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2024-08-02

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精选14篇)

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第1篇

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9) 放于利而行,多怨。

10)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3)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5)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第2篇

2)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 过,则匆惮改。

10) 不迁怒,不二过。

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 孔子曰:“有教无类。”

13) 孔子曰:“因材施教。”

14)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第3篇

(一) 教育目标

孔子主张德育为首, 希望通过教育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其教育思想核心是“仁”, 强调仁者爱人。为此需要培养的人是“圣人”, 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

(二) 教育内容——“六艺”的教育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 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 对现代青少年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孔子看来, 君子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教育的目的, 通过实践可以增长经验。

(三) 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方法, 既培养兴趣又解决问题。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 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即按照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有云:“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即根据能力高低, 有的可以说教, 但是有的则不可以简单地灌输知识。

2. 启发式的教学:

孔子认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主张学生独立思考, 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举一反三, 解决类似的问题, 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人, 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也关系到社会未来人才的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总体上处于良好的态势, 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教育目标上的问题

在现今社会, 青少年关注的是自身的文化水平, 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养成。青少年道德缺失现象非常明显, 在生活中, 对他人缺少尊重;在社会上, 举止不文明。加之我国的应试教育,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标的单一性, 出现认知的偏差, 家长和学校青少年的普遍要求也是“重智轻德”, 家长只看重学生考试的分数, 学生只好为获取好成绩而学习。由此可知,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存在问题。

(二) 教育内容的问题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的教育占绝大部分。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 将学习内容限定于书本, 所学知识限于考试的范围, 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书本化。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 教育改革要先着力改变教育观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作用

针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解决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 教育目标的设置要完善

现在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唯考试结果论”, 即重智轻德。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 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三观”, 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

(二) 教育内容的设置要升级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的培养、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其中, 道德的培养放在首位, 是教育的中心内容, 也是孔子所倡导“仁”的思想的体现。青少年的思政课, 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仅要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树立好榜样, 更要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完善自己。

(三) 教育方法的使用要恰当

1. 提倡“有教无类”。

在孔子眼中, 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 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在今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提倡有教无类。同时,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让学生满足需求, 制定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这些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 提倡“启发式”教学。

孔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 可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学会主动思考。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老师则发挥主要的作用, 所以, 通过借鉴和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 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由主导变为指导,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 不断培养其创新能力, 最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对于孔子先进的教育思想, 我们应当大力发扬, 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 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 从思想上进行正确的指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并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 培养创造性思维,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通译[M].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4.

[2]胡建锋.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的启示分析[J].文学教育, 2012 (6) .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4篇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也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他对弟子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他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由此,我們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出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讨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深刻!

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孔子教育思想名言 第5篇

2)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5)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8) 放于利而行,多怨。

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5) 贤哉,回也!

16)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7)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8)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9)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第6篇

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 礼之用,和为贵。

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0)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3) 士可忍,孰不可忍?

14)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15)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7)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8)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9)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第7篇

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 过,则匆惮改。

4) 不迁怒,不二过。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孔子曰:“有教无类。”

7) 孔子曰:“因材施教。”

8)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 刚毅木讷近仁。

1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1) 听其言而观其行。

1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3)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8)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19) 其使民也义。

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第8篇

一、坚持公平教育理念, 平等对待学生

“虽然孔子的‘有教无类’还不能称之为‘全民教育’, 但是, 其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朴素的‘教育平等’的思想精神, 却对我们今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实行义务教育, 扩大教育规模, 最终达到‘人人都能受教育’的宏伟目标, 有着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1)

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进, 就必须坚持公平教育的理念。首先, 在高中政治教材的编排上应考虑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 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分”取人。目前有不少政治教师偏爱成绩优异的学生, 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好生”、“差生”之分, 正所谓各有所长, 因此, 教师应该向孔子学习,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适时地进行诱导, 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地学习。其实, 启发式原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于思想政治课知识内容理论性强、抽象, 学生理解困难,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仍然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 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而不是主动的。

高中政治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学习效果低下的现状, 就必须在课堂上积极地运用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形式的教法来进行启发式教学,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因材施教, 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发展

孔子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造性地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同时他又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 促使学生知识、技能与道德全面发展。

当今高中思想政治课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 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过程中, 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忽略了学生的具体差异。然而, 学生是存在具体差异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理论常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某些理论知识方面的特长, 同时又帮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基础知识,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知识、技能及道德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孔子将“六经”和“六艺”以及“文、行、忠、信”纳入其教育内容体系中, 可见他采用的是“德才并重”的原则, 既重视道德教育, 又注重知识与技能教育, 这对我们现当代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是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新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也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缺乏将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的教育, 所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是仍然存在问题的。

