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与反思范文

2024-07-26

论文与反思范文(精选6篇)

论文与反思 第1篇

教学实践论文反思与困惑论文:新课改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潜能被充分挖掘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智慧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反思与困惑 the new lesson change teaching to practice with introspect wang ming-chang 【abstract】implement new course reform, the feature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ccurrence root of change, student of study aggressive drive full transfer, potential drive full scoop out exertive, teacher of profession level and profession intelligence continuously exaltation, real realization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both parties of common growth „„.【key words】the teaching practice;classroom teaching;introspect with perplexity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潜能被充分挖掘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智慧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旧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了,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简单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课堂教学做到了目中有人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大大减弱,学生有了质疑的机会,有了表现自我的天地;我们的课堂从过去的教师演绎独角戏的课堂转变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能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发现、掌握知识。有时候,为了某个问题,课堂上有激烈的争辩、平等的对话、多方面的思想交流。在参与课改的一线教师眼里,学生是促使教师们不断迎接挑战,不断成长的主要原因。在学生们眼中,老师是平易近人的学习伙伴,是充满人情味的良师益友。学生能处于一种可贵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平等对话。这样的情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三极少见到的。

可以预期,改革设计者地贯彻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初衷,是有可能实现的。

2.学生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个人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之间实现了融洽的相互合作。在学习小组中,个人的观点和其他人的观点相互碰撞、磨合,并最终形成共识。大家互相促进,不断引发形成新的见解和主张。整个过程充满了令人鼓舞的群体创造的强烈色彩。它有助于弥补教师难以面向学生众多差异的不足,从而有可能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生生互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交互式的提高。

新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最佳体现。

3.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促使他们有望养成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

事实证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经过个体的思考和整合,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沟通,结合课内外的有关资料或经由某种课外活动,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之下,使学生以良好的思维状态进入多层次的思考,从而打开思路,多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发现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再提问题再讨论解决,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如果学生学习方法正确,随之而来的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并最终实现授学生以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从狭窄的教材中解放出来,放眼无限广阔、飞扬灵动、多姿多彩的生活

在新课标指引之下,语文课的外延向生活延伸,其意义重大: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因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文本是相对狭窄的,有了生活这个永远新鲜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有着落。

当语文的外延向生活延伸时,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常新。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当然应彻底放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培养目光远大,胸襟宽阔的世纪新人。新课程改革,他承载着这个民族和历史的重任,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希望,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岂能不脚踏实地,奋然前行乎?

5.教师有可能成为专家、教学艺术家甚至是教育家 无论是课堂内外,学生的问题都有可能是多角度、多侧面的,这就迫使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更广阔的知识面、更具人性化也更灵活的专业引领。

由于上述原因,也由于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博,要求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全方位的把握。同时,还必须有健康丰富的人生体验、时时更新的多方面的知识。这就突破了局限于狭窄的教材所产生的相对固定的思想状态,彻底改变教书匠的传统定义。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

永远不可预知的,允许学生提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勇气。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思维动向和思维方式,努力给予正确的引导,学做学生最佳的心灵捕手!

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也有着现实的困惑和思考。

1.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要求差异性的困扰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认为“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我们认为,一定量的词语积累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整个初中阶段,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词语后,才有可能开展广泛的阅读。这正如学英语,如果都得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词语,就会大大影响阅读的实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教系统的语法知识已形成了共识。但在教学中遇到了,要不要做起码的简单介绍呢?如果以上两者都不多讲,到了初

三、高中,学生如何才能读懂学到深奥的文章呢?即便是以后的中考,如果有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没有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将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因为新教材的文言文的容量比过去要少一些,更加深了这方面的教学难度。

2.如何处理好大班额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让生生互动成了现实。在大班额的现实下,尽管老师们知道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班上总有一些学困生,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思维的活跃程度、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但没有成为合作伙伴,反而成了小组得分的负担。如果要组内同学帮助,老师们也是根据合作的程度来决定评价的等级和层次,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这些同学的依赖性,反而于集体不利。特别是到了毕业班复习时,这种问题就更加突出。我们时常看到这种情况,许多学生个个争先,人人向前,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哪里还有更多的时间来帮助程度实在很差的同学呢?

往往在很多时候,这些学困生成了学习的旁观者。老师们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老克服,想要改造他们,但苦于没有一种有效地途径。有时,我们还多痛苦的承认,我们的教育还是成了精英教育:在新课改中,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了发挥,他们如鱼得水。可正像社会成员组成的层级结构一样,总有一部分金字塔底层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想又如何实现呢?

