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课程论文

2024-08-19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精选6篇)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 第1篇

摘要:准确的测量工作是实现设计目标的有力保证,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对指导地质工程测量生产,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作业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论述地质工程测量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法

1、概述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地质工程测量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因此,每个地质工程测量项目在作业前都必须进行技术设计。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编制,对指导地质工程测量生产,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作业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测量工作中,存在着不重视测量方案设计的现象。

有人以为测量没有什么方案设计可言。

其实,测量工作不管工程的大小,测前方案设计都是非常必要的,它对提高工效、保障预期精度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测前方案的设计虽然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对测量工程却达到了整体把握的效果。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 第2篇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焦作和十堰的城市转型与思考姓名:刘蔚学号:311101010218专业班级:---------------------------论文成绩:评分人:郜智方

□95: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85: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75: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60:语言表达较差,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占有资料较少,时效性较差;有部分内容与他人成果雷同。□不及格:不予评论。

[摘要] 河南省焦作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实现转型的例子,她的发展也引起全国的思考。作为以前的煤炭城市,今天的焦作市以其丰富秀丽的旅游资源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我是2011年从湖北十堰来到焦作上大学的,焦作的发展也引起了我对家乡发展的思考。十堰也有自己的三张名片,“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她的发展也经历了自己的痛苦和转型。两座城市有着她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她们的转型发展之路将带给我们无穷的思考。

[关键词]焦作 十堰 转型 思考

一、焦作和十堰的地理对比

焦作市,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市,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焦作是一个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境内有焦枝、焦太、新焦、侯月四条铁路,河南省第一条城际铁路——郑焦铁路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拥有郑焦晋、新焦济、济洛、焦温等高速公路,地方高速公路与国家干线高速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经110°47′、北纬32°39′;属广义的秦岭巴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堰城区1192平方公里,人口约54万。现辖2区5县1市,面积2.3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境内苍山似海莽莽起伏,吞入云霄气势恢弘;汉江东奔水横贯,堵河北奔入汉江。东怀武当山,边界接襄阳;南靠神农架,边界接林区;西连巴山脉,边界接陕渝;北系秦岭脉,边界接豫陕。境内襄渝铁路运输通往全国各地,209、316国道纵横联接东西南北,高速公路直达武汉、西安,人来人往四面八方。在鄂豫陕渝接界区,十堰居中集汇辐射,南来北往东奔西走,交流周边互相受益。

二、焦作和十堰的转型发展对比

焦作市是依靠矿物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一是矿藏十分丰富,有矿产资源4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随着近几十年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焦作市的矿物资源已将近枯竭,因此,城市转型是焦作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这一点,焦作政府做得非常的好,他们将焦作规划成了一个典型的21世纪旅游城市,使焦作的这种现象让许多以矿业起家的城市争相效仿。所谓“焦作现象”是指河南焦作市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驰名中外的“东风车”的故乡,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拥有千亿元的制造业存量资产和年产8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东风公司十堰基地现有各类专业厂28家,年产东风系列商用车40多万辆。十堰是全国唯一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可生产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可为重、中、轻、轿、微、农及专用车生产系列化配套零件。中国(十堰)汽配城已经成为全国占地面积最大(400亩)、入驻汽配经销商最多(2000家)、实现销售收入最高(2008年突破100亿元)的汽配交易市场,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汽配市场第三大价格信息平台。十堰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但是在2003年9月,东风公司总部迁往武汉;2006年6月,东风有限也将总部迁至武汉。至此,东风两大总部均迁出了十堰。东风汽车的外迁,给了十堰沉重的一击。“废都”论也被人提出。有媒体在报道中这样描述当时东风总部搬迁后的十堰,“过去找个席位都难的酒店门前,车少人稀了;一直需求旺盛的楼盘交易,日渐冷落了;商场里,零售额箭头朝下,一些原本走俏的商品,忽然间无人问津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废都”的阴霾一直笼罩着十堰人民,十堰的经济发展该何去何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张世界级名片闪耀全球。十堰是世界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十堰再次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十堰的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全市主要的经济来源。

