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名著目录

2024-07-29

外国教育名著目录(精选9篇)

外国教育名著目录 第1篇

外国教育名著目录

[1] [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 [古罗马]昆体良.任钟印译.雄辩术原理[M].昆体良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 [荷]伊拉斯谟.王承绪译.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M].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 [西]加塞特.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 [瑞典]爱伦·凯.卫肇基译.儿童的世纪[M].上海:上海晨光书局,1935.[7] [捷]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 [捷]夸美纽斯.任宝祥译.母育学校[M].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 [瑞士]裴斯泰洛齐.北京编译社译.林哈德与葛笃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0] [瑞士]裴斯泰洛齐.夏之莲等译.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1] [瑞士]赫梅尔.王静、赵穗生译.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际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R].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12] [瑞士]皮亚杰.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3] [意]康帕内拉.陈大维、黎思复、黎廷弼合译.太阳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 [意]亚米契斯.夏沔尊译.爱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 [意]蒙台梭利.任代文主译.蒙台梭利方法[M].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6] [意]蒙台梭利.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7] [英]莫尔.戴镏龄译.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8] [英]培根.何新译.新大西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9] [英]弥尔顿.任钟印译.论教育[M].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0] [英]洛克.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1] [英]欧文.柯象峰、何光来、秦果显译.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M].欧文选集第一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 [英]斯宾塞.胡毅、王承绪译.教育论[M].斯宾塞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3] [英]纽曼.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节选本)[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 [英]赫胥黎.单中惠、平波译.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 [英]沛西·能.王承绪、赵瑞瑛译.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26] [英]罗素.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27] [英]克拉克.(无中译本).教育与社会变革[M].伦敦:夏洛顿出版社,1940.Clarke,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The Sheldon Press,London,1940.[28] [英]奥康纳.(无中译本).教育哲学导论[M].伦敦:1957.O’Connor,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London,1957.[29] [英]利文斯通.邓明言译.论教育[M].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0] [英]尼尔.(无中译本).萨默希尔—激进的儿童教育方法(谈谈萨默希尔学校)[M].纽约:哈特出版公司,1960.Neil,Summerhill:A Radical Approach to Child Rearing,Hart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1960.[31] [英]阿什比.a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2] [英]波兰尼.a译.个人知识[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33] [英]金.a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4] [英]杨.a译.知识与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 [法]拉伯雷.鲍文蔚译.巨人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6] [法]蒙田.王承绪译.论儿童的教育[M].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7] [法]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8] [法]爱尔维修.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M].十八世纪法国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9] [法]狄德罗.(无中译本)俄罗斯大学计划[M].十八世纪法国自由主义与教育:拉夏洛泰、特格、狄德罗和孔多塞关于国家教育的论著[C].纽约:希尔图书有限公司,1932.[40] [法]比奈.曹展漠译.儿童学的新观念[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41] [法]涂尔干(迪尔凯姆).沈杰译.教育与社会学[M].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 [法]涂尔干(迪尔凯姆).a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3] [法]阿兰.洪丕熙译.教育漫谈[M].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44] [法]马里坦.(无中译本).教育处在十字路口[M].耶鲁大学出版社,1943.Maritain,Education in the Crossroad,Yale University Press,1943.[45] [法]朗格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46] [法]富尔.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7] [法]德洛尔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8] [法]布尔迪约、帕斯隆.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9] [德]安德里亚.黄宗汉译.基督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0] [德]康德.瞿菊农译.论教育[M].康德教育论[C].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51] [德]席勒.a译.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2] [德]赫尔巴特.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教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3] [德]费希特.梁志学等译.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54] [德]福禄培尔.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5] [德]第斯多惠.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6] [德]福禄培尔.(无中译本).幼儿园教育学[M].纽约:1895.Froebel,Pedagogics of the Kindergarten,Translated by Josephine Javis,D.Appleton and Company,New York,1985.[57] [德]拉伊.沈剑平、瞿葆奎译.实验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8] [德]凯兴斯泰纳.刘钧译.工作学校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59] [德]梅伊曼.(无中译本).实验教育学概论[M].柏林:1914.Meumann,原名为德文,Willhelm Engelmann Verlag,Leipzig/ Berlin,1914.[60] [德]斯普朗格.(无中译本).文化与教育[M].1919.Spranger, 原名为德文,Quelle and Meyer Verlag,LeipZig,1919.[61] [德]博尔诺夫(鲍勒诺夫).