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2024-06-23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精选8篇)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第1篇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近年来,玉门市各级党组织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探索和建立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一、全市党员队伍的基本现状

截止2007年底,玉门市共有党员8354名。按党员分布情况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党员2357名,农村党员3154名,城镇社区党员1778名,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员1055名;按党员结构分,女党员1965名,占党员总数的23.5%;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1642名,占总数的19.7%,36岁至45岁2839名,占总数的34%,46岁至60岁2293名,占总数的27.4%,60岁及以上1580名,占总数的18.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2159名,中专(高中)文化程度2299名,初中及以下3896名。

总体上看,我市党员队伍呈现出农村党员比重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他领域党员分布大致相当,老中青壮党员数量相当,年轻党员、女党员、高学历党员逐年明显增多等特点。这一方面说明,通过贯彻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并有针对性地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和在优秀青年、妇女、高学历人群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党员队伍结构正在优化,素质正在提升;另一方面说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面临任务多头、重点不一等复杂局面,压力还很大。

二、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坚持分类施教,在开展集中培训中落实党员经常性教育。集中学习培训是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市各级党组织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突出了“广、活、全、强”四个字。一是培训资源力求“广”。充分利用市委党校、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地等教育资源,建立由党校教师、专兼职党务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先进模范人物和领导干部等组成的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并且将《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学习问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0问》等统一教材全部配发到了基层党支部。二是培训形式讲究“活”。各级党组织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科技示范基地、“红色课堂”教育基地等各种教育资源,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组织专题研讨、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等知识培训等手段,扩大教育覆盖面。对流动党员采取双向联系、双向沟通、双向管理,通过专人联系和邮寄资料等方式,纳入到经常性教育中来;对年老体弱的党员和个别由于特殊原因难以参加教育活动的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形式,落实教育要求。三是培训内容突出“全”。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即:对党员领导干部突出重大战略思想、形势政策、党风廉政等教育;对机关单位党员突出政策法规、宗旨意识、业务技能、纪律作风等教育;对农村党员突出党章知识、理想信念、权利义务、政策法规、科技致富等教育;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学习培训,切实做到教育培训紧密联系实际,符合党员需要。四是培训保障做到“强”。市委和各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财政部门每年都将党员培训经费列入计划,并逐年增加。近两年以来,市上通过多种渠道累计投入资金上千万元,实施了铁人纪念馆改扩建、红旗林场创业史展厅新建、赤金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等“红色课堂”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切实为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完善工作机制,在制度规范引导下延伸党员经常性教育。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是为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本色,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此,我们通过建立三项机制来促使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一是建立典型引导机制,激励党员奋发进取。注重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一方面定期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党员服务标兵”、“党员明星户”、“党员创业标兵”等评优树模活动,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党员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另一方面经常邀请先进典型深入机关、企业、农村现身说法,在榜样的影响和带动下,广大党员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互动局面。二是建立考评约束机制,激励党员规范行为。各党组织以党员履行职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内容,根据《酒泉市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把不同类型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要求与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结合起来,科学确定考核内容,定期组织考评。对考评中有差距的党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激励党员提升形象。在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佩带党员徽标上岗、在农民党员中采取建立“党员责任区”、在生产和服务单位采取创建“党员先锋岗”等方式,亮出党员身份,叫响党员名字,接受社会监督,让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既增强荣誉感,又不忘党员身份,自觉维护和提升党员形象。

3、创新活动载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党员经常性教育。党员先进性不仅要通过教育培训来保持,更要通过社会实践来体现。以推动发展为主要内容,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持续开展“学温州经验、促玉门发展”、“乡镇比发展、部门比服务、干部比贡献”等学习实践活动,推动了思想的大解放和经济的大发展;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建设新农村、党员当先锋”活动,激发了党员带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以服务人民为主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投身“下基层、结穷亲,办实事”、“五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需求的同时,培养和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以促进和谐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领导干部包挂社区“联系卡”、机关党员扶贫帮困“连心卡”、社区党员发挥作用“责任卡”系列党性实践活动,有力地解决了社区建设缺资源、缺人才、缺设施和弱势群体就医难、就业难、就学难等问题,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

4、加强阵地建设,在夯实有形依托中推动党员经常性教育。一是注重发挥“党校课堂”的资源优势。把课堂设在乡镇党校、农技校,对党员进行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就业技能、实用技术等培训,每年举办的专题培训达300多期次,培训人数上万人次。二是注重发挥“农家课堂”的辐射优势。在致富能人庭院、经济技术协会、项目示范基地等建立培训基地和实践点,并动员乡土人才、协会会员、技术人员、专家教授等举办地头、田间讲座,对农村党员急需的农村实用技术进行培训。目前,全市已建立了120多个“农家课堂”,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政村。