“教书不等于教学, 除非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 而不只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 (2) 。所以, 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增强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育理念更新的同时, 也要进一步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应该将孔子“德才并重”的原则借鉴过来, 适当地进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教育和注重学生思维探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等全面发展。

五、学思结合, 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与思维能力锻炼

“学思结合”是孔子常用的教学方法, 他在教学过程中, 既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然而,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很多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严重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导致多学生学习被动。另外, 高中思想政治课着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侧重于讲解“是什么”, 却很少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就严重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六、教学相长,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 (3) 孔子运用“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进行“乐教乐学”、民主教学、平等教学, 就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成功典型。

有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授课方式过于刻板, 方法单一, 表现严肃拘谨, 造成课堂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倡导素质教育, 应该借鉴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积极尝试“乐教乐学”的教学模式, 应该以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动力。

当今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 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摘要:孔子是中国教育领域的先行者, 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 其教育思想体系中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 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改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注释

11 李如密:《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版, 第30页.

22 周勇:《跟着孔子学当老师》, 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64 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9篇

教育的意义: 提升素养,治理国家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养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一样的,是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使人有了差别。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学习礼乐之道,各有其现实意义:“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尽管当时已有人将孔子称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是好古、勤学让自己有所成,所以他强调“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意思是说,“圣”与“仁”的境界,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达到的。他还强调学习是为了端正和充实自己,不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教育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孔子认为对治国而言,政令、刑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如教育更加有效,所以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重视民生,主张富民,百姓富了就更要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他与冉有有以下对话。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先富后教,但其实他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认为立国应具备的三项基本条件。在这三项中,迫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民无信不立”,使百姓受教育是取得民信的方法之一。

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

对于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他提出这个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在春秋末期,原本由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已经逐渐向民众开放;其次,孔子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除了“上智”和“下愚”,其他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升素养。

对于“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身体力行。他不仅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招收弟子也是不看贫富、不分等级的,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还有像颜渊那样的穷人。

“有教无类”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统治阶级之外的普通民众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创了普及教育的先河。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普通民众中真正能受教育的还是少数。

教育的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道德修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说的是孔子教学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尽心竭力、诚实可信四个方面,而后两者又可以概括为道德修养。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仁人志士,所以他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文献。

这里的“文献”指的是孔子整理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文献的学习,能使人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能提升道德修养。比如,孔子以《诗》来教育感化百姓,认为“诗教”能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他教育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对子贡和子夏在读《诗》过程中的感悟异常高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起予者商也”,语气中透露出无限欣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诗》的学习同样重要的还有礼和乐。礼是道德标准,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都说明孔子对礼教的重视。

而通过自己学习音乐的体会,孔子充分认识到“乐教”的巨大作用。他平时击磬、弹琴、唱歌,即使处在困境之中,也弦歌不绝。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他高兴地与弟子开起玩笑来。见到曾皙鼓瑟的从容淡定,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但仅有文献知识是不够的,孔子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强调要“笃行之”。他经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当然,以上三点仅是孔子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比如孔子还十分重视技能教育。除了“礼”“乐”知识,他也要求学生学习“射”“御”“书”“数”,显然,孔子想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孔子不太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孔子曾评价“请学稼”的樊迟是“小人哉”,这是他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七大教育原则及方法

平等对话——孔子与弟子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师生感情深厚。“沂水春风”就是突出一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一一加以指点。

因材施教——正因为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弟子各有专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针对子路与冉有同时提出的“闻斯行诸”,孔子作出不同的回答,对此他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诲人不倦——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教学活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始终本着耐心说服的原则,即使学生屡犯错误,他也从不嫌弃。例如子路的性格比较粗暴,“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孔子仍不厌其烦地教育他,培养他成才,并与他建立起情同父子的关系。

身教重于言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话虽是对施政者说的,但同样适用于教育。孔子重视身教,甚至有过不再有所言说的念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启发式教学——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与子贡、子夏讨论《诗经》的内容时,就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绘事后素”的回答启发他们自己思考领悟。

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指温习旧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

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学习不思考是没有用的,子夏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地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练一练】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 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弦,指琴瑟。

(1) 在“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材料中与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 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2.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 材料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1) “割鸡”对应治理武城县,“用牛刀”对应运用礼乐之道。

(2) 子游引述的孔子的话意为“君子学习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所以,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子游用孔子自己说过的话巧妙地反驳了“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