三、焦作和十堰转型发展带给我的思考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太极了,焦作自称是太极故里,最开始让我还有点难以接受,因为从小只听过我们十堰的武当太极。后来慢慢了解,陈氏太极拳,原为陈家沟拳术,集长拳、炮拳及红拳之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武当太极,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太极、两仪、无极,等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太极体系。主要包含有太极拳、太极剑、两仪拳、无极功,据说是太极始祖张三丰所创。两个不同的城市有着相同的文化名片,虽然都叫太极,但是二者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区别。在以前关于太极发源地两座城市之间也有过争论。焦作已成功举办多次太极拳交流大赛,同样十堰也连续承办了两次世界传统武术节。依托太极这一载体,二者都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的西北部,而十堰地处湖北省的西北部,二者都是自己省份的边缘城市,都起着贯穿南北的作用,焦作紧接着山西的晋城,十堰连着陕西的西安,二者在地理区位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依靠着自己的资源,两座城市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都无法小看外来投资的好处,因此不管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还是“废都”,都需要依托自己的地理优势,利用自己的地理资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发展道路。这样的转型发展对于城市来说无疑是好的,不管如何,能利用自己的地理区位优势进行转型发展自己让我们看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和灵活。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 第3篇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 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 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 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1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 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 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2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3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 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 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 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 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 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 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1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 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

2县域西部和中部地区马铃薯种植面广,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农户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一些加工厂就建在河流沿岸,由于生产能力较差,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给环境造成污染。以“伊马吐河流域马铃薯加工的分布及流域污染现状”为题,开展实践活动。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 第4篇

地理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设置 关系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校本课程要求自行设置,这既给各地编制校本课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各校编制校本课程留下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具体操作的可实践性。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①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②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③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①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

②县域西部和中部地区马铃薯种植面广,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农户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一些加工厂就建在河流沿岸,由于生产能力较差,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给环境造成污染。以“伊马吐河流域马铃薯加工的分布及流域污染现状”为题,开展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地理课程,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乡土”气息,因此在编排体系、教材风格以及教学形式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学法上又有它的独特性,只有正确地认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校本课程教学开展得更好、更有特色。

人文地理论文 第5篇

[摘 要]柳州是一个已有2100百年悠长历史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柳江人”遗址、柳宗元治政业绩、刘三姐传说、奇石构成了柳州市的四大特色 文化即古人类文化、柳宗元文化、刘三姐(山歌)文化和奇石文化。

[关键词]柳州;古人类文化;柳宗元文化;刘三姐文化;奇石文化 引言

崛起于柳江之滨的柳州,是一座四代古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

柳州是南中国最早的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在柳州任刺史,留下了后人敬仰的治政业绩。这里又是汉、壮、瑶、侗、苗、回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正因为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文化源远流长,下面介绍其四大特色文化,即古人类文化、柳宗元文化、刘三姐文化和奇石文化:

一、古人类文化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柳江人”遗址在人类学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柳江人”是一九五八年九月间被发现的。当时,新兴农场的工人在挖掘通天岩里的堆积物作肥料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完整的人的头盖骨,接着又发现人类的一些上体骨和肢骨化石,化石的石化程度较大,可见它们是新人阶段较早的人类遗骸。

经研究发现,“柳江人”明显地具有原始蒙古人种的特征,正是在分化和形成种的蒙古人种类型。这表明广西地区很有可能是蒙古人种的发源地的一部分。“日本人可能源于中国柳江,就是说日本人和柳江人可能同宗共祖”。日本东京大学人类学教授植厚和朗先生这样撰文说:柳州拥有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时石器时代晚期长达5万年的史前文化,留下柳江人、白莲洞、鲤鱼嘴人等古人类的生活痕迹。

从通天岩、白莲洞以及柳江沿岸古人类遗址,可以得知,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生息在柳江河畔,它们以辛勤劳动开创了柳州的历史。而柳州的古人类文化也为人类更好的了解古人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柳宗元文化

“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当代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的这句诗,道出了柳宗元与柳州、柳州人民的深情厚谊。

