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2024-09-1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精选9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第1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锅炉的计算机控制

锅炉微机控制,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微型计算机软、硬件、自动控制、锅炉节能等几项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我国现有中、小型锅炉3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占我国原煤产量的1/3,大多数锅炉仍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产状态。提高热效率,降低耗煤量,用微机进行控制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作为锅炉控制装置,其主要任务是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采用微计算机控制,能对锅炉进行过程的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多项功能。

锅炉微机控制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即由锅炉本体、一次仪表、微机、手自动切换操作、执行机构及阀、滑差电机等部分组成,一次仪表将锅炉的温度、压力、流量、氧量、转速等量转换成电压、电流等送入微机,手自动切换操作部分,手动时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用操作器控制滑差电机及阀等,自动时对微机发出控制信号经执行部分进行自动操作。微机对整个锅炉的运行进行监测、报警、控制以保证锅炉正常、可靠地运行,除此以外为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在进行微机系统设计时,对锅炉水位、锅炉汽包压力等重要参数应设置常规仪表及报警装置,以保证水位和汽包压力有双重甚至三重报警装置,这是必不可少的,以免锅炉发生重大事故。

控制系统:

锅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调节对象,它不仅调节量多,而且各种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相互制约,锅炉内部的能量转换机理比较复杂,所以要对锅炉建立一个较为理想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为此,把锅炉系统作了简化处理,化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调节系统。当然在某些系统中还可以细分出其它系统如一次风量控制回路,但是其主要是以下三个部分: 炉膛负压为主调量的特殊燃烧自动调节系统

锅炉燃烧过程有三个任务:给煤控制,给风控制,炉膛负压控制。保持煤气与空气比例使空气过剩系数在1.08左右、燃烧过程的经济性、维持炉膛负压,所以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调节是一个复杂的。对于3×6.5t/h锅炉来说燃烧放散高炉煤气,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放散的高炉煤气,故可按锅炉的最大出力运行,对蒸汽压力不做严格要求;燃烧的经济性也不做较高的要求。这样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调节简化为炉膛负压为主参数的定煤气流量调节。炉膛负压Pf的大小受引风量、鼓风量与煤气量(压力)三者的影响。炉膛负压太小,炉膛向外喷火和外泄漏高炉煤气,危及设备与运行人员的安全。负压太大,炉膛漏风量增加,排烟损失增加,引风机电耗增加。根据多年的人工手动调节摸索,6.5t/h锅炉的Pf=100Pa来进行设计。调节是初始状态先由人工调节空气与煤气比例,达到理想的燃烧状态,在引风机全开时达到炉膛负压100Pa,投入自动后,只调节煤气蝶阀,使压力波动下的高炉煤气流量趋于初始状态的煤气流量,来保持燃烧中高炉煤气与空气比例达到最佳状态。

锅炉水位调节单元

汽包水位是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水位过高,会破坏汽水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蒸汽带水增多,增加在管壁上的结垢和影响蒸汽质量。水位过低,则会破坏水循环,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损坏汽包。所以其值过高过低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它的被调量是汽包水位,而调节量则是给水流量,通过对给水流量的调节, 使汽包内部的物料达到动态平衡,变化在允许范围之内,由于锅炉汽包水位对蒸气流量和给水流量变化的响应呈积极特性。但是在负荷(蒸气流量)急剧增加时,表现却为“逆响应特性”,即所谓的“虚假水位”,造成这一原因是由于负荷增加时,导致汽包压力下降,使汽包内水的沸点温度下降,水的沸腾突然加剧,形成大量汽泡,而使水位抬高。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实质

上是维持锅炉进出水量平衡的系统。它是以水位作为水量平衡与否的控制指标,通过调整进水量的多少来达到进出平衡,将汽包水位维持在汽水分离界面最大的汽包中位线附近,以提高锅炉的蒸发效率,保证生产安全。由于锅炉水位系统是一个设有自平衡能力的被控对象,运行中存在虚假水位现象,实际中可根据情况采用水位单冲量、水位蒸汽量双重量和水位、蒸汽量、给水量三冲量的控制系统。

除氧器压力和水位调节:除氧器部分均采用单冲量控制方案,单回路的PID调节。监控管理系统:

以上控制系统一般由PLC或其它硬件系统完成控制,而在上位机中要完成以下功能:实时准确检测锅炉的运行参数:为全面 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工况,监控系统将实时监测并采集锅炉有关的工艺参数、电气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系统具有丰富的图形库,通过组态可将锅炉的设备图形连同相关的运行参数显示在画面上;除此之外,还能将参数以列表或分组等形式显示出来。

