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2024-07-25

icu关键技术准入制度(精选7篇)

icu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第1篇

护理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为规范院内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现状,成立以业务主管院长任组长,护理部主任任副组长及相关专业护士长参加的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对护理关键技术的开展、应用及推广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护理关键技术的认定

凡是近期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在院内尚未开展和未使用的临床护理新手段、已开展的护理技能操作,在实施过程中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存在者一定的风险,如:呼吸机、除颤、动脉穿刺等。被认定为护理关键技术。

二、护理关键准入的必备条件

1.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效益性。

3.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标准。

4.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应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

三、护理关键技术申报及准入流程

1.由护理部制定护理关键技术操作规范及考核标准,组织全员培训考核。已在临床普遍应用的护理关键技术,如:微量泵、静脉留置针、动脉穿刺术,由护理部统一申报;已在部分科室开展的、存在一定风险的护理关键技术,如:呼吸机、除颤,由科室申报;已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如:PICC、造口护理等,经院外专业培训合格后,由个人申报;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经相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由被培训合格者申报。并由护理关键技术申报人填写《关键护理技术申报审批表》,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院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2.护理关键技术准入领导小组审核、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主管院长审批。

3.主管院长审批后,由护理部签发准入证书。

4.对护理关键技术的实施,护理部定期组织再培训和考核,有记录备案。

icu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第2篇

1、接受3~6个月ICU专业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两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完成《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ICU专业部分训练。a.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b.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3、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掌握本专科相应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病理生理学知识以及多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病情综合分析能力。

4、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人工气道的应用及管理、常用急救与监护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包括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降温机、血气分析仪和各种微量输液泵等。

5、掌握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休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器官移植术后监护、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6、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7、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ICU专业护士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

8、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ICU专业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术和重症监护能力考核。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ICU专业护士工作,并享受ICU专业护士的有关待遇。

icu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第3篇

关键词:ICU,护理技术准入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发展, 公众对重症患者的医疗投入也逐年加大。ICU的建立正是适应这一需要产生的, 它是各个医院总体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因此, 对ICU的资金投人, 护理人员配置和管理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和重视。全方位准确地评价ICU的护理质量, 并不断提高ICU护理质量管理, 是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重症监护病房 (ICU) 是危重患者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 新的护理技术不断引进, 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加。为了提高护理操作和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我院及时发现ICU护理技术管理中存的不足, 进一步完善ICU护理技术准入管理并为临床提供部分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调查本院医院18个ICU的在岗执业护士及副高职务具有3年以上ICU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年龄22~43岁, 平均 (30.35+5.02) 岁。其中, 总护士长1名, 占5.6%;ICU护士长2名, 占11.1%;具有副高职称的2名, 占11.1%;中级职称的10名, 占55.6%, 其他3名, 占16.7%。

1.2 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18份, 回收18份, 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8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设计调查进行两轮专家咨询, 请专家对ICU重要的护理项目进行分析和判断。本研究通过专家对护理质量管理、ICU护理质量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与统计, 计算出专家权威系数为0.92, 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 其结果可信。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均在CHISS统计软件包中进行, 分析方法包括: (1) 统计描述。采用构成比对、均数等对调查人均的年龄、技术职务、学历、临床工作时间和ICU工作时间的构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2) 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护理技术准入现状分析和绩效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 (其中数据资料方差齐性的采用方差分析, 方差不齐的采用秩和检验) 。

2 归纳统计结果

2.1 基础护理技术准入与绩效现状

选取护理技术准入和操作绩效部分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对不同技术职务护理人员的独立操作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同时, 对不同技术职务护理人员的操作绩效从应用理论知识、操作熟练、操作一次性成功、完成效果、操作失误5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 经有效分析得出, 16项基础护理技术中, 在准入独立操作情况方面, 不同技术职务护理人员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提示在基础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中, 各级护理人员均达到准入要求, 可进行独立操作。其中肌内注射、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口腔护理、吸痰、女患者会阴冲洗、导尿、留置胃管、灌肠、膀胱冲洗、尸体料理12项护理操作项目在操作绩效不同维度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表明基础护理技术准入管理比较规范, 绩效稳定。有4项操作项目在操作绩效不同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或P<0.05) , 无菌技术在一次性成功和完成效果上有显著性差异;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在操作熟练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静脉输液在操作失误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部分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绩效不稳定。

