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_教学反思

2024-09-02

茉莉花._教学反思(精选12篇)

茉莉花._教学反思 第1篇

《茉莉花》教学反思

泾阳县北赵中学

刘小宁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风络,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以外的更多的茉莉花的音乐知识,开扩了他们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突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注重了学生的审美培养与个性发展。

本课设计以一首家喻户晓歌曲《茉莉花》贯穿始终。备课时,我发现,要把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详细地介绍给农村学生,还要使他们对于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等诸多曲调和风格都要有所感知,同时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那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了使这节课目标的达成,我作了如下的设计:首先金色大厅里我们都能听见《茉莉花》熟悉优美的旋律。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音乐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古老而文明的中国走向世界,清音雅韵的茉莉花不仅散发中国人真诚善良的本质,还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音乐财富。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产生了兴趣,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课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茉莉花》的细腻、婉转、情深、意切,感悟茉莉花的朴实无华、洁白无暇的精神品质,领略中国民歌的持久魅力,我简洁地讲解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民歌的关系、语言与民歌曲调的关

系、地方文化对民歌的影响、民俗民情对民歌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就是以中国元朝为背影,把《茉莉花》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藉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细节,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听觉器官、视觉器官,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茉莉花._教学反思 第2篇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10个“逛、摊、疏、施、苞、贪、婪、、吮、蕾、沁”。

2、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读出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并且能从中感悟到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2.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10个。

2、在阅读课文中理解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了解茉莉花的学生简介茉莉花。

2、板书课题:

2、茉莉花

3、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茉”

(注意下半部分“末”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自学课文,完成媒体出示的填空。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学生点评朗读情况。(2)字词教学重点。

①读准生字的字音:逛、摊、疏、施、苞、贪、婪、、吮、蕾、沁(特别注意“疏”读准翘舌音)

②书空“逛”,注意笔顺: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狂”,再写外面的走之底

③形近字组词

“副”和“福” “假”和“瑕”部首不同,“蕾”是“雷”加了部首组成的字。

④理解词意“稀疏”、“洁白无瑕”。稀疏—课文指茉莉花在空间上的间隔远。

洁白无瑕—课文指茉莉花色白,没有被其它颜色污染。(3)交流填空练习,板书: 茉莉花的生长过程

稀疏的叶子→好多叶子,露出小苞→一大簇枝丫,鼓出蓓蕾→开出小花,送来清香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小结: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和妈妈养茉莉花的一段经历。了解了茉莉花的生长过程。

2、复习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课后习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苞()的清香()的骄阳()的叶子

茉莉花._教学反思 第3篇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语句平实但又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 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 字里行间都释放着那清新含蓄如茉莉般的芬芳与光泽, 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文章笔触细腻, 选材典型, 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 充盈着真爱, 是一篇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悟中促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品词析句, 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所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浓浓情意, 从而使认识与感情得到升华。同时, 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 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 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 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深意。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的细节, 感受父母之间如茉莉般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情, 初识茉莉之美

1.同学们, 喜欢花吗? (学生交流) 老师也跟大家一样喜欢花, 尤其是—— (播放图片) 这种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茉莉”。 (板书:茉莉)

2.“茉莉”是两个生字, 通过预习, 谁已经会写这两个字了, 请上来写在黑板上。 (交流记住“茉莉”这两个字的写法)

3.在你的眼中, 茉莉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茉莉花的特点。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情感, 像茉莉一样平淡, 像茉莉一样纯洁, 它弥漫在我们的身边, 静静地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 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从而让我们感到生活的温暖、幸福。这就是—— (补充课题, 齐读)

【设计理念:抓住课题这一关键, 由“茉莉”入手, 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教学一开始便爱意弥漫】

二、初读感知, 寻觅茉莉之爱

1.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说说初读课文的一般要求, 教师相机小结。

(1) 读准字音, 认清生字字形。

(2)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 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4)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待会儿与大家一起交流。

2.检查交流。

(1) 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2) 指名读课文, 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 理解一些词语。

(3) 映子眼中的茉莉花是什么样的?请大家画出文中具体描写茉莉花的语句。

(交流并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初读文本, 侧重在认读感知训练, 所以, 首先要读通句子, 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难懂的词语作重点指导;其次要整体感知, 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 并引导学生顺势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三、品赏体悟, 分享真爱之情