2. (1) “一”指的是孔子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孔子教育的名言警句 第10篇

2)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教育家孔子的经典名言 第11篇

孔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论语・公冶长》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论语译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关于孔子教育名言 第12篇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3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3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41、知耻近乎勇。 ——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4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4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4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4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4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4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 《论语》

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第13篇

(一)教育思想

《论语》记载了大量关于教学方面的观点,笔者撷取为人师者的品质和能力两方面展开阐述。

1、教师品质方面,教师道德修养对学生有强烈的示范性和影响力。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确立了典范,具体体现在 :言传身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言传身教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即孔子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 难以一字一句地清晰道出,但子贡在老师高尚道德的沐浴下,敬佩之心油然而生。由此可知,教师需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如善良、仁爱、宽容等内在魅力,外在行动上从仪表举止到说话做事,应大方、端庄、得体,有原则、有立场,坚定执着,如此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正所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教无类 :西周时期,教育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接受教育,普通庶人和奴隶几乎与教育无缘,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孔子对待学生却做到有教无类, 这在春秋时期极其不易。他响亮提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以此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教育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同时也冲击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使求学心切的学子公平地接受教育。同理,当今教师时刻警惕当前社会弥漫的“看学生家世、贵贱的有色眼镜”,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不因家境贫富,而有待遇上的差别,坚持用公平、仁爱之心教育每一个孩子,积极引导其成长成才。

诲人不倦 《:论语》云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此为孔子自谦之辞,但这一教育理念却很宝贵。教师工作是一份琐碎事务集结的辛苦工作,故“诲人不倦”弥显珍贵和艰难,如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的疑问难题、 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等,均需要教师保持一颗诲人不倦的耐心。

2、教师能力方面,如果以上三点属于教师“软实力”,那以下三点则是“硬实力”的体现。

因材施教 :孔子招收的学生,老少聪愚皆有,性格各异, 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在此情况下,孔子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如《论语·先进》篇 :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面对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两个学生却有不同的回答,因为孔子了解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故鼓励他大胆做事 ; 而子路好勇过人,易冲动,故要压住他。孔子在《论语·雍也》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事实上道有高下,人的智慧养成有深有浅,善导人者,必因才而笃之,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没有任何益处,反将有害,惟有循序渐进,才可日达高明。所以当代教师需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知识储备、 理解能力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将因材施教融会贯通,从而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成长。

循序渐进 :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朱熹云 :“夫子道虽高妙,而教人有序”,孔子自身道德修养无穷无尽,仰弥高,不可及,钻弥深,不可入,但他在教育学生时常用形象思维等方法引导学生,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用滔滔江水比喻一起不复返的时间,进而鼓励学生珍惜光阴,又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来比喻人的节操。当代教师需熟练运用形象思维法、情景带入法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易入难引导学生深入知识的宫殿,将学习兴趣、 思维习惯充分调动,帮助学生徜徉于快乐的学习海洋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注 :“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即教学义理当使学生思而得之。学生遇到不解之处思而不得,直到此问题憋于胸中而不得解,便令其自述。只有在学生知其大意而未能确切表达之时,教师采取引导他确切流畅地表达。学生身处此境界,教师适时启发,效果最佳。教师当掌握此教学技巧,不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一股脑把知识点倾倒予学生,这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激起学生的兴趣、巧妙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主观意识能动性,待其求知欲达到一定程度后适时引导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我们对《论语》中教学思想的学习继承,须本着客观和脚踏实地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认真体会领悟以及运用,方能得其真谛。

(二)交友思想

据朱熹《四书章句—中庸》言,儒家人伦关系分为五个方面 :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见, 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方面。《论语》中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可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择友原则

子夏曰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此处“兄弟”可作“朋友”理解。人生天地之间,交友不难, 但择友却须慎重,孔子总结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诚信、 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2、适度原则

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服侍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 ;同理,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也会遭到疏远。交往的最佳状态就是若即若离,距离之所以产生美,也许就因为这个道理。子贡曾向孔子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即朋友在言行上有过失,我们可以提出忠告和善意的引导, 如果朋友不听劝解,一意孤行,我们应适可而止,以免惹恼了朋友而自取其辱。孔子对子贡的教导是很有见地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这种潜移默化是建立在受事者的主观意愿上的,否则,无论施事者如何努力影响受事者,其结果都只是徒劳无功亦或适得其反。

