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习惯

2024-05-21

家乡的风俗习惯(精选8篇)

家乡的风俗习惯 第1篇

河南的民风民俗可谓是色彩浓郁,丰富独特。

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足以让人感觉到“佛光无边”;淮阳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庙会太昊陵庙会的文化现象中带有许多原始文化的色彩;卫辉市奇特的民居和祭坟俗与神话般的盘古庙会;祭龙辟虫的龙抬头,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青龙节“;开封盘鼓,“击之如雷,动之如涛”是开封盘鼓的特点,但它更多让人体会到中

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来。还有消灾防疫的端午节。热闹非凡的中岳庙会,群英荟萃的马街书会,濮阳杂技、南阳烙画……

从这些民间色彩浓郁的民风民俗中,我们看到了河南文化的多姿多彩和丰富生动。是它们,充实了一代又一代河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河南文化的具体体现。

河南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的历史底蕴;五彩斑斓,丰富生动的艺术内涵;古乡古韵,悠久绵长的文学价值,为中华大地塑造了最美丽的风景。

让我们将这美丽的文化传承下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家乡的风俗习惯 第2篇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生活和和美美。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家乡的风俗习惯 第3篇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就是在城市中聚居生活的少数民族, 其居住形式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从城市居住时间长短来看,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分为世居少数民族和外来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是世代就在这里居住生活的少数民族, 他们长期在城市生活, 与城市融合度较高;外来少数民族主要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工作、学习、生活的少数民族, 他们是城市的新成员, 与城市融合度较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与外来少数民族中聚居生活的便被称为城市聚居少数民族。

二、与普通市民相比城市聚居少数民族有何特别之处?

(一) 民族文化的差异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城市聚居少数民族与普通市民之间最大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语言、服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比如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吃清真食品, 普通市民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 在城市生活中就有可能发生矛盾, 破坏民族团结;有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 在城市中容易被其他人视为奇装异服而不受尊重。等等文化差异, 都有可能导致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在城市生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二) 社会阶层的差异

因为历史和地理以及自身思想观念等原因,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不高, 大多为买卖民族用品、食品的小商贩、体力劳动者, 甚至无业。他们长期居于社会底层, 社会地位较低, 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三) 居住结构的差异

分别从城市整体和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角度观察, 会发现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人口规模呈现出一种很有趣的特点:相对于城市的总人口数量,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明显处于劣势, 但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中,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往往处于明显的优势。如果从居民间关系来看, 相对于普通城市居民,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成员间往往具有血缘、姻亲、乡亲的关系, 相互之间联系相对紧密。

(四) 法律保护的差异

基于少数民族的独特性, 法律上有差异的平等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针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法律, 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都强调要充分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保护。

三、为何要在拆迁中特别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一) 拆迁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冲击

拆迁是为了重新规划, 随着拆迁, 一些社区可能会因此而不复存在, 原有的社区结构可能会被打乱。在拆迁中, 一些民族聚居区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打乱、消失、重建……这是直接观察的视角所能看到的, 但内在的少数民族文化, 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也随着民族聚居环境因拆迁的打破、重构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及变化后重构的居住格局, 很可能践踏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甚至激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如果不处理好这一问题, 很可能会将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置于面临抛弃风俗习惯和信仰的边缘,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痛苦和不公平的, 对于社会来说也是极其危险的。

(二) 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 “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在城市拆迁中, 原有的民族聚居区被打破, 在新的民族居住模式建立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使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保证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因拆迁而受到伤害甚至消失, 维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三) 宪法法律的要求

虽然没有法律规定拆迁中尊重和维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作为专门针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合理设置清真饭店和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网点, 并在投资、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第十九条规定:“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 应当根据需要和条件, 设立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馆 (站) 、图书馆。”第二十三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 应当按照城市规划, 保护和建设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物。”第二十四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四) 社会和谐的要求

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与汉族融洽相处, 是城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近些年来, 一些涉及到民族问题事件的发生, 往往是在城市中。而城市拆迁也是城市化中矛盾最激烈的地方, 民族问题与拆迁问题两者结合很可能发展成为极其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江泽民说过:“民族、宗教无小事”, 处理好拆迁中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问题不是一件小事, 它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并不是要求大一同, 而是和而不同, 充分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只有各民族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和谐社会才可能实现。

四、当前拆迁中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上存在哪些问题?

