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

2024-06-20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精选8篇)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二)教授新课

1、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 第2篇

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

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重点分析: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是重点。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的方法,分析条约的内容,弄清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点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学生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应帮助学生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的认识。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5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进行逐项分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教学建议

关于“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建议:

教师可利用教材13页表格和14页图,制成电子课件,以增强形象性,使学生对俄国的贪婪有更深刻的印象。

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的建议:

因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高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建议教师以中国性质的变化为重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学生能够概括的)历史表象到(学生不能够概括的)历史实质的提炼过程。

关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建议:

要注意让学生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借口的区别。关于根本原因,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19世纪5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特点,指出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美法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然后利用教材小字内容整理成相应的表格让学生分析英国商人和政府的感想及要求。这样使学生很自然的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关于借口,学生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只要强调一下它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重点:

(1)战争的根本原因。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 第3篇

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12课筑起血肉长城》几个教学片段为例, 谈谈创设课堂情境的点滴做法和教学体会。

一、三奏国歌, 集聚学生的爱国情结

在学习《第12课筑起血肉长城》之前, 笔者开展了以“我眼中的抗日战争”为内容的相关调查, 发现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有这样的倾向:一是片面化, 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 在认识上有偏差;二是浪漫化, 有部分学生认为抗战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三是淡漠化, 很多学生对6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民族耻辱感没有深刻体会。在这基础上, 笔者结合电视台经常播放的抗战题材影视剧, 再度审视教材, 整合教学内容, 探寻最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思路。

下面引用以“三奏国歌”为序的三个教学片段加以说明。

【教学片段1】一奏国歌 (播放国歌, 学生默唱) , 感受民族危难时刻的悲愤。

师述:1895年11月, 日军占领了台湾全岛, 1931年9月辽宁、吉林没了, 1932年2月黑龙江没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 狂妄的日本侵略者狂妄地扬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谁来说一说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都做了些什么? (略)

师述: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惨无人道的画面, 当你们看到我们的同胞就这样被日本人蹂躏的时候, 你愿意做亡国奴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面对敌人, 我们只能选择战斗……有一首歌, 我们如此熟悉, ——听, 它响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聆听 (播放国歌, 学生默唱) 。

师述:这振奋人心的国歌, 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歌词中有这样一句话: (屏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教学片段2】二奏国歌 (播放国歌, 学生起立同声歌唱) , 感受筑起血肉长城的执着信念。

师述:国难当头, 中华儿女站起来了, 爱国将领、留学生、儿童、港澳同胞、海外华侨都站起来了。全体中华儿女, 不论年龄、身份、职业, 不管身在何处, 都站起来了。 (略)

我们, 也站起来了! (播放国歌, 学生起立, 同声歌唱)

【教学片段3】三奏国歌 (播放国歌, 学生全体立正, 放声高歌) , 感受万众一心胜利前进的民族自豪。

师述: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在和平年代里,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得到了传承, 并发扬光大。

同学们, 无论你身处世界上哪个国度、哪个角落、哪片天空, 只要唱起我们的国歌, 都会向世界传递一个民族的最强音……唱国歌! (播放国歌, 学生全体立正, 放声高歌)

当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先后三次在教室内响起之时, 学生好像一下子穿越了那时空的隧道, 身临其境地来到了那个庄严、神圣的场面, 从悲愤、执着, 进而到自豪, 从默唱、起立同声歌唱, 进而全体立正, 放声高歌。课堂情境引人入胜, 学生发出了来自内心的, 最真实的呼唤, 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二、对话细节, 寻找“历史人”心灵踪迹

如今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历史”部分不再以系统学习历史知识为主要目的, 而是着力于向学生抒发一种深邃的人文情怀, 唤起学生对祖国、民族的自尊、自豪之情。

下面以P105认识抗战人物《英雄杨靖宇, 长活在人间》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说明。

【教学片段4】

师:《英雄杨靖宇, 长活在人间》这一故事的哪些细节深深震撼了你的心灵?

