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司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

2024-07-09

乡司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精选4篇)

乡司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 第1篇

尊敬的娜主席、各位领导:

你们好!

你们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到我乡对司法行政工作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行视察指导,这是对我乡司法行政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这里,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乡司法行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和县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州、县司法行政工作

有关精神,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积极履行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职能,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怒江大峡谷深处,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南接子里甲、东临兰坪县、西与缅甸毗邻,全乡国土面积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全乡辖6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98%以上为高山峡谷。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2008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农业人口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粮食总产量达418.91万公斤,人均有粮350.82公斤。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二、我乡司法行政工作的主要做法

2009年,我们确立了建设“标准化司法所”的工作目标,把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作为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能力,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整合力量,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司法所与信访、边防公安派出所、村委会、综治等部门的联动化解矛盾新机制,形成合力,让司法行政部门当好乡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切实维护好一方社会稳定。

(一)“五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我乡“五五”普法对象共有7350人,其中党政机关32人,事业人员136人,青少年学生682人,农村农业人员6500人,其中应参加考试人员168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五年总体规划,按照规划的目标要求,突出普法和依法治理的重点,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和依法治理力度。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日常工作,通过普法教育的深入推进,我乡的广大群众、干部法制意识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主要工作是:

1、加强干部学法力度,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作用。通过全乡的大小会议宣传教育,开展了以《物权法》为重点的干部普法培训。

2、强化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力度,重点强化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通过采取全乡中小学开设法制课,有教师上法制课、协调兼职法制副校长进校园讲法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渠道,全面构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为未成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

3、为增强“五五”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我们十分注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适应群众的实际需求,努力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五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找准最佳时机普法。抓住节假日,结合重大政策法律出台,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深入村寨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活动。我乡还每月利用街天举办1次有关的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同时,针对我乡山高坡陡、环境恶劣,不能把法律宣传深入到每个村寨的情况,趁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时机,以案说法教育群众。二是利用各种纪念活动普法。以“12•4”宪法宣传日为主线,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综治宣传月等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张贴法宣标语、悬挂横幅、下发法制宣传材料、制作法制宣传板报。面向广大群众,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宣传普及。今年以来共举办法制宣传活动5次,就《残疾人权益保障》、《婚姻法》、《劳动法》、《治安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进行了宣传和现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参训人员达5475人次。同时开展好傈僳文“五五”普法进教堂活动。今年发放云南省法制宣传画1000余份,福贡县土地、森林、计划生育、防范爱滋毒品等法制宣传挂历2150余份,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图200余份,使我乡的普法工作切实做到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教堂等“七进”。

(二)明确职责,创建“平安乡镇”及综治工作。按照县综治委的工作安排部署,年初展开全乡综治维稳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09年综治维稳工作。司法所结合本所职能,积极参与创建“平安乡镇”及综治工作。认真落实乡党委政府《关于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意见》文件精神,抓好司法所承担的创建“平安乡镇”及综治工作的内容。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协助乡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完成县委政府和乡人民政府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三)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一是夯实

调解组织建设。××乡党委政府根据县综治委、县司法局的文件精神,通过对辖区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考核,把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并具有相关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的人员选聘到了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来,不断培养调解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全乡共有7个(乡1个、村6个)调解委员会,110名调解员,由于县政法委帮助解决了村、组调解员的补助问题,提高了调解员的积极性。二是拓宽人民调解工作思路,开拓调解新平台。为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及时对日常出现的邻里矛盾纠纷快捷稳妥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坚持每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级调委会很好地履行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及时协调解决苗头性、突发性问题。特别是党委政府十分支持司法所工作,在今年召开全乡综治维稳会议时,以乡党委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意见》,主要领导还在会议上重点部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为我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奠定了基础。据统计,1-9月份,××乡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153起,调处150起,调解成功144起,成功率96 %,未发生因调解不当而越级上访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强矛盾联调机制。在社会转型期,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并且越显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给社会造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仅仅依靠司法调解和法院诉讼渠道解决,已难以承受,为此,我们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各种调解资源,深入探索并有效形成了部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大联调在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在调解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人民调解文书格式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纠纷受理和调解结果件件有记录。对于需要形成书面调解协议的,我们严格按照卷宗制作要求,并实行一案一卷。目前,××乡土地矛盾纠纷较为严重。

(四)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努力提高帮教工作质量。切实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提高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力,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帮教方式,确保安置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009年全乡刑满释放人员 20 人,我乡做到对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底子清,并确定了具体的帮教人实施帮教,完善刑满释放人员帮教考察记录。对外出打工的刑满释放人员,采用走访、电话等形式落实帮教考察。

