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2024-06-05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精选8篇)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第1篇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首先,从战略高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其次,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再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最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好的消费者是一种竞争力的源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三、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文化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国际规则等外部因素的变化,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经营业务类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它的竞争地位,避免盲目跟随别人,造成决策失误。

其次,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学习能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本、创造力之源。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树立忧患意识,着力增强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发明、反思、推广、执行的能力。要拓展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探索企业内部知识分享的办法。要在重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转化成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保证。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同行业中寻找战略伙伴,通过持有外国公司股权,跨越式提升研发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双赢。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专业标准制定工作。可以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使具备实力和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上市。企业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一个企业融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引进一套外部规范机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

再次,企业文化有助于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国家实行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利于化解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市场风险。大量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管理与技术,善于利用国际资本、人才等资源和市场,采取合作、合资等方式,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但在合作、合资过程中,要谨防“国际化陷阱”,注意规避风险。

四、企业文化能够打造企业名牌文化,确保名牌之树常青

为了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托举和支撑名牌,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必须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器物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名牌文化的培育,确保名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一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强化名牌意识。名牌意识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主动追求名牌、培育名牌、发展名牌的意识。它是名牌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的前提。具体讲,名牌意识又包括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品牌形象意识、大市场的意识和现代营销意识等。一旦将这些意识植入

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等等领域中,就会影响企业全局并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过程,那么企业离名牌就不远了。二是在行为文化层面上,要狠抓名牌管理。名牌管理是指企业为创造和保持名牌而在制度文化方面对企业组织及员工的各种行为所做的规范和约束,它是创造名牌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狠抓名牌管理,就意味着必须把名牌愿景转化为企业宗旨,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细化为经营方向、经营目标,成为职业理想,再具体输入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尤其是企业员工录用制度、工作规程、员工行为规范等,用制度激励员工创造名牌业绩;狠抓名牌管理,还意味着必须树立典型榜样,加强员工培训,让员工知晓、领悟名牌文化的真谛,使员工具备追求卓越的思维习惯,进而产生创造名牌的心理需求。三是在器物文化层面上,要打造名牌品质。名牌品质既包括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优质服务等,又包括商标的名称、样式以及产品外观包装等要素。打造名牌品质,首先要狠抓产品质量,包括提供一流的售后服务,这是名牌的生命。为此,要随时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参加质量认证工作,按照国际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并重视研发投入,以保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第2篇

毕业了,必须要提交毕业论文,合格方可毕业。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挺高的,需要有理论部分,实际应用部分。毕业生们最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下面YJBYS给大家提供论文范文一篇——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首先,从战略高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其次,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再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最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好的消费者是一种竞争力的源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第3篇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 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 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 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 等等, 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不同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 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百年企业的品牌理念非常明显, 深入人心, 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 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首先, 从战略高度看, 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 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 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其次, 从经济的角度看, 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 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 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企业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 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再次, 从文化的角度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 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最后,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 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 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 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 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 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 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其次,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看, 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 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 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一定的前提下, 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 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再次,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第一, 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 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 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 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接受者和使用者, 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

四、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首先, 企业文化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国际规则等外部因素的变化, 结合本企业实际, 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提出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 确定企业经营业务类型, 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它的竞争地位, 避免盲目跟随别人, 造成决策失误;其次, 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企业, 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 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学习能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本、创造力之源。要建设学习型企业, 树立忧患意识, 着力增强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发明、反思、推广、执行的能力。要拓展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 探索企业内部知识分享的办法。要在重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 提升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 并转化成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保证;再次, 企业文化有助于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 国家实行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 为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机遇, 有利于化解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市场风险。大量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 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 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管理与技术, 善于利用国际资本、人才等资源和市场, 采取合作、合资等方式, 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五、企业文化能够打造企业名牌文化, 确保名牌之树常青

为了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托举和支撑名牌, 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必须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器物文化等方面进行名牌文化的培育, 确保名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一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 要强化名牌意识。名牌意识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主动追求名牌、培育名牌、发展名牌的意识。它是名牌文化的核心, 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的前提。具体讲, 名牌意识又包括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品牌形象意识、大市场意识和现代营销意识等。一旦将这些意识植入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等领域中, 就会影响企业全局, 并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过程, 那么企业离名牌就不远了;二是在行为文化层面上, 要狠抓名牌管理。名牌管理是指企业为创造和保持名牌而在制度文化方面对企业组织及员工的各种行为所做的规范和约束, 它是创造名牌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狠抓名牌管理, 就意味着必须把名牌愿景转化为企业宗旨, 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三是在器物文化层面上, 要打造名牌品质。名牌品质既包括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优质服务等, 又包括商标的名称、样式以及产品外观包装等要素。打造名牌品质, 要狠抓产品质量, 这是名牌的生命。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 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摘要:如何开发和利用企业文化, 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大家认可的意识,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 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第4篇

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第5篇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分公司

陈雪燕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也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提升企业竞争力,构建和谐企业,重点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抓得好,员工的精神面貌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劳动热情就会高涨,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也会明显增强,反之,企业将失去竞争力,也就无发展可言。就如哲人所说: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走”不远的企业。世界500强之所以胜出其他公司,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企业保持了百年不衰。因此,作为港口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业,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中。具体涵概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文化。上下同欲、政令畅通,人人快乐工作。做到一位领导就是一个标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使员工队 1 伍成为上下同欲、政令畅通的团队;二是人本文化。以人为本、人尽其才。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增强企业向心力、亲和力,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创造力,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三是经营文化。为货主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四是服务文化。满足货主需求,服务永无止境。以优质、方便、规范、快捷的服务,令货主满意;五是安全文化。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切实抓好生产、经营、安全三个头等大事,努力追求零违章、零事故;六是环境文化。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员工与环境良性互动、和谐共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培育员工“以企为家”的归属感和献身企业的责任感;七是制度文化。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制度监督的长效机制,依法治企,以德治企。

