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2024-05-13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精选13篇)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一个部首,会写“只、石、多、出、见”五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文章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课生字词,体会乌鸦喝不到水的焦急和喝到水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小谜语:身黑似木炭,腰插两把扇,往前走一步,就得扇一扇。大家猜猜这是个什么动物?(谜底:乌鸦)大家真聪明,一下就答对了,那大家看看这幅图(出示PPT)仔细看看小乌鸦在干什么呢?(乌鸦在喝水)

2、师:太棒了,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今天啊,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课《乌鸦喝水》(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

3、师:诶,老师刚刚在写板书的时候突然发现,乌鸦的乌字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字特别像,谁能想起来,是哪个字?(鸟)非常好,那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我们要怎样区分鸟和乌呢?(鸟比乌多一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找同学来认一认从文章中找出的词组

2、从词语中找出单个生字,带拼音读一读

3、去掉拼音读一读(开火车读,同桌比赛读)

4、师:在这些生字里面,老师发现了一个新的偏旁部首宝宝,有谁认识它?(反文旁)谁能说出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生字,就是这个偏旁部首?(放、数)反文旁有个好兄弟,他们的名字很像,小朋友们特别容易弄混,他是谁?(折文)区别反文旁和折文

三、再读课文

1、学生标自然段,找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我问你答:为什么乌鸦要找水喝?(口渴)

3、那它找到水了吗?(找到了,在瓶子里有水)

4、找到水了为什么喝不到呢?(水不多,瓶口小)

5、喝不到水,乌鸦放弃了吗?(没有,它在想办法)

6、想出办法来了吗?(小石子一颗颗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

7、同学们真棒,每个问题都答得很好,那谁可以试着把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四、看一看、写一写

1、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要学写的五个生字,观察完说一说写的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拿起你的铅笔,在书上描一描,再试着写一写

五、小结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2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其间,随机析字形,辨字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晴天,太阳当空照,上完体育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

学生回答。顺势让学生猜一猜,喝、渴字是什么偏旁,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喝、渴二字的字形与字义,并能够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它是什么呢?(出示乌鸦模型,板书乌鸦)看一看乌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字型相近?学生很快说出鸟。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

3.教师:这只乌鸦啊,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出示第一幅挂图,要求学生看图),太阳天,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学生从图上不难看出,不远处的瓶子里有水,乌鸦可以去喝。)

教师:瓶子里有水,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观察图画学生能够发现,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演示,使困难一目了然。

4.教师: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动手做,动脑想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石子、瓶子、水亲自动手试试,看看乌鸦怎样才能够喝到水。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述乌鸦喝水的过程。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要求学生仔细听,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学生亲自动手做,能使乌鸦喝水的经过显而易见。这个活动使学生间接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2.教师:乌鸦想到的办法和同学们的办法一样吗?(出示第三幅图)那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学分两步进行:)

1.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教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要求各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人认真听,并评议他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想出的办法会五花八门,但他们为了成功,往往会忽略当时的环境。经教师点拨,马上就会有学生反驳。这就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使教学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这样处理,旨在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的发散思维留出了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教师:同学们都肯动脑筋,这场辩论太精彩了,那么这些办法中,谁的办法最好呢?(不仅要求学生想办法,还要求学生从中选优,优中选特)。

由此看,这是只怎样的乌鸦?你们学习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予小结,以突出单元主题:手和脑,两件宝。)

2.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四、齐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3篇

一、比较识字, 以一带多

识字是低年级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 是简单、孤立地识字, 还是寻找有联系的一组字来学习?是硬性地告诉学生某个字怎么写、哪个偏旁容易写错、这个字跟什么字很像, 还是巧妙地设计情境, 让学生去发现, 去寻找, 在积极求索中获得感悟, 留下印象?这都考验着教师的智慧。有位教师在教学“渴”与“喝”时, 先是随文引出这两个字, 然后提问:“同学们, 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你能找出这两个字的区别吗?”学生纷纷发言:“这两个字偏旁不同, ‘渴’字用的是三点水旁, ‘喝’字用的是口字旁。”“这两个字读音不同, 一个读kě, 一个读hē。”“‘渴’了要找水, 所以用三点水;‘喝’要用嘴巴, 所以用口字旁。”小学生因老师的引导, 从被动记忆转到主动比较上来, 有的学生还发现了汉字背后潜伏着的形旁意义, 为后面利用形声字识记新字作了铺垫。这样的教学充满着创新和生成, 探究的氛围充满了课堂。

除了像“渴”“喝”这类形近字的比较教学外, 还有如“蓝”和“篮”的教学, 由“饱”“泡”“炮”“苞”想到“包”的教学, 由“峻”联系“竣”“骏”的教学等, 都隐含着生成的机会。利用好这样的机会, 就需要教师深入备课, 把握好这些字相互间的联系, 在课堂上根据教学活动发展的情态顺势导引, 自然揉入, 充分调动小学生全息学习的优势, 将生字新词链接到已有的识记经验上去, 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以帮助学生简省时间和精力, 学到更多的字词。如此识字,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识字之外, 更发展了思维, 学习了方法, 培养了想象力, 在识字教学上实现了“薄书读厚”。

二、指导朗读, 教授方法

小学生学语文, 除了字词的识记, 学会朗读、表达也很重要;但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指导。教师在教学“一只乌鸦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一句时, 启发谈话:“小乌鸦口渴了, 多难受呀!你们从哪个词能看出来呢?”学生纷纷举手:“从‘到处’可以看出来。”“从‘口渴’可以看出来。”“谁能读出小乌鸦的难受劲儿呢?”一年级孩子朗读, 仅凭直觉, 捏着嗓子, 声音忽高忽低, 忽紧忽松, 完全没有方法。这时老师若指导学生“哪个词要强调, 就高点声”, 学生再读, 强调了“到处”, 就能明显地表达出小乌鸦难受的心情。