作者最初认为茉莉是那样平淡无奇, 可后来却觉得它是如此洁白纯净又散发着缕缕幽香, 这中间经历了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笔墨, 走进她父母的生活中。

1.质疑“爱如茉莉”之问号。

(1) “爱如茉莉”是谁说出来的呢?起初作者赞同吗?带着这个问题, 咱们到文中第1至5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 抓住咽回的“这也叫爱”体会作者的不信。

(3) 为什么作者觉得“像茉莉一样的爱不叫爱”?结合课文描述, 引导学生体会“平淡无奇”。 (洁白——色彩不鲜艳;幽香——香味不浓烈;花小——不惹人注意)

2.见证“爱如茉莉”之句号。

(1) 作者心中的疑惑终于被她经历的一幕幕场景解除了。请同学们自主品读第6~16自然段, 画出那些令你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细节, 如一句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如果完成了就用你那清新含笑的眸子看着我。

(2) 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处令你感受到如茉莉一样的爱的细节, 把它读给大家听, 注意要读出你的感情, 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悟。

预设如下:

▲第二天早晨, 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 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 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 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抓住“虚弱”和妈妈的语言与学生交流, 感悟妈妈对爸爸的一片真爱。

小结:平凡的饺子, 善意的谎言, 让我们感受到爱是妈妈对爸爸的牵挂、了解。

▲然而,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便直奔医院。此后, 他每天都去医院。

(1) 爸爸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文中没有告诉我们, 你来猜一猜。

(2) 揣摩“直奔”的词义, 指导“奔” (bèn) 的读音。 (3) 抓住“直奔”想象画面, 体会爸爸焦急的心情。爸爸一身疲惫, 但他顾不上就直奔医院;爸爸非常口渴, 但他顾不上就直奔医院;爸爸非常饿, 但他顾不上就直奔医院。

【设计理念:从语音入手抓住对“奔”字的感受, 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引导学生关注、感悟文字的温度】

(4) 还可以从哪个词中感受出来?抓住“每天”感受爸爸对妈妈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

小结:是的, 爱是心有灵犀, 爱是爸爸对妈妈的担心、焦急。

▲一天清晨, 我按照爸爸的叮嘱, 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时, 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 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 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 这段话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爸爸妈妈执手而眠) 你觉得这画面怎样? (温馨、幸福、美好)

(2) 你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够感受到真爱? (抓住“叮嘱”“紧握”“恬静的微笑”“探”等词语与学生交流感悟)

(3) “紧握”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爸爸要传递的还是一份温暖、关爱、爱的力量)

(4) 体会“探”:写阳光还可以用哪个词? (照、射) 替换着读读看, 想想“探”字好在哪里? (爸爸妈妈执手而眠, 阳光也不想打扰这眼前的美好画面)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 感受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接近语言的真相】

(5) 谁能将这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画面的温馨美好。

小结:手握着手, 心连着心, 没有惊天动地, 没有豪言壮语, 爱就是这静静的守候, 默默的关心。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 轻轻放下妈妈的手, 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门边, 把我拉了出去。

抓住“似乎”“轻轻放下”“蹑手蹑脚”体会到爸爸特别爱妈妈。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 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 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 手脚都麻木了。”

(1) 爸爸真的睡着了吗?从哪里可以知道?

(2) 妈妈真的睡着了吗?又从哪里可以知道?

(3) 他们既然都没有睡着, 却为什么都要让对方认为自己睡着了呢?