企业文化其本质就是企业整体效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不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然而,谈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其二者是因果关系,企业经营管理得好,会产生好的企业文化,反之,就会产生劣文化。经营管理的特色,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特色。可以说企业文化的风格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风格。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企业,一方面疏于基础管理,内部管理水平很差,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良性机制,沟通、协调存在许多问题,另一方面却强调要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者盲目地以为管理水平不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弥补,这些舍本逐末的做法是误解企业文化的表现,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的,要引起领导者的高度重视,避免进入这个误区。

二、如何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搞运动,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要想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其倡导者有着坚强的意志、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只有将抱负与理想,信心百倍与百折不挠地从我做起,坚定地去实施,去推行,避免游离不定,朝令夕改,东一锤、西一斧地效仿,这种文化才能逐渐的形成。我们可以套用当今流行的一句话:“一把手工程”、“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企业老总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较高的管理层次,包括扎实的管理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到位的个人素质。一方面要意识到企业文化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抓起,要扎扎实实地发动员工搞好基础管理,进而布署好更高层次的投资、产品、营销等发展战略,使企业抓市场机遇,获长足发展。当企业经过多年磨砺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时,企业文化就应运而生了;另一方面,老总的素质高低、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具有:一是非凡的教育意义。领导看似一些无意的举动,有时甚至会影响下属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等。例如: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忍痛亲自抡起铁锤,砸烂了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奥康集团王振滔当 3 着员工的面亲手剪掉数千双不合格的高档皮鞋。这些举动,传达的并不是要求他的属下把所有的不合格品全部砸掉,而是通过此事教育他的员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二是表率作用。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三是沟通作用。领导要经常深入到员工群众中去,在企业繁荣昌盛的时候要这样做,在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更要这样做。有的领导长期只知道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下面的员工从来见不到他,这样必然导致自塞视听,无法了解员工群众的心声以及他们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职工因常常不清楚领导在干什么,不知道他们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和作用而失去动力。这样,领导者的行为文化就不可能对员工发生作用,也很难转化成企业文化。

可见,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发挥其重要作用,企业领导层,尤其是“一把手”的行为是关键。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犹如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它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能通过对人的管理,影响生产和经营,影响市场和消费,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企业的命运和发展,是一种作用巨大、潜力无穷的文化生产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其重要作用为:一是导向作用。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把企业员工 4 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企业目标上来;二是凝聚作用。它像一根纽带,把员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三是激励作用。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凡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协调作用。它的形成使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企业处于有序状态,以利平稳而有力的运行;五是约束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六是塑造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展示着企业管理风格、经营状况和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有效地发挥以上作用,就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企业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尤为突出的如: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之所以能历经两个世纪,就在于它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不断营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四、发挥优秀企业文化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

作为港口铁路运输企业,如何有效的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重知识,重人才。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这个基础之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实现人与企业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知人善任,努力做到有求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实现人才的多层次协调发展。既要有一支政治清醒、开拓进取、精通经营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也要有一批业务精湛、创新意识强的技术业务带头人,还要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敬业奉献的职业人才队伍,更要造就一批技术精、业务熟、懂管理的复合型骨干队伍。

(二)培育企业精神,铸就合格员工。企业精神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我们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给员工以理想、以信念,以鼓励、以荣誉、以约束,努力培育员工的“揽世界之真诚,桩天下之责任”的企业精神,努力打造“上下同欲”、“政令畅通”、“办法总比困难多”、“以绩效为导向的统一价值观”、“人人快乐工作”、“讲原则、重感情”等理念,充分发挥协调、鼓励、凝聚人的功能,更好地为港口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三)创新制度文化,谋化经营之道。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而在这种制度保证中必须做到制度文化的创新,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并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 6 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同时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理念,不断推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管理制度。例如:人本管理的模式、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要用优秀的制度来保证文化建设的实施,提升本企业优秀文化作用的发挥,推进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客户认知,并对该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同时进一步产生认同感和实现交易,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注重企业自身的社会形象,是一种企业和社会双赢的行为,也是企业运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强与客户沟通、做到服务到位至关重要。近年来,港口铁路疏运服务水平有较大改善,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逐步规范,尤其在车辆紧张的情况下,货主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员工的优质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铁路疏运行业要进一步更新经营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集疏运环境,从而树立和维护铁路疏运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货主满意。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第6篇

Xxx

(xxx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3班吉林xxx136000)

指导教师:xxx(讲师)

摘要:本文通过对组织文化内涵的阐述以及在组织发展中的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以分析。笔者就其关系作了浅显的研究,探讨了组织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组织文化来为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组织长足、健康的发展。希望可以给我们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品牌文化

Analysis and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tissue culture in the organization

(School of Management,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lass3,Grade2009, Jilin Siping 136000)

Directive Teacher:LiShengli(Lecturer)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as well 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role played by the possible impact to analysis the immature.The author makes a simple research on their relationship, discusses the status,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how to use corporate culture to create a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the enterprise, and promote enterprise long-term, healthy development.Hope can bring some reference to our enterprises.Keywords corporate cultures;corporate strategy;

大约在40年前,许多组织被简单地解释为协调和控制一群人的理性工具。他们具有垂直层次结构、有水平的部门分化等“硬性”特征。但组织不仅仅表现与此,他们还像人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我们讲到的组织文化就是这种组织个性的“软性”载体。在90年代后,组织逐渐拓宽了控制跨度,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引入工作团队等,这些都要求一种强有力的文化,提供共同的价值体系,保证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这就是组织文化的影响,于是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现代管理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什么是组织文化呢?