综合及时发出控制指令:监控系统根据监测到的锅炉运行数据,按照设定好的控制策略,发出控制指令,调节锅炉系统设备的运行,从而保证锅炉高效、可靠运行。

诊断故障与报警管理:主控中 心可以显示、管理、传送锅炉运行的各种报警信号,从而使锅炉的安全防爆、安全运行等级大大的提高。同时,对报警的档案管理可使业主对于锅炉运行的各种、弱点等了如指掌。为保证 锅炉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监控系统将根据所监测的参数进行故障诊断,一旦发生故障,监控系统将及时在操作员屏幕上显示报警点。报警相关的显示功能使用户定义的显示画面与每个点联系起来,这样,当报警发生时,操作员可立即访问该报警点的详细信息和按照所推荐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记录运行参数: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将维护锅炉运行参数的历史记录,另外监控系统还。设有专门的报警事件日志,用以记录报警/事件信息和操作员的变化等。历史记录的数据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系统可以显示为瞬时值,也可以为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历史记录的数据可有多种显示方式,例如曲线、特定图形、报表等显示方式;此外历史记录的数据还可以由以为基础的多种应用软件所应用。

计算运行参数:锅炉运行的某些运行参数不能够直接测量,如年运行负荷量、蒸汽耗量、补水量、冷凝水返回量、设备的累积运行时间等。监控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标准处理算法,根据所测得的运行参数,将这些导出量计算出来。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第2篇

言归正传,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我不是特别的了解,但多少知道一点。我主要是对能源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至于动力工程,我则很害怕,听说这是所有专业中最难学习的,谁听谁不怕啊!再说,这方面需要很扎实的物理和数学基础,然而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这两门学科啊,这无形当中就撞到了困难的枪口上,但进入大学我尝试着改变这些困窘的情况。关于这个专业的两个方向,我比较看好发动机方向,我也很庆幸被分到了这个方向。可我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持否认态度,学校不该在我们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为我们选择了各自的方向,我不想扯得太远,继续讨论我的专业方向。上了几节导论课,再加上自己到网上找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大致的有了一个不算深刻的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核心课程:动力工程与工程规物理、机械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实践课程:包括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就比较专业的专业定论而言,我也不敢做什么一番宏图大论,毕竟自己的见识有限,暂时还没有资格那样做,暂且做一些肤浅的讨论吧,还望见谅。在我看来,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不完全属于纯工科,他应该是理工结合的学科。理的方面为专业知识,是有关纯理论的东西,包括核心课程,一些主要课程。而工的方面则体现在那些实践课程。工科必然与复杂的机械息息相关,势必锻炼学习者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这一极其重要的意识。这更需要我们有严谨的学习和实践态度,在学习和以后工作中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才能出人头地,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扬光大。热力发动机专业方向: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对应的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所以,专业核心内容我就不想再赘述了,言多必失,何况我乃无名小辈,空谈必然贻笑大方。

一些具体程课,我也不知道学校的具体安排,就简要参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课程安排。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工程应用数学,高等工程热科学,高等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动力学,现代流动测试技术,现代控制工程基础,叶轮机械原理,内燃机性能仿真与优化,制冷空调

装置仿真与优化控制,燃烧理论与炉内过程数值模拟,计算机控制技术,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选修课,这些课程对我来说,完全陌生,但让我看到了,大学背后的钻研,一种求是的态度。课程方面我简要做些不足为道的赘述。既然是专业知识,要近乎钻研,我认为安排集中些有必要。让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专业,动手实践课本内容,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决定。我强烈提议!

关于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我也上网查了一下,开设的有很多,但出名的,也就是比较强的无非下列几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我不清楚我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如何,不是太好,我想也不会太差。以后考研还得去那些超级出名的大学,学科实力绝对有保障。我想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我也想就这个问题深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此专业毕业流向:主要在各类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从事动力机械(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工作。还有人说本专业适用性强、就业面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与汽车发动机和制冷与低温工程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管理机关和企业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有人断言:这个专业找工作不成问题,现在能源问题突出,以后人才肯定抢手。对于一些人的看法,我不能说全部否决,或是全部赞同,我有一些我自己的就业看法,尤其是关于汽车发动机方面的。在现代社会,极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倡导低碳生活的背景下,汽车作为一个矛盾的主题,众说纷纭。一方面,它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私家车的拥有量的日益增多,而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常规能源的汽车销售市场必然要遇到一股不可避免的阻力。而又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复杂的背景下,随着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个人拥有财富急剧增加,私家车的需求量只能增加而决不会减少,而面对环境问题我们又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思考一下解决办法,在这种形势下,一种甚至更多种类的“新能源”汽车必将横空出世,拯救当前矛盾的局面。所以我们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点则应该放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上。面对未来社会的风云变幻,就业前景还是趋向好的一面。然而我要郑重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就业方向!根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显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最为适合的 TOP5岗位分别是“能源/矿产”、“其他”、“IT/技术”、“教育/培训”、“学术/科研”,那试问我们真的就能去了适合我们的岗位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去向分布最为集中的 TOP5 去向分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小型企业”、“事业单位”、“外资大中型企业”、“外资小型企业”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居于最多。可是面临一系列的国有企业香的追潮风暴,我们是否就真的如愿以偿呢?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生认为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很不匹配和不太匹配的比例为10%和12%,同时,11%和 24%的毕业生认为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为“很匹配”和“比较匹配”。该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指数为,与其他专业相比,匹配度指数为中等。这又说明了什么???还好不是下等!!66%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7%。按照十分制计算,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 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 3.6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上。58%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 2 年后薪酬在 2000 元以下,薪酬在 3000 元以上的比例为 28%。按照十分制计算,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 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 3.74,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上。56%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3%。按照十分制计算,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 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 3.6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这样的薪酬你又是否满意呢?是否值得你那些付出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中,普通职员和中层管理者占据了 94%的比例,4%的毕业生成为高层管理者和企业主。按照 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职位级别指数为

