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地理范文

2024-08-29

人文旅游地理范文(精选6篇)

人文旅游地理 第1篇

河南各地市人文地理旅游资源

概况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对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可以证明中原地区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更有无数英雄豪杰、圣人贤达、名流雅士八方荟萃,在中原大舞台上,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殷商甲骨文、商周的青铜器、春秋礼器、战国车马坑、汉代画像砖雕石刻、北魏、隋、唐石窟造像艺术等,无不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龙门石窟、河南博物院、少林功夫、洛阳牡丹、清明上河园以及蕴含于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无不展示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此外,河南还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郑州的中岳嵩山、洛阳的龙门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平顶山

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骨干城市之一。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别名鹰城。平顶山是国家级旅游城市,著名景点有内八景外六景:平山叠翠,广场新辉,白龟望月,东湖晚钓,湛河春晓,应水渔歌,体育绿茵,石人红叶,叶墓紫烟,苏坟夜雨,石漫澄波等。

安阳殷墟

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市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古人总结 “洛阳八景”。八景包括: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共有景区162家,其中5A景区4家,4A级以上景区22家。现有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牡丹园等7家国家森林公园以及8家省级森林公园。郑州黄帝故里 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都会有盛大的祭祖大典,来自美国、法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来到这里寻根祭祖。

信阳红色旅游资源 信阳是一座革命红城。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主要有

1、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

2、许世友将军故里、3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4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4A级旅游景区。

5、王大湾会议旧址

6、何家冲红色旅游区

新乡资源概括

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6处,省级名胜风景区5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太行郭亮影视村、北国小西湖百泉、道教名山老爷顶、八里沟等景区组成聚千里太行雄、奇、古、秀精华的太行风光旅游线。由古代第一诤臣比干墓、比干庙、武王伐纣誓师地、宋太祖黄袍加身处、“中原定陵”潞简王陵等景点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许昌三国文化开发 三国时期,曹操父子雄踞许昌25年,汇集天下谋士,成就一代霸业,三国智谋广为流传。许昌有三国文化旅游景区多处,曹丞相府作为全国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题景区。此外还有三国名将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景区,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始发地灞陵桥景区,汉末皇城所在地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政权的受禅台等。许昌在三国文化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1、文化遗迹的保护与修葺工作2依托本地文化资源,成立特色学术研究会,定期举办文化节3克服现存缺陷的尝试:许昌一日游4走联合开发之路等7.开封菊花会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开封

著名小吃小笼包子、桶子鸡、第一楼包子、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开封套四宝、花生糕 旅游节庆1.中国牡丹文化节2.黄帝故里拜祖大典3.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5.安阳殷商文化节

对于近年河南旅游官方打“河南老家”口号认知:老家”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祖上居住的地方。河南省提出“老家”这一概念主要是源于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汉人最早源于华夏族,主要生活的河南地带,称之为中原,又称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上下五千年古老的中华文化的“直根”即在这里。播出以来,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其中“老家”更是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共鸣。“老家”在海外华人的心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梦回牵绕的向往,牵动着每一个海外游子思乡归乡的心,热切期盼着早日能够如愿以偿回到中原,亲身体验中华儿女回归心灵故乡的自豪与感动。不仅对河南的旅游资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而且传达出中原河南作为中华文化之源厚重的亲情气息。“老家”的宣传语朴实、亲切,引起了不少河南籍游子的共鸣,具有河南特色的景观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寻访孕育中原文化的“老家”。

