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汇报范文

2024-09-06

走转改汇报范文(精选9篇)

走转改汇报 第1篇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小结

长春电台新闻部按照省委、市委宣传部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宣部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一、制定方案,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台领导先后三次召开“走转改”会议,提出新闻采编人员要沉下去,切实转变浮在上面的工作作风,改变扒材料,枯燥、浮躁的文风,深入到火热的人民群众生活中去,采制出具有舆论引导力,具有感染力,具有时代表现力,反映本质的新闻。新闻中心高度重视中宣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做到部门主任亲自抓、负总责,副主任具体抓,制定落实方案,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将全国、全省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增强新闻队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坚持群众路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体时间安排从8月11号开始,集中利用3个月的时间,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走近基层,走近群众,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的生活,宣传基层变化。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后此项工作进入常态化。

二、开设栏目,落实基层采访常态联系点。

电台新闻部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在重要新闻节目《新闻早七点》中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专栏稿件编排在新闻第一时段,并配以气势恢宏、引人入胜的栏目宣传语,对播出的相关稿件加以提示。在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占比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这部分新闻大都面孔生硬、语言僵化,形式呆板,缺乏活力。电台新闻部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时政新闻“文风”改革,增强时政新闻的贴近性与亲和力。要求记者对会议、省市领导政务活动必须全过程跟踪,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寻找最能体现新闻本质的亮点,对导语、标题、正文结构都要精心锤炼。目前,电台新闻节目时政报道改革已经“动”了起来,全体采编播人员都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改革之中。电台的《今日快讯》是一档晚间新闻节目,播出时间为晚六点。此时间被广播业界成为“鸡肋”时间。多年来,这档节目一直采用早新闻相同的文体、播报风格趋同,是早新闻的缩小版。这种不求变化的新闻风格限制了听众收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电台新闻部认真查找问题原因,深入分析中央台、省台及电视媒体晚新闻竞争格局和态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决定对晚新闻进行改版,提高节目质量和宣传效果。在播报上借鉴采用朝闻天下、马斌读报、新闻社区体例,要求语言轻松,语气平和,姿态要 “低”;在文风上,舍弃正常录音稿件形式,转而采用 “电话连线”这种易于与听众拉近距离,容易被听众所接受的形式。这一改变带来了收听变化,距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近期电台晚新闻收听率稳步提升,从七月末的百分之零点零一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一点一二点,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了初步效果。

三、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实践,提升新闻节目质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中央、省市宣传部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其目的是希望记者“沉”下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采访报道反映人民群众进行的火热生动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实践,采写制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新闻作品,进而大力弘扬主旋律,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中宣部提出走转改之前,电台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尝试,无论从提高新闻质量上,还是锻炼队伍上,都取得了积极效果。比如说,去年七月末的抗洪抢险,在抗洪最关键的阶段,电台派出五位记者,分别到长春所属五县市区抗洪一线采访。这五位记者与抗洪干部群众吃住在一起,在一起摸爬滚打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白天在大堤上采访,播发连线报道,晚上要制作录音报道,经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记者回来时,像“泥猴”一样,已经多少天没洗澡了,但是精神状态很好。这半个月记者采制了在一线,与抗洪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采访到了大量鲜活新闻,记者自己说,从人到稿子,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密切了记者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

今年为配合建党90周年,电台新闻中心与沈阳电台、哈尔滨电台共同策划了大型报道“红色记忆”,反映东北地区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历史。与长春市党史办、长春市档案馆、长春市烈士陵园联系,筛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革命先驱典型,制作出90期红色记忆报道,在7、8、9月三台同时播出。这期间,由于都是陈年往事,当事人大都不在了,记者千方百计与了解当时情况的人,或者是烈士家属联系,在挖掘上下了很大功夫。这种费时费力的基层采访,让记者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审视,提升了记者的敬业精神。与电台新闻部结合省市近期宣传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采编人员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8月下旬到9月初,长春会展活动密集举办,民博会、农博会、雕塑展、东博会等等大型展会,搅热了春城人的生活。这些展会是承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最好载体。新闻部要求采编人员前期报道要有广度,会中采访要有深度,会后宣传要有温度。在保证报道“量”的前提下,注重提高稿件的“质”。采用“社会新闻”的体例采访制作会展稿件,突出会展的细节,表现展会扩大交流,增进合作的实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长春市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一项全民性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城区和全体市民通力合作,务求创城成功。电台新闻部把这项宣传列为重中之重,在报道力量、稿件编排上给予倾斜。为提高创城稿件的可听性,新闻部组织记者深入到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进行了大量采访,报道基层群众火热的创城实践。组织开展了走近交警、走近环卫工人、走近志愿者、走近交通协管员、走近市民巡视员、走近长春好市民、走近社区干部、走近文明单位等系列体验式报道,通过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报道创城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人好事等先进典型,增强了新闻的可听性,每天播发相关稿件2-3篇左右,烘托了创城的舆论氛围。