通过朗读准确地表情达意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有的孩子凭直觉就能很好地表达出文句的情感, 有的学生却常常找不到关键处, 不该拖长的音拖长了, 需要停顿的却连读了。作为教师, 要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下及时给学生以帮助和提醒, 使学生用恰当的朗读技巧准确表达个人的感悟。如本篇课文中的“口渴”“到处”用了重读方法来强调, 但强调的方式还有很多, 比如轻读强调、拖音强调、停顿强调等等, 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寻找到合适的时机, 及时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练习实践, 就会有助于他们深入体会文章内在的情感意蕴, 培养良好的语感和素养。“薄书读厚”不只是表现在字词句的积累上, 还体现于学法的传授上。

三、巧妙导引, 渗透教育

有人说,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杜威认为, “教育即生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 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有位教师在教学“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 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一句时问学生:“找到了水, 小乌鸦高兴才对, 但它又遇到了难题, 是什么呢?”学生答:“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老师进一步问:“课文用了一个词来表现小乌鸦的不高兴, 找到了吗?”学生答:“可是。”老师说:“是啊, 一个‘可是’既连接了上下两句, 又把小乌鸦从开心到不开心的心情写出来了。这个‘可是’真神奇。老师也想用‘可是’说一句话——小朋友很喜欢吃苹果, 可是他们正在换牙, 不能吃苹果了。你能模仿老师来说一句话吗?”学生一个接一个回答:“我喜欢吃荷包蛋, 可是家里的鸡蛋吃完了。”“妈妈喜欢买衣服, 可是她喜欢的那件卖完了。”“我喜欢吃糖, 可是我的牙齿被蛀坏了。”教师从“可是”入手造句, 把护牙不能吃苹果的生活常识自然地传达给学生。在指导“怎么办呢”一句如何读之后, 教师又随口问:“小朋友, 你遇到困难会怎么做呢?”学生陆续发言:“动脑筋。”“学会思考。”“想办法。”“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找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学生在积极寻找答案的同时, 对“遇到困难如何对待”这样严肃的人生话题也有了思考。

这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 看似偶然, 其实正是教师教育智慧长期累积的结果, 偶然中存在着必然。

四、注重体悟, 练习说话

练习说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有机地穿插于教学情境之中, 自然合理地融于课文学习的过程中, 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了。有位教师在教学“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 乌鸦就喝着水了”一句时, 问学生:“谁能给‘渐渐’换个词?”学生分别说出了“慢慢”“缓缓”“徐徐”“一点点”等。教师没有就此满足, 而是紧接着问:“谁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呢?”学生纷纷回答:“春天来了, 天气渐渐变暖了。”“春天来了, 小草渐渐变绿了。”“冬天来了, 小朋友们穿的衣服渐渐多起来了。”“太阳升起来了, 气温渐渐升高了。”教师从换词语品味词意, 到用词语说话, 巧妙地将词语从认知到理解、到运用, 一步步推进落实。看来, 教师只要提供合适的平台, 学生就能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教者在学习临近结束时, 安排了一个夸夸小乌鸦的环节。学生通过先前学习, 已经知道小乌鸦遇到困难能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了, 于是, 说话时便容易找到切入点:“小乌鸦, 你是我们的好榜样, 我们遇到困难, 也要像你那样动脑筋。”“小乌鸦, 你很聪明, 但可不能骄傲哦!”“小乌鸦, 人总是能超越极限的, 你肯动脑筋克服困难, 我也要像你那样。”学生回答的精彩源于教师设计的问题适时、巧妙, 富于开放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尚处于依赖感官思考的年龄, 往往说出来的才是真正思考了的。所以, 练习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练习思考。而思考恰恰能够深入和拓展文本, 使“薄书读厚”。

五、关注体悟, 重视思维

低年级语文教学常常流于识字认词, 忽视思维的训练, 有教师甚至将此归为高年级的教学任务。其实, 思维训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乌鸦喝水》的课堂上, 教师问:“为什么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水就渐渐升高了呢?”问题一出, 小手一片:“因为小石子占了水的空间, 所以水就升高了。”“因为小石子沉到水里去了, 小石子又是空心的, 所以, 水就被推高了。”学生对一个科学现象分析得头头是道, 很有逻辑性。对此, 教师不吝溢美之词, 学生的兴致就更高了, 其思维能力也在老师的表扬中得到了提高。当教师看学生已经领悟到了小乌鸦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接着再引导学生评价:“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学生的回答也就轻松了:“这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因为它能从只有一半水的瓶子里喝到水。”“这是只很爱思考的乌鸦, 它遇到困难爱动脑筋。”“这是只勇敢的乌鸦, 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只勤快的乌鸦, 它遇到困难没有找爸爸妈妈, 自己叼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把水升高了喝。”学生在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乌鸦喝水》只有110个字, 要求认读和会写的字有三十多处。在传统的教学意识中, 入学才一个学期的小学生, 仅仅认读这些生字至少需要一节课, 大量的说话训练、思维训练、思想教育和方法渗透根本不可能完成。事实证明, 学生完全能够学得好, 学得轻松。只要教师精心设计, 有机融合, 学生就会学得轻松, 落实到位, 有成就感。而相反, 教师越是单纯盯着生字词而不顾其他, 学生反而觉得乏味、辛苦, 效果越不好。“薄书读厚”不是加重负担, 而是减少枯燥单调, 增添情趣乐趣, 最终反而既加大了教育内容, 又减轻了学习负担。

一年级下册语文 乌鸦喝水教案 第4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渐渐”的意思,会用“渐渐”说句子。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字词的认读。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什么鸟?(出示图片)乌鸦看上去是又黑又丑,可是,它却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乌鸦反哺”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要孝敬老人,懂得感恩的道理。今天我们课文中的这只小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呢?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质疑)

3、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学探究

(一)、出示导学提纲一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有趣的动画片,大家想看吗?(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主要讲了乌鸦的什么事?

