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存”作文

2024-08-11

“城市生存”作文(精选14篇)

“城市生存”作文 第1篇

每个人来到人世间,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有学会生存的能力,人类之所以从远古能繁衍生息至今几十万年,就是因为人类祖先一开始就不断地学会生存,取火、猎物、捕鱼、耕种,这就是劳动。人类所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我来举几个例子吧!放学后过马路成了低年级小学生的难题,许多孩子们一边嬉戏打闹一边过马路,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应该同时看两边的汽车再过马路,这也是安全生存的必要行为。晚上,一些家庭中的父母要很晚才回来,这时,我们就应该尝试着自已烧饭;衣服、裤子上的钮扣掉下了,我们应当自已试着缝上去;春游时我们难免会经过一些沆沆洼洼的小路和水流湍急的小溪,难道踩过去吗?一些聪明的学生就知道怎样用石块垫脚一步一石地搭好一个石块路跨过去,如果河太宽,就丢一些大石块到水里踩过去;这些学生都已经学会了克服重重困难,已适应了社会各方面的磨炼。我们在一些小店里买东西,尤其是到学校旁边的小店,要注意那些“三无”食品,千万不要买或吃,吃下去就会生病;一些小摊小贩在路边总会摆出“摸票中奖”的活动,一些学生被迷住了,上前试了试手气,有一些学生看都没看一眼就走了,我发现大部分去抽“奖”的,总是被骗走手心中的零花钱。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里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到父母的溺爱,不仅十分任性,而且独立克服困难的本领也很差,因此我们要有“自理能力”,会处理身边的困难,这也是生存能力。

劳动可能创造财富,更能为生存创造生存,学会生存的作用很重要,从社会大的作用方面来说,当科考队去探险,登雪山时运动员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的,当大地震中废墟下的一些人身陷绝境时,他们是怎样等待求援,怎样逃出来的……

我们做为一名学生,将来要为国家承担重任,必须具备学会生存的能力,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是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吃苦耐劳,动手动脑,创造财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从古至今我们从祖先开始学会生存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所以,这一切都说明学会生存是多么重要的课题。

“城市生存”作文 第2篇

学会生存乃是人生大事。在生活中,总有突如其来,不可避免的苦难,我们不能杞人忧天,自暴自弃,更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柯云路说过,在暴风雨来临时,我们不能担惊受怕,而是在风雨中载歌载舞,尽情欢唱。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众所周知,百年来,他的英雄事迹一直被世人所传诵,他在流落到那个不毛之地时,并没有被重重困难所打败,反而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知足安命,乐观向上,用勤劳的双手给自己创造舒适的生存环境,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每天都可以吃到面包和新鲜的羊肉羊奶,生活不亚于他在英国文明社会的优越环境。再想想我们,每天丰衣足食,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温床里的孩子们是不是遇到些忐忑便会倒下了呢?俗说:靠娘娘会老,靠墙墙会倒,人生路漫漫,父母长辈终有一天会老,当他们与世长辞的时候,希望不是带着对孩子的担忧而离开的。

4月20日我国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70级大地震,据统计,现已造成196人遇难,成都市也因此而发生了强烈的震感,造成8人死亡,其中竟有3名大学生是因惊吓而跳楼而身亡!突如其来,防不慎防,他们并没有被无情的灾害而摧毁,他们是被自己的无知而害死的,多么令人伤心,一个个青春四射的生命走向了终点。由此可见,我们要学会生存,要珍惜生命,在遇到灾难时冷静镇定,机智使用科学避灾。海里的鱼类各种各样,它们有着自己的鱼鳔,可以借此自由自在的游着,只有鲨鱼没有鱼鳔,所以它们必须马不停蹄的用身躯游着,一旦停止了,它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们从未放弃,勇敢无畏,一直拼命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炼成了强壮的体魄,成为大海里的强者。我们也应该如此,学会生存,成为社会上的强者!

城市生存挑战 第3篇

胜利广场边的肯德基里,熙熙攘攘有不少人,大多和我一样,是来参加城市生存活动的。

我被分到了第五组。五个队员里,我最大,其他四个便一致推选我为队长。

在出发点,我们领到了任务册子,封面醒目地写着:城市生存之身无分文。翻开本子,我立刻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袭来。一项项任务清晰地摆在面前:1.找到大连最老的宾馆。2.自己赚钱,吃到午餐。3.到达劳动公园。我们能完成吗?

天依然下着细雨。我们该去哪找大连最老的宾馆呢?广场上,没几个人。我们四下张望,边走边问。热心的保安,为我们想办法的阿姨,上网帮我们搜索的叔叔……路上,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与引导下,终于找到了宾馆。宾馆前的合影,组员们一个个笑容灿烂。

现在,该想办法赚钱了。正好,有一个队员带了些手工陶泥。看到这些简陋的小制作,我的心中不禁犯起嘀咕———能卖出去吗?一路上,我们四处推销,可是收到的大多是匆匆忙忙的拒绝,我有点失望。正当我心灰意冷之际,忽看见一位阿姨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队员手中的小陶泥,倾听着他的推销。我一看,立刻赶来。

“阿姨,您要买么?5元钱。”队员说。

“你们是参加公益活动的吗?”阿姨饶有兴趣地问,和蔼地看着我们。

“我们是参加城市生存活动的。”

阿姨点点头,又笑笑。她从包里拿出钱包,翻了半天,也没掏出钱来。我和队员们在一旁静静等着,干着急,可又不好说出来。

阿姨自言自语着:“5元钱……5元钱哪去了?”

我的心悬了起来。

只见阿姨拿出了一张10元钱:“我没有5元,这10元就直接给你们吧!”

我们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开心与幸福,大声向阿姨道谢。

自此以后,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热心人,钱越赚越多,最终竟然赚了45元钱!对我们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中午,吃饱饭,我们不辞劳苦,继续赶路,到达了终点———劳动公园。

感谢那些善良的人们,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顺利到达终点。将心比心,我要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城市教会我们生存 第4篇

每个人在一定的时期,都是有主情绪的,比如悲伤、快乐、忧郁,或者平静……

当我们带着一种情绪,走入一个带着色彩的城市,将产生怎样的化学作用?