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2] [德]克拉夫基.(无中译本).教育理论与教学论研究[M].1963.Klafki, 原名为德文,Beltz Verlag,Weinheim,1963.[63] [德]布雷岑卡.a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4]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65] [德]哈贝马斯.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66] [俄]托尔斯泰.阿兰·宾什、迈克尔·阿姆斯特朗编译(英译本).论民众教育[M].托尔斯泰论教育[M].伦敦:阿芙隆出版社,1982.[67] [俄]乌申斯基.郑文樾、张佩珍等译.人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8] [苏]克鲁普斯卡雅.卫道治译.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M].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69] [苏]马卡连柯.许磊然译.教育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70] [苏]马卡连柯.诸惠芳译.儿童教育讲座[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1] [苏]马卡连柯.a译.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72] [苏]苏霍姆林斯基.周蕖等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73] [苏]苏霍姆林斯基.毕淑芝、赵玮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育人三步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4] [苏]赞科夫.杜殿昆等译.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75] [苏]巴班斯基.张定璋等译.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76] [美]贺拉斯·曼.(无中译本).十二报告[M].共和与学校:贺拉斯·曼关于自由人教育[M].纽约:师范学院出版社,1957.Horace Mann,The Twelveth Annual Report,from Laerence A.Cremin(ed.),The Republic and School:Horace Mann on the Education of Free Man,Teachers College Press,N.Y,1957.[77] [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8] [美]克伯屈(基尔帕特里克).王建新译.教学方法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9] [美]桑代克、盖滋.王丐萍译.教育之根本原理[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4.[80] [美]巴格莱.袁桂林译.教育与新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1] [美]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2] [美]杜威.a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83] [美]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4] [美]赫钦斯.(无中译本).民主社会中教育的冲突[M].纽约:1953.Robert M.Hutchins,The Conflict in Educ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tey,Harper and Brorhers,New York,1953.[85] [美]赫钦斯.a译.美国高等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6] [美]贝斯特.(无中译本).学术的复兴[M].纽约:1955.Arthur Eugene Bestor,The Restoration of Learning,Alfred A.Knoff,Inc.,New York,1955.[87] [美]古德曼.(无中译本).荒谬的成长[M].纽约:1960.Paul Goodman,Growing up Absurd,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60.[美] [88] 布卢姆.(无中译本).教育目标分类学[M].纽约:戴维·麦基公司,1956,1969,1972.Bloom,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David Mckey Company,New York,1956,1969,1972.[89] [美]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90] [美]里科弗.(无中译本).教育与自由[M].纽约:1959.H.C.Rickover,Education and Freedom,E.P.Dutton and Co.,Inc.,New York,1959.[91] [美]科南特.陈友松主译.今日美国中学[M].科南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92] [美]布鲁纳.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93] [美]布拉梅尔德.(无中译本).教育即力量[M].纽约:1965.T.Brameld,Education as Power,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New York.[94] [美]索尔蒂斯.(无中译本).教育概念分析导论[M].马萨诸塞:阿迪森-韦斯利出版公司,1986.J.F.Soltis,An Introduction to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Concepts,Adddison-Wesley Publshing Company,Reading,Massachusetts,1986.[95] [美]伊里奇.(无中译本).非学校化社会[M].纽约:1972.I.Illich,Deschooling Society,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New York,1972.[96] [美]舒尔茨.蒋斌、张蘅译.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97] [美]舒尔茨.a译.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98] [美]鲍尔斯、金蒂斯.王佩雄等译.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9] [美]克雷明.(无中译本).公共教育[M].纽约:1976.L.A.Cremin,Public Education,Basic Books,Inc.,Publishers,New York,1976.[100] [美]布鲁贝克.郑继伟、张伟平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二版).[101] [美]布鲁贝克.a译.教育问题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102] [美]科尔伯格.(无中译本).道德发展文集[M].纽约:1981-1986.L.Kohlberg,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Inc.,New York,1981-1986.[103] [美]博克.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4] [美]加德纳.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05] [美]古德兰德.(无中译本).一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M].纽约:希尔图书公司,1984.J.I.Goodlad,A Place Called School,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84.[106] [美]库姆斯.赵宝恒、李玢等译.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07] [美]派纳.张华等译.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8] [美]范斯科德.a译.美国教育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9] [美]奥恩斯坦.a译.美国教育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10] [美]阿普尔.a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 [美]麦克米伦.a译.教育哲学[M].三联书店,1988.[112] [美]克尔.a译.大学的功用[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13] [加]范德格拉夫.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第二版).[114] [日]福泽谕吉.群力译.劝学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115] [日]小原国芳.刘剑乔、由其民、吴光威译.全人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6] [伊朗]拉塞克、[罗马尼亚]维迪努.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7] [巴西]弗莱雷.a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外国教育名著目录 第2篇