小结:真爱无言, 大爱无声。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 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睡。

▲病房里, 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 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袅袅地钻进心里的仅仅是茉莉的幽香吗? (幽香的是气味, 不可能钻进心里, 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 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设计理念:通过具体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

3.赞美“爱如茉莉”之感叹号。

(1) 在这么多的细节里, 映子也对父母间的爱有了更多的理解。她不由得发出感慨——齐读最后一小节。

(2) 你是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要“哦”?作者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要重复说“爱如茉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曾经, 当妈妈告诉我真爱就像茉莉时, 我“差点笑出声来”。那是因为我觉得真爱太难寻, 而茉莉太普通。现在, 我认为真爱就如茉莉一样, 这是因为我明白了真爱不需要豪言壮语, 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但真切感人, 芳香怡人。这句话照应前文, 点明主旨)

(3) 原来爱随处可见, 随处可感, 它果真如茉莉般平淡无奇, 却耐人寻味啊!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话: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四、总结升华, 明了真爱之谛

1.爸爸、妈妈的爱流淌在生活的细节中, 看似平淡, 却是真情永久。此时此刻, 我找到了爱!出示一首爱的小诗, 引导学生深情朗读。

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的牵挂;

爱是爸爸的叮嘱;

爱是妈妈嘴角挂着的微笑;

爱是爸爸紧握着妈妈的那双手;

爱是清晨淡淡的阳光;

爱是病房里那簇芳香的茉莉;

……

2.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处处都弥漫着爱的痕迹, 你找到了吗?用一句话, 写出你对爱的理解。 (生叙写, 表达自己的感悟)

【设计理念:写感受的过程, 就是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学习所得的时间, 以这样的方式, 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的文字温度】

五、拓展延伸, 传播茉莉之爱

《爱如茉莉》教学品评 第4篇

[设计一]

师:(板书“爱”)爱是需要用心去付出、去承担的,我们体会文中父母的爱,也需要用心去品味、去感受。读课文第6~18自然段,看看这部分内容中什么地方最打动你,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爱的温度?(学生读后展开了交流)

1. 妈妈住院前的嘱咐令人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妈妈的牵挂。

2. 妈妈的叮嘱,映儿做到了吗?师生诵读映儿和爸爸的对话,哪个词语看出了爸爸的焦急?

(1) “直奔”是什么意思?透过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说话练习:爸爸一听说妈妈住院了,他

(3) 能把爸爸的焦急、担心读出来吗?练读。

师:平凡的小事、美丽的谎言、普通的饺子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之间真切的爱。

3. 病房的一幕尤其令人感动,让我们来细细感受。

教师播放音乐与投影,学生细细品味课文,结合自己的感受给书上的插图起个名字。然后分别从爸爸、妈妈的话语、动作来谈体会,感受父母之间的那份焦急、细心、甘心。

师:这些细节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有的只是和茉莉一般的平淡无奇,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是甘心情愿将对方的幸福与快乐当作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评析: 教师着重让学生体会父母之间的爱无处不在,先让学生简要说说“直奔”这个词语的意思,接着让学生想象爸爸直奔医院的情景,说出爸爸当时的神态、动作、心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爸爸当时的焦急、担心,了解到爸爸一心维系在妈妈身上。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为引领学生细读课文创造了条件。而病房中爸爸妈妈执手相眠的一幕更令人感动。教师播放深情的音乐,投影出那静谧、美好的画面,再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充分感受父母之间那份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在轻柔舒缓的音乐里,孩子们积极地思考,深切地感悟,投入地朗读,“感人的一幕”“温馨的一刻”“执手而眠”“爱在心间”“爱如茉莉”等题目都从他们心中自然地流泻出来。父母之间平淡而真挚的爱,在他们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样的语文课堂,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充溢着浓郁的书香,也滋养着孩子的人格与生命!】

[设计二]

师:妈妈说爱如茉莉时,映儿似笑非笑,欲言又止,这是因为什么呀?

生:在映儿心目中,觉得爱应该是轰轰烈烈、非常伟大的,怎么会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呢?所以她对妈妈的回答不以为然。

师:可文章结尾,映儿却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映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请你好好读读课文,找出依据。

学生自读课文后再交流,重点探讨爸爸、妈妈语言、动作的不同之处,品味其中的真情。尤其是探讨病房的一幕时,让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

医院里有陪床,爸爸却不睡,是因为______。爸爸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其实,妈妈______,我看到这一切______。

师:我们和映儿一起发现了爸爸妈妈那茉莉般的爱,这种爱流淌在生活的细节里,看似平淡,却是真情。爱是吃完再告诉的细心,爱是直奔医院的身影,爱是紧握的双手,爱是布满血丝的眼睛,爱是手脚麻木……那在你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爱呢?能否在此倾吐一下你的真情呢?