这个时候占据上风的,应该是我们心中那一块还含着期望的地方。

祥弟为了寻找生父,从孤儿院逃出来,几天未进食,终于逃到了城市。

刚到城市的第一天,他看见了一个面包店,怯怯地问老板,是否可以给他一块饼干?老板慈祥地答应了,并且说:“好,想吃什么就拿吧……拿吧,拿吧。”祥弟把手伸进装着饼干的玻璃罐,老板突然把玻璃罐盖“砰”地合上了:“你这小贼,你先在我店里偷东西,现在又来要?”

祥弟落荒而逃。

这是城市给他的上第一课。

也是从这里开始,《没有悲伤的城市》开始紧紧抓住我的心弦。

这样的经历,你我在城市生活过的人都是有过的。虽然不都是像祥弟一样流落到一个像地狱一样阴霾的城市,不用把手伸进饼干罐子里,但我们都有过——有过对城市的憧憬、失望、期待、惊喜,或者悲伤。城市教会我们生存,我们会在“被”与“受”之间反复变换着角色。

直到有一天,我们对生存的这个平台已经适应、并且麻木,就不再纠缠于这个城市是什么颜色的,它有着怎样的情绪,有着怎样的环境。就像是,单纯的祥弟总会在这个城市中被叛过去的教育、信仰、追求,在生存面前低下本来就谈不上高贵的头颅。

朋友在看到了《没有悲伤的城市》第二节后,就放下了这本让人觉得压抑的书,她说这本书让她想到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想到了《追风筝的人》。

是的,这确实是本压抑的书,但是作者通过祥弟的眼睛,努力想告诉我们的却是:即使身处最凄凉的处境,也要坚信美好的存在。

祥弟每天穿行于充斥着残疾、病痛和恶臭的垃圾的孟买街头,他渐渐意识到,希望和幸福就存在于这个城市的声音、颜色以及他自己的想像中。他的口袋里一直保存着几片花瓣,那是他从最心爱的三角梅上摘下来的花瓣。在他眼里,这些粉红色的、鲜艳欲滴的花瓣充满了爱意,它觉得它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当他听到古蒂在学校操场上唱歌时,他告诉她,因为她那美妙的歌声,“没有悲伤的城市”将会诞生,那是一个崭新的城市,在那里,将再也没有悲伤。

祥弟所经历的这个城市是悲伤的,但祥弟的心里,对这个城市的信心从来没有完全崩塌过,他始终是怀着希望在生存着。

“没有悲伤的城市”只是一种乌托邦,就像是我们希望自己永远快乐一样。如果有一天,城市里真的没有悲伤了,快乐也就无从寻觅。

我们都可能是祥弟,因为一个幻想而奔赴城市,然后苦苦追寻,然后可能心如死灰。当你有这样情绪的时候,我只能说,不幸,你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了。“城市”本来就是幻想,你随时可以走,随时可以换,它也随时在变化着。

“城市生存”作文 第5篇

我到校很早,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来。挑战赛开始了,我和班里的几个女生一组。我们先去了油棕市场,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一家能让我们工作的店,我心里难过极了。

我们决定不放弃,继续一家一家地找。我们来到一家饭馆的时候,我想去问,可我怯场了,不敢去。陈慧生气地说:“你们都不敢去,那我也不去了。”我没办法,只好和她一起去了,不然她又发脾气了。我鼓起勇气,和她走了过去。

“阿姨,你们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我们可以拖地呀,扫地呀等等。”阿姨不理我们,无情地走了,心中刚刚燃起的火苗又灭了,面对这炎热的太阳和别人的嫌弃,我顿时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看到其它组都在积极地找工作,而且是比我们还小的学弟学妹都在问老板,我顿时心里激起了斗志,怎么能输给这么小的呢!当我们问到下一家饭店时,他们正好需要人手来摘菜。太好了,心中的火焰又燃烧起来了,我们终于把菜摘完了,我们得到了相应的报酬,一共赚了3元钱。

之后,我们又去了几家饭店,拖地、扫地、擦桌子……做了好多工,虽然很累,但是我十分开心!

虽然有些人瞧不起我们小孩,觉得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们却不像她们所说的那样软弱,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没什么是做不成功的。

“城市生存”作文 第6篇

周六的早晨,我们在东至县尧舜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参加“东至县一元城市挑战赛”活动。分队时,王泽佑毛遂自荐当上队长,我被选为副队长,王泽佑、施博、张沛源以及我等9人,用9元钱在老师那里批发了报纸、笔、书、纸巾等物品,开启了一元生存挑战之旅。

第一次卖东西,大家都很紧张,这时身为队长的王泽佑率先鼓起勇气走向一个不远处正在看手机的阿姨:“阿姨,能不能买一包纸巾?我们是池州日报的小记者……”我们终于反应过来,过去围着阿姨一起推销:“阿姨,你就买一包吧,我们是池州日报小记者,参加一元钱挑战,要自己挣中午饭钱,您就支持一下我们吧。”阿姨大概是被我们的精神折服了,买了那一包纸巾。望着手里来之不易的两元钱,我们都笑了。

第一次的尝试让我们信心倍增,不再胆怯。我们逢人就上前积极推销商品,一番齐心协力之后,商品几乎全部售出去了,我们赚了134元。可我们不舍得多花钱,大家一起去吃了面,这碗面可真美味呀,靠自己劳动挣来的食物可真是香啊!

吃过午饭后,我们开始靠自己的技艺来赚钱。在我们的鼓励下,王泽佑队长又第一个上前唱歌,一个同学还表演了精彩的连空翻,还有我们的大合唱《沙漠骆驼》,都赢得了叔叔阿姨们的掌声。

“城市生存”作文 第7篇

这次活动由3位老师带着我们8名小记者参加的活动,首先老师给我们做了岗位分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在活动中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做到同甘共苦。

我们每人有五元钱作为当天的活动经费,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劳动去赚取中午的午餐。老师给我们一共安排了八项任务给我们,其中第一项就是义卖,我们每人都动手制作了2个福袋,用于义卖,其中一部分的钱用于支付中午的午餐,剩余的费用都要捐给孤儿院的儿童。义卖进行的很顺利,很多路人得知我们要把钱捐给孤儿院,都很积极的参与,很快我们就筹到了241块钱。在好心人帮助我们的同时,我们也祝福他们能平安幸福。

因为我们想给孤儿院的孩子多献一些爱心,所以我们午饭就选择了价格最便宜的面条,而且是两个人吃一碗面条。虽然午饭我们都没太吃饱,但我们却吃的很香。

下午我们又在花冲公园体验了一把环卫工人的工作,拿着比我个子还高的扫帚打扫着脚下水泥路面和堆满垃圾的草坪,几分钟我就累的腰酸背痛了,这才感受到环卫工人的工作是多么辛苦,我决定以后一定要爱护环境。