3.如何处理好课题气氛活跃和教学实效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都可能见过这样一种课,气氛活跃,课题景观令人振奋,然而却没有收到多少实效。

我们认为,只要现行的社会通过考试选拔、用人的制度没有改变,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就都得经受考试的检验。事

实上,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背后,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这里,有不容教师们选择的因素。因为新课改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不让或是中途截断学生的讨论,都是那么不合时宜的,是有悖于课改精神的。在通过课题讨论老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是不是还要关注语文传统的工具性?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的想法时,是否要更关注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也是培养和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机会。我们的追求是让学生一方面能进入文本,另一方面也要求能出得文本。教材就是例子,就是工具,怎么利用好这个工具,就得学生有深入思考的时间。一堂课中的动静、内外、古今结合正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得到表达和思维两方面的锻炼,然后利用课堂上所修得的“武功”去举一反三,解决新的问题。

4.如何处理学生讨论和教学进度的两难

在教改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课: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之后,班级讨论正酣,气氛非常热烈,可正要下课或时间不够,处理的办法是继续讨论还是暂停讨论?若是前者,则不符合新课改理念;若是后者,在转往其它环节的教学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后,将要面对重回老的一套的尴尬。

新课改理念认为,在此时截断学生的思路就断送了学生

自主性的发挥和培养,哪里的新?即使余下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但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改实施以前,满堂灌作为千夫所指的垃圾,确实不能再让它来主宰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反对老师们搞的一言堂,也不能忘了在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之间,接受性的学习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在能力培养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夯实基础的基本任务。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为良训;同时它也是新课改所强调的“三维”之一。从教材的实施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毕竟还要有一个时间观念和计划安排的,课堂教学还要有一定的预设。有些典型的、有很强示范性的课,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某些计划好的教学环节到底要不要放弃?对于整个教学进度来讲,该对哪些课文进行取舍,确实是一件难以定夺的事。

5.如何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评价体系也逐渐形成。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加盟”,其重要性正前所未有地显现,开足开全这些科目理所当然。接下来的情况就是学生可支配的时间更少了,学习的负担更严重了。

在应试教育以分数决定升学的实质未根本改变的现实下,本来各科教师争强时间、争留作业的现象就屡见不鲜,加上这些科目的考试要求,学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课业负担,以上的情形就更加雪上加霜。比如语文课,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时间和走出校门扩大见闻的机会,需要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发挥功能,需要与广阔的现实生活联系。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都无法很好地实现:一方面在学校里的时间不允许,也不会有哪一科教师会允许,因而现实的情形是想看也看不了;另一方面,囿于各方面的实际原因如安全方面的考量,家长们和校方也十分为难,因而是想出去也不易去。

6.如何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塞缪尔森说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获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师徒关系的达40%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水平对培养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办学之本,唯在得人。(余文森:《教师的专业智慧》)在新课程的诸多成长中,只有教师的成长才能保证教改的实效和可持续性发展后劲。

我们认为,教材对每个教师而言,都是相同的,可因为教师的差异,每堂课都将打上教师个人的印记。效果孰高孰低,孰优孰差,都将因之而千差万别。因此,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与教师的培训同步进行,走出去、请进来,扩大视野和校本培训也要同步进行。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还要到实地去取经,评判鉴别、博采众长,内外双修。海纳百川,山积万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7.传统的教学方式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在教学中要不要传统教学的参与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毫无是处?我们现行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要、敢不敢运用“旧”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语文新课标解读》)注重对学生双基德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来都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即使在新的时代,它还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绝大多数的改革,都不可避免的包含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只有与 现实的土壤结合,才能奏出最强的时代之音。

然而,在起始年段,知识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更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背诵、默写、识记等基础性的东西,教学实践表明,“旧”的一套仍然有用。在培养学习的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时,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只要是能提高教学实效的,应该都是可行的。我们奉行的原则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之所以要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是为了新课改的全新理念能更好地实施,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加以总结并不断地丰富,以便能更好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当然,我们反对身在曹营心在汉,置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却满脑子陈旧观念的教法,反对打着新课改的大旗却了无新意的教学模式,更反对重新回到桎梏了

无数人心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那是历史的倒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师的专业智慧》 [2]《语文新课标解读》

论文与反思 第2篇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建立生物群落的概念。

2、通过花丛到生态瓶,再到本节课的沙尘暴,让学生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到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扩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深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意思。

科学概念: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过程和方法: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鹰、兔、草的图片,有关沙尘暴、发菜、猎隼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老师通过生活中的残缺东西导入课题。(略)

老师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科学概念——生物群落,并初步解释其中的意思。

二、科学探究、创设情景一。

1、老师出示有关鹰、兔、草的图片,让学生观赏,并分成合作小组进行探讨活动。

2、思考:

A、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B、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C、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D、为什么会这样?

