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劳动力转移

2024-08-02

剩余劳动力转移(精选6篇)

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1篇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界限日趋模糊,乡村地区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特征,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化的结果不仅使部分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而且使部分由于城乡迁移政策而未彻底实现地域转移的农村人口在所从事的职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点形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小城镇特性,成为准城镇人口。

2.异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机理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益机制和需求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有利于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3)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进入城市,使劳动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学习掌握了劳动技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素质。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1)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减少农民,使其转移到非农产业。(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搞好劳动外出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流动就业,缓解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5)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改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城市之间实现人口无障碍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验借鉴或启示

(一)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较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之初便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为农业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和物质支持,从而成功地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力快速转移的进程。而印度和韩国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得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缓慢,韩国虽然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但却长期与通货膨胀相伴。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首先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顺利进行。

(三)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显然与其较强的资本形成能力密切相关。而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像台湾那样,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的功能,提高储蓄率,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另一条是像韩国那样,大量利用外资,走资本引进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模式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应吸取的教训。值得重视的是,引进外资的规模应与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避免陷入债务负担吞噬经济增长成果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应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迁移,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可行的。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通过农村城市化的方式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国台湾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采取了分散型转移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和以中心镇为细胞的多层次的城镇空间构型,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可避免像韩国和印度那样,因农村劳动力过量涌向大城市和不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内部机制,而出现诸如大城市恶性膨胀、城乡差距过大,以及转移质量差,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无法同时实现等问题。

近年来,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由2001年的14万人次增加到今年的50万人次;农民增收中非农收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1燉8提高到目前的1燉4。不少地方已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实现本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对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肯定成绩,积累经验,打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基础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调查研究,制定规则。1995年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按照国家劳动部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暂行办法》新劳就险字〔1995〕号、《关于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实行计划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劳计字〔1997〕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管理的通知》新劳计字〔1998〕83号。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引导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区外劳动力和区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自发性转移过渡到有计划、有序转移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增加农民收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机构,积极试点。2000年12月,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计委、农业厅、科技厅、建设厅、水利厅和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了自治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试点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承担日常工作。指导小组确定米泉市、托克逊县、富蕴县分别为国家、自治区试点县市。各试点县市成立了以分管县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基本形成了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乡镇企业、畜牧、教育、扶贫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米泉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100个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城市后,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该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02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实现经济收入148亿元。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对促进其他县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疆85个县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设立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服务窗口,296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机构,并与20多个省、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

三因地制宜,努力推动。为了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在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实行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原则,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小城镇,开发农村副产品深加工、销售和城镇社会化服务岗位,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立足就近就地转移,鼓励返乡创业。各地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务工劳动力把在外面学到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开办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自办企业的,侧重在帮助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上给予协调支持;对承包企业的,给予联系推荐。五是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各地利用县市乡镇两级职介机构,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本区域公路、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和跨区域农作物收获。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预期目的。

虽然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一是部门之间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工不清,造成上面职责不明、下面多头管理,就业服务、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协调。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三是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就内部环境而言,各地还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优化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据国家现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就业政策和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科技厅、交通厅、财政厅、建设厅、水利厅、教育厅、畜牧厅、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制定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建立起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管理机制。

二大力加强县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各县市、乡镇都应建立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就业的工作机构,明确“一个规划,两个加强,三个统一”的工作任务。即: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统一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统一城乡就业、劳动力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同时,打破就业二元格局,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政策,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渠道。一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立足区内,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产内部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转移;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事季节性劳务创收。各地要按照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当地农民工人数必须占到普通工人数的50,引导企业使用区内的劳务资源。二是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把对国外、区外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农民到外地打工、创业。

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普通工应重点培训语言能力、法律法规、劳动纪律、施工和安全生产常识等内容;技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具有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劳动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农业、工青妇等各方面力量,紧紧围绕就业搞培训,利用社会力量搞培训,突出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真正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五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等多种形式,促进劳动力逐步实现从农村向小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积极宣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破除陈旧观念,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加入到转移就业队伍中去