1、毕达哥拉斯《金言》

2、孔丘《论语》

3、老聃《老子》

4、墨翟《墨子》

5、柏拉图

6、管仲《管子》

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8、伊索克拉底《演说词》

9、孟轲《孟子》

10、苏霍姆林斯基

11、庄周《庄子》

12、荀况《荀子》

13、韩非《韩非子》

14、吕不韦《吕氏春秋》

15、无名氏《学记》

16、洛克《教育漫话》

17、唐甄《潜书》

18、颜元《四存编》

19、卢梭《爱弥儿,或论教育》

20、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21、无名氏《中庸》

22、无名氏《乐记》

23、无名氏《孝经》

24、贾谊《新书》

25、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26、扬雄《法言》

27、王充《论衡》

28、班固《白虎通》

29、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0、普鲁塔克《吕库古传》

31、无名氏《圣经》

32、徐幹《中论》

33、刘劭《人物志》

34、嵇康《嵇康集》

5、傅玄《傅子》

36、葛洪《抱朴子》

37、奥古斯丁《忏悔录》

38、哲罗姆《致莱塔的信——论女子教育》

39、本尼狄克《本尼狄克规程》

40、周兴嗣《千字文》

41、颜之推《颜氏家训》

42、伊西多《词源》

43、王通《文中子》

44、孔颖达《五经正义》

45、韩愈《师说》

46、韩愈《进学解》

47、李翱《复性书》

48、皮日休《皮子文薮》

49、林慎思《续孟子》《伸蒙子》

50、张弧《素履子》

51、无名氏《百家姓》

52、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53、张载《经学理窟》

54、程颢《识仁篇》

55、程颐《粹言》

56、杨时《杨龟山集》

57、胡宏《知言》

58、朱熹《四书集注》

59、朱熹《近思录》

60、陆九渊《陆九渊集》

61、陈亮《上孝宗皇帝书》

62、叶适《叶适集》

63、王应麟《三字经》

64、许衡《鲁斋遗书》

65、阿奎那《神学大全》

66、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67、无名氏《二十四孝》

68、朱升《小四书》

69、弗吉里奥《论绅士风度与自学科》

70、陈献章《白沙子全集》

71、伊拉斯谟《愚人颂》

72、伊拉斯谟《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73、王守仁《传习录》

74、王廷相《王氏家藏集》

75、莫尔《乌托邦》

76、卡斯底格朗《宫廷人物》

77、路德《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官员书》

78、路德《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

79、埃利奥特《统治者》

80、吴廷翰《苏原先生全集》

81、维夫斯《论教育》

82、拉伯雷《巨人传》

83、梅兰克顿《萨克森学制计划》

84、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85、耶稣会《教育计划》

86、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

87、李贽《童心说》

88、蒙田《论学究气》

89、蒙田《论儿童的教育》

90、康帕内拉《太阳城》

91、顾宪成《东林会约》

92、培根《新工具》

93、培根《新大西岛》

94、王相《女四书》

9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96、黄宗羲《学校》

97、顾炎武《生员论》

98、李顒《二曲集》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出版 第3篇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梁异华教授, 长期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外国文学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为了总结自己教学与科研工作方面的成绩, 于近几年, 经辛勤劳动, 编写出了几十万字的《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一书。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外国文学作品中, 遴选出50部具有一定代表性、在读者中影响大的作品, 进行介绍和评析, 从古代作品直至现当代作品。有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奥德赛》) 、《伊索寓言》以及之后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 还有现当代的优秀作品。绝大多数作品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介:“作家介绍”、“故事梗概”、“主要人物”、“精彩片段”、“作品简析”, 只少数几篇例外。读者只要认真地阅读了这五个部分, 可以说就基本上掌握了这部作品。该书系统、全面, 内容丰富;贯彻了两基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的原则;通俗易懂, 比较大众化, 避免了学究气;语言简练, 文笔流畅。《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一书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各大书店均有销售。

外国教育名著目录 第4篇

关键词:兴趣导读;学习清单;读书分享会;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5-2

开展以异国文化为“经典载体”的主题性阅读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理念、促进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培养具有国际理念的小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科与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契合点。

一、兴趣导读:滋养灵性的阅读张力,开拓国际视野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小学生100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教师篇篇导、本本导、部部导,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导读”一词中的“导”就是导方向、导途径、导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同类作品。如一本书的导读,教师可以从作者开始介绍,重点读了书本的序,引导学生从序中了解书本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本书的地位和写作特色等,并告诉学生,读书可以先从序言读起的方法。但如果学生对于书本的内容都已经了解,教师仅仅从故事内容出发进行导读,有炒冷饭的嫌疑,学生也不太感兴趣。每本书,每个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虽然不会完全相同,但总有几个点是大家都感兴趣的。在导读中,教师从这几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地方引发讨论,学生参与面广,也会有话,并且有不同的话说。