2、说一说讲了乌鸦的什么事情?

3、真是一只聪明的小乌鸦!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接下来就要看同学们课文学的怎么样了!

(二)出示导学提纲二

1、这段有几句?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口渴过么?什么感觉?(难受,想喝水。)那课文里的乌鸦口渴的厉害么?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到处找水喝)对,乌鸦口渴难耐、口干舌燥,声音都嘶哑了,所以到处找水喝。

师: “到处”这个词说明什么?(处处,指很多地方)抓住“到处”启发学生想乌鸦四处找水的情景。

师:同学们,这只乌鸦为了找水喝到处飞,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平原,最后才找到水。同学们,你们看见了吗?这就叫“到处”。

4、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谁能把乌鸦特别口渴的感觉读出来呢? A、指名读(3个)B、评读 D、齐读

5、乌鸦找到水了么?(找到了)【板书找到水】它的心情特别特别的(高兴)。我想请个同学来用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谁来呢?

3、问:乌鸦喝着水了吗?为什么喝不着水?

8、乌鸦渴的嗓子冒烟,看见水却喝不到,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失望、着急)谁愿意把这句读给大家听?

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齐读第一段3、4句,把乌鸦失望、着急 的心情读出来。)

9、小乌鸦找到水可是又喝不到在那干着急,它说“怎么办呢?”这个“怎么办呢”说明这只乌鸦正在?(动脑筋想办法)【课件出示怎么办呢】【板书想办法】

10、谁来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刚看到水时很高兴,有水喝不着时又很着急。

A、指名读 B、评读 C、男女生赛读

过渡:师:哎!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却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我想乌鸦还是算了吧,不喝了,走吧!

生纷纷说不能算,要不怕困难,想办法解决。(为下文学生理解乌鸦不怕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精神作好铺垫)

师:乌鸦害怕困难了吗?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一起往下看一看,乌鸦到底是如何克服难题喝到水的。

(三)出示导学提纲三

问: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使自己喝到水? 它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板书:动脑筋----------喝着水

师:同学们,这句话很长,读好它不容易。你们帮老师想想,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呢?(一个一个要怎样读?为什么要一个一个的放呢?)

生1:“一个—个”要读慢,一点,读轻—点,要读出感情。如果读得太重,那么小石子就会把瓶子砸破,所以要“小心”一点读。

过渡:乌鸦聪明吗?你喜欢他吗?让我们用亲切、可爱的语气读出来。指导用“渐渐”说话

师:“渐渐”是什么意思?(慢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渐渐的升高了?

请仿照例句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例句并完成填空练习)

哎呀!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乌鸦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了水,小乌鸦心里肯定特别高兴,我们也真为它感到高兴。让我们也一起分享乌鸦的快乐,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吧。

四、归纳运用

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知道你们喜欢上了这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了!也爱上了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了,是吗?那能不能试着背一背呢?

2、真不错!你们和小乌鸦一样聪明!学了课文,你觉得乌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师: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乌鸦真的遇到新的难题,需要大家帮帮它,你们愿意吗?

师: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乌鸦喝到水?”

五、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说一说你想到的好办法。[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 不怕困难

想办法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5篇

【原文】

一只乌鸦口渴了,它在低空盘旋着找水喝。找了很久,它才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水瓶,便高兴地飞了过去,稳稳地停在水瓶口,准备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里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颈又长,乌鸦的嘴无论如何也够不着水。这可怎么办呢?

乌鸦想,把水瓶撞倒,就可以喝到水了。于是,它从高空往下冲,猛烈撞击水瓶。可是水瓶太重了,乌鸦用尽全身的力气,水瓶仍然纹丝不动。

乌鸦一气之下,从不远处叼来一块石子,朝着水瓶砸下去。它本想把水瓶砸坏之后饮水,没想到石子不偏不倚,“扑通”一声正好落进了水瓶里。

乌鸦飞下去,看到水瓶一点儿都没破。细心的乌鸦发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来高了一些。

“有办法了,这下我能喝到水了。”乌鸦非常高兴,它“哇哇”大叫着开始行动起来。它叼来许多石子,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投到水瓶里。随着石子的增多,水瓶里的水也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向上升……

终于,水瓶里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乌鸦总算可以喝到水了。他站在水瓶口,喝着甘甜可口的水,心里是那么痛快、舒畅。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口渴、到处、渐渐”等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渐渐”一词。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鸦在“找水喝”到“喝着水”这一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能简单地复述故事并懂得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

2、明白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瓶子,石子,以乌鸦图片、水瓶图片为背景的生字卡片。

设计理念:精心创设实践活动,以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谈话导课:(展示课件)今天早上,老师经过街心公园,认识了几只小鸟,它们知道一(2)班的小朋友很棒,都想来和大家交朋友。瞧,它们来了!(随机展示“黄雀、孔雀、金丝雀、乌鸦、丹顶鹤、红嘴蓝鹊”六种小鸟图片)鼓励孩子们谈谈:“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老师说最喜欢“乌鸦”,原因是什么?学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自然就能知道答案。(随机板贴以乌鸦图片、水瓶图片为背景的课题“乌鸦喝”卡片)孩子们书空,老师在黑板上继续写“水”,齐读课题。

2、复习检测。(课件出示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3、区分“渴”“喝”。指导孩子们说出“喝水用口,口渴需要水。”来进行区别,接着课件出示练习口头填空课文原句“一只乌鸦口了,到处找水()。”来巩固区分“渴”“喝”。

【设计意图】:由于一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字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情境再现,朗读感悟

(一)、自由读文,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出现的有关“喝”的短语,学生展示交流。(师相机板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二)、师点拨:

1、“口渴”的教学。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口渴”时的感受。

2、“到处”的教学。学生观看乌鸦飞来飞去找水喝的`动画,想一想:

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谁能演一演“乌鸦到处找水喝”?