“城市生存”作文 第8篇

一、绵阳城市音乐文化特征

1. 音乐的多元化存在与商业化运作

城市是一个流动的体系。不管是从社会的发展, 还是人口的流动、外来文化的侵入等这些角度来看, 城市都是一个开放的舞台。通过在城市音乐文化中的内容和其特殊的形式, 在城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 实现经济、文化、传统、审美、感情和思想意识的交流。同时, 我们也将认识到, 城市音乐文化的系统性, 它与整个城市构成一个有机体, 在这个有机体中, 音乐文化作为社会要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城市经济和市政要素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整体, 从而达到城市复杂的结构、层次、多元和综合性中的音乐文化特殊的作用。

在上述所记录的绵阳城市音乐人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小城市中的现今音乐元素是极为丰富的:有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 如羌族原生态音乐、川剧等, 顺应时代发展的流行音乐和城市符号文化酒吧音乐。他们有的自称演员、艺人、音乐人, 工作似乎都与音乐文化有关, 但是又似乎关乎生计, 与“商”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运行方式和管理体制, 前文中提到的除了街头艺人和部分跑场艺人外, 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所属机构。这样通过企业经营化的组织模式来管理艺人和市场, 不仅可以稳定社会文化秩序, 也可以为艺人们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同时可以为广大民众带来更为集中、丰富、精彩的演出, 当然这也是民族文化普及大众的有效途径。从这种体制化的城市音乐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公平合理的经济行为, 一种有效地音乐文化传播, 一种健康的民众心理, 一种有序的社会秩序, 谱写了这座城市多彩的音乐现象。

2. 音乐角色的多样复杂化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 外来文化的侵入, 音乐发展到如今, 早已失去了往昔的“单纯”, 它已不再以审美、认识、教育为主要功能, 而被现代城市化的商业气息同化了, 成为了商业广告的主角。在各大广场中心, 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各大企业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而组织的一次次商业演出, 顺应市场的需要, 在绵阳有几十家传媒有限公司, 他们分别有自己的专业团队, 为各个企业设计和组织促销活动, 承接各种婚庆、庆典、仪式等活动的一条龙服务。如绵阳暖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四川盛唐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 都是提供专业婚礼策划、大中型庆典、文艺演出及设备租赁的综合性服务公司, 同时他们都拥有自己专业的团队共同打造着一个个项目, 他们与国内演艺界明星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 与业界多个演艺公司、艺术院校有着战略合作关系, 成功的策划、举办过多起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企业大型周年庆典。

在音乐交流的过程中, 音乐不仅承载着教化民众, 传播文化的角色, 同时也让这个现代电子音乐盛行的各个角落, 民族音乐的可贵成为了一大看点。在绵阳, 自己的本土音乐羌族原生态音乐、白马藏族音乐、川剧等都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 在经历过5.12这个对绵阳民族音乐带来巨大灾难的地震后, 这里的民族文化保护更是收到了最大的关注。为此, 绵阳川剧表演团天青苑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巨大支持, 得到了重建, 打造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文化象征的绵阳羌族民间艺术团也在灾后坚强地站起来了。在北川小寨子沟风景区, 每天都有当地老百姓的羌族歌舞表演。这些羌族艺术团每年要演出100多场, 演出地点拓展到成都、绵阳等地。这里也成为了北川旅游的一大看点。游客来了满意、民族文化有了继承人, 老百姓也增加了收入, 可谓一举多得。

二、绵阳城市音乐文化价值与意义

1. 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传播

一座城市的音乐现象, 绝对不是偶然出现的, 它其实是一种历史文明和传统的一种延续。从城市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城市音乐不仅仅只是一种谋生方式, 而是在这些表演中, 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统的传承方式。尤其像四川绵阳这种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 我们可以在艺人的表演上可以感受到很多本土民族文化的气息。

天青苑负责人周永秀说:“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 这里都有非常正规的川剧演出。一年365天, 我们就要演出360场。无论刮风下雨, 从不间断。川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是两亿四川人的剧种, 其优美的唱腔和幽默的语言, 应该正儿八经地走进维也纳的艺术殿堂。可是, 这样一个古老的剧种, 现在却举步维艰, 无论官办还是民办, 川剧团都在亏本。四川不能挽救川剧, 就是四川人的悲哀。我们决心团结一批人, 把川剧搞起来, 决不能让川剧灭了。” (1)

提到川剧, 大家想到的只是变脸、顶灯。能完整听一出折子戏的年轻人已经很少, 而能完整听一出折子戏的机会也不多了。但是在这个“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充满艰辛的道路上, 我们看到了他们坚持的毅力和决心。

2. 多元音乐文化交流促进音乐发展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特征,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 是当今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渗透最深的社会现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不断跨越本国、本民族的空间障碍和社会障碍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城市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是全球化的产物, 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 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反之, 通过文化, 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去体验一种音乐, 整体地去认识一种音乐。

如绵州大剧院和川音绵阳艺术学院联手组织的“周末音乐会”, 致力打造绵阳的高雅音乐的市场运行机制, 从川籍钢琴家钢琴独奏演出、手风琴之旅专场音乐会, 到经典木偶剧《卖火柴的小女孩》、经典话剧《日出》……声乐、交响乐、话剧、演奏、杂技, 雅俗共赏, 本土演出与外埠节目交相辉映。位于临园路东段的铁牛广场同样能看到多元音乐繁荣的景象, 一边是铁牛街的天青苑, 上演着四川本民族戏剧, 另一边却是新华巷的各种现代音乐酒吧和西方音乐琴行, 它们各自带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在白天和黑夜的交替间, 散发着不同的魅力。

三、传统民间音乐在城市中的突围

现如今城市信息传输便捷,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流行音乐就像KFC一样在城市中茁壮成长, 这种流行音乐太多节奏跳跃, 与城市人生活节奏想吻合, 不少音乐作品中还渗透着其他国家的音乐元素, 这种混血音乐迎合着年轻人对前卫音乐的追捧。而对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却有着莫名的距离感和不知所措。当然这里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的:当这些民族音乐文化只被一小部分人接受和欣赏, 而对于城市这种多元化音乐优胜劣汰残酷竞争的地方, 民族音乐的发展显然是不占优势的。当然这些民族音乐的深入挖掘与发扬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绵阳是一个多民族城市, 而民族音乐多是由当地艺人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在不断扬弃中保留着民族的音乐特色, 同时又在不断丰富创新中适应着时代的需求。从最具绵阳地方特色的羌族原生态音乐到戏剧中的明珠—川剧, 无论是民族的唱腔特色, 还是历尽沧桑的词曲, 都足以震撼着每一个听众的心。