唐宪宗元 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遭受排斥和打击,被派任柳州刺史(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元和十四年,卒于任上。在任四年间,柳宗元传播儒学,动以礼法,改革弊政,解放奴婢,并带领柳州人开荒挖井,发展生产,对于促进当地的生产、帮助人民解决生计问题,起到了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世人留下了千古传 诵的治政美誉。

(一)柳宗元在柳州的主要政绩 1.修复孔庙,兴办文教

元和十年七月柳宗元到柳州,十月修复孔庙。秦汉时期,柳州地区和中央政府联系还比较松散,柳州经济、文化跟内地相比落后了一大截。《庙碑》说:“今夫子代千秋有余载,其教始于行,至于是邦,人去其陋,而本于儒。”儒家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变了某些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修复孔庙,兴办文教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有较大的作用,由于柳宗元重视文教,使柳州涌现了一批文化人士。对于以后柳州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韩愈说:“柳侯为州,„„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

2.废除奴俗,释放奴婢

唐代对奴婢的占有和买卖有详细严格的法律规定,蓄奴和贩奴都是合法的,政府和私人都可以占有奴婢。柳宗元在柳州碰上良人质债为奴的社会问题,韩愈《罗池庙碑》说:柳州贫穷百姓(良人)“以男女相质(钱),久不得赎,尽没为(奴)隶”。柳宗元到柳州,同情百姓无辜沦为永世奴婢的痛苦,凭一股改革锐气,行使刺史之权,“革其乡法”,解除了当地被高利贷剥削而沉沦的老百姓的奴婢枷锁,恢复了他们良人的身份。

3.破除迷信,去鬼息杀。

柳州是百越民族聚居地,这里盛行一种用鸡骨占卜、祀鬼杀牲的陋俗。人们生病不求医,而是请巫师来求神问卦。这种迷信恶俗曾使柳州地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六蓄不旺。柳宗元到任柳州时,柳州还存在“信祥而易杀,傲化而偭仁”的社会问题。要改变它很不容易。用封建礼法去限制,老百姓往往不听;用法律去约束,他们就逃避。柳宗元看到佛教“浮图是神而语大,可因而入焉。” 于是,为了破除这种恶俗,柳宗元便提倡佛教,宣扬生死轮回来劝说人们不要滥杀牲畜,有病要寻医问药,使当地杀牲祀鬼之风有所改变。

4.开荒凿井,劝农生产

在古代,井是重要的生活设施。《易经》说:“改邑而不改井。”柳宗元在柳州,见当地河岸险峻,用水困难。柳宗元为了解决人们用水困难,自己筹一些钱,再利用一部分地方经费,亲自带领民工进行勘测,利用科学方法,在城北开凿了水井。解决了柳人生活上的一大困难。“柳井”被誉为惠民政策。

(二)柳州人民对柳宗元的纪念

柳宗元于公元819 年病逝于柳州任上。一千多年来,柳州人民一直怀念他,缅怀他的功绩,至今仍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堂等纪念景物,成为柳州最富胜名的名胜古迹。

柳州罗池庙碑:韩愈撰文,沈传师书写。碑文记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绩和死后成神的传说、柳宗元衣冠墓:柳侯祠后东侧,松柏拥翠,肃穆幽静。柳宗元逝世后,遗骸 4 运回长安,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柑香堂:柳宗元曾在城西北隅“手种黄柑二百株”,并作诗刻石。后人因此在城西建柑香堂以纪念。北宋阳朔县令陶弼有诗云“柳子才名甲有唐,谪官分得荔支乡。罗池水尽黄柑死,独有空碑在画堂。”

柳宗元离开我们虽有一千多年了,但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柳州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相信柳宗元文化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三、刘三姐(山歌)文化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有着深厚的民歌传统。“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俗称“歌圩”。所谓歌圩,意思是野外坡地的集会。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女孩子三五成群,男青年四六结队,他们相互对唱,一唱一答,从白天唱到晚上,从晚上唱到天明,有时几天几夜,歌声不绝。

山歌文化以刘三姐为代表,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人说: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一)壮族山歌的形式与特点

1.壮族山歌的形式

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多种,而且韵律结构也非常独特,主要有欢、加、西、比、沦五种形式,还有勒脚歌和排歌等。