【评析: 在这一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映儿和他们一样对爱的理解是相同的,可后来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映儿前后的神态、语句截然不同,细究其原因在于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母之间茉莉般的真情。教师让学生把映儿看到的一幕和爸爸妈妈真实的情况作充分对比,体会到爸爸甘心睡得不好是为了妈妈睡得更好,妈妈宁可手脚麻木也一动不动是为了让爸爸多休息……父母的做法只源于一个“爱”字!映儿父母间茉莉般的爱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于是在让他们说自己感受到的爱时就“情动而辞发”,真情流露,各自倾吐出心中的肺腑之言,令人动容,整个课堂上都充盈着茉莉般生命的芬芳和光泽。】

茉莉花教学反思 第5篇

茉莉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花卉。在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茉莉花。自由的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建立了对茉莉花的初步感知。

第4小节的背诵,实际上也是学生对其所感悟内容再现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进行背诵的学生指导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在前文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已充分领悟到了茉莉花坚持绽放的生长过程。因此,教师便可据此提供一些相关的词组(爱太阳——长枝鼓蕾——开花送香——闻香品茶)。这样做,不仅适当地降低了难度,更是易于学生将所学进一步地深入、内化。

《茉莉花》教学反思 第6篇

在课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然后主动提问: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学生纷纷开展讨论,收获颇多。我适时总结: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在欣赏《茉莉花》与活动中我介绍了二胡,介绍了歌曲的历史。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请同学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再次欣赏新版和老版的《茉莉花》(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

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第7篇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颇深,从专家评委们的肯定和孩子们开心的表情中,我知道这节课上的是成功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希望能与同学科的老师共勉、共进!

(一)、深入钻研教材,确定三维目标。我反复研究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目标的设定要清楚明确,这对目标的实施、检验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了音乐性。本课的组织教学发出的指令、唱上下课歌,调控学生的纪律、听音乐时的律动、赏花时的背景音乐烘托氛围、歌唱时强弱处理、音乐术语的――乐句、重复乐句表达、音乐风格的对比、教师的演唱、指挥等整个流程始终贯穿着音乐。

(三)、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互动效果好。本课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是与学生商量往后走,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包办代办。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由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讲台上不限只是老师,学生也发挥着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主动地去体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与创造才有可能成功。特别在歌曲处理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做作曲家、小老师等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收集和整合的资料要丰富。不要轻视多媒体的作用,并且作到与时俱进,本课采用上海“世博”的茉莉花音乐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五)、教学形式多样。在这节课中,我运用了运用探究法、模仿法、合作法、听唱法等引导审美体验,鼓励个性创新,关注全体参与。我着手让学生对不同地区、中外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进行对比评价,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在讲述音乐风格时,我的表述不清楚,例如:北方人、南方人的性格,我说成了北方、南方的性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语言表述方面更加严谨。

茉莉花400字教学反思 第8篇

本节音乐课以欣赏、歌曲学唱为主,让学生多听、多唱、多感受,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本节课以茉莉花为主线,在授新课之前,就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由器乐曲《茉莉花》作为导入音乐,相关的图片作为欣赏,熟悉的旋律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歌曲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也有很大影响的中国民歌:奥运会上、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我们都能听见《茉莉花》熟悉优美的旋律。这节课的教授我让学生先从欣赏民族的作品出发,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了学生学习本首歌曲的极大兴趣,清音雅韵的茉莉花不仅散发中国人真诚善良的本质,还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宋祖英的悉尼放歌,都是代表《茉莉花》在走向世界,因此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唱歌曲非常的容易,但如果要唱好就不太容易了,于是我让学生反复聆听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他们体会江苏民歌的那种委婉抒情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感受音乐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再次演唱《茉莉花》时,可达到本课最高潮。