人文旅游地理 第2篇

大连自然博物馆

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自然历史性博物馆。分为旧馆和新馆。旧馆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陈列面积2470平方米。馆舍为俄式建筑,建于1900年以前,原是沙俄帝国侵占大连时的市政厅,1925年 3月扩建为满蒙物资参考馆,1926年改名为满蒙资源馆,1931年末更名为满洲资源馆。1945年归属中长铁路大连分局,定名为东北资源馆。1950年由大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1959年改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1995年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址建新馆。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新馆坐落于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西村街40号(星海公园西侧),地处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三面环海,礁石环绕。新馆建筑为典型的现代欧式风格,蓝色的屋顶与碧海、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色怡人。馆内现收藏各种动植物、古生物及岩矿标本20万余件,其中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标本是该馆的突出特色。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等12个展厅。展厅内的触摸式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彩电以及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高科技硬件设备,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欣赏环境。另外,还有供观众休息、观海的休息厅,供学术研讨等文化主题活动的多功能厅,以及商店、餐饮等服务设施。

大连自然博物馆有各种标本近20万件,珍贵标本6千余件,一级藏品264件。馆藏特点是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其中海兽标本20余种,其种类和数量在国内自然史博物馆中是最多的,其中大型鲸类、儒艮、白鳍豚、大熊猫、金丝猴、针鼹、鸭嘴兽、朱鹮、极乐鸟、蜂鸟及最早的食虫类远藤兽化石等,均为世界珍贵标本。黑露脊鲸体长17.1米,体重66.7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黑露脊鲸外形标本。长须鲸体长18.4米,体重 34.7 吨,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长须鲸外形标本。古莲子被埋藏距今约821~1251年,经过培育仍可发芽开花。该馆还保存着成套的台湾省昆虫和大量的世界昆虫标本及德国、日本、朝鲜、苏联等国的岩矿标本。其中朝鲜半岛的正长石晶族,其晶簇之大,晶形之美,为国内外罕见。“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在国内是种类最多最有特点的,其中一窝鹦鹉嘴龙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惊世界的国宝级化石标本,其研究成果论文已发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

星海广场

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位于大连南部海滨风景区的星海广场,原始是星海湾的一个废弃盐场。星海湾改造工程启幕于1993年7月16日,市政府利用建筑垃圾填海造地114公顷,开发土地62公顷,形成了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城市公用广场,工程竣工于1997年6月30日。广场中央设有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以此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华表底座和柱身共饰有9条巨龙,寓意九州华夏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建。广场上的汉白玉华表雕有九条龙,寓意九州;广场中心仿效北京天坛圜丘,由999块四川红大理石铺就,大理石上雕刻着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广场四周的9只大鼎上刻有“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寓意“一言九鼎”。

环绕广场周围的是大型音乐喷泉,从广场中央大道中心点北行500米是会展中心,南行500米是蓝色的大海,中央大道红砖铺地,两侧绿草如海。星海广场背倚都市,面临海洋,令人倍感心旷神怡。

从广场中央大道中心点往北500米是会展中心;往南是百年城雕广场,500米外是蓝色的大海。中央大道红砖铺地,两侧绿草如茵,每隔20米设一个航标灯造型的石柱灯,象征

着中国正面向大海,走向世界。

大连人民广场

位于大连市西岗区,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4万平方米。这里是大连的行政和司法中心,大连市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坐落在广场上。人民广场,是市级行政机关集中的城市中心广场,以南北相呼应的苏军烈士纪念塔和市人民政府大楼形成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市级主要于道--中山路在广场中部与南北轴线垂直通过。

中山路以南以苏军烈士纪念塔为主体,塔的东西两侧布置两处完全对称的规则式花园,塔与园之间用一带状绿地做屏障。

广场中央分4块面积达4公顷的大草坪,绿草茵茵,广场鸽悠闲散步,衬以姹紫嫣红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

人民广场在空中俯瞰是方形布局,这点不同于大连的其他广场。广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在1993年以前该广场名为“斯大林广场”,广场上还有一座苏军烈士纪念塔,1999年4月纪念塔迁至旅顺苏军烈士陵园。