“欢”是壮族民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歌体,主要流行于广西中西部壮族地区。主要特点是在韵律上腰脚韵或头脚韵互押。如一首五言凹句欢,是头脚韵体。“欢”短小精悍,旋律优美,便于吟唱。

“西”也是壮族地区流行较广的一种歌体,主要流行于广西南部壮族地区。“西”在韵律上最大的要求是押脚韵,一般是厌一平,一韵到底。“西”形式比“欢”自由,比较易于掌握,长歌较多。

“加”是另种壮族民歌体。“加”的韵律是脚韵,通常唱完第一句之后,接着以“姣媚”,“姣炼”等作为全歌的定韵。民间流传的刘三姐唱的歌,多是这种歌体,叫人赞不绝口。

2.壮族山歌的特点

壮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比兴美。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与西方人那种赤裸裸的表达有明显的不同,这或许是比喻比兴手法在壮歌中得以普遍运用的原因。

壮歌具有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古人虽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得来一个字,拧断几根须”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来说明诗歌创作的艰辛,但同样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诗的“快手”敏才。所以壮族歌手们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对唱几天几夜而不重复的令人叫绝唱功同样不足不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诗”的速度望尘莫及。壮人的嘴巴几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壮歌具有整齐严谨、琅琅上口的辞藻美和押韵美。正如清代闵叙说:‘壮人生于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韵则天籁,译而通其意,殆亦工于词者。’”

(二)刘三姐文化的本质特征

1.心里信仰

刘三姐是广西各族共同认可的具有超人智慧、异常能干的“歌仙”。她能以歌之力量战胜强权,以正压邪,以善制恶,以美胜丑,这是劳动人民传统文化心理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三姐是劳动人民的象征。对祖先的崇拜目的就是要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奋斗,克服困难,共同前进。

2.思维方式

闻捷曾对刘三姐歌词做过这样概括:朴素而不单调,瑰丽而不堆砌,明朗而不浅露,含蓄而不晦涩。歌词大量表现为以比兴取喻,从中窥见其思维方式犹如受苦时对美好的追求,劳累时对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仅从汉语角度看其善于设喻、巧于谋篇的歌词就可体察到刘三姐文化思维上的特点:隐喻、直觉、富有哲理。这种思维自身的形式使语言与世界相通。歌,不仅是柳州人民的俗尚,也寄托着他们的审美消趣。

3.价值观念

刘三姐在与地主的智斗中咏唱:“三姐生来脾气怪,只爱山歌不爱财。”山歌指代精神,财指代物质。按理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刘三姐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体现了人们群众的淳朴与正义。

四、奇石文化

俗话说不到北京不知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钱少,不到海南不知身体不好,不到柳州不懂石头之妙。

有着两千一百年建成史的柳州市及周边地区,奇石资源极为丰富,数量大、品种多、质地佳,已为中外赏石界所公认。至今,柳州已形成了以柳侯公园盆景园奇石馆、箭盘山奇石园八桂奇石馆、鱼峰公园石玩精品馆,以及柳州奇石城、柳州赏石市场、中华石都、马鞍山奇石市场等为主的国内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奇石交易市场和奇石专业馆场,使柳州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奇石集散地和交易场所,并被誉为“中华石都”,声名享誉世界。

(一)柳州奇石文化溯源

柳州的奇石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甚至白莲洞原始柳州人时代。一方面,由于大自然的独特赋予为柳州奇石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柳江人、白莲洞人在这里演义了人类近五万年的远古历史,也为柳州积淀了丰厚的史前文化,从而孕育了早期的柳州奇石文化;同时,以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柳宗元为代表的古代文人士大夫,首开了柳州奇石文化之先河 ,对柳州奇石在海内外赏石界占据极其崇高的地位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柳州奇石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柳州地处亚热带岩溶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岩溶地形广泛分布,在流水的溶蚀、切割、堆积等作用下,形成了广泛的溶蚀谷、峰林、残丘、剥蚀台地、堆积盆地和河谷平原等。正是喀斯特地貌这一自然条件造就了柳州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光和洞穴景观, 同时,柳州地区区域河流属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有融江、柳江、黔江、红水河、浔江等,河岸高、多弯曲、险滩多、落差大、水流湍急,因而,境内不但石山奇特秀美,岩洞瑰丽神奇,而且泉水幽深碧绿,江流弯曲明净,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为各种奇石的形成和发育创造了独特的优越条件。柳州地区所辖两市九县,凡流经柳州地区的河流都盛产石。

