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美术课堂上技术工具的使用心得

2024-06-08

聋校美术课堂上技术工具的使用心得(精选3篇)

聋校美术课堂上技术工具的使用心得 第1篇

聋校美术课堂上技术工具的使用心得

牛新红

一、运用PPT,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龙头,这一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一上课就如同进入迷人的景胜一般,乐而忘返。因而我们就必须在课前设计制作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趣味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投入到本课学习中。例如在上《迷彩服》一课时,我运用PPT制作出有趣的动画片:森林里要举行动物联欢会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非常高兴,都要想穿一件漂亮的迷彩服来参加。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样,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感染,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动物的形象记忆深刻,激发了作画的愿望,为接下来帮动物们设计迷彩服打下基础。学生在这种情趣中,乐趣倍增,便会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运用触控一体机,突破教学难点

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是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这一本质特点出发,在有限的时空内,为聋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使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视听形象,吸引学生各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其在重点、难点处“布阵设防”,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得好,将事半功倍。如上《有趣的鞋》一课时,利用触控一体机上网先让大家欣赏各式各样鞋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鞋造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再欣赏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奇形怪状、功能各异的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新颖、奇特的作品。从而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一体机能解决以前挂图的小、不清晰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欣赏各类美术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利用多媒体放映整个制作的示范过程,学生立即明白。经过这种电教手段强化的视觉信号,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增强对认识对象的兴趣,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实物投影仪,激励聋生参与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量动手动脑,创造出他们满意的作品。学生有一个很主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爱表现自己。他们希望能在参与的活动中得到认可、老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聋校教育者应多给聋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教学《魔幻的颜色》时,聋生完成作品急需和他人分享,实物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放映一张五彩缤纷的作品,同时各种颜色不时地闪烁,学生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颜色的差异。作品的优缺一目了然。同学们在课堂中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都十分投入,对所学内容也能轻松牢固的掌握。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想象是创造的主要条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并非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要收到积极的效果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单凭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是不行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起到很好的启发诱导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视、听等各种渠道影响加强学生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各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如我在上《家乡的桥和塔》这课时,收集了许多关于桥和塔的资料、图片。把它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对未来桥和塔的发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启发他们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作品。这一课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影视等展示给学生观察、认识提供了很多机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提供其想象的各种思路和条件,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才能。

五、应用信息技术,可使教学化难为易。

聋生由于语言缺乏而导致的感受美、表现美不足。审美感觉时思维发展缓慢,原因就是思维时缺乏以词为中介。也就是逻辑思维时,多依赖语言,需一定概括水平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于没有语言的聋生非常困难。就难以对现实进行多层次概括,对信息的处理往往达不到揭示客观事实本质属性的深度与广度。再美的语言描绘对聋生来说都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

所以,在聋校美术教学中,很多的内容仅仅用讲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就算是讲的很详细,讲的在生动, ,有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根本就是一无所知,百闻不如一见,我想聋生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并能够记牢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手段要新颖独特,而能够承担这个责任的,想来想去也只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了.比如在<<青铜时代>>这一课中,聋生对于青铜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寻找了大量的资料,制作了一个动画式的课件,从青铜器的起源、发展、鼎盛到逐步衰弱,用课件一一展示,象电影影像一样在眼前呈现,聋孩子们两眼放射出好奇、求知的光芒,就像黑暗天空中闪烁的星星,那样亮。那样深深打动我。让我久不能忘。多媒体使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了知识,并对美术有了新的认识和思索。

六、信息技术时代,教学能直观演示、突破重难点。

二十一世纪新教材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聋生也不例外,欣赏课、工艺课及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美术活动中渗透的美术技巧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将问题简单化,有效地突破难点。例如:第二册美术《漂亮的童话城堡》这一课,其中让学生概括建筑物的形状,用各种基本形进行重新组合创造为本课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这个难点就容易解决了,聋生发现房顶是三角形的,就可以用鼠标击房顶,那么城堡中所用的三角形就会不停的闪烁,同学一目了然的发现什么地方用三角形、圆形、方形‥‥‥在进行拼摆练习时就更轻松了,用手轻轻一点鼠标,很多不同组合方式的漂亮的城堡一览眼底,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画面形成的过程,掌握基本绘画技能。

聋校美术课堂上技术工具的使用心得 第2篇

一、把握多媒体使用的适时性原则

1.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运用, 使聋生亲自经历探究过程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根据聋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而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直观情境, 能够激活聋生的原有知识, 激发聋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 进而促进聋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例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初学时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推导的?”聋生回忆、思考、回答后, 教师再借助多媒体动画课件, 动态展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割补、拼合而转化成已知图形的过程。通过动态演示, 聋生再一次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明确了可以通过割补、拼合等手段把未知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来求, 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再辅助实物图形复习转化过程, 进而总结出:“拼合—转化—已知图形”的步骤, 并在课件上闪烁出示。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聋生很自然地将转化方法迁移到求圆的面积上来。然后让聋生动手操作—合作—总结—验证结论, 之后教师再运用动画演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16 份、32 份后拼合起来的类似长方形”, 让聋生与自己用实物剪、拼的图形进行比较, 最后得出“把圆平均分得份数越多, 拼合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一个长方形”, 并顺利地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聋生的动口、动手、动脑, 使聋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补偿了聋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使聋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以协调发展。