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蕴含着组织的形象和经营理念等信息,通过组织文化将组织推崇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惩罚什么等信息传递给员工,并在潜移默化中约束和塑造员工的行为。

一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战略

组织文化作为概念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提出来,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学者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 化是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这种组织文化 1

包括一整套的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组织员工。这些给原本就稀少而又抽象的概念添上血肉,赋予它们以生命。”斯坦雷·M·戴维斯提出:“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员工共同拥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的表现形式,这些信念和价值观赋予组织成员一种协约意义,并构成组织内部的行为规范。”国内学者管维立认为:“组织文化就是在一个组织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 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我们认为:“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从事商品(或服务)生产与经营中所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外在的表现是组织的文化 设施、技术培训和文娱联谊活动以及厂房设施、产品等,内在的表现是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依托的各种文化标准,包括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 活观念,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如今组织文化不仅已渗透到市场营销、管理活动、组织生产活动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还对组织战略发展产生巨大的 影响。组织文化取向:

(一)组织文化的特点

1、强调个人价值

如果组织鼓励员工寻找和实现的自我价值并努力为员工创造发展和取得成就的机会,在这样的组织文化氛围下,员工的个人价值就能够得到更高的体现,员工也会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提高对组织的满意度。相反,如果组织中流行“枪打出头鸟”这样的文化,人们做起事来必然会束手束脚,组织就不能取得成功。

2、强调协作

协作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没有良好的协作就没有组织的持续发展,在团队管理模式中,团队建设规划十分完美,实施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有的因为部门领导反对而不能参加团队,有的因为不愿意失去在本部门的地位和利益而拒绝,有的觉得团队太辛苦、太麻烦。因此要实施团队模式,就得培养“牺牲小我成就打我”的团结协作精神。

3、鼓励员工承担更大的工作职责

组织是否认同对员工的授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的成败,如果愿意给予员工相当程度的工作自由度,让他们使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工作,而不过多干涉,那么,员工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相反则越弱。

4、鼓励沟通

人和人交往之所以产生矛盾就是因为缺乏沟通,关于组织的沟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现代管理就是意见沟通的世界,意见沟通一旦终止,就意味这组织的终结。顺畅的沟通是高效组织的特色,如果组织文化鼓励员工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各种形式强化组织内的下行、上行及横向沟通,让员工真实感到组织重视他们的意见,这本身就是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组织的内部动力。

5、鼓励员创新和适当冒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组织面临的任务大多是没有成规、没有先例可循、包含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创造性任务。如果组织文化单纯求稳而余胆不足员工很可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就难以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实施发展和创新战略,必须在组织文化中加入一些冒险因素,帮助员工提高承受风险的能力,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前大胆创新、勇于尝试,锻炼一批真正勇敢的员工。

6、重视信任和分享

组织文化应当鼓励员工的团结协作,一致面对外界竞争引导员工之间互相信任,共同合作,从而迅速、果敢的完成任务。鼓励信任和分享的组织文化将有助于绩效的提升,事实上,组织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一直被很多组织所忽略。不过新近研究表明人们对组织文化相当

重视,并呈现逐步上扬的趋势,“欲实施政策,请文化先行”这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的新思维。就个人而言,组织如果想走的更远,就应该将组织文化的位置放到战略规划这么一个高度,只有拥有灵魂的组织才能走的长远。

(二)什么是组织战略

1、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战略被引申为“为了在变化不定的环境中确定组织自身的发 展方向和经营范围,通过有效地整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资源,从而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行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组织战略包括组织总体战略、组织竞争战略、组织发展战略和组织经营战略等。虽然组织战略的种类五花八门,但它们都是对组织根本性、长久性和整体性问题的筹划。

2、然而不同的学者对于组织战略本质这个问题有着自己不同角度的观点。波士顿顾问公司的奠基人亨德森认为:“任何想长期生存的竞争者都必须通过差 异化而形成压倒所有其他竞争者的独特优势。努力维持这种差异化正是组织战略发展的精髓所在。”波特认为:“战略是建立在独特的经营活动上的,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战略的本质在于选择与众不同的方式来活动,或者从事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经营活动。”安索夫指出:“组织战略是贯穿于组织经营与产品以及市场之间 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它包括4个要素,即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二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之间的关系

(一)组织文化决定了组织战略的实施,反过来组织战略有不断影响组织文化的不断成熟

组织文化决定了组织战略方向,而组织战略反作用于组织文化。组织战略产生于战略思想,而战略思想产生于组织文化思想。组织文化体现了组织决策者对经营管理风格的偏好,一个稳健文化导向的组织,它的战略风险倾向势必是稳健的;一个创新文化导向的组织,它的战略风险倾向势必是富有挑战色彩的。同时,稳健的战略决策则伴随的趋步保守的组织文化。相反,富有挑战的战略决策则是组织文化日趋开放。

(二)组织文化是战略目标实现的最基础保障,能够凝聚战斗力,推动组织战略的实施和实现。

组织文化通过对于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重大问题的明确,凝聚人心和人力,形成匹配组织战略的执行力。如果组织试图强制实行战略转移,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自己业已形成的文化风格因素,致使战略背离自己的组织文化,最后组织战略目标不能够实现或者成效甚微。

(三)组织文化的塑造、整合和提升是为了满足组织不同生存阶段的不同需求,并始终围绕其最终力争达成的组织战略目标。

1、在起步阶段,组织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或者是老总文化。任何一个组织都经历过从小到大,从创业到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经历这种过程的组织,老板大多数头脑清醒、勤奋好学、认真工作,是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这时,公司管理基本上是靠人管理,是人治。组织能够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并逐步发展,是因为老板能被团队成员认可、崇拜而且愿意死心塌地跟老板干。所以老板的一举一动就是公司的旗帜、方向标,组织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2、在快速发展阶段,制度文化主导组织文化。组织的制度文化逐渐成为公司的主导文化,因为制度文化可以促进员工积极工作的同时,还能够安抚在组织快速发展阶段过程中员工的浮躁心态。