(五)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是与监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我所认真学习社区矫正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规定,掌握社区矫正相关知识。制定出相应工作制度,做好我乡社区矫正工作,根据法律规定,将社区矫正对象分配到人,定期走访,严密管理,及时掌握每一个矫正对象的动向。截止2009年9月30日,××乡累计接收矫正对象3人(其中维独村1人,阿达村2人),目前在册矫正对象3人,其中:男性3人;缓刑3人。上半年共谈心3次,帮助他们驱赶心头的阴影,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六)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及台帐管理情况。一是基础设施规范化还不够全。从07年开始县司法局建设司法所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平272.9平方米;设置了办公室、调解庭、档案室等;但是办公用品不全。二是人员管理还没有规范。现有司法员2人,没有公务员。三是规章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乡司法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将这些规章制度一一悬挂上墙,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实现了靠制度管人、管事,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司法所档案管理卷宗还在努力争取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七)法律服务工作精益求精。我乡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全面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答疑和接待群众的法律咨询是司法所的职责之一。为更好的履行这项职责,司法所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本地群众免费解答法律咨询。同时为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解决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调处,防止矛盾激化。一是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使各种法律常识深入人心,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加强法律服务工作的管理,加大了对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情况的监督,规范投诉接待程序。三是提高法律工作者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县司法局解决了办公和住宿用房,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配备了1个档案柜、4张调解桌椅,在县司法局领导的关心下,解决了司法所围墙和院坝。乡党委政府除了配强配足司法所工作人员队伍外,还加强了基础办公设施的投入,为司法所配备了1台电脑,2套办公桌椅,2个档案柜,17张调解室用的椅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群众办事。

四、司法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乡司法所内设办公室、调解室、安置帮教办公室、社区矫正办公室、法制宣传办公室、档案室,法律服务办公室。人员编制为行政编制2人,所长一人,司法助理一人,现有工作人员2名,其中:一人是事业干部、一人是行政工人,都是大专学历,无法学专业。岗位培训及练兵活动、干部交流,因司法所属于乡政府编制,不属于县司法局人员,工作人员没有涉及这些。廉洁自律方面,司法所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己,没有发生过不廉洁之事。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司法所工作人员属于乡(镇)编制,无司法所行政单列编制,所以司法所无户头,目前司法所工作人员无法列入司法所编制,在职不在编,无法改变身份,造成工作人员思想不稳定。

(二)司法行政公用经费未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转和依法治乡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普法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缺乏必需的工作经费,法制宣传工作难度大。

(四)基层业务培训经费短缺。人民调解工作已经进入了与法院审判工作相衔接的发展阶段。法律对人民调解案件受理范围、调解程序、协议书规范制作作了严格的法律要件规定,如果不掌握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相关法律要件要求,人民调解成果失去法律效力,起不了消除矛盾、维护稳定的作用,全乡各级调委会如何依法调处等相关知识急需培训,需要一定的培训经费,人民调解整体调处能力急需加强。

(五)办公设备不全,如办公用品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摄像机,宣传用品录音机、dvd、功放机、扩音器等,由于缺少这些,不同程度影响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效率。

(六)为建设全国乡镇“两所一庭”的目标,规范化司法所建设,解决了办公用房、住房及部分办公用品,但因没有资金,司法所一楼办公区没有按窗帘,二楼住宅区没有安装防盗窗,没有修院坝的排水沟,造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和影响环境卫生的不利因素。

(七)××乡因家族势力、宗教派系之间关系复杂,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并且矛盾越显多样化和复杂化、还有县里个别工作干部的对乡里具体工作不了解,背后乱干涉,给我们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六、今后的工作打算

××乡司法行政工作在州、县司法局的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各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步,新的发展,新的突破,为维护全乡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依法治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七、建议和要求

1、按上级要求理顺司法所体制,给司法所立户,为司法所工作人员列编。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职不在编的问题,从××情况,司法所应当安排3人。因此来规范体制,规范管理。

2、争取按《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司法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通知》解决公用经费保障,保障司法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转和依法治县工作的顺利实施。

3、争取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解决必需的工作经费,扎实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4、给县司法局在财政预算中立一项业务培训经费项目,确保乡镇的业务培训经费。

5、为司法所安排必要的办公用品。改善办公条件。

6、解决一楼办公区窗帘和安装二楼住宅区防盗窗,消除安全隐患,并修建一条22米的排水沟改善环境卫生。

7、解决县里干部干涉基层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的问题,制止在背后出谋划策,让老百姓瞎折腾,如果认为是基层工作人员对受理的案件不合理、不公正,可以直接找我们说,也可以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走法律程序。让群众得到实在的解决。

以上是我的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谅解,谢谢大家。

乡司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 第2篇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根据区司法局的安排,我就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乡地处甘州区城北20公里,东南与三闸镇接壤,西南顺沿黑河与乌江镇隔河相望,北靠合黎山,行政区域面积24.5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行政村,39个合作社,1880户,7487人,耕地面积11609亩,人均占有土地1.55亩。

2011年,我乡司法行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促工作、保稳定”的工作思路,以创建标准化司法所为工作目标,强化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入开展法律宣传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拓宽渠道,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着眼基层,扎实开展法律服务,充分发挥了司法行政工作在创建“平安靖安”,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规范的法治环境中的职能作用。