E、如果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出现了,草原会怎样? F、请完成书中19页中的图。

3、合作小组通过图片观赏后,先交流、再形成结论,并选代表发言。

4、刚才的现象与环境有关系吗?并表述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探究、创设情景二。

1展示沙尘暴的视频图片,老师边播放边讲解,沙尘暴在近几年中发生的次数及造成的危害,让学生边思考。A、谁引发了沙尘暴? B、沙尘暴有什么危害? C、我们应如何改变它?

D、欣赏到这些图片后,你想说些什么?

2看发菜及猎隼的图片资料,老师边放边作说明,发菜的经济效益、猎隼的轰动效应及现在这些生物的存量情况,让学生思索,失去它们对生态平衡有什么影响?

3、组织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初步形成结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是具有存在价值的,过多的得到或失去都会影响生态-平衡,因此,应让各种生物按自然界的规律自由的发展。而人们在这里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最主要的是人的行为。

4、学生对环境保护发表感想。

全体师生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课本剧:人与兔子。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印象,再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科学探究中的教学评价。A、学生自评。B、老师评价。六.作业设计:

用童话的方式,以生物的名义向人们表述一下自己的思想。

教学反思

——有关环境保护的渗透、采用

本节课我充分地利用了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把一些抽象、空乏的东西直观、感性地表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运用合作探究的科学方法,通过鹰、兔子、草及沙尘暴、发菜、猎隼的问题研讨,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把握课题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够激烈、高昂地分析出各种研讨结果,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信息,总结出结果,是值得欣喜的。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中深入了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一:鹰、兔子、草的研讨活动中,学生已经研讨出了结论,每种生物都不可以过度的增加或减少,否则就会影响生态平衡,并且思考题中人的作用,就是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首要的是人的意识,只要人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那么这几种生物就不会锐减,就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了,初步警示学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沙尘暴的研讨活动中,你想说什么?就是在本节课中环境保护教育的加强、提升。通过对沙尘暴的危害及形成原因的剖析,让学生们深深地理解地人不仅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而且要有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实际行动。

第三:通过本节可的总结,我再次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位同学用心去呵护,呼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再次把环境保护教育的思想进行升华。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学生的思想中。

环境保护是一个长久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继续地熏陶他们,使学生们能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论文与反思 第3篇

随着广告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与广告学科的不断完善成熟, 广告学术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广告学者们密切关注着这一学科的动态和变化, 力求从各个角度去诠释广告的演进和发展。但是, 广告是一门伴生性很强的学科,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 对广告的研究必须紧密切合时代脉搏, 能够在当代宏观社会大环境下对其作出观照和解释的, 才是对广告学科和广告产业发展具有真正指导意义的研究。本文通过对3本学术期刊2010-2014年5年间所发表的广告学术论文进行系统的汇总与梳理, 力图呈现这5年间广告学术界的研究概况和最新动态, 把握广告研究的热点、特点和趋势,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样本选取说明

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广告》、《广告大观 (理论版) 》、《新闻与传播》3本刊物2010-2014年5年间中国学者和研究机构所发表的广告学论文为研究对象, 不包括对国外论文的翻译文章以及台湾地区学者的学术论文, 学术会议、论坛观点的集萃性文章和传记性质的文章亦未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对重复发表的文章, 本文择一选用。

样本选取本着代表性强的原则, 所选的3种刊物分别代表广告行业杂志、广告学术专业期刊和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 《中国广告》属于广告行业杂志, 其设有“广告研究”专栏, 并且所刊研究类文章比较规范, 学术性强,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广告大观》 (理论版) 是以纯学术性为定位的广告学术专业期刊, 是中国广告学研究的主要代表刊物, 在学界的影响力很大, 并且文献数量多, 集中度高, 是本研究的重要参考样本;《新闻与传播》是在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中影响力较大的期刊, 其不定期设有“广告研究”专栏, 本研究主要是以其“广告研究”专栏里的文章为参考样本。