三是注重发挥“空中课堂”的网络优势。通过在全市10个乡镇、50个行政村建立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培养200多名党员信息示范户,在电视台开办“致富经”、“信息窗”等栏目,广大党员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就能掌握致富信息、学习实用技术。四是注重发挥“项目课堂”的载体优势。积极借助农民技术员培训“绿色证书”工程、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对农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社区适龄党员普遍进行了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培训,不仅帮助一大批党员带头走上了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科技致富之路,还有力地促进了设施养殖、啤酒原料、温棚蔬菜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近几年,玉门市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先进性得到较好体现,但由于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的环境、对象、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使得此项工作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员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性。一方面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得社会阶层经济收入差距加大,从而使不同利益群体中的党员,对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同的愿望、要求、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从“生活方式多样化”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曼延,使得一部分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失去信心,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第三“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组织中的党员的思想普遍存在差异;第四“生存形态多样化”,给处于流动、分散状态,并且思想不一的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不是很到位。有些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认为党员教育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经济发展才是必须抓的硬指标。有时虽然作了安排,但遇到中心工作时,教育培训就只好让路。这就使得文化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弱的“两偏”党员始终占有相当比例。

3、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还需努力创新。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党员的从业类型也越来越多,致使统一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各类型党员的需要。党员分布较集中的农村、社区、企业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多数培训还是开开会议,读读文章,念念报纸,没有紧密联系党员的实际问题。这种浮在面上的培训方式很难取得实效。

4、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难以满足党员需求。多数基层党组织就培训抓培训,没有结合党员队伍现状、产业发展方向等客观需要设置培训内容,搞“标准餐”,吃“大锅饭”,学用脱节,结合不紧,致使教育培训内容的“可食性”不强,营养价值不高,整个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5、党员教育培训仍然存在空白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进城或外出务工党员逐年增加,大量的城镇党员向新经济组织集中,企业改制也使大量党员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些都给党员教育培训增加了难度,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处于无组织状态,党的组织、工作和活动对他们不能实现有效覆盖,开展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的手段。

四、对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人力资源支撑的需要,也是抓好党员队伍这一基础工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着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创新发展能力。

1、党员教育培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一是与时俱进,坚持教育培训的时代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使广大党员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是突出重点,坚持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要针对广大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面对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把握广大党员的思想脉搏;把握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层次党员和群众的现实需要。

三是丰富内容,坚持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应围绕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增强保持先进性的能力的目标,将理论武装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党纪国法教育、职业能力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创新形式,坚持教育培训的灵活性。党员的培训教育,要摆脱机械的、灌输的、说教的方式,采取灵活多样、党员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既要有正面教育,又要有互动教育;既要有自我教育,又要有集中教育,还应充分利用好榜样的作用和典型教育的功能。

五是联系实际,坚持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党员教育要与事业发展相

结合,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内容体系,促进实际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活动载体,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增强自我教育的有效性,使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学习意识和争先意识,从而全面提高素质。

2、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亟需采取的几项措施:

第一,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应按照每个党员不少于20元的标准,建立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并合理确定分担比例列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强化保障措施,落实教育培训经费。

第二,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列入各级党建目标考核责任制进行考核,从而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形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合力。

第三,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将党员培训工作,纳入市、县、乡等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结合党员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目标体系。

第四,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合理利用培训资源,建立起以市、县、乡党校、农广校、就业训练中心、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教育阵地为主体,各类示范基地、技术协会、党员中心户等为补充,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党员多样性需求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第2篇

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展情况的

汇 报

新课程改革督查调研组:

为深入推进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味,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落实《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自2011年6月以来,我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之下、在课改理论的不断指引和规范之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脚踏实地的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将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为我校高中课程试验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领导小组、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等8个新课改实施管理机构。新课改领导小组的成立,可使学校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政策支持、人员协调、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对课改工作进行全程的指导与监控;新课改不同职责管理小组的成立,可使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教师的培训、课程的编制、教学过程的管理、学分的认定、选修课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规范管理,促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二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不断完善了《玉门市第一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玉门市第一中学新课程设臵方案》等15个与新课改配套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从制度上有利的规 范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明确了课改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和职能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有序、规范展开。