生1:高寒、缺氧, 在粮食、服装、药品完全断绝的恶劣环境下, 坚持同日军日夜激战, 最后只剩下7个人……

生2:身患重病, 衣服破烂不堪, 直到最后实在跑不动了, 壮烈牺牲……

师:如果说野菜还能勉强吃下去的话, 那么树皮能吃吗?棉絮能吃吗?

生:不能!

师:一个人要把树皮和棉絮吃下去, 那是件容易的事吗?

生:非常困难!

师:那么, 是什么力量让杨靖宇将军吃得下这些东西呢?

生:为了活下去, 为了抗日!

师:让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材料吧!

日军的迷惑:日军根据连续追踪估算, 杨靖宇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食在5天以上, 能够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存活并坚持战斗, 简直是一个谜。为解开这个谜, 敌人解剖了将军的胃, 发现胃里竟没有一颗粮食, 只有棉絮、树皮、草根, 在场的日伪人员无不震撼和胆寒。

师: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 一种中华儿女艰难负重的浩然正气与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片段4中, 我紧紧抓住野菜、树皮、棉絮以及日军的疑惑等细节来开展教学, 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杨靖宇是个杰出的抗日英雄……学生在与课本真真切切的对话中, 感受到了“历史人”的真实叙事和心灵踪迹, 感同身受, 走入了历史, 走进了真实的感情世界……

历史片段教学如何以“精”取胜 第4篇

如何让自己从中学历史片段教学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呢?我认为最大的诀窍就是以“精”取胜。

一、精心准备。通过加强训练培养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没有自信就无法充分展示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容易导致片段教学平淡无奇、索然寡味,甚至漏洞百出,而自信来源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加强训练。

1.精读竞赛规则,了然于胸。规则是公平竞赛的基础。以福建省和厦门市的片段教学评分规则为例,都是以百分制计算,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评分。从四项的分值分布来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讲解占的分值比重最大,要求教师的片段教学设计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策略得当,媒体选用合理;教学设计新颖,观点正确;举例恰当,条理清楚;善于启发引导,富有激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目标达成到位;板书正确,符合规范,布局合理,疏密得当,板书整洁,美观大方。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教师必须认真阅读竞赛规则,具体分析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2.精通课程标准,熟悉教材。课程标准是教学实践的灵魂,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片段教学只有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才有教研和实践价值。比如教学目标要恰到好处地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要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全貌,采用新的视角挖掘教材信息。因此,教师要通读并精通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成多层次的知识框架体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与合理渗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3.精设模拟训练,举一反三。片段教学要求教师完全按照正常上课时的状态去讲课,考验教师在没有学生回应的情况下扮演教师的角色。换句话说,教师越自信从容、思路清晰、结论准确,自觉融入模拟的课堂情境中,片段教学就越能成功。因此,片段教学的反复模拟训练非常必要,可以让教师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能生巧,让自己在专家指导或者与同伴切磋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挖掘理解教材的深度,减少教学的失误。

二、精彩展示,通过扎实的专业功底征服评委

片段教学属于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求教师通过扎实高超的专业功底和开阔灵动的教学思维,巧用适当的学科渗透和恰当的教学手段,展示自己的专业广度和厚度。

1.精巧开篇,引人入胜。开篇导入要言简意赅,一分钟左右即可。有新意最好,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导语就直接开门见山,链接旧课,讲授新课,直切主题,让评委马上明白你对这个片段的理解和驾驭,切忌哕唆许久仍然没有切入正题。

