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2024-08-06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精选9篇)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1篇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对话式教学关系,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发展必然的趋势。那么如何实施互动对话式的数学教学,笔者就《小数的意义》这一内容为切入点进行了尝试。课堂教学过程描述

(一):展示信息、交流信息。师: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许多关于小数的资料,各组也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条推荐了出来。现在,老师想组织大家开一次生活中小数的信息发布会,大家可以先把这些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1)、一枝铅笔0.35元,一把直尺0.9元。(2)、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3)、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4米。我们组成员的平均身高是1.38米。(4)、人体正常体温是36.5℃~37.5℃。(5)、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6)、在区英语朗诵比赛中,王宁的平均得分是9.106分,李红的平均得分是9.008分。生

1、我谈第二条,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就是每秒300米。生

2、我谈第四条,医生就是根据这个体温标准来诊断你是否生病。超过37.5就是发热了,低于36.5度是发低热。生

3、我谈第六条,这里一看就知道王宁的分数略高一些,不过李红稍加努力就能超过王宁。生

4、我知道第六条中的数都是三位小数。师:这些信息都是用小数来描述了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可能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或者问题,现在把你们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生

1、我想知道小数的来源?小数有什么用?生

2、小数怎么读?生

3、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二)研究问题

1、师:小数怎么读谁能解决?(简单问题直接解决)生1:小数点前面的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一样读,是几十几就读几十几,小数点后面的数只要看到一个读一个。生

2、像第六条信息中的9.008,小数点后面有两个0,要连读两次。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挑几个小数一起来读一读。

2、师: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同桌两人商量商量。(一般问题共同讨论)生1:商场里大部分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就用小数来表示。生2:像第六条信息中,用小数表示选手的成绩既精确又公平。生3:我国的高科技技术,比如神州五号飞上太空,科学家必须经过精确的计算,才能保证成功,因此就回用到小数。生4: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这个高度超过420米,但又不满421米,所以就用小数表示。

3、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主动探究)(1)、师: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0.5米是怎么产生的?(拿出一把米尺)把一米平均分成10分,一份是多少?怎么表示?生:是1/10米,还可以是0.1米。师:在这把米尺上还能找到零点几这样的小数来吗?他们又表示什么?(学生上台在直尺上找)(2)、师:这把米尺除了平均分成10份,还可以怎样分?(学生自然回答:100份、1000份)师:以小组为单位,在直尺上找出3个百分之几的数,想一想,这三个百分之几的数还可以怎么表示?(3)、师: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小数与分数有怎样的一种联系?表示什么?生: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的数,零点零几表示百分之几的数。(4)师:0.001、0.005、0.951像这样的小数又与怎样的分数有关?表示什么?生:(学生自发讨论)(5)师:学到这里,你对小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生:分数和小数可以互相转化,小数可以把一件事描述得更精确三:展开练习,拓展延伸。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努力,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比赛好吗?比赛分三组进行,分别设有0.2.分题、0.3分题、0.5分题,0.2、0.3、0.5分别表示这三组题的难度系数,0.2分题是必答题,全部答对就可得0.2分,0.3分题和0.5分题是选做题或者是抢答题,全部做对可得0.3或0.5分。

(一)0.2题(快速记数)要求,把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一只青蛙跳过0.3米宽的田埂,来到宽11.58米的河面上,踏上了0.2平方米的荷叶,狂叫三声,扑通一下掉进了深0.96米的小河里。

(二)0.3分题(快速口答)A、74/100=()13/1000=()58元零9分=()(用小数表示)B、一大包薯条,最低7元、最高8元,请估价。

(三)0.5分题(现象分析)李红身高变化情况统计表。(略)仔细观察图表中的数据,请你预测,当李红25岁是大约能长多高?为什么?实践反思:下课铃声悠然响起,师生依然沉浸欢乐、充满激情的情感世界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的过程,形成了认知、生活、情感等协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生活大课堂,这正是我所期盼的教学效果。反思课堂,以下几点便是我成功实施互动对话式教学的具体表现:??

一、真正把握互动对话教学的实质,释放教师的教学艺术。互动对话教学的真正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这种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一问一答,那么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师生"互动",只是表面形式,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真正展开,也就无真正意义的"对话"。因此,互动对话式教学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并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例如,生活中小数信息发布会,笔者把小数的意义放置了一种生活化、需求化、个性化的大背景中,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再如笔者充分利用个别学生会读小数这一资源,让这部分学生大胆释放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经验,谈谈小数是怎样读出来的?,把个人的学习成果让大家共同体会、共同分享。又如:当学生已获得小数的初步意义后,教师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小数小数,小数比小数小吗?,使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激化,以问题答辩的形式引导学生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相互争辩、重新修正、完善个体的思维。??