二、加大投入,为新课程实验提供硬件支持

为使我市的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2011年玉门市委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838万元用于我校硬件设施建设,为高中课程实验提供了硬件支持。一是投入资金1185万元,为我校新建总面积8400平方米的综合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一栋,投资400万元修建了标准化的塑胶田径场,投资15万元安装校内电子监控系统2套;二是投资90万元购臵图书2万余册,学校图书室藏书达到4万余册;投资50万元购臵微机140台,投资100万元购臵电子白板55套,投资31万元购臵学生课桌凳800套、教师办公桌椅100套,筹资20万元为全校一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办公电脑,有效的配合电子白板的导学案教学;三是为满足我校高中课程实验开展的要求,2012年我市将预计投资1400万元修建用于通用技术实训、音体美专业练习、学生就餐的多功能综合大楼。大量资金的注入,有效改善了我校办学条件,为我校高中新课改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保障了我校新课改工作的不断巩固。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高中新课程试验提供师资保障 高中新课程实验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个人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指导、驾驭新课程的能力,2011年以来,在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我校采取“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高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2011年以来,先后组织我校教师参加了全员培训和“国培”计划,选派8名英语教师到北京参加了英语口语培训,选 派4名教师到到四川大学学习进修,选派教师40多人到山东、河北、宁夏等新课程实验名校进行考察学习、挂职锻炼,学习名校经验,培训课改骨干。二是全面推进高高效课堂改革,先后7次邀请北师大课堂教学论博士吴效锋,邀请十佳名校长赵丰平等10多位专家来我校讲学,邀请昌乐二中、宁夏银川一中、康杰中学专家报告团来我校指导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建设,对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班级小组建设、课堂组织管理、导学案编制、集体备课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辅导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从而落实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三是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实施“以老带新”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为学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搭建平台,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为青年教师提供帮助,让他们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学校将26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35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形成老、新教师的“黄金组合”,以此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作为被指导教师每周听指导教师一节课,课后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每周的教案主动送指导教师处查阅,并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认真修改。要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安排的各项任务;作为指导教师每周要听被指导教师的一节课,并对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悉心指导。

四、发挥学校主体地位,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学校是高中课程实验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新课程实验的主体,在高中课程实验中,我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加强校本研讨活动,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改革理念辅导、新课改规章制度学习、“高效课堂”专题研讨,课程改革实验成果展示汇报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改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集体备课,重视教学反思。备课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中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备课水准决定的。因此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前提与重要保证。备课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主心骨”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我校把教师的集体备课放在教学管理的重要位臵,把集体备课作为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为了能够规范与落实集体备课形式,学校制定了《玉门市第一中学集体备课制度》,并对集体备课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本学科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三定”(时间定、内容定、编制人定),“六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学习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导学案格式统一、大型教学活动统一)。三是重视校本课程研发。为了能够全面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加强学校的学术科研能力、培养专家型师资队伍,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初期就成立了校本课程编审委员会,全面负责我校校本课程的申请、开发、初审、定稿等环节,确保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符合“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地域为本、以高考为本、以求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目前我校校本课程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由语文教研组审定编写的《美文欣赏I》、《美文欣赏I》、《粗话三国》,由政治教研组审定编写的《理财有道》等校本课程已经编写完成并印制发放到学生手中,在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评价;其他学科的校本课程已不断编审完毕,到了印制发放阶段。四是积极开展校园社团活动。在团委组织与协调下,由学生自主组建了10个校园活动社团,每周定期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组织 高

一、高二全体师生参加校园运动会,在赛会组织和实施环节,学校将运动会的组织和协调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推普周”期间开展诗歌朗诵、书画比赛、美文朗诵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多方协调,邀请交警大队宣传员来我校讲解关于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强调校园西南角十字路口的交通指示灯,消除交通隐患,邀请公安局新城分局的民警来我校开展法律法规普及活动。

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其他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为规范学校学分认定管理,学校成立了学分认定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生的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要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学分认定委员会要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我校学分认定基本程序:①监督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包括学生考试(50%)、课堂表现(30%)、日常表现(20%)。②公示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③认定学分并注册。④建立学生学分档案。二是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专门为每位同学下发了《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学分认定手册》,全面记录学生三年的成长过程。该手册包括如下5个部分:(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每学年一页,共三页具体由政教处和学校团委负责学分认定(2)研究性学习与评价(包括开题,研究过程、结题及体会)。分三学期开展,共9页,由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负责学分认定。(3)社区服务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个工作日,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共两页,由政教处负责学分认定。(4)每学期综合素质评价。共六页,由教务处负责学分认定(5)高 中毕业综合素质总评。高三汇总评价,一页,由教务处负责。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在成长记录中充实不少于6件自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业、论文、手工、照片、阅读感想、获奖证书或获奖感言,甚至是成功与失败的反思。学生通过珍藏精彩的瞬间,记录成长的轨迹,留下未来的回忆,这些都会引导学生的德行在相互砥砺中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也突出显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学校通过学校→政教处→班主任→学生的层次对学生成长记录袋进行管理,为教师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搭建了学生与老师交流平台,建立了学校与家庭合理育人的模式,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更是将评价与课程和学生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三是全力做好通用技术课程开发工作。由于我校专职通用技术教师配备尚未到位,通用技术教室还在建设中,使得通用技术课的开设困难重重。但我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寻找开课资源,经调查与我校一路之隔的玉门石油中专恰好具备开设本课程的条件,于是在两校共同努力下和玉门市教育局的协调下,我校与玉门石油中专协议了以共享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的形式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模式,在玉门石油中专建立我校通用技术实验室,并聘请玉门石油中专的教师为通用技术教师,我校教师为管理教师,保障了我校通用技术课程的正常开设。