2.精心讲解,高人一筹。片段教学要想让人耳目一新,就要做到详略得当,精彩纷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当板书,脉络分明。例如在讲授有关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激趣导人——背景分析——代表人物——各自主张——意义影响——感悟历史”的片段教学顺序来模拟课堂教学,并适度联系古今中外的相关史实,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等级制度、美国的三权分立学说、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辛亥革命等来启发学生,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3.精心总结,承上启下。历史片段教学的小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结合板书小结,也可以通过名人名言来小结,还有答问式、图表式、史料式、对比式小结……但不论哪种小结方式一定要精准简练,不能拖泥带水。小结不是授课的简单重复,而需要经过精心提炼和科学概括。教师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抓住历史本质特点,梳理线索,得出精练而又深刻的科学结论,使历史知识更趋于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因此,课堂小结不只是要“温故”,还要“知新”,不只是要承上,还要启下,要给学生“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4.精辟升华,拓展延伸。学史明智、学古鉴今是历史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历史是有生命的人文科学,通过教学的交互融合、合理的情感升华和适度的思维拓展,可以搭建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平台。好的片段教学都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性和一定厚度的人文性。例如,爱国主义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讲解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以比较英国资产阶级唯利是图、侵略扩展的本质和清政府愚昧无知、腐朽落后的特点,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人强不如国强”的道理。

三、精美结束,通过自信的表现提升自己

片段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眼前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眼前有评委,心中无评委”,要始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像平常上课那样有声有色,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有讲有问,有问有答,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讲出历史的味道,将评委带入自己的精美课堂教学之中,使评委切实感受到教师的良好素质和教学效果。片段教学结束之前,也是教师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展示才华、画龙点睛的最后时刻。如果能够及时发现错漏,要赶紧采取补救措施,如再次对该子目进行总结,或者为下一个子目作过渡,或者为下一课作铺垫等,尽己所能地表现教学机智,避免出现虎头蛇尾、有头无尾的情况。当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恰到好处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亮点展示无遗的时候,教师要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向评委深鞠一躬,清晰地道一声:“我的片段教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并用亲切的微笑、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自信的神态面对评委,感染评委,获取评委的好感,通过成熟和自信进一步提升自己在评委心中的良好印象。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 第5篇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七星中心学校

夏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通过理解秦朝制度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到制度的完善对管理的重要性.二、学习重点:秦朝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的三个措施

三、学习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用具:PPT

五、教学方法:图示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

六、教学过程:

1、图说人物:

(出示秦始皇画像):他是谁?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左手拿着宝剑,右手在指指点点······从他的姿态、眼神、微笑,可以看出他对事业的雄心、信心和决心!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2、自主学习讨论探究

快速阅读,了解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的三项措施: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并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秦始皇在战国官制得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合称为三公。

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三公下面设置九卿.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课 阅读后,分小组分材料讨论: A、你能从材料中捕捉到哪些信息? B、通过这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教师小结

4、巩固练习:

1.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2.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首” “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3.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 第6篇

提问:三则材料中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

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提高学生归纳,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过渡】 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有采取什么行动?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

有何表现?

【多媒体显示】 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图提问:①材料体

现了林则徐怎样精神?(反抗外国侵略决心及为国家民族利益自我牺牲爱国精神。)

②林则徐禁烟,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林则徐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禁烟根本用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但他指挥虎门

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精神,故是民族英雄。)

此设计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过渡】 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诉诸武力,因此有

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看法?让学生

讨论、引入探究二。

【探究二】 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1.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多媒体显示】 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

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

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1)直接原因→虎门销烟过渡、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本原因

【多媒体显示】 第一组图军机处、1741年的英国下议院,第二组图蒸汽机、古代

犁耕图,第三组图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对比表。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必然性:根

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而中国全面

落后,综合国力弱,为战争提供可能性,而虎门销烟是借口,既使没有鸦片输入及

虎门销烟英国也会找其它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虎门销烟是导火线。

2.经过(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 《鸦片战争形势动态示意图》

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经过,然后提问:①清政府战争态度怎样?(战→和,抵抗→妥协)②你能说出多少作战英勇将领?从中学到哪些宝贵精神?(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敢,不怕困难,爱国等)通过这些教学互动,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教育目标。