而在《安徒生童话》这一阅读活动中,我首先从安徒生出生时那不一般的哭声着手,通过给予那哭声充满神秘感的解读——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激发学生对安徒生这个童话大师的好奇心;紧接着从封面,即台湾作家张晓风对安徒生童话的评价——《5岁到55岁的亲密话题》中开启导读的活动,这样的一段精彩绝伦的评价、这样的一段诗情画意的评价,打开了学生童话阅读的心扉,也给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活动铺垫了一个较高的阅读期待;最后从阅读目录、想象画面的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想象是否和故事的内容属实,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阅读、让自己的阅读力如天罗地网般张开!这样的一个导读设计,用好了书本封面的评价和书本内的目录,引导学生从作者、评价、目录推测书本的主要内容,且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的猜测、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导读活动滋养了灵性而强大的阅读张力。我们从认识这位丹麦童话大师开始,带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把《安徒生童话》作为一个被阅读、被借鉴、被解读的异文化文本,引导学生用世界的眼光去捕捉信息,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得更多,看得更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可见,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开放视野的国际人才,这一番精心设计的导读,让书本与内涵价值也更具有前瞻性。

二、学习清单:挖掘内在的阅读动力,理解多元世界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清单,即与阅读相伴的学习清单,它就是驱动学生阅读的潜在动力。对于学习清单的设计,不过于简单,简单的学习阅读题,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也激不起他们更高涨的阅读兴趣,当然也维持不了持久的阅读动力;然而过难的学习阅读题,则会成为学生阅读前进的阻碍,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动力。因此,对于阅读学习单的设计的难易程度应掌控好,既能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往下读,也能激发学生更大的求知欲,从而使得一张张伴随着阅读产生的学习清单像一股汩汩不断的源泉,给予学生阅读的动力,带领学生找到阅读的清澈的源头那方。

在我们班《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活动中,我设计了三张学习清单。通过第一张“我会读”“我读懂了”的阅读题的设计,和全班同学一起闯过了安徒生童话的第一关,学生能在粗读的基础上说出十个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而在第二张阅读题的闯关中,学生能在“了解、分类、整合”的活动中,小组合作品读这本童书,能有创造性地按一定的主题给43个故事分类,并通过分类阅读不同的故事能说出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去探索与追求异国的多元文化。比如《海的女儿》大家都很熟悉,“给人以死亡还是给人以生命,两者之间,小人鱼选择了给人以生命。小人鱼用自己的毁灭让人性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获得了最后的精神的圆满。”这对这个时代的现代人包括孩子,无疑有着很大的精神上的触动。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思索:小人鱼为了争取到人间来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而终不可得,那么我们现今生活在人世间的人,应当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利用自己的生命造福于人类?在这样的一次阅读活动中,学生不禁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力,也在小组合作中加深了阅读的多元理解力。最后一张阅读题的设计——“我会写”,通过学生精读一个童话故事,了解安徒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寻找身边材料,编写一个童话,体现我们所追求的一种优秀的品质。学生在编写童话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在合乎情理的想象中,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有灵性的童话故事,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使学生在练笔中提高文学素养,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上与异国文化相融合。通过三张学习清单的设计,三次梯度性的阅读,学生在阅读中给予了无尽的文学滋养、童话滋养,让阅读、让童话成为了我们班学生特有的一种生活,从读到写,水到渠成。有了阅读的氛围萦绕,有了阅读的时间保障,有了阅读的质量提升,有了阅读的多元角度,学生潜在的阅读动力如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流向远方,直至浩瀚的书海。

nlc202309011331

三、读书分享会:爆发深度的阅读潜力,交融中西文化

对于读书分享会来说,目标定位就是分享和交流。读书分享会我个人认为应该落实在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反馈上,即学生是否读以致用,以此有效地推动学生深入地阅读。分享会的主体是阅读者,也就是学生,分享会的时空要能够绝对保证学生充分分享阅读的收获,享受阅读经典的幸福。当然,在分享会上,老师也应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不管是哪一种的阅读交流会,阅读方法的指导肯定是必要的,也是无法回避的。分享会上作为“旁观者”的老师应充分地彰显自身浓郁的书卷气质,用大气无痕的指导来拉近学生与书本中人、事、情的距离。诚如有位老师在读书交流会中这样说道:读着书中的这些事,品着书中的这些人,我们就能逐渐感悟到书中的情感。我想教师如此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悟一定有效地渗入了学生的内心,以此爆发学生的深度的阅读潜力。