六、理性总结,正视困难,分析问题,不断克服新课程改革瓶颈

改革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改革才能不断的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解放学生自主学习的生产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校的改革工作虽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不足:

1.认识有待继续提高。虽说学校在新课改方面做了大量的 工作,但是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还是不太清楚、理解还不够透彻、行动还不够积极。不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培训的不断增多,相信我们的教师一定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2.《课程标准》研读和学科教材研读不够彻底。面对新课程模块化的编排方式,有些教师短时间无法找到新教材中的重、难点;在模块学习中,不能更好的处理模块之间的关系。

3.在教学研究方面做得不够。虽说教研组会议、集体备课一直进行,但是每个教研组和备课组还是“各自为战”,缺少教研组之间、备课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不能最大限度的分享改革成果。

4.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新课改带来的教师结构的变动,需对教师编制进行合理调整,部分学科存在教师缺额,特别是通用技术教师短缺的问题需尽快予以解决。

5.教研力量薄弱。高中各学科专职教研员数量不足,新课程实验工作在高效课堂、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等专业支持方面尚显薄弱。建议尽快建立甘肃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网络交流平台,以推进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6.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不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教学思想改革,都要征得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在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将课改的理念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我们将以这次高中课改跟进调研为契机,在省教育厅课改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借鉴外省市课改经验,进一步加大我校高中课改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高中课改工作,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玉门市第一中学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第3篇

1) 主动学习意识薄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政治文化良莠不齐的渗透, 少数党员不能坚持政治和业务学习, 知识老化, 无法创新, 做不到与时俱进, 就无法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根据不完全统计, 7%以上党员不能真正的掌握新形势下的党务知识和新行条例, 缺少自我学习时间。

2) 教育制度落实不力。由于高校的特殊作息时间和工作环境, 致使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设定不健全, 制度执行不到位, 不能完全落实党员教育工作, 甚至少数党组织存在盲区, 由于党务教育的松懈致使党组织成员缺少学习方向与积极性。

3) 理想与信念不坚定。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 高校教师收入显得相对清贫, 部分党员教师和干部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实现个人物质理想, 淡忘党的性质与宗旨, 淡忘了建党以来一直遵循的义务和责任, 淡忘了自己教书育人的基本责任, 一味追求物质而淡薄党性, 甚至个别党员存在不廉洁的行为。少数学生入党目地不纯, 无法端正态度, 更不用提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入党只是为了个人利益, 更直接的说就是为了“就业”, 这完全违背了一个党员入党的初衷。

4) 现代化教育不完善。a.思想意识单薄, 无法明确未来实施方向, 党员教育投入明显低于经济建设, 现代化信息教育不完善, 知识体系更新迟缓;b.队伍行进速度严重不一致, 缺少协调性, 缺少凝聚力, 直接影响个别党员积极性;c.党员培训教学活动过于形式主义, 严重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更不用提贯彻落实;

5) 管理方法和力度低。以党治党, 要逐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系统化, 科学化, 这是考察一个部门或者我们高校党组织的重要问题, 科学发展, 科学教育才能更好的管理, 因循守旧只能固步自封。高校属于高素质人群的聚集地,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或者管理人员都具有高学历, 高素质, 思维能力以及对于新鲜实物接受能力应该在其他同志之上, 高校不光应该输出优质的科学技术人才, 作为高等学府更应该向社会, 为老百姓培养优秀的先锋模范党员, 以高尚的情操, 完善的知识, 严肃的纪律服务于人民。

6) 干群关系维护不够。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对与党员们的思想疑惑无法探知, 就无法解决党员心中疑虑;对于生活困难不能及时了解, 就不能给与困难同志及时帮助。就会使基层党员在思想与生活方面问题不断积累, 激化, 更有甚者完全不尊重党员同志个人意愿, 因为个人利益或者恩怨, 剥夺少数人群的政治思想话语权力, 只给党员提要求、定责任, 但党内的大事不向他们通报, 不和他们商量, 过分强调集中, 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真正行使。

二、解决教育问题方法

1) 提高思想严肃责任。发展一个国家, 首先需要搞好教育, 提高全民族素质,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发展我党的重中之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才能使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坚定性和自觉性, 对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 建立新工作责任制。a.落实党组织“首脑”教育工作责任。要把党支部领导抓党员教育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 把能否做好本单位、本辖区内的党员教育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是否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能否驾驭全局的重要标准;b.建立“分块”式党员教育工作机制, 大到党委, 小到党小组, 必须切实负起党员教育工作责任, 将党员教育工作列入党建工作成绩考评目标;