2.柳州奇石文化的孕育得益于远古人类的丰富遗留

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历史与奇石文化的历史一样,彼此之间息息相关,相互交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奇石文化发展的痕迹和影子,而从奇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触摸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烙印。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人类最早使的工具就是石头。而石器时代更是人类依赖石头的一个巅峰。因此,人类拜石、爱石、藏石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是一种文化的持续或传承。3.与石结缘的城市记忆为柳州奇石文化的繁荣推波助澜

谈到柳州奇石,今天能誉满天下,这与柳宗元为柳州奇石开创先河以及真知灼见的品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柳宗元集》篇中有《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记载龙璧山,“其下多秀石,可砚”。这篇是柳宗元游龙璧山采石做 8 砚的记述(大约在元和十三年前后)。从《刘禹锡集》篇中首题为《谢柳子厚寄叠石砚》诗里,得知柳宗元采龙璧石制砚,赠与广东连州的刘禹锡。诗云“当年同砚席,寄此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又叠翠云。烟岚余斐炜,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松窗与写紫文。”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刘禹锡对“龙璧柳砚”的高度赞赏。

柳宗元所采的龙璧叠石,即在柳州市下游的龙璧山下板滩处。龙璧山即柳州八景之一的“龙璧回澜”。叠石,俗称叠层石、千层石,属墨石类的砂积页岩,硬度3至3.5度,其色纯黑生光,层理有序而自然。其形多见于山形景、平原景及层次错落犹如壮观的蓬莱仙境。不论其形多变,而每件奇石均有大小不同、深浅各异的圆形砚池。这便是子厚所云“其下多秀石,可砚”的叠层石。

明代的徐霞客,游柳州山川之时,亦采集些柳州奇石,晚年在家,后因病卧榻不起,却常握奇石于掌中,直至与世长辞。徐霞客对柳州奇石可谓忠贞不渝,确是催人泪下。

(二)柳州奇石的分类

柳州为世人所喜爱的奇石很多,按大类分主要有:水石(水冲石)、土石、山石、洞石、岩石、化石及混成石等七大类:且水冲石分布很广,以大化、来宾、合山、三江、龙胜、百色、天峨等地方居多,按产地细分则有五十多种,在此仅按产地分类对一些主要石种作些介绍。

1.柳砚石

产于柳州市龙壁山下和柳江河中,质地坚硬细润,通体呈青黑色,具有古朴沧桑感,是柳州最具代表性的石种之一。

2.来宾石(俗称水冲石)产于柳州地区来宾县境内的红水河中。石质坚实,多以黑、黄、青灰色为主色调;由于湍流亘古冲蚀、砂石磨砺,表面细润光洁,石形富于变化,具有象形、景观、抽象、奇巧等不同类形,且品类繁多,其中以纹石较为珍贵。

3.彩陶石

因表面有一层罕见的天然彩釉而得名,产于柳州地区合山市马鞍村的红水河河段,故又名马鞍石。形色质纹俱佳,尤以绿彩陶最为珍贵;而绿质黄釉具有唐三彩之神韵;一石二色的鸳鸯石亦独具特色;黑彩陶石质细滑,润泽感佳;此外,尚有浅蓝色、青灰色、古铜色的等等。均为珍稀石种之一。

4.大湾石

产于柳州地区来宾县大湾乡的大湾石小品,石体虽小,然却精巧别致、精妙、绝伦。便于随身携带,手上把玩。质地细滑光润,色纹丰富,以纯正老气的棕黄色最具代表性。石形千姿百态,有的象形状物,有的如珠如玉,不少藏石家对此石种情独钟,视为“掌上明珠”。