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活动前提,营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学习环境。许多教师认为,小数的意就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术成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这种思想,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得最多,也是我最难突破的瓶颈。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笔者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笔者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练读直接解决。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笔者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既是平等意识、人格尊重在教学中的体现,也是实现对话教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阐述问题,发表见解,由此在交流中获得知识,锻炼互相交往的能力。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着、欣赏者,引导者,适时点拨、恰如其分的调控。

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建立平等、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要达成真正的对话,在思想上形成真正的相互回应和碰撞,就必须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对话,质疑问难,达成共识。就拿本课最后一个学习活动展开练习、拓展延伸来说吧,笔者采用了比赛的练习方式。这种方式,从学生的性情、兴趣出发,彻底改变了原由的写写、做做的模式,让每位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把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成果全部释放了出来。在这中间,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成了学生积极互动的催化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赛实绩,为自己每一轮的学习比赛打上恰当的分数(小数)。这样,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同时用小数来打分,也体现了学生学以至用的思想,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功。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2篇

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能力,概括能力。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小数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小数?你能举出些小数的例子吗?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相关例子。

二、探索新知识

1、过去,我们学习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

指名测量,其它同学观看。

2、汇报测量结果。

3、师: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

4、出示米尺图

提问:上图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 1分米为什么可以1/10米表示呢?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引导。

5、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5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

同桌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0米、0.1米、3/10米、0.3米………

让学生观察1/10米和0.1米,3/10米和0.3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接着让学生观察1/10米=0.1米,3/10米=0.3米,从这个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分母数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提问: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出示米尺)讲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写成0.01米;0.04米是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3厘米、6厘米,用来作单位是百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学生汇报: 板书:1/100=0.01 3/100=0.03 6/100=0.06 指着板书: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

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

讲解并提问: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 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的汇报再次提问: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汇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师进行归纳整理。巩固练习

1、填空:0.8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50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1里面有()个0.1和()个0.01。

2、判断: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3篇

一、明确阶段目标、关注学生起点

毋庸置疑,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的特征, 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带有具体形象性。

因此小学阶段概念的教学目标达成, 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分阶段进行的, 在一定的阶段形成一定的概念。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发展, 逐步充实、完善。这也恰恰体现了小学数学概念“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适当分段, 螺旋上升”的原则。例如“小数的意义”, 小学阶段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 “像上面讲的……等, 都是小数。”第二次飞跃是由具体到抽象, 这是感性的飞跃, 进而顺其自然的概括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这样两个个层次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展现知识的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理解小数。

对于四年级“小数意义”来说,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初步认识了分数, 这两方面是学生直接的认知起点, 但上述两点离本堂课的教学的时间跨度较长, 加上学生并没有系统的学习分数知识、小数内容本身比较抽象, 所以本人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了小数与分数的基本关系, 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 本人在设计中用说说“0.4元, 78.78元, 0.6米”的意思, 并重点提问:“6分米为什么就是0.6米”, 当学生回答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6分米就是十分之六时, 自然地激活了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就这样随着数学学习的程度的提高, 由浅入深, 逐步深化。教学时既要注意教学的阶段性, 不能把后面的要求提到前面, 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又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 教前面的概念要留有余地, 为后继教学打下埋伏。

二、重视模型建立, 突出概念本质

尽管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 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尽可能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 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 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 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 从模糊到逐渐分明, 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 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 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 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我以为, 学生建构数学概念的过程, 绝不能是教师简单“告诉”的过程, 学生的概念学习需要经历一种经验性的活动过程。因此本人在教学“小数意义”时, 坚持认为小数意义的建构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 进行一次再创造, 并在这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创造过程中, 主动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 这样, 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因此我们设计了“自主表示具体的0.1”这一教学环节, 先让学生谈谈0.1具体可以表示哪些量;再引导:你们说的这些量, 能通过分一分、涂一涂在图上表示出来吗?于是学生出现了以下情况:

生1:表示0.1米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 涂其中的一份) 。

生2:表示0.1元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 涂其中的一份) 。

生3:表示0.1段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段, 表示其中的一段) 。

在此基础上, 教学追问:我们刚才表示的物体并不一样, 所用的图形的形状也不一样, 为什么都可以用0.1表示呢?从而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了10份, 涂出了其中的1份, 即0.1表示十分之一这一本质意义。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交流、观察、思考、归纳等活动, 学生对0.1意义的理解, 经历了原认知激活, 再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飞跃, 在此基础之上, 学生理解其他一位小数的意义显得游刃有余, 概括一位小数的意义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力图凸显“建立模型, 突出本质特征”为核心的概念教学思想, 比较顺利的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

三、充分利用资源, 丰富教学素材

教学中有许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内容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 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即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生活知识, 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知识抽象为教学内容。

在教学“小数意义”中, 本人设计了“猜教师身高, 并将其准确表示在图上”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课堂中本人发现, 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会有多种策略:有的学生利用估计表示出了一点七几米;有的学生将第八条平均分成10份, 涂若干份;有的学生将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 涂出七十几份。通过具体的题目将其抽象出来, 这样的训练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逐步缓解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的矛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运用直观并不是目的, 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 真正的目标是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 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抽象概括, 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使认识产生飞跃,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形成概念。因此在上述设计的反馈上我着力将重心放在如何合理安排生成材料的反馈顺序。我们知道, 学生生成材料有对错之分, 也有优劣之别, 还有同一水平的不同表达方式。课堂上, 第一个学生不能准确地表示出1.7几米, 另两位能正确表示, 但方法不同, 老师正是将三位学生的自主研究成果按序呈现, 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引入两位小数的必要性, 以及深刻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总之, 进行概念教学要依据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特征, 寻求学生学习新概念的生活基础和知识水平, 做到目标明确, 经过尝试, 巩固深化, 从本质上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概念。

参考文献

杨启宏, 《换个反方式演绎精彩》, 《小学数学教育》, 2009年第7、8期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4篇

苏教版教科书第九册第28~29页。

教材简析

例1从已有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例题呈现三种物品的单价,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其中0.05元和0.48元都是两位小数,它们的读法与意义都是新知识。例2在新的素材中继续体验小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小数概念。虽然例1已经展开了写出两位小数的过程,但对两位小数意义的体验还不够深刻,而且位数更多的小数尚未教学。因此,例2选择长度的改写继续教学小数,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获得对小数的更多体验,初步形成小数的概念。“试一试”和“练一练”都围绕小数意义而设计,要注意的是这里把整数“1”平均分成10、100、1000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使小数概念更抽象、概括,并初步沟通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在“试一试”里数形结合,一个正方形或一个正方体表示整数“1”,有助于例题教学的知识迁移、认识提升。“练一练”第2题解释三个小数的意义,在演绎推理中清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与整数、分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初步感知

出示图片,橡皮0.3元。

你能说出是多少钱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3元=3角

引导学生回顾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联系:0.3元怎么用分数来表示?

这是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生活中见过这些小数吗?出示:0.05元 0.48元

你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吗?

指出它们都是小数,介绍读法。做练习五第3题。

5分钱怎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元?4角8分呢?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分数表示?

形成如下板书:0.05元=元=5分 0.48元=元=4角8分

(指0.05元)这里的0和5各表示什么。再以0.48元分别提问。

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用小数表示数时,越往右边数位上的数越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元 角 分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不少关于小数的经验,特别是购物过程中商品的价格常常是用小数表示,以此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正好处在“最近发展区”。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学生接触较多,在教学中,要充分唤醒并利用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借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渗透位值原则,这样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二、 教学例2,揭示意义

1.自主探索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1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4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29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交流时问:0.29米中的0、2、9分别表示什么?你能不能看出小数中数位的高低排列是怎样的?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引导观察后总结:什么样的分数可用两位小数表示?

师小结:分母是10、1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

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对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较为熟悉,但却不一定知道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因此,教学时突出了这一点。又由于有了人民币中的以元为单位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认识,学生可以顺利迁移到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之中,所以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迁移拓展到三位小数。

引导学生迁移学习三位小数:要以米作单位表示1毫米可以怎么表示呢?猜想一下:这个1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用几位小数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板书: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出示研究材料(材料略),学生完成。

教师小结:你觉得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教师引导总结:观察上面的一些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小数?