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农业作为最大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提高畜牧、水产、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外向型农业占农业的比重,重视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商品基地。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壮大提高农业各个产业。积极培育“龙头”,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农民运销队伍、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二、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十五”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将大多由非农产业安排,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将逐步扩大。要切实抓好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推动已改制的中小乡镇企业优化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在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引导乡镇企业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路子,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我省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要深化建筑企业改革,提高组织程度、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发展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拓宽经营领域,加快技术进步,扩大经营规模。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杠杆,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集中、规模大、回收期长、能大容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建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的建设。抓紧交通、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以重点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同时,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四、加快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要结合资源开发和临海工业布局,重点建设一批沿海中心城镇,增加小城镇密度,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联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通过强化产业集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五、全方位开展劳务输出,积极鼓励返乡创业

鼓励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是帮助农民增加原始积累,锻炼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全省劳动力大量集中在苏中、苏北,要结合实施南北产业转移工程,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跨省区劳务协作,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机遇,与有关省区共同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开展多样化的劳务交流活动。重视做好海外劳务输出工作。当前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我省扩大劳动力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信息、组织等方面搞好服务,推动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从建筑业向农业、电力、建材、路桥、石化、煤炭等多行业延伸,尽可能多地向海外输出劳务。要加快实行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联合运作,以及各级各类劳务输出机构纵向、横向联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鼓励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环节。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把鼓励返乡创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通过在小城镇兴办小型工业园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户籍、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对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要抓紧做好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交流机制,探索和总结不同条件下在外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在各行各业中的能人带头和典型示范作用。

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推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建立多种职业培训基地,开展对口培训。劳务输入地区要加强对外来工的培训,劳务输出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本地传统特色,选择1-2个“拳头”工种作为突破口,开展培训工作。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鼓励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运用远程培训和广播、电视、函授教育等多种手段,继续利用“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有效形式,灵活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根据当地资源、劳动力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调动农村劳动者开展个人培训,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积极性,并发挥“能人”带动培训的效应。结合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实施,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力争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开通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建立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完善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取消对劳动者流动就业的限制,改革现行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对城乡劳动者进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探索建立劳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制订和实行适用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管理办法。逐步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分割格局,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各级政府要从总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部署,并作为衡量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要建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计划部门要细化、落实目标,并在安排投资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农业部门要将劳动力转移纳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之中,制定有利于吸纳就业的农业政策措施;建设部门要制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有关方针政策,对试行城乡统筹就业地区的城市及乡镇进行统一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根据项目和工程,提出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尽可能多地安排农村劳动力;教育部门要协助做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各方面要形成合力,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2篇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以自发的跨区域流动为主,以从事简单的非农行业为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务工劳力为X万人,占农村劳动力X万人的X%,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X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X%,小学占X%,初中占X%,高中占X%,中专占X%,大专及以上占X%,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X%。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本市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市城镇化水平为X%,低于重庆X%的城镇化水平,多数镇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肯定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得到放宽,但农民在就业、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城镇就业成本大。二是土地制度制约。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的分散经营既束缚着农业劳动力的手脚,不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六)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据调查,我市X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组织的转移仅占X%。这表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全力推进“XXX工程”。大规模发展pIC生猪、葛、水产等产业和其他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X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X%,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 第3篇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又分为农业内部转移和农村内部转移。农业内部转移, 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农村内部转移, 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

应该说, 内部转移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首先, 这种转移所花费的经济成本、教育成本、交通和环境污染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和投资规模等相对较低;其次, 这种转移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和整体素质, 从而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提供技术保障;再有, 这种转移可以促进农村各种要素的重新配置, 在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通过使大量剩余劳动力“脱农而出”的举措,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最终实现外部转移提供可能。