在我们班《永远的珍藏——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会中,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用最能吸引学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带领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读出支撑的段落,谈出自我的感受,我想这儿的引导也是非常合理有效,也是有层次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一一爆发了自己的阅读潜力,在人物对话中,充满了故事情节中的欢喜悲伤,在深有同感的章节,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驻足流连,娓娓而谈。情到深处自然流,我们班的一位小女生特意深情款款地朗诵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以此来告慰在天堂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更让人震撼的是,班上的小小创作家把这个精彩的童话写成了剧本,搬上了舞台表演,听着那动人心弦的独白、看着那入情入境的演绎,我知道学生的阅读有深度了,学生的阅读“小宇宙”爆发了,虽然他们的发言、他们的表演,有的获得满堂喝彩,有的则引起了争论,但这都是他们在多次的阅读碰撞中渐进成熟的阅读体会,是打动心灵的感悟。分享会后我又把写得好的发言稿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同学们对这种同龄人的爆发潜力的阅读经验交流很感兴趣,读得津津有味,因为这些经验是他们身边“看得见”的最直接的借鉴,铸就了学生的思想深度。这样的分享会,读的是外国文学,学的是外国文化,演的是外国手法,而陶醉于其中的是一群中国孩子,何其交融,何其圆融。

前苏联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当我们聆听了孩子们的心声,感叹童年阅读的苍白之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了:身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我们真正关心过孩子的文化广度吗?国际理解教育为小学语文教育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视野下,开展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活动,不仅促进了师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化理解,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这一活动,与语文基础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就让我们的主题性阅读活动在《安徒生童话》这样的阅读中延续下去,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在阅读起步阶段充满乐趣,享受愉悦,与经典相逢在最美好的童年时代,让异国文学守望住儿童心灵的故园。相信在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与不懈的努力中,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继续吸纳异国文化,开启世界文学宝库的大门,着力培养国际小公民。

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 第5篇

“研读教育名著,做学者型教师。”了解教育史上的巨人是谁,他的肩膀在哪里,本书通过对教育经典名著的精概与引读,旨在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在有限的时间了解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让我们的教师更有文化和教育涵养,更加理性的思考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读、议、省、写、用”,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

柏拉图《理想国》

《理想国》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书,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政治学》中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代表了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创立了教育学的基本体系,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产生。

洛克《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被誉为标志西方哲学、社会和教育思想的主要转折点和17世纪学校教育的大宪章。

卢梭《爱弥尔》

《爱弥尔》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完成了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斯宾塞《教育论》

《教育论》是除洛克《教育漫话》之外读者最多的英国教育学著作,本书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共称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座里程碑。

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浓缩了罗素教育研究的心得体会、以及教育子女的实践经验,是20世纪教育经典著作之一。

阿兰《教育漫谈》

《教育漫谈》所体现的思想,对反对进步教育,推动永恒主义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马卡连柯《教育诗》

《教育诗》中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书中表达出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使本书影响深远。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视为“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式”以及20世纪以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布鲁纳《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中布鲁纳阐明了美国六十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苏霍姆林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采用“建议”的形式,恳切地与教师促膝谈心。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的著作。

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终身教育引论》引发了国际性的终身教育思潮。被认为是“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小原国芳《全人教育论》

外国教育名著目录 第6篇

郭 进

《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以时间为顺序,将每本名著的梗概、要点揭示给教师,使教师能窥一斑而知全貌,为进一步选择、阅读原著作方向性的引导。另外,本书明晰的编写风格将使你“半天阅读一本名著”的想法变为现实,最终达到教师自我提高的目的。收入本书的教育名著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尔》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斯宾塞的《教育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阿兰的《教育漫谈》、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等17部经典教育名著。所选的这些教育名著,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高,传达着较强的科学育人精神,都是经过了时间的锤炼、实践的检验,并得到世人公认的优秀著作,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

其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把这些观念应用于教育事业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说:“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即是生活”。那么从上述两个命题可推导出:“教育即生长”。这个意思用教育上的话来说,①“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教育即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不能把生长看做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②“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③生长的能力,一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二依靠别人的帮助。正因为教育即生长,所以,既不要把成人作为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儿童时代,也不要把儿童时代的思想化。用教育的术语来说,教育即生长就是:教育的过程除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这段话提醒我:实施教育应是时时处处的,教育方法是需要不断摸索,因地制宜的。这令我受益匪浅。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短促,学海无涯,这个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最少的时间读到更多的好书,特别是一些教育经典名著,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实自我人生呢?