长春电台作为省会市台,新闻宣传报道一直局限于城区之内,而对于城区之外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新闻涉猎不多,记者习惯于围绕会议、领导活动、宣传部通知进行采访,形成了等靠要的惯性。对于赴农村采访视若畏途,对农村的艰苦生活和采访条件有恐惧心理。今年10月末,电台为深入落实中宣部“走转改”活动要求,选派5名记者分赴长春所属五县市区,采访农村秋收、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情况,细化了新闻选题,要求记者一定要深入再深入,不仅要报道好,而且要有深入基层的体会。五位记者在与当地宣传部门沟通,掌握了当地的初步情况后,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采访。记者佟飞宇来到距长春市最远的榆树市,深入到刘家镇刘家村种粮大户老姜的田间进行采访,当时老姜一家正在地里忙着收割、掰玉米,他向记者介绍说,自己种的地有自己家的,还有租种他人的,一共有20多公顷,去掉租金和种粮成本,纯收入14、5万元不成问题。老姜把自己种地的一笔笔账进行了仔细测算,高兴地说,如今日子过得好了,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种地不收税,还给补贴。说到这些,老姜满脸都是笑容。老姜的情绪深深感染了记者,记者手里拿着有“杯口”粗的玉米棒,对农民丰收后的喜悦有了由衷的体会,于是一篇《农民老姜的“金算盘”》在记者脑海里勾勒出了轮廓。记者李斌深入到九台市农村养猪大户、记者夏菲深入到双阳区农村养鹿大户、记者邹天兵深入到农安县蔬菜大棚农户、记者方正深入到德惠市种粮大户中间,与农村群众吃住在一起,对农村群众的火热生活进行了细致采访,对新农村景象有了最初的印象,通过和农民的接触,增进了与农民的感情,对党的惠农政策有了深刻认识,也提升了记者对中宣部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必要性的认识。

下一步,电台新闻部将按照中央、省市宣传部门要求,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常态化,实现广播媒体舆论引导水平的新跨越。

走转改汇报 第2篇

█鄂温克电视台专题部

张洪伟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身为一名基层记者,走基层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就牧民的生产生活的稿件不计其数,记录一线工人工作疾苦的专题片举不胜举。但是,结合“走、转、改”活动的开展,受益颇多,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采访护林员为例,谈谈自己亲身感受:

一、精心策划为专题片增益了思想性

策划是做好专题片的第一要务,由于我部人员少,节目量和额外的工作量很大,有时拍摄一部专题片,来不及策划,拎起机器、带上胸麦就走,到了现场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有时急匆匆的拍摄完回来就开始写稿、编辑制作。而这次走基层,我们转变了工作作风,首先我们与林业部门协调沟通,联系采访地点,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他们分别来自哪里,有哪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的基础条件设施 怎么样?等等,等等。有了基础资料之后,我们又策划出拍摄方案,计划分两部分去拍摄,第一部分拍摄他们的生活,吃水去麦点抬水,洗衣服用河沟水,手机信号不通畅,每天点着蜡烛吃饭……第二部分拍摄他们的工作,每天登山巡山,对过往车辆检查……,有了雏形之后,拍摄起来就非常顺利,就不像以前那样边拍边想。这种拍摄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专题片的拍摄质量。

二、现场导语为专题片增添了艺术性

平时采访的时候,本人很少出现场导语,总是认为自己的声音难听、相貌不佳,总想用语言来叙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想在荧屏看到自己,这种自私的心态影响了以前很多好题材专题片的制作效果,考虑的只是自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观众,没有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为此,做出来的专题片大打折扣。通过“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自己增加了信心,这次采访准备利用现场导语试一试,把自己在采访中亲身体验到的真实感受用现场导语来告诉观众,引领观众,特别是在每个片段后的衔接上,现场导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该片从头至尾大约有十余处现场导语,为整个专题片增添了活力,深受观众的喜爱。

三、亲身体验为专题片增强了趣味性

以前我们深入基层采访,重点就是用眼睛看,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自己也感觉到了内容很肤浅,表达的不到 位,显得苍白无力,有时候写基层人的生活千篇一律就是辛苦,反复强调辛苦,具体怎么辛苦?表达的就不是十分清楚,其原因何在自己始终没有找到最佳答案。结合这次“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意外地发现答案水落石出,就是缺少亲身体验这个环节,没有亲身体验,哪来的感受,没有感受,怎么才能写出来感受。而这次采访中,我们和护林员一起劈柴、一起抬水、一起登山、一起做饭、骑摩托车拍摄等等。同吃同住,倾听心声,他们做什么我们也效仿着去做,从中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简朴。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写出来的解说词富有真情实感。

四、大众语言为专题片增加了欣赏性

走转改汇报 第3篇

走基层要走得实

自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 笔者就“走基层”问题开始了频繁的思考, 并和同事展开讨论。我们就在基层, 我们就是基层, 作为基层电视新闻记者, 走基层要如何走?