3) 不忘共产主义信念。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政治信念, 是新时期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前提和基础。高校群体从某一方面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高校机构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输送新鲜血液, 一名优秀的学生党员更是整个党组织的新生力量, 正确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就尤为重要。

4) 整合现代资源信息。互联网高度普及的现在, 党组织部门必须充分可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构建网站、远程教育、声像资料等手段, 采取互教互学、场景模拟等现代化, 信息化教育形式, 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不断发展, 以此为媒介的通信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 党组织部门完全可利用它, 实时地进行党务教育的资源信息传递。新的传递方式, 不但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与覆盖面, 更能适应学生的信息传递方式, 提高学习兴趣, 做到与时同行。

5) 探索党员管理方法。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 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 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 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 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 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 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

6) 强化意识坚持制度。强化各级党组织“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 健全和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党的书记的“党建工作负责制”, 并做好日常检查和专项考核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进一步健全并严格坚持党内生活制度, 加强对党员教育与管理, 切实抓好“三会一课”, “党员目标管理”等制度落实。

三、结束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 高校党组织要不断的“强化制度、坚定信念、整合信息”, 这样才能将高校的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胡树祥.创先争优活动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拓展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2]肖辉赞.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理论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第4篇

1.党员发展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A.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贯彻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目前,全县共有73个党(工)委、共有党(总)支部1122个,其中农村260个,共有党员27292名,其中女党员5788名,农村党员18389名。2010年,全县共发展党员653名,其中女党员238名,35岁以下387名,36岁至59岁266名;大学文化程度92名,大专文化程度130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3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95名。

一是堅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二是坚持改善结构,注意均衡发展。三是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四是坚持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B.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创新机制,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做到了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实现了对流动党员的全程性教育管理。

二是拓宽思路,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实行了党费定期收缴制、党费公示制和检查督办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是完善机制,确保党内关怀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印发了《关于加强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管理的意见》。几年来,对符合条件的离职村干部累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8.6万元。

四是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搞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远教网络政治教育、文化宣传、技术培训和信息传递等“四项功能”,着力打造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平台、文明新风宣传平台、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发布平台等“四个平台”。

五是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关怀帮扶工作。利用每年春节、七一期间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

六是利用“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方便快捷的优势,使“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成为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连心桥”、成为党员解决问题的“快车道”。

七是利用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此项工作也被列为基层党建目标考核项目之一,每年各服务中心、服务站都为党员解决大量实际困难,被基层党员亲切的称之为“党员之家”。

2.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目前全县发展党员工作整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申请入党的人数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民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加之基层党组织教育和引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去,致使农村青年缺乏入党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入党的青年农民日益减少,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着“源头”不足的问题。

二是一些村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威信不高,难以吸引农村青年入党。个别村党组织负责人存在嫉妒心理,害怕青年农民工作能力好于自己、文化水平高于自己、致富能力强于自己,日后会取代自己的位置,对要求入党的青年农民有所排挤,致使一部分有能力的青年和应往届毕业生都外出务工、经商,不愿回村工作。

三是各系统、各单位、各乡镇发展党员工作不平衡,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入党积极性较高,而一些关闭、停产企业中的下岗职工,入党积极性较低,经济落后村入党积极性没有经济相对富裕村高。

从全县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整体情况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党员管理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对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清,准备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二是党员管理还停滞在浅层次上。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照搬上级文件、坐等上级指示,缺乏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在一些基层党委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党员底数不清,管理手段落后,存在失管、漏管现象。

四是治党不严,管理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是“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知晓率不高,大部分党员寻求帮助的方式还是以“登门”为主。

六是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人手不够、资金不足,难以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3.下步工作举措

A.突出重点,改善结构,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

第一,拓宽发展源头,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求新突破。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首先要注重加强思想引导,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历史和功绩,让群众增进对党的认识,激发广大群众对党的热爱与信任。同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

二要拓宽视野,多渠道地发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要重点研究解决农村、企业、社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不足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在新社会阶层和流动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的有效途径。农村党组织要从种养殖能手,复退军人,初、高中以上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企业党组织要注重在拔尖人才、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要强化培养,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要进一步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联系培养、考察考核、实践锻炼等制度,有领导、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四要加强管理,把入党积极分子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要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使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

第二,突出工作重点,在改善新党员队伍结构上求新突破。

一要大力做好发展青年党员工作。要把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入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优先教育、优先培养、优先发展。

二要努力做好发展女党员工作。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妇女中的先进分子,特别是工作、生产一线的女工程师、女技术人员、女企业家、女致富能手、女教师等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三要做好在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把知识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加强在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等各类拔尖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