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一)、加大投入,队伍建设不断规范 为适应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出现了多发性、多样化的状况,基层调解队伍却长期存在着人员变动过快、素质偏低、兼职过多、年龄老化、司法所力量薄弱、调解工作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我乡紧紧抓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两个关键环节,调整充实工作人员,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司法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的效能,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抽调业务精且工作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司法所队伍。目前,司法所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名,法律专业3人,配备1名所长,并享受副科级待遇。除了配强配足工作人员外,我们还加强了基础办公设施的投入,设立了专门的调解室和办公室,办公和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130平方米,配备了电脑、档案柜、办公桌。同时,区司法局还为我乡配备了司法专用车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强化宣传,普法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结合“六五”普法的启动,在总结“五五”普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六五”普法对象进行了认真调查摸底,并制定了《201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依法治乡成员单位的考核力度。二是坚持利用每周一、三、五早晨的学习时间,对全乡领导干部进行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重点对《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至目前,共组织专题学习10场次,累计学习500人次。三是结合三月综治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专题时间,由司法所牵头成立法律服务小分队,广泛开展“送法进农户”、“送法进学 校”等活动,并深入各村社、各学校,采取图片展览、专题讲座、办黑板报、书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办综治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书写固定性标语5条,悬挂横幅4条,张贴标语200余条,开展群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2场次,受教育人数达3000余人次。在乡政府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付4000余元印制了“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宣传牌和反邪教警示宣传材料。同时,在巩固去年法制长廊创建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创建法制宣传长廊2个,法制一条街1条,发放道德框进农户80户,发放普法资料袋80个。四是开展乡干部进村入户,利用各村社召开社员会和民情恳谈的机会,大力宣传群防群治的重要作用,对法律、法规普及情况进行调查走访,深化了法制宣传效果。通过深层次、广角度、多措施的宣传教育,全乡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觉参与综治工作的自防意识明显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以人为本,调解基础不断夯实

我们以乡情为立足点,以维护平安稳定为出发点,坚持“依法调解、平等自愿”的原则,努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与化解工作,筑牢“第一道防线”,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是定期开展业务培训。2011年,我乡对10名调解员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业务培训,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工作方法与技巧、案卷制作等进行了详细讲解,从而使调解员对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工作原则、工作纪律等有了全面的掌握,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机制。首先抓好信息预防。动态掌握不和谐因素,第一时间化解民间纠纷,使矛盾消除 在萌芽状态。其次是落实定期排查制度,建立台帐,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建立纠纷档案,进行了疏理分类,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再次是对矛盾纠纷实行上下联动、分级调处,建立“联络互访”机制,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一些久拖不决的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三是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我们以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抽调得力人员对重点村社、重点场所开展重点排查,落实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度,强化调处责任落实,把矛盾解决在了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筑牢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至目前,全乡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2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13件,邻里纠纷15件,合同纠纷2起,损害赔偿纠纷7件,房屋纠纷2件,土地纠纷2件,道路交通纠纷2件,其他纠纷39件。调处82件,成功调处80件,调解成功率97.6%。通过回访,未发现一起调解成功的纠纷复发,有效的预防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是推行“个案补贴”,助力人民调解。为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调动基层调解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化解、定纷止争的作用,按照“个案补贴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各村人民调解员调解的各类民调案件,按照主要事实清楚、调解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得当、调解文书制作规范、并达到案结事了”的标准,报区司法局审核批准,实行“个案补贴”。2011年,我乡共发放2010“个案补贴”金额4700元。

(四)、切实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区司法局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 见》等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区矫正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按照“依法规范、积极稳安”的要求,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帮扶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公益劳动、走访帮教等活动,帮扶工作效果明显。至目前,全乡累计接受社区矫正对象5名,已解除矫正2名,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名。同时、补充完善了登记建档、建章立制、建立网络等基础工作,加强业务培训,社区矫正工作不断趋于规范。

对全乡近五年的16名刑释解教人员和4名吸毒人员进行走访帮教,建立完善了重点人员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成立了由乡、村、社及家庭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帮教小组4个,不定期进行帮教,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做到从思想上转化,精神上鼓励,生活上照顾,使他们树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鼓足了生活勇气,确保了社会稳定。年内无重新犯罪和失控脱管现象。

三、亮点工作

在各村、学校、企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并向“民主法治村”和“法制宣传一条街”群众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至目前,全乡共创建法制宣传长廊4个,法制一条街2条,发放普法资料袋140个。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一年来,司法所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业务部门和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普法工作资金缺乏,普法宣传工作须进一步加强。二是个别村调委会业务水平急待提高,未能起到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三是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须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我乡司法行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再添新功。

一是继续狠抓“大调解”机制的落实。切实加强全乡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继续抓好传统大型法制宣传活动的同时,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总结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普法工作效率。

三是继续加大对村调委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完善专职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制度。预计在明年开展3—5次集中培训,以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水平。

四是深入开展法治乡建设。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构筑法治阵地和载体,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五是继续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管控工作。密切关注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并定期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

六是进一步健全安置帮教制度。加大同帮教相关部门的协调,使安置帮教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肖咀乡行政执法实施工作汇报 第3篇

2010年,我乡行政执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观念和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保障和促进我乡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我乡行政执法工作在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为更好地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根据人员变动情况,我乡及时筹建了乡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由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党政办、司法所、土管所、民政办、计生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党政办负责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备案、政务公开以及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司法所负责法制宣传工作;土管、民政、财政、计生等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执法,完善了例会、学习、审查等工作制度,规范了运行机制。

二、加强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加强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我乡每年年初都将本工作重点、实事工程、结对帮困、财政预决算等事项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查看,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我乡各部门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坚决杜绝权利滥用问题的出现。