新闻的“三贴近”原则要求, 新闻报道无论在何种时候、何种情况下都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反映群众的愿望、呼声和需求。笔者认为, 记者要在走基层中贯彻“三贴近”原则, 就必须从自己所在社区这个身边的基层走起。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 每一位记者同时也是社区居民的一份子, 下班回家后, 仍应保持新闻职业的敏感惯性, 要主动睁大眼睛、张开耳朵, 让以往熟视无睹的社区生活风貌进入自己的眼睛, 让以往家人、邻居絮絮叨叨的社区好人好事、趣人趣事进入自己的笔头、镜头。笔者正是通过与社区居民拉家常, 了解到李丹妮和袁迪宝两位老人五十年后重逢的跨国跨世纪爱情, 由此采制的专题片《不了的情缘》, 感动众多观众, 并获得2010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厦门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转作风要转得真

作风引领文风, 新闻单位政治要求高、纪律性强,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 为记者努力提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 以良好的作风促进新闻采访工作提供了契机。笔者认为, 在“转作风”活动带动下, 记者在新闻采写工作中, 要树立扎实的采访作风, 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思路敏捷、不畏艰险, “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 以新闻服务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是对记者采访作风的基本要求。随着DV摄像机、手机拍摄技术指标的日益提高、影像传输技术的加速, 部分电视媒体记者仅用通讯员拍摄的视频和采写的文字稿就做出了新闻, 满足于做电话采访记者、网络采访记者。且不论通讯员的拍摄、采写质量如何, 由于记者对采访现场的缺席, 注定了做出的新闻是浮在表面、蜻蜓点水。笔者认为, 重大灾情事件报道往往能够考验新闻队伍素质、提升媒体关注度, 作为基层电视新闻记者, 笔者感觉到, 由于基层电视媒体缺乏竞争, 记者容易丧失对重大灾情事件新闻的敏感性, 在采访重大灾情事件时, 记者必须在接到新闻线索后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 突破新闻现场地理、气候、人为限制, 尽最大努力还原新闻现场, 满足观众的知情权, 以影像资料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帮助。

笔者所在的海沧区地处沿海, 台风频发, 每一次大的台风过境, 笔者都扛着摄像机深入渔村、水库抗台抢险一线, 真实记录村民们的受灾困境, 所拍摄的现场画面多次被省、市电视台采用, 让观众及时了解灾情, 也为防汛指挥部抢险救灾及后续工作提供影像资料。

改文风要改得透

基层县区级电视台, 以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地方新闻为主打栏目, 时政新闻报道较多, “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前, 县区级电视台记者采写时政报道时, 容易不自觉地形成文风较硬的缺点, 新闻报道文风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尚有一定差距。

为增加时政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贴近性, 笔者认为, 记者应该利用采访空隙, 大量阅读相关工作文件、报告以及可以搜集到的背景资料, 同时向文件、报告撰写工作人员, 就政策性、敏感性较强的问题请教, 记者采制的时政新闻报道就有望改掉以往浮在表面、就事论事的缺点。在采制时政新闻报道时, 能够把握正确的报道口径, 做出深度、力度。笔者在参与采访2014年海沧区两会报道时, 一改以往就会论会的习惯, 深入挖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 采制的新闻《海沧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网络》、《海沧绿色校园百分之百达标》, 脱离了一般会议新闻的沉闷、枯燥, 既宣传了政府的工作成绩, 也向观众介绍了人民代表工作对老百姓实际生活的良性促进。

披四季风衣, 踏两脚雨泥, 笔者相信, 一名基层电视新闻记者, 如果能够在新闻工作中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拿起笔、扛起摄像机深入城市乡村, 书写火热的基层, 拍摄美好的生活, 就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工作, 在全社会更大范围地传播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报.脚踏着祖国的大地——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纪实.人民出版社, 2012.

[2]胡占凡主编.传情送暖贴人心——CCTV“新春走基层”典型报道纪实.学习出版社, 2012.