3、在成熟阶段,精神文化的吸引力建设。这一阶段的组织一般都是规模大、人员多的现代化大型组织,其组织文化和各方面的制度都已经很完善,员工工作有章可循,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基本上能够实现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短期的自我价值。但是,如果从组织的长远的发展和吸引力来说,还需要建设组织的精神文化,让员工有精神上的享受,不仅是工作的时候感到快乐,还要让员工在非工作时间享受生活。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文化,所以在组织发展壮大过程中,组织文化也应该不断的深入变化。组织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矛盾和特点,相应的管理重心就有所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随之变化:组织管理者需根据组织发展状况,制定出与组织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针对性的组织战略,培育与发展阶段协同的组织文化,不断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实现组织的顺利升级。海尔在1985年之前会有很多质量不过关的冰箱生产,通过内部分配处理也能使其在短时间内盈利,但是从长远、从顾客角度讲确实一个症结,那1985海尔“砸冰箱”事件看似产品质量的问题,其实质确实诚信从无到有的一个文化改革,其组织的战略目标也从国内转移到世界,现在海尔是国家的一个名族品牌,这是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品牌,基于这个战略思维,那么海尔的组织文化也就提到了另一个高度:创新。这个实践就充分证明了组织文化在如何影响组织战略的变化,也说明了组织战略如何不断完善组织文化,使其更加壮大。

4、组织文化和组织战略是组织发展的两头,一头从组织的主观上抓好组织文化的建设与提升,促使组织整体文化素质、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另一头从组织的客观上抓好组织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以主观的机动带动客观的能动,使其有机的协调和配合。

三、企业文化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一个企业能否充分发挥组织文化的导向作用,就得看其是否具有代表组织文化的软性载体,即组织文化。组织是典型的组织,在现代社会中存在广泛。组织文化对于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关系重大。要使组织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组织文化在战略导向中的作用。

(一)提升组织竞争力

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孕育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组织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到技术、资源、管理模式等硬件因素的影响,而且与组织文化这一软件因素密切相关。优秀的组织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组织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品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来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强化组织的竞争优势。当前,从我国成功组织的成长经验来看,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离不开优秀的、独特的组织文化,而缺乏优秀的组织文化,纵使掌握了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也无法塑造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的发展也由于缺少文化的支撑而陷于困境。组织文化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力是明显强大的,对组织战略具有指导力。即组织文化对组织经营的指导功能,组织文化为组织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推动组织战略发展。组织文化在组织中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推动组织的发展。组织文化对组织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这个作用不是促进,而是直接提高。

(二)组织战略创新的作用。

组织文化对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核心和实质的作用。因此,组织核心能力的建造和提升,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体系,形成以组织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的精神

文化。只有创建富有个性的创新的组织文化,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组织才会拥有自身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现今属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对财富的贡献越来越大或者知识能直接给组织带来预期的超额收益,但知识的更新、知识资产价值的发挥,非要靠人才完成不可。因此,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谁最善于整合人才,发挥人才的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谁就能拥有未来,赢得领先地位。在21世纪,离开技术创新,任何组织都无法在市场中立足。如海尔、华为等优秀组织,都拥有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能力。因此,培养和形成一种适应组织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就成为现代组织技术力量高效运转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动力。一个具有创新文化的组织,在信息时代,就能不断开拓视野,制定符合时代步伐的发展战略,长期获得竞争优势。

(三)通过塑造组织文化使得组织和谐顺畅运转,保障组织战略目标实现。

政府在提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对于组织就是构建和谐组织。组织文化是塑造组织的和谐发展的思想之源。组织管理要经历三个阶段:人治、法治和文治,文治就是“无为而治”。组织管理的最高阶段就是文化管理,组织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组织要靠文化、观念和气氛来管理,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士为知己者死”。

组织能以各种途径肯定个人尊严是和谐组织文化建设的关键。这是经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结论,也是当下员工管理的要求。组织必须给员工一个机会和平台,充分肯定个人尊严。摩托罗拉公司实施了一套名叫“肯定个人尊严”的方案,更令人称道的是,摩托罗拉摆满奖杯奖状的“荣誉厅”有一块“先进党组织”的铜匾,这令很多人感到诧异。有人问:不是外资组织吗?怎么还允许党组织存在?党员活动受不受限制?外国老板怎样看中共党员?事实上,在摩托罗拉“党员公开、组织公开,活动公开”,这里的老板对党员活动给予方便,给予支持,给予经费,真正做到肯定个人的尊严。他们自己这样解释:“有这么多的党员,如果不发挥他们的作用,就是资源的浪费!”

与之相反,2010年的富士康,出现过一个极为不和谐的状况,当时“N连跳”已经成为富士康新生代工人心中的阴霾,社会大众人人关注、媒体报道条条针对时,对富士康的指责已经铺天盖地。“N连跳”发生在富士康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组织,富士康的内部管理体系中,没有萌生出和谐的组织文化,即便有,它也是“一种男性文化、刚性文化,比较没有那种体贴细腻温柔的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军队文化。”正是得益于这样管理文化,富士康所有的员工遵守规则、注重效率,才有了富士康今天的声名显赫,但是富士康的员工却又另外一面的恐惧:生活枯燥单

一、更加看重功利、缺乏组织归属、承受巨大压力,这样的员工在庞大的组织体系中没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没有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根本看不到努力工作后所获得的收益能带来的美好生活。于是,当一颗失望的种子落地后,“跳楼自杀”就像病毒一样开始传染。

所以说组织要保障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就要精心构建和谐的组织文化,发挥文化的力量,促进组织和谐运转,构建和谐组织。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组织管理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文化使组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更富有思想性和人情味,具有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

(四)百年优秀组织的组织文化事例应证组织文化对组织战略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组织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组织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组织文化同普通公司的组织文化有着显

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上海信谊药厂也是国内优秀的一个百年老组织,她是民国时期1916年创立的中国早期化学制药组织,她又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组织战略的呢?