(一) 简单使用经济补偿

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拆迁中, 有些地方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利益, 给予少数民族较高的经济补偿。这的确是一个照顾少数民族的政策, 但简单使用经济补偿忽略了拆迁对于被拆迁少数民族的深刻意义。拆迁意味着破旧立新, 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而言则意味着原有的居住格局被打破。如果仅是简单提高补偿标准, 而忽略对民族餐馆、民族服饰店、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保障和建设, 民族风俗习惯在拆迁中和拆迁后无法得到保护, 一方面这会严重影响被拆迁少数民族的城市归属感, 激化民族矛盾;另一方面是政府推卸了应有的责任, 这个责任即通过具体细致的行政作为来保障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在拆迁中有条件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 政府与民间缺乏沟通

政府在拆迁的决策和规划中, 缺乏与民间的有效沟通, 不能及时了解到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诉求, 要么忽略, 要么包办, 这两种做法都是脱离实际的。一方面, 完全忽略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诉求不可取;另一方面, 政府自行包办的做法缺乏有效的沟通, 很可能不被群众认可, 因为政府并不清楚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五、如何在拆迁中尊重和维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一) 健全法律法规

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各城市有必要根据本市聚居少数民族的实际, 健全拆迁中保护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法规。我认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框架内, 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梳理, 围绕着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进行专门的立法, 并将征地拆迁中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二是在征地拆迁的相关政策、法律文件中增加重点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条文, 让政府在拆迁决策、规划中必须考虑到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确保拆迁中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够有法可依。

(二) 创新城市民族工作, 构建协商机制

传统的城市民族工作重管理轻服务, 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现实, 应该进行符合实际的改革和创新。我认为创新城市民族工作,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完善社区功能。应该借社会管理创新之力, 加大对社区的重视和投入, 完善社区功能, 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置方便民族风俗习惯的硬件设施, 例如民族餐馆、清真寺等, 这些可以通过政府投入结合招商引资的方法实现。通过完善社区功能, 极大增强社区的包容性, 维护了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让城市民族工作真正深入民心。

二是构建协商解决机制。解决在拆迁中因民族风俗习惯而引发的相关问题时, 应当从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抱着以大局为重、充分协商、不激发矛盾的态度, 通过协商来解决。构建协商解决机制, 我认为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听证前置

听证是当今世界各法治国家行政程序法的一项共同的、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制度, 即:一项安排或处置须经相关者对其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质证才能设定和实施的制度。我国目前并没有听证法, 立法法也并未对听证的范围做出规定, 根据当前我国听证会的实践, 一般内容涉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或者对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益有较重大影响的, 可以举行听证会。房屋拆迁对相关公民包括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是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举行听证会, 并保证合理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

2.加强与民族团体、代表的合作

民族团体以及少数民族代表, 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他们可以将城市少数民族的诉求反映给政府决策部门, 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减少民族问题的发生, 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在本民族同胞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在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到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城市民族工作应当重视与民族团体、代表的合作, 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 积极听取他们反映的意见, 采纳他们良好的建议, 保障拆迁决策和规划中能够充分考虑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摘要:近些年来, 大量的少数民族走进城市, 在城市定居, 一些涉及到民族问题事件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是在城市中。而在拆迁中, 一些民族聚居区被迫消失、重建, 内在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在拆迁中可能被践踏, 一方面侵害了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权益,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因此, 应该通过多种措施, 保障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拆迁中能够得到保护。

关键词:拆迁,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世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访全国政协委员牟本理[J].中国民族, 2006, (12) .

[2]吴宗金, 张晓辉.中国民族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3]柳建文.文化的融合、冲突与抗拒:转型时期多民族社区内的族际互动——一项基于新疆伊宁市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9, (5) .

[4]蒋连华.上海对多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党政论坛, 2008, (1) .

苗乡文化与风俗习惯的研究 第4篇

关键词:苗族;文化;风俗习惯;问题

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99-03

作为一个苗族姑娘,从小生活在苗族聚居的村落,对苗族所有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十分了解,并且对自己的民族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因此想借此研究将本民族的文化与大家分享,但是毫不避讳的说,我们苗族的文化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汉化现象明显、许多民间文化失传,并且风俗习惯中存在一定的陋习。苗族文化既然遇到问题,就希望大家共同寻找措施解决其所出现的问题,。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苗族文化中的精华源远流长下去。

一、苗族文化

(一)服饰: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苗族服饰样式多种多样。服饰多姿多彩,除美丽之外,更多的却是服饰铭载着我们民族在历经磨难后生活的变迁,体现了我们苗乡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古往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1]苗族服饰图案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苗乡人承载着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上面还刻有文字,但是由于历史的久远,无法理解其含义和功能,正是这般神秘让苗族服饰具有独特魅力。

在我们村落女人之间的服饰差别小,一律是“色彩斑斓”;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鞋花鞋,佩以各种银饰。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制作一套苗族妇女的衣裤,缝工、绣工精致的,需工数十日。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当女子出嫁时父母都会为自己的闺女订做一套十分精美的苗族服饰。服饰的选材和制作都是很有讲究的。