3、朗读指导。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该怎么读呢?请打开书,

把课文的“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读一读。要求学生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师评价、鼓励)乌鸦终于找到了一瓶水,你们看,(课件)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只口渴的乌鸦,你会说什么呢?心情怎样?抽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学生评价)

4、虽然乌鸦找到了水,可是乌鸦却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勾出来。

5、(播放乌鸦看到水,找到瓶子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瓶子及瓶里水的多少,并用手指当乌鸦嘴伸向课前准备的装有水的透明瓶子,来感受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6、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评价)

(三)、学习第二、三段:

1、小乌鸦没有被困难吓倒,它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全班交流。

3、学生观看乌鸦放石子的图片,思考:乌鸦是怎么放石子的?(理解“一个一个地”的含义)我们也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4、师生合作做实验。(实验前老师用彩笔把瓶子里水的位置作个记号)

5、交流。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书上是用哪个词来描述的?(渐渐)

6、说话训练:你能用“渐渐”一词说一句话吗?紧接在老师发的练习纸上写一写。(老师随机强调坐姿和写字姿势)

7、朗读指导。(强调许多、一个一个、渐渐、喝着水了)

8、有感情地齐读二、三自然段。(师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通过图片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朗读感悟课文。

三、合作讨论,拓展思维。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师相机板书: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2、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要是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引出《伊索寓言》中关于《乌鸦喝水》的原文:“小乌鸦往刚刚去过的那条干枯的河流飞去叼石子,来来回回的跑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把瓶子填满。”(引导孩子们讲出乌鸦的坚持不懈,并随机板书。)

3、课间热身:全体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边做动作边唱儿歌:乌鸦乌鸦本事大,肯动脑筋想办法。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

4、学生讨论交流: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还有什么办法喝到水呢?

师小结:乌鸦聪明,同学们更聪明,通过认真读书,积极开动脑筋,不但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而且,就是瓶子旁边没有石子的情况下,也为乌鸦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一种方法呢?明天与小朋友们交流。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既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四、串讲故事,积累语言。

1、课文有趣吗?请学生结合课件展示的《乌鸦喝水》连环画,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2、学生自己试讲。

3、同桌互讲。

4、推荐同桌上台表演讲。(播放乌鸦找水全过程的连环画图片)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是一个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的过程,又是一个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阅读教材所创设的良好环境,正确地识字,在识字中理解文意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

1、课外延伸:《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第65页《猴子捕鱼》

2、对比讨论交流:把《乌鸦喝水》里的“乌鸦”和这里的“猴子”互相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问题:这是一只()的猴子。为什么?

六、总结。

课件展示:以“乌鸦”的语气向同学们寄语:我希望小朋友们能像我一样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一个聪明的好学生!

鼓励孩子们谈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一盘点,使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使学生一课有一得,天天有进步。

七、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故事新编:在瓶子旁边没有石子的情况下乌鸦是怎么想办法喝到水的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学反思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

识字对于一年级来说是最重要的教学,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我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孩子们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自己学习生字就不那么困难了。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边实验边不禁说:

“升了,升了,真的渐渐升高了,跟课文讲的一样。”实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当然,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指导朗读不到位。

2、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没法进行,此乃一大失误,听、说、读、写没能落实到位。在本节课中,自己虽然渗透了一些新的课程观念,但还不够放手,今后还需要不断学习,好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6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学会书写“法”、“终”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书写“法”、“终”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明白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和小乌鸦见了面,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

课件出示:乌鸦站在树枝上,嘴里衔着词语卡片,学生读对一个,往下掉一个,你会认吗?(乌鸦、口渴、喝水、看见、瓶子、办法、终于、叼起、渐渐)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图画:乌鸦四处找水。

图上画了什么?乌鸦在干什么?指名回答。(你观察得真仔细呀!)

2、多媒体出示文字: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抓住“到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来理解心情:乌鸦飞呀飞,飞到树林里没有找到,飞到田野里没有找到,飞来飞去怎么也找不到水喝。

3、找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水,乌鸦的心情怎么样?(着急、焦急)

指名朗读。抓住“到处”一词读出小乌鸦急切的心情。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老师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只又累又渴的小乌鸦。)

4、多媒体出示图画。乌鸦继续飞呀飞,终于找到了一瓶水。它此时心情怎么样?(高兴、兴奋)

5、 可是接下来乌鸦遇到了困难,谁能告诉我,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乌鸦喝不着水)

6、思考:乌鸦为什么会喝不着水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用横线画出句子有关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

(2)乌鸦喝不着水,心情是怎样的?(着急、难过、失望)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③师范读指导。抓住“可是”一词读好语气的转变。前半句读出发现水的兴奋,后半句读出喝不着水着急、难过、失望。 指名读,分小组读。

7、齐读第一自然段。

8、指导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的环节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又累又渴的乌鸦喝不着水,该怎么办呢?乌鸦有没有想到办法。

①课件出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②它想出了办法容易吗?