3.30,与其他专业相比,职位级别指数为中等。看,只有4%,只有3.30,只是中等,你是否满意这样的安排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中,86%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3%的学生在毕业 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 10 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 8.7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对此我们是该感到高兴还是庆幸?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读研究生和出国的比例分别为 9%和1%。按照 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毕业深造指数为 1.00,与其他专业相比,毕业深造指数为中等偏下。你已经决定深造了吗?你准备好一切努力了吗?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 35%,11%的毕业生认为该专

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 10 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

6.62,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上。偏上但不是上等啊!!7%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曾经自己创业或参与创业,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创业比例较低。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创业指数为 0.70,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创业指数中等偏下。看到这些数据,你还敢独自创业吗?25%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28%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 5.94,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下。你还想在工作中享受吗?毕业生认为热能与动力工程学习压“非常大”和“比较大”的比例为 36%,14%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压力为“不太小”或“很小”。按照10 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学习压力指数为 6.54,与其他专业相比,学习压力指数为中等偏上。于此,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别告诉我,我们都无话可说?学习压力中等偏上,可为什么工作舒适程度和就业和创业却是

中等偏下呢?但请记住,千万不要悲观,这些知识一些无聊的数据,不能代表什么.热能与动力工程还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我们要为我们选择这个专业而感到荣耀。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本专业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第3篇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开放实验室,本科生导师制,混合型研究团队,科技竞赛

毕业设计 (论文) 是本科生大学校园生活的最后学习阶段, 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系统梳理以及创新性的运用和提高。在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中, 学生作为主体, 在教师指导下, 需要相对独立地从事一些系统化的学术活动。毕业设计 (论文) 应能充分表明学生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或潜质。毕业设计 (论文) 是毕业生获得相应学位的必要条件。所以, 毕业设计 (论文) 对于学生个人、教师及学校而言均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始建于1960年, 是建校初期开设的首批本科专业之一, 一直非常重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近年来, 我们对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并收到明显成效。

1“0.5+0.5”毕业设计模式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要不要做?如何做?”是高等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减少学生求职、毕业实习等因素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避免由于时间紧张而出现走过场和流于形式的现象,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着“早动手、早定题、全程抓、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 将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开始时间提前至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 其他学生提前至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所谓“0.5+0.5毕业设计 (论文) 模式”, 即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学生在完成正常课程学习的同时,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0.5年, 分散方式) ;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 学生集中时间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0.5年, 集中方式) 。

2 毕业设计 (论文) 改革的主要配套措施

2.1 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制度化和人性化

本专业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末由指导教师初步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初, 面向全体学生公布选题, 学生填报志愿, 师生双向选择, 为每名学生落实指导教师, 每名教师指导学生不超过5人;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初, 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课题进行适当调整;本专业的全体教师定期沟通和交流, 针对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发挥群体优势和集体智慧;注意因材施教, 尤其要关心学习基础差、心理脆弱等学生的情况, 确保师生间的顺畅沟通与交流;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时, 其指导教师要回避;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均要向专家说明给学生评分的客观依据, 以确保公平、公正。

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来源主要有3方面: (1) 由教师提出, 学生选择。教师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任务、教学研究任务等, 提出适当的题目。 (2) 由学生提出, 与教师共同协商。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结合专业特点, 依据科技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等提出适当的题目, 需要由指导教师把关。 (3) 社会和用人单位提出, 由社会、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商讨, 提炼出适合的题目。要求一人一题, 真题真做。师生要互相了解, 学生要对课题有了解, 避免盲目选题。教师需要填写“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申报表”并且对学生发布, 指导教师在全程需要填写“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书” (要求每周至少两次当面指导学生并如实记录) 。