那就是:品牌文化!

上海信谊从创立之初,信谊的第一代领导人就知道如何把品牌做大做强,我们注意到,上海信谊的LOGO是从创立之初都一致沿用至今。信谊品牌在开创之初,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之时,尤其在抗战期间,上海被沦为日寇蹄下的一个孤岛,本来就先天不足的中华民族工业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在组织领导人的带领下,精心努力经营下,让“除了好药,还有信誉和友谊”的组织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历经社会的变革和数代信谊人的努力,信谊人始终都以先进的组织文化为基准,发挥组织文化优势,以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目标,以维护生命健康,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准则。正是靠着这样的组织文化,恪守这样的组织文化经营理念,在危难中信谊药厂顽强的坚持了下来,和广大爱国的民族工商组织一起,撑起了中华民族工商业的脊梁。

我们可以来剖析一下,信谊提出的“好药”其实就是组织的产品,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而“信誉和友谊”却是实实在在的产品的灵魂和价值取向,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注定是单薄、短命和缺乏竞争力的,更重要的是,以第一代信谊领导人为代表的信谊前贤们的爱国主义和当代信谊的改革创新精神,是信谊实现百年传承组织战略发展的组织文化之根脉。

因此品牌形象既是组织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组织的品牌之中。品牌就是组织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组织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组织优秀的品牌,使组织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所以我们总结出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繁荣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特、优秀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晓军,陈宏辉,组织文化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2】鲍军:组织文化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探讨2005年

【3】杨荣:《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约翰.科特:《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杨克明:《组织文化落地高效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田泽,马海良:《国际组织管理——文化、战略与行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7】崔顺贤: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的实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

【8】丁元斌:试论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的关系,南方论刊2006年

【9】刘媛丽:红组织文化对战略管理的双向作用组织科技与进展2 009年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第7篇

品牌联合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它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契机,并能够实现企业间的双赢。品牌联合战略为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在企业相互竞争中提供优势机会。

关键词:品牌联合;经营战略;竞争优势

Abstract

Brand joint is gradual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 br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t won a grea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the enterprise provides a turning point, and can realize the win-win between enterprises.Joint strategic brand for the enterprise to reduce costs, avoid risk, in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advantage opportunity.Key words: brand joint;Business strategy;A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目录„„„„„„„„„„„„„„„„„„„„„„„„„„„„„„„„3

一、品牌联合战略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4

(一)何谓“品牌联合” „„„„„„„„„„„„„„„„„„„„„„4

(二)品牌联合的理论基础„„„„„„„„„„„„„„„„„„„„„4

二、企业竞争中品牌联合的优势作用„„„„„„„„„„„„„„„„„„6

(一)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益„„„„„„„„„„„„„„„„„„„„6

(二)降低进入新市场的风险„„„„„„„„„„„„„„„„„„„„6

(三)借合作方品牌的知名度增加新的消费群„„„„„„„„„„„„„6

(四)促进技术的共同进步„„„„„„„„„„„„„„„„„„„„„6

三、企业竞争中品牌联合的风险与陷阱„„„„„„„„„„„„„„„„„8

(一)合作对象选择不合适,影响企业利益„„„„„„„„„„„„„„8

(二)联合的动机及利益的冲突„„„„„„„„„„„„„„„„„„„9

(三)合作一方丧失了其品牌特征的独有性„„„„„„„„„„„„„„9

四、品牌联合战略在我国企业竞争中的运用„„„„„„„„„„„„„„„9

(一)品牌联合战略在我国运用的主要方式„„„„„„„„„„„„„„9

(二)品牌联合战略在我国企业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9 参考文献„„„„„„„„„„„„„„„„„„„„„„„„„„„„„11

一、品牌联合战略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一)何谓“品牌联合”

品牌联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品牌联合是通过保留每个参与者的品牌名称,在客户基础上的两个或多个品牌的合作形式。合法的参与方是独立的实体,目的是立一个新的产品、服务或企业。狭义的品牌联合是通过单个或多个品牌生成一个唯一的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其中一种品牌可以借助于其他一些品牌来提高自己品牌的社会承受力,以实现“1+1>2”的效应,体现了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本文以广义的定义去论证联合品牌战略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二)品牌联合的理论基础

1、战略联盟理论

品牌联合战略首先运用的是战略联盟理论。战略联盟是指某一企业通过与其它企业联盟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达到增强竞争力的作用。联盟是扩大企业范围而不扩大企业规模的方法,有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两种基本形式。纵向战略联盟是指通过联盟企业间的价值链的纵向链接(如供应商联盟或客户联盟)来创造新价值,获得竞争优势;横向战略联盟是指通过联盟企业间价值链的横向链接(如研发联盟、生产联盟、营销联盟等)来创造新价值,获得竞争优势。可以说,横向战略联盟将创造价值的重点从企业内部改革转向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外部联系,使企业越过了传统的组织边界,但又不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只是在程序和职能上加以整合创新。如各方开始关心联盟内它方的利益,并共同确保价值链末端顾客的利益;各方相互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以供单个企业制定决策时的整体思维;改变传统的企业间合作的单点接触思维,实现企业之间广泛的接触与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深入的链接关系,企业战略联盟价值链及价值系统成为一种更具效率与效益的整体,能够持续实现价值链接的较低成本和较快速度,创造更多价值及传统形态所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品牌战略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和产品的特性来具体制定,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2、认知心理学理论