第三,狠抓薄弱环节,在发展党员的难点上求新突破。

一要针对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的实际,通过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外出务工人员党支部、村党组织与外出务工人员定期联系等方法,切实做好对这些人员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发展工作。

二要积极探索城市流动人员的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劳动和人事服务中心党组织的作用,建立流动人员管理站、信息库,加强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跟踪教育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培养先进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三要高度重视亏损、困难企业、改制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党的力量不因企业亏困受影响,不因企业改制受削弱。四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吸收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公司制企业个人控股股东和其他类型企业的主要出资人,即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纳入经常性发展党员工作。

第四,严格发展标准,在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上求新突破。坚持党员标准,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是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决定一个同志能否入党,不仅要看他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更要看他的政治态度和入党动机。要严格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使发展党员工作做到严谨、规范。坚持发展党员预审、审批、谈话等制度,落实好培养教育、跟踪考察、实践锻炼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树立新时期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B.以健全机制,创设载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第一,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组织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第二,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员管理机制。要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注意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使之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要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健全社区党员活动的内涵和载体,逐步规范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加强退(离)休职工党员管理工作。要把退(离)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扎实推进,进行有组织管理。要根据退(离)休干部职工党员年龄大、身体差、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方式组织他们学习,参加有关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帮困服务组、社区义务服务队等社会性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到党组织的温暖。

第四,认真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登记制度。

二是制定定期活动制度或下岗职工党员活动日制度。

三是从思想、生活上关心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下岗、失业,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择业、就业观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继续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党建工作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第六,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加强党员对“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方式和受理内容的使用,为党员提供更便捷渠道咨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第5篇

党员能进能出调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根据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当前影响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调研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做好调研工作,确保高质高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我校认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本次工作,并按要求按时上报相关材料。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成立调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调查研究工作

1、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先打印好调查问卷,共打印120份。

2、制订好调查方案。

3、精心挑选调查对象,覆盖各个科组和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党员群众。

4、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座谈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5、分析材料,整理材料,在调查中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当前影响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三、调查结果

1、发放的调查问卷108份,收回96份。

2、走访党员、群众,记录笔记32页。

3、存在的问题:

(1)党组织开展组织活动不丰富;

(2)“三会一课”需要改进;

(3)与群众联系不紧。

4、改进的建议:

(1)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党员示范岗”和“三争”的创建活动,使全体党员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党员教育与管理,认真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发展工作。

(5)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强化科学的教育观念,发扬无私奉献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党员教育工作调研(共) 第6篇

调 研 报 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2012年党员教育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镇认真组织开展了党员访谈座谈和个别谈话,深入探讨分析党员教育工作现状。现就我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突出“建、学、管、用”的要求,全面加强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努力实现 “特色农业立镇、休闲旅游兴镇”的发展方略,进一步加快区域重点镇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证。总结我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组织有力,制度健全

各级党组织历来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大事来抓。为了实现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发挥作用的目标,镇党委始终做到了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雷打不动。对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作出的重大决议、决定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都及时进行学习贯彻,并专门下发具体的学习安排意见,制定实施了详细的教

育培训计划,有效确保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领导班子中建立起了述职述廉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尤其是针对每一项政策、改革方案的出台,都要坚持政务公开、意见征求制度,在广大党员之间兴起了学习之风、调研之风。

2、方式灵活,内容丰富

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镇村党组织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努力做到了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

一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镇党委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并利用电视媒体让全体党员了解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受到了党员的广泛好评。镇党委还先后组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人赴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使党员的灵魂受到洗礼,开阔了党员视野。

二是积极开展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镇党委充分利用会议、电视媒体等形式,每年都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党员1000多人次。各村支部也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通过组织观看《信仰》、《党风廉政教育片》不断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学习内容,更新了广大党员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针对大多数农村党员年老体弱、外出党员较多,党员难以集中学习的客观实际,各村党支部采取见缝插针、穿插补课的方式,坚持利用支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进行教育,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教育活动的“空白点”,保证了每一位党员的学习教育。

三是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党员。镇党委通过每年“七一”庆祝大会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挖掘总结历年来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积极想办法、添措施、创佳绩的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他们也鞭策后进支部、党员学先进、比先进,形成良好的干事氛围。也极大地鼓舞了斗志,使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1、开展党员集中培训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农村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外出打工党员众多,在家党员又是村社干部的骨干力量,工作繁忙,造成农村一般党员很难进行集中的、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2、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与现阶段党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相比,存在着模式较为单

一、内容不够丰富、手段相对落后的现实状况。

3、党内表彰、奖励、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1、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化。出台《党员教育

培训工作整体规划》,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教育培训目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重大政治动态,安排重点学习内容,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在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中,更具针对性、方向性和实效性。