2.2 ICU专科护理技术准入现状

31项专科护理技术中, 在准入独立操作情况方面, 颅压监测、外周动脉穿刺、PICC置管、洗胃术、动脉压监测、床旁血滤、心肺复苏、脑室穿刺术的配合8个项目在不同技术职务护理人员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或P<0.05) 。提示这8项护理技术在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中实行了准入限制, 同时这8项护理技术在操作绩效的不同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或P<0.05) , 提示实行准入限制是必要的。其他在不同技术职务护理人员无统计学差异的23项护理技术中, 心电监测、输液泵的使用、密闭式吸痰、氧气雾化、超声雾化和呼吸机超声雾化6项在绩效的不同维度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提示准入效果较好;颅压监测、腹压监测、动脉压监测、肺部物理治疗、外周动脉穿刺、PICC置管、洗胃术、床旁血滤、心肺复苏、电除颤、双囊三腔管的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血气分析仪的使用、呼吸机超声雾化、床旁纤支镜配合、气管切开术的配合、脑室穿刺术的配合17个操作项目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或P<0.05) 。那么这部分存在绩效差异的操作项目, 可能成为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操作项目。

2.3 ICU不同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绩效现状

在调查表的设计中, 对ICU不同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绩效从应用理论知识、操作熟练、操作一次性成功、完成效果、操作失误5个维度进行评价和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3.1 ICU基础护理技术准入管理和绩效现状

基础护理技术准入管理比较规范, 绩效相对稳定。个别基础护理技术绩效不稳定, 需加强培训。

3.2 ICU专科护理技术技术准入管理和绩效现状

ICU专科护理技术准入管理还不够规范, 绩效不稳定。有创护理技术尤其是准入管理的重点。ICU专科护理技术实行限制准入很有必要。6项ICU专科护理技术绩效稳定, 准入效果好。

3.3 护理技术操作绩效5个维度分析

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熟练应用技能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操作一次性成功是患者满意和赢得患者信任的重要因素。完成护理操作效果体现了护理质量。避免操作失误是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规范护理技术准入管理是提高绩效的重要手段。

4 建议

逐步建立护理技术准入管理的规范体系, 在现行ICU准入制度下, ICU科室加大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ICU准入制度, 逐步建立护理技术准入管理的规范体系。对ICU护理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 可以加强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护士专业技能。建立统一规范的ICU护理技术准入考核制度, 对护理技术准入考核严格把关。制订适合于临床的ICU护理技术流程, 不断更新知识, 真正做到教学为临床护理服务, 使护理人员所学知识可为临床需要服务。在临床工作中, 为了保证护理技术绩效的稳定, 使ICU的不同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能够因才施用, 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确保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成立本院ICU护理技术准入评估专家委员会及明确的、具体的、可行性强的ICU技术操作准入制度及管理原则, 让临床准入工作有据可循。

5 结语

本调查了解了ICU护理技术准入管理现状, 并通过护理技术操作绩效分析, 发现ICU护理技术准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可为临床进一步做好护理技术准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循证准入的理念, 通过绩效分析, 实行对不同技术职务护理人员分层次准入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ICU技术准入管理和培训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杂志编辑部.专科护士培训专题ICU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2) :952-953.

[2]李静.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方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 3 (4) :315-320.

[3]明沈玮, 曹枫林, 娄凤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9) :831-832.

[4]王晓利, 陆新容, 翟云霞.问题学习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11) :968-970.

[5]徐淑秀.护理学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88-96.

[6]张明岛.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63-68.

icu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第4篇

一、准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在我院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半年以上的已注册护士。

2、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

3、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相关规定。

(二)理论与技术要求

1、参加市卫生局、医院、护理部、科室及 病区组织的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1)卫生局培训:完成市卫生局当年组织的岗前培训课程学习;

(2)完成护理部“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组织的“三基三严”培训并通过理论考核;

(3)完成科室和病区组织的专科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培训并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

2、夜班岗前培训:

(1)要求由本专科工作2年以上护士连续带教1-3个月,夜班数不少于10-15次;

(2)进入科室前进行ICU相关知识摸底理论考核;

(3)根据科室制定的基础护理培训计划,由指定导师带教,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基础护理培训,培训后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单独进行白天基础护理工作;(4)基础护理考核合格后,可进入夜班跟班,指定专人带教,在专人带教下参加夜班不少于10次;

(5)夜班带教计划根据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制定,根据对新护士能力评估,计划需要在4-6个月内完成,完成后考核合格方可在夜班单独管床;

(6)培训手册下发到护士本人,培训过程及不少于10次的个案积累,并由组长指导,交主管带教护士长审核;

(7)考核方式包括核心技能,专业知识理论考核及夜班能力考核,夜班能力考核由夜班带班护士长进行床边护理实际效果评估完成;