本研究获取论文样本的刊物虽然有限, 但这3本刊物中既有源自学界的学术研究论文, 也有相当数量的来自业界精英的实务研究性文章, 无论在学界还是业界都有极高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且该3本刊物对所收录的研究论文的要求也都比较高, 刊物特色和选文思路都非常清晰, 出版数据目前也保存完整, 是作综述性研究的最理想的样本来源,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 研究方法

笔者对上述3种刊物中所发表的广告学术论文进行系统汇总和梳理, 将每篇文章编码为4个测量指标, 即期刊名称、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关键词, 期刊名称指文献样本的来源期刊;研究主题指在文章内容基础上提炼出的中心思想 (一篇文章的研究主题往往不只一个, 在本研究中统计的主题为单篇文章中最主要的主题) ;研究方法是指论文研究的途径和手段 (一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也往往不只一个, 在本研究中统计的研究方法也以单篇文章中所运用到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为主) ;关键词主要是指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的词语或短语。

本研究主题的划分, 主要是在借鉴诸多广告研究综述论文的基础上, 结合本研究样本的实际, 将广告研究主题划分为9大类:1.广告经营研究, 主要包括广告策略、广告公司和产业的发展、品牌形象传播、企业公共关系研究、营销策划;2.广告管理研究, 主要包括广告监督与管理、广告人职业道德研究;3.广告传播媒体研究, 主要包括新媒体运用、媒体经营策略、媒体转型与融合;4.广告受众研究, 主要包括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消费者态度的研究;5.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主要包括广告效果监测、广告效果评估;6.广告本体研究, 包括广告作品评析、分类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文化与创意、广告信息、专题广告等;7.广告教育研究, 包括教学方法的探讨, 课程设置的建构, 广告教学改革等;8.广告理论研究;9.广告史研究, 主要是广告发展变迁历史的研究, 因为综述类研究多是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对广告发展历程作出的总结和展望, 因此也归入此类主题。

对研究方法的分类则主要是参考了郑欢等人的观点, “采取一种中庸, 即回避对方法论、范式及其他研究方式的理论探讨, 直接以研究方法的工具应用性作为界定与归类标准”, 最终分为经验研究、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理论建模、概念辨析和实验法6种基本方法。

1.经验研究

本文所指的经验研究是指以研究者自己的经验或研究者观察到的经验以及别人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为依据, 对经验事实进行理论归纳, 或用观察到的经验事实证据来验证已有的理论。由于经验研究主要强调研究者的主观性, 以研究者的主观个人经验为主体来源, 学术论文的研讨和写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个人主观意见的呈现, 因此, 在本研究中, 把所有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有研究方法运用的论文都归为此类。

三、1.研究主题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 广告经营研究、本体研究和广告史研究所占比例排在前三, 从单本期刊来看, 《中国广告》和《广告大观》在主题的分布上比较相近, 广告经营研究、本体研究和广告史研究位居前三, 占比相对较少的都是广告传播效果研究和理论研究;而《新闻与传播》同样也比较关注广告经营研究和本体的研究, 只是广告传播效果的研究所占比例也比较大, 而广告教育、广告受众和广告史这三块为零, 笔者分析可能是因为该期刊样本数量有限, 无法囊括所有研究主题的论文。

广告经营研究以30%优势位居首位, 说明近5年来广告经营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告本体研究主要是因为包括了专题广告如植入广告、公益广告内容, 所以占比比较大, 而广告史研究阵营的宏大主要是因为囊括进了综述类研究, 广告学科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在所选样本中, 综述类文章有近50篇, 占到了总数的11%, 也因此扩大了广告史研究的基数。

广告传播效果和理论研究是近5年研究比较薄弱的领域, 而效果研究在西方广告研究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广告界在数字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为什么反而忽视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值得反思;广告理论研究的相对弱势说明我国的广告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理论探究、建构的意识不强,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广告学科的发展壮大。