(二)银饰:说到苗族,可能大家腦海中立马浮现出是亮闪闪的各种银饰,银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不同身体部位,会佩戴不同的银饰。佩戴的部位分: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2]

头帕是我们苗族服饰的一个重要标志,苗族人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会在头帕外面加各种各样的银饰。曾经听我奶奶说过:“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可见头帕对我们苗乡人的重要性。

银镯子和银戒指是我们苗族女人佩饰中的必备品之一,年轻女子带着她漂亮有地位,因为大部分都会把银镯子作为传家宝。我们家中的银镯子仅仅流传了几代人,因为当时家里很穷原本该流传给我妈妈的时候却因为家里没米吃变把银镯子拿去集市上当了。较为年老的妇女带着她祛风除湿,利于身体健康。

银梳是用银和木质构成的。长约16厘米,梳面有三只鸟的图案,亦有与之相称的其它图案。梳子上面会有许多银吊坠,稍一摆动,便叮当有声。

银项和银腰带也是我们佩饰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多样。都会在上面配许多吊坠。

(三)节庆:赶年场是苗族人十分重视的一个节庆,农历正月,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场上异常热闹,十分拥挤。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年货,还可以参加或观看舞狮子、玩龙灯等活动,青年男女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将自己家里用于参加重大活动的盛装穿着到街上物色情侣,谈情说爱。[3]会唱歌的男子和女子更是专注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对上几首山歌,、互相唱和,跳着彼此熟悉的舞蹈,整个街道热闹非凡,气氛十分和谐。即使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歌舞乐器方面:众所周知,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人有男女对唱山歌的习惯,互相唱和。一个在山的那头,另一个在山的这头。唱歌人之间互不认识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对上山歌便是歌友,还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情郎和情妹妹。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其中包括:芦笙、姊妹箫、唢呐等,唢呐是苗族人红白喜事必有的乐器,不同场合吹出的乐曲不同;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但是在现在村落里已经很少出现,因为会乐器的老人基本都不在人间了,这一技能也很少有年轻人把它传承下来;打击乐器:铜鼓、木鼓和皮鼓,木鼓与唢呐结合,奏出动人的乐曲。唢呐、木鼓、铜鼓这三种乐器是我们村落用得最多的乐器。[4]

(四)建筑:苗族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主要以木头和砖瓦构成。一般分为二层,第一层用于睡觉、做饭用,第二层则是用来堆放家里的杂物和农产品。吊脚楼的修建体现了苗族人惊人的智慧,并且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苗族的风俗习惯

(一)祭祖方面:在大寒节那天,晚辈为死去的亲人打扫他们的坟墓,将他们的坟墓打扫得非常干净,把坟墓上的草也拔干净。在除夕夜逝去人的晚辈会在他们坟前为他们点灯,意思是希望他们即使没有子子孙孙的陪伴也不会黑暗和孤单。[5]在除夕夜一家人吃团年饭之前,一家之主会先在堂屋祭祖,用一个大碗盛一碗水然后在里面加入除夕夜所做的菜还会加一些酒,在烧完纸钱之后会在堂屋行礼然后把大碗里的东西全部倒出去,意思就是逝去的先人们也该开饭了,即使他们已经不在世也要和子孙们一起团年。过年后,初一早上就去祭奠死去的亲人,给他们坟墓上挂上漂亮的灯笼(专用挂在坟上),然后会点香和烧死人专用的纸钱,希望他们能用这钱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哪怕在天堂也要过上好日子。

(二)婚嫁方面:苗族结婚较为出名的就是“婚礼四部曲”-婚礼前、迎亲、婚礼、哭嫁。一是婚前,较为传统的苗族男女在处对象时基本采取“就近原则”的恋爱观,选择自己村落或是邻居村落的男子或姑娘作为自己的对象,经过村里人介绍,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后,他们的父母会给他们选择一个吉日结婚。[6]在结婚前一段时间是不能见面的俗称“婚前不见面”,如今现代社会中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等这一系列行为在村落里面绝对是禁止的,这一规定神圣不可侵犯。但是随着思想越来越开放,现在的青年男女婚恋观有了一定的变化。