(8)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夜班单独管理病人,进入夜班后享夜班待遇;(9)要求接受系统带教后,具有夜班岗位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独立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工作;具有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能力;具有规范、准确、及时、客观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

二、资质审核:

1、完成卫生局及医院各层级部门组织的理论操作培训与夜班带班培训,执行医院制定的《1-3年护士岗位能力培训手册》对应时段的项目培训并考核合格。

2、完成老年ICU新护士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手册培训并考核合格。

ICU护士准入证明 第5篇

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并在淄博市中心重症监护室经过3个月一对一带教培训,经考核合格,准许其在ICU护理岗位执业。

护理部

医院技术准入制度 第6篇

一、为了确保有效、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我院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国内外已经开展,而我院尚未开展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或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在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

四、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应向医教部进行申报,在取得准入后方可实施。准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式三份报医教部。其申报的主要内容有:

1、新技术、新项目的基本情况;

2、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分析(合法性、伦理性、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需求、成本及效益);

3、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及考核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独立开展项目的科室须有3人以上);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设备、设施及其他相应辅助支持条件;

5、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

6、新技术、新项目预见的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及知情同意书;

五、医教部在接到科室申请后对申报书内容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新技术、新项目及人员资质须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专家论证;凡涉及有可能对社会伦理道德有影响的须经院医学论理学委员会讨论通过。

六、经专家论证后,新技术、新项目属于低医疗风险、创伤性小的由医教部进行审批;属于国内成熟的、外院已开展的、医疗风险较大的由业务副院长进行审批;属于多学科联合、探索性的、医疗风险高的由院长审批;属世界性创新的、实验性的需由院长同意后,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后方可开展。

七、各科室不得擅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对未经同意擅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医教部责令停止,给予警告及处罚。因擅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导致的不良后果,由开展的科室承担完全责任,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八、在接到批准文件后,由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开展此项新技术半年。

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方法初探 第7篇

1 方法

1.1 制定9项关键技术的理论、技能培训要求和考核标准,规范各项技术操作流程。

1.2 制定关键技术准入培训考核表,内容包括科室、姓名、关键技术项目,培训后技能、理论考核成绩,带教老师意见,临床实践掌握情况,护士长意见,护理部意见等内容。

1.3 申报关键技术准入人员资质要求

(1) PICC、造口护理人员要求本院注册护士,工作5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经过专项技术培训并取得省级以上合格证书者。 (2) 静脉留置针、动脉穿刺、三腔管使用、气管插管、除颤、呼吸机应用、输液泵微量泵使用技术人员要求本院注册护士、工作1年以上、具有护士职称、经过专项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者。

1.4 培训考核

(1) 每年新护士经护理部规范化培训并在临床科室轮转一年后,护理部根据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规定组织相应技术的理论和技能培训。 (2) 每年新定科的护理人员所在科室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按照护理部培训考核表的要求,先在科室见习护理关键技术,然后由科室带教老师再次进行理论培训和技术操作的强化培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 培训后分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技术操作的考核,考核成绩合格(理论>85分,技能>90分)后进入临床实践阶段。 (4) 临床实践阶段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取得至少5次熟练操作合格后由护士长向护理部培训考核组提出考核验收的申请。 (5) 成立医院护理培训考核小组,由护理部组织考核小组到申请科室进行考核验收,合格后发给准入证书后方可准入该项护理关键技术。

1.5 所有护理关键技术(PICC、气管插管除外)需5年内完成准入。

2 结果

共对全院492人次进行了9项,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护理关键技术准入制度是新制度,有关医院是如何实施的报道很少见。通过对我院实施方法的报道,能够为其他医院实施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关键技术准入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经过理论和实践阶段至少5次熟练操作合格后,进行考核验收,发给准入证书,方可进行单独操作,有利于保护患者的权利,减少技术原因造成的患者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3.3 符合现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分层次使用的要求。只有符合条件者可参加关键技术培训,只有持有准入证者方可进行操作,无形中就实现了护士分层次使用。

3.4 对于护理关键技术进行资格认定,准入上岗,是医院进行风险管理的良好开端。减少了因技术操作失误带来的护理纠纷和并发症。提高了护理内涵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3.5 我院实施关键技术准入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由以上表格培训但关键技术的准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院计划对关键技术实行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icu关键技术准入制度】相关文章:

优化关键技术05-07

设计关键技术05-29

处理关键技术06-28

安全关键技术07-02

关键技术环节07-20

高速切削关键技术05-10

车联网关键技术05-19

关键词技术06-14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08-14

R10关键技术05-15

上一篇:专业金融管理下一篇:健身会所会籍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