2.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对三大专业期刊的445篇学术论文的分析, 并对应前述广告学研究方法系统, 得出近5年我国广告学研究方法 (工具) 的应用现状, 并由此形成相应的量度分布 (见图3) , 更直观地解读广告学研究方法 (工具应用) 的发展态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 445篇文献中, 运用经验研究的最多, 占到样本问题的46%, 主要是因为凡是没有表现出有明显的研究方法运用的论文都划归为了此类, 因此扩大了该研究广告应用样本的数量。而实验法的应用则十分稀缺, 仅有5篇论文运用了此方法, 不足样本总量的2%, 是广告学研究方法领域中尚未广泛使用的部分。此外, 统计分析 (18%) 和案例研究 (16%) 的应用分布样本较多, 从此类样本来看, 统计分析主要以问卷调查和文献内容分析为主, 而案例研究则偏重于地域性的媒体、企业和专题广告研究;理论建模和概念辨析所占比例偏小, 分别是7%和6%, 可以看出广告学术在借鉴相关理论、进行学术思辨研究方面的欠缺, 这无疑会影响到广告学科研究向纵深度的拓展。

在样本统计过程中, 笔者发现3本期刊在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各有自己的倾向, 《广告大观》样本量最大, 也明显地表现出对于量化研究的倚重, 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 使用该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明显增多, 而《中国广告》上的样本运用经验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偏多, 《新闻与传播》样本量少, 总体来看大多属于经验研究。

研究方法是判断研究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以及研究目的, 都应有相应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样本的统计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广告学术研究大部分都是经验研究, 但令人可喜的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在日益受到重视, 虽然大部分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 但更深层次的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也在不断得到强调, 尤其是在广告学术专业期刊中, 这预示了广告学术研究的一个最新走向, 也提示着广告学研究者要加强对定量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四、2010-2014年5年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一) 广告传播效果研究不被重视。

作为衡量广告价值与作用的重要环节, 广告的传播效果决定着广告产业链的运作与延伸, 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的驱动下, 广告营销向着精准和互动两个方向发展, 广告投放尤其关注传播的效果, 在媒介多元的时代广告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关注广告投放的效果, 学界的研究明显滞后于业界的需求, 从现有的文献样本来看, 对于广告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已经形成一种自觉, 比如体育明星的负面新闻对所代言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 节目类型对广告框架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还有婚恋广告中性别话语的建构也会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等。但是对于广告传播效果的评测研究基本未曾涉及。

(二) 广告传播媒体研究过于单一。

目前来看, 对于广告传播媒体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微博研究, 包括微博管理、微博营销策略、微博传播内容分析、微博对提升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作用、微博发展的动力因素等, 事实上, 近5年间广告传播媒体的变化是风起云涌的, 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突围, 传统媒体由最初的彷徨、挣扎到坦然面对, 商家、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之间由往日的对手关系, 逐渐形成联手经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变化对于广告营销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传统媒体如今的生存状态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二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新媒体的标志不仅仅是微博, 手机、移动电视、门户网站、虚拟社区、网游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围, 并且它们正在快速渗透我们的生活, 也不容忽视地改变和影响着广告的传播, 可是, 对于这些新生事物的研究还显得比较零散, 还存在着大片空白。

五、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国广告学术研究趋势预测

(一) 广告产业研究将进一步深化。

十多年来中国广告产业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不仅数量可观, 而且颇具建设性, 随着国家对广告产业的支持和重视, 中国广告产业研究仍将是学者们继续关注的重点问题, 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期待的:1.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广告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上的深入探讨, 如经济增长与广告产业发展模式转型、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与广告产业发展等等;2.大数据技术的推进给广告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研究。技术要素对于广告产业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在技术要素的驱动下, 广告产业链各环节的战略转型及广告产业生态圈的建构, 广告产业的制度供给、资本运作和环境再造之间的关系梳理, 还有技术要素对广告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等都值得深入探究;3.广告产业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完善。发展广告学理论已现雏形, 还需要结合广告产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同时, 广告产业说到底是产业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 因此积极引入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来观照广告产业是必然趋势。

(二) 广告研究的国际化研究趋势将更加明显。

广告的发展领域是极其宽泛的, 西方甚至日韩等国家在广告发展和研究方面积累了很多丰硕的成果, 面对经济急速发展中广告行业突显出来的诸多难题, 我国的广告学人已经自觉地迈开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 中外广告研究交流活动将会更频繁, 对于中外广告的对比研究也将掀起新一轮的高潮。

摘要:本文以3种专业期刊中的广告学术论文为样本, 从论文数量、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广告2010-2014年5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发现近5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比较偏重对广告产业经营、广告本体发展和广告史的探讨, 广告效果、媒体和受众研究稍显单薄, 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广告产业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广告研究的国际化视野将更加凸显, 公益广告的价值和功能将会得到进一步强调。