二是迎亲与婚礼,结婚的前二天,村落里面所有的邻居就全部聚在一块,大家各司其职高效率的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新郎是结婚日子头一天去新娘家提亲,在新娘家办喜酒,新郎这里会出现所谓“过礼”(当地语)的人-即是男方这边的邻居和好友(只限男性)会和新郎一起去新娘家在第二天把新娘接过来的时候,帮助新郎搬新娘父母为其准备的嫁妆;“接亲”的人(当地语)-即是新郎家会选二对自己的长辈(不能要离过婚的人去,不然会觉得不吉利)去接新娘意思就是新娘是有地位的,不是自己跑过来而是在男方的邀请下来的。当新郎这边的人到了新娘家的时候,新娘是不能出来看的,必须呆在自己的房间,新娘当天也是不能吃饭的(晚上客差不多走的时候可以吃一些),新郎这边的人晚上就在新娘家住一晚,第二天凌晨3-5点左右,新娘子就起床梳头穿上男方家买的衣服,意思就是从此你就是男方家的人了。[7]然后还会放鞭炮,“接亲”的人会给她一个红包。大概在8-9点左右就“发亲”(当地语)-即是装好新娘子家的嫁妆出发去男方家,发亲的时候会将新娘子家的大门关上(因为未结婚的女孩子是不能看的),在屋里新娘子给自己的父母下跪,叫一声爸妈,意思就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儿今天要离开你们了,父母就会给自己女儿红包,这时新娘会因为不舍大哭,这就是所谓的“哭嫁”。这些做完以后,将大门打开,新娘子就背对着大门出去不能回头,习俗是因为回头以后,自己的孩子会长得像舅舅。新郎就在外面等新娘,这时新娘的父亲就会给新郎一件反着的衣服穿上,意思是从今天起,你们翻身了,要改变了。然后就将新娘的嫁妆和礼金全部拿走和新郎这边的人就到新郎家来(所以当地的人都叫女儿强盗或者抢劫犯),这一天就在新郎家办酒,刚到这边时候,就有一个爱生儿子的人把新娘子牵到自己的新房(意思是新娘子以后爱生儿子),不久后,新郎和新娘子就给从新娘家带来的一套被条给新郎的父母,新娘改可叫爸妈,然后就会给一个大红包,在第二天早上,新郎的妹妹给嫂子端洗脸水,然后就会给妹妹一个红包,第二天早上新娘子会和自己的婆婆一起做饭,然后叫上所以邻居一起吃,叫做所谓的“新媳妇饭”(当地语),以此来感谢邻居的出力和配合。下午左右,夫妻二人就回到新娘子家里,叫做所谓的“回门”(当地语),父母又会给被条之类的东西。如今我们村落婚礼依旧时这样进行,几乎没有受到现代婚礼的影响。

哭嫁是苗族婚礼中较为有特色的一面,可能非苗族人都会认为,结婚是一件喜事为什么还会哭,应该高兴才对。新娘哭嫁一般从婚礼的前几天就开始,邻居和亲朋好友来看她时也会哭,表示对其道谢。婚礼前一天和到男方家那一天哭嫁会达到高潮。哭嫁的原因主要是新娘对父母亲人养育之恩的表达以及将要离开他们表示不舍;还有就是哭出新娘子即将适应另外一个家庭时的不习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担忧等。

(三)丧葬方面:苗族有本民族的巫师,在当地将巫师称为“道师先生”,丧葬仪式由巫师主持,巫师是阴阳二界的传达者,办丧事的人家把巫师请到家里来,为死者进行种种迷信活动。苗族对青少年善死者,一般多轻葬,速葬,不讲究葬礼。对于寿终正寝则特别讲究,形式非常复杂,一般从老人去世到出殡期间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在我们村落如果有老人去世不会去殡仪馆举行葬礼,而是在自己家里办丧事,更不会有火葬这一说法,这是苗族人十分忌讳的,而是会选择一个当地较为出名的风水先生选一块地进行土葬。其中有在临终前对老人的孝敬,轮流照顾老人;老人去世后首先会放鞭炮意思就是让邻居知道这一消息,然后会选择一个木板将尸体停在上面并且会请剃头匠将老人的头发剃掉,女的则不会,过上30分钟左右将老人的寿衣换上;再就是当老人的子孙都到齐以后,将老人放进棺材里面;办理丧事,会让亲朋好友参加葬礼;葬礼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出殡;在之前风水先生看好的地将老人埋葬;最后就是引魂复山。出殡前又要由巫师主持悲壮的出殡仪式,将老人的棺材停在堂屋门口,巫师读由所有子孙写给逝去老人的“报恩忏”,里面写的内容是老人一辈子的辛苦以及子孙们对老人逝去的悲痛,在读报恩忏期间所有子孙都会哭泣,然后将棺材打开,清扫棺内脏物。清棺毕,由巫师用芭茅草扫腔驱邪。入殓时,纵孝子孝妇慟哭后出屋,巫师回屋净宅。在出殡时,要由巫师念开路词,舞刀驱赶途中“饿鬼”不让他们抢尸。

(四)拜年方面:苗族拜年方面差不多也就是和其他一样礼尚往来的道理,但是可能彼此送的东西不一样,送一些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土特产,例如:自己制作的糍粑,自己在山上采的蘑菇等等。现在逐渐都会送一些很实惠的禮物,大米、油、牛奶等。甚至还有一些思想比较前沿的人之间互相都不送礼,而是亲戚朋友互相做一次东轮流请客吃饭。