走转改汇报 第4篇

栏目主持:刘智力 孙树凤 王 珮 宁黎黎

编者按:2011年8月,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部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分党组书记、台长王求为组长的“走转改”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全台各频率、各部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增强群众观点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展“走转改”活动作为中央电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采编队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转改”活动开展一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体规划,周密部署,领导带头,全员落实,将“走转改”活动与主题报道相结合,与业务建设相结合,与媒体特点相结合,围绕社会发展与民生热点,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这些活动内涵丰富,选题多元,关注民生,紧跟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力大,上下反响良好,较好地实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品牌活动、特色活动来提升新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及队伍能力素养的目标。以国家电台优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丰富的实践开创了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基层新闻报道的新篇章。

走转改心得体会 第5篇

深入基层的新闻报道不仅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还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走转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只有敢于、乐于、善于为人民群众鼓与呼,才能赢得基层的信任。下面,是我对这个活动的具体的认识。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去

开展“走基层”活动,就是要把这个活动在最基层贯彻好,切身地感受文化体系的强大魅力,由衷地去评价这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正确与否。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评价”成为我们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活动的关键环节。

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的这个“最基层”,也是考验我们党员干部执政水平、为民排忧解难能力、与民关系融洽程度的标尺。只有走进这个“基层”,才能了解百姓所需,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能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写出真正反映民情民-意的新闻作品,才能起到监督和自省的镜子作用。

转作风:彻底转变观念

作风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个人素质和信仰理念,新闻工作的作风亦是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信仰理念。现实生活中,由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总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由于主观认识的局限和不足,总会产生一些新的麻烦和困难。“转作风”活动,就是要试图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是要试图解决新出现的麻烦和困难。

新闻工作总是有受众群体的。受众群体就是人民群众。工作的.时候,总要与人民群众打交道。让人民群众看到新闻之后觉得十分满意等方面。新闻工作者“官老爷”的态度和行为是错误的,是应该进行自我检讨的;新闻工作者“争名夺利”的心态和行为也是错误的,是应该进行自我反思的。新闻工作者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关心百姓利益,反映百姓需求,新闻受欢迎,不骄傲,新闻不受欢迎,不气馁,进行反思,找出原因,再接再厉,为下一次能够产生受欢迎的作品去努力。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写老百姓愿意看到的使用好“文风”这把钥匙,有利于新闻工作的持续、健康、有序、科学的发展;管理好“文风”这把钥匙,有利于新闻工作的受众群体——人民群众的接受、理解、喜爱、反溃要进行“改文风”这个活动,就一定要“改”在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要不断学习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最基层的语言,提升语言的层次感和认识感。

走转改心得体会 第6篇

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初步研究这项活动之后,我有了以下体会。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一定要一走到底,走到最基层。哪里才是最基层?我认为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就是最基层。只有走进这个“最基层”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有人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情民意。”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人民网在新闻写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们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人民网社区部编辑说,通过下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也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英文部记者张茜说,走基层不仅仅是一中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

总之,只有走到最基层,拥有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转作风:要真正“俯下身”

只有真正俯下身,深入到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有了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新闻内容,以真切的感受谱写新闻篇章。不可否认,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感情,传递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呼声。

“勿忘人民”四字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几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西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地不能离开人民”,“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

改文风必须抓到点子上。何为抓到“点子”,我认为就是要深入基层,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自活动开展以来,央视的《新闻联播》栏目也改变了不少,其内容不再是只有大事的报道,而是在细微处有了些许“调皮”,增添了老百姓也爱看的小事趣事,比如前些日子报道了赵薇的爱情片《爱》的拍摄情况。

走转改心得体会 第7篇

——记“走、转、改”活动心得体会中宣部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展宣传战线“走、转、改”系列活动,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开辟专栏对基层进行报道,而我们也开辟了“在基层”系列报道,我作为新闻记者,也深入乡村学校等地进行了宣传报道,此次“走、转、改”动收获颇多,总结一下有三点感悟。

日常积累很重要

这次走转改活动,大多数媒体选择采写三农问题或者民生问题,贴近生活,相对容易采写。而《蒲江新闻》作为一个党的喉舌新闻,新闻类节目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个产业、一个转变现象,这恰恰是走转改带给《蒲江新闻》的机会,我们作为记者要抓住这个点。我们做为最为基层的媒体,在处理这方面采访时比其他媒体更容易。走基层对记者要求比较高,因为在不同地方会遇到不的主题,需要平时的储备,不是说单纯跑某一些方面新闻,有三五年积累,就会觉得对这个方面比较熟。我们接触大约有三个主题,一个是城乡一体化、一个是建设最美现代田园城市、一个是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内容是非常开的,这就需要平时搭建一个比较好的框架。这次走基层回来之后对自己是个提升、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收获的不只是感动,还有一种感受

这次走基层,真正能够体会到生活中间一些变化,甚至是一些问

题,敢做敢想,这是走基层能够达到的真正目的。你从火热的生活中间跳出来,能够对这些有一个的思考。走转改的本质就是走群众路线,我们之所以开展这个活动,也是因为现在新闻战线的确有一些浮躁,我们做一些问题探讨的时候如果能够从基层视角出发,感受着他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文章写出来哪怕主题很宏观、很宏大、也能写得喜闻乐见一些。