近年来, 人们开始渐渐地重新注意到传统民族音乐, 城市的各个舞台上,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他们的身影, 可以听到民族的声音。有了需求, 就有了市场, 民间音乐在城市中传唱着, 不仅调节了大众对音乐的审美疲劳, 同时让让民族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

如绵阳的羌族民间艺术团, 虽然在这座城市中步履维艰, 但是仍然得到了广大的支持与呼声。他们不仅在自己的本土上跳跃着, 而且为了宣传弘扬本土音乐, 羌族民间艺术团走出了国门, 在韩国举行的“中韩音乐文化交流会”上, 纷纷展示了其民族音乐特色, 让国际友人感受到了中国多民族文化不同的声音与特色。因为只有这些民族音乐才是真正经久不衰、魅力永驻、深入人心的音乐艺术, 只有这些民族音乐才能唤起广大民众对本土多姿多彩、灿烂多元文化的自豪, 也只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才能向世人证明我们城市音乐文化的不拘一格。

参考文献

[1]汪青.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述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4卷第9期 (2009) .

[2]汤亚汀.城市音乐景观[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08.

一元钱城市生存挑战 第9篇

活动的组织者付老师告诉我:“不用担心孩子,他们可比成人有办法!”听老师这么一说,我放心了。活动前一天,10岁的儿子非常兴奋,激动得无法入睡。参加活动的前天晚上,儿子执意要跟我睡,他问我:“妈妈,我明天怎么能挣到钱呢?不能去乞讨,也不能蹭车。”之前他曾经不止一次在“北京领养日”活动中,去街头吹萨克斯,给流浪小动物募捐。最多的一次,他一小时募集了1100元!但是,这次“一元钱生存挑战”中,我建议他放弃这个方式,因为这个方式挣钱太容易了,太容易就失去了挑战的乐趣和意义。儿子听后,也觉得有道理。

参加这次活动的孩子一共5个,都是儿子不认识的陌生小孩。集合时间是早上8点,地点在天安门广场。不能带任何零食和饮料,但可以带一个空水杯。然后,孩子们要在天安门广场上找5个陌生人,陪同他们每个人跑500米。5个人都完成任务后,再一起坐公汽或地铁去南锣鼓巷。

在南锣鼓巷做一个关于“老字号”的调查、一次关于北京雾霾的即兴演讲,这场演讲孩子要找来至少10个听众。在去南锣鼓巷的路上,每个孩子必须要到两个陌生人的地址,然后各自买两张卡片,在南锣鼓巷的大清邮局寄给陌生人。下午4点钟之前,孩子们必须到达798火车头广场。而这一天的路费、餐费以及给陌生人寄卡片的费用,都必须自己挣。大人不能跟随,孩子也不能向任何人求助。送孩子去天安门广场的路上,我不停地问自己:换成我,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吗?

把孩子送到集合点后,我就去公司上班了。巧的是,那天下午我正好在798约几个朋友见面谈事情。和朋友们见面后,我就在活动的终点等儿子。其实,在这之前,儿子也曾经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参加了一次山里徒步30公里的活动,而且,那次他没有向我求助,也没有意外受伤。所以,我对孩子的担心,倒是没有像赶到现场的其他几个家长那么多。

下午3点50分,迎面走来5个笑容灿烂的孩子。儿子看到我后,举起右手,远远地做了个胜利“手势”。阳光下那一张小小少年的脸,健康、明净而又快乐满溢。我也笑了。

儿子迫切地跟我分享这一天的经历。他说在天安门广场找人陪跑并不容易,但是他没有放弃。他说:“我问了八九个人,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跑。我想:一定是这些人好不容易来北京玩,想多看些景点,所以没有时间理我们。”不抱怨,也不气馁,在这点上,儿子真的做得很好。

他挣的第一笔钱,是卖了一条橡皮筋编的手链。但是这条手链没那么容易卖出去,编完手链后,他在天安门广场鼓起勇气问了第一个人,问对方要不要买手链?可是对方连说都没说就走了。“我刚要放弃时,想起了妈妈说的‘没准靠自己挣钱还能吃上肯德基呢,所以我又厚着脸皮推销了。毕竟,手链也凝聚着我的汗水嘛!”儿子笑着说。

后来他看到有个抱小孩的阿姨上车,就给阿姨让座。让完座后,他就问阿姨能不能买一条他编织的手链?儿子说,他当时想的是,既然他给阿姨让了座,那阿姨肯定不会拒绝他。果然,那个阿姨花10元钱买了儿子的一条手链。在南锣鼓巷,5个孩子去一家快餐店要了开水,然后在“星巴克”向一对外国情侣卖了两张卡片。离开时,5个孩子还向“星巴克”的服务员要了一些糖用来补充能量。

“问路的时候找爷爷奶奶,卖东西的时候就找妈妈、情侣或者老外。”儿子洋洋得意地传授他们的经验。中午,5个孩子买了两个煎饼分吃了。“我们吃完了煎饼,从大家的表情看好像都没有吃好。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吃好了呢?妈妈,您知道为什么吗?”孩子,我当然知道。

看到我笑着点头,儿子说:“妈妈,您和爸爸挣钱也很辛苦,以后我省着点花!”

“相信孩子,就是无条件地相信。”朋友问我怎么会鼓励儿子去参加这样的活动时,我笑着说。因为,除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爱意外,孩子更需要认可、聆听和赞美!