小乌鸦想了很长时间,也想了不少办法,好不容易才想到,所以书上用了“终于”一词。朗读体会,读出高兴之情。

③ 鲁班经过认真思考,_____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小鸡用小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_____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先填空,再读一读,体会“终于”的意思。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二自然段,找一找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并用横线划出来。指名回答。(你找得又快又准确)

3、乌鸦到底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

(理解“一颗一颗”。请学生上台表演。瓶子里只有半瓶水只放一颗小石子小乌鸦还是喝不着水,所以要“一颗一颗”接连放许多小石子,又因为瓶口小它不能一次放许多颗,只能每次放一颗。)

4、思考:为什么瓶子里放进了石子,水就升高了呢?

5、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吗?(慢慢)书上用哪个词来说? (渐渐)

(1)“渐渐升高”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水不是一下子往上升的,而是慢慢往上升的)

(2)提问: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是“渐渐升高”,而不是一下子升高很多呢?(因为乌鸦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去的,放进一颗石子,瓶子里的水升高一点)

(3)谁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多媒体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出示图片,请学生说话)

夏天来了,天气___________。

秋天到了,树叶___________。

__________ 渐渐_________。

6、乌鸦终于喝道水了,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指名读,齐读。

7、指导学生看图背诵第2自然段

四、回顾全文,总结积累

1、读到现在,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乌鸦?(聪明,爱动脑筋)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只聪明的乌鸦,我们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五、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法”、“终”。

2、分析字形

让学生自己观察,找相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法:左右结构,“氵”加上“去”,左窄右宽。

终:左右结构,“氵”加上“冬”,左窄右宽。

3、生字书空。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时注意引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 喝不着 法 终

放石子 喝着水

动脑筋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7篇

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想教好一篇课文, 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一定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 将课文做到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的地步, 具体到本课中, 则要做到字、词、句尽心准备, 课文认真研读, 中心思想客观提炼, 课后问题准备充分。在具体的准备中, 我是这样做的:

《乌鸦喝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在课程开始前, 我先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只乌鸦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 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 乌鸦就喝着水了。准备完课文的内容解读后, 我又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词进行了准备, 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做了一些其他的准备工作, 以求在上课时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

二、上课积极引导, 激起学生兴趣

本篇课文我分为二课时完成, 课前安排了预习, 也就是学生自学的环节, 这是学生在课前独立与文本的对话, 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 读通课文, 查阅相关的资料。第一课时内容:疑问难, 理解课文内容, 抓重点文句品读交流, 体会巴迪的情感对话。第二课时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指导书写, 积累词句, 拓展阅读, 迁移运用。

在具体上课开始之前, 我启发同学们:“乌鸦是又黑又丑的鸟, 然而, 课文中却给乌鸦以赞美, 如‘寒鸦数点’‘暮鸦栖未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乌鸦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我们在谈到乌鸦反哺的故事时, 对乌鸦懂得孝敬‘老人’这一点, 深感敬佩。在本课《乌鸦喝水》中, 我们又可以认识它聪明能干的一个侧面。”接下来, 在课文的学习中, 我先请学生整体感悟整个故事, 请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接着出示一副图——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 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 喝不着, 怎么办?为了解决困难, 我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引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 真不容易, 该怎么读呢?这就要求学生大声地读句子, 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 边飞边读。小学生们往往是善于表现的, 他们边读句子边表演的情趣很高, 但只是在活动中感觉到了乌鸦飞到东来, 飞到西, 并没有把“找”这个词落于实处。这一环节在课堂上应及时引导, 让学生明白乌鸦找到水, 是那么的不容易。在学完这段时, 让学生再次通过读来体会乌鸦的心情。

这时, 我随机问了一句:“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办法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 激发创新意识, 发表独立见解, 促进双向互动。在这个时候, 教师已经成为了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 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 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学生们的回答也很富有个性, 如:“我帮它把瓶子斜过来, 让它能喝着水。”“我请它到我们家喝茶水。”“我帮乌鸦拿一个杯子, 让它把水倒在杯子里。”“我拿一个电钻, 钻个洞, 不就行了。”由此可见和谐的探究氛围正在形成, 这些, 必将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乐学的良好心境。从而有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锻炼、培养、提高。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 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 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学生们对于乌鸦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从而解决了这节课开始之前我提出的引入语,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们对乌鸦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还使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样一来, 这节课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反思是关键

《论语·述而》中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句话向我们说明了在教学中做到举一反三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针对此节课的教学我们更应该做到举一反三。《乌鸦喝水》的课程讲完了, 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 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课后, 我鼓励同学们做好课下作业, 并对同学们针对此课文的不同问题进行了解答。《礼记·中庸》中有云:“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简言之就是说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 详细地问, 慎重地思考, 明确地分辨, 踏踏实实地实行。作为教师, 我充分地贯彻了这一教学思想, 并积极从学生中获取了学习知识的态度和方法, 同时学生们也在我精心的课程准备与声情并茂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从而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8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2学情分析

本篇是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又配有插图,它借助乌鸦喝水这件事,告诉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感知理解课文,从而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朗读,感悟课文。理解词语“到处、一个一个、渐渐”的意思。

难点: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趣引入:

1.播放乌鸦叫声,出示“乌鸦”图片

师:小宝贝,你们听,谁飞进了咱们班的教室?(学生和小乌鸦打招呼)

师: 仔细看这幅图,用一两句话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引出课文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心来品读有关乌鸦的课文。课题叫?(板题:乌鸦喝水)(播放乌鸦喝水动画)

活动2讲授:二、以读为主,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乌鸦到底喝到水了吗?我们去故事中寻找答案吧!播放动画

师: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连读词语,读通句子。

(看来孩子们都读完了故事,老师可要检查了)

师:(1)谁敢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在心里默默跟着读。

师:读得真棒(竖起大拇指),读完这一段,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找水喝)

(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到处”一词)

师:乌鸦为什么要找那么多的地方?(认识词语口渴)(让学生形象的表示出来)读口渴的渴字,刚刚学的哪个字跟它长得像?(喝)(你有什么妙招,把它们区分开了。)

师:乌鸦找得那么的辛苦,它现在的心情怎样?