(五)饮食习惯方面: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喜欢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族普遍喜欢吃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烟熏腊肉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把猪杀过以后将其抹上腌制盐,然后用绳子将其穿起来挂在火炉上面,这样的肉味道十分可口并且很容易储存。村落里的人还会自制豆豉、干菜等。

三、苗族文化如今面临的问题

(一)苗族语言:苗族语言既是苗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就是这样一种重要因素,在广大苗族地区,包括彭水苗族自治区也发生了严重的流失和变异,致使以语言为载体的其他苗族文化也随之消失。例如:在我们村落,60岁以上的讲苗族语言比较正宗,而60岁以下特别是40岁以下的在讲苗语当中“汉语化”较突出,至于80、90后却是完全不会。在语言上呈现了一个年龄的分界线,这种苗族语言“汉语化”的变异是苗族文化根基丧失的前兆。

(二)苗族建筑:建筑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我们村落的吊脚楼差不多只剩下几户,基本都已经变成了砖房,并且会修建吊脚楼的木匠基本都已经过世,加上设计吊脚楼难度大,导致这一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再加上当地政府退耕还林政策,鼓励村民将以前的木房拆掉,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村民经不起金钱的诱惑都纷纷将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拆掉。因此,苗族建筑并无特色可言。

(三)苗族民风民俗:苗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以及苗族中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节日苗年。但人间2016年2月人间2016年2月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其对苗族民风民俗的影响也日益明显,现在已经很难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欢乐。如今苗族的一些传统节日也正逐渐在弱势,减少,苗乡人基本不会举行属于自己的节日,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那么将带来的是民风民俗的丧失,民间文化的丢失,对我们苗乡人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四)苗族服饰: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通过外出学习、工作和内地服饰的进入,导致现在很少看到苗族人穿苗族服饰,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参加重大庆典活动时才穿。

(五)苗族歌舞乐器:苗族歌舞艺术是苗族民间文化的精华。苗族歌舞乐器是苗族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发展年轻人要么在校读书,要么外出打工。使得这种苗族歌舞乐器在苗族地区也在逐步失传,这是令人心痛的。而且由于恋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以致情歌失去依托的生活载体而逐步消失,婚娶丧歌也因操办程序的逐步简化而丧失章节。同时,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过世,这些歌舞之作的传承也受到了威胁。唢呐、木鼓等这些乐器基本无人会。总之,苗族歌舞乐器等艺术文化的渐渐失传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六)婚礼和丧葬习俗:程序较为繁琐,村里的居民十分迷信,缺乏科学意识,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与外界联系较少,自身素质较为低下。青壮年即使走进大城市也很难融入,最终成为边缘群体。

四、结论

作为一个苗族姑娘,我十分荣幸将我们苗族文化与大家分享,谈到我们的独特建筑、精美的服饰、能歌善舞的苗妹和阿哥等,内心都是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之情,我深爱着自己的民族。但是如今生活的村庄再也不是我熟悉的吊脚楼,再也不会回家和对面山的阿哥对唱山歌。眼看着自己民族文化的消失,让我们每个苗乡人感到十分痛心。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希望我们能够采取措施,去保护苗族文化,不再让我们的文化面临消逝的危险。保护苗族文化,也是维护五十六个民族完整的体现,這样,五十六朵花才会更加完美的绽放。

参考文献:

[1]唐晴晖. 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陈昱成. 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3]李然.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4]何圣伦. 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许江红. “非遗”视野下的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6]鲁米香. 老刘寨苗族家族文化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2.

作文:家乡的风俗习惯 第5篇

春节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祝这欢乐而又漂亮的春节呢?

腊月二十四是大家公认的扫房日,扫房日就是打扫我们的房间,这一天人们都在辛苦的整理房间。

腊月三十一日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那天是除夕,除夕是春节的前一天,人们都在贴春联、挂灯笼。到了夜里,小孩子们在外面放鞭炮,而大人们有的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有的在家看春节晚会。大家还要吃团圆饭,团圆饭里有饺子,饺子里面包着硬币,吃到硬币的人,整整一年都有福气,不会出事。

到了正月初一,人们都去拜年,小孩子们只要叫一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就会有人给他们发红包。到了下午,就没事干了,就可以出去逛超市,玩。唉,对了,拜年还要送饺子,虽然我们家也送,可是至今我都不知道送饺子有什么含义。