城市生存挑战作文 第10篇

按照指定要求,我们来到玫瑰城,准备完成第一个任务——爱的抱抱。可这么冷的天,连个蚂蚁都找不到,谈什么找人呀!正当我心灰意冷时,一丝希望在我心中燃烧,一个中年人大叔缓缓走来,我迅速跑过去,可队友也不甘示弱。向湍急的河水像中年大叔涌去,跑到跟前却像哑巴似的一声不吭,经过一系列心里斗争后,我最先开口介绍了来意,第一个完成了任务,16分,终于,心中的第一块石头落地了,接着,队友也相继完成。

然后便到了自由售卖环节,范围是步行街玫瑰城,永辉超市和焦百超市附近,可是这天哪来的人呀!苦苦等了半天也没人,等的人疲惫力尽的,我们只好坐在椅子上休息。

萧瑟的秋风,枯黄的树叶,此情此景,正如我们几个人的心情。过了一会儿,黄队长也来到了,我们就开始互卖无买,最终,我获得了人生第一笔财富,队友收获也不小。

城市生存挑战作文 第11篇

在参加活动的头一天夜里,我就在梦里看见了我在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赚钱,我赚了一大笔钱,不亦乐乎。希望着第二天我真的能在真正的城市生存挑战中收获满满。

起了个大早,发现外面的太阳火辣辣的,老天爷真会捉弄人啊!我暗暗地生着气。等其他新华小记者来了之后,华老师将我们分成三组,发布完我们的任务,就叫另外一位老师来监督我们。老师选好了队长、副队长、安全员……终于可以出发找“工作”了。我们在临湖路街道上一直徘徊着找“工作”,费劲口舌才找到洗碗这份工作。洗了大概30分钟,热心的老板娘付给了我们20元钱。大家的信心蹭一下子就上来了许多,接着又去找第二份“工作”。当然,也会不停地打听任务地点。小组人员在超市里问这问那,就想短时间内找到可以“打工”的地方,可他们并不需要我们。这时,有人提议去找超市经理。于是我们找到了经理,说明原由,经理败在了我们的伶牙俐齿上,他同意为我们找来了一份“工作”,那里的老板也答应了,可是她说,每人只能获得一个手卷,我们爽快的答应了。在那里干了30分钟左右,我们就去做任务——拍照。我们先来到一亭一湖一岛,接着来到浮雕大印,最后去了中国披萨——气糕,在我们接连走了好多路后,队长看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就给大家加油打气,大家渐渐恢复了信心,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又帮老板揽客,继而又获得了20元钱的酬劳。我们在回来的路上,突然想起“山德士上校”是“kfc”的老爷爷,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啊!所以我们又赶忙来到了肯德基店完成了拍照任务。接着我们吃了“大餐”——方便面!这可是我们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买来的,吃的也特别香。下午,我们又玩了三个小游戏——手舞足蹈、你划我猜、诗词拼图。

虽然我们这组只获得了第二名,但是我依然受益匪浅:我学会了一些理财技能;学会了团队合作;提高了抗挫能力;提高了竞争能力……

城市生存作文450字 第12篇

城市人家,大多数都是早出晚归、工作型的家庭。瞧,这是一个秋天的早餐,挺凉爽的,一大早,一家人就忙乎开了:妈妈在准备可口美味的早餐,爸爸在整理凌乱的房间,小孩子呢,在叠被子,又到家门口的牛奶箱中去取牛奶。录音机也早已开始在唱英文歌或者朗读英文单词了。

虽然早晨人们都十分忙碌,却都没有忘记了解一下时事新闻。趁着早餐时间,既能了解国内外大事小事,又能知道时尚和流行,可谓一举两得呀!

七点四十分了,大人上班了,小孩子上学了。爸爸开着车奔驰着,妈妈骑着自行车飞驰着,小孩子背着书包快步走着。大伯大妈早锻炼的回来了,溜狗溜猫的去买菜了,小摊小贩们吆呼开了。城市的早晨表现出了热闹、拥挤和繁华。

秋天的中午,秋高气爽。商场里夏天的凉席还没下柜,冬天的羽绒服却也早早地上了柜。公园里,银杏树叶泛黄了,三三两两的人们聚在一起,讨论着天气、股票和孩子们的事。

秋天的晚上,凉风习习,明月皎洁。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可以休息休息了。他们有的.到西湖边散步,有的在家中上网,有的去影剧院看演出,有的在咖啡厅、酒吧会朋友。小朋友们做完了作业,在广场上玩轮滑、骑自行车,开心的笑声体现了城市生活的美好。

“城市生存”作文 第13篇

在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 音乐的承载者、演绎者的音乐“艺人”们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城市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类音乐文化现象, 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选取了自己生活的城市绵阳, 对这个被称为“中国科技城”同时又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音乐艺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试图勾勒出一幅正在飞速发展的我国中小城市的音乐活动承载者们的实际生活状况。

一、绵阳城市音乐艺人现状概述

四川省绵阳市距省会成都市100公里左右, 古名“涪城”、“绵州”, 自汉高祖六年 (公元前201年) 设置涪县以来, 建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010年绵阳市区常住人口约为108万。如今, 它既是以三国文化、李白文化、大禹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又是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为主体的中国科技城, 交织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高科技气息的现代化旅游城市。不仅如此, 绵阳还是一个多民族城市, 少数民族以羌族、藏族、回族为主。这些民族能歌善舞,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绵阳文化艺术氛围浓厚, 有绵阳市歌舞剧院、绵阳市川剧团等专业演出团体, 又有西南科技大学音乐系、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绵阳市艺术学校等大中专专业院系, 艺术专业人才济济。本文将绵阳城市中比较典型的几类艺人大致分为:乞讨型、商业型、民族艺术型、自娱自乐型、专业艺术团体型等。

(一) 乞讨型艺人

尽管人们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是城市中的乞讨者一直都是城市中暗淡的光景, 而对于社会草根阶层乞讨型艺人们而言, 音乐, 变成了他们赖以引起人们同情和关注的谋生手段。这类艺人的表演具有很大流动性, 但是大多都在人群比较集中的繁华地方,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注意, 从而达到各自音乐行为的目的。绵阳市区几个大型的商业活动中心, 如兴利达百货、沃尔玛超市、富临大观园等处, 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那些购买力强的消费者, 是艺人们重要的生计来源。在市区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 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这一类艺人, 他们设备简陋, 常常只是用一个随身推着的音响, 一个话筒。虽然唱功并不好, 但是却能从歌声中感受到沧桑, 凄凉。