【过渡】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涌现了许多英勇的爱国将领,又处于天时、地利、

优势,但由于清政府腐朽、落后,妥协投降,结果争从清政府屈膝段降,中国败而

结束。

【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多媒体展示】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的图片

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中英双方的表情,尤其突出清政府官员的满足和自得的表情。学生对清政府的表情会产生疑问,教师可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清政府认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只有5个,且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已,道光帝还认为“上海其地既不产稻米,也不产丝绸,风水也不好,那些洋人傻乎乎的,就赏给他们去折腾吧。”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清晰地了解到了条约的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清政府腐败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 教师展示《南京条约》表格,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危害,最后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社会性质的变化。

【影响】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多媒体显示)

【设计思路】 教师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概念、鸦片战争对领土、

初中历史优质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第7篇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

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同学们请看: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这是机器生产的产品。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成了英国的目标。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就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自己消费。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自然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细究起来,当时外国商品在中国没有销路的主要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清廷对外政策上的严格限制。康熙五十八年,一向果敢而英明的康熙大帝宣布禁止南洋贸易,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夷人不许进内,直至雍正五年才解禁。到乾隆二十一年,规定广州为惟一通商口岸,以示天朝体恤地处荒僻的“四夷”,清朝管理夷商的办法是设立“行商”。所谓“行商”,就是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人。由于清朝体面的大吏们不能直接与未开化的夷人接触,所以采取了以官制商(行商)、以商制夷的间接管理办法以免有伤国体。二是当时外国商品初入中国时只是贵族人家的奢侈摆设,平常百姓很少有人买,甚至见都少见。就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入贾府,到宝玉的屋内,看到大钟摆心里还奇怪为什么把个大称砣挂起来,站在西洋镜前,还不知道那满头插花的老太婆是自己,反而指镜云:人老不知羞,花儿插满头。因此,外国商品最初在中国确实没有被各个消费阶层的人广泛接受。而中国的茶叶、大黄、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中国茶堂而皇之地位列英国上层绅士淑女、下层平民百姓的家中。当时在英国饮茶竟成为一种时尚。英商不得不用大把的银钱来到中国购进茶叶。所以19世纪上半期(特别是20年代前),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提问]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学生回答]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提问]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还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板书]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师讲述]英国的资产阶级不允许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择手段。鸦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可耻的商人们输进中国的。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是由红罂粟的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罂粟本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在当时,每箱(约100斤)印度鸦片成本在20卢比,而走私到中国出卖,竟可获利100倍以上,达到2000至3000卢比的高价。在暴利的驱动下,他们所信仰的基督教应有的仁爱精神和作为人应有的良知被泯灭,越来越多的鸦片被输入中国。在1767年以前,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烟土不超过200箱。然而到了1820年,平均每年输入达40000多箱。1835年东印度公司被解散,其对华贸易的专利权不存在了。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都可以有权对华贸易,这些工业革命的暴发户们争先恐后地瞄准对华鸦片贸易,疯狂地向中国运送鸦片,疯狂地从中国人口袋里捞取银元,而他们送来的鸦片又在疯狂地吞食中国人。仅仅东印度公司解散的当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已达2万多箱。到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已高达4万多箱。英政府仅仅印度鸦片税一项税收就达422万多元。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表: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图表中能看出什么呢?

[学生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的速度特别快。1799年是4000箱,1820年是7889箱,仅仅过了十九年,到1839年时便猛增到40200箱。

[教师引导]由此,我们能否认识到鸦片输入的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大家根据课本所提供材料,再根据自己想像,讨论 一下,归纳成几点。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答案一:随着鸦片输入的猛增,大量银元流向国外也是自然的事。这无疑加剧了中国的贫困。

答案二:从课本所选的《炮子谣》里可以看出四个字:鸦片吃人。正如歌谣所写:“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答案三:《炮子谣》里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耗钱毁体。这从“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二句可以看得出来。

……

[教师归纳]下面我们来把鸦片的危害归纳一下:

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这是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由原来的1000文抵一两到1500文抵一两。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先把粮食卖成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一两白银的税。现在纳一两白银的税却需卖150斤稻谷)。三是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四是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与日俱增。由于军队也吸食鸦片,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五是民风日下。全国各地烟馆林立,吸食人数竟达200万。各色人等如王公大臣,军官将领,庶民百姓,甚至连妇女、僧尼也(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沾染恶习,整个社会一片萎顿萧条,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教师提问]针对鸦片输入带来的种种危害,清政府有哪些反应呢?