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

在此次走基层采访中遇到有一个镇学校的校长特别欢迎记者去,校长握着我们的手说感谢所有记者,很欢迎记者去,不管记者报道内容是正面还是负面,只要问题探讨能够促进学校发展,他们就非常欢迎。这趟“走、转、改”之旅,能够让我了解感受到基层迫切需要发展的心情。所以说,应该经常出去走一走,发现一些问题、探讨一些问题。

最后,我觉得,基层工作中很多好的东西、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以及老百姓生活中巨大变化的事件和亮点需要记者一步一步走下去、挖掘出来,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老百姓需要的。

黄磊

走转改汇报 第8篇

始于去年8月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为党报在办报理念、新闻业务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和现实路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推进“走转改”过程中, 既受益良多, 又感触颇深。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 为党报办报理念注入了新内涵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形势下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 是有关新闻传播性质、功能、原则和规律的系统理论, 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及新闻传播实践基础之上, 通过不断传承创新, 依旧闪耀着迷人的理论光辉。

当下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的竞争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形成, 都对党的新闻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在多元化媒介背景下, 要继续保持党的主流媒体地位, 继续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发挥引导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报事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当前新闻界普遍开展的“走转改”活动, 就是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及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实践路径。

“走转改”深化了新闻从业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 强化了“新闻来源于事实”这一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对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和群众路线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通过“走转改”, 新闻工作者更加明确了党报的性质、宗旨和原则, 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提高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从而对当下的社会转型和变革给予切实有效的正向回应。

“走转改”是对新闻本源、记者本源的上升式回归, 是帮助新闻从业者克服浮躁心态的一剂良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构成其传播内容的是丰富多彩的火热生活;记者是社会生活忠实的记录者, 采撷生活的浪花, 把握时代的脉搏, 传达给人们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社会图景”, 所以说, “走基层”是新闻回归本源、记者回归本源的基本要求。

然而,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随着现代交通、通信技术手段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获取信息越来越简便, 浮躁的心态逐渐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尽管职业要求记者经常奔波在一线, 但有一些记者材料到手就匆匆赶着写稿, 忽略了与人民群众思想、情感的交流, 还有的记者常常是枯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抄搬文件, 反映到新闻稿件上往往就会用枯燥的数据代替鲜活的事实, 用政治口号代替深入说理, 用抽象的工作用语代替生动的口头语言, 看似激情澎湃, 实则虚弱无力。还有的甚至在网上摘新闻、凑事例, 写出的稿子千疮百孔, 成为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结果是, 主流媒体与普通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尤其是与年轻一代的距离越来越远。

“走转改”要求记者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从思想感情上、从工作作风上真正回到群众中, 要求记者不光要身入基层, 更要心入基层, 从这个角度来说, “走转改”不是对新闻本源、记者本源的简单回归, 而是一种上升式回归。深入实施“走转改”的过程, 促使记者摆脱浮躁, 认真思考, 体味百姓冷暖, 倾听群众心声, 真正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真正使党报成为党、政府和人民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走转改”是舆论多元化时代党报增强贴近性、提升引导力的有效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公众的价值理念日趋多元化, 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各种观念不断碰撞。当前传媒界对党报形势的判断, 有两句话需要警醒:一是有定位、没定力, 二是有地位、没地盘。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 切实提升舆论引导力, 关乎新闻宣传的效果, 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不仅是党报发展的现实需要, 也是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

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力, 就意味着要在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上下功夫。在实际操作中, 党报的一些报道存在一些问题:内容上和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利益点和兴奋点距离较大, 形式上或高高在上、套话连篇, 或面目呆板、语言平淡。这样的报道无法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更谈不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党报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证明, 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多分析, 才能挖掘出鲜活的素材, 总结出新鲜的经验, 采写出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新闻报道来。通过践行“走转改”, 党报要在保持自身权威性优势的同时, 更加注重从时政新闻、民生报道、舆论监督等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入手,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和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各个方面, 引导记者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让更多的普通人成为党报报道的对象, 更多百姓关心的话题成为党报报道的主角, 使党报的贴近性和亲和力大大增强, 从而形成舆论引导新优势。

综上所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正当其时。“走转改”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丰富了党报的新闻传播理念, 提升了党报的引导能力。通过“走转改”实现的一系列理念创新, 为党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 促进了党报新闻业务的新提升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启动以来, 全国主流媒体根据各自特点, 精心策划, 推出了一批批走基层的精品力作, 掀起了新闻战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波波高潮, 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探索, 是形成这些高潮的一朵朵浪花。

在“走转改”活动中, 河南日报领导带头落实, 广大采编人员积极响应, 把“走转改”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宣传报道相结合, 与破解新闻宣传“四难”的要求和实践相结合, 用心走基层, 用情转作风, 用功改文风, 推出了一大批精品报道。