音乐课.《茉莉花》教学反思 第9篇

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中的瑰宝,但在热衷于“流行音乐”的中学生面前,或多好少地遭遇一些冷落,我就如何充分利用音乐课堂传播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我选择了江苏民歌《茉莉花》这一短小经典的题材,并围绕这一题材深入挖掘、延伸、探讨这一题材的丰富文化内涵,收获有如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紧扣音乐文化这一主线进行设计。熟悉优美的旋律,辉煌壮丽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江苏民歌的演唱体验以及两首茉莉花的对比赏析,都体现着音乐文化氛围,凸显了新课程强调的: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该节课借用多媒体展示的精美风光照片和演出剧照,恢弘的演出场景让学生大饱眼福。既开阔了音乐视野,也满足了视觉和听觉,课堂容量有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

三、对学生的关注不够,缺乏有效的唤起手段,没有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四、关于“提问”,以后的教学中对于设问的问题要慎选,一定要有设问的目的和价值。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_1 第10篇

作者:刘红强

转贴自:重庆市人民小学

点击数:26

作者:执教者:重庆市人民小学刘红强

教学目标:

掌握本的生字新词,并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抓住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文。

2抓住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教学难点:

关注语言文字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的,大家一起读读题。

2大家翻开书,轻声读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再想想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随文识字读生字词。

4说说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感悟好词,体会茉莉的特点。

题目说爱如茉莉,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茉莉,找找看。

2用文中词语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茉莉,概括茉莉花的特点。

点拨:在运用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在高年级的得识字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字形和字音,还要更快更好的积累和运用好这些字词,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三、潜心读文,感受“如茉莉般的爱”。

了解作者对“爱如茉莉”的初步认识和态度。

起初,母亲说,爱如茉莉,作者赞同吗?(处理咽——用心品读字词,你就会从字里行间发现汉字丰富的表达效果。副板书:品味字词)

(设计意图:与教材的编者对话,用好后习题,引导学生品味字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关注语言文字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教学的主要内容。)

2、潜心读书,用心感受“如茉莉般的爱”。

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认同爱如茉莉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描写的几个场面,用心去感受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看你能够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在让你心动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下感受。

3、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相机引导,并指导学生朗读。

(1)“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奔bèn有目的。你能想象一下爸爸直奔医院的样子吗?(训练想象读)

(2)第九自然段。紧握、微笑、探(处理细节,重点在于朗读和写作方法引导)

当作者推开病房的门,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啊?(处理细节:紧握、微笑)

除了对人的描写,这段还写到了环境。读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点拨:情景交融。)

小结:关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你就能从平淡无奇中感受到真爱!(副板书:关注细节)像作者这样通过环境烘托和对人物细节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怔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怔住了?(相机板书:感人至深)

全段朗读训练:齐读——范读——齐读

(3)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B“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处理生活中的细节)

小结:“生活有真爱,细节显真情”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姿势甚至每一个眼神不都象茉莉一样散发着爱的芬芳吗?(每个环节注意回扣板书中的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和感人至深。)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读书学习的方法,进行自主的阅读活动。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感受,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4、了解作者对“爱如茉莉”的最终认识和态度,体会结尾连用两个“爱如茉莉”的效果。

此时此刻,小作者还认为母亲说“爱如茉莉”好笑吗?恩,她赞同了母亲的看法,从哪儿看出来的?此处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爱如茉莉”?朗读2遍。

(设计意图:理清的情感线索,透过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父母朴实真挚的感情。)

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中“如茉莉般的爱”。

观看,拨动心弦。

是啊,爱如茉莉。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关注细节的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图片。()

2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的生活中可曾有过这样的爱的画面?你可以静静地思考,也可以跟同桌小声地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从关注文本的细节上升到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不仅是一种写作方法的传授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引导,与自己心灵对话。)

交流“爱是

”,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上几句吗?

3此时,如果再让你给“爱如茉莉”这句话加上一个标点,你会加上一个什么符号?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加标点符号的练习,从作者到自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五、深情引读,回扣文本。

深情引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2结束语: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这如茉莉般的爱,去发现爱的真谛,下。

茉莉花._教学反思 第11篇

一、教材分析:

《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二、教学目标:

认知:欣赏不同地方、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情感: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力: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茉莉花》;

2、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并能正确的演唱。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且体验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

四、教学难点: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按节奏准确演唱歌曲;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并能正确的演唱。

五、教学方法: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的演示并以讲授谈话为辅助欣赏歌曲。

六、教学过程:

看花——情景导入: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2、谈谈感想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生畅谈)

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闻花——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多媒体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唱花--学唱歌曲《茉莉花》,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

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让我们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尽情的吮吸这芳香的花蜜吧!