二是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结合上级各部门行政执法证的换证和年检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市、县法制办举办的培训班,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的质量。在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工作中严把审核关,对调离行政执法岗位的人员及时收回证件。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严格依法实施行政执法行为。乡政府各部门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及相关配套制度,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和相应的法律责任逐级分解到每一个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各行政执法部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努力实现执法活动的实体公正和程序正当。所有执法部门的执法内容全部上墙公示,不断完善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内部监督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等八项行政执法制度,坚持做到重大决策按法定程序、行政职能按法定范畴、实施管理按法律法规,提高了行政行为规范化程度和执法效率。全年共进行建设、管理等行政执法10次,拆除违章农宅建筑1500平方米;配合县计生局进行行政执法4次,征收社会抚养费11.2万元,封山禁牧罚款0.98万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

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行政执法意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我们明确要求班子成员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实施纲要》、《行政复议法》、《甘肃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甘肃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学习作为必修课,并人手一本“五五”普法教材,作为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二是增强宣传力度,抓好社会普及。通过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栏、印发法律知识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税法等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使群众知晓率不断提高,社会普及面不断扩大。

五、2011年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路和打算

1、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建立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考核制度,制定肖-2-

咀乡行政执法考核办法,明确对全乡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和主要制度,将行政执法的考核指标纳入全乡年终综合考评体系之中。

2、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实施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

进一步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行使行政决策权。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和决策公开等制度,对决策过程进行控制。健全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3、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

健全乡人大每年的村务公开检查制度,对不及时公开或公开内容不全面的要及时提出整改,促进基层“四民主两公开”建设。

乡工作汇报材料 第4篇

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张常委、王市长及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将***乡2008年全年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2008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

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依据**市“1355”发展战略,结合本乡实际,完善“1346”发展战略,即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总体目标;确定 “东湾村、底沟-白杨河片区、阿克木那拉牧民定居点”三个中心村规划体系,打造“高效种植业示范基地、畜牧业特色养殖基地、二三产业强乡富民基地”三大基地;合理布局“南部山区以草定畜、生态保护、适度开发旅游;前山地带服务于工业园区、集聚新型工业化规模效益;中部基本农田保护区;北部牧民定居、特色林果、高效农业及饲草料开发区”四大板块,强力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兴牧、园区兴商、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关注民生” 六大举措,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发展。2008年实现生产总产值20586万元,同比增长10.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6元,同比增长616元。

一、新农村建设迈开大步伐,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力打造现代畜牧业

实施以草定畜,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多次分片区召开牧民会议,大力宣传以草定畜工作。结合牲畜防疫,对牲畜总量和夏草场进行盘点,核定夏草场面积为378344亩,载畜量为94586只,与136个作业组、887户牧民签定了以草定畜合同,签约率达到100%。加大监控力度,安排20名看护人员在12个主要牧道口设立检查站,超载牲畜全部遣回,草场载畜量同比减少30%,天然草场得以修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推行舍饲圈养、小畜换大畜,大力发展养殖大户,确定黄山村为小畜换大畜示范村,完成小畜换大畜1208头,发展牛羊育肥大户46户,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年初牲畜为7.5万头(只),年内增加13.24万头(只),出栏牲畜13.12万头(只),年末存栏7.63万头(只),出栏家禽151.39万羽,产肉6044吨,奶1485吨,禽蛋2750吨,毛106吨。

突出品种改良,牲畜品种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技术服务点7个,去势土种公牛1270头,完成黄牛改良3134头,其中冷配1965头。完成绒山羊、绵羊鉴定建档工作。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种公牛20头,纯种萨福克种公羊4只,高代杂交种公羊40只,发展优质奶牛1550头,有效提升了优质品种的覆盖面。

狠抓疫病防控,畜牧业健康发展。对所有牲畜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免疫档案,真正做到了“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杜绝免疫死角和空白。春、秋两季牲畜防疫率达到100%。扎实做好牲畜越冬渡春工作,目前畜均储备饲草402公斤、饲料40.8公斤,新建暖圈35座,维修棚圈180座,为牲畜的安全越冬渡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加快建设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快底沟村无公害肉鸡养殖小区建设,新建鸡舍20栋。积极引导养殖小区内的养殖户及时成立养殖合作社,有效提高了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速了我乡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突出牧民定居,引领牧民新生活。及时成立牧民定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职责到人,分组多头并进开展工作。通过科学勘测及综合比较,最终确定条件较好的阿克木那拉为牧民定居点,委托昌吉规划设计院完成了规划设计,启动了“水、电、路”三通一平建设,新打机井1眼,完成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架设高压线路1.85公里,安装自来水管道5.6公里。牧民定居点开工48栋,完工36栋,完成牧民定居55户(含各村定居19户)。

(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调优调特种植业。依托农企,严格按照市委、政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菜畜富民、节本增效、非农产业增收”战略,全面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及时分片区跟踪落实,调减棉花等一般经济作物2万亩,大力推广番茄、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逐步实现“422”的种植结构(粮食、饲草4万亩,油料、制种等一般经济作物2万亩,番茄、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2万亩)。全乡完成总播面积8.15万亩,其中粮食4.65万亩(其中小麦3.9万亩,玉米0.75万亩),棉花1.6万亩;番茄0.55万亩,油料1万亩,蔬菜0.15万亩,饲草等其他作物0.2万亩。其中订单面积7.1万亩,订单比例达87%。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定位“面向园区,服务园区”,以东湾村温室大棚和西沟村土窖保鲜库建

