来学习安徒生写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案例② 我在讲离子共存的问题时是这样引入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是一年一度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几十年来关于这个问题发表了不知其数的文章讨论,但越讨论越觉得湖涂。我的办法就一句话,轻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想知道这句话吗?

案例③ 有位高中化学教师,在讲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是这样巧妙引入新课的:在黑板上贴一张大白纸,然后对同学们说:“毛主席曾说过,一张白纸好写最美的字,好画最美的画,今天我这张白纸也要把它画上最漂亮的图画。”接着这位老师对着白纸用喷雾器喷上一些药水,顿时一束美丽的牡丹花展现在白纸上,同学们倍感神秘时,这位老师问:“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请听下面分解。”

2.创造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气氛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效果肯定出奇的好。如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富有情节的故事篇目时,教师如果按常规从分析情节开始,到归纳中心结束,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在学生学完生字词、读完课文后,便将学生分组分角色,排演课文中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对不同人物作出恰当评价。学生既是导演、演员,又是观众,还是评论家,其乐融融。

案例① 有位历史教师在讲授万里长城时,先放映长城实况,并加上解说,让学生触景生情,深有所悟;再现不同视角的兵马俑画面,并配上马的嘶叫声,则如活马,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插入一些历史人物、事件相吻合的音乐、歌曲,捕捉乐感以极大地吸引学生。

案例② 有位地理教师讲《洋流》时,先讲述这样一段故事,1996年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上海举行一次大型的中国少年儿童跟世界少年儿童结成友好的活动。活动方式:在一张纸上,用中文和英文写上自己的名字、年龄、地址和爱好,要求与拾到字条的少年儿童交朋友,然后装入一密封的瓶内放入大海。两个月后,很多儿童接到从印度和非洲寄来回信。请问,瓶子为何会漂到印度和非洲?为什么不漂到韩国和美国?在学生渴求解答时,组织学生看书、讨论,同时放映一段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方面的电视,然后又在一盆水中撒上锯末,1 用嘴吹水面,演示洋流的形成和流动的方向。由于教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节,学生始终在快乐中学习。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不自觉发出,这么快,怎么就下课了。

3.点缀趣味,使学生体验知识之乐

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人们运用“摩玩”它时,便会生发出许多情趣来,由严肃的变为活泼、幽默的,变为亲切、有味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趣味点缀,以幽默调节,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之乐。这不仅仅有助于理解,而且有助于记忆和运用。

案例① 有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作文说话断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有一富翁生性吝啬,在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教书先生满口应允,并写了一张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一看欣然签了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说:“你太不守约了。我们不是约定了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也’的么?”弄得富翁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深明白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同时也觉得知识的力量大无比、乐无穷。

案例② 有位数学教师在讲概率统计这一内容前,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令其不太灵活的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之前反复叮嘱要试一试是不是好用,结果,他的这位小儿子一根一根地划,等回到家,已全部划完,其父哭笑不得。由这个故事开始引入数学,使学生觉得知识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生活中需要的;生活中的乐趣也正反映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如果善于点缀趣味,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中的乐趣。

有的教师在上政治课时,讲“物质存在的形式------空间”,穿插“望洋兴叹”和“井蛙之乐”等寓言故事;讲“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时穿插“猎人争雁”的故事。在数、理、化、生的教学中,可以穿插许多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科学家生平趣事,点缀知识趣味,使学生在知识海洋中享受知识中的无穷之乐。

4.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后成功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有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

案例: 有位语文教师讲《忆铁人》一文时,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如果这篇课文拍成电影是什么样?学生兴趣盎然,认为第一段是远景,只见好多人在围着铁人说话;第二传是人物活动;第三段是譬白,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教师立即提炼总结,说明先概况写,再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最后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这就是写人物的作文的基本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层层上台阶,一步步攀登,乐在其中。

我在教学中喜欢螺旋式的创设情境,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其方法:首先以学生感兴趣的事或人引入课程,巧设较简单的问题激起学生思考,解答疑难。当他破解疑难之后,自然派生成功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提出较高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难。学生把较难的问题破解后,又会产生新的较高一级的学习乐趣。如此按‘趣、疑、思、解’螺旋式的创设新的问题,激起学生新的思考,解答新的疑难,产生新的成功乐趣,如此一步步向教学目的靠弄,直至全面掌握课程内容。这样由低级向高级攀升,攀升之乐就在其中。

英国著名化学家瑞利说得好:伟大精深啊,上帝造物之奇妙!研究探索吧,求得世界的奥秘,乐在其中矣!