到了正月初六,家家户户都开始营业了。很少有大人在家里,而小孩子们大部分会聚在一起玩游戏。

到了元旦那天,人们都跑到街上去看龙灯,街上非常热闹。街上有耍龙灯的、有敲鼓的、还有打锣的。不管干什么的都有,而在买东西的人家,都会在店门口放上一挂鞭炮,让耍龙灯的去他们家门口耍,还给他们买糖、买烟,为的就是让生意更红火些。

正月十九慢慢到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小孩子们都去上学,慢慢就恢复到原来宁静的样子。

篇二:家乡的风俗习惯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十堰也有许多传统风俗,我最感兴趣的是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全家围在一起吃过团年饭后,就开始守岁了。我们先在房门上贴上倒着的“福”字,再换上新衣服到院子里发花炮,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五彩缤纷的花炮把天空装扮得格外美丽,我想:“年”早就被吓得永远也不敢出来了。然后,我们全家围在一起边聊天边吃零食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晚我可以放开肚子吃零食妈妈也不会说我,也不会催我去睡觉。快到十二点,听到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我跟爸爸就到院子里点燃一长串红红的鞭炮。最后,回到屋里,妈妈已经煮好了胖乎乎的饺子,这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除夕的“福”字,除夕的花炮,除夕的饺子……都是那么有趣,我爱家乡有趣的风俗习惯。

篇三:家乡的风俗习惯

不好意思哦,大家。我昨天有事情去了,没有时间写博客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是我们家乡集会的高峰期。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都是我们村里集会的开始。从三月初一到初四的集会!从初二开始唱戏,一共有三天唱戏的时间。当然不光光是唱戏那么简单,还有集会,马路两边都是摆地摊的。有卖衣服的,鞋子的。还有一些是专门赚小孩子钱的,像一些油炸的东西啦,玩具啦。五花八门的东西全出来了。为了这几天的集会,一些做生意的人是起早贪黑的去站个好地方。这些做生意的想破了脑袋都是为了这几天的集会。

今年的集会我感觉和往年很不一样,往年的时候,听到说家里面有集会就高兴的不得了了,最近几年似乎没有了那种激情。对像这样的集会也不怎么感兴趣了。但是今年我感觉还是蛮不一样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感觉到了往年没有过的兴奋,也许是今年的朋友多了吧。今年我那些往年不回来参加集会的朋友都回来了。以前我们都在外地上学,没时间回家玩。但是今年我们大部分都毕业了,工作了。向老板请个假就可以回家痛痛快快的玩玩了。还是像这种家里的集会最好了,逢年过节嘛?大家都有着自己的事情,像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的,人多才好玩嘛!人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聚集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啊?以后大家可能都要忙于自己的事业了,那么像这样的机会就更少了。

这是我的快乐,也是我的幸福!

篇四:家乡的风俗习惯

过去的家乡有一个习俗,每逢“立秋”这天,就要吃肉、吃鱼,名曰:“贴秋膘”。

立秋这个节气,正好在“三伏”当中,正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候。立秋之后,就只有末伏了,其意就是说暑热就将要过去。家乡有一句谚语“立秋十天懒过河”,也正式印证了出伏后的凉爽。

在暑热当中,人们的饮食受到影响,身体有些消瘦。要把天热厌食而掉的膘,吃些鱼肉重新补回来,这就叫“贴秋膘”。每当立秋的前一天,人们都要到集上买一些鸡鸭鱼肉,到立秋这天,吃上一顿。这时,正是瓜果梨桃的成熟时期,同时也要买一些回来,大家共同品。

在邻里之间,话语之间顺便都要问一句,你家“贴秋膘”了吗?

篇五:家乡的风俗习惯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生活和和美美。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按照家乡抚州的风俗习惯 第6篇

农历二十三这一天,就是点灶灯,包糯米糰子,用豆子磨粉,加糖成为豆沙,再和糰子拌裹,大家都围着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首次过年,点上蜡烛,也就是希望来年红红火火。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这一天,是过小年,也就是小孩子过年,这一天大人们为小孩子忙忙碌碌,做好很多美味佳肴,晚上我们一起放烟花,玩个痛痛快快。

农历十二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除夕这一天,我们家乡称为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满桌的鸡、鱼、肉、蛋、山珍海味,米酒飘香一醉方收,吃完晚饭,大家团聚一堂,欢度春节。边看电视边聊天,大人为小孩发压岁钱,希望我们来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出理想的成绩。直到十二点结束,鸣鞭炮关大门,这就叫辞岁。接着守岁黎明前开门,又鞭炮齐鸣,这就是像征开门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正月初一这一天,男人们带着自己的小孩走亲访友,向长辈拜年问好,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机关团体打龙灯拜年,有机会全家一同逛大街购买拜年的礼品,这样拜年,走亲访友,一直到农历十五,这段时间做客喝酒,家家扶着醉人归。