5.天峨石

产于柳州近效天峨县境内的红水河段,外形多呈卵状。质地细滑光洁,色彩或斑斓陆离,或素洁雅致;纹理或平或凹或凸,自成天趣。似版画,如浮雕,图纹形象奇逸古的拙,意境深远,为天然图文石中的佼佼者.(三)柳州的赏石理念

柳州的赏石理念是不拘一格,是丰富多彩的。

米芾、苏东坡创立的瘦、漏、皱、奇、丑等赏石标准,是传统赏石理论的精髓。柳州人说:“石头已不是原来的石头,已经成为了一件石玩,一个器物,一件可观可赏的器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石玩脱胎换骨越彻底,越具有观赏性,也越有玩味。柳州人认为,石玩可称得上最古的古董,但在实际上,把石玩当作古董是指那些象古董一样有玩味的,色泽苍古皮质老道的、在形态上与某些赏见的古董相似的古玩。玩质地、玩宝气、玩奇巧、玩拙味也是柳州人的赏识理念.(四)奇石文化的意义

柳州人历来秉性刚毅而不惧风雨,质朴纯良又不拒变化,从人格本质上说,他们尤其效仿一种真实的硬度,一种内在的坚强。这么说他们所要推崇的,岂不就是一种“奇石”精神? 所谓“奇石”精神,当然不只有刚、坚、纯、硬等等质体性内涵,更多则在激发人的奇志与奇情,以至呈现非凡的奇迹.凭着这种精神,这里不仅拼出了世界公认的“体操王子”及一批奥运冠军,而且崛起了一代又一代改革开放的“弄潮儿”,终使柳州成为群英荟萃、演绎时代大剧的舞台。因有这种精神,柳州人似乎特别富有“铁石与火”的创造智慧和激情,把钢铁、汽车、水泥、工程机械等等“坚硬”事业不断做大做强。

许多年来,柳州人一直热衷于“石文化”,绝不是简单地“玩物”。所谓玩石以砺志,采石以修身,藏石以蓄德,赏石以养性—这人石之间互涵互动的真谛,柳州人真是心领神会:这既是一种道德力量的昭示,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认定,当然,也还有一种审美意识的觉醒。

结束语

柳州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又是祖国南疆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城。柳州的历史文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相信在柳州人民的传承下,柳州各种特色文化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小论文 第6篇

新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国家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会越来越高。但城市化建设需要整个社会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面对着一些例如可投入建设的资金非常短缺等的问题。

正文:

一、什么是城镇化?我们改变了什么?

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¹

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逐步打破了城乡之间的隔阂,促进了社会流动。城镇化促进了城乡交流,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动,彻底改变了城乡社会固化的固有模式。到2013年底获得城镇户籍的乡村永久移民至少2亿;非正式转移的农民工总量2.63亿,其中进城农民工2.33亿。永久移民和进城农民工两者合计至少4.3亿²,即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约六成是30多年来由农村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转移而来的。虽然非正式移民在融入城市中还存在障碍,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但与留在农村的居民相比,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城镇化推进了城市居民观念的转变,比如对于农村一些落后看法等。

城镇化促进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原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被打破,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2013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2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98亿人,两者合计为8.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0%,占20岁及以上人口的85%。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74亿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9亿人,两者合计5.73亿,占城镇总人口的78.5%。³此外,农村的新农村医疗合作几乎覆盖了所有农村人口,几千万城乡低收入家庭也获得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护。过去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社会保障近于空白,目前虽然水平很低,但基本上做到了农村全覆盖,是一个重大的成就。

二、为什么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在那里?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投资和出口后劲不足等问题。比如,土地的问题、户籍的问题、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都要通过制度的改革来实施。

我们今天讲新型城镇化,这个新,是相对于我们过去30多年的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不一样,它的基本内涵是“化人”,也即“化农民为市民”,是人的城镇化。这其中,“化”是手段,“人”是根本。城镇化是人的行为过程,即乡村里的人“化”为城镇里的人,人口向城镇集中,并能够享受和城市人一样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

三、新型城镇化中有哪些弱势群体?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形成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弱势群体。

(一)城市“三无”人员

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群体,由丧失或无劳动能力与依赖性人群组成。他们属于传统的民政工作对象;同时,他们又是需要救助的最贫穷部分。