5.深入浅出,使学生体验易学之乐

学知识有如登山,越往上越吃力,也越觉得呼吸越困难。怎样使学习降低坡度,使学生化难为易,就需教师深入浅出地引导。尤其对一些抽象的内容,更需教师深入浅出,划抽 2 象为具体,将难度降低,使学生体验易学之乐。

案例,划抽象为具体:有位化学教师在教烯烃加成反应时,首先演放课件,将加成反应中如何断键、又如何连接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展示得清清楚楚;再用球棒模型演示反应过程,最后将乙烯通入溴水,用化学实验来证实反应的结果和化学现象。本来烯烃的加成反应很抽象,不易理解,有一定难度,通过这样演示,不但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学生始终是在乐中学,学中有乐。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善于将一些繁杂的知识,总结归纳,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膊。这样化繁为简,使学生易记、易理解,也能使学生体验易学之乐。

案例,划繁为简: 有位历史教师在教学“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时,要求学生归纳概括,结果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其中一位同学概括归纳较好,说道:“帝国主义的发展可以归纳为 :‘竟争产生垄断,垄断产生腐朽,腐朽必然灭亡’。”接着这位教师进一步归纳说:“这位同学归纳得很好,如果再简化一点,则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是 ‘竟争、垄断、腐朽、灭亡’。这便是帝国主义发展的 ‘八字’,而我们就是科学的‘算命先生’。”学生听后,都报之以欢笑和热烈的掌声。学生在掌握这部分的学习规律中享受到易学、会学之乐。

记忆是一件枯燥,烦恼的事。但是学习科学知识,必须记忆。如何将一些庞杂、浩繁的知识记住、记牢,一般教师都采取理解记忆法。还有不少教师采用儿歌、顺口溜、特征、心像、故事等方法帮助记忆。如“记忆王”胡思,在介绍记忆知识方法时,运用奇特心像联想记忆法,使学生从难学难记到易学易记,学生深深享受到易学、会学之乐。例如,他在介绍记中国历史主要阶段时,是这样联想的:“夏天我受了伤(商),喝稀粥(西周),冻粥(东周),回家后吃稀饭(西汉)和冬旱(东汉)菜,三国之战火烧到我家,我只好向西进(西晋),长途跋涉到了东京(东晋),南北的诸侯都要朝拜我,不仅带来了水(隋)还有糖(唐),还送(宋)来了金元,我明天正好请(清)客。”虽然不免牵强,却也别具一格。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现象我是这样描述帮助学生记忆的。一位身穿白色着装,未经梳装打扮的小姑娘,从天降到海面上,铺上红地毯,唱起轻音乐,跳起的士舞,最后消失无影无踪。

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预习 第6篇

自主学习并不是老师放任孩子不管,孩子要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来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通过实施学习计划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解决过程中的困难来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

二、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情境创设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思维等,激发学生的潜在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创设情境感性的素材使学生养成理性分析的学习态度。也可以通过这种对知识探索的动机,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

三、充分落实自主学习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第7篇

今天听了邱老师的一节题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的讲座,收益非浅.邱老师讲课生动沉稳,幽默风趣.结合邱老师讲的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用心备课,让课堂吸引学生。用心做最好!如果我们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课标与教材,研究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用课改的理念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生为本,合理创新安排教学环节,让课堂设计最优化。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吗?其次,要亲近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有亲和力。平时,我们要学会关心学生,学生病了,教师的一次的问候;学生成绩下降了,一句贴心的安慰;学生进步了,一句真心的肯定;学生犯错了,一番苦心的教诲……这一切不会多付出多少,但能获得学生的喜欢,得学生的心,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亲近。学生愿意亲近我们,怎么会不喜欢我们的课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回报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更重的是精神上的!我相信大多教师都比较清贫,可清贫的背后有一种不清贫的精神!