设为试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目前东湾村5座温室大棚的主体工程及供水系统、区间道路已全部完工,并种植了菠菜、油白菜等秋延晚蔬菜。西沟村在原有基础上,对老窖进行改建扩容,新增仓储保鲜库容300立方,实现了西沟马铃薯反季节销售,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牧民收入。认真测算增收点,完成复播1200亩,保证了2008年人均增收任务的顺利完

成。

全方位推进林业工作。确定以“加快完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拾遗补缺阜滋路及村村通道路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狠抓居民点绿化”为重点,克服“举债造林、养林,重栽轻管”的造林瓶颈,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采取“重点工作重点支持”的方式,列支专项资金8万元下拨至各村用于整地、苗木、管护等造林费用。采取在条田末端栽植的形式,适地适树,种管同重,在设法降低管理费用的同时提高了新栽林木成活率,新建小泉至白杨河高标准农田防护林 6公里107亩。坚持贯彻“谁栽植,谁受益”的原则,加快推进林权落实,已落实林权476.4亩。对发展特色经济林的农户,在市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再予以每亩50元的补助,极大的调动了村集体及个人造林积极性。共完成植树造林795亩,其中防护林544亩,居民点绿化45亩,道路绿化10公里117亩,新建89亩特色林果业示范园一个。秋季整地260亩,完成任务的13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管理,大力倡导发展节水型农业,底沟500亩加压滴灌番茄示范田亩产量达到7吨以上。加强对辖区内农场的管理,要求农场新打机井全部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严禁私自开垦土地,有效缓解了我乡水土矛盾。为保证饮水安全,逐步收回生活用水机井,结合实际,启动公用设施特许经营,促进机井等公共设施的合理流转,提高供水质量,解决农牧民反映的吃水难问题。

完善农业服务保障体系。利用国家对农机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新购番茄播种机、残膜回收机等中小型机械48台,改善了机械作业质量,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加强对黑车非驾的整治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安全教育达2000余人次。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力度,完成8.04万亩农作物保险工作,做到了应保尽保。继续实施“1311”科技示范工程,聘请州、市技术人员,围绕我乡优势主导产业,采取集中培训与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实施科技人员领办项目和示范田工程,从培训到农业生产关键时期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牧民科技应用水平。积极推广名、优、特、新农作物品种和农作物种植新技术,重点推广棉花双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番茄节水灌溉等新技术,落实生物防治2.3万亩,带动科技示范户10户,辐射带动农牧民200户。争取到加工番茄、棉花及马铃薯的新品种引进试验项目,通过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目前已经运作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及农机协会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东湾村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完成底沟村无公害肉鸡养殖合作社、加工番茄合作社、西沟村富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工作,极大增强了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以点带面,“村容整洁”展现新面貌

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完成了6个村的村庄规划,重点做好东湾村及岔路口商服小区建设规划。依托“以奖代补”项目,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投入资金1875.63万元,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68项。以村庄的绿化、美化、亮化和环境卫生整治为主抓手,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等农牧民急需的基础设施,新打机井4眼,维修渠道近20公里,有效缓解了我乡水土矛盾。新建林带边坡2.7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2盏,极大改善了乡村面貌。新建沼气池288座,维修沼气池38个,新建沼气池服务站1个,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维修牧道10公里、牧道桥1座,彻底解决了牲畜转场时道路难走的问题。

(四)项目促发展,“生活宽裕”实现新突破

高度重视项目工作,积极完善项目库储备,认真规范本乡项目工作程序,对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建立项目储备库,共梳理出土地整理开发、牧民定居、扶贫开发、安全饮水等项目48项。以项目为依托,加快改善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底沟村、小泉村等三个村22300亩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变更已提交国土资源厅待审;杂交玉米基地项目底沟支渠主体工程已完成;白杨河安全饮水项目主管道已完工,入户工程明春启动完成。加大项目跑办力度,目前多斯巴依活畜交易市场已经完成水、电、路等三通一平;新疆立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有机复合肥厂已完成项目可研;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已有新疆源缔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扶贫开发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数量均在往年的一倍以上。

紧紧抓住重化工业园区落户我乡的良机,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完成铁矿石浮选厂、活畜交易市场等招商引资项目8项,项目投资总额为2.5亿元,到位资金5468万元,有力带动了我乡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11月底,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9970万元,完成任务的102%;营业收入达13954.5万元,完成任务的100.7%;增加值5057万元,完成任务的103%;利润总额1207万元,完成任务的105%;共上缴税金857万元,完成任务的105%,均提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务。

企业的落地开工为我乡的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平台,我们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加强以引导性和技能性为主的转移培训,积极与用工企业对接,共举办了电焊培训班、驾驶员资格证培训等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农牧民981人,完成任务的245%;转移农村劳动力723人,完成任务的103%,其中长期转移劳动力295人,实现劳务创收180万元。

二、党的建设常抓不懈,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围绕主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以争创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为主线,以“三级联创”、“双创”活动为载体,一手抓规范,一手抓落实,以规范促落实,以落实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实现我乡“1552”党建工作思路(即:以建设和谐新农村为中心,狠抓乡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狠抓村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党组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双带”能力;狠抓村级阵地建设,提高村级阵地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作用;狠抓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从而使党总支(支部)达到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党员达到“十星级”党员标准,成为“双带”标兵)。