关键词:广告研究,广告产业,广告媒体,广告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海, 黎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广告产业发展[J].广告大观 (理论版) .2011 (6) :4-9

[2]杨效宏.产业结构转型与中国广告产业发展[J].广告大观 (理论版) .2011 (2) :49-51

[3]郭嘉.从“文化产业”走向“创意产业”[J].广告大观 (理论版) .2010 (6) :54-57

[4]刘志一.传播管理与企业服务型竞争系统研究[J].广告大观.2014 (2) :74-80

[5]陈正辉.广告话语霸权下的消费者责任[J].广告大观.2014 (3) :56-63

论文与反思 第4篇

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缺少实践性强的写作教材,写作教学一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也成了最自由、最散漫、最随意的一门课。虽然在作文教学研究里,“能力说”“话题说”“过程说”“文体说”……众说纷纭,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但教学实践中却是困难重重,步履蹒跚。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着最大的问题——缺少教学和训练的“序列”,即无序。

在中小学作文“教学文体”中,相对于记叙文和说明文而言,议论文的结构与表达特点比较鲜明,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比较稳定的规律。比如,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并由此外化为引论、本论、结论的“三段论”结构,为议论文训练提供了参照。

基于上述设想,我们申报了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化之研究”,并获得批准立项。近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两名教研员、六位高中教师),通过案头研读、课堂教学,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与经验,边实验边总结,探索出如下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序列”:

序列一、论点的提炼与切分;

序列二、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序列三、论证方法的选用;

序列四、议论段落的扩展;

序列五、议论篇章的构成;

序列六、议论语言的锤炼;

序列七、不同类型议论文的写作。

这是“序列”结构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每个“序列”又分为一至三课,共十四课。每课中既有正面的范例导引,又有反面的病例透视;既有典型示例,又有能九、方法的小结;既有鲜活的论据材料链接,又有针对性强的强化训练。

第三层次,每课再分为若干个突破点,并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训练的能力点,形成“序列”的主线和系统。例如,“第二课·论点的切分与表述”共有如下五个突破点:

是什么:如何用“分类并举,阐释内涵”方法切分;

为什么:如何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方法切分;

怎么办:如何用“推行做法,解决问题”方法切分;

会怎样:如何用“正面反面,推论结果”方法切分;

如何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切分分论点,向纵深推进。

这样,以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各阶段所需的能力为线索,逐项加以训i练,分阶梯、按课时,形成实践性强、科学有效的序列。

我们把每项突破点当做一项能力(而不是知识)来教学,注重有的放矢,点拨“如何”思考、“怎样”表达,轻陈述性知识,重程序性知识,少讲授,多训练,使写作课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实践活动课,而不是教师的知识传授课。

这个“序列”,虽然从教学中来,又回到课堂中去检验、修改、补充,但仅在小范围内尝试、摸索,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之处。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矛盾,也产生了~些想法与困惑。

其一,个班级里,教师同样的指导,为什么有的学生掌握得快,有的学生总是不得要领?通过多次比较实验,得出了结论:前者的知识面、写作基础和语文成绩大多数高于后者。所以,在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引导学生增大阅读量、发展逻辑思维、夯实语文基础等工作。功夫在文外,“文内”“文外”两条线都必须抓紧,引导学生以“文外”广博的学习和丰厚的积累来保证、支撑、促进写作“序列”的教学。

其二,从本质上看,写作是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是思想的存在与表达。思想是一篇作文(尤其是议论文)的灵魂,思想有无、立意深浅,决定了一篇文章的价值与生命。思考、发现是写文章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不少学生作文中,华丽新鲜的词不少,优美动人的修辞不缺,唯独缺少思想。对此,必须鼓励、引导、组织学生多读书,使之逐渐增加文化积淀;通过唤醒、激励、示范、强化等手段,培养学生思考、发现的意识与能力。议论文写作训练,有利于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造就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反过来,形成、发展了这些优秀品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现代优秀公民、国家创新人才。

其三,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缺点以逻辑方面居多。概念不清、前后矛盾、思路偏移、因果链断裂等逻辑混乱的现象时有出现,即便是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究其实质也是逻辑问题。许多学生不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的多样性,极少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思维凝滞,思路狭窄。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毛荣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正是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不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就会降低整整一代人的水平。”