师:你能把乌鸦着急喝水的样子读出来吗?

师:乌鸦渴极了,它最后找到水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认识瓶字,猜谜语识字)

师:乌鸦现在虽然找到了水,但是却。(板书喝不着)心情更加的?

(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再来体会它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老师又有问题了,这只遇到困难的乌鸦有没有放弃?它在做什么呢?

师:乌鸦想出办法了吗?(出示第2段请生读)认识(石)(用象形字的图片标示出来)

师:乌鸦想出办法了,心情变得?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2段,感受乌鸦的心情)(书写“办法”)

拼音:bàn

在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的书写规则,注意两点的位置;

拼音:fǎ

在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又宽;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小乌鸦多开心啊,它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课件出示第3段,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

师:你们觉得乌鸦喝水容易吗?从哪几个词知道的?

(认识渐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猜谜语:水车千斤重)通过句子,理解词语“渐渐”并用词造句。

(请生做实验理解词语“一个一个”)

师:乌鸦很不容易,但是它最终喝到了水(板书:喝到水),它此时的心情是无比的?

师:我们来通过朗读表现乌鸦这时的心情吧(齐读第三段)

活动3活动:三、课堂小结

师:学完这个故事,你觉得这只乌鸦怎样?你还讨厌它吗?让我们一起夸夸它吧!

师: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什么?

活动4讲授:四、课堂小游戏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9篇

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和偏旁“攵”,会写“只、多”两个字。

2了解自然段的概念,学会给自然段标序号。

3朗读文,了解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和偏旁“攵”

2朗读文,了解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反文旁

2会写“只、多”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认识乌鸦

出示乌鸦的图片,说出乌鸦的名字。

2学习“乌鸦”。

师:看着图片,说说小乌鸦长得怎么样?

师:乌鸦浑身都长满乌黑的羽毛。这“乌”字就是黑的意思,他比鸟少一点(板书“鸟”,对比),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哪个小朋友知道鸦字是什么字+什么字呢?(贴板书:乌鸦)

3学生认读“乌鸦”。

师:这节,我们要学习一则乌鸦的寓言故事,题目是《乌鸦喝水》(贴板书,带读题)。在这个故事里,乌鸦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初读文,学习生字

播放文朗读视频。

2出示文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学生说乌鸦会去哪里找水喝?

师:去了很多地方叫“到处”,处要翘舌,要把你们的小舌头卷起来。

(2)师:找东西需要用?(全班答:手),所以,“找”是提手旁,给“找”组组词。

3出示词语:办法、旁边、许多、放进、升高。(师带读一遍)

(1)读准字音:区分“办、旁、放”的韵母;“进”要读准前鼻音。

(2)认准字形(加一加游戏):

办、法、许、放、进、鸦、处

把字拆开,让学生上台拼字

重点辨析放的反文旁和处的折文

(3)摘星星游戏(开火车读词语),引出“升高”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了解大意

认识自然段,给自然段标序。(投影示范)

2学生自读文,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可能不会的字:瓶、颗、渐)

3全班读文。题是“乌鸦喝水”,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是带有“喝”的词语,边读边找,找到后记下来。()

4画一画词语(投影示范)

学生说乌鸦找水喝——乌鸦喝不着水——乌鸦喝着水,老师贴板书。

四、复习生字

摘苹果游戏:把要求认的字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

五、写字指导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10篇

教材内容: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获得成功。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学重点:体会乌鸦喝水心理变化,能用渐渐说话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乌鸦从找水到喝水的一系列变化过程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瓶子、小石子。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问:这是一只什么鸟啊?生:乌鸦(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可是很爱动脑筋,非常聪明。有一天,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发现一个瓶子里有一点水,可是够不着,你们想知道乌鸦最后喝到水没有啊?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乌鸦喝水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急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3)乌鸦看见一个瓶 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板书:水不多,喝不着)谁愿意读第二句?

(4)学生观察插图,想象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板书:放石子,喝着)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请学生上台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准备一个矿泉水的瓶子,装半瓶水,然后让学生投放石子至水满为止。)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4、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认的和要求写的字,连词勾画,再读一读。

5、在“我会认”的生字中,有两个字长得可像了,谁最先找到它们?(喝、渴)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同?怎样记住?(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旁。)

6、识记“喝”和“渴”,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是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学生汇报。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法、找、许)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都是常用偏旁,写得窄长一些,右边写得宽一点)

(3)写“石”符合哪条笔顺规则?写“办”时要注意什么?