求真务实,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自身建设,以乡党委为示范,调动各党总支、支部争先创优积极性,在全乡营造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村的浓厚氛围。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为契机,着力创建学习型班子。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宣讲与座谈相结合、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深入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根据会议精神制定了《***乡2008—2012年五年发展规划》,为我乡今后五年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通过悬挂标语、张贴横幅、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入,使广大党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十七大主题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为我乡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全力打造诚信型班子,积极落实乡党委,站所党支部、村党总支,片区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推行党建工作责任连带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制,具体负责指导联系村党建工作,年终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党总支、支部书记乡党委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争先创优,大力营造民主型班子,将强化理论武装、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主集中制、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发展贯穿于班子建设的始终,着力增强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结合分工,对所有科级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设岗定责,并逐一进行承诺,全年完成承诺事项共计76条。进一步规范***乡党委议事规则,强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将党代会例会深化为每月代表小组组织党代表座谈活动,每季度收集、整理一次党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代表联系和服务群众汇报会。建立健全党员代表奖惩机制,年终对提出高质量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党员进行表彰,对不能发挥代表作用的党员启动罢免、补选机制,充分调动党员代表发挥参政议政积极性,切实保证发挥代表作用。扶贫帮困,认真推进服务型班子。在元旦、肉孜节、古尔邦节、春节、庆祝建党87周年等节日之际,将“送温暖、献爱心”帮困活动与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相结合,加大班子成员帮扶和对党的政策的宣传力度。在“五节”期间,共慰问离退休党员干部、农村“三老”人员以及特困党员99名,发放各类物资及慰问金合计达3万余元。

标杆立影,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争先创优领导小组,加强对争先创优活动的指导。二是营造浓厚的创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舆论氛围。以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大力宣传创建示范乡镇、示范村等争先创优活动,乡党委成员利用每次参加各党总支、支部会议的时机,注重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提高争先创优能力。三是狠抓软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方面:针对各村、站所等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新手”居多的现状,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档案的规范工作,共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党建理论和工作知识培训9期,累计开展培训活动25天,使党总支、支部班子成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根据“标杆”效应,注重树立典型,将白杨河村树立为我乡村级阵地建设典型,完成了该村庭院的硬化和绿化,同时对其余各村的基础设施也进行了全面的改善。

全面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天山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充分利用乡党校教育阵地、“三会一课”和远教、电教资源,加大对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力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培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1300余人次。二是通过“党员承诺制”、党员“设岗定责”、“两个确定”、“四培养”等长效机制活动,积极倡导广大农牧民争做“五种”人。全乡共有326名党员与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承诺的1425件事项已践诺1368件,通过“四培养”活动,全乡共培养出102名各类致富能手,涌现出了以小泉村王德仁为代表的25名党员致富能手,确定了47名村级后备干部。三是严格按照“双线”管理办法,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力度。按照党员自评-党员互评-党外群众参评-党支部审定-评选结果公示-公开表彰奖励”的程序对全乡党员进行了评议,对不合格党员进行了批评教育,确定了专人帮教。四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对摸排出的14名流出党员逐一确定联系人,进行跟踪联系,及时了解流出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组织生活状况。五是积极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对设岗党员的履职情况实行年终考核制,考核实行“三级”评定(支部评,党员干部评,群众评),对评优党员进行一定的表彰奖励,对履职不力的党员,由优秀党员进行跟踪督促,帮助其尽快改正存在的问题,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组织全乡党员举办了“庆祝建党87周年、喜迎奥运圣火”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歌唱、舞蹈、文体活动竞赛等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共同缅怀党的历程,庆祝建党87周年所开创的丰功伟绩,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六是组织全乡党员为地震灾区缴纳特殊党费26209元。七是严把党员发展关,做好党组织纳新工作。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纳新党员25名,转正党员18名。按照新的党费收缴标准收缴党费13502.3元。

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乡党委周密安排部署,及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抽调了30余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机关干部组成换届驻村工作组,对各村选委会的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督。加大对联系点领导、驻村工作组以及各村选委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共举办培训14次,培训人员1400余人次。全乡共出简报4期、张贴标语530余条,利用村大喇叭宣传累计130余小时,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全乡共有6571人参加投票选举,参选率达91.6%。共选出村委会主任6名,副主任7名,委员11名。主任平均年龄42岁,副主任及委员平均年龄38岁。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认真做好“一肩挑”工作,4个村实现了“一肩挑”。

加大投入,促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开拓壮大集体经济渠道,不断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在清理耕地承包合同、承包耕地、开垦荒地等常规做法上,创新租赁草场、引进小型企业收取租赁费等新的方式方法,一年来,6个村的集体收入均有1-5万元不同程度的增加。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宣传思想齐头并进,“乡风文明”展现新气象