会计专业名著目录 第7篇

1、资本论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2004 年 I S B N:20574283

2、阳关心态 武汉出版社 章峰 2009-7-1 ISBN: 9787543042919

3、新中国会计思想史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陈信元 1999 年 I S B N :7810493191

4、西方会计史(上)中国商业出版社 文硕 1987 年

5、丰裕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著)徐世平(译)1965 年 西方最受欢迎 20 本畅销书

6、贫穷的终结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杰弗里.萨克斯(著)邹光(译)2007-8-1 I S B N : 9787208071339

7、连环帐谱 立信会计出版社 蔡锡勇 2009 年 ISBN 9787542924261

8、中国会计史稿(上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郭道扬 1982 年 ISBN:9787560264660

9、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李孝林 1996 年 ISBN:750232836X 10、1949-1992 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杨时展 1998 年 ISBN:7-5005-3943-6

11、新中国会计五十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项怀诚 1999 年 ISBN:|7-5005-4337-9

中国古典名著的外国名 第8篇

《西游记》:侠与猪

阿瑟·韦理的英译本《猴》,在西方被公认为是水平比较高的。韦理在为此译本所作的序言中说:“……书中主角‘猴’是无可匹敌的,它是荒诞与美的结合,猴所打乱的天宫世界,反映的是人间封建官僚的统治……”

在英译本之前,早在1831年就有《西游记》的日文译本《通俗西游记》,其后英、捷、波、俄、西班牙等国译本才相继问世。翻译家将书名译得五花八门,除了理查德的《圣僧天国之行》、韦理的《猴》之外,其它译本有《猴王》、《猴子取经记》、《侠与猪》、《神魔历险记》等。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还曾播放过根据《西游记》改编的4集电视剧。在剧中,观音竟然和唐僧谈起了恋爱,还有俩人亲吻的镜头。又有消息说,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已开始着手进行《西游记》的改编工作,又一部美国版电影《西游记》即将面世。但是曾成功饰演过孙悟空的中国演员六小龄童对此却深表忧虑:“我担心他把‘孙悟空’拍成‘金刚’!”

《水浒传》:强盗和士兵

《水浒传》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东西方各国,被译成日、英、法、德等12种文字。

有一些译本为了迎合市民的喜好,歪曲了书中的人物形象,如把林冲和扈三娘写成了一对情深意笃的情人,矮脚虎王英成了情场失败者。

西方最早的《水浒传》全书译本是德译本,书名《强盗和士兵》,译者是爱林斯达。这位译者并不懂汉语,他仅根据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口述整理,又进行了大胆的加工,结果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把李逵的故事错安在武松的身上,变成了戴宗整武松,武松还会摇头晃脑吟诵白居易的诗等等。

英译本中,译得最好的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译本,书名《四海之内皆兄弟》。

《红楼梦》:庄园里的爱情

《红楼梦》在国外已有十几种文字共23种主要版本,受到各国读者欢迎。世界各国较重要的百科全书,都有专条介绍。美国的《美利坚百科全书》称赞《红楼梦》为“世界文坛的一座丰碑”。

《红楼梦》最先传入日本,但最早翻译 《红楼梦》的却是英国人。1842年,英国人汤姆将几个章节译成英文,书名《红楼梦幻》。此外,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斯等人也翻译了五卷英译本,书名《石头记》。 《红楼梦》俄译本书名为 《红楼阁里的梦》,法译本则叫《庄园里的爱情》,这些译名着实充满了欧洲式的浪漫情调。

在早期英文版本中,黛玉被翻译成Black Jade,即 “黑色的玉”。Jade(玉)在英文中有两个引申义,一有“放荡的女人”之意,另一个则是妓女。除了人名翻译,早期英译本在人物宗亲、语言文化、典故、宗教等方面也存在错译、误译等问题。

《聊斋志异》:老虎做客

清代蒲松龄的小说集 《聊斋志异》,有英、法、德、日、匈、波、爱沙尼亚、丹麦等20多种文字译本,其中日文译名为《艳情异史》,英文译名为《人妖之恋》。更为惊异的是意大利文译本,叫《老虎做客》。凭着这部巨著,蒲松龄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可夫并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金瓶梅》:西门庆与其六个妻妾奇情史

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自问世以来,由于内容触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敏感的神经,被长期列于禁书的黑名单上。然而,《金瓶梅》却受到了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原因在于它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古典名著目录 第9篇

春秋·孔子编定 10《孝经》 春秋·曾参著 11《尔雅》战国 佚名 12《穆天子传》战国 佚名 13《黄帝内经》战国 佚名 14《老子》 春秋·李耳著 15《庄子》 战国·庄周著 16《荀子》 战国·荀况著 17《墨子》 战国·墨翟著 18《韩非子》 战国·韩非著 19《列子》 战国·列御寇著 20《商君书》战国 商鞅著 21《鬼谷子》 战国·鬼谷子著 22《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著 23《国语》 春秋·左丘明著 24《左传》 春秋·左丘明著 25《公羊传》战国 公羊高撰 26《谷梁传》战国 谷梁赤撰 27《晏子春秋》 战国·晏婴撰 28《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编 29《楚辞》 战国·屈原 宋玉等著 30《山海经》战国·佚名著 31《淮南子》 西汉·刘安整理 32《战国策》 西汉·刘向整理 33《史记》 西汉·司马迁撰 34《汉书》 西汉·班固著 35《后汉书》东汉·晔著 36《盐铁论》西汉·桓宽著 37《说苑》西汉 刘向编 38《列女传》西汉 刘向编 39《论衡》东汉 王充著