1、建设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所谓现代农业, 实质上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 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不能依靠小规模的农户经济, 必须走内涵式规模经营的道路。面对人多地少这一中国农业的基本国情, 要形成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只留下少数农场主在农村搞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因此, 在中国当前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农民通过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 降低劳动投入的比重, 生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目的, 这就是内涵式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的规模经营。走这种内涵式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建设道路, 有利于推进农业实现快速发展, 进而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2、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要在第一产业内部开发性转移农业劳动力, 包括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加快发展林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特别应通过维护和重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 治理大江大河, 开发荒地、荒山、荒坡、近海滩涂, 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 减少剩余劳动力数量。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尚有可垦荒地数亿亩, 宜林荒山、荒坡11亿亩, 草坡6亿亩, 荒水近1亿亩, 沿海滩涂上亿亩。专家估算, 开发这些资源, 每年需劳动力400万左右;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兴修水利工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改造中低产田、修建农村公路等, 每年也需要数以百万计劳动力。因此, 在农村深化改革中, 应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 组织和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军的流动方向由单一的城市转向非耕地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既起到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又满足了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3、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特征, 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 对农业主导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 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密切地连接起来, 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其核心是围绕某主导产业或相关的若干骨干产品, 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 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其实质就是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 涵盖到第二、三产业领域, 通过某个农产品, 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见, 农业产业化能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同时, 农业产业化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4、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

目前, 我国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 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层次都不高, 这样, 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就十分有限。为此, 应从以下两方面促进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首先, 要大力发展农村家庭企业,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创办龙头企业, 大力培养农村星火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按照企业发展的一般程序, 通过走家庭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的路子,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 继续搞好乡镇企业, 国家要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的待遇, 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以一定的政策扶持, 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和连片开发。同时, 通过理顺产权关系以及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兼并、联营等形式, 实现乡镇企业的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还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而使之继续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5、大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薄弱, 因而农村的第三产业应当成为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之一。我国不仅要继续促进农村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还要注重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发展农村的观光旅游业, 以“农家院”和体验农村的生产、生活为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的农村观光旅游业, 在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与其所熟悉的生产和生活截然不同的休闲和度假场所的同时, 开拓了一条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良好途径。因此, 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业应成为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走城市化道路,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

城市化, 有人称为都市化或城镇化, 都是英文urbanization的不同译法。这一概念最早由西班牙工程师A·邵德 (A·Serda) 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 到了20世纪为全世界所接受。对于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人口学理论认为,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地理学理论认为, 城市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是一种在地域空间上的转换;社会学理论认为, 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 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经济学理论认为, 城市化是指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变为城市所代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即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

我国城市化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 城市化滞后使得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在不断拉大的同时, 还严重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转移的步伐;其次, 由于城乡隔绝体制的限制,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多被迫选择就地分散转移, 基本上是离土不离乡, 农民既不能将非农产业看作是自己的长期生存保障, 脆弱的非农业也不能给农民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因此, 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是促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外部转移的主要途径。

“十一五”规划表明, 我国将围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健全区域协调互助机制, 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1、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 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城市化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城市化启动和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对人口、产业的吸引和集聚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之后, 是以城市对乡村的扩散和辐射作用为主;而在城市化的平稳发展阶段, 人口和产业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转移则处于一种均衡状态。所以, 必须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把城市和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的范畴, 把两者的统筹发展作为城市化的一条主线, 这样才能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偏差相对严重的背景下, 当务之急是要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 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破除旧体制下失衡、矛盾的城乡关系, 建立新型的、符合城乡统筹发展观的城乡关系。重点应改革现存的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户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金融制度、农业税制、公共品供给制度等, 保证农民能平等地拥有财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权利, 保证农村能及时地拥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品投入等方面的发展, 保证农业能公正地拥有市场准入、财政支持、信贷服务等发展机会。具体来说, 当前工作重点应从体制创新出发, 加强实施四个一体化建设:即城乡空间一体化建设、城乡市场一体化建设、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

2、采取多途径发展方略,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城市学的研究表明,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 中国的超大城市和大城市一般是跨省的和省一级区域经济、科技、信息中心, 中小城市多数是全国制造业的主要载体并对周边小城镇能起辐射带动作用, 小城镇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的潜在城市化向现代城市化转化并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的作用。在城市化发展途径的选择问题上, 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是舍大求小的战略, 笔者认为, 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事实证明, 我国实施的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城市化的进程, 因为这种战略不仅带来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发展的粗放和产业结构的低档次, 而且使得二元经济结构迟迟得不到有效调整。加之城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致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外部转移的进程迟缓。为此, 中国绝不能走舍大求小的路子, 而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形成合理城市体系的多途径的城市化道路。