“走转改”拓宽了党报的报道视野。党报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具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但是对党报这一基本职能的狭隘理解往往会导致党报新闻源较为单一。就目前党报新闻传播实践来看, 来自于党政机关的信息占据绝大多数, 来自于基层一线的新闻报道比例偏低。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并不意味着来自基层的报道就没有价值, 也不意味着来自党政机关的报道就能全部承担党报这一职能。党报职能的发挥, 有赖于新闻传播内容, 而新闻源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走转改”延伸和拓宽了党报的报道视野, 来自基层一线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得到了较多关注。河南日报自去年以来, 一直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持续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来自中原经济区建设一线的报道”等专栏, 截至目前已刊发各类“走转改”稿件 (图片) 1000多篇 (幅) , 大量充满生活气息和群众情感的报道, 为报纸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党报的报道视野拓宽了, 其营造的“社会图景”也最大可能地与客观现实相吻合, 从而对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 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职能。

“走转改”开掘了党报的报道深度。“走转改”让党报记者更多、更广、更深地接触现实, 深入了解社会实践和群众生活, 深入思考党报责任和时代命题, 这使得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更富有生命力。“走转改”的实施, 通过采撷基层一线的无数朵“浪花”, 折射出时代的变革, 党报因此散发出特有的魅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新闻工作者践行“走转改”提供了现实的广阔舞台。今年3月初, 河南日报启动“三化协调”大型采访活动, 编委会成员分头带队, 60位编辑记者兵分10路, 奔赴省内各地, 深入采访和调研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情况, 集团各媒体负责人也身体力行、带队下乡, 把采访活动变成一次了解社情民意、锤炼工作作风的“练兵”之行。在走下去的同时, 报社还采取请上来的方式。4月底、5月初又先后组织了两次座谈会, 邀请数十位县 (市) 、乡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就“三化协调”、新型城镇化引领, 尤其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谈经验、谈问题、谈感受, 他们用鲜活的实践、生动的表述、深入的思考, 启发编辑记者们站在时代高度思考这一重大命题, 也坚定了报社做好这一报道的信心。

“走转改”提高了党报的报道成效。“走转改”活动实施以来, 河南日报刊发了一大批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喜爱的高质量报道, 为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提供了有效途径:

——正面报道更有新意。正面宣传是党报必须始终把握的方向, 如果把握不好, 会使读者感到内容空洞, 难以信服。河南日报近期在重要位置开辟专栏, 组织记者深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一线, 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全省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新动态, 报道各地各部门宝贵经验和最新成果, 推出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领导认可、群众满意的报道, 是党报宣传报道跟着时政走、跟着新闻走的切实体现。

——典型宣传亮点更多。河南日报“走转改”报道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典型报道。这些报道的主角不是“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 他们是“典型的普通人”, 他们的平凡和真实让人们感到亲切、可敬、可学, 《英雄不老》堪为范例。今年以来, 河南日报在学雷锋报道中积极体现“三平”精神, 并提出当前弘扬雷锋精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 做出河南人的精气神的观点, 同时推出一大批基层干部群众为民奋斗的先进典型, 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和省委领导的肯定, 读者也给予高度评价。

——舆论监督切中要害。河南日报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大报道力度, 相继刊发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有成效的舆论监督报道, 涉及社会管理创新、关注停车难、医院卫生间卫生状况等诸多民生问题, 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并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比如关于医院卫生间卫生状况的系列报道, 通过记者的多次深入采访和一系列追踪报道, 最终达到了督促我省各级医院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的良好效果。

——新闻创新力度更大。通过实施“走转改”, 河南日报更加注重创新党报新闻, 要求编辑记者报道时力避单一化、简单化、程式化, 要紧密结合群众实际, 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新闻报道, 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作品, 改变了长期以来居高临下、冷漠生硬的话语方式, 得到了读者的充分肯定。今年4月, 《河南日报》刊发了焦裕禄精神系列报道;6月, 刊发了河南驻村干部先进典型周建奎的报道, 这些报道都本着“百姓视角、人文叙事”的原则, 讲故事、举例子, 言之有物、生动鲜活, 大大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 为党报机制体制创新提供了新动力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优良传统;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新闻信息, 是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新闻界的浮躁现象源于机制不完善。在过去的实践中, 新闻界的行为缘何与这种应有之义、内在要求产生了偏离, 制度的原因不可忽视, 也就是说, 之前形成的部分机制不是“偏爱”到基层费时耗力采集新闻的记者, 而是在客观上“鼓励”采访蜻蜓点水、炮制“速成新闻”的行为。

“走转改”不是短期之策、权宜之计, 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应该是一场运动, 虎头蛇尾, 应该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坚守, 变成新闻界的工作常态。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建立健全新闻工作的长效机制, 通过制度进行引导、保障和激励, 真正把这项活动由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 编辑记者变被动为主动, 从“要我下”变成“我要下”, 这样, “走转改”活动的效应才会不断放大, 人民才会长期受益。