因此,可以在校本选修课中开设逻辑课程,适当讲授一些逻辑知识,比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关系,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演绎逻辑推理“三段论”等。也可以在阅读、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逻辑知识。教学方法上,理论与事例、知识与趣味、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充分调动与联系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在自己平常的生活学习中逐步认识逻辑、运用逻辑、掌握逻辑。在厦门一中高中2011届实验中,语文教师组织逻辑基本知识教学,与议论文写作紧密结合,效果甚好。

其四,“序列”中分解出来的一项项能力,即使合理、真实,部分学生在课上通过学习、模仿、训练、矫正终于掌握了,但是,下节课换个作文题目又不能灵活、正确地运用。这是在“序列化”实验中最令人棘手的问题之一。可见,能力的训练如何反复、强化,培养起来的能力又怎样巩固、运用,是不可回避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其五,只会堆砌材料,不善说理分析;只会举例,不会论证。这是相当部分学生写议论文的通病。虽然,已经按照我们的“序列”训练了相关的内容(“序列三·论证方法的选用”),还特别指导了“论证怎样深刻”,训练了四个突破点(“如何运用因果分析法”“如何运用假设分析法”“如何运用意义分析法”“如何运用辩证分析法”),但还是效果不佳。原因是复杂的,首先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思想认识的制约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而且,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而广大学生对“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对哲学基本观点与原理的掌握欠缺,不能从生活中发现矛盾、从对立中求得统一、从否定(肯定)中寻找肯定(否定)、从结果追溯原因、从现象探求本质、从量变预见质变……令人焦虑的是,给中学生补充这些知识、能力并不是语文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

其六,写作的主体是学生,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的学习和训练主体也是学生。因此,这个“序列”的建构能否成立、有效,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应该由学生说了算。我们这项研究带有实验者浓厚的主观色彩,还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至于学生训练的感觉、收获怎样,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何处,他们对这个“序列”有什么意见、看法和要求,我们还研究不够。下阶段的实验,应抓紧弥补这个缺陷。

其七,规范、统一的训练是否会造成学生的议论文千篇一律呢?我们的实践证明:首先,即使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结构写作,仍然给写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例如:“本论”部分,就有“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推迭式”可选择,而且这四种结构还可以进行重新组合,构成丰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综合式结构,或在并列中包含对比,或在层进中包含并列,或在层进中包含对比,或在对比中包含并列,或在推迭中包含层进……就论证分析而言,学生思想认识、思维品质、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与高下无不真实、鲜明地体现出来。其次,“入格是为了出格”。由入格至出格,从模仿到创新,是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孟子日:“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序列”中一个个“格”(突破点)的训练,为初学者“入门”而设置。学习、掌握这些“格”,正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运用、超越它们。虽然如此,防止议论文写作模式化倾向,仍然是“序列”训练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八,我国的文化传统重整体意会,轻局部分析(分类、量化),多读多写是历史的经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而,读什么,写什么;读多少,写多少;怎么读,怎么写?读与写二者怎样结合、互动?缺乏理论的总结提升与实践的具体指导。漫漫两千年来,数不清的读书人仿佛在没有路灯的昏暗“巷子”里苦苦摸索。所以,写作教学“序列”的建构,既极其艰难又具有特殊的意义。

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的建构只是我们的探索,“科学有效”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我们努力的理想目标;再者,“序列”仅是纸上的规划、设计,要把它付诸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的“二度创作”,需要教师正确地把握、驾驭,指导得当,训练到位,并且进一步研究、修正、完善。

我们深知,建构写作教学“序列”是一个难题,影响、制约它的因素很复杂,眼下的实验仅仅是开端,前面的路还很长,亟盼理论的指导与支撑。借此抛砖引玉,期望得到专家、同人中肯的批评意见。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 第5篇

一、社会心理学独立形态的确立

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的”。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转向