现在纪念塔的旧址上已建成一座欧洲式的长廊,长廊的前面建起了音乐喷泉。共有2000个喷泉口的喷泉长1100米,由72个小水花池组成,在12时、19时、20时、21时准时喷射。下午三时起有女骑警巡逻长廊中休憩的人们暂时逃离里了喧嚣的都市,或冥思,或读书,或欣赏喷泉与白鸽组成的动态画面。灯火阑珊时是喷泉最美的时刻,广场上响起经典的世界名曲,喷泉随着乐曲的节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喷射,在幻彩灯光的交织下,仿佛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

广场的北面是大连市人民政府,西北是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东北是大连市公安局,它们都是典型的欧洲建筑。古典的建筑给这个作为大连行政司法中心的广场增添了一份庄严和肃穆,而广场上的四大块绿地更是为这座经历百年风雨的广场增加了无限的活力。仰望广场的天空,总能发现高旋天际的各式风筝。

广场上优雅的女骑警是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骏马迈着盛装舞步般高贵的步伐在广场上踱来踱去,女警英姿飒爽,笑靥如花,亲切的和游客合影。

广场上的蓝天白云,古典建筑,鲜红国旗,优美喷泉,再配上这鲜嫩的绿色主调,交织成一幅动人的七彩织锦,这绝美的织锦在北方明珠的版块上熠熠生辉。

俄罗斯风情一条街

在满洲里市北区一道街,一座座黄雅别致,风姿绮丽的木刻楞房掩映在绿树和花丛之中。保留了38栋原远东白俄罗斯时的建筑,已百年历史。是全国第一条具有俄罗斯十九、二十世纪风格的俄罗斯风情街。通过这条街可以走至大连最繁华的国家一级批发市场——双兴商品城(大连人简称“大菜市”)。从建筑水准看,当说是一流的,拿过房地产开发很多奖项,虽然是在原居民街道基础上改建扩建的,但仍体现了高精尖豪华建筑水平

从风格上观赏,体现了俄罗斯风情,整条街布满了差参不齐的“尖式”、“塔式”阁楼独户,让大连人羡慕,外地人赞叹不已:硬件及环境确有俄罗斯“味儿”。由此引来了众多旅游团体专程观赏,是大连市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俄罗斯风情街。

俄罗斯风情街所连通的上海路距大连金融商贸——每日客流量最达80万人的天津街中山广场咫尺之遥,为大连火车站、大连港必经之路。俄罗斯风情街配套齐全的服务项目,原汁原味的异国风情,林林总总的商业店铺,吸引着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购物留念、消费休闲,使你不必远涉国外,尽情享受魅力万千。

大连森林动物园

大连森林动物园地处大连市区东南,位于大连海滨风景名胜区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占地7.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80公顷,1997年5月24日正式开园。这里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犹如镶嵌在都市中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分为一期圈养区和二期散养区(野生放养园)两部分,分别建成于1997年和2000年。在一期圈养区和二期野生放养区内展示的动物有200余种、3000多头(只),其中有多种国家级的保护动物,也有许多从国外引进的珍稀动物品种。

大连森林动物园的规划面积达7.2平方公里,园内现有各种动物200余种、3000多只,在圈养区内建有百鸟园、恐龙园、虎山、熊狮山、综合动物展区、灵长类展区、草食动物区等多个动物展区,其中的恐龙园是恐龙生活时代,各种恐龙的彩塑;散养区分为非洲区、高山区、猎狗区、亚洲区和猛兽区,有50余种2000多只动物放养于此,人们可在车内,凭窗而望,感触动物世界的各种奇妙,有著名的“虎狗六兄弟”、“东北虎十兄妹”、“动物明星毛毛的婚姻”等,非常有趣。

在大连森林动物园内,不仅可以参观各种圈养和放养的动物,也可以欣赏到动物园精心准备的动物表演,主要有丹顶鹤放飞、百雁群飞、亚洲象表演、海豹表演,以及黑熊打拳击和黑猩猩幽默表演等,乐趣横生。