2、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素质化。重点要加大对基层党员教育的素质培养。尤其是村支部书记的素质培养,要通过定期举办政治理论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开阔教育视野,提升党员教育的教育水平,为党员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要注重培育典型,树立导向,加大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进而以有力的激励措施,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为把党员教育工作转化为每一个党员的自觉行动,增强宗旨意识,提供有力保障。

4、提供经费保障。随着党员远程教育的推开,要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必须以资金为保证。

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调研文章 第7篇

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发展要求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兴起一个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为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增添了新的内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搭建了新的舞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新的时代要求,对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寄予了新的希望;综合国力的增强,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完善党员电化教育手段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面临这些难得的机遇的同时,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因为现有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尚存在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发展的状况,突出表现为:电教教材存在“三多三少”:内容上灌输传统政治理论、简单反映先进事迹的多,介绍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少;题材上针对性差和时过境迁的多,切合党员思想实际的少;制作上概念化、模式化、时间冗长的多,立意新、技术精、短小精致的少。在实施党员电化教育过程中存在“三重三轻”:重播放设备的配置,轻日常的管理维护;重电教形式,轻电教内容;重播放,轻消化吸收。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三种现象”:一是兼职现象比较普遍。仅从数量上看,党员电化教育干部人数不少,但真正专职干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其实并不多,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电教站,绝大部分为兼职,一般由组织干事或办公室一般人员兼任。村级播放员大都由两委成员兼任,由于班子调整、干部变动等原因,一些村的播放员也随之发生变动,容易出现工作“断档”现象。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存在类似现象。二是“有车无马”现象突出。有的机关、事业单位虽然有机构,却没有安排具体的工作人员,一有活动就随机抽人,一遇检查就随机顶替,这是由一种“只挂牌不营业”的应付心理所致。三是“有名无实”现象还在一定范固内存在。人员编制虽是党员电化教育干部,却不干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这种现象在县一级表现比较突出。少数单位由于人员紧缺使许多党员电化教育机构处于应付状态。

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四个“不够”造成的:一是提高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够。在客观上,这些年党员电化教育数量规模发展很快,但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较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电教形式的新鲜感已经失去,党员电教的服务能力没有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思想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步增长。主观上对党员电化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也没有摆上各级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对党员电化教育人、财、物的投入缺乏力度,发展缺乏后劲。二是对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协调不够。党员电化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主管、协调,其他部门配合。但实际上,党委其他部门也在搞电教,宣传部、纪委、党校、工会、保密等部门,都往下发电教片,使基层电教工作处于不堪重负的境地,又使电教建设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误区。由此可见,党委组织部门发挥主管协调党员电教工作的机制有待改进。三是同实际结合得不够。目前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不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与党员工作和思想实际出发,上面发什么播什么、有什么播什么;播放前不提要求、不做引导;播放后不交流、不讨论,甚至以电教替代日常教育,没有将党员电教这一形式同日常其他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影响了党员电教工作的效果。四是扩展服务领域不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涌现,电教片的内容和题材面比较窄,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技术装备跟不上电子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注重了电教的教育功能,没有注重开发它的宣传功能,使得党员电教服务能力与党员电教这一先进手段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符合。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阻碍党员电化教育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党员电教就很难承担起提高面向新世纪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水平的重任。

二、适应新形势的党员电教工作基本思路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用新的思路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党员电化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高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服务的能力,必须按照邓小平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来拓展工作思路,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加快党员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强化教育培训,抓好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拓宽选人渠道,不断充实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党员教育工作者,又是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应该既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能够适应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支素质要求全面、工作要求特殊的为党建工作服务的新生力量。因此,选用党员电化教育干部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要放眼长远,通盘考虑,根据各级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配党员电化教育干部。既要在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又要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精心

选人。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到大专院校引进人才,尽可能地把一些优秀选调生和大学毕业生吸收过来,建立党员电化教育干部“人才库”,进行重点培训,多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这是电教事业后继有人、继往开来的重要保证。乡镇一级党员电化教育机构作为承上启下的纽带,担负着指导各播放点落实播放收看任务的重要职责,在干部配备上,要选拔一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党员电化教育事业的干部;村级电教播放员是播放收看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必须具备全面的业务技能和组织能力,既要坚持在党员干部中选人,又要注意突出文化层次和业务能力。