如何让学生乐学数学 第8篇

一、注重新颖性、趣味性

良好的导入语象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备受吸引,令学生心驰神往,开启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和学生讨论数学问题,更多地可以和学生谈些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讨论科技的发展.所以教师对报纸、杂志、电视、电影中有关数学知识的信息要善于捕捉、记录,并注意收集一些前沿科学、热点问题,尽量使课堂的语言富有专业性,趣味性、时尚性和文学趣味性,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和体会,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精心设计、大胆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例如,在进行“平行线的特征”教学时,我打破教学的体系,创设一个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问题情境: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纸(不规则),折出两条平行线,说说折法.然后又让学生折出一条直线截这两条平行线.此时,教材上的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跃然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制作的图形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组进行测量,还有的学生剪下一个角,把它贴在同名的角上,以观察它们是否重合,以此来验证这两个角的相等关系.这节课,不仅不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下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社会、自然、科学的责任感和实际行动,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注重情感感染、以情育情

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能够牢牢地捉住学生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用自身的激情,亲切和蔼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形象生动的手势,真挚传神的表情,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并转化为对数学课的热爱和学好数学的激情,这样师生间的协调默契,教学中的知情统一,既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四、注重激励、强化自主学习

有的学生没有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不正确,其学习是盲目的、被动的,学习就不会真正进入主体角色,一些学生因为没有产生“想学”、“愿学”的心理性倾向,在内心深处滋长着厌学的情绪,“我不想学,老师要我学”,于是出现了对老师的抵抗情绪,不主动学习,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学生产生长远的学习需要,长期持久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学习欲望,老师就要采取经常性、定期性的提示和表扬的办法、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每当学完一章内容后就要进行复习,与新课比起来,复习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就决定采取抽签答题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具体做法是:上课前,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抄写在纸上,按难易程度分类,分别让好、中、差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保证答对的可能性很大.上课时,有目的地让各种类型的学生分别上讲台抽签,不论抽到哪一题,当场作答,让大家评定是否答对,如果回答正确,大家热烈鼓掌,给予鼓励;如果回答错误则由别的同学纠正.大多数学生都受到了成功的鼓舞,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进行复习轻松愉快,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不留痕迹地督促了我自主学习”.通过教师的多次表扬和指正,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责任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如何让学生乐学语文 第9篇

关键词:学生;语文;兴趣;方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学习起来见效很慢的学科,而且写作文又有难度,常常使学生望课兴叹。如何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充满欢笑,让语文课愉悦起来,倒不失为“良方”。

一、兴趣是动力

动力是学习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一环,而兴趣是动力的一种。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

1.以声感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生动形象的描述、准确精辟的分析,都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激情。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素质要高。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自己的普通话学习,有时跟着电视里新闻广播员学,有时跟着录音磁带学,一有空,就练习读、说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我注重实践应用,注重信息反馈。学生们喜欢我用普通话讲课,就连几个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开始学说普通话了。

2.以情动人。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在于抒情性浓。每一篇课文,除了给人以知识外,还使我们收获一种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喜悦、深沉、悲哀、激动、抑郁等多种感情让我们去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必会感触颇深,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诱导。如教《听潮》一文时,教师可用优美的、充满诗情的朗读,把海睡着时的幽静、和平、愉悦的神秘之感,海醒着时的兴奋之情及海愤怒时的凶猛搏斗之势读出来,让学生体会作者溺爱大海、溺爱海潮的感情,领会作者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烈追求。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把听者与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美感自然就产生了。