[学生回答]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个小问题——林则徐虎门销烟。

[板书]3.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这种说法对不对?

[学生回答]不对。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教师讲述]从嘉庆皇帝开始明令禁止鸦片进口,当时多出于维护道德民风的原因,那时的朝臣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作伤风败俗的辩护者而被指控,后来发现屡禁不止,烟害已成为一个严重的财政问题时,以大臣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派出场提出新论,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并照章纳税,允许内地种植罂粟,以国产鸦片来抵制外来鸦片,从而阻止白银外流。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立即予以反对,从生产力、商业、国防等方面历数鸦片危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用“银荒兵弱”来敲中道光帝的心病,终于于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12月31日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中国近代最彻底的一场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林则徐于3月10日到达广州后,立即召见行商,责成行商敦促洋商们交出鸦片,有趣的是英国的商人们关心的是中国政府会以什么样的价格收去鸦片。林则徐严厉警告鸦片商迅速无条件地交出鸦片,鸦片商们合伙凑出一千多箱想蒙混过关,哪知林则徐义正词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3月24日,林则徐下令封仓围馆,一面不准停泊在黄埔的洋商货船上下卸货物,停止贸易,一面将商馆四周所有的街道封锁起来,限期令洋商交出所藏鸦片。当时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明白解决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缴烟,3月27日,义律以驻华商务总监的身份向英商发出了缴烟通知,到5月18日,共收缴鸦片二万多箱。

林则徐收缴鸦片后命人在虎门镇口村码头旁挖掘了两个长宽各15丈多的方形大池准备销烟。5月31日,万事俱备,林则徐搭设祭坛,庄严地举行祭告海神仪式,宣读祭海神文,请海神众水族暂行避开,以免鸦片入海伤及海神诸水族。6月22日,销烟开始,兵勇们先将池内倒入了水,然后撒盐成卤,将箱内的鸦片投入池内,浸泡半日后,再将烧透的石灰倒入池中,池内鸦片遇到石灰倾刻便像开锅一样滚沸起来,兵丁们再用木耙在池内来回翻搅,使池内鸦片全部烧化。这样一直烧到6月25日,才将2万多箱鸦片处理干净。

虎门销烟是从嘉庆皇帝颁布禁烟令以来最为彻底、规模最大的一次真正的禁烟,它第一次向世界表现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侵蚀的坚决性,洗刷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耻辱。

(讲完之后,向学生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增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教师过渡]当虎门海滩烟云滚滚时,一丝战云也隐隐浮起,义律将中国禁烟情况报告给英外相巴麦尊,称中国政府强行收缴英王臣民的鸦片,侵犯了英王陛下臣民的私有财产。提议英国出兵中国,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他的建议被英国政府接受,紧接着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板书]

二、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目内容。要求:1.阅读完之后,能简述战争的经过;2.正确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3.了解《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先请同学们简述一下鸦片战争的经过。

[板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学生简述]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后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年初,英军占香港岛。清同英作战,1842年失败。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条约》的详细内容。

[板书]2.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讲解]同学们,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把它归纳出来。

[学生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议税八字。

[教师分析]确实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于香港问题,我们应清楚,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岛是《南京条约》割出去的。九龙半岛是在《北京条约》割出去的。新界是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国政府才把这三个部分连同附近的岛屿全收了回来。(教师讲香港岛被割时,应结合下面地图讲解,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师过渡]既然鸦片战争使清政府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那么,这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最后一个问题。