二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各级党委必须把对党员电化教育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当做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来抓,在培训机制上,要更新观念,注重实践;在培训时间上要实现经常化;在培训方式上要多样化;在培训内容上要达到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在培训对象上要体现层次性。同时,要加强实践锻炼。党员电化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这支干部队伍不是在短时间内就会自然而然成熟的,也不是靠一两次培训就能“立竿见影”的,主要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各级党组织要在实践中多给党员电化教育干部出题目、压担子,对事关大局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要让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人员“提前介入”,使其全面熟悉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丰富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要增强党员电化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党员电化教育干部所分担的工作有所侧重,在培训内容上,不能“一锅煮”。因此。各级要牢固地树立培训工作必须讲效益的思想,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把党员电化教育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搞好,使之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要实行规范管理,激发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的内在活力。要解决部分党员电化教育干部活力不够、动力不足、贵任心不强的问题,一个有效的途径也是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强对党员电化教育干部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目标要求,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市、县(市、区)组织部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要建立辖区内党员电化教育干部的档案,负起牵头总抓的责任,履行好业务指导和管理考核的双重职责。市直、乡镇的播放员应由各基层党委电教站负责管理,明确权限,责任到位。同时,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广大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勤奋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努力使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要关心支持,创造条件,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干部的能动作用。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任务繁重,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对广大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一是政治上要给予关怀爱护。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特别优秀的要提拔重用,二是生活上要给予关心照顾,特别是对基层播放员要给予适当补助,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他们心坎上。三是舆论上要大力支持。要将那些表现好的、工作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感到前进有方向,工作有“奔头”,同时也使他们认清自己担负的神圣职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塑造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不断开创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党员电化教育的有效性

党员电化教育主要是通过制片、供片、播放和组织党员收看来实现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任务的。制片、供片、播片是党员电教最基本的工作,这三个环节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提高质量,加强管理,面向基层,讲究实效”的工作方针,以提高质量为出发点,以讲究实效为落脚点,来考虑制片、供片和播片工作,建立和完善“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多出精品,落实播放”的工作机制,保证党员电教工作有序运作,健康发展。

制片求精品。作为基层党组织,制片工作虽不是其主要任务和重点,但并非无片可制,要因地制宜地制作一些以反映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片,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制片将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和党建成果表现出来,进行交流和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党员。但在制作上应力求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精品,切忌精制滥造,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供片要到位。基层党组织使用的党员电教教材一般以上级党组织下发为主,以自己引进和制作为补充,这就要求上级党组织供片要到位。一要有针对性,从实际出发,经常深入基层,摸准党员的思想脉搏,做到供片有的放矢。二要做到及时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内正在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及时供片,满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需要。三要保持供片渠道的畅通,面向基层,为基层多供片、供好片。

播放讲实效。组织播放收看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体现和检验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环节,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是搞好播放网点标准化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抓巩固和提高,制定播放场所、设备、人员、制度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做到设备有人管、播看有登记、讨论有记录、信息有反馈,这是播放收看工作讲实效的基础。二是播放收看工作要规范化,制定播放收看工作的方式方法、程序和检验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使播放收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开展丰富多彩的播放收看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播放收看方式,做到学咒电教内容、人员、效果三落实,这是播放收看工作讲实效的保证。三是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把播放收看的教育内容,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党员队伍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人分类分层次进行施教,这是播放收看工作讲实效的关键。

(三)拓宽工作思路,加快党员电化教育的发展

创新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员电化教育是一项新的事业,但其生命力仍然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创造新业绩。

发展上要有创新意识。党员电化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而兴起的,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进则退,不进则衰,不能囿于固有的服务领域和工作范围,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辟新的天地。一是服务功能的创新。要在服务领域和对象上全面拓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党员的教育上,更要为整个党建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不仅要发挥党员电教的教育优势,还要进一步发展它的宣传优势,既向党内进行宣传,也要面向社会做宣传。二是教材内容的创新。在加强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教育,经常性的形势、任务和党风党纪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党员进行现代科技、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既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党员的从业能力,使党员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三是应用科技新成果的创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信息传播领域,新技术、新设备和多媒体、互联网日新月异,并被人们迅速应用和普及。党员电教如果不去积极主动地应用这些科技新成果,必然会被淘汰。

服务上要有超前意识。一是方向要明。党的建设要面向新世纪,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也要按照面向新世纪来设计和规划。二是联系要紧。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党员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密切联系这些理论和路线来发挥作用。三是起点要高。党员电化教育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时期,必须从初期发展求数量、求规模转变到求质量、求水平上来。四是着力点要准。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根本的就是要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这就为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优势指出了工作的着力点。

玉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汇报 第8篇

会上,韩鲁闽和林荣生就集团公司企业概况、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企业党建等主要工作做了汇报,也对我市公交企业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说明。

蔡良涯一行对集团公司各项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公交集团的成绩靠的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正确的战略定位以及明确的工作目标。目前企业经营面临各种压力,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互联网思维,丰富公共交通服务品种,按照多模式、多方式、个性化、市场化的方式为市民提供公交出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舒适快捷的多样化公交出行需求。他表示,市国资委将积极呼吁加大对公交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并帮助协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我市公交运营中存在的困难,让公交企业的公益性得到充分体现,让人们群众充分享用公交民生事业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上一篇:空乘地面服务礼仪下一篇:饭店承包经营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