2.在教学重、难点处适当运用, 便于聋生观察和理解新知

耳聋学生以目代耳感知和认识事物, 对一些事物的细致感知较模糊, 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 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 而忽视对事物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聋校数学教学应根据聋生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在教学重难点时, 最大限度地采用直观教学, 赋予教学内容以实际的意义。例如, 在教学《角》时, 为了让聋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难点, 先让聋生用“活动角”学具进行操作、比较, 然后通过课件动画演示短边的角与长边的角重合, 最后又将一条边固定, 另一条边移动, 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再让聋生进行比较大小, 结果一目了然, 使聋生很清晰地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样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静止的事物活动化, 提高了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了聋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把握多媒体使用的适量性原则

1.要在化解难点、突破重点的同时留给聋生思维的时空

多媒体教学的利用不能只为了追求形象直观和化难为易而代替聋生的思维, 在教学重、难点时还应注重引导聋生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索, 给聋生留有思考的时空, 切忌过多地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 那样不仅会使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错位, 同时还会扼杀聋生的思维能力, 使聋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呈下滑趋势。

2.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保证聋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聋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如何运用有关媒体传递信息, 使聋生通过这些媒体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智力。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聋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鼓励聋生主动解决问题, 培养聋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如果课堂上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追求“电脑+教学内容”的双中心, 反而会分散聋生的注意力, 使教学内容如镜像般在学生眼前闪过, 降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把握多媒体使用的适当性原则

多媒体手段何时用才是恰当的呢?首先是用在调动聋生积极性的时候。聋生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视觉范围内新鲜的事物能够保持较强烈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 如果单纯地让聋生观察、计算某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总结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之处, 聋生就会感觉无趣, 无从下手, 并且由于聋生言语发展障碍, 无法用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的小小游乐场, 提问:如果要给它铺上EVA泡沫地垫需要计算什么数据, 并让聋生计算;如果要给它装上栏杆呢?……通过一系列实际数据的对比、总结, 使聋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之处, 并能学以致用。其次是用在弥补教师素质本身不足之处。再次是用在弥补聋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聋生思维空间处。

浅析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新课程改革 美术教育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86-01

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教学中通过对现代化信息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自主探索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以下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几点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整合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使美术课堂生动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美术课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电脑辅助教学,通过投影仪,就可以将作品清楚地放大展示,让学生在美术课上能够真正地“欣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觉感觉是美术欣赏的核心。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只有我们注意的东西,才能影响我们的心理。”如果没有吸引人的画面效果,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要打折扣。使用多媒体电脑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获得独特的动画效果,协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二、信息资源优化,轻松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轻松解决教学难点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教学挂图的展示或幻灯片的放映,讲解欣赏内容,由于面对的是初中学生,他们面对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性,而美术欣赏课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全面,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学生各自所想了解的内容也不相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难以面对全体学生一一作答,不能创造开放的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的得到体现。然而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容易地将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一课中,需要欣赏一些油画作品如《向日葵》、《在希望的田野上》《猴子吹号》等作品,如果只看课本中的小幅图片,学生会因为对作品内容及产生背景缺乏一定的认识,而印象不深,难以产生共鸣,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我利用电脑课件将画投影到大屏幕上,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通过鼠标指针,指点画中细节,欣赏画的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的特点,同时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而自觉地从画中感受质朴、清新的美和粗放、纯真、灿烂的艺术特色。

三、资源共享开拓学生思维,轻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美术教学中,常常通过实物或景物写生等方法,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征,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学生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周围的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对那些需要进行描绘的事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变化掌握不住,更谈不上去抓住那些带有本质性的东西。而课件、网页却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通过光色绚丽的画面,欢快感人的乐曲,丰富的动感,迅速、直观的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事物动态特征,利用课件、网页予以显现、强调、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去学习,这样感知更充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清楚,学得更实用、快捷、有趣。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对创造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中的某些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浏览、欣赏、下载有关信息、资料,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例如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欣赏课中《笔墨千秋》、《静物画有声》《寄情山水》等,课本往往只提供某一时期某一画家的一幅作品,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查询到同一类型,同一时期,同一画家的其他作品以及相关的资料。使他们对某一时期,某一画类和某一画家有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美术造型表现课上,以往课堂内讲授作画的步骤、方法、构图、配色等;用板书、范画来解决。如今在电脑中以动画的形式来表现,就更加直观、形象、用起来方便快捷。例如上《静物画有声》这一课,我把静物画的步骤制作成FLASH。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轻松直观地学会了作画的步骤、方法、构图、等的问题;同时还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电脑上直接用鼠标拖动静物来构图,这无疑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运用电脑教学,由此带来了教学载体在形式变换及衔接上的方便与快捷,使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展示较多的教学信息,增强学生学习的获知率及习得效率。

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可以使美术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美术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角等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力,网络应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从教育的目的要求出发,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的优化组合的规律和途径,是一项迫切而意义重大的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章剑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

上一篇:兽医实习总结下一篇:自己挣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