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总抓手,创新学习理念,继续坚持“3211”(即 “三讲二学一观摩一评比”)中心组学习机制,抓好周一晨会、周五学习日制度,制定了《***乡机关干部周五理论学习领导跟班制》,组织干部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扎实学习了十七大精神、市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等内容。积极组织全乡6个村200多人参加了市宣讲团理论宣讲教育活动,帮助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解疑释惑、凝聚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聘请离退休老干部为政治辅导员,积极开展形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各村每月均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看电教片,及时把党的法规政策、致富信息传达给群众。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以精神文明建设七条工作线为指引,大力实践“三贴近”,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焕发创建热情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申报创建市级文明村1个,州级文明单位1个。采取先进典型评选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年初对评选出的6名十星级最佳文明户进行了表彰,在不同层面上为普通百姓树立了人生坐标和道德标杆,增强了广大农牧民群众争先创优的意识。3月,邀请全乡60多名机关老干部和村“三老人员”召开了庆祝纳吾尔孜节老年人座谈会,老同志们围绕新农村建设,结合***乡实际提出了8条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激发了“三老人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好参谋和助手的热情。落实好“111310工程”,将文明巷道建设与“美在农家”活动紧密结合,坚持每月对各村环境卫生及家庭院落卫生进行抽查,有效推动了环境卫生治理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标语、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推向深入,扩大文明礼仪教育的覆盖面。结合抗震救灾爱心捐款活动,在全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六好”主题教育。成功举办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和第十一届农牧民文化体育交流会,充分展示了我乡的民族特色,营造了健康有益、充满活力、团结、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推进了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对外宣传力度逐步加大。年初,成立了***乡外宣信息工作组织机构,各站所、学校、各村分别确定了信息员,形成了乡、站所、村三级宣传工作网络,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定期对信息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目前,区级用稿14篇,州级用稿32条,市级用稿200余条,乡政府网站公布信息462条,刊发《***乡工作简报》23期。

(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评议工作为契机,继续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制定乡党政“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协办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实施细则,实行量化管理,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寓于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之中,纳入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以“制度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制定完善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村干部管理办法》、《村财乡管村用制度》等规章制度73项,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聘请8名党风廉政建设义务监督员和11名信访信息员,加大外部监督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大宣教”工作格局,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廉政座谈会、听廉政党课、观看廉政电影、在《***乡工作简报》中增加“廉政之声”栏目等形式,以村民身边的典型教育为农村党员干部筑起了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五个六”主题活动,以“三八妇女节”、“5.15国际家庭日”、农牧民体育文化交流会等活动为平台,全力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共接待信访群众57人次,查办案件2起,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聘请专业法律人士对我乡的合同进行审核,乡政府及各纠风单位共聘请了行风评议员31名,召开了“百名村民评站所”活动,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组织行风评议员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共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20条。同时乡政府对站所的财务管理,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农牧民减负等方面进行重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营造了务实高效、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充分发挥农经管理职能,建立健全了财务开支五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加大对村、组财务的审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财乡管村用。制定村级机动地(荒地)发包申报制度,把土地承包、延包、流转及机动地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面加强农村承包合同的档案管理,抽出专人,进行了归纳分类,装订成册,使合同得到妥善保存。及时落实小麦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并将核查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种植积极性。建立健全以公开栏、民主日活动等为载体的公开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将重大事项、重大财务支出等情况进行公开,打造“阳光政务”。各村定期召开“民主日”活动,乡纪检、民政等部门以及驻村工作组均参会,进行指导,对村民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及时将乡党委的决策传达给村民,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四)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为民服务意识得到增强

进一步完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目标任务、责任落实、督查考核、奖惩激励”四大体系,全面实施考核公开制和奖勤罚懒制度,将考核评价结果同干部推荐、工作考核、晋级晋升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调动了广大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按照督查工作操作规程,狠抓事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督查,形成了狠抓落实、争创一流的良好风尚。

对乡政府院落进行美化绿化,粉刷了乡政府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栽植树木1000余棵。安装电子大屏,开辟了信息公开的新途径,对重大事项和办事程序进行公开,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针对我乡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创新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机制,在乡政府设置办理窗口,在各片区设置村级协办员共12名,办理各项代办事务,定期召开培训班,提高代办员及协办员的业务水平和为民服务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汉哈双语问卷调查表2000余份。共受理各类代办事项189件,办结率达到100%。和谐的办公环境、有效的竞争机制极大的改变了机关干部精神面貌,焕发了强烈的工作热情。

三、创新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

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每月召开综治例会,开展专项整治活动4次,实行10天一次的流动人口专项整顿活动,目前,登记流动人口998人,办理暂住证754人,排查出重要人员86人,身份核实86人,同时完成外出人员和出国人员的重新登记工作,规范房屋出租管理。进一步巩固奥运期间稳控工作,制定重点信访事项处理及稳控方案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对重点部位、单位加强了人防和技防措施,安装监控系统13组,坚持户轮式巡逻制度,加强群众联防意识。开展“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签订“平安家庭,共建美好家园”责任书1665份,“平安家庭”创建率达93%。坚持条块排查、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各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集中人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会战,进行滚动式、拉网式排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可疑点,全年共化解矛盾、调节纠纷62件,矛盾纠纷调解率和成功率达到98%。完善两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建立帮教对象档案,帮教率达到100%。结合农牧民素质教育培训,反邪教工作注重从思想上深化认识,严防非法宗教的渗透。加大对涉枪涉暴检查力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特别是奥运期间,制定稳控预案,加强对稳控人员的看管。严格按照“8项职责,15点要求”加强宗教场所管理,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宗教场所制度和每月谈话制度,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任务,认真做好制止零散朝觐工作,宗教工作始终处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