3.面带笑容授课。“笑容是能传染的”,不记得哪一位名人如是说。对此,我也深信不疑,所以我渴望自己把它传染给学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也有喜怒哀乐,但我总是告诫自己进入教室就要面带笑容。我的笑容告诉学生,面对他们我是自豪的、开心的,是他们令我觉得满意、富有、幸福。我发觉我的笑容总能传染给他们,使他们快乐起来。一个学生能带着快乐的心情去上课,当然其收获要比带着忧愁的心情去上课多。

4.教师精练的、鲜活的板书,也有利于学生的乐学。如:教两首赠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把这两首诗中的人物、地点、景物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

5.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在教《变色龙》一文时,文中的人物很多,我就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假如你是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独眼鬼,你该怎么读?学生进行了分角色反复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从读中学生体会到了奥的狡猾善变、阿谀奉承及那些陪衬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学生们争着举手,积极主动充当角色。这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令我大为感动,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注意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兴趣很高,效果确实很佳。

二、方法是关键

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教法。就好比现在有一个钥匙和一把未打开的锁,教师要教给学生开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开,而不是教师把它打开。实践证明,采用恰当的教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学生乐学的一个关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乐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1.以鼓励表扬为主。不管是检查预习情况、课堂提问,还是学生读后独立思考的答案,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要鼓励,对回答正确的要表扬,尽量避免用批评的语言——“你真笨!”或“人家都会,你为啥不会?”因为学生虽然答错了,但经过独立思考了,也得给与鼓励;答对了,受到表扬,学生就能体会到自己动脑掌握知识的甜头,就更有信心去学。

2.给学生创造说、读、写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只管一味的讲解,把学生当成盛东西的容器,这样,当容器塞满时,学生就会厌学了,不如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去说、去读、去写。魏书生先生曾说:“只解放学生的耳朵,而堵住学生的嘴,拴住学生的手,对于处在广大第三世界的学生,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这话确实有道理,想要学生积极、主动去学,必须让他各个感官都参与,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学生才会感到自己发挥了主体作用。

3.恰当采用多媒体手段。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学生乐学。我在教《变色龙》时,就制作了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的幻灯片,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他,用讽刺的语言挖苦他,对奥楚蔑洛夫多变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百闻不如一见”,恰当使用幻灯片,确实能吸引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当然,使用不当,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4.开展竞赛活动。有一次课堂上,我说:“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刚才学的两首诗背诵出来,谁就是我们班的记忆大王。”结果,同时举手的竟然有二十多人,学生的兴趣被我开展的小小竞赛激发起来了,效果当然就好多了。

怎样让学生爱学、乐学地理 第10篇

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占用

、少安排、随意取消常有发生,再加上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主要途径有:情绪。如何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 改变落后的授课模式,增加“花色品种”

落后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严重

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可增加“花色品种”加以改进:

(一)学生主持“听我说”节目

即每个学生准备某方面的地理知识,每堂地理课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二)地理课―游戏课

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青少年,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世界;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等。

(三)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教学

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如讲“天气预报”可在气象台上;学习地图知识,可带学生去野外,指导他们实际运用;可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并了解本地污染及治理情况等。

二、 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

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

三、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书、图、粉笔、嘴,很显然不适合现代学生,因此必须采用

信息量大、快捷、准确、直观的多面体教学,如幻灯、电影、电视、电脑等。

四、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

深爱上地理,认真钻研地理知识。

(一)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阅读杂志,不定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

(二) 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一些专家谈“热点”问题(中东和平、气候异常环境保护、臭氧空洞、经济一体化等)

(三) 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教具制作等

(四) 经常组织地理知竞赛,地理游艺宫活动

(五) 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调查或乡土考察,并及时写出相关小论文

(六) 暑假开展夏令营活动

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学 第11篇

王丽 马旭洲

近年来,通过课改,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精神面貌均获得较大改观,但是,部分学生“厌学”情况突出、学生学情差异大和专业技能养成不易等问题仍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职校专业教师的教学。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围绕技能教学,立足变“厌学”为“乐学”,在机电专业提出并实行了“闯关教学”的实践探索,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教学模式创新。