3、诚信原则

曾子说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与朋友交往必须推心置腹,诚信待人,诚信交友在儒家伦理修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交友原本就是双方的事,就如俗语所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如果自己不拿出诚意与他人交往,对方的反馈往往也不会出自真心。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取信于朋友,方能与朋友荣辱与共。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即只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而不学习如何履行诚信,其恶果就是容易被人利用而使自己受到伤害。此为重要的交友原则,它告诉我们交朋友不能过于感情用事,不能一味地讲诚信而遭人利用,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贞而不谅”,君子与人相处须守正道、讲诚信,但要避免拘泥于小节而不分是非地守信用。

总之,《论语》中的教学思想、交友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领会,它们历经千年而不衰,对当下教育观、朋友观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摘要:《论语》记载了诸多反映孔子教育思想与交友思想的语录,笔者拟将教育思想概括为“教师品质”、“教师能力”两大方面,交友思想概括为择友原则以及诚信、适度两个相处原则。在概括阐述的基础上,本文拟结合当下教育现状与人际交往状况,以期将儒家思想应用于当下。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14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论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99—0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平民教育的创始人。孔子以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教育和教学实录,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以《论语》为线索研究介绍孔子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对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教育目的论

从教育目的看,孔子是要教给学生“仁”与“礼”,他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人格能担当从政复礼任务的君子,而非一般的体力劳动者,他想以学而优作为标准推举贤才,步入政界以实现复礼之大业。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逐渐沉沦,诸侯割据、混战,面对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混乱状态,孔子力图通过兴办教育的方法,培养治国安邦的贤才,以实现他恢复礼教、实行德政的政治目的。孔子所提出的“贤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必须具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操守和素质,同时孔子还特别重视人的知识修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强健的体力。

首先,孔子认为,贤才应首先具备从政的根本即仁德的修养。他认为,“为政以德”,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和能力运用到治理国家的目标中去,这是治国和教育的根本。伦理思想的培养是孔子教育哲学的重心,君子应该是道德力量、智慧力量、素质力量的统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仁政”,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他把仁德看得高于一切,至上至尊:“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可见,在孔子衡量人才的标准中“德”的重要意义,继而奠定了“德”在中国历代人才衡量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对后世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时坚持仁德标准影响深远。其次,孔子强调对知识的培养,主张“学而优则仕”,强调应把学识作为衡量人才的又一重要标准,对没有学识的人不能授以重任,否则便是“贼夫人之子”。孔子认为,“君子不器”。人才学习要做到“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进而通过“好学”进而达到博学多闻、知识渊博的境界。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的才能,他要求弟子从自己做起,“克己复礼”,“修己以安人”,然后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再次,孔子“举贤才”的目的是要求贤者从政,治国经邦,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没有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的人,纵然饱读《诗》、《书》,也没有实际意义。“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还特别提倡“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的真才实学。反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的鲁莽行为。最后,孔子强调人才要重视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他的教学内容“六艺”中有“射”和“御”两个体育项目,足见其对人才体质的重视。

孔子以“学优”作为标准推举贤才,步入政界以实现复礼之大业。这些思想打破了自殷周以来形成的仕途贵族世袭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汉代以降官吏选拔的主要标准,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

当代教育强调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正是继承了孔子的“德才兼备”的教育原则,既要重视受教育者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受教育者思想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在孔子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二、教育对象论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也就是进行教育没有对象的区别这一思想。受教育者不分贵贱、贤愚,应当机会均等。在春秋前,接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一般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官学教授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政治、宗教、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政权的公卿大夫的子弟才能学习。在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历史进程中,孔子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把私学推向了高潮。孔子坚信“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学习不同。强调“学而后知”,因此不分年龄、职业、身份,统统广招门徒。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历来都把这句话解释为“只要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孔子对学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这也就会出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的局面。其中既有华夏人,亦有华夷人;既有贵族,亦有平民;既有乡间童子,亦有四野鄙夫。比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个商人,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的子张,有家累千金的子贡等等。在他眼里,教育对每一个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知仁明礼的人。这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指導思想发挥的作用。

人们应客观地看待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一方面,由于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的限制,在孔门弟子中没有奴隶和女弟子,这说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实际上是有限度的;但是,另一方面,孔子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更广泛的阶层,使得许多贫民子弟有机会接触高深的学问,既普及了文化知识,使新兴地主阶级有机会进入“仕”阶层,冲击了原有的官爵世袭制度,又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这在当时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大众教育,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不谋而合。