(二)无业人员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很多居民因“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而失去大量田地和城市土地,一时间又难以就业,这使得各城市社会就业压力剧增。各城市大街小巷的个体小摊、小贩虽很辛苦,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常在温饱线上挣扎。

(三)下岗失业人员

具体指下岗职工和已经走出再就业中心而又没有重新就业的人。他们一般年龄大、学历低、技术单

一、再就业能力弱,且大多来源于长期亏损、社会负担沉重的国有企业,如纺织、轻工、军工等行业。

(四)在业贫困者

主要指亏损企业和双停企业中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他们具有数量大、增势快和明显的行业特征以及地域特点,主要集中在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以及相关的纺织、轻工等弱势行业,且主要分布在离城镇较远的地区、军工企业和计划体制控制严格的矿业和制造业产地,是潜在的下岗人员的大军。

(五)较早离退休人员

主要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退休的人员,甚至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离退休人员。他们退休时的工资水平很低,退休金加津贴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而他们原有的企业多半破产、或解体、或亏损,其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险面临严重问题。

(六)城市农民工中的弱势群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大量的农民工也涌入城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从事苦、脏、累、高危险等城市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和住所、市场价格工资、饮食保证、安全保险和医疗保障等等,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四、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哪个更重要?

机会公平强调机会在不同人群中的公平分配,指社会中所有人都应拥有获得成功的平等权利和机会;结果公平则追求实质公平,要求收入和财产等有价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相对均等分配。结果和机会是公众判断社会资源分配是否公平的两个最基本维度。结果不平等描绘的是收入和财富等有价资源分配的结果,而机会平等则涉及缩小差距和赶超别人是否可能的问题,二者分别反映分配公平的不同方面。

在社会分配上,对结果公平的追求早就存在,外国的乌托邦,中国的桃花源,这些梦幻,一般对社会并没有很大影响。在一种情况下,对结果公平的追求开始产生巨大影响:社会极度黑暗,少数人占有有绝大部分社会资源和财富,大部分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有革命者以公平分配为大旗,登高一呼,应者如云。革命胜利后,革命者将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平等地分配给民众,大家都平等的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这种社会资源占有方式和财富分配方式没有注意两个问题:

1、人的能力始终是有区别的,能力强的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私心的。那么一旦财产归公、收入平均时,首先是归公的社会资源没有人爱护了;然后是干多干少收入一样,干好干坏收入一样,人们没有积极性了,怠工成了普遍现象。从这时开始,灾难性结果就象滚雪球一样运行起来。第一个结果是生产力下降,社会财富减少。因为大家都觉得干不干收入都一样,傻子才出力干呢!第二个结果是普遍的不满。富人不满,因为他们不能富有了;穷人也不满,因为他们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梦幻破灭了;能力强的人不满,因为他们不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能力不强的人也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从别人那里获得好处,反而被认为能力不强而占了别人的便宜,很窝囊; 相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社会的最好状态,或者说一个社会能够给其成员提供的最好条件,绝不是分配结果的公平,而是机会公平。当然,有竞争就有被淘汰的人,作为机会公平的补充,社会还必须对弱者给予扶持和保障。任何一个社会,要消灭“朱门酒肉臭”是不可能的,但是消灭“路有冻死骨”却是可能的和必须的。

五、我们应当如何去做?

看到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造成农业人口下降、村镇空心化等问题,要看到工业化产能过剩可能对城镇化产业拉动不起来,出现产业泡沫,也要看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之间可能出现各种的不配套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办法、路径来实现四者的融合集成,融合集成得越好,就越容易实现四化同步。

强化改革对“新四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当前中国城镇化是内需的最大潜力,改革又是最大的红利,两者结合起来必定是中国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前行的动力。李克强总理要推动的新一轮城镇化,面临很多关于制度层面的挑战,如财税、土地、户籍等,这些需要通过改革来推进。如果改革能够得到推进,必定会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从而进一步突出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最大内需的价值。完全可以认为,改革和“新四化”结合得越深,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推动力就越强。

¹摘自百度百科《城镇化》词条。

上一篇:先进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我把精灵带回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