做练一练第1题。

知道下面的分数用小数可怎么表示吗?做练习五第4题。

师再一次引导总结:反过来讲,这些小数又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把以米作单位表示的一、两位小数拓展至三位以至更多位数的小数,充分利用了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构建了一个“计数单位表”,这实质就是一个小数计数单位的模型,一方面,加强了与整数的联系,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数位进行拓展,不满1米,个位写0,越往右写,表示的值越小,学生很容易想到1毫米比1厘米小,所以把1再向右写一位,要用三位小数。

三、 练习拓展,深化意义

出示正方形,正方体。

上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在黑板上选三个小数,分别用涂色部分表示出来。

交流时问:一位小数要选哪个图形?为什么?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对于小数,你还想研究4位、5位小数吗?

你觉得4位、5位小数分别是分母为多少的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师: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引导学生完善小数的意义。

做练一练第2题。

说明:在完成对以米为单位的三位小数的认识后,分别出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的正方形及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体,让学生表示所学的小数,学生要根据小数想对应的分数,再选择相应的图,这就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更从直观上突出了这些纯小数与整数1的联系,学生在用图表示这些小数时,初步体会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是若干个0.1()、0.01()、0.001()累加构成新的小数,感受小数的计数单位。

四、 巩固练习(略)

五、 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5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屏山县新市镇天宫小学

包迎春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小数,认识小数是十进制数,认识数位顺序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会读、写小数,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新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是继学生万以上数之后,第一次接触到整数以外的数,在接受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这类的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将知识生活化。另外,因我校学生处在山区,教具等都没有太先进的,更没有投影仪等设备,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就显得空洞。从这方面讲,我们的教学就更要注重于生活化,直观化。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难点: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尺子量一量手中的笔,作业本等的长度或高度,用厘米作单位。

2、让学生计算15/6,计算出结果后交流。

3、师引:在我们的测量和计算中,常常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用小数来表示。

4、你还知道哪些小数的知识。

5、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一

1、教学例1(1)学生先认识读题,理解题的意义,思考后交流。

(2)当学生用分数或者小数表示出图形的意义后,将两者融合,找出相等的量。即1/7=0.7,1/100=0.01,45/100=0.45,综述为:0.7表示有7个0.1,0.45表示有45个0.01.活动3【活动】课堂活动一

1、看图说分数和小数

活动4【讲授】探索新知二

2、教学例2(1)用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将1mm,用小数表示为米作单位的数,即0.001m。

(2)用刚学习的方法,将146m表示为米作单位的数。

(3)即时练习

3、归纳概括、认识数位顺序表

(1)介绍什么叫小数

(2)介绍数位顺序表。

活动5【活动】课堂活动二

2、看一看,说一说

3、在图中画阴影表示下面各小数

活动6【讲授】探索新知三

4、教学例3(1)读一读,读出下面四个小数:0.7、0.19、3.08、103.503。同桌合作,分别读结对方听,互相纠正。

(2)议一议:读小数要注意些什么?

活动7【活动】课堂活动三

读出下面的小数

活动8【练习】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6篇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第40-41页)[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

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第 1 页 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

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练一练: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 ; 也可以这样想 :6×2=12,6×0.5=3,12+3=15。[板书设计] 小数的乘法

教学挂图: 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7篇

《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佟雪艳

信息窗1:小数的读写和意义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49~55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难点: 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突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4、用好直观“模型图”,加深对小数知识的理解。

5、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正方形纸片、线段图、正方型模型。教学过程

一、展示信息、交流信息。

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师:看来小数真是无处不在,用途很广。瞧,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和信息,出示课件:蜂鸟蛋0.2克

鸡蛋重0、06千 克

丹顶鹤蛋0.25千克

信天翁蛋0.365千克

师:观察这些图片与信息,你了解到什么?观察信息中的这些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像0.2,小数点右面有一个数字的是一位小数,像0、06,0.25,小数点右面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像0.365,小数点右面有三个数字的是三位小数。

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小数的意义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0.2是一位小数,它表示什么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师:你先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0.2(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法,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0.1——1/10 几个1/10是2/10,几个0.1是0.2?0.2到底表示什么呢?5个0.1是多少?那0.5表示多少?0.8呢?

小结: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它们都是有几个十分之一组成,所以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可以记作0.1.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1)师:利用这张正方形,你能表示出两位小数0.01吗?为什么呢?你想怎么办?(学生动手操作后展示交流)

师: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0.01——1/100)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呢?(板书:2个1/100

2/100

0.02)(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板书:0.25

25/100 引导学生利用这个正方形创作出新的小数。同桌交流,并说说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2)教师多媒体出示:为了让学生看清楚,用一个正方体来表示1,先把正方体竖着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也是0.1在竖着平均分,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0,也是0.01,最后再横着平均分,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00,也是0.001,在展示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推想一下四位小数表示什么?计数单位是什么?五位小数呢? 像这样的小数有很多,能说完吗?怎样表示合适?