品牌联合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网络模型上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就像一张网一样有许多节点这些节点有某种相关的联系连接着。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记忆单元,是记忆中用来表达每一条信息的固定点,如一个概念或一个范围。一种产品的类别、产品的名称或产品的属性都可以看作是消费者记忆的节点。记忆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如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名称、产品属性名称等等。联系就是各节点之间有意义的连接,当一个人在两个节点之间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时,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当一种联系形成后,联系和节点之间就可以被激活。激活就是一个节点或联系受到刺激而向 其它节点表达其内容的过程,一个节点的激活可以向有联系的其它节点迅速传播。品牌联合过程中,每一个品牌的类别、名称和各自的属性都彼此联系着,这种联系使各个相对独立的品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反应,而且这些反应正是人们所需要的。例如在日本凌志汽车上使用美国BOSE音响,就可以诠释凌志汽车的豪华定位,也形成分联合品牌。索尼公司在相机中使用德国的高档卡尔蔡司镜头来标注自己相机的质量,这些联合是用户可以联想感知的价值。由于顾客的品牌联想,联合品牌中各独立品牌在顾客态度上的改变也会影响合作伙伴,如Intel的奔腾处理器的缺陷导致了戴尔等PC厂商品牌合作伙伴的反面品牌影响。

二、企业竞争中品牌联合的优势作用

对已经建立起的品牌来说,品牌联合提供了创造全新收入流或者推动现存产品销售的机会,对于新的品牌来说,它可能在多疑的市场中带来立即的可信性。品牌联合可以减少在瞄准新市场时必要的大量投资,或成为一种克服进入市场时存在的非财政障碍的手段,还可以为品牌赢得更多曝光率、降低风险、加速投资回报、进行价格-利润最大化,以及提供和市场交流的全新方式。品牌联合可以用来获取短期的战术利益,也可以为了长期的战略目的进行品牌联合,它的机会和利益主要在于:

(一)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益

品牌联合的成本费用由各合作方分摊,降低了各合作方的营销投入,同时却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和仅仅冠以一个品牌的类似供应品相比,增加一个联合品牌能够显著地提高一个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潜力。即使是知名的成熟品牌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得到巨大的推动。

(二)降低进入新市场的风险

品牌联合可以帮助品牌所有者打入新的市场。新的市场可能是品牌所有者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进入的新国家或新区域,即使是那些大品牌也可能发现进入不熟悉的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是令人生畏的,于是,他们也会决定谋求一个当地知名品牌的支持来使成功的机会最大化。再如,把新产品投入市场总是一项危险的冒险行动,特别是在新的市场部门或不熟悉的地域。但是通过和一个已成功的选手合作,而不是和他竞争,可以降低失败的风险。不确定消费者对这个领域内出现的新品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还不是惟一担心的问题——已经存在的品牌有可能以某些方式反击新的市场进入者(例如通过重大的广告宣传或价格战),但是经过品牌联合后品质增强了的产品更加难以对付,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他所推出的产品或服务比以前的质量更高,而同时保留了原产品的大部分优点。

(三)借合作方品牌的知名度增加新的消费群

有的厂家把自己滞销品牌的折价券,放进畅销品牌的包装中或包装上,发送给消费者。对于那些不太知名的计算机品牌来说,通过把“内置英特尔芯片”的标识贴在产品上,就可以增大消费者的信任无疑是有着极大好处的。购买者可以立即识别产品一个重要方面的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估,对产品有了更大的信心后再继续对其他方面进行比较,例如价格和性能水平等。当然,弱势品牌要想搭强势品牌的便车往往需要满足对方的一定条件。

(四)促进技术的共同进步

在许多高科技工业中,通过公司间的技术叠加来完成一个更理想的最终产品 已相当普遍。在专业性较强或特殊领域,品牌联合的公司数量不断上升,将独立拥有和开发的技术或秘诀进行联合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致力于不断改善自身的技术实力以满足合作的需求,从而最终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除了上述优势,联合品牌的合理使用还能为企业和产品带来如认知度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及价格的额外收益等诸多好处。但人们也应对品牌联合可能造成的问题给予清醒的认识。

三、企业竞争中品牌联合的风险与陷阱

联合品牌固然具有诸多的优点,但也蕴藏着许多风险,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消极后果,其风险和陷阱归纳以下几点:

(一)合作对象选择不合适,影响企业利益

合作的一方发现品牌联合的行动不能达到他的财务计划或其他目标时,就存在着仓促终止协议的可能,这样会为另一方造成尴尬和困难的局面,使他们独自应付失望的客户,这种的损失远远高于销售减少本身的损失。另外,忽视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与冲突。企业都有其个性特点,可能处于不同的人文环境,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其他企业的个性并不总能适合自己心意。品牌联合成员之间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和你自己公司的大不一样,不能低估这种分歧在合作中造成摩擦的潜在可能。

(二)联合的动机及利益的冲突

与品牌联合相关的最大风险就是过分关切品牌联合表面上能够提供的即刻的金钱回报。应充分认识到品牌联合是对品牌价值长期增长有益的,期望实施有争议的冒险行为而快捞一笔,或者把现有的信誉转化为现金的方法对品牌联合来说是致命的。联合的过程中,联合各方所承担的费用有时难以划定,利益冲突使相互间的关系较难处理。

(三)合作一方丧失了其品牌特征的独有性

品牌联合行动可能致使合作的某一品牌的排他使用权受到淡化或被别人分享。有特色的商标、器具、色彩组合、包装形状、广告主题和口号或者其他“市场指标”都不应该被低估,应该妥善地加以控制并只许可在品牌联合的活动中使用,只许以品牌所有者规定的方式使用。必须禁止合作伙伴违反规定使用,并防止他在品牌联合系列之外的产品或服务上使用。另外,如果合作的一方决定改变其品牌在市场的定位或战略,将可能成为品牌联合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四、品牌联合战略在我国企业竞争中的运用