(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

①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

师:你们刚才的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一定唱得更美。②解决歌唱难点

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乐句。

③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a、拍、读课后新的节奏型,要求学生口读、手拍、脚踏,在读拍好后可以为节奏型创编句子或带进歌词练习。

b、c、利用电脑展示,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找出乐谱中的附点音符进行练习。

④表现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力度加强,更加深情的赞美。之后,随伴奏有感情地渲唱歌曲。

赏花--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引导学生从速度、歌词、情绪、语言、演唱方法等艺术要素出发,挖掘江苏和河北两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茉莉花》,流传最广的是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多媒体出示两首茉莉花的歌谱及音乐)

师生总结:江苏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欢快。

师: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以后要多学习,把我们民族音乐继续发扬下去。

2、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①学生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

师:《茉莉花》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让我们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吧!(多媒体出示演唱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 说说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绪、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②听赏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师:除了演唱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播放音乐)

师: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哪一种表现的茉莉花更能打动你的心呢?(生交流、讨论)品花——喝花茶说用途

师:同学们,我们听了这么多的茉莉花音乐,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途吗?今天老师准备了清香的茉莉花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品尝吧。

在茉莉花的音乐伴奏下让学生品尝茉莉花茶,并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茉莉花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让他们进一步体会茉莉的魅力。

师:茉莉花不仅可以喝,它的花还可提取作为茉莉花油,连叶和根都有药用价值呢。

本课小结,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最后让学生再次唱起歌曲<<茉莉花>>结束本节课。

点评

这节课能基本体现音乐课标的基本理念;课前准备较充分;教学组织较严密,教学环节、时间的安排较合理、紧凑;教学目的较明确,基本达到教学目的,能突出教学重难点,也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安排也较合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

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到从走进教室一直到走出教室,《茉莉花》的音乐都在他们的身边,一方面课下收集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素材,因为如果只是让学生反复聆听同一首乐曲,哪怕该乐曲再优美,学生的兴趣也很难保持长久;另一方面,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为了音乐之外的其它东西,介绍音乐之外的有关背景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

因为书上的内容很少,想要使其变得丰富,必须挖掘教材内容,充实教学内涵。为此,教师把与茉莉花相关的音乐都收集起来了,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女子十二乐坊民乐演奏的《茉莉花》、宋祖英维也纳演唱会的《茉莉花》等。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了巧妙的优化组合。如今的学生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广,探求能力强,他们期待的是信息量大的教学,如果我们仅仅把教材上那点点有限的内容教给学生,那学生是既不会满足也不会满意的。所以教师的设计是一次音乐与民族相结合的尝试,学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肯定会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感兴趣,无形中提升了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反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民族音乐文化长期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为人民所喜爱,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乐欣赏习惯的连续性,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就可以极大提高这种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学生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情怀。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我选择了《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尝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1、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曾说:“民歌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创造永远都不会达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阶段中,它总同时寄托在很多形式里。”个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民歌,因为它们短小精悍,易于传唱、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

2、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本课的导入引用的视频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手提红灯笼的小女孩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唱响了<<茉莉花>>这首歌曲,那清新优美的曲调,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也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重现这激动人心的一刹那,可以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首民歌,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这样的情境导入必定会吸引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3、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音乐知识学习

演唱歌曲是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为了让学生用细腻的声音演唱《茉莉花》,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小桥、流水、茉莉、花香)配上优美动听的《茉莉花》音乐,再悄悄洒上茉莉花的空气清新剂,让学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丽景色之中,在音乐中学会深吸气,慢呼气,跟着钢琴伴奏轻轻哼唱歌曲旋律,在茉莉芳香中用甜美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由此,一个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的识谱视唱过程得以实现,注重将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日后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