其实,小数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让我们再回到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我会写

课件出示:把信息中的小数写出来(1)球星姚明身高二点二六米

(2)“中国飞人”刘翔在奥运会110米栏的决赛中以十二点九一秒的成绩获得金牌。(3)小汽车行驶100千米耗油九点二升。2.我会想

用0、2、5、8和小数点,按要求摆出不同的小数。(1)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

(2)大于5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3)零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3、我会答

课件出示:0.3表示

()

7/10写成小数是

()

0.26表示()

55/100写成小数是()0.725表示()

28/1000写成小数()

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8篇

一、研究互动课堂的背景

本文提到的互动课堂是指: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时,使用互联网、教育大数据、云课堂、数学博客、交互式电子设备(如Pad)等资源辅以教学,课堂中以讨论、探究和对话等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通过各种手段,如通过云课堂、数学博客、交互式电子设备(如Pad)等资源开展生生间、师生间、人与资源的多向互动、课内与课外知识的碰撞等,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人的主体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与提升,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实效。

在互动课堂中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的确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本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深层次的整合,通过五大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跨越发展(如图1所示)[1]。

图1 探究式计算新授课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的兴起和逐渐普及,大数据的诊断等对课堂教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用数据说话,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大数据+教育”将带给我们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二、互动课堂下的《小数的意义》课例研究

1.《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小数概念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有两次教学安排,第一阶段是三年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联系生活中具体的量,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第二阶段是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为此,教材借助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2]。

2. 互动课堂下《小数的意义》的教学设计(见表1)

表1

3. 运用大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1)通过分析“互动学习方式”调查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互动课堂中的教与学的有效性,为教师今后的备课及调整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问卷中第5题“我喜欢的课堂互动学习方式有()”的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表2所示数据表明,学生在互动课堂的学习中,与传统的讲练结合的学习形式相比,学生更喜欢互动的形式,如讨论、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成果展示、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等,而本课中应用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Ai School云平台为学生分享学习视频、向学生发布“分组研讨”等活动,应用互动电视在教学“小数的意义”的“整数、分数或小数的表示形式”时随机点选学生汇报的小数,在课的最后,组织学生在网上填写《四年级小学生学习“小数的意义”的学习调查》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更让学生的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就促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上要设计多种的互动学习方式,为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平台。

(2)通过分析学习态度的调查数据,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以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问卷中第6题“关于本课的学习”的统计数据见表3。

表3

表3所示数据表明学生对互动课堂的学习的支持度较高,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占90.48%,能在课堂活动中为“小组开展学习时提供自己的见解或提出问题”的占90.47%,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效与人沟通,有90.48%的学生能“在指定时间内,共同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通过对各类检测数据分析,能更好地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进一步深入研读教材,调整教学策略。问卷中的当堂检测题相关数据见表4、表5。

表4

表5 小数的意义单元检测中关于“小数的意义”学习情况

从表4、表5的数据得出,通过本课的学习,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测量、自主探究等体验、操作学习活动,较深入地理解了小数的实际意义,当堂检测中的前三题的正确率在80%以上,只有第四题的正确率低于80%。这是由于“小数的意义”的第一课时,课中较多的是动手测量等体验活动,当课后段的问卷小测试中遇到“1.23这个小数是()位小数”这题时,学生受整数位值的影响,有部分学生选了它是“三位数”,所以正确率较前面练习的要低,但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在单元检测时,学生已排除了这一障碍,在完成“0.168是()位小数”时,达到了100%的正确率,同时各项统计数据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班。课中的互动学习形式,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新媒体的运用则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以形助数”,让学生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3],有效激活分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促进学生对本课的内容知识—“小数的意义”全面的理解,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课中2次的微项目学习,让学生运用学习资源,围绕“小数的意义”这一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对话交流,发现“1分米”“1/10米”“0.1米”当中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对互动课堂的思考

1. 互动课堂要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授课时间

在课堂中以讨论、探究、对话等方式进行教学,将会有多元的生成,如课堂上突发的事件、课堂中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时间不能有效控制、教师设计的活动环节是否恰当等,这些因素必然导致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对于此类互动式的探究课型,要适当延长上课时间,以利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开探究式学习。