3、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现代化水平的差距而实施的一种发展战略, 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 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第一, 新型工业化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新发展, 这必然需要大量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 从而为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外部转移提供了大好的机遇;第二, 新型工业化在促进中国工业化获得新发展的同时, 必然需要比传统工业化时期更多的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提供各种服务;第三, 新型工业化带来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 必然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第四, 新型工业化对知识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必然要求扩大招生规模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这无疑给中国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第五, 新型工业化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可以为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城市的扩建扩容提供物质和财力的保证。

4、走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 加速中等城市扩容

由于以往实施舍大求小发展城市化的战略, 致使我国城市结构严重扭曲, 在660多个城市中, 绝大多数是小城市和数以万人计的规模极不经济的小城镇, 缺少百万人级的大城市。因此, 我国应当在市场机制推动和政府引导下, 把相当数量的中小城市发展为大中城市。同时, 要在人口向城市集中还未发生明显的“城市病”之前, 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或制定优惠政策, 引导人口流向以中等城市为主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加速中等城市扩容并推动它们向大城市发展是我国当前实现城市化见效最快的战略措施。因为目前我国特大城市量的扩张已经开始减弱, 质量提升逐步加强, 因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要求日益强烈, 换言之, 特大城市目前已经积压了越来越多的相对中、低档的人力资源, 而众多的小城镇一方面对这些人力资源缺乏吸引力, 另一方面又安排不了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因此, 只有中等城市可以比较容易地把特大城市和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吸纳过来并重新组合, 从而使之顺利实现再就业。总之, 我国目前小城市和小城镇太多, 现有中等城市吸纳力不足, 我国急需百万人级的大中城市来接替大都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所以, 加速中等城市扩容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外部转移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北京大学培训中心“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专题研究班”学习材料, 2007年4月8~14日

[2]、周首相.浅谈我国社会主义农村道路.河南日报, 2005-01-25

[3]、胡学勤, 秦兴方.劳动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第245页

[4]、张岩, 张人广.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第1~6页

[5]、谢俊贵.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中国软科学, 2002 (7) , 第28~33页

[6]、刘福垣.社会保障主义宣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第307页

[7]、陈剑.中国人口变动正进入重要时期[N].中国经济时报, 2006-07 (6)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第4篇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已没有后推的余地

在未来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仍属就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现象。在建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我们都曾多次面临过相当严重的就业压力。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再次骤然 严峻。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普遍离开劳动岗位的“下岗”问题之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 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构成了就业形势的新特征。

“十五”发展过程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按照已经写入“ 十五”计划的数字,在此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这400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当于 “十五”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的18.87%和35.71% 。

事实上,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5年转出4000万剩余劳动力还 是远远不充分的。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需要在未来5到10年左右的周期内,每年 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 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才行。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 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民经济扩张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 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

上述估计是否太过夸张了呢?一个事实是,我国的可耕地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按 照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大致推算,我国的种植业最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人就够了。而 2000年末我国乡村就业人数为4.99亿人!

我们能否推迟这样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历史进程呢?不能。在“九五”末期以来 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得出一个高度共识的结论:可持续地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只能是减少农 民。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不作好这件 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就没有希望,工业化、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趋于激化

在“九五”发展过程中,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已经在不断增加 ,但那时城乡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基本上是处于分割状态的。因而前期城乡劳动力对劳 动岗位的直接竞争并不十分普遍。