全力构建大信访格局,采取“领导包案、一案一策、一人一清”、“陪访带访”的方法,实行司法信访联合办案,充分发挥乡村司法调解员的作用,对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引导其走司法途径,使大部分信访件得到及时解决。把信访工作纳入对村级工作考核内容,实行乡班子成员信访接待日制度,设立信访接待室,建立了信访预警机制,定期派专人到各村进行信访摸排,做到了未上访先知情,掌握主动权。扎实开展“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下访”活动,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目前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58件,办结154件,接待上访人213人次。加大重信重访案件解决力度,与土墩子农场、滋泥泉子镇的草场界限纠纷以及村级之间的界限纠纷等重信重访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全力做好工业园区扩建、乌准铁路、东延干渠等区、州、市重点工程的服务协调工作,成立领导小组专项负责,深入牧民家中做思想工作,确保重点工程的顺利施工。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认真开展以企业、道路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为重点的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提高防范意识,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坚持月例会和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共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3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7份,加大对违章处罚力度,对两个整改隐患不利的企业进行停产处理。强化防范措施,投入资金4.2万元,购买灭火器27个,并配备了相关消防设施,确定5眼水井为消防水井,进行定人定岗。加大村级道路重点整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坚持党管武装,狠抓预备役建设,民兵和预备役在维护稳定、应急处置等方面作用发挥明显;乡工会开办联谊会,把廉政建设、文化娱乐、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乡团委以“爱在五月”为主题,举办了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党建带团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乡妇联以“建设新农村、争做新女性”为主题,“三学三比”活动扎实有效;计划生育工作结合“基础建设年活动”,全面核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以协会活动为基础,满足群众需求,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继续推行婚育新风进万家、开展生育文化进寺院活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累计发放各类奖励扶助金60.58万元。继续巩固普九工作,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巩固率达100%,全面实施双语教育,深入开展“两基迎国检”的自查自纠活动;确定每月26日为全乡卫生日,在全乡范围内设立12处垃圾集中点,认真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全乡人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全面推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由去年的72%跃升至今年的97.67%;民政工作积极推行“一帮一”帮扶解困机制,以召开低保联席会的形式,广泛宣传低保政策,为202户低保户统一发放了低保卡,实现了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危房改造、五保户供养金等救助款项77.4万元;积极发展残疾人、老龄等慈善公益事业,助老帮困力度逐步加大,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目前19户残疾人危房改造顺利完工,签订第二轮家庭赡养协议258户,为45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23810元;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农经、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全乡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圆满完成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开展土地清理工作,为乡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积极办理党员代表和人大代表提案意见、建议,目前23件已经全部完成,得到广大农牧民及代表一致好评。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三十年一遇的大旱,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乌准铁路、东延工程等国家、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落地我乡,大量用地矛盾集中爆发,在诸多不利因素下乡党委班子团结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冷静处置,在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认真分析,果断决策,狠抓落实,确保了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一年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农业产业化已现雏形,定位园区,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向产业化和现代工业化发展的转变。通过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乡镇机构和机制改革逐步完善。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们完善发展思路,妥善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此,请允许我再次代表乡党、政府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乡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较弱;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敢担责任、敢闯新路的意识还不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统筹考虑,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五、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我乡将继续按照“1346”发展规划,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大品种改良力度,计划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种公牛20头、种公羊40只,启动底沟村无公害肉鸡养殖小区三期建设,总量达到30栋。完成多斯巴依活畜交易市场建设,全力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将东湾村建设成为奶牛养殖、改良基地、小泉村为绒山羊以及牛羊育肥基地、白杨河村为骆驼养殖基地、底沟为无公害肉鸡养殖基地、黄山村为肉牛改良基地、西沟为天山草鸡养殖基地。继续巩固以草定畜工作成果,核减草场载畜量30%,新建黄山村20公里围栏草场。全面推进牧民定居工程,加快定居点建设,争取完成70户入住定居点,新增人工饲草料基地1.5万亩。按照“稳粮压棉扩经”的种植思路,调优调特种植业,结合测土配方工作,大力推行模式化种植。小泉村、底沟村主推番茄,东湾村主推美葵,西沟村主推瓜菜,白杨河村、黄山村在种植粮食等常规作物的同时,引导牧民向种植经济作物转移。平衡水土矛盾,逐步实现“422”的种植结构(粮食、商品玉米4万亩,油料、制种等一般经济作物2万亩,番茄、美葵、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2万亩)。积极推广高产示范田,计划建立百亩韩国辣椒3000元示范田,订单作物比例达88%。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继续完善东湾村温室大棚基地建设,新建温室大棚25座。对西沟村原有土窖进行改建扩容,新增仓储保鲜库容300立方。以底沟村、小泉村为试点,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计划完成植树造林510亩。

紧盯项目不放,在做好杂交玉米基地项目、白杨河安全饮水项目等已落地项目服务的同时,紧盯底沟、白杨河等三个村22300亩土地整理等前期工作已开展的项目,积极争取小

上一篇:双文明工作总结下一篇:暮春归故山草堂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