三、教学内容论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及身担大任的君子,因此儒家的教育思想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个方面。“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怪异现象,不谈暴力行为,不谈叛乱,不谈鬼神。孔子将“文行忠信”作为其教学大纲;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其教育科目;“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再加上《易》和《春秋》即六书作为其教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化知识、实践活动、忠诚仁爱、恪守信用是也。在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中,德育与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孔子的德育是寓于智育之中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被周王朝和各诸侯定为贵族学校必修科目,后来成为孔子兴办私学的六门课程。同时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时,孔子很重视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主要就是因为通过这三者的学习能使弟子懂礼。孔子还亲自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作为教材。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同时也是一部文艺书籍,但孔子却引导学生从政治道德的角度来学习,通过对诗的反复朗读,悟出孝父、忠君的道理;《书》即《尚书》是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汇编;《礼》即《士礼》传于后世称《礼仪》,是士和君子需要掌握的礼仪规范,孔子对学生“礼”的教导,则直接是教授学生如何懂得各种礼仪。从而培养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克己”习惯,又可直接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乐》传至秦因焚书而散佚,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孔子认为复礼必先正乐,他从道德上评论音乐,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易》即《周易》,是一部巫筮之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六种教材各有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孔子教育内容中的“德育”可谓最成功和最值得称道的,他把德育寓于智育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言到行、从为人到处世,都渐渐养成文质彬彬的謙谦君子风范。孔子把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出抽象说教的道理。孔子德育的成功除了得益于他独特的德育方法,还和他的言传身教及诲人不倦有关。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孔子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及身体力行的实践。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复以为?”在这里,孔子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背熟“诗三百”,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包括了语言能力、联想力(兴)、观察力(观)以及与人相处(群)的能力等。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习理论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在实践中时时按照“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孔子提倡时时进行自我修省,即“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培养的学生既能上事君、下使民、居官交游,又要会说话,做到“有德者必有言”。因此孔子很注重言语教育,其中在孔子看来最重要的一条即“言忠信”。

教育活动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的过程,建构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孔子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构建了一个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教学大纲、教学科目、教材等,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政治、伦理、美学、数学、军事、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既丰富又实用。当代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借鉴孔子的德育方法,亦然能够发挥其作用。此外,孔子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也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这对于我们当今克服实施素质教育中轻视基础知识传授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教育方法论

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第一,因材施教。孔子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即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某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理解能力好、才智高的学生,教给他们高深的道理;反之,对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就不宜灌输过深的知识。学生存在性格差异,可分为三类:“狂者”、“中行”、“狷者”,在能力、特长、态度、志向等方面也不相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孔子还十分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特长。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因材施教从两个层面进行并形成了三步式的具体手段:其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因其材不同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同。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的了解,对学生发展进行分析,对学生施以不同教育;其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孔子创造和利用了学生充分的心理准备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步式的教学范式包括,了解学生个体,选择适应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而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其中,了解学生个体是前提,选择适应学生主体的教法是关键。这些教学方法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第二,启发诱导。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针对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方法。孔子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奠基人。孔子从不主张学生死读书,而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动脑筋,触类旁通,即“告诸往而知来者”。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内涵,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求在学生遇到疑难苦苦思索无法想通时,再去启发他。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举一反三”,孔子还鼓励学生使用“学而不厌”、“择善而从”、“不耻下问”等灵活主动的学习方法。在孔子看来,“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最高境界,但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要强调人的本性。基于此思路,孔子认为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启发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引擎,如果在启发之下,不能举一反三,儒子就不可教了。为此,孔子在教学方法上比较民主,同弟子常常展开比较平等的讨论,认为教学相长,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必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创造,进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学、思及行相结合。孔子主张学生学习时应从学、思、行三方面注意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他认为,学、思、行从整体上构成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学生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学、思、行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学思、学行、思行的结合。其中,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三者必须结合起来。可以说孔子一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和他的学生一起边学、边思、边行的过程。

其一,学思结合。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习离不开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经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知识不够扎实、广博,还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孔子要求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思维,促进学习。

其二,学行结合。孔子特别强调学行统一、学以致用。他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把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实际,付诸于实践,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鼓励学生们去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重视“行”的思想对后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三,思行结合。一方面,他提倡“好谋而成”,赞赏“三思而后行”的季文子,认为思对行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对行应进行“反思”,即由行反之于思。他倡导的自省自克修养原则,要求人们“反求诸己”,注意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其中包含由行到思的反馈。在学习方法上,孔子主张实事求是的学风,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孔子还提出了四点要求: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即对待问题,不要任意猜测、不要主观武断、不要固执成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思想,为后世教育家继承和发展。由于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和特点,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通译[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2]荀况.荀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1.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孟轲.孟子选译[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6月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下一篇:党的十九大精神题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