2. 互动课堂的学习是在经历、体验、互动交流中获取知识

这类以主题、问题或项目开展学习的互动课堂,是围绕某些学习资源或项目展开探究式协作学习的,学科的内容知识不再是输入式的学习,而是在经历、体验、互动交流中获取,这样的学习是主动式学习,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符合学习金字塔的规律。

3. 运用“大数据+教育”对课堂进行诊断有效促进“教”与“学”

互动课堂给予了儿童探究、互动的机会与平台,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个性发展。在课后,把课堂的动态生成,运用大数据进行描述、分析、诊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诊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提升了学生数学能力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

摘要:当今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策略走向多元化,新媒体在课堂应用的推广,大数据在课堂中运用的逐渐铺开,都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与互动提供了支撑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教学策略,互动课堂,大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温伟明.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研究[A].何克抗,余胜泉,第十一届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论文集[C].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4(7):311-316.

[2]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 第9篇

关键词:小数意义;整数;分数;十进制;直观模型

小数是数的概念的重要扩展,其概念的形成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通过分数“部分与整体”关系引入,二是利用整数的位值概念引入。

一、利用知识迁移学习小数概念,理解小数意义

首先,要把握小数认识中的两个阶段:小数的初步认识限制在元、角、分和测量的背景下,把它们作为一种生活原型初步认识,在这一阶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要学习小数的读、写和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不涉及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到第二阶段学习小数意义时,则是借助这些背景最终又脱离这些背景,从实际情境过渡到一般意义下对小数意义的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再次规定学习小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抽象出计数单位和数位,以及完善数位顺序表。两个阶段重点不同,呈现方式也不同,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其次,建立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知识迁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整数、分数、小数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小数与整数的计数方法是一样的,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都是10,小数的计数方法是整数计数方法的扩展。小数和分数,主要是意义上的沟通,使学生主要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也就是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是千分之几。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得到了全面的概括。看来利用十进制找到小数与整数、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巧妙地进行知识迁移,会深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二、多角度,分层次,建立小数与整数、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联系,深化小数意义的理解

北师教材是用以下三个课时完成的。

首先,小数意义的第一课时先通过生活中的元、角、分直观模型(1.11元)和长度素材(1.11米),认识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进而抽象到一般意义上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并找生活中的直观模型进一步交流,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例如,在理解1.11元是什么意思时,我组织学生利用附页中的人民币图说一说:一张1元,一张1角,一个一分合起来就是1.11元;并且学生直观地看出1角就是1元的十分之一,可以写成0.1元;1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一,可以写成0.01元,很容易建立小数、整数和十进制分数间的联系。同样又从长度的角度认识了1.11米,从而理解1.11是由1个一,1个十分之一,1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其次,在第二课时中结合测量长度、称重等活动,体会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为较大的度量单位是产生小数的现实背景。而且根据小数的意义,逐步熟练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

最后,第三课时借助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同时知道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

总之,从直观模型—活动情境—抽象出小数数位顺序表,是逐层递进的三个课时,学生经历实物—平面图形—数线—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小数的意义。

三、从具体到抽象,理解算理,探究算法,进一步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习小数加减法,抓住其本质,即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例如:《买菜》一课在理解1.25+2.41和3.66-1.25算理,探究其算法时,突出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方法一:结合学生熟知的人民币进行加减运算。首先,学生想到1.25元、2.41元就是1元2角5分和2元4角1分,再计算1元2角5分+2元4角1分=3元6角6分(即1元+2元=3元,2角+4角=6角,5分+1分=6分),最后把3元6角6分写成小数就是3.66元,抽象出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算理。

方法二:结合具体的面积模型图。1个一加2个一是3个一,2个十分之一加4个十分之一是6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加1个百分之一是6个百分之一,故结果写成小数也是3.66元,非常直观地看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的算理。

方法三:借助数位顺序表,根据小数意义,对齐数位后,相加的结果也是3.66元。

方法四:个别学生还用125个0.01加241个0.01就是366个

0.01,也就是3.66元。

方法三、方法四进一步抽象出一般意义上的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在计数单位相同的情况下再算计数单位的个数,也就是抓住关键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减法亦然)。看来,抓住了“计数单位”的教学也就抓住了小数加减运算的核心。这一点从计数单位和数位两个角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参考文献:

王聿松.对数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

上一篇:校庆诗词朗诵主持词下一篇: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