师生双选后一周内, 在师生协商和讨论的基础上, 由指导教师填写并向学生下达“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内容要适当, 任务书视为一种契约或约定, 中途可微调, 不提倡大调整。对学生的要求是:踮起脚来有把握, 跳起脚来有希望。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注意分层分类, 在成绩上要有所反映,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选题内容和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确定后,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实验室和图书馆资源, 进行文献和资料查询工作, 利用2~3周时间, 完成填写“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开题报告表”并进行答辩工作, 答辩方式由相关指导教师灵活掌握。填写开题报告最重要且最基础的任务之一是要求学生学会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或专题调研。通过开题报告, 学生需要搞清几个重要问题: (1) 为何做? (2) 做什么? (3) 如何做? (4) 现有基础。 (5) 有利条件。 (6) 风险与困难。 (7) 预期效果。只有通过开题报告答辩环节, 学生才能正式进入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阶段。

在毕业设计 (论文) 中期阶段, 学生需要填写“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自查表”并进行中期汇报。中期汇报的目的在于督促和提醒师生, 对于师生双方都是约束和激励。学校和学院对中期汇报的情况进行抽查, 抽查比例约为学生总数的10%, 并且会追踪到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结束。

在毕业设计 (论文) 结束阶段, 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书写格式遵照“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撰写规范”, 并需要填写“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申请答辩表”;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毕业设计 (论文) 评审表”, 为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评分, 占最终成绩的20%。

在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前一周, 学生将印刷和装订完毕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以及外文文献翻译提交给两位本专业教师评审, 每位教师都填写“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评审表 (评阅人用) ”, 每位评审教师的评分占最终成绩的15%。指导教师需要尽职尽责地指导学生准备答辩材料和答辩PPT。

学生需要参加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的多名教师组成, 每名学生用PPT陈述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20分钟, 答辩委员会提问10分钟,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为学生评分 (占最终成绩的50%) , 填写“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评审表”并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答辩结束后, 学生应交回所有资料 (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阶段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译文、软件文档等) , 由专人整理后提交学院存档。

指导教师应注意将管理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结合: (1) 讲职业道德, 真心待学生, 有耐心、切忌急躁。全体教师都要起到班主任的作用, 将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 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 还要关心学生的就业和思想、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真正成为能够与学生交心的良师益友。 (2)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 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3)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对学生指导得法。 (4) 引导能力突出的学生总结凝练毕业设计 (论文) 成果, 让学生在科研论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方面有所收获, 这也是毕业设计 (论文) 规范化的延续。

2.2 开放实验室, 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提供场所

我校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每年承担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大量科研项目, 年均科研经费2 000万元。本专业依托上述科研教学平台, 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课堂教学内容、课外科研训练项目、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全部无条件对本科生开放, 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本科教学的基础平台和毕业设计 (论文) 的重要场所。例如:2005级本科生宋杰静同学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进入冯能莲教授实验室, 作为骨干成员与研究生一起参加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取得了华北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后, 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学伊始, 就结合参加科技竞赛的内容和冯能莲教授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内容, 进行了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获得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奖, 最终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免试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2.3 实行四年一贯制的本科生导师制, 为保证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新生入学伊始, 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 为每名学生确定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 还要成为学生思想、生活及学业、人生规划的导师, 也要成为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的指导教师, 这为毕业设计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 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形式, 张红光教授指导的2006级本科生田小飞同学在前期参与“星火基金”项目的基础上, 负责申请的项目于2008年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 以此为契机, 该同学进入导师的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自主实践和科研工作, 高质量地完成了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并获得2010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奖, 其毕业设计 (论文) 成果也为指导教师科研工作和课题申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2.4 组织混合型研究团队, 孵化了高水平的毕业设计 (论文) 成果

本科生直接进入教授学术团队, 与导师 (教授或教师) 及研究生形成一个整体:一起开会讨论, 一起设计方案, 一起实验分析, 一起撰写论文, 一起经历挫折, 一起分享成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本科生也成为导师和研究生的得力助手, 为导师尤其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 有效地缓解了研究人员紧张的压力, 实现了教学相长。混合型研究团队的组建有利于导师从本科生中及时发现好苗子, 尽早有针对性地培养, 成为日后高水平研究生的重要来源, 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双丰收。2006级本科生韩雪娇等与2008级硕士研究生白小磊共同组建“内燃机燃烧基础研究团队”, 进行了大量燃烧基础试验工作, 高质量地完成了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并总结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发表会议论文1篇, 参与发表论文5篇, 参与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项。2007级本科生王欣与相关研究生组建研究团队, 总结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的科研成果, 以第一作者身份所撰写的论文"Experimental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lean combustion limit of S.I engine fueled with compressed natural gas and hydrogen blends"于2012年1月在本专业高水平国际期刊Energy (SCI检索, 影响因子3.565) 上发表, 另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EI检索中文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 (EI检索) 、国内会议论文2篇。