(一)品牌联合战略在我国运用的主要方式

1、企业与同行的联合

企业与同行联合,尽管在济济同行中有鹤立鸡群之效,但同行是冤家,直接的利益冲突很难调和。但是同行之间并不是没有合作的余地。例如,由一家企业单独举办产品看样订货会,很难吸引较多客商;而多家同行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展示各自的产品,才能吸引较多客商前来看样订货。同行企业也需要互相利用,借重对方,达到双赢目的。在目前同行企业众多的情况下,这也是一条提高本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3年宝钢集团与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法国阿塞洛公司的联合,这体现了宝钢新时期经营战略的重要方面,能使其在新一轮的国内钢铁建设热潮中,降低成本,提升技术,保持优势,并稳步推行国际战略。

2、企业与经销商的联合促销情况

企业与经销商联合主要是指厂商之间通过共同分担营销费用,协同进行营销传播、品牌建设、产品促销等方面的营销活动,以达到共享营销资源、巩固营销网络目标的一种营销理念和方式。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发展木质装饰材料产业的大型生产经营企业,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以这种联合促销方式进行销售,公司以“关注环保、关爱人生、回归自然、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做成了木地板行业里的佼佼者,并与2008年成功上市。由于目标一致,销量的增加于双方都有利,因而对于提升销量却有奇效,但促销的能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厂家一己发动,经销商通常扮演的是“推着走”的角色。

3、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促销 这是联合营销最常见的形式,与前两种相比,第三种类型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产品相关不相同,无直接利益冲突,多家携手促销,可共享联合之利。2002年9月份陕西西凤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宝鸡好猫烟厂联合推出的“西凤·好猫”酒:五年陈酿、十五年陈酿。就运用了品牌的联合战略。利用陕西本省最好的烟和最好的酒进行捆绑营销,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仅在陕西就达到了2400多万的销售收入。从998年柯达胶卷与可口可乐之间的“巨星联手、精彩连环送”,到“小天鹅-碧浪”的洗衣房,品牌联合战略扮演的是一个非常经济而又有效的市场营销工具。兵法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得人心者得天下商场如战场,此兵法用之于市场营销也极为合适,企业对促销工具的灵活运用的最终目的就是诉诸于心,诱之以“行”联合促销的最佳方式是基于战略性考虑的双赢联盟,如此才能将品牌联合战略的效果得到极限发挥。

(二)品牌联合战略在我国企业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1、合作品牌的目标市场相同或相近

最佳的品牌联合关系产生于两个目标一致的品牌之间,因为它们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牢牢锁定共同的目标消费群例如,在“碧浪”洗衣粉的包装上写着:“推荐一流产品小天鹅洗衣机”;“小天鹅”在销售时,则赠送“碧浪”洗衣粉给顾客试用碧浪、小天鹅都属于各自行业的二线品牌,面对的都是二三类市场的普通家庭,拥有相同的市场目标,通过两者的联合促销,把碧浪与小天鹅联系起来,给目标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合作企业本着互惠互利、诚信合作的心态

联合促销不是一方企业单独的行动,而是合作企业间的平等互利、诚信合作的活动,可谓“你借我声,我借你势”,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没有互惠互利的合作,一方处于强势,一方处于弱势,那合作肯定不会长久,也不会有效。

3.合作品牌形象上的一致性。

合作品牌在品牌形象上要一致,才能令消费者把合作品牌联系起来达到共鸣的效果,麦当劳与可口可乐一直是战略伙伴关系,在麦当劳里喝可口可乐已被消费者认同,同是来自美国的品牌,同样代表美国文化的两个品牌,形象上的一直性注定了他们的合作成功,试想拿非常可乐在麦当劳里售卖将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4.强强合作效果更好

联合促销最好是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如果是强弱联合或弱弱联合,这种联合有可能起反作用998年,柯达胶卷与可口可乐推出了“巨星联手、精彩连环送”的促销活动:消费者购买6罐装的可口可乐,可获赠张“柯达免费冲卷,免费享受冲卷胶卷的优惠”;反过来,消费者“在柯达快速彩色连锁店冲印整卷胶卷,即可送可口可乐一罐”这一活动双方都是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当然对消费者有更大吸引力。

联合品牌作为一种新的品牌战略,已受到越来越多优秀企业的青睐,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就品牌权益而言,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它能够实现企业的双赢。甚至有学者断言“联合品牌的时代已经来临”。科学地制定联合品牌战略,充分利用联合品牌的优势,规避其潜在风险,对联合品牌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欧阳云等主编,《财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2] 刘春长编著,《电子商务》,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12 [3] 王超主编,《服务营销管理》,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1998.12 [4] 苏亚民等主编,《现代营销学》第三版,北京:首都经贸大学,1997.5 [5] 范秀成,张彤宇.论跨国公司的联合品牌战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5(9):2-6.