另外,在圈养区和放养区内分别有一个奇石馆和热带雨林馆,其中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热带雨林馆,共展示有各种热带雨林植物140余种、3500余株,馆内分有热带雨林、沙漠景观、热带果木、人与自然四大景区,是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馆之一。

发现王国

发现王国主题公园(Dalian Discoveryland Theme Park)就坐落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中的金石滩黄金海岸上,由曾成功运营大连老虎滩极地馆的海昌集团投资兴建,并特聘曾参与迪士尼公园设计的美国RPVA公司规划设计、世界十大主题公园之一的韩国三星爱宝乐园参与管理,规模为全国最大——占地47万平方米,比香港迪士尼还要大出近三分之一。

发现王国这名字很贴切,尤其是对初次来的游客,站在诺大的广场举目四望,那边的身着光鲜亮丽的卡通形象刚夺了你的眼球,这方的腾越翻转的过山车又抢了你的目光;右边的尖叫声引你前去观望的时候,左边又传来了不绝的赞叹声,一切都那么新鲜,一切都值得你去发现。

公园门口的特色小店流露出浓郁的欧洲风情,走在小路上,它们的如积木般光鲜亮丽的外表,让人驻足欣赏。当注意了每家店铺的名字后,又会被这充满新意的构思所折服。迈步进入店铺瞧瞧逛逛,感觉同时拥有英国老街上的闲适节奏和美国时尚街头的蓬勃朝气。

即使定力再强的人,当入了园后,心胸中还是会涤荡着一种末名地冲动,眼前的一切,让人恍若置身格林笔下的童话世界。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老虎滩海洋公园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南部海滨中部,是市区南部最大的景区。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4000余米海岸线,是中国最大的一座现代化海滨游乐场。园区自然风光秀丽,山海互映,景色迷人。公园内建有“浓缩极地世界,展现海洋奇观”的极地海洋动物馆、海兽馆,还有中国最大的珊瑚馆、标志性建筑虎雕可供观赏,乘坐跨海空中索道、海上游艇,可欣赏大海风光和虎滩乐园的全貌。园外的鸟语林、四维电影院也为游人提供了新奇的娱乐享受。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是滨城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评为AAAAA级景区,现已升级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它是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并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两个管理体系的认证。老虎滩海洋公园是展示海洋文化,突出滨城特色,集观光、娱乐、科普、购物、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主题海洋公园。

这里蓝天碧海,青山奇石、山水融融,构成了绮丽的海滨风光。老虎滩海洋公园已成为滨城一道亮丽的风景。极地馆、珊瑚馆、虎雕广场、水下世界、鸟语林、马驷骥根艺美术陈列馆等景点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海上旅游观光船、跨海空中索道和各种游乐设施令人乐而忘返;孔雀东南飞、海狮表演、美人鱼表演“虎滩三绝”以及其他各种风格独特的节目更会令人拍案叫绝。

二、收获与感想

这已经是第三次野外实习了,我们已然是大四的学生,即将毕业,这将会是大学生涯中最后一次的野外实习,我觉得这次的实习是非常值得纪念,我想我一定会珍惜这次珍贵的实习机会。在李老师讲授城市概况时提到了一些我们刚学过的人文知识以及以前学习的关于城市经济文化的一些知识,虽然学过了但是老师现在提起来我却感觉有点陌生了,我觉得我很有必要将以前学的专业课再重新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同时,在这炎炎的夏日,我们的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安全以及学习知识,还要和我们一起在烈日下参观学习,我真的十分的感激带队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在每个实习的点,我们同学都是走在一起,同甘共苦,这让我更加珍惜的现在我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这次的实习不仅让我的知识更加的充裕,也燃起了我对地理的热爱,相信我会在和大家的友好相处中热爱我的专业,并全身心得投入到我的地理教育事业中去。