建立健全促进“走转改”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为了使“走转改”长期坚持下去, 很多媒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结合自身特点, 从蹲点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等方面给予倾斜, 在工作安排、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 充分调动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 推动“走转改”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成为推动党报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 例如人民日报开展基层蹲点调研, 中央电视台实施名记者、名播音员带头走基层, 解放日报注重价值引领, 让“走转改”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等, 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河南日报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的实践与启示。河南日报各部门都已经根据自己的情况, 在农村、企业、学校、社区, 在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重大项目工地, 在边区、老区等地, 建立了自己的基层联系点。新闻出版部针对部门年轻人较多的特点, 较早建立了基层联系点制度, 并开展了“五个一”活动, 内容包括旁听一次县委常委会、参加一次县领导接访活动、联系一个小微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一名乡村基层干部、帮助一位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等, 促使夜班编辑“下了夜班上白班、出了报社进基层”。

河南日报一向重视对编辑记者进行业务培训,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为深入开展实施“走转改”活动, 我们对业务培训机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去年的基础上, 今年继续举行“政治家办报”暨“三项学习教育”培训。不久前, 我们与中国记协培训中心合作, 邀请中国记协领导和国内十几位新闻名家, 举办中国新闻奖高端培训班, 继续对编辑记者进行集中培训, 有效提升了编辑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认识, 为深入开展“走转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出精品多写好稿的责任意识深入人心, 牢牢扎根。

河南日报率先在集团内部探索对“走基层”采写的好新闻实施倾斜。下一步, 我们还将在集团层面对各媒体“走转改”好稿件进行评选奖励, 并使之成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制度;我们还计划每年拿出专门的活动经费, 在工作安排、生活条件上, 对走基层人员重点保障, 对常年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记者编辑, 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对“走转改”活动中的优秀稿件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提高对走基层稿件的评定等级, 用分值的形式体现优劣, 用薪酬高低进行调整, 完善奖励机制;在评先、晋职、晋级等工作中, 将“走转改”列入重点考核的范畴, 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推动“走转改”持续深入的长效机制。

“走转改”为党报提供了一次全面创新的契机, 党报应准确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 在办报理念、新闻业务和体制机制上实现质的飞跃, 这样才能继续发挥党报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走转改” 第9篇

关键词:“走转改” 深度 地气 底气

【中文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B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采用深度报道方式进行采访报道。所谓深度报道,是根据报道题材的特点而选择的一种全景式、分析式、阐释式的报道样式。这类报道往往题材重大或专业性强,采用一般的新闻“告诉”式报道方法很难表达出新闻的全貌,需要采用一定的分析、论述、阐释的方法进行报道,以使受众对于重大的、专业的新闻事实能相对快速地领悟和知晓。这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基本了解和掌握的一种报道模式,并在各媒体中经常运用。

一年多来,全国范围内新闻媒体“走转改”活动的鲜活实践,为我们在深度报道、新闻的深度表达方面打开了更广阔的理论认识空间。

基本现状和几点认识

提出以上观点,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新闻实践和认识:

1.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关注”的错位

曾经有不少纸媒和广播电视媒体做过受众关注度调查,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受众对某一张报纸、某一档新闻节目的关注度往往与媒体的编辑意图恰恰相反,他们常常更喜欢阅读二、三版的次要梯度的新闻,对一档广播电视节目的后半部分消息印象深刻。这种编辑意图与受众关注度的错位现象让我们时常感到困惑。常常是编辑认为重要的、事关全局的重大活动、施政举措的重要报道放在头版头条,但受众关注度并不高。受众往往更喜欢了解那些具体的,与他们更近的区域性、局部的个体事件。结论似乎已经很清楚了:那些放在头版头条的重大事件不是不重要,而是我们的报道出了问题。我们对题材的提炼和把握,我们对新闻事件的洞察和切入,我们的文风是否犀利、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甚至新闻编排的重要性判断和取舍,都会成为这些问题的一个部分,这才导致了这种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的关注度错位现象。

2.新闻题材的“总成”与“分拆”