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从而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之一。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征和方向。”这足以说明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整个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它创立之初却与社会心理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关于神经病的治疗学说。因为“精神分析思潮不是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内部产生的,它的发源地是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在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把注意力转向文化时它便获得了社会心理学意义,直至成为一种足以引起所有社会心理学家(不管是反对者还是赞成者)都给予高度重视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弗洛伊德晚年的著述中,他把对原始社会文化的研究推广到了对人类社会的普遍文化与人性本能的关系的考察上。之后在阿德勒、霍妮、弗洛姆等这些后期精神分析理论家手中,精神分析运动全面转向了社会文化领域,形成了有声有色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总之,不管是精神分析的古典理论还是后期理论,都是由于对文化因素的高度关注和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才使得这一理论学说真正获得了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从而也确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在所有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社会行为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承认,社会心理学是以社会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但是,在对社会行为的研究上采取什么立场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重视的是社会群体及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与社会行为的关系,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考虑的则是社会活动中的个体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虽然这两种取向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是对社会行为的全部解释。因此,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这是正确地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向度一旦被纳入社会行为的考察范围,立即就使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一个社会的男性和女性以什么样的方式行动,完全看这个社会中的文化是如何对他(她)们提出要求和有什么期待的。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里便存在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同样,一个社会中由于拥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其成员便对某类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对一致的反应。这种结论对于社会心理学来说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意义:第一,在某一特定社会中所获得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第二,社会心理学必须将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社会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既是正确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四、结语

从中我们已经看到,没有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于众多文化成果的吸收都是通过文化人类学来实现的。文化人类学的诸多理论知识已经被有机地组合到了社会心理学之中,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解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点之一。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人类学是在本世纪初才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文化研究中汲取营养。所以说,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属性的必然选择。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 第6篇

(一)何为“本土化”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体系,“本土化”这一术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而“本土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美国一举跃升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也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学术上的头号大国,因此引领了“本土化”的发展,要求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学者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针对本国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采用有效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去揭示社会行为的客观真相。

一般而言,对于“本土化”的理解,就是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它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为何会出现“本土化”

为何会出现“本土化”运动?总结有以下三个原因:

1.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信息交流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社会行为科学知识并不存在。所以,学者们认识到研究社会行为的方式以及由此创构的理论通常会受到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生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危机,使许多曾经过度崇拜美国学术的发展中国家学者开始反思,他们看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尚且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

3.民族自尊心及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不满,也是本土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并积极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首先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在1982年台湾地区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讨论会上,杨国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指出了中国化的四个层次和方向。

香港的社会心理学家也颇为关注“本土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何友晖已经围绕孝道、面子问题进行了许多和本土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并提出过“亚洲心理学”的设想;高尚仁则聘请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杨中芳回港任教,推动香港地区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

在“本土化”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对于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本土化改革研究却少之又少。从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在西方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大学课堂,30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但是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因此,思考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革成为笔者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研究意义

在社会变化迅猛的当代,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本身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具有意义。这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做出科学的解释。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土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在各种舆论及传媒不同的价值输出过程中,许多本科大学生面临着基本价值观缺失,对社会对生活感到困惑和迷惘的情况,所以如果能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解释社会现象,探讨人类行为,将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以及客观公平社会态度的形成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改革的措施

(一)重新分配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内容的重新分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和理论讲授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讲授的第一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历史与现状、研究的一般方法及拓展等。第二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社会学取向方面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有机学派,心理学取向方面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和勒温的场论学说,文化人类学方面是跨文化研究等。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沿袭传统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由来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开展“本土化”主题研究,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为主。首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搜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关于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主题,如“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中国人的孝道”和“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等,以小组为形式,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文献、社会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阶段汇报的形式,每个小组分别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度。

第三阶段是“本土化”研究的总结和创新,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为主。这个阶段,每个学生小组都完成了本组对“本土化”主题的研究,并以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们可结合国情共同探讨所研究问题“本土化”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甚至还可以有自己的创新,以专题集的形式构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架构。

(二)改革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转变为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由于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规划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增加社会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开展各类经典实验如罗夏墨迹测试、阿希从众实验和晕轮效应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扮演实验者与被试者的角色,在融入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理解。

另外,可合理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育。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土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更应以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如带领学生外出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行为,了解社会心理等,从而对学科的本土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改革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教学

社会心理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式。在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上,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实验研究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社会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越来越显现了自身的优越性。特别是在本土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释中国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成了社会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环境下,定量研究方法凸显其优越性,可以通过对各类统计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现和解释本土社会现象。

因此,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及“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先修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重复和深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调查方法和统计技术,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本土化的研究中。

(四)以其他课外形式进行本土化改革的拓展

以阅读、讲座、机构探访和社区调查等课外形式,将“社会问题”、“城乡社会学”、“社区工作”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放眼中国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基层问题调查,发挥老师和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的学习活动中,也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现有的主要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加强课程教育的效果。

上一篇:月例会会议纪要下一篇:《3. 看星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