2.5 组织科技竞赛, 丰富了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

本专业作为具体组织和承办单位, 发起并组织了多届“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 通过该活动, 不仅使学生亲身践行了“低碳”和“节能减排”理念, 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 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近5年, 本专业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12项 (其中, 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鼓励奖2项) , 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励3项, 校级科技竞赛奖励40余项。其中, 很多学生结合竞赛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内容。例如, 2007级本科生刘海等同学参加了2010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其参赛作品“气压混合动力概念车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荣获全国特等奖, 刘海同学的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内容也与其参赛作品紧密相关。2008级本科生魏宝建等结合其毕业设计 (论文) 的工作内容, 参加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并获得三等奖, 之后携其作品“电液混合动力概念车”参加了2011年第六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于2011年11月12日做了专门的电视报道并现场采访了魏宝建同学, 《北京青年报》于2011年11月14日进行了专门报道。

3 效果与思考

通过改革, 毕业设计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 受到校内督导专家和校外盲评专家的肯定。自2007年至2012年, 每年都有1名同学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奖”, 获奖比例远高于学校的平均比例。得益于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阶段的锻炼, 本科生毕业时, 每名学生至少有4个理想的职位供选择, 就业率达到100%, 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受到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和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主要用人单位的肯定。2012年, 本专业结合此方面的教改经验与成果, 以“扬学科优势促研究性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为题申报了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市的教育教学成果奖, 最终获得了2012年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第4篇

关键词:自主型;热能;动力工程;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TK1-4;G642

高职学校的教育任务最重要的在于为我国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对这些人才进行培养,这一直都是高职学校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内容

从多年来课程运行的情况中可以看出,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其内容设置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热能与动力理论中会涉及到发动机特性以及工程力学等多方面内容,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课程内容的完善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在课程开设安排上,电气学习应先于电气实习,锅炉、汽轮机原理课程应先于热能理论设置,因为专业课程必须在两年内安排完,所以课程内容一定要体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其次,课程内容虽然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所取舍,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印象;第三,明确具体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分清主次和轻重,专业课程展开以培养目标为中心展开。

2、自主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方法探究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自主型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是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目前的专业课程学习中,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的情况十分常见,严重忽视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过程及方法。新时期整个人类社会都在经历着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信息化社会中,只有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不被新的信息时代所淘汰。例如某高职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根据专业特点,建设了可容纳25人的计算机仿真机房,然后从现有商用仿真软件中选择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的软件,供学生学习和实践。

2.1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学生的三维能力好一些的话,掌握本专业的内容可以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就一般的学生来说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工程语言的学习上。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软件开始推广开来,在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三维思维模式逐渐代替二维的思维模式。在三维软件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尝试像拼积木一样,在三维软件环境中将零件拆分开或者搭在一起,有效避免了复杂二维思维方式的存在。在使用三维软件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带着三维思维模式展开自主的学习和思考,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摸索。

2.2加强实验仿真演示教学

在本专业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计算机辅助工程手段等等,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实验和实习。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针对空调制冷技术进行仿真演示,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下对教师的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还要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基础准备工作。例如某学校热能与电力工程在认识实习阶段专门安排了1周的时间,首先用2天时间讲解模型,并由指导教师讲解发电厂的模型,使学生直观的了解了电站锅炉等发电设备的结构及蒸汽循环的原理与过程,大大提高了实习兴趣。

2.3构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可以结合学校目前的信息技术条件,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科特点,有效的将学科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对热能与动力概念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引導学生主动的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3、自主型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

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时也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检验,所以,考试本身具有教育教学、导向、检测、证明以及反馈等多种功能,考试还能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检验,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学生学的课程门类较多,不同课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考察的目标也存在很大差异。

通常在必修课考查中会采用“721”方式进行考查,也就是说在总成绩中考试成绩占有70%的比例,实验和平时成绩分别占有20%和10%的比例。这样的考查方式体现了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也重视学习的过程。没有实验部分的内容及选修课按照“82”的方式评出总成绩,也就是说在总成绩中考试成绩占到80%的比例,而平时成绩占有20%的比例。并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实习,采用校内评定和厂内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总成绩,最终由厂校双方给出综合的考评。对于热能动力实习及选修课程的考核,应选择考证考核的方式对其进行评定,将培训和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如果获得了合格证书则可以直接获得课外学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自主型学习和探究型学习方式已经成为高职专业课程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也不例外,高职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应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已有仿真经验基础上,建成教学、科研和创新型的新型实验室。在教学上,学生可以以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为基础,通过虚拟实物演示来强化认识,展开实训操作练习,从而增加教学的视、听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王桃. 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基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4):44-48+71.