“十五”期间,这种就业市场的分割状态将明显趋于瓦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市场 导向下的竞争就业已经成为“十五”期间就业岗位配置的基本原则,城乡户口壁垒已经明显 松动,歧视性的地方就业政策正在被加快清理。另外一个明显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 方面城市劳动力正在不断降低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正在通过 种种就业技能的学习途径努力提高自己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 的直接竞争已经不可避免。而更为值得担心的是,这两部分劳动力群体中最先相互“碰撞” 的,很可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年轻力壮、流动性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相对强势群体和 城市劳动力中年龄偏大、劳动技能单一、文化素质较差的“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可以肯 定的是,未来社会对劳动力市场的政策诉求中,要求“公平”和要求“保护”将成为最明显 的呼声。如何协调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避免城乡两大劳动者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 矛盾激化,将成为对我国正在发育的劳动力市场和正在不断规范的就业政策的严峻考验。

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根本出路

“九五”末期,在对重大战略难题的研究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国前期的经济发展存在 一个明显缺陷,这就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人们共识,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历 史任务、缓解日益尖锐的就业矛盾、调整城乡之间经济关系、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以致实现 资源节约、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调整人类经济 系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的共同解决办法就是发展城市。

但“十五”计划所强调的城市发展重点是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突出这一意图,“十五 ”还特别强调,要“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

现在看,我们的城市化战略需要重新回答一个问题:究竟是“孩子长多大就得作多大衣 服”还是“衣服能作多大就让孩子长多大”?

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在工业化进程中,新增就业岗位主要是由城市经济创 造出来的。城市经济对就业岗位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优化组合城市经济资 源,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的需求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在社 会化大生产和城市社区的环境中,新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才能被不断创造出来。二是深化社 会分工,推动社会服务业不断发展。在现代经济中,就业岗位的增量部分主要来源于社会服 务业的发展。三是城市建设本身也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 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事实上,我国过去两年来的实践的发展并未按照“十五”的设想展开。2000年以来,各 地普遍启动并呈现出极大活力的并非是小城镇,而恰恰大中型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以及与此 相应的城市建设加速和城市经济活跃。

大中型中心城市先于小城镇、小城市而出现加速扩张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小城镇、小城市应当发展。但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小城镇、小城市发展的前 提是社会化分工的广泛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没有大中城市的分工组织作用,人们 主观想象中的“城镇化”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和 中国“入世”的推动下,各地都需要有自己的能够直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现代化“窗口”城 市。而且大中型中心城市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重心,结构调整和存量资源 优化重组的要求要远比农村社区的城镇化改造更为迫切。“九五”中后期以来,我国地级以 上的230余座城市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如果不是过去两年大 、中城市的加速发展为新转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今天面临的就 业形势会比现在严峻得多。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些年中,大中型城市的发展不仅仍将是国民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最重要支持力量之一,而且也仍将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

通过制造业发展把更多就业岗位转移到中国来

现在看,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的最多产业之一。从现实出发,中国应当加快制造业 的发展步伐。事实上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当前,中国 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产量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厂”。

在以家电、手机等产品为代表的制造业出现新一轮扩张的同时,作为工业化阶段制造业 典型代表的轿车工业也开始萌动。2001年以来,中国轿车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新品牌、新型号 层出不穷。其中不仅有一汽、二汽、上汽以及天汽等老牌轿车生产基地的新产品,而且很多 省区新厂家的产品也在“家庭车”概念上尽夺风头。2002年前半年,我国轿车的产量和销售 量的同比增长速度均在30%以上。

发展制造业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我们要积极参与对有限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争取把更 多就业岗位转移到中国来。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基本趋势是,在世界范围内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远远 赶不上经济本身的增长速度、扩张速度,就业岗位正在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另一个趋势是, 发达国家在争取占据更有利分工领域、从高科技产业中获取更多国际比较利益的同时正在丧 失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包括制造业,向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转移已 成明显趋势。

从现实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内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从我国的切身利 益出发,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态势。要积极参与而不是回避这一竞争。在世界经济增长放 缓的形势下,我们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各项战略措施,应当 有利于参与这一竞争。争取把全球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地配置到中国来,这应当成为我们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

“就业优先”应当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

从理论层次上看。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历来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条是物的扩大再生产 优先,另一条是解决人的问题优先。但是,在我国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正 视的是特殊性。

我国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占我国劳动人口主要比重的农民还远未完成从自然经济下的 小生产者蜕变为按照市场方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 业转移的高潮正在开始。这个特殊性决定,缓解社会利益矛盾以及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在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就业状况的改善。这就需要我们把“就业优先”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