人文旅游地理 第3篇

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过,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 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作为国家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文地理纪录片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纪录片《丝绸之路》拍摄于1980年, 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出现的《话说长江》《望长城》《故宫》《顾和园》《敦煌》《大秦岭》《庐山:人文圣山》等人文地理纪录片则掀起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热潮, 但是中国人文地理纪录片的繁荣只是局限于制作, 市场收益并不高。同样的, 旅游业繁荣发展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地方旅游景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行旅游宣传, 通常投巨资拍摄宣传片或广告, 短期内能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而大部分宣传片没有反复观赏价值也不会给观赏者带来深刻的印象。同时需要持续支付高昂的广告费。因此, 探索一条一次性投资终身受益并影响广泛的宣传途径对景区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将人文地理纪录片的拍摄与地方旅游宣传相结合, 旅游景区将广告投入资金用于纪录片拍摄并以景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作为拍摄素材, 电视台或制片公司进行拍摄、制作, 不仅可以解决人文地理纪录片创作中投资、生产问题, 而且为地方旅游节约宣传成本, 提高宣传质量, 景区也利用电视等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以吸引更多游客, 可谓是互利共赢。

目前, 对人文地理纪录片的理论研究是相对贫乏的, 少有学者将人文地理纪录片与旅游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 人文地理纪录片的市场化问题层出不穷, 从地方旅游发展的角度对其产业路径进行探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 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具有真实性、纪实性的特征, 在纪录社会变迁、文化发展, 展现自然风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电视台纷纷创办了纪录片频道、纪录片栏目, 他们投资拍摄的纪录片是为了填充自己的纪录片栏目或进行宣传, 有些为了获奖而不考虑市场问题, 导致纪录片收视率下降。前期投资较大, 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低, 纪录片短期内处于低收益或无收益状态, 资金周转周期较长。为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电视台纷纷将纪录片播出时间调出黄金时间段, 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进一步下降,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有的电视台甚至直接叫停纪录片播放。制片公司投资纪录片则是前期投入大、后期制作精良, 纪录片价位走高, 而且拍摄风格多与电视台定位不符, 因此电视台无意采购。由于纪录片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性、纪实性的特征, 缺乏趣味性和故事性而失去电影院线票房。没有播放平台, 因此很多制片公司退出了纪录片市场。

不管是电视台的制播一体, 还是制片公司制播分离都不能成为健康的纪录片创作之路。如果将投资方和生产播映方进行合作, 或许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联合中央新影集团制作的10集高清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1]不仅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自然风光, 而且有对该地的人文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 赋予庐山以历史和生命。把自然与人文相结合, 达到山与文化的融合, 获得景区宣传与文化传递的效果, 可谓是经典的人文地理纪录片。该纪录片由江西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和中影集团联合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这是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借力中影集团把庐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融合, 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是将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纪录片的创作相结合的典范。

由陕西省委政府和陕西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纪录片《大秦岭》。第一次清晰地将秦岭的自然风光展现在大家面前, 同时从帝王伟业与历史文化来审视秦岭, 解读秦岭文化并展示秦岭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纪录片通过展现秦岭的自然风光来呼吁人们关注秦岭、保护秦岭, 曾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是景区和纪录片创作相结合的方式, 是一部成功的人文地理纪录片。纪录片拍摄也带动了秦岭旅游发展, 位于秦岭北麓的翠华山景区每年冬天都要搞滑雪节, 在《大秦岭》播出后计划扩大滑雪节的规模。该纪录片将陕西秦岭旅游宣传与纪录片创作相结合, 找到了一条适合纪录片创作的道路。

分析发现我国纪录片市场化主要存在投资、生产两个方面的问题, 将人文地理纪录片的创作与地方旅游发展相结合能给纪录片带来丰厚的投资、优良的素材, 地方旅游产业将自己的广告投入资金用于拍摄纪录片, 也能为地方旅游资源做高质量、持久性的宣传, 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问题与对策