[2]常泽辉,沈炳耘,侯静. 开展科学研究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促进作用的探究[J]. 实验室科学,2012,(2):201-203.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第5篇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表。

毕业在即,贵公司良好的声誉和工作环境深深吸引了我,我由衷地希望能够成为你们的一员,共创辉煌。

在校期间,我始终把自身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成绩和综合积分居专业上游。以良好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所有课程。在外语方面,通过了日语国家四级和日语国际二级,自修了大众英语,已达初级水平。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熟练掌握了CAD制图、OFFICE办公软件等,另对INTERNET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另外,由于个人兴趣,自学了管理、营销、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之余,为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假期都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对我国社会状况和工业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下厂实习的时间多观察,勤思考加强了理论同实际的结合,为适应时代要求,参加了机动车驾驶班,并拿到了机动车驾驶C照,此外,还参加了很多的公益活动。98年曾无偿献血一次,在九冬会期间,报名参加志愿者为九冬会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尊敬的公司领导,如果您选择了我,我会一步一个脚印,真真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您的选择是英明的。

衷心希望贵公司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

祝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自荐人:XXX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第6篇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我叫xxx,现就读于xx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行将于XX年7月毕业。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自荐资料,我希望在贵公司追求一份职业。 以下是我求职面试的引见。

大学是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完全、师资力气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在这样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无方而著称的学校栽培下,无论是在知识才能,还是在团体素质涵养方面,我都收获颇丰。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厉教益及团体的努力下,我片面的掌握内燃机、汽车结构、制冷技术等专业根底知识,零碎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机械实际根底。在计算机方面,纯熟掌握了windowsXX/xp、office、photoshop、autocad几大常用软件,此外能纯熟运用c++、vfp、vb等计算机初级言语。课余工夫经过自学我通晓了solidworks和ug等三维设计软件,且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才能。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遭到,与优秀先生同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践困难应战,让我在波折中生长。祖辈们教我勤劳、尽责、仁慈、耿直;xx大学培育了我实事求是、开辟进取的作风。 我酷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希冀可以在您的指导下,为这一荣耀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理论中不时学习、提高。

假如我有幸失掉您的赏识,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坚持发奋向上的肉体,谦逊地向长辈学习,并尽我所学,与贵公司一同开辟进取,奔向愈加辉煌美妙的今天!

此致!

敬礼

xxx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第7篇

一、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认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流体机械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热工测试技术、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制冷原理、空气调节、供热工程、锅炉原理、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制造、制冷空调设备、建筑环境与设备、热力发电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与营销、教学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对本专业三个方向的认识

1.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个人对本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本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是国家未来20年就业面最宽的专业之一。

三、发展前景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利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有人说这个专业听起来不好,烧锅炉的,但是你们想过没有,烧锅炉这种活绝对不是我们干的,我们的就业方向主要就是热力发电厂,而且电厂的工资待遇和各方面也挺不错,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扩建电厂,所以说我们的就业问题比起其他有些专业来说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大家就放心吧,我们的选择没有错,我对我的大学很满意。我对我的专业很满意。听学长说刚出去的时候我的工资也只有2000多。可是经过这么几年我的年薪都有18万了。像我们的这种专业工资都是慢慢涨的,大家要有信心,我们的明天是美好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

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论与实践要并重,强化对专业实践的学习,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个人对专业学习的设计规划

我想选的方向为能源和空调,首先能源方面我的计划是,在校期间努力把专业知识学精,并在假期到工厂实习,不断加强理论兼实际动手能力。毕业后到国企应聘,如,广东核电等,从事技术员或管理方面的工作。空调方面计划为到格力和美的工作。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市场营销知识。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同学联系,寻求辅导和帮助。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我要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定期浏览,以便及时的调整自己学习进度和策略。通过网络网上课件和学习管理平台的学习。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同学联系,寻求辅导和帮助。为了加强综合素质,还需要在完成学业后,不断地加强与自己的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来完善自我。吸纳新的技能和