最后,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庙会,雄狮起舞,长龙游街,一片热热闹闹,也就是说这天是春节最后一日,元宵元宵,也就是把过年剩余东西全部吃完,再吃一些汤圆,象征着今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生活红红火火,明天就要大干特干,学生上学,大人们外出务工。家乡的春节年年如此,热热闹闹,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月里,和风送暖,春光明媚,我们在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这大自然美好恩赐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这个月所特有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要纪念一位战士,一位普普通通,却给我们带来极大影响的战士,一位兢兢业业位人民服务,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却从不图回报的战士,一位精神永驻我们心间,一直激励这我们奋勇前进的战士:他就是雷锋——一个名字响铛铛的人物。

三月是雷锋活动月。每年的这个月我们都会走出家门,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一些对社会,对集体有益的事,以此来纪念雷锋。做雷锋同志新世纪的接班人。雷锋的精神是伟大的,极具感染力的,我们永远不敢忘记。一年里的每个时刻,每个地点都会有人重复雷锋的行为,重复着雷锋生前为人民服务时的一幕幕。而三月里,我们会更集中,更具体一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家更深刻的感受雷锋精神的真谛,感受那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的快感,感受那种被人关心,重得温暖得幸福。当我们重温雷锋精神,积极参与活动得同时,我们也更加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使我们更加团结,更加爱我们的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祖国。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了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树立了向雷锋学习的想法,而今天,当我长大了,当我更清楚,更具体的了解了雷锋的时候,我更加深刻的崇敬他。而他的那种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更是我努力学习,攀登知识高峰的主动力。在我为雷锋精神所折服的同时,我发现其实我身边的许多人,也同我一样敬仰着雷锋,将他的精神发扬光大,也传递给了另一些人们,使大家都共同享有雷锋精神带给大家的种种益处,也更广的把雷锋精神撒播下去。

家乡的风俗习惯六年级作文 第7篇

每年七月初九,各家各户都要宰鸡杀鸭,据说是供奉七月初七天河相聚的牛郎织女。至于日期为何编偏选在七月初九,谁也说不出个缘由来。

七月初八晚上,老妈就开始着手为第二天的供奉作准备,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宰鸡杀鸭。鸡鸭被抓进厨房,大概它们也知道命不久矣,都拼命作出诸多无谓的挣扎。人在屋内听到它们此起彼落的绝命之唱,不禁侧隐之心顿生;但一想到“酒酿鸭”、“盐焗鸡”的美味,便也心境安然。可怜的祭品寿终却不能安寝!它们还得进水锅,下油锅,制作成供远厄厨者食用的佳肴。

家乡的风俗习惯 第8篇

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际, 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所谓环境熏陶人、环境造就人,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习惯的养成可以说从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开始就在培养, 从我们咿呀学话、从蹒跚迈步就在慢慢形成。早期的习惯养成可以说是一种模仿。具有独立思维后, 习惯养成更多程度上受自身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以及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所以说, 人的行为习惯既有来自环境影响的自觉性, 也有非环境影响的不自觉性。自觉性更注重早期的培养教育, 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不自觉性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不断养成, 其过程则依靠自身的价值取舍和思维判定来接受。

从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来源来看, 日常行为习惯可以包含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也分潜在行为习惯和表象行为习惯, 不同的习惯时时刻刻都在伴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展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友方式、是非判定等等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因为习惯形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 所以很容易打上环境影响所留下的烙印。不同的环境下, 人们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不同, 行为习惯的表现方式也就不同。习惯的自觉性和非自觉性在形成过程中也会相互碰撞, 产生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既有可能促使人们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好习惯, 也会形成一种消极懒惰的坏习惯。习惯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则生活健康、准求进步, 养成不良日常行为习惯则会消极低迷、怨天尤人。

二、良好歌唱习惯的形成与日常行为习惯之间的联系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个性, 个性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成败。可见, 人们日常行为习惯对自身的学习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与其学习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人类的知识与行为技能的获得不仅是观察、学习和练习的结果, 还须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作基础。在长期的声乐表演和教学实践中, 本人发现日常行为习惯对歌唱者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决定一个歌唱者良好的歌唱状态, 良好的歌唱状态决定着歌唱者演唱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美学性, 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美的体验与享受。所以说, 一个优秀的歌唱者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歌唱行为习惯。

无论在舞台表演还是歌唱课堂训练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一个正确歌唱习惯的形成和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声乐演唱者要通过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来保持良好的唱歌习惯, 通过良好的的歌唱习惯来达到相对保持的歌唱状态, 这是声乐教学中的关键。作为声乐教学者应从对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提示和约束中,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 从而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 这正是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所要追求的真正目的。