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与人文地理纪录片创作合作中, 地方旅游产业为纪录片拍摄提供资金和素材, 电视台或制片公司进行拍摄、制作和播出。二者优势互补, 是一种成功的纪录片创作模式, 目前已有成功案例。但是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 创作方受资方影响而重宣传导致真实性、纪实性缺失。目前地方台投入拍摄的纪录片, 大部分是以地方文化和旅游宣传为目的。为了宣传而夸大或虚构事实, 或过度考虑投资方的利益, 将其拍摄成单纯的宣传片使得文化内涵缺失。人文地理纪录片应该是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处理, 纪录片呈现的每一个镜头潜移默化的传递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 加深受众对人文景观的了解, 建构人们对某特定地理区位景观的人文和自然全方位认知。如果受到投资方 (景区) 影响过多, 失去了纪录片原有的纪实性、真实性, 将人文地理纪录片拍成宣传片, 不仅失去了纪录片原有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会脱离受众、失去市场, 其宣传价值也会流失。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工合作, 景区主要提供拍摄素材和资金, 后期的拍摄、制作由专业团队来完成, 在合作中资方可以提建议, 另一方要在不违背纪录片制作原则的基础上吸取资方的意见。

其次, 满足于既有收益, 不去追求更大的利益, 多层次营销与受众市场反馈不足。当电视台或制片公司不用为资金和素材担忧, 亦不需考虑是否有平台播放时, 拍出来的纪录片可能不符合受众需求而失去市场。在资金和播出平台得到保障后, 生产方不再追求多层次的营销使得市场规模受限。因此, 在人文地理纪录片的市场化中, 可以将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从一两家电视台扩大到几家十几家, 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收益、扩大宣传、带来旅游业的繁荣, 而且可以帮助其他电视台填充纪录片频道;进行衍生品的开发, 如出版品牌文化书籍、光碟、创作玩偶等多层级营销, 以获得纪录片本身以外的经济收益;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自媒体, 实现纪录片传送方式多元化。

第三, 合作流于形式, 纪录片无播放平台的顾虑, 缺乏深度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精良的制作。人文地理纪录片与地方旅游产业合作, 为纪录片的创作解决了资金问题, 也为地方旅游提供了高质量的宣传。但是可能导致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缺乏深度开发, 制作不精良等问题。没有了播映平台的压力带来纪录片质量下降。我们拍摄人文地理纪录片所选取的自然景观多是地方旅游产业的开发对象。而人文景观是旅游资源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等价值。[2]这些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必须有其独特性和吸引力才能成为景观并能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因此, 在人文地理纪录片的拍摄中要实现专业分工, 高效生产, 市场经营, [3]合作双方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精益求精, 高效生产优质纪录片, 实现多层次的市场经营。

四、结语

文化是地域的产物, 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用风格的文化。不同风格的纪录片也是对特定地域文化的再次建构。作为纪录某一特定地理区位之上的自然景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纪录片, 人文地理纪录片与地方旅游产业的合作, 将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旅游文化进行纪录并传递。通过视觉符号和文化符号的传递, 使得受众对旅游文化景观形成认知和向往, 产生去旅游的冲动。但是纪录片自身特性决定了纪录片不会拥有电影、电视剧那样的吸引力, 这是其产业的特殊性所在。目前, 实现人文地理纪录片的拍摄于地方旅游发展相结合是中国人文地理纪录片市场化发展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姜宝娜.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研究[D].2012.

[2]盛兰世.保护旅游景观质量的几个问题[J].创造, 1997 (05) .