五、书写练习。

(1)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不忘掉。眼离本子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书写习惯:“描一描,写一写,看清笔画写正确。”(2)教师课堂巡查,个别辅导。(课堂上可适当播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四、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

五、小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kě shì

shí tou

bàn fǎ

zhǎo dào

xǔ duō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11篇

课题

小蜗牛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语文

学段:第一学段

年级

一年级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低年级的阅读课堂是奠定学生阅读的底座,因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为学生搭建阅读路径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沿着科学的阅读路径前行,才能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语感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处于直观和浅层次的层面,在低年级的阅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提供思考路径,帮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小蜗牛》是部编一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是本册书中最长最难的一篇文章,而本文的课后习题中明确出现了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测读音的练习题,可见,编者希望通过这样德国一篇长文帮学生解决他们当前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识字量少,阅读有障碍的问题。另外,本文通过小蜗牛的角度,带着读者走过了春夏秋冬,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季节的特点和不同的美丽。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借助图片理解文意以及排除阅读障碍,为学生当下和今后的阅读提供方法的保障。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较浅,对于文本的内容的把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颇。另外,认识的局限使学生很难自主进行深度思考,他们需要思考的路径和角度。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朗读

想象

整合教学手段:朗读贯穿

图文结合想象为主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形成借助图片和上下文识字、理解文章内容和准确提取简单的直观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朗读、想象,整合文本与图片、歌曲形成对文本前后内容以及对话的更深理解。

(3)在读中准确把握四季特点的和小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

2.教学重点:形成借助图片和上下文识字、理解文章内容和准确提取简单的直观信息的能力。

3.教学难点:形成借助图片和上下文识字、理解文章内容和准确提取简单的直观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图片引入,初读课文(1分钟)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

观察图片,发现图片的季节特点和主人公。

二、初读故事,流利准确。(15分钟)

1.自主读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2.指名读,把握学情的同时,借助图片,扫除文字障碍。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借助图片指出小蜗牛房子的位置,理解“旁边”。

(2)

指名读二自然段借助图片,确定“芽”的读音。

课件出示“芽”,学生自发言介绍自己认识生字的方法。

预设:

A爸爸妈妈告诉的——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很好,这是个办法;

B看图,小树发芽了,所以这个字读芽——看,结合图片,(出示小树发芽的图片)可以猜测一下这个字的读音,这个办法不仅可以知道字的读音,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很好!可是,为什么你不认为这个字读树呢?这个图上不是画的一棵小树吗?

C还可以看这个字前边的和后边的字——真不错。(出示小树发芽了这句话。)

师总结:看来啊,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真的可以根据插图(出示插图两个字)或者前后的字(前后的字)来猜测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你们真棒,又自己发现了认识字的好办法。给自己鼓掌,鼓三下!我们现在刚刚一年级,刚刚开始学习汉字,在阅读别的故事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不认识的字,那么你知道以后可以怎么做了吗?

(3)借助图片,巩固猜测字音的方法

自主认识第三自然段

“莓”和“蘑菇”

(4)再读课文,做到更加准确流利。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20分钟)

1.春季

课件出示句子: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1)生自由解读

(2)猜测小蜗牛和妈妈的心情

(3)带着自己的想象读好妈妈的话。

(4)借助引号,准确画出妈妈的话。

(5)借助引号,画出3-8自然段中小蜗牛和妈妈的话。

2.夏季

导语:于是小蜗牛就在妈妈的期待中爬向了小树林,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课件随之出现,音乐、图片)可是回来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已经来了。

(1)读一读3-4自然段中小蜗牛和妈妈的话。

(2)指名对读,理解对话的含义。

(3)结合图片,展开想象,读出语气。

3.秋天

导语:于是小蜗牛又出发去摘草莓了。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课件随之出现,音乐、图片)可是回来的时候,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已经来了。于是小蜗牛回到家和妈妈进行了这样的对话。谁来读?

(1)体会心情,读出语气。

预设:

高兴,秋天来了,多美啊!——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小蜗牛的话。——指名读——听到小蜗牛这样说,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样呢?(安慰)那快来读一读妈妈的话,安慰一下这只小蜗牛吧。指名读。——这就是对话时该有的样子,不仅要回应语言,还要语气上也要有回应啊!

不高兴,什么都没有——也有可能,这样心情的小蜗牛会怎样说这句话呢?——指名读——听到小蜗牛这样说,妈妈会怎样回应呢?指名读

……

(2)同桌互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4.冬天

导语:于是小蜗牛又出发去采蘑菇了。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课件随之出现,音乐、图片)可是回来的时候,秋天已经过去,冬天已经来了。

(1)自读对话,理解对话内容。

5.创设情境,整体朗读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各不相同的景色,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听话可爱的小蜗牛。

导语:孩子们,这个冬天,小蜗牛都在家里冬眠呢,她睡了好长好长的时间,这一天,她终于睁开了眼睛,伸了个懒腰,你们猜,这时什么季节到来了?于是又听到妈妈温柔又充满期待的声音:

“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导语: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导语: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导语: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6.深度思考,形成解释

(1)于是一年又过去了,孩子们,小蜗牛一直爬一直爬,可是为什么摘不到草莓,猜不到蘑菇呢?

四、整合资源,感受别的作品中的对话(3分钟)

(1)播放视频《蜗牛与黄鹂鸟》

(2)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是谁和谁之间的对话,他们在说什么呢?

(3)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分钟)

1.今天的课你觉得你收获了什么呢?

2.再给你推荐两个小故事,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认真阅读。

附:板书设计:

小蜗牛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1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反文旁;会写生字“只、石”。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到处”“旁边”等词语。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会写“只、石”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

一、《乌鸦反哺》故事导入

二、认识乌鸦,激发兴趣

三、初读课文,感受情境

1.播放视频,师范读全文。

2.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读课文的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再把课文读两遍,读完以后坐端正。

3.读后评议。

四、再读课文,带入情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乌鸦为什么要找水喝呀?(板书:口渴了)

2.仔细观察,找出形近字“喝”和“渴”,多种方式认读“渴”和“喝”。

3.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乌鸦找水喝呀?(板书:找水喝)认识“找”字。

4.指名学生上台扮演“乌鸦找水喝”,引出“到处”一词。

5.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理解“到处”,体会乌鸦找水的辛苦。

6.指导书写生字“只”。

7.课件出示“瓶子”,认真观察引出三组词语:一个瓶子

水不多

瓶口又小

8.指导朗读第二、三句: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9.指导朗读第四句:怎么办呢?体会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心情。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乌鸦想出办法了吗?