[板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上最后一句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列强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的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它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我们再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就会明白:《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结合《南京条约》内容,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

4.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参考答案: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林则徐虎门销烟

二、中英《南京条约》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历史教学片段 第8篇

一、教学的设计理念———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是新课改对教师处理教材提出的新要求, 效果也远比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好得多。

1. 整合教材资源

本课内容共设三个子目, 即“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和“抗战的胜利”;有两条基本线索, 即“日本的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授课教师将教材上述三个子目进行了整合, 围绕“太阳旗下的罪恶” (日本侵华罪行) 、“共赴国难” (伟大的抗日战争)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三个篇章, 由浅入深, 步步推进, 系统地展开教学。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材只有一段结论, 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呢?一位教师的做法是:先整合学生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 用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仪式、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字仪式、《辛丑条约》的签字仪式和《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4副图片, 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 让学生深刻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然后, 为了巩固学生的认识, 这位教师节选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讲话中的部分内容, 自编了一个材料题。

“材料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 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材料三”———“从1931年至1945年, 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 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 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材料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 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请问:“材料二”反映了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进程中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三”和“材料四”又分别说明了什么?

通过解题, 学生认识到了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也理解了抗日战争胜利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

2. 开发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认知经验, 结合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有助于增强历史教学的感染力, 自然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史兴趣。在“抗日战争”导入部分, 一位教师先播放了一段日军登陆常熟的史料, 然后讲述了常熟“国耻纪念碑”的来历:1937年11月13日, 侵华日军在常熟沿江口岸源源登陆, 兵分数路向常熟城区进犯;11月19日, 侵略军冲进虞山城门, 使常熟这座千年古城惨遭浩劫……为了警醒常熟人民勿忘国耻, 常熟市人民政府在新港镇徐六泾口西侧设立了国耻碑。至此, 学生的注意力已高度集中, 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日军的滔天罪行”这一知识时, 这位教师展示了由学生收集的反映日军在常熟地区所犯滔天罪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的。乡土资源在引发学生产生强烈共鸣、达成学习目的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3. 巧用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更是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对11月19日这一常熟市的“沦陷日”, 有的学生根据常熟零距离论坛对网民的调查改编了一个小品———《当防空警报响起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了2分40秒的录像。大致意思是:每年这天的下午3点, 常熟城的上空都会拉响防空警报, 警醒市民勿忘国耻。然而, 仍有不少市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日子;有的人虽记得, 提出的却是抵制日货、砸日本车等主张;但更多的人认为我们应牢记“沦陷日”, 勿忘国耻!建我家乡!强我中华!当本课教学进入第三篇章“以史为签”这一主题后, 授课教师先播放了这则小品, 然后就“你如何理性地看待这段日本侵华史”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巧妙地利用这一重要的学生资源, 有效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的设计过程———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合作”的转变

在教学实际中, 不少历史教师习惯于个人单独备课即“单兵作战”, 致使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近年来, 我市历史学科在初高中各年段组建了大备课组, 同时又完善了小备课组的功能, 为教师间的精诚合作、共同提高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这次三位教师的课改展示教学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 强化小备课组的合作

在这次课改展示中, 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均得到了本校教研组 (高一、高二和高三三个小备课组) 同行的大力支持, 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课改展示课教学的时间安排、内容侧重、板书设计、过渡衔接以及师生如何同情共感等内容和环节的合理编排。如其中一位教师在结束本课时播放的央视新闻频道播放的《环球视线———日本遗孤感恩团走进中南海》片段, 从下载到剪辑到字幕的设置, 就倾注了学校小备课组内青年教师的心血,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优化大备课组的研讨