笔者参访的残疾男性艺人快四十了, 由于自己残疾, 也干不了农活, 听别人说在街上唱歌能赚钱, 就叫人教他唱歌, 学了几首歌像《流浪的人》、《九月九的酒》等, 还有现在流行的一些如快乐男声陈楚生的《有没有人曾告诉你》等。他到过很多城市, 他说每个地方都会有争地盘的现象, 但是绵阳还好, 他已经呆了有十多天了, 除了有时候城管会来赶, 同行都很友好。像年末人多收益会比平时好, 有时一天可以赚到八九十元。不过有时也不是很理想, 但是平均下来一个月还是够生活, 比在家做农活强得多。然而, 那种远离家乡和亲人, 在外流浪的苦是我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也许在我们看来, 他们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们心里却有着常人没有的坚强和坦然。但是, 笔者调查过程中也看到有一些年轻力壮但是靠欺骗、编造可怜身世的人来骗取大家的同情, 不劳而获。像这一类人, 已经严重导致了大家对真正的弱势群体的误解。

这一类艺人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有所见, 一般来说, 演出水平较为低下, 多为生机所迫而不得已为之, 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他们依然在用最古老的方式在谋生。

(二) 商业型艺人

商品经济大潮渗透中国的各大城市。音乐作为城市提升综合力的有效途径, 又承担着新的经济“促销”功能。周末的时候笔者经常在绵阳兴利达广场等商业繁华活动区域看到各种促销演出。艳丽的舞蹈、劲爆的歌曲往往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使其止步观望。在绵阳的繁华商业区, 类似的商业宣传演出几乎每天可见。据了解, 这些艺人一般来自校园或专业的团队, 价格根据演出的时间、节目的数量和演出水平等来决定。特别是在周末, 可以看到很多商家为了促销、庆典、开业等在各大广场举办的大型商演。不管消费者是否真的在意这些活动背后的意义, 但是至少可以积聚人群, 起到最起码的宣传效应。在观看过程中, 不管是对音乐还是经济的发展, 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些表演时时刻刻充实着这座城市。

华灯初上, 都市的夜晚, 总是带着几分精彩, 几分暧昧。在酒吧、演艺吧这些都市人夜生活的重要场所, 活跃着一群夜场演员, 他们或唱或跳或秀, 用声音或身体演绎着夜的浪漫和神秘。据不完全统计, 绵阳城区目前的夜场、夜总会、酒吧数量不下百家, 而夜场演员则有上千人, 他们都很年轻, 最小的才几岁, 最大的也不超过35岁。这个行业工资高, 所以他们都觉得很满足。据一些老艺人透露:180年代, 绵阳夜场才刚起步的时候, 每个月的收入是一个工薪阶层的10倍。而现在, 由于行业发展迅速, 现代信息文化充实着人们的视野, 观众对娱乐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的歌舞。据悉, 现在夜场艺人还包括DJ、模特、杂技、魔术等, 各具特色和实力。夜场艺人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 有的艺人有经纪公司, 就算跑场效益不好, 也会有固定的演出费。但是那些没有经纪公司的艺人, 如果观众没有掌声, 那么他这场的工资也可能没有了。竞争是残酷的, 夜场艺人吃的是青春饭, 每年从事这个职业的, 总会有5%因为维持不下去而退出的。

如果说灯红酒绿是城市的特色, 那么安静休闲便可以算是绵阳城市特色, 绵阳人喜欢休闲, 所以也不乏一些优雅别致的休闲场所, 如茶楼、时代园林等。在这里, 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生活的烦闹, 只有清新雅致的悠闲。为了让这些场所不乏新意, 我们可以看到众多乐器演奏者。

涪龙苑位于四川绵阳市龙门镇, 涪龙苑因坐镇龙门傍依涪江而得名。艺人工作时间便是周五到周日每天12点到下午2点, 月薪是每人900元。如果有人要单独点曲的话, 一曲基本上是50元以上, 价格不等。一般最常弹的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曲子, 比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采茶扑蝶》、《寒鸦戏水》等等, 不过也有一些比较喜欢听现代流行一点的古筝曲如《渔光曲》等。类似于这样的公共场所是比较复杂的休闲场所, 这些地方为艺人提供演出空间, 同时也让这种表演活动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 达到招揽生意的手段。

(三) 民族艺术型艺人

四川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民族文化演出场所被拆除, 同时观众的大量流失、演员的后继乏人等等都令人忧虑, 虽然振兴民族文化这条路持久而艰辛, 但是还是有人在坚守者自己的理想。

1. 民族艺术:天青苑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忽闻梨园檀板脆, 一曲消凝, 泪沾襟袖。走到铁牛广场附近, 我们就会听到一阵阵热闹的川剧锣鼓, 一曲曲悠扬的巴蜀乡音, 循着乐曲声, 走进一个绿荫掩映的小院。舞台上, 水袖翻飞, 演绎着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 舞台下, 清茶一杯, 品味着滚滚红尘中的人生百味……这里就是有着“悦来茶楼”之称的天青苑, 天青苑位于绵阳市铁牛广场铁牛街。2010年4月6日下午, 笔者在天青苑看了一场精彩的川剧表演。在抑扬顿挫的锣鼓声中,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逐一上场, 声情并茂的表演, 高亢的帮腔, 引得台下的戏迷们阵阵喝彩。在观看过程中, 观众们手指轻轻敲着拍子, 嘴上还不时摇头晃脑地跟着演员一起哼唱着。剧院里的观众大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 几乎是座无虚席。

戏院散场后, 笔者到后台采访了一位川剧演员黄金城。黄金城老师是天青苑里资深的川剧演员, 德阳人, 从艺已经30几年了。黄老师说, 小时候家里穷, 就想学艺, 正好镇上有个戏园, 找了个师傅就开始拜师学艺, 同时也开始登台演出。久了, 慢慢地喜欢上了川剧, 那时候, 看戏的人多, 所以感觉到没什么压力, 只知道每天卖命的演出, 可是, 慢慢地看戏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戏院和川剧团开始纷纷倒闭。但是, 他并没有想过放弃, 首先上了年纪, 不唱戏了还真不知道干什么, 再来舍不得, 唱了这么多年, 早就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了。他还说其实他并不担心下岗, 更担心后继无人。这时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和黄老师握手, 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辛苦了, 辛苦了”!知道笔者的来意, 他自我介绍说是黄老师的戏迷, 只要黄老师有演出, 他一定不会错过。他对老师的评价是:也许戏曲造诣没有国家演员那么高, 但是他的艺德却是让人钦佩的。