4、通过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这样的旋律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学唱上多花时间,而是挖掘歌曲的丰富内涵,通过歌曲处理,更好地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所以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流行最广的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的音乐和歌谱,让学生跟着音乐,看着乐谱小声哼唱,通过欣赏,比较两者的不同风格,总结出:江苏民歌委婉秀美,河北民歌豪放欢快。之后我再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如:二胡演奏的茉莉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茉莉花,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歌剧《图兰朵》中法文演唱的茉莉花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更加增强了学生对茉莉花的喜爱和一种民族自豪感。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听辨、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三首《茉莉花》,节奏有的宽松,有的紧密,情绪有的清新优美、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刚直爽朗,特别是东北版的,衬词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将听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们的内涵和联系。

5、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知识扩展

在课的最后,我用歌曲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品尝茉莉花茶,并谈谈感受,再利用我在网络上收集的一些图片学生介绍茉莉花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茉莉的淡雅清香。

小学音乐课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2篇

黑龙江省北安市铁路小学

李美娜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茉莉花》

二、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纯真甜美的声音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歌曲《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感受音乐中的美。

体验乐曲的风格、情绪、感受江南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的歌曲,本单元以“花”的绚丽芬芳为主线,通过欣赏演唱感受“花”的寓意,表现美丽、幸福、和平、与爱的主题。弘扬民族音乐,充分领略民歌的独特魅力,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学重点;

能声情并茂的演唱《茉莉花》,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

五、教学难点;

1、学习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2、八分休止符的很好感悟与演唱。

六、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浓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音乐素养。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掌握了演唱的初步技能;同时也具备初步的音乐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七、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以“体验中感悟-----表现中创造-----创造中享受”这一

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八、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融入欣赏,感悟为一体的音乐综合课,以“茉莉花”为主线,以走进江南为背景,明暗交织,情景与歌曲紧密结合,在看、唱、学、感、等方面进行综合活动,领略江南风情,感受其细腻轻灵之美。

九、教法介绍:

音乐是美的教育,要激发学生感受《茉莉花》的形象与情感美,就要先走进江南,感受江南水乡如小家碧玉般温润之美,感受江南的风土人情,感受《茉莉花》产生的人文背景,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江南美景中,既陶冶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同时采用听唱法、启发式谈话法辅于其中。

情境教学法 听唱法

十、学法介绍:

音乐又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采用体验法,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仅而更好地表现音乐。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主要采用体验法,并结合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体验法 讨论法

十一、教学流程:

(一)、常规教学:

课前律动练习:口号:课前三分钟,律动好轻松,舞蹈跳起来,乐在音乐中。(采用“步步”高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形体活动,感受音乐的动感,吸引学生进一步关注音乐课。)

发声练习:口号;唱唱歌,发发声,学习音乐好轻松。(采用卡农式行进,唱“咪”“啊”)。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师:利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剧“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首诗写的是那里的风景,教师提问?

生;江南。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到江南感受一下江南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哪?

生:想。

师:下面请随我一同领略一下美丽的江南,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播放多媒体课件《江南水乡》,配以茉莉花的旋律。教师运用古诗导入,及多媒体课件很好的让学生深入感悟。)

生:江南很美,和我们这不一样是水乡,有小桥、流水、人家,背景音乐也很好听,好像是一首很熟悉的曲子。

师:对了。这是一首我们很熟悉的歌曲《茉莉花》,它有《第二国歌》之美誉,下面让我们细细品味这首歌曲。(播放歌曲《茉莉花》课件,深入感悟节奏,音色,情绪。)

(教学间评:精彩的开课是一节课的关键。我运用诗句及视频让学生对江南产生深厚的兴趣,谈谈对江南的感受,这一环节的导入营造了氛围,让学生对江南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歌曲好不好听呀,你感受出它的情绪了么,说说 你的看法。

生:这首歌曲很好听,很抒情,很优美,让我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还体现了花的寓意,借花抒情。

师:回答得很好,这首曲子据史料记载,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下面请看这首歌的歌谱:(出示课件,茉莉花的曲谱,让学生唱谱)

生:根据已学过的调号,进行唱谱,f小调歌曲,说出旋律线条,说出圆滑线。

师:教师讲解旋律,特别强调连音线,出示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进行示范演练。

生:很好地掌握歌曲旋律,把握住连音线和附点八分音符,模仿演唱,唱准音符和节奏时值。

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这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生;学生听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线,把连音线,附点四分音符表现好。