人文地理大界线 第4篇

一是大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四大经济区:山西区、山东区、江南区和龙门、碣石以北地区。这四个区中,前三个区都是公认的讲法,所谓山西、山东都是以崤山为界。第四个区虽不是新发现,但以龙门、碣石两个“点”来表界,则是司马迁的考虑。“两点”,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线”,应该说司马迁的意思中也包含着这“一线”。这条线自山陕之间的龙门起,从西南向东北将今山西省斜切为两半,又越过太行山,继续向东北。至于渤海边的碣石,是当时的一条农牧分界线。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很赞赏司马迁提出的这条人文地理界线,它是我们认识战国秦汉时代北方经济区划、民族分布的重要线索。

二是唐朝的科技和尚一行。他提出“天下山河两戎”的想法,“两戎”就是“两界”。一行的“两戎”思想内容丰富,包含着天文地理两方面的东西。其中的要点是,天下有南北两条界线,分割着华夏与戎狄、华夏与蛮夷。北面的一条,大致从积石山开始,从东到终南山北侧,然后过黄河,到太行山,再沿太行北上,过常山西侧,最后接上长城,沿长城向东,直达辽东。这是“北戎”,作用是“限戎狄”。南面的一条,大致从岷山开始,向东到终南山南侧,过华山,然后折向东南,过桐柏山,逾江、汉,到衡山之南,再向东到福建中部。这条叫“南戎”,作用是“限蛮夷”。

一行的“两戎”显然是人文地理界线,把所谓礼仪冠盖的华夏与茹毛饮血的戎狄蛮夷分开。一行的划分,有一定的历史事实根据,包含着古代很基本的政治、人文区域观念。根据一行的思想,终南山一带为“地络”,即地理大枢纽,北戎、南戎均会于此。还有,“南北山脉皆会于太华(华山)”。这些都大大突出了当时京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于天下的中枢地位。一行的地理大界线,在王朝时代显得大气磅薄,明末思想家方以智在《东西均》中说:“一行山河两戎,千余年尊奉之。”

三是近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20世纪30年代,胡先生研究中国人口分布时发现,“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将全国分作两部。西北半壁面积占十分之六七,人口仅占十分之零点四。东南半壁面积仅占三四成,而人口占十分之九点六,“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对这条瑷珲—腾冲人口线,有人称作“胡焕庸线”。胡先生曾分析这条人口线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指出依照自然条件我国人口载量已然布满,惟东北北部嫩江流域一带为“国内惟一可供移民之区”。

自古以来,面对中国大地之上的纵横山水、复杂人文,一代代人士都渴望理出它们的来龙去脉,并欲依照各自的价值观念,辨出天下的利弊格局,从而立国家,治天下。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域中隐含的各类人文地理界线,可能长度大,根基深。把握了这些界线,会更清醒地认识国土的人文面貌。

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 第5篇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0、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①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

②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结构

功能区——地位——分布——特点

商业区:占地小,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占地较大,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占地最广,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12、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

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 大 多 高 少 远

低级城市 小 少 低 多近

人文地理知识点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的分类:

①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型)

③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考虑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2、农业的主要区位:

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3、农业地域类型:

①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

②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④乳畜业(靠近市场)

⑤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4、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5、我国农作物分布:

①东耕西牧;

②南蔗北菜;

③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

④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⑤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⑥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

⑦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

6、①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7.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8、传统工业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9、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小或技术水平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的“硅谷”、日本的北九州等

10、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11、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1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7、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18、港口区位:

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地方;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19、商业中心区位:

①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 第6篇

人文地理人口与城市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0、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①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

②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结构

功能区——地位——分布——特点

商业区:占地小,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占地较大,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占地最广,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12、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

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 大 多 高 少 远

低级城市 小 少 低 多近

人文地理知识点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的分类:

①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型)

③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考虑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2、农业的主要区位:

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3、农业地域类型:

①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

②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④乳畜业(靠近市场)

⑤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4、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5、我国农作物分布:

①东耕西牧;

②南蔗北菜;

③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

④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⑤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⑥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

⑦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

6、①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7.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8、传统工业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9、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小或技术水平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的“硅谷”、日本的北九州等

10、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11、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1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7、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18、港口区位:

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地方;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19、商业中心区位:

①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上一篇:描写柳树的小学生作文400字下一篇:以温暖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