2. 餐馆艺人

在绵阳各个餐饮经营场所, 每天晚上都会看到有各个身背乐器跑场子的餐馆艺人们出现, 或者单干、或二三人一个紧凑的小乐队, 他们一般都是多面手, 能拉、能弹、会唱, 表演内容一般都是大众喜爱的流行歌曲, 常见的表演形式有吉他弹唱、萨克斯独奏、电子琴弹唱等形式, 大都自备小音箱扩音。每当傍晚人们在火锅店、中餐店等等用餐之时, 他们就会奏响乐器到各个餐馆招徕生意, 有客人点曲目, 他们就在餐桌前现场演唱、演奏, 按照曲目收费。

笔者一次在火锅店巧遇一个独特的餐馆艺人, 他竹琴、金钱板、刮打板等等门门精通, 他就是三台县民间艺人赵金胜。近年来, 他一直在城区的火锅店等餐饮场合卖艺。每晚7点, 赵金胜背着馒头和乐器, 穿梭在绵阳的餐饮店堂, 一直忙到深夜。为迎合客人的消费需求, 他在传统的基础上, 根据客人的要求和当前的社会形势, 随机新创节目。“演到老, 等哪天演不动了, 我就回家, 家里还有果园。”

3. 民间艺术团体艺人: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

绵阳少数民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北川羌族和平武白马藏族文化。在震后成立的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 是绵阳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团体 (民间性质) 。团长杨华武, 是艺术团的灵魂人物, 他是四川省“羌年”的文化传承人。2002年杨华武组建了一支表演队, 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后由于旅游业停止, 表演队伍无奈解体。在杨华武等人的多方努力下, 对口援建北川的山东省威海市拿出了60万元扶持资金帮助羌族民间艺术团建设。杨华武招募了48人, 成立了羌族民间艺术团。艺术团在绵阳游仙区老龙山租用了一个农家乐山庄作为自己的演出基地。广泛参加绵阳市及各地的各种相关活动, 演出任务繁重, 据不完全统计, 组建到现在, 他们参加了省内外演出300余场。

羌族民间艺术团主要对羌族的民歌 (包括多声部民歌) , 释比文化、羌笛、口弦、羊皮鼓舞等进行了传承和排演, 他们的活动日益频繁, 辗转各地感恩演出, 应邀赴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录制节目和演出, 为羌文化的传承保护做出了积极和重要的贡献。

这个民间艺术团绝大部分团员来自山寨乡村的农民, 年龄最大的60岁、70岁, 最小的17岁。没有受过所谓专门的音乐舞蹈培训和教育, 但他们能歌善舞, 是羌族音乐文化最好传承载体, 承担着保护和传承羌族活态文化的重任。全体团员都把羌文化的传承保护视为己任, 也为自己是羌文化的表演传承者而感到自豪。很多援建单位和部队都对羌族民间艺术团的表演和这种精神所感动、震撼, 他们说, 曾接受过的慰问表演无数, 惟独羌族民间艺术团的演出让他们特别感动、震撼, 那是一种羌族的精神体现——是面对灾难依旧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体现。

(四) 自娱自乐型艺人:湖畔歌友会

在这一类艺人中, 大多数都是有自己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之所以出来参加音乐表演, 并不是为了金钱, 而是为了通过这样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 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010年4月6日, 笔者在绵阳公园突然听到一首《草原夜色美》。循声而去, 在公园广场上, 有一大群人在跳舞, 舞姿简单但整齐, 站在中间的一位年过半百的阿姨在唱歌, 阿姨身后便是一个小型民族乐队。我找到负责人陈翠萍。陈阿姨今年60多了, 以前是绵阳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 退休后与一个社区同年代的人合计着, 大家一起集资办了一个“湖畔歌友会”, 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三点到四点半, 大家聚在一起, 会唱歌的唱歌, 会跳舞的跳舞, 会乐器的在一旁吹拉弹。这个歌友会已经坚持了有了三四年了, 舞蹈都是自己编排的, 唱歌都是由负责人当指导, 大家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来唱。比较常唱的歌有《深情的月亮》、《因为有你》等。陈阿姨说之所以选这些歌曲, 不仅仅是这些歌旋律优美, 而且更能够抒发她们对祖国, 对社会, 对大自然, 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五) 专业艺术团体艺人

1. 专业演出团体:绵阳市艺术剧院

绵阳市艺术剧院于2000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 是中国西部率先进行重大文艺体制改革后实行新的运行机制的国家正县级事业单位, 是绵阳市唯一的国有专业艺术院团, 属专业综合性的文艺表演团体。剧院下设川剧团、歌舞团、舞美工程中心、创编中心、艺术培训中心等演出和文化经营实体。据报道从2001年开始, 剧院共演出2000余场, 独立组织承办四川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开闭幕式、梓潼文昌文化旅游节晚会、平武白马风情节、第十六届亚洲际邮展大型文艺晚会、全国中小学生劳技创新大赛颁奖晚会、2008年中央戏曲综艺晚会等近六十余台大中晚会。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属于几个团体的合并, 一些传统的音乐文化优势项目并没有保留下来, 而随着市场的冲击而日益萎缩, 原来坚持多年的交响乐团也随着人员的流动而解散, 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 大中专院校

绵阳境内高校音乐专业齐全, 有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学院三所全日制大学, 音乐专业师生共计约2000余人, 这一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绵阳相当庞大的音乐艺人群体, 和专业团体相比, 他们的演出主要集中于学校内部的演出活动。部分师生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演出, 前文所述的多种演出艺人中, 他们占据了很大部分。

注释

城市:女性生存的温暖土壤 第14篇

关键词:王安忆;城市;女性;女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10-02

王安忆是属于城市的,属于上海弄堂的女儿。当她开始创作,她的笔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写上海,写弄堂,写上海女人,在她的世界里,一群群的上海女人年年岁岁地愉快地创造着这城市一年四季新鲜的景致。王安忆的上海,不像鲁迅的鲁镇,萧红的呼兰河,老舍的北京,沈从文的湘西,仅是作为一种地域色彩浓厚的现实背景存在,在她的占更大分量的上海城市作品中,作者开始了她对女性与城市两者间情感关系的探寻,一步步完成了女性和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映照,从两者间的深层关系中传达出她对城市女人价值的认识。