知识充实自己,提高分析和处理工作的能力,注重总结经验,完善自我热能102班

姓名魏龙宇

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 第8篇

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 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 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 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 这些院校的设立, 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水利水电动力、能源工程等专业。从专业的高技术上来看,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系统复杂, 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与一体, 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监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水平, 完全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2 我国热能与动力工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煤炭占其他商品消费的百分之七十六。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 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 煤炭生产与消费也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储量及可开采量在世界能源储量中十分有限, 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十分匮乏。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随着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有增无减, 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危机面临着严峻挑战, 比世界总的能源形势的潜在危机还要大。随着国际间能源资源的竞争与考验, 国家间能源战略的冲突和斗争都有具体反应, 例如中日双方在俄罗斯输油管线上的问题, 伊拉克战争问题等。这些问题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事实上我国能源资源有限, 现有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率都很低, 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平均值高百分之四十左右, 单位产值能耗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3倍。长期以来,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限制了能源的发展利用, 同时使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 是未来发展能源中面临的重要选择, 推广应用先进的洁煤技术,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的比重, 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的。核科技工业作为我国国家的战略行业, 既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保证, 完善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我国核大国地位确立的基本保障。我国也非常需要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热能动力类专业人才, 包括核军工、核能、核燃料和核技术应用产业等。随着科技的进步, 新型高效的热动力设备逐步取代老式的低效率的动力设备, 例如大型流化床锅炉的研制成功, 就是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成为燃煤发电的主要技术, 特点是能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资源, 这些发明创新, 意味着我国今后将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新型专业人才。

3 热能与动力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整个能源中占主导地位, 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局面也不会发生本质的改变。煤炭等这能常规能源直接应用于火力发电, 它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每年电厂的烟尘排放量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百分之三十五, 其中的细微粒子是影响城市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由于对大气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 给人们的身体、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 必须对热能动力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受侵害。鉴于以上原因, 环境问题已成为热能动力技术研究中的首要问题, 不解绝环境保护问题, 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 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 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 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 这些院校的设立, 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在实际应用以及经济长远效益上终将受到遏制。核能发电虽然没有火力发电那样的问题, 但是核能具有辐射保护以及核废料处理等问题, 也是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而作为常规能源的水能, 它由于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的特点, 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中占有很大优势, 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4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前景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毕业生就业率高, 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近几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普遍情况下, 很多学生选择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充分说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压力。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门路广, 学生工作实践能力强,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这个专业的技术人才广泛分布在汽车、发动机、能源、环保、航空航天、船舶、空调等行业, 收入也很可观。

资料显示, 近三年的毕业生中, 进入知名汽车行业的有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上海大众、汇众汽车、长安福特、重庆长安、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丰猎豹、浙江吉利、柳州五菱、北汽福田等, 几乎全部囊括了国内所有知名的汽车公司。进入知名发动机公司与研究的有玉柴、潍柴、东风康明斯、重庆康明斯、上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中国航空动力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等。进入知名空调或热电公司的有格力空调、远大空调、志高空调、春兰空调、唐山热电集团等国内著名的公司。另外还有去华为、比亚迪、独资与合资企业等。随着世界及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及环保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客观需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好, 就业之路将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赵延明, 兰进好, 严敏.农业高校教师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7.

[2]宋晔, 裴维山.浅议大学专业课教学改革[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4.

[3]戴建军, 姜佰文.浅谈专业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6.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锅炉专业) 第9篇

【摘要】生产实习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文首先提出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生产实习单位不易联系、生产实习过程形式化、生产实习时间地点选取不合理、带队教师指导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实习前准备工作、改进实习教学模式及提高实习师资水平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对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  生产实习  效果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6-02

1.引言

能源企业的技术革新引发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1],如何既快又好地培养出适应国家能源工业的热动专业人才是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2]。生产实习是热动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产业状况和国情[3],并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4]。因而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时所具有的专业素养。

放眼全球,发达国家高校早已十分重视工程实训环节的教学。日本明确提出,工科高校教育要始终围绕工程实际进行[5]。欧美大学实践环节占本科课程30%以上,而我国却不到20%[2]。2005年一项针对约230名热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约79.8%的毕业生认为生产实践能力是专业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6]。可见探讨热动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是我国各高校迫切需要的。

2.热动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许多高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课程设计简化、毕业设计软化、生产实习形式化” 的不良现象[7]。尤其是生产实习教学中,许多高校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2.1 生产实习单位不易联系

首先,由于热动专业所限,一般生产实习单位都需选择各大电厂。但各电厂的工作核心都是安全稳定生产,接待大量实习生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电厂并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其次,由于本科生数量较多,若同时进厂实习会给电厂的宿舍、食堂等后勤保障工作造成较大难度。最后,近年企业收取的实习费用逐年攀升,但各高校校拨实习经费标准仍停留在90年代,导致不得不放弃部分收费较高的实习单位。