2.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办法”。

3.看见什么想出办法来了?(小石子)

4.指导书写“石”字。引出“许多”并指导认读。

5.教师移动位置,情境展示“旁边”的含义。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乌鸦高兴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乌鸦是怎么做的?

2.师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放进”、“一颗一颗”、“升高”的意思。

(四)课文小结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五、整体感知,巩固生字

六、作业布置

故事新编: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想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呢?

板书设计:

口渴了

找水喝

想办法

喝着水

遇到困难

动动脑筋

汪祖花,女,汉语言文学本科,一级教师。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和英语教学。所带班级曾被评为“马鞍山市优秀班集体”“马鞍山市优秀先进中队”;博望区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曾获得的省微课竞赛三等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第1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通过多种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学准备:

1、各种瓶子若干个,小石子若干个

2、动画课件

3、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字“乌”,(标上拼音),读,再来一遍。加上一点是什么

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介绍一种鸟(贴乌鸦图)你们看,它是谁?我们把它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去,看,去掉鸟眼就是“乌”乌鸦的鸦是鸭子的鸭吗?那是哪个鸦呢?谁能告诉我他用的是哪种识字方法?(板书:乌鸦)齐读。今天教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关于乌鸦的童话故事,板书喝水,这个字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读,连起来读,加上题号,再来一遍。

二、新课 读文 认字

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那就快快拿出课文,认真地听老师读一读吧。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想读吗?注意听清 老师的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听清楚了吗?开始吧!课文中的字你都认识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了。(1)看!如果你认识它就把它大声地读出来吧。(有拼音逐个出现)(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各种形式读,指读,你读,你读,你再读,组个词读,连起来读)重点:翘舌音(翘舌音你都读得这么,你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3)真了不起,都读对了,小乌鸦可要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去了,让我们再大声地叫三遍它们的名字吧!(领读乌)(4)如果有哪个字你记得还不够清楚,没关系,我们还会遇到它,到时你可以把它再多读几遍。(二)读文感知文意

1、接下来,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呢?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第三自然段,老师来读课题!注意听学生读教师纠错

刚才在听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字(指生读喝)在课文中出现了好几次,你能把课文中带有喝的词语找出来吗?比一比谁最快? 找到了吗?读出来

学生边说,老师并依次板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了 同学们真会读书呀

结:其实这篇课文就是向我们讲述了,乌鸦先(找水喝),可是(喝不着),最后(喝着了)的故事。这个“着”字,还有其它的读音吗?组个词吧!

三、细读,品读体会 第一自然段 找水喝(1)、(指:找水喝)你知道,小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字,长得多像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分清楚吗?快来读一读吧!口字旁的__,三点水旁的__。渴,谁来组个词(2)、同学们,你知道口渴是什么感觉吗?(3)、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 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范读。是呀,多渴呀,看!小乌鸦找水去了,它飞呀飞呀,飞到了这儿有水吗?又飞到了这儿,有水吗?这儿有吗?小乌鸦还飞了好多的地方,于是课文中用了一个词。

指导语言:谁能把这只口渴的小乌鸦,到处找水渴通过读表现出来。喝不着(1)、就在小乌鸦只剩一点点力气的时候,他忽然看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是这个吗?是这个?还是这个?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把那句话读出来。同意吗?是呀,就是这个瓶子(贴)水不多,口又小

(2)哎,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却盛在这样一个瓶子里,乌鸦的心情怎样呀!快来读读最后的这句话吧!怎么办呢? 读,没听出来你的着急,疑问的语气再强烈一点。第三自然段

喝着了(指喝不着)是呀,多着急呀!快来看看小乌鸦是怎么做的吧?录像

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那一个一个放是怎样放呢?用你的手当作乌鸦的嘴来试试吧。另一只手当作瓶子,往里面一个一个地放吧。小乌鸦你那么渴又飞了那么远的路,多累呀!快别放了,你真是一只坚持到底,不肯放弃的小乌鸦!在小乌鸦的努力下,水怎么样了?(手势快速增高)那是怎么样的,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

渐渐的意思就是_____,谁能用这样的句式,再来说一句话。

3、乌鸦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样呀!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指导读 想想乌鸦喝到水的高兴,再读一读!评价语言 是呀,小乌鸦多高兴呀~!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小乌鸦为什么会运用这个办法呢?是呀,这只小乌鸦多么善于观察呀!快来读读这句话吧!老师也想读。乌鸦看见旁边有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许多 没有它不行吗?为什么不行?(几个不行吗?)许多是多少呀!这么多够不够,再加几个够不够?这回够不够?原来,要这么多小石子呀。把你的理解带进去读一读吧。指导读 只有这么多,再多一点 评价语言 这回足够了

多好的办法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小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呢?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写字

(1)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中要求会写生字,读一读。为了教同学们写好字,我把每个字都认真地练习了好几遍,在练习中我发现,“办”字虽然笔画不多,可是想写好却很不容易,不相信,你就在田字格中写一个试试吧。(强调写字时要注意姿势)(2)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小朋友把办的两个点写成了这样(动作演示),准确吗?我们要把两个点对齐都写在横中线上,而且方向相反,仔细看,老师把它写在田字格中,看清楚了吗?那就再写一个吧。

上一篇:成立教育基金会申请书下一篇:首问责任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