40《诸葛亮集》三国蜀 诸葛亮著 41《陶渊明集》东晋 陶渊明撰 42《三国志》西晋·陈寿著 43《玉台新咏》南朝梁·徐陵编

44《昭明文选》南朝梁 萧统编

45《诗品》南朝·钟嵘著 46《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著 47《高僧传》南朝梁 慧皎撰 48《千字文》南朝梁 周兴嗣撰 49《搜神记》 晋·干宝著 50《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撰 51《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 52《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 53《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撰 54《千字文》 南朝梁·周兴嗣著 55《贞观政要》 唐·吴兢撰 56《王右丞集》唐 王维撰 57《孟浩然集》唐 孟浩然撰 58《杜牧集》 唐·杜牧著 59《李商隐集》 唐·李商隐著 60《李白集》 唐·李白撰 61《杜甫集》 唐·杜甫撰 62《元稹集》 唐·元稹著 63《白居易集》 唐·白居易著 64《韩愈集》 唐·韩愈著 65《柳宗元集》 唐·柳宗元著 66《温庭筠诗集》唐 温庭筠撰 67《大唐西域记》 唐·玄奘著 68《离魂记》唐 陈玄祐著 69《柳毅传》唐 李朝威著 70《霍小玉传》唐 蒋防著 71《莺莺传》唐 元稹撰 72《虬髯客传》唐 杜光庭撰 73《南柯太守传》唐 李公佐撰 74《史通》唐 刘知几撰

75《唐摭言》五代 王定保撰 76《花间集》五代 赵崇祚编 77《万首唐人绝句》 宋·洪迈编 78《容斋随笔》 宋·洪迈著 79《太平广记》宋 李昉撰 80《唐诗纪事》宋 计有功撰 81《沧浪诗话》宋 严羽撰 82《新唐书》宋 欧阳修等撰 83《老学庵笔记》宋 陆游撰 84《大宋宣和遗事》宋 佚名 85《绝妙好词》宋 周密编 86《名贤集》宋 佚名 87《梦溪笔谈》 宋·沈括著

88《三字经》 宋·王应麟著

89《百家姓》 宋·钱塘老儒著

90《范文正公集》宋 范仲淹撰

91《剑南诗稿》宋 陆游撰

92《稼轩词》 宋 辛弃疾撰

93《欧阳修集》 宋·欧阳修著

94《曾巩集》 宋·曾巩著

95《苏洵集》宋·苏洵著

96《苏轼集》宋·苏轼著

97《苏辙集》 宋·苏辙著

98《李清照集》宋 李清照撰

99《王安石集》 宋·王安石

100《资治通鉴》 宋·司马光等著

101《近思录》 宋·朱熹撰

102《西厢记》 元·王实甫著

103《汉宫秋》 元·马致远著

104《倩女离魂》元·郑光祖著

105《赵氏孤儿》元·纪君祥著

106《单刀会》元·关汉卿著

107《窦娥冤》元·关汉卿著

108《琵琶记》元 高明著

109《救风尘》元关汉卿著

110《梧桐雨》元·白朴著

111《李逵负荆》元 康进之著

112《唐才子传》元 辛文房撰

113《中山狼》明·康海著

114《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撰

115《增广贤文》明 周希陶撰

116《唐宋八大家文钞》明·茅坤编

117《东周列国志》明 冯梦龙著

118《元曲选》明·臧懋循著

119《菜根谭》 明·洪应明著

120《牡丹亭》 明·汤显祖著

121《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潆初著 122《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潆初著 123《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著

124《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著

125《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著

126《水浒传》 明·施耐庵著

127《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著

128《西游记》 明·吴承恩著

129《传习录》 明·王阳明著

130《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著 131《幼学琼林》 明·程登吉著

132《虞初新志》明·张潮编 133《封神演义》明 徐仲琳撰 134《剪灯新话》明 瞿佑撰 135《英烈传》明 郭勋撰

136《醒世姻缘传》明 西周生撰 137《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

138《红楼梦》 清·曹雪芹 高鹗著 139《饮水词》清·纳兰性德著 140《笠翁对韵》清 李渔撰 141《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清·吴汝纶编 142《古诗选》清·王士祯编 143《十八家诗钞》清·曾国藩编 144《唐诗别裁》清·沈德潜编 145《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著 14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沃尧著147《孽海花》 清·曾朴著 148《老残游记》 清·刘鹗著 149《包公案》 清·安遇时 150《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 151《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 152《镜花缘》清·李汝珍著