2.2 生产实习过程形式化

由于热动专业生产实习地点多为电厂,随技术发展如今电厂均采用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任何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大多数电厂都将学生安置在会议室或集控室里集中学习文件资料,不允许实际动手操作,造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即使有技术人员带学生到现场去参观学习,也多停留在走马观花层面,很难深入学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较高,但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因此讲解不够清晰透彻;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背景弱,造成无法与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沟通。以上各种原因均导致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学习主动性降低,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实习效果不理想。

2.3 生产实习时间、地点选取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热动专业实习地点多为电厂,但实际热动专业培养方向一般包括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新能源等方向[8],因此将所有学生统一安排到电厂实习并不合理,部分学生会觉得生产实习内容与己无关,学习态度敷衍,影响实习效果。

各高校生产实习的时间一般也是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末,夏冬两季刚好是用电高峰期,因此电厂大多不会进行大修,学生此时去参观学习无法看到设备内部,甚至出现 “站在锅炉旁不知道锅炉在哪里”的现象,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4 带队教师指导实践能力欠缺

各高校骨干教师一般专业能力较强,但往往需承担较重的科研或教学任务,因此无法指导生产实习,而生产实习带队教师一般都是刚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这部分青年教师虽然科研能力较强,但工程实践经验一般较为薄弱,导致在指导生产实习时效果并不理想。

3.生产实习准备工作的加强

为了保证生产实习教学效果,实习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位,才能给生产实习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3.1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多个稳定生产实习基地

多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对于保障生产实习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当某一实习基地因故无法接收实习生时不至于导致学生生产实习中断。同时,校企合作也是培养企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校企两方协商可以将学生的实习时间延长,从而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工程实践知识,同时对企业文化也加深了解,而企业同时也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2 提前制定实习计划,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提前联系并确定实习企业,并根据企业特点制定实习计划。实习计划中除需要明确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外,还需考虑到学生住宿、饮食、出行、医疗、安全保障等细节问题,以免在实习过程中出问题时无法应对。同时还要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需向学生说明以下内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与内容,实习纪律与安全规程,实习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对实习内容有初步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学习,使生产实习真正起到第二课堂的作用。

3.3 合理选择实习时间

电厂检修会涉及到众多热力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制粉系统、电气设备等,在检修过程中可以看到热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因此选择电厂大修期间进行生产实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跟随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设备内部结构,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也能及时向技术人员请教,并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进

4.1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文华学院热动专业生产实习基地为汉川电厂和襄阳电厂,但热动专业方向除了热能工程,还包括制冷工程、新能源等,因此仅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无法满足部分非热能工程方向学生的需求,因此我校鼓励学生自行或通过专业教师联系方向对口的实习单位。分散实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习内容也更有针对性,对于就业也有所裨益。因此目前我校采用的是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4.2仿真教学与现场实习相结合

目前生产实习现场学习部分的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是由于电厂对安全性的高要求导致学生不可能动手操作设备,另一方面是由于实习经费有限导致实习时间必须尽量压缩。而仿真教学的引入可以弥补现场教学的不足。在学生去现场实习之前,可先采用CAI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进行生产实习教学,通过CAI软件中的录像、图片等资料增加学生对电厂的感性认识。在现场实习之后,可采用电厂仿真实习软件学习机组启停、运行、故障处理等操作,强化现场实习所学知识。

4.3 生产实习与科研竞赛相结合

若要取得良好的生产实习学习效果,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背景,因此在日常教学之余,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与竞赛。教师如有科研项目,可以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进来,处理实际工程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节能减排竞赛、“挑战杯”科学技术竞赛等专业相关竞赛,在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5.提高生产实习师资队伍的水平

生产实习带队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效果,因此首先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切忌眼高手低。目前我校已帮助部分青年教师实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中学习专业实践技能,做到知行合一。其次,合理的师资队伍组成也是必要的,老教师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二者结合互补才能使生产实习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最后,可以聘请优秀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或办讲座,有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工程实践知识。

6.结束语

生产实习是热动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探讨如何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可以从加强实习前准备工作、改进实习教学模式及提高实习师资水平等方面着手强化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晨, 苟小龙, 唐胜利.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的热动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J]. 实践教学, 2009 : 107-109.

[2]徐旭, 赵晓东, 王玉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9): 148-149.

[3]田夫, 孙涛, 谢蓉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12): 179-182.

[4]马爱纯,周孑民,欧俭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9): 195-197.

[5]杨连发,周娅,廖维奇等.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及实习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 90-93.

[6]潘颢丹,贾冯睿,王卫强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问题及建议[J].石油教育, 2014, (1): 33-35.

[7]李长庚, 孙克辉, 盛利元. 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 6(3): 12-14.

[8]朱宝忠, 孙运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 科技信息, 2011, (29): 13-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年度自我鉴定怎么写下一篇:文职人员招聘宣传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