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第8篇

1 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在现代社会企业中,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 也就是在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员工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的一种无形的优良资源, 它所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 是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力量。

2 企业的有形文化建设

企业的有形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大类:形象标识系统和制度文化系统。

2.1 形象标识系统的含义与建设

形象标识系统作为企业形象整体化的设计, 是一种构建与传递企业形象的完整和有效的方式。企业通过利用形象设计对其生产、管理、经营、包装等各环节形成规范化设计和规范化管理。利用整体化的符号形式对企业的责任与义务进行划分, 使企业运作在各职能部门中可以有序有效地进行, 从而塑造出企业富有特色的形象, 使本企业产品能与其他同类产品明显区分, 在同行中与众不同, 进而帮助企业迅速进军目标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标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 增强企业及其产品的美誉度, 使广大受众对企业形象与产品的喜爱度递增, 产品更加畅销, 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在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企业间的博弈早已演变为多元性、整体化的竞争。因此企业想立于不败并且有所发展, 必须从企业管理、经营理念、企业形象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地调整和综合性更新, 立足长远进行发展规划设计和发展战略制定, 从而适应市场风云多变的复杂环境。

2.2 建设企业有形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运作过程当中形成的, 保证企业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的一整套涉及企业运行机制、组织机构、经营理念、形象树立、宣传口号、规章条例等等规范的综合。制度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形成的, 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障各机构有机结合、保证公平与效益的系统的企业行为规范。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 也是企业制度健全、规范、落实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 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

3 企业的无形文化建设

3.1 企业无形文化的内涵

企业的无形文化即企业精神。它来源于企业的经营实践, 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将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演绎成一种具体的信念。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内容。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体现出的优秀品格和坚定志向, 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也是企业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企业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其一, 员工对本企业的形象、特征、业内地位、风貌的理解与认可;其二, 由企业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和企业特征耦合的共同信念、行为准则;其三, 员工对本企业的运营发展、未来命运怀有期望与愿景。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在长期运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被员工一致认同并恪守的企业价值观。它一经形成, 就会潜移默化地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作用。所以, 通过培育和再塑企业精神, 有利于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能够完成企业既定目标的高效的员工队伍。与此同时, 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 塑造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 增强企业的知名度与社会的广泛赞誉, 进而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3.2 企业无形文化建设的特点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强化现代企业制度, 使之同精神文化的构建形成良性反馈。换句话说, 现代企业制度又反过来要求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其一, 要与企业自身发展的时代特点相符合;其二, 能够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与整体荣誉感;其三, 企业在其运营实践中营造的企业文化氛围被员工广泛认同;其四, 该文化必须充分体现企业形象和文化品位。对企业员工来说, 企业文化中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意识理念通过贯穿于日常运营实践中的企业精神、标语、口号等, 潜移默化地来感染、引导、约束企业员工, 从而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发挥了精神文化在企业运营实践中的引导作用。例如, 众所周知的海尔集团把“敬业爱国、追求卓越”作为企业和全体员工肩负的历史使命;再如海信集团则把追求技术“高品质、零风险”作为企业运营中的统一的口号和目标。这些激励员工努力奋斗的标语口号就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浓缩和升华。企业精神集中了广大企业职工的智慧, 反映了企业广大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追求, 同时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充分体出了企业的共同理想和历史使命。因此, 企业精神对企业内每一位员工都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这种精神会融化在每个岗位的操作规程上、每件事情的处理程序上、每个经营管理的细节中, 进而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使命感和责任感, 使每一位职工都能自觉地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主人。

4 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 是企业文化通过大量微妙的方式将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思想进行有效沟通, 使企业员工可以在统一思想指导下, 对所在企业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内在凝聚力是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之上建立的, 因此, 员工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员工只有真正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主人, 他们才会真正关注企业的发展, 做到爱厂如家, 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企业同甘共苦、同心同德。所以说,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员工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同时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体, 更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与实践者。一个企业只有相信自己的员工、尊重并依靠他们, 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进而使得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共同理想、企业精神等内容成为激励广大员工的口号, 而且成为广大员工不需要任何考虑就能表现出来的自觉自愿的自发行动。所以,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个企业, 要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职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 必须首先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生产管理当中, 实施人本管理, 将调动职工积极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企业管理最高原则。即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为出发点, 在充分满足广大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 给其精神上也带来成就感和归属感, 由此而产生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激发每一位员工献身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长虹的董事长赵勇高举“产业报国”大旗的同时, 提出“快乐与创造的长虹”的企业文化和“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股东满意的“三个满意”的经营理念。他认为只有骨干员工、技术人才满意了,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时尚的高科技产品, 这样, 购买产品的顾客才能满意;而顾客满意了, 产品则能源源不断地畅销, 这样企业自然会盈利, 股东自然就满意了。所以, 企业文化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员工在成为企业劳动者的同时, 能够合理分享企业利益并获得归属感。

4.2 营造“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文化氛围

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建设还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通过定期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推选“科技英才”, 并且通过大力宣传, 树立先进人物典型, 使他们成为企业精神实践的代言人, 通过宣传和激励表现出对他们的行为的鼓励和欣赏, 成为全体员工效仿的楷模, 从而激发其他员工的进取心。

5 企业精神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精神一旦形成, 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管理, 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动力, 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 成为企业不被打倒、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企业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会发挥巨大的凝聚作用、教育作用和约束作用。优秀的企业精神会在企业内部产生巨大的凝聚作用。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 因此它对企业员工会产生巨大的凝聚作用。企业精神的这种凝聚作用是观念同一性的表现, 在观念同一性的作用下, 企业全体员工会把自身的切实利益同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热爱、忠于自己的企业。自愿自发地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公众形象, 与企业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为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勤奋工作。企业精神的教育作用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形成了企业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念;其二是企业精神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途径。而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是通过先进的文化来改造人的世界观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企业在管理理念与价值观上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应该说二者在方法、途径、目的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所以, 培育正确健康的企业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使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运营实践服务。企业精神的引导、规范作用就在于它能够通过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对企业员工的所作所为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企业精神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企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先认清自己的行业特点, 在生产和经营中找到切合自己的企业文化, 将之发展并固定下来, 形成自己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成为了企业各层次员工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体系之后, 员工才能对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共鸣, 使员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工作。这样, 企业精神的激励功能就具有了持久性、整体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和优势, 企业也就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参考文献

[1]李军波, 刘强.基于人本管理视角谈我国新型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01) .

[2]李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02) .

上一篇:读书活动记录2下一篇:中考政治实践与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