声乐是一门感觉艺术, 比较抽象。对初学者来说, 直接运用歌曲训练来达到教学目的, 是不客观、不现实的。必须辅助以有效地发声训练来进行引导、加以规范, 才能在演唱实际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这个引导和规范的过程其实就是歌唱习惯的养成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会不难发现, 反复的发声训练却又会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 学生在理解和接受过程中时间较长, 不利于个唱歌习惯的养成和歌唱状态的养成。就发声训练的真正目的来讲, 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呼吸和正确的咬字吐字状态。呼吸训练却较为枯燥, 尤其呼吸过程, 即吸气——保持——呼气的反复训练过程中, 出现机械的训练状态, 使人感到单调乏味, 从而使得呼吸“僵硬”, 不流畅, 由此引起憋气, 产生挤喉感、压喉感、“白声”等现象。所以, 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放松身体去多做深呼吸, 身体放松, 以达到呼吸流畅, 控制自如, 并把这种感受引入到歌唱的呼吸中去,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 就会在歌唱过程中成为一种自然。因为呼吸是唱歌的基础, 正确歌唱呼吸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会贯穿整个艺术生涯。不断稳定、成熟的呼吸会给歌唱注入新的活力, 使声音更加流畅、动听。

对于初学声乐者来说, 咬字、吐字训练, 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人们的说话习惯、咬字吐字习惯不同, 字词的声母韵母和平仄连接等等也有明显的区别。这种不同, 显示在歌唱中, 就叫方言习惯, 这个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和我们所需要的演唱过程中的歌唱习惯有着明显的矛盾。要通过短时间的发声训练, 使学生从已有的咬字吐字习惯中转换过来, 的确非常困难。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 课后从正确的汉语拼音开始, 坚持练习说普通话, 多与同学老师用普通话交流, 坚持朗读诗歌散文, 多说多讲。同时, 也应调动学生潜在的歌唱状态, 解除心理紧张和压力, 做到自信和充满激情, 发挥主观能动性, 克服心理障碍, 做到用整个身心歌唱, 尽快从讲方言的习惯转换为讲普通话习惯, 并把这种习惯自然地运用到歌唱中去。

日常行为习惯与歌唱习惯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科学歌唱习惯的坚实基础, 对养成科学歌唱习惯具有强烈的启发和辅助作用。科学的歌唱习惯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凝结和提升, 是艺术化以后的日常行为习惯, 对于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有明显的规范和约束中。日常行为习惯与歌唱习惯一样, 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有的, 它来自于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 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与学习中逐步积淀养成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歌唱习惯一样, 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随着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所从事职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修正, 也需要创新和发展。日常行为习惯与歌唱习惯一样, 一旦养成, 会服务于为我们的生活和歌唱, 会对我们人的整体素养和思维层次的进步发展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以良好行为习惯带动歌唱习惯, 提高歌唱演唱水平

要养成良好的的日常行为习惯, 必须要有良好的作息规律。古人常说: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这句话, 早期的意思虽然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写照, 但也是告诉大家, 人的作息时间应该尊重自然规律, 即太阳出升时就应该学习劳动, 太阳落下时就应该休息。我们只有在这种规律下, 才能始终保持有旺盛的精力和足够的体力, 也才能会有效完成每一天的生产学习任务。一个道理, 歌唱的训练和学习, 需要有充沛的精力做支撑, 也需要我们在高度兴奋与积极的状态下来完成。那么, 良好的作息规律就成了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歌唱习惯的重要基础。

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必须要有良好的饮食规律和合理的膳食搭配。古人常说:民以食为天, 讲的就是饮食对人的生存、生活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我们保持强健体魄的前提。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 吃饱肚子对每一个人来说, 已不是难题, 重要的使我们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上必须尊重人的身体本身需求。暴饮暴食不可取, 酗酒抽烟应远离。医学研究证明, 暴饮暴食通过破坏人的身体正常循环系统来销蚀人的机体, 酗酒抽烟通过腐蚀人的器官来损害人的身体机能。不良的饮食规律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在破坏我们身体正常机体机能的同时, 也会使我们正常的日常行为难以正常维持, 良好的歌唱状态也就无从谈起。所以,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膳食规律是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歌唱习惯的重要保证。

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必须要确立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学习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学习, 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通过学习, 也可以丰富思想、提升素养;通过学习, 还可以明辨是非、不断进步。所谓厚积而薄发, 讲的就是学习要从一点一点开始, 从一点一滴积累,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在学习中, 既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积累, 也应注意实践知识的思考, 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学习中, 既要注意向书本学习, 还要向周围学习, 向有建树的人学习, 所谓“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从事歌唱艺术的人, 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坚持学习, 是我们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歌唱习惯的动力和源泉。

上一篇:[初中作文]我要感谢掌声下一篇:千奇百怪的石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