153《薛刚反唐》清 如莲居士著

154《济公全传》清 郭小亭著 155《荡寇志》清 俞万春著 156《再生缘》清 陈端生著 157《增广贤文》 清·周希陶著 158《曾国藩家书》 清·曾国藩著 159《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选编 160《日知录》 清·顾炎武著 161《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著 162《笑林广记》 清·游戏主人编 163《桃花扇》 清·孔尚任著 164《长生殿》 清·洪升著 165《幽梦影》 清·张潮著 166《随园诗话》 清·袁枚著 167《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著 168《弟子规》清·李毓秀著 169《隋唐演义》清·褚人获著 170《镜花缘》清·李汝珍著 171《全五代诗》清·李调元编 172《孽海花》清 曾朴著 173《闲情偶记》清 李渔撰 174《词综》清 朱彝尊撰

175《说岳全传》清 钱彩撰

176《儿女英雄传》清 文康撰

177《笔生花》清 邱心如撰

178《饮冰室诗话》清 梁启超撰

179《三侠五义》清 石玉坤撰

180《说唐》清 佚名

181《雷峰塔》清 方成培撰

69、《论语正义》二十四卷,刘宝楠撰。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又号秋槎,江苏宝应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历任直隶文安、元氏、三河(今均属河北省)县知县,政绩斐然。他年少时从其叔刘台拱受业,精研群籍,与刘文淇齐名,人称“扬州二刘”。其为学不分汉宋,主张由声音、训诂以求义理,认为欲治经学,先通小学。初治《毛诗》、《郑礼》,后与刘文淇、梅植之、包慎言、柳兴恩、陈立相约各注一经,他抓阄分得《论语》,于是博采众说,著《论语正义》。另著有《宝应

图经》、《汉石例》、《念楼集》等。

此书初创于道光八年(1828),咸丰五年(1855)书将垂成而刘宝楠卒,后来由其子刘恭冕继写,至同治四年(1865)全书完成。此书共二十四卷,《论语》二十篇,篇各为卷,其中分《八佾》为二

卷,《乡党》为三卷,最后一卷为何晏《论语序》,书前有陈立序、凡例,书后有同治五

年(1866)刘恭冕后叙。对于此书的写作缘起及内容体例,刘恭冕《论语正义·后叙》云:“粱皇侃依《集解》为疏,后载魏、晋诸儒讲义,多涉清玄,于宫室、衣服诸礼阙而不言。宋邢昺又本皇氏,别为之疏,依文衍义,益无足取。我朝崇尚实学,经术昌明,诸家说《论语》者彬彬可观,而于义疏之作,尚未遑也。„„先君子发策得《论语》,自是摒弃他务,专精致思,依焦氏作《孟子正义》之法,先为长编,得数十巨册,次乃荟萃而折衷之,不为专己之学,亦不欲分汉宋门户之见,凡以发挥圣道,证明典礼,期于实事求是而已。”此书的注疏体例为:经文、注文从邢昺《论语注疏》,经文之下加注,以邢《疏》本为底本;其次,注的后面为疏,即刘宝楠的“正义曰”,疏文依次解释经文的字、句及整篇之义,解释时引各书说法相近或相异者,如果对引文有异议,便加按语;再次,“正义”之后,加○为注文作解释,先用○引出所释注文,再加一个○,解释注文。

此书是刘宝楠的代表作,也是清代《论语》注疏中成就

最高的注本,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旁征博引,择善而从,详加引录。这主要表现在对清代学者注说的采用上,如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江永的《乡党图考》、陈鳣的《论语古训》、黄式三的《论语后案》、包慎言的《论语温知录》、钱

坫的《论语后录》、刘台拱的《论语骈枝》、刘宝树的《经义说略》等等均有采录。其次,考证详备,尤其对古代典章制度、人名地名、风俗礼节、历史事件等考证相当详细。《八佾》、《乡党》两篇,多言礼

乐制度,作者就分为五卷,大篇幅对其进行详细疏解考证。又如《子罕》篇“子畏于匡”,作者引用《左传》、《庄子》、《经典释文》、《说苑》、《史记》、《寰宇记》等对“匡地”进行考证,不厌其烦。再次,在考据的基础上,注重阐发义理;在注疏体例上,打破疏不破注的陈规。如《论语正义凡例》云:“于注义之备者,则据注以释经;略者,则依经以补疏;其有违失未可从者,则先疏经文。次及注义。若说义二三,于义得合,悉为录之,以正向来注疏家墨守之失。”

上一篇:最平安夜祝福语下一篇:反垃圾邮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