城市故事是王安忆书写的重点,也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王安忆构建女性主体最理想的活动场所。依作家看来,女人和城市之间有着某种自然天生的契合关系:城市使女性走出了农村那片广袤单调的土地,结束了一年四季围着土地转和一日三餐围着灶台转的生活模式;她们在城市获得自由和新生,这里是最适合生存和成长的土壤,为她们的优势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同时,女性对城市又作了新的理解与诠释,作家也认为写上海里弄文化最好的代表是女性,她们是弄堂的主人,是城市故事的慧心人,体会着这城市变化中的痛楚,她们的感受就是城市的感受。女性的城市是有迹可寻的,它们散布在女性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就是被作者当作上海女性的精粹、也是上海这个城市及上海生活的精粹来写的。王琦瑶式的优雅和含而不露、从容不迫似乎是一种精神安稳的象征,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也不管她的生活如何糟糕,她始终有着一怀如水的温情无声地浸染着周遭的人。没有人比王安忆更懂得上海,她触到了上海的骨髓,写出一个上海女人,一个女人荡气回肠的一生。在王安忆看来,上海是一个“女性形象”的城市,上海女性的吃穿用度的讲究和精致、对日常生活的打理和心智、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坚韧等等这一切是足以代表上海的最广大精神。

潜下心来阅读王安忆和她30多年的作品,会发现,城市女性是作家持久注视的一个主题,在她的作品中,城市女性一一精彩亮相,其中《长恨歌》让她的审美理想与城市理想和精神达到了融合为一的境界,为她的艺术追求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舞台。作者借助对看似极平常实则极具人情味的日常生活的描写,对都市民间的描述,来完成对理想的现代都市的构筑。而在这都市民间里生活着的女性才是她真正要叙写的主角,她们是故事里的大英雄,她们的悲欢离合就是这个城市的悲欢离合,她们的喜怒哀乐就是这个城市的喜怒哀乐,她们的历史就是上海的历史。作家一再强调,城市相比农村,更为适合于女性生存,这个人造的自然少了对女性健壮体魄的苛刻要求,更多的接纳了女性的温婉乖巧、柔韧和智慧。在《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这篇散文中,作家也曾写到:“人类越向前走,越离土地遥远了。离开柔软的土地,走进坚硬的水泥与金属的世界。这却是比人类出生地更富有生存源泉的世界。……自然给与女人的太薄,她只有到了再造的自然里,才能施展。還由于那种与生俱来的柔韧性,使得她适应瞬息万变的生活比刚直的男人更为容易见成效。而到了城市这一崭新的再造自然里,那才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①

王安忆的《冷土》从标题上似乎就在告诉我们,农村对于女人来说,不是热土福地,也并无温馨热情的气氛,女人并不适合在农村生活。而城市,则是展开双臂迎接女性的到来,女性到了城市可以舒展自如,她们卸下了思想的包袱,少了束缚,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拥抱着这上天赠予她们的礼物,她们在城市过着自在的生活。对刘以萍来说,城市生活具有无限魔力,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新鲜雀跃,当她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了这生活的精彩美妙后,就彻底地被它深深吸引了,做城里人变成了目前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于是,她要做一个新的自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打扮,都要城市人的样子,热切地期盼着有一天能真正踏入城市,故事的最后也如她所愿,她真正地做上了城里人。自此,她的生活层次与状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这里,城市为她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再生都提供了重要而温暖的土壤。

上海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她既像那吸纳性水晶,可以吸纳凝聚女性的各种能量;又像那放射性水晶,释放能量以吸引女性的磁场。她的高度发达和快速的运转以及日益精细化的分工,为女人的生存提供了种种可能性,在城市,一切皆有可能。面对城市的琐细与世俗,王安忆让女性登上了舞台并成为主角,由女性的生活辐射至整个人类。一个女人,只要稍微有一点点能力或者特长,哪怕只会做一件极简单的事情,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么你就可以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了,就摆脱了被动的附庸性地位,在城市里你就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姿态,成为你想要的那个自己,活得很有滋彩。在王安忆看来,这就完成了对自己女性主体身份的确认。作家的《富萍》,描述的是以富萍为代表的农村姑娘扎根上海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小人物,她们全是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的女性,有的给人做保姆,有的在船上做工,不论做什么,她们在城市里都活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她们勤勉恭敬,利索能干,自立而自尊,人性美好又善良。这样的角色还有《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中的小妹阿姨,《好婆与李同志》中的好婆以及《富萍》中见过世面的奶奶和吕凤仙等这样的一批保姆移民。她们的身份虽然是保姆,但更像是姑妈或老嫂子。好婆她既通熟上流社会的雅致,又精于里弄的细碎光阴,她的见识跨越了旧上海上流社会、弄堂平常人家、南下干部之家。她们是生活芯子里的人,耳濡目染了上海精致的生活,眼界高,见识广。她们告诉东家如何调制精致的混沌馅、保养地板、打扮自己、与城市人交往;建议东家追求

家庭生活品味的提高,买钢琴,举办周末的朋友聚会;还指导着东家建起了家底,吃上了更加精致健康的吃食。这样的移民,如果她们留在乡下的话,有的只是干不完的农活和为一家子吃穿的操劳,洗衣做饭带孩子,在厨房的油烟里忙来忙去,田土里一年365天刮风下雨无停止的劳作,每天身上总是充满了油烟味和泥腥味,天天穿的衣服总是那几件粗布蓝褂子。乡下的女人哪里有时间为孩子讲故事、

带孩子游玩见识世面,更不可能去看那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的越剧,

也不可能带孩子去看牙医。她们哪还有自己的兴趣,还有闲情雅致看电影。而奶奶们干的活,乡下女人是干不了的,也没这机会,只有到了城市才有这可能。奶奶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人身也自由自在,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远胜过农村妇女。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富萍才会答应李天华家的提亲,来到了上海,也因此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如果选择李天华,她将永远也摆脱不了那单调乏味的乡下生活,最终她鼓起勇气拒绝了和李天华的结合,坚定地选择留在了城市,因为在上海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让她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人生中的大事,这件大事让她在精神上获得了自信与自尊。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富萍,其实这是一群富萍,现在的富萍是年轻的奶奶,等富萍老了,又会有更多年轻的富萍来到上海做工。

城市的现代化不仅淡化了女性先天体力上的不足,克服了她们在农村的弱势障碍,而且更加凸显出她们的纤细、灵巧与智慧,为女人提供了施展自己各种才能的种种可能,女人只要抓住了这城市给与的一丝机会,就能大大改变现状,改变被动地位,改善境遇,城市使女性获得自由和再生,给她们提供了走出传统生存方式的温暖土壤。

注解:

①王安忆:《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第8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公司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下一篇:寒假高一日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