师:用琴慢速的跟学生唱歌谱,逐一提醒气息连贯,休止符注意。然后加入歌词,加入自己的情感,注意“美、莉、丽”等连音处的演唱。

生:很好的体会并进行歌曲的整体演唱。

(间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以及江南小调音乐的细腻婉转优美,紧接着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重难点的攻关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设情境尝试体验:演唱中,良好的呼吸能更好地抒发歌曲的情感。我创设美境,让学生置身在茉莉花丛中,满园芬芳,启发他们深深地嗅一口花香,说出感觉,啊……真香呀!引导气沉丹田,保持感觉,在缓缓地呼气,随着呼气时的感觉唱歌词,(表演)感觉好像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后,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由衷的赞美于叹息。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领会,这样,呼吸顺了,声音位置也有了,演唱的感觉也就找到了。(2)用动作带动呼吸,用歌声演绎情感。

歌曲唱的是茉莉花,于是引导学生每一乐句用不同的手的动作来模仿花瓣,并且加上呼吸,让我们的身边也开满茉莉花。(表演)这样既能营造一个茉莉竞放的场景,表现了茉莉花的美,又能让学生掌握呼吸一次就演唱一个乐句的方法。(3)、以情带声,解决休止符的停顿。

我采用生动巧妙的启发式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突破难点。教师引导: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一句的时候,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想象自己闻着茉莉花的香味,急欲摘花,可爱花之人却又不忍摘花的矛盾心情,(表演)在这欲摘未摘的停顿之间,学习演唱第五乐句,顺势自然地表现出八分休止附的停顿。(4)、巧妙启发,力度处理。

其中,两个相同的乐句: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引导学生从远处看到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感叹好美,再仔细看,实在是太美了,更喜爱了加重赞美的语气,力度自然的增强。

以上的设计,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又蕴含对歌曲情感的处理把握,凸现了教学的重点。)

(四)、歌曲表现体会,进一步更好的演唱。

师:歌曲为我们展现了娇小玲珑、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丽的花朵时候,你愿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演唱,请大家设计一下自己的表现手法。

生:根据自己意图设计演唱的力度,情绪内涵。有的说:开头力度强因为表现了对茉莉花的喜爱;有的说:后边力度强,大家自由讨论,分析歌曲。

师:进行总结:两个相同的乐句“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应引导学生体会从远处看花好美,再仔细看太美了,更加喜爱了加重赞美的语气,力度自然的增强。

下面师生共同进行有感情的演唱。注意气息流畅连贯,抒发对江南的无限赞美。

(五)音乐及相关文化:

1、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美,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播放课件,(视频)。

我们中国的著名演出团体“女子十二乐坊”也曾完美的演绎过茉莉花请欣赏:课件播放。

那么不仅仅我们中国人喜爱这首乐曲,外国人也同样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茉莉花》。下面请欣赏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播放课件。

其实《茉莉花》这首民歌小调早就走出国门扬名海外了,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的创作中把《茉莉花》的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为女声合唱。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场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走遍了全世界。请大家欣赏歌剧图兰多的片断。播放课件。

(间评:这一部分是对乐曲的升华拓展。由于《茉莉花》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的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茉莉花》。为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感受多元文化,将其升华,我设计了升华拓展这一环节,欣赏中国的歌唱家宋祖英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演唱的开场曲《茉莉花》精彩的一幕,激发他们民族的骄傲、自豪感。欣赏中国“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和教师用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歌剧《图兰多》也有对这首歌曲的引入。感受不同的演奏以及对乐曲全新的演绎带来的不同效果,让学生对比这些演唱演奏形式,很好的感悟。)

(六)最后总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的音乐旅程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见证,我们中国广阔的民族音乐花园中有无数的芳香花朵等待我们去采撷最后让我们在《茉莉花》婉转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同学们在见,老师再见。

(最后总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把握总的基调的前提下,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对歌曲力度与情绪处理,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独到见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进音乐之中,享受创造地乐趣。在教学穿插学生之间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音乐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多样化和不定性,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茉莉花》教学反思

上一篇:《愚公移山》新传500字作文下一篇:个人房屋出售广告