问题一:中职生“厌学”,成功体验不足。

中职学生经历多次“挫折”体验,在学习主动性和发展主体性方面动力不足,“厌学”情绪突出,缺乏成功体验。“厌学”导致了学生在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上存在着较大盲目性,对于未来职业往往缺少敬畏之心。职业学校在学生生涯设计和终身发展方面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问题二:学情“差异大”,个性难以兼顾。

中职学生群体及个体差异大,接受水平弱。学生在认知上对直观、形象、模仿性强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问题三:专业教学特殊性,技能养成不易。

机电类专业教学实践中有着较强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抽象、原理性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技能训练枯燥、规范性强,对学生恒心、毅力要求甚高;现有教育教学设施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技能养成不易。

为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学校把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到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中,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形成以“闯关教学”为特色的核心技能教学模式,即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理,让学生们对一个个项目进行游戏闯学,每个闯学任务都需要学生在工作情景中完成,在“做”的过程中建构技术实践知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专业教学实施“闯关式”教学实训模式,实训方法变“你教我学”为“你设我闯”,实训过程变“陈式模仿”为“技能冲关”,评价标准变“分数高低”为“能手等级”,做到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能力逐步推进,达成学生技能螺旋式上升的目标。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内容重构。结合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标准开发教学素材,开发“闯关教程”,设计“闯关宝典”,实现课证融通,激发学生兴趣。

闯关教学关卡的厘定遵循了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基本逻辑,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关卡、专业技能训练关卡、创新技能训练关卡三类,三类关卡层次性明显,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发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常规教材改编为“闯关宝典”,包含了活动名称、单元主题、操作方式和原理说明四部分,打破原有知识体系,将必需的知识、技能融入到每一个关卡之中,并与职场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实现了教材向学材的转变。

第二,过程重组。通过个人闯关、合作闯关、集体闯关等多种形式,倡导“先闯后学”“以闯定教”,克服大班授课制局限,开展开放式技能教学,让学生找回乐趣。

“先闯后学”以“通关宝典”为统领,以自学、分小组的学习方式,突出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涵盖以下几种情况:通关即学、碰壁再学、通关跳学、连环闯关和平行闯关,不断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以闯定教”是教师根据学生在闯关过程中的接受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依据企业技能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闯关计划,把专业技能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关卡”,依据“先闯后学”情况和行业新技术的变化,对关卡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环境重建。对接企业和市场需求厉行产品导向,建设多种闯关室,进行作品展示,建立“闯关产品专利申请平台”,融入创新创业,推动环境育人。

基于行动导向的指导理念而设计建设的闯关室由三部分组成:技能训练区,供学生训练和操作;闯关区(展示区),从第一关到第十关(或第五关),每一关设有闯关规则和指导,配有相关知识的介绍、原理图、闯关步骤等内容,还展示成功作品的实物;自主学习区采用仿真软件、视频教学,将闯关室中所有关卡的闯关要求做成视频放到储存盘中供学生随时点播。同时,学校通过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延伸闯关教学改革,基地以专业技能岗位角色体验为抓手,学生有选择、分批次进行“技能闯关”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心理咨询和测试”,让学生在自主创新中成长。

第四,评价重设。突破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设立“闯关奖励基金”,鼓励学生闯关过程中大胆开展自主选择,力保学习成效。

学校通过闯关考核,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按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类型构建学业评价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袋,做到“闯关留痕”,实现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在评价主体上,闯关教学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学校教师评价(或企业人员评价)等多个主体评价方式。建立第三方评价运行机制,推行考评员、双师型教师、企业能工巧匠、素养观察员等共同参与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评价。在评价结果上,闯关教学评价和专业技能认定相结合,推动课证融通。学生闯关达到特定级别,既可以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也可以获得相应课程学分。

通过对上述“闯关教学”几年的探索实践,改变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精神面貌,学生专业技能明显提升,教师团队影响力日益增强,学校专业资源建设日趋成熟,实现了专业建设和学生成长的协同发展。

上一篇:兽医学期末复习资料下一篇: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