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之所以能在课前的一次次修改中走向成熟, 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除市内的很多历史骨干教师利用历史教师的QQ群、学科教研网交流平台、博客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出了很多金点子, 与常熟市高中历史各年段大备课组给予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目前, 常熟市初高中历史各年段都组建了大备课组, 并设正副组长各一名, 负责平时的常规教研工作。接到展示任务后, 常熟市高中三个历史大备课组随即展开了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优化设计教案, 有效整合内容, 巧妙突破重、难点, 合理选择教学法, 在教学的创新设计和优化组合等方面予以了有力的支持, 使三位教师在课改展示中有了更多的底气,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常熟市的历史大备课组已成为让一大批历史教学骨干脱颖而出的重要力量。

3. 密切与教研员的交流

接到开课任务后, 三位教师随即开始了紧张的教学设计, 并将自己的设计思路与笔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针对三位教师设计中新课程的理念落实不够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明显这些与课改展示主题吻合度不够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活动,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如何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激活历史课堂”的改进建议, 于是有了“日本登陆常熟的真实场景 (片段) 和“国耻纪念碑”的预设, 有了学生自编的小品———《当防空警报响起时……》等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出彩编排。

三、教学设计的实施———由“教师独白”向“学生参与”的转变

为了改变历史课教学中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 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十分重要。

1. 课前参与

开展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课前参与的好形式。在这次课改展示中, 有位教师课前给学生布置收集有关日本侵华罪行的资料, 国共两党抗战的主要战役和著名将领, 家乡有关抗日的资料等任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有的手抄资料, 有的打印资料, 有的利用网络媒体直接将资料发到教师的邮箱, 为课中的有效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教师课中播放的日本登陆常熟的史料, 就是班中一位学生在课前从他父亲工作的常熟电视台找到的。

2. 课中参与

课中的45分钟, 教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如何看待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小组讨论环节中, 学生落落大方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读完这段历史, 我百感交集:日军的暴行让我目睹了中华民族经历的深重苦难, 又为自己能生活在幸福的今天感到幸运, 抗战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认为:“在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的今天, 我们没有忘却历史, 重温历史, 不是为了激发仇恨、追算旧账, 而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学生情绪高涨, 讨论结束还意犹未尽。这就告诉我们, 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放手,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 学生必会给你一个个的惊喜。

3. 课后参与

新课结束时, 一位教师设计了一道课后拓展题:“查一查当代日本青年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 并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试着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 表达你的观点。请把你的智慧凝聚成文字, 让我们大家分享吧!”课后, 很多学生都主动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 有的学生建议老师在高一年级举办有关抗战的手抄报展览, 有的学生提议开展本主题的网页设计评比, 有的学生表示要撰写本主题的历史小论文, 表明学生的学史积极性被有效激发, 历史素养有效加强。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由“单一”向“多维”的转变

与“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进行评价, 即“单一”评价不同, 新课程强调分数评价仅是教学评价的一小部分, 教学评价应向“多维”转变。

1. 巩固双基

由于三位开课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巧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化静为动, 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从而达成了巩固“双基”的教学目的。

如一位教师通过活动地图演示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 还播放百团大战、入缅作战的视频剪辑, 真实再现了历史情境, 加深学生对抗战主要史实的了解, 使学生有效地构建了相关的知识网络体系:

日本———华全面侵———行日军罪———{南潘七京家三大峪一屠惨部杀案队

卢沟桥事变

中国—战国抗全—战民统抗襛线族一日—{国国民中外政共战府敌场正后面抗百战四日团场次根大抗会据战战战地陴抗战胜利{国国内际意意义义

远征军赴缅作战

2. 提升能力

在课改展示后的评课活动中, 听课者一致肯定了三位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成功做法。课前参与, 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收集资料, 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各项准备;课中参与, 让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阅读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从史料中归纳历史结论;课后参与,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 真正懂得日本的侵华历史不容忘记, 但记住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道理;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 学好历史, 能有效激发建我家乡、强我中华的热情。

3. 养成习惯

上一篇:黄山导游词400字下一篇:本科毕业证公证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