就业优先的基本含义是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优先。就战略思路看,就业优先原则应当重 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的市场发育。当前,在劳动力市场发育上有三 个需要澄清之处:首先,鼓励劳动者成为小商品经营者、股份合作制下的合伙人不是劳动力 市场发育的主要方向。强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内在经济联系是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条 件下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式;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要求的恰恰是弱化劳动者与 生产资料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雇于资本的劳动者是大多数,他们才 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次,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采取歧视性政策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 良性发展。我国的发展战略应当是逐步建立起符合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方向的非歧视性劳动 力市场 ,消除城乡、工农利益矛盾趋于激化的潜在威胁。三是无规则的自发状态不是合理 的市场竞争状态。由于不同劳动力群体自身的再生产费用不同,对社会经济矛盾的影响程度 不同,劳动力的市场参与规则不但要协调竞争秩序,而且要协调不同群体之间对有限岗位的 竞争矛盾。

第二,劳动者利益要适度优先于资本利益。市场经济下劳动者利益的基本体现是通过就 业获取收益。集中化与规模经济、减人增效等都是提高资本收益的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劳 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都是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利益的政策。国企改革、结构转换、企业 规模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手段改进等方面政策需要与就业岗位的增加密切结合起来。

第三,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结构升级政策。从长远过程看,在我国的经济调 控政策中,对增长速度、信贷规模、货币发行、财政与外汇平衡、总量平衡等方面的控制应 当适度服从于降低失业率的要求。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升级政策不应以不适度地牺 牲社会就业水平为代价。

第四,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政策成本要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给予 安排。城镇扶困、完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国有企业职工体制身份转换、社会培训成本、下 岗职工再就业工资补贴以及向衰退区域导入新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成本应当在中央与地方政府 的财政支出中给以优先保证。对就业矛盾格外突出的局部区域还应采取特殊对策,要尽快制 定和出台衰退区域经济振兴扶持政策。

第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提高。按照一般规律, 社会收入水平、生产率和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相互连动的关系。收入水平增加总是建立在生 产率提高基础之上的,而生产率提高总是会形成对就业岗位的排斥。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 的战略措施中,有必要特别注意控制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一方面尽量减低由此形成的 对就业岗位的排斥;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度推高城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水平,从而造成社会保 障体系发展的困难。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5篇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建议

近年来,由于城区面积不断向周边拓展、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中型企业征地、城市绿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占地等原因,我市农村用地在逐年萎缩,“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逐年增多。这部分在城市化推进以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但是

一、政府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协调和组织。要摸清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要采取适度、合理、有序的政府行为,引导剩余人员转变观念,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增加收入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发性、盲目性、流动性。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

1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措施。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劳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即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我市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要列入各部门的重要日程,将其成为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项主要内容。

三、积极组织向国内外输出劳务。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显示:世界各地走出国境以外的劳务每年约达一亿人,而且逐年增加。巴基斯坦全国人口1.2亿,泰国人口6000万,菲律宾5000万,他们每年分别向国外输出劳务200万、60万、30万。这些国家都从劳务输出中获取了巨额利润,有力地支持了本国的经济建设。而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在外劳务总数仅15万左右,而且输出结构单一,地域狭窄。因此,努力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外经贸部门应积极创造更多国际劳务输出机会,并形成长期化、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各相关部门要与用工短缺的省、市地区取得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利用我们建立的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到各村各户,让有意向的农民减少转移的盲目性。

四、发展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从需求上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在多种农产品的用工需求上,谷物每亩用工只有14个,而蔬菜每亩用工为62个,水果每亩用工为67个,生猪每头用工为21个,牛每头用工为57个,淡水鱼每亩用工为31个。比较而言,粮食作物用地量相对较多,就业量却很少。我市在特种养殖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继续做强做大这些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也为安置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题报告 第6篇

B——自选课题;

课题类型:(2)X——理论研究;

上一篇:小岗村发展变化下一篇:3D MAX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