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报道一直存在着一个倾向性,用一个机械专业的术语来比喻,就是习惯做“总成”式的报道,较少做“分拆”式的报道,这个分拆,并不是指我们经常使用的分篇式报道、连续报道,因为这类采写编辑手法如果是在同一时间和版面上出现,它们仍然是平面的。“总成”式报道在政策发布、项目启动等重大实践的发端节点上是必须采用的报道形式,但我们经常是报道完毕后就完事,并没有与这篇“总成”式报道在热度和时效上保持连接的后续报道跟进,如政策的执行过程,项目的进度以及这些政策、项目“落地”后的成效和反馈。当我们在间隔相当的时间之后,再次接触到它的后续新闻时,又因为报道没有明显的关联提示,时间间隔过久,使本来应该相关联、相承接的报道呈现碎片化,无法使新闻报道发挥出整体的集束效应。面对这种状况,就亟需我们的记者及时地走向基层,走向政策施行的“受体”,去报道施政的落实情况,报道“受体”的切实感受。这样的报道,就形成了一个全新概念的“深度”。这种深度,常常比我们经常运用的分析论述式的深度报道更可感、更具体、更易入脑入心,因而也就更具深度。

一年来,我们策划实施了不少这样的深度报道。我们的记者在走基层的报道中,让受众知道了国家惠民政策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也知道了不少地方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社会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真实生存状态。这种“分拆”式的报道与“总成”式的报道形成呼应与良性互动,强化了新闻的穿透力和影响力。

对新闻深度表达的理解,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的深度陈述、评论和阐释性的报道,也包括社会对新闻事件的承接、感受、评价、反馈的报道。从新闻发展趋势来看,这类深度报道的受众需求越来越强,以至于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主流。新闻媒体“走转改”活动的长期化、常态化,为更多优秀深度报道的出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走转改”与“新闻深度”的契合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三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实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并不陌生,记者走进基层采访,转变工作作风,新闻写作要力求鲜活,改变新闻写作上的“八股”文风,这在党的新闻事业开启至今一直是对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走转改”在我们原来的工作中更多地表现为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真正的来自基层的报道数量还很少,下基层采访还没有常态化和制度化;我们的媒体有时离实际生活远,新闻报道文风僵化的“官气”还很普遍。笔者认为:新闻的深度取决于进入社会和深入生活的深度,这个深度到位了,新闻的深度表达就水到渠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转改”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与新闻的深度是完全契合的。

从新闻界“走转改”活动开展一年多来的实践看,一些很普遍的现象值得总结,并且完全可以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认知,以形成对今后新闻工作的指导性观点。这里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个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用受众的视角从事新闻报道

“走转改”,“走”是基础。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勇于走下去,听民意,感民情,看民生,接地气,记者走进基层了,作风的转变就已经在其中了。走进了基层民众的生活,心灵被触动,思想感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面对生动的新闻事实,你就很难用僵化的文字进行报道,文风的改变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基层群众是我们媒体的受众,当记者走进他们中间,便比较容易具备用受众的视角来进行新闻报道的思想基础。十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平视生活》的文章刊发在《中国广播》杂志上,其主要观点是记者不能俯视生活,也不能仰视生活,要真正吸引受众,必须平视生活。俯视和仰视生活都会使生活在记者眼中扭曲变形,只有平视生活,新闻报道才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客观地贴近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实,也才能深入人心。

2.“落地”的状态即是深度

这里的“落地”指两个方面:一是记者本身“落地”,走出深宫大院,贴近基层民众,走进基层民众生活,见别人之未见,报寻常之未报。记者接了“地气”,心里就有了新闻报道的“底气”。这是有别于传统认识的“深度”。因为这样使记者掌握了深度报道所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新闻的力量在于客观,这种深度的采访,才是好新闻的基础。“落地”的第二个方面是指报道对象。走基层采访的内容大多与党和国家政策、当地政府的施政有关,在基层能最真切地看到、感到、听到。因为政策的终极目标是落实到基层的每一个老百姓身上,这并不否认施政发布的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但落实是最根本的,施政“受体”的感受、施政在“受体”身上产生的效果是施政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应该是新闻最关注的部分。记者在基层报道政策落实的情况,如果贯彻落实得好,报道就是一次重要的、真实的反馈,真正起到了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作用;如果落实没有到位,报道就会对政策落实形成“倒逼”,促使政策加快落实,是一次真正的舆论监督。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吸引受众,更是利国利民。

3.记者走基层是新闻的本义

依笔者看来,记者走基层,本是天经地义的事,记者不走进基层,不走进社会,不走进民众,新闻从哪里来?但是事情常常就这么奇怪。记者出入楼堂馆所,参加会议庆典,会议报道是必需的,会议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但一段时期媒体报道太偏重于会议与机关的声音太多,基层的声音太少,形成了大家都见怪不怪的现象,这恰恰是最令人担忧的。现在,从中央层面、国家层面提出新闻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实际上是对我们媒体多年来的某些不当倾向进行纠正。记者走进基层,新闻回归本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中国现当代的新闻传播史上,曾经出现过大量堪称经典的深度报道,仔细查勘,优秀新闻作品无一不是记者深入基层的产物。“走转改”,让新闻回归本原“走转改”,使新闻深度表达。这是新闻报道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上一篇:高等